第一篇:大众传播心理学笔记
大众传播心理学笔记
来源于网络作者:佚名
(一)新闻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运用甚广,其研究亦较多。中国传媒大学刘京林教授把新闻新闻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1、萌芽阶段(49年—78年);
2、酝酿阶段(79年—86年);
3、初步形成阶段(86年-94年)。我所接触到的作品有——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
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
宫云范《新闻与心理学》
汪新源《新闻心理学》
申凡《采访心理学》
虞达文《新闻读者心理学导论》
……
新闻心理学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迟,一个方面是传播学是舶来品,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心理学在中国发展曲折,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刚刚起步。
传播心理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传播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治、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他定义类似)。林之达教授认为没有解决好传播学和心理学“两张皮”的问题,他认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之后做功的过程。大众传播学心理学主要是以大众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的观点来关照。是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心理能从而外化的过程。是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心理现实的过程。
传播心理学包括大众传播心理学,以下主要谈“大众传播心理学”。大众传播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刘京林教授)。它较多借助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也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在美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较深入。它的称呼是媒介心理学(Media Psychology),属于美国心理学会第46分会:媒介心理学会。在国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应用传播研究所有一个传播心理研究所,在于2000年11月成立。
(二)国内以“媒介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不算多,近期只发现由由方建移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04年9月出版的《传媒心理学》。美国心理学会第46分会——媒介心理学分会主要研究心理学者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或者来宾向大众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国内此类电视节目是CCTV12开播于去年12月29日的“心理访谈”,主持人阿果,张小琴);为印刷媒介和电视节目制作提供咨询;为报纸杂志撰写专栏文章;对大众进行媒介教育;研究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媒介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美国出版有《媒介心理学》刊物,互联网链接:http://www.calstatela.edu/faculty/sfischo,美国心理学会第46分会的链接是:http://www.apa.org/divisions/div46。
国内这个方面研究较为系统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所”。该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11月,宗旨是联合业内志同道合者,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为推进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推动我国新闻实践与传播业的深入发展尽棉薄之力。其出版有内部通讯《新闻传播心理研究动态》,主办过四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以我浅薄的了解,国内对于媒介心理学的研究尚为零星。主要有: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97年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大众传播》
新华出版社99年敬容《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01年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
中国广播出版社02年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
北京大学出版社04年林之达《传播心理学初探》
此外还包括韩向前《传播心理学》、黄鸣奋《传播心理学》、朱万曙吴怀东《新闻传播心理学》、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方建移等《传媒心理学》。
张骏德教授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初步形成为学科应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而有些专家则认为现在提建立“传播心理学”学科体系为时尚早,而实际研究也确实多集中在对新闻心理学的认识上,也就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建构上。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体系……尚不够明确,研究也较为零星。[FS:PAGE]
对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是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的召开。至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已召开了四次(今年10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第五次研讨会)。
(三)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简介。
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是促进大众传播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今为止,一共召开了四次研讨会,下面是这四次研讨会的简要情况。
1994年5月25日-27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了第一届新闻心理学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共有30人,与会代表提交论文(含论文提要、论文题目)共20篇(个),著作3本。会议特将新闻心理学的学科
性质做如下界定:新闻心理学是一门以新闻学和心理学为母体学科的边缘科学。其讨论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对传播心理学(含新闻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陈力丹教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心理观》论述了“外部环境与传播心理”“传播中认同心理”“传播中的心理障碍”“传播中„注意‟的形成”“流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对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心理活动互动规律的研究。其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新闻传播者的研究。
2、对新闻受众心理的研究
三、对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突破
四、对新闻心理学教学经验的总结。
第二届全国新闻心理学研讨会于1996年5月28-30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广播、电视、新闻院校(系)、新闻机构和新闻学或心理学研究所等方面的25位研究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收到论著4本,论文18篇,论文摘要3篇。主要围绕着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新闻传播者心理和新闻受众心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到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构架及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新闻受众(包括国内外)在接收新闻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等十几个课题。
与会者认为,新闻传播媒体要想真正起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就必须非常重视对受众特别是受众心理的研究。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的方小翔认为,在“信息传播高度现代化、全球化的环境中,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对传播者来说,了解、重视和满足受众的要求,使新闻传播与受众需要更好的相吻合,是舆论引导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中央电视台收视调查中心的张令振在论文中谈到中央电视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观众反馈系统,“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改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对新闻受众的心理研究的关注已深入到对新闻心理学学科的构架上。
通过热烈的讨论,多数研究者认为,新闻心理学应当以新闻实践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的归宿,但同时新闻心理学又必须能够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去解释回答人们在新闻实践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独有的理论和专业术语来建构自己的科学体系,使之最终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会上还提出了将这门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心理学”的意见,认为这种提法似更科学。
会议确定第三届新闻心理学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
1、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构架;
2、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第三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以“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于1999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大连召开。与会者共34人。这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和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就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构架、新时期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深入的讨论。在世纪之交召开这个会议,对于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对于研究受众心理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使新闻工作能更好地实现其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原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同志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沈德灿教授都分别为该会的召开发来了贺信。[FS:PAGE]
第四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于2002年11月1日至4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出席代表43人,来自全国12个省与4个直 市,工作单位分别为各地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与新闻媒体研究所,专业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一批社会心理学专家加入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行列,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理空气。大会收到论文56篇,涉及到新闻心理、传播心理、广播电视心理、互联网心理和广告心理等几大方面;其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探讨,又有应用方面的研究,既注重抽样调查,也注重实证分析。会议热烈讨论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这个方面的内容网络上较易搜索,故简单述之)
一.对构建我国传播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探索正在加强
二.密切结合新闻与传播实践活动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丰硕
三.对互联网心理(网络心理)的研究方兴未艾
笔者认为,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较好的研究当属一下几本著作:
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97年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大众传播》
2、新华出版社99年敬容《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
3、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01年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
4、中国广播出版社02年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
5、北京大学出版社04年林之达《传播心理学初探》
具体来说:
1.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这本著作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研究大众传播,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识主体。这本书分别阐述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传受者的心理实质;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应用(包括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等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互动的特点与规律;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和传播策略的心理分析等,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在研究大众传播的特有心理现象及其心理分析方面有所突破。是国内较早对大众传播心理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
2.敬蓉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9年9月版。这本著作的研究领域大大超出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把大众传播心理学界定为:“大众传播学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研究通
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冶、经济、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因素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需要与动机、注意、认知、图式、情感态度等),大众传播对心理因素的影响(认知影响、态度影响、行为影响等),传播者心理特点和受众心理特点(社会化心理、受众符号化心理等),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偏见与障碍等等。
3.刘晓红、卜卫著《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01年1月版。这本著作分四个部分,十二章,对大众传播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即从社会真实到媒介真实)、大众传播过程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和心理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进行了介绍。本书更强调实证研究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运用,也突出了心理学对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特别对媒介中的刻板印象、媒介暴力、认知心理、儿童发展与媒介使用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心理发展不同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传播学研究方面,本书分析了“行为主义和传播研究”、“认知观点和传播研究”等,勾勒了传播学和心理学发展相互的交叉线。
4、童清艳著《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本书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知结构入手,探讨人们于现代媒体中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传媒受众认知结构所表现出的诸特征,以及在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即媒介所描述的现实),再到“心理现实”(即受众所理解的现实)这一传播学的核心命题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从概念辨析入手,论证传媒与受众、媒介信息与受众认知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结论认为:通过媒介教育优化受众认知结构,应是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所面临的第一要素。本书不仅为大众传播心理学添砖加瓦,而且对21世纪新闻改革的深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FS:PAGE]
5、林之达著《传播心理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这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的《传播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归纳起来,这本书有“一个新理论”、“两个发现”、“四改造”,详细说就是:一个新理论是传播的二级效果论。两个发现是,1,心理系统是人身上专司接收传播信息的接收器,也是传播信息的能量转换器; 2,人类传播系统和人的心理系统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两道工序。四个改造为:1,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基石;2,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思路;3,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方式;4,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理论框架。全书分三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篇”“心理选择篇”“心理反应篇”。本书认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去解释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而应该定义为“传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理,然后产生心理能,心理能再外化做功。”同时,本书对“选取信息与认知结构的心理反应”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认知结构及其基模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具化的介绍。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著作”。
第二篇: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一、论述(35分)
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 答: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心理学盛行,它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我觉得有点类似于现今的新闻伦理或是新闻道德。“伪人本主义”指的是传媒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主观愿望是为了满足受众需求,然而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却出现偏差最终失去人文关怀并形成与受众疏离状态的一种媒介现象,在采访中不顾受害人心理、歧视弱势群体或是对受众谄媚的行为。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预防“伪人本主义”,我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分析。A
媒体和记者首先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是事件的记录者,是向公共传达信息的,有报道事件的“权利”,而非“权力”。央视《看见》栏目的记者柴静在自己的书中多次提到,她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从“质疑”到“疑问”风格的转变过程,记者拥有公众赋予的报道事件的权利,但没有宪法赋予的“权力”。现在出现了不少传媒“越位”、“错位”的现象。有的省级媒体在到地方采访时,会向当地的政府部门提出各种各样的的要求,这些都有违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记者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报道事件,不是实践的主角,在不少娱乐节目里,主持人占了大量的镜头,例如《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在采访一位阿姨的时候,时常打断嘉宾的谈话,不停地“抢镜”,这不仅是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也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B
记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记者与任何被采访者都是平等的关系,应该用平视的心态与被采访者交流。要注意自己的采访艺术,尽量采 《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用开放式提问、对话式提问的方式。央视记者王志就是因为自己在非典中的“质疑风格”而出名,但他在采访周星驰这个笑星的时候,依然采用的是闭合式采访、审问式采访的方法,结果很不理想。所以记者在采访时要有平和的心态,正如柴静在博客中提到的“你是一个记者,你有关切,有采访的权力和可能,但归根结底,你只是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不因为你是一个记者,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在早期的《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那期节目中,主持人鲁豫不断地就之前的“光碟事件”问璩美凤,给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被采访者璩美凤一直在谈未来的生活,而主持人不停地询问过去的事情,对当事人来说,是个不小的伤害,所以记者或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访者,用合理的、合适的方法采访,不用有意的碰触对方的伤痛。C 记者应该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在2011年的“杨武事件”中,记者不断地对杨武及其受伤害的妻子采访,镜头不断对准这个受伤的家庭,以至于杨武最后说出“我是最窝囊的丈夫”,“镜头暴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二次伤害,记者在事件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对杨武家庭的伤害,为了报社、电视台的利益,不停地对这家人造成困扰、伤害。之前的“杨丽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媒体大肆报道与渲染,杨丽娟走上了盲目追星的道路,最后杨的父亲跳楼,家庭风雨飘摇,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媒体的一边倒也对该事件中的刘德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媒体及记者都应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抢新闻,就弃社会利益于不顾。《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D 媒体和记者应该关注新闻中的人,关注形形色色的人,更应该关注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关注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如央视近几年提出来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将节目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有各个省卫视推出的民生新闻,都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时刻不忘对人的深度关怀。央视的《看见》栏目就是一档比较关注弱势群体的节目,其关注的大都是社会上的边缘人群,例如同性恋、新生代农民工、被家暴的妇女等等,呈现出更真实的社会。同时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山西卫视的《小郭跑腿》等节目都是为老百姓服务,解决老百姓的难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E 媒体和记者不能盲目迎合受众,要有客观真实的新闻态度。不少媒体为了获取受众支持,一味的迎合受众,制作的节目内容地低下,丝毫不考虑社会影响,盲目的夸大新闻事实,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纸包子事件”造成了全国食品行业的恐慌,这都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谨防这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在不少优秀人物的报道中,媒体都有意的将主人公美化,片面的强调主人公的优点,有的甚至将主人公的缺点掩饰,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需要的是“平民化的英雄”,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而不是经过美化了的人。
二、论述(30分)
传媒工作者需要的心理学知识,为什么?
答:传媒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理论意义:
1)增强对新闻传受者本质的认识,新闻传播工作的特殊性——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活动家。因为新闻传播者身份的特性,所以要求新闻传播者懂得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规律。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记者更方便的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寻求更好的采访方法,达到采访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走入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获得与被采访者更多的交流话题,尤其是在人物报道中,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会使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有不少传媒工作者对大众传播心理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其不学就会,或者不学心理学也可以胜任新闻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记者的形体语言都会影响观众的是非判断,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传媒工作者学习心理学知识,采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达到传播的效果,所以学习心理学知识迫在眉睫。实践意义:
1)按照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制、编播活动。传媒工作者学习新闻心理学,可以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充分了解受众需求,从心理学理论的视角去认识受众的认知规律,从而制作出符合受众口味的电视节目,同时也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达到我们传播的目的和效率。
2)运用传播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在调查报道中,由于人性复杂,危险较高,记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判断被采访者话语的真实性,获得被采访者的尊重,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传媒工作者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矛盾和来自自身、社会的压力,他们心理上会产生负担,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压力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的工作。传媒工作者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寻找更适合的传媒工作,为传播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论述(35分)
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近期的传媒事件或媒介事件。答:传媒事件:复旦投毒案
媒体事件:神州十号发射
事件回顾:2013年4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因饮用宿舍饮水机内的水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证,是其舍友投毒,目前已被警方逮捕。
2013年4月,南航金城学院袁某在宿舍玩电脑游戏,遇同宿舍蒋某因未带钥匙敲门,袁某未及时开门,双方发生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在冲突过程中,袁某拿起书架上的一把水果刀捅到蒋某胸部,蒋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在复旦投毒案发生后,媒体进行了大篇幅的渲染报道,比如南方周末的《与自己的战争
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舍友》,并且随后网络上出现了多个相似案例,都是有关大学生杀舍友事件,一时间,大学生舍友间的矛盾的说法甚嚣尘上。《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心理学知识:
1,复旦投毒案中,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心理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舍友矛盾,就对舍友痛下杀手,很难让人置信。其实事情的发生与其性格是脱不了关系的,据同学介绍,林某敏感、自卑、爱记仇,这些心理上的缺点都成为其可能犯罪的原因。
2,新闻事件的不良效应,受众的盲目从众心理。复旦投毒案是个典型的大学生舍友矛盾的写照,很有新闻看点,媒体的大肆渲染报道,对整个案件的细节描写等,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并且之后各地的舍友杀人事件与媒体的大篇报道有很大的关联,这些都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新闻事件的不良效应和盲目从众的心理。
3,在南方周末《与自己的战争
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舍友》文章中,作者犯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学错误,文章多次提到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心理活动和具体的投毒细节,但是整个案件警方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回答,记者只是凭空想象,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违背了新闻传播中的客观真实。
4,记者在报道案件时,对整个案件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而没有对案件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该种事件预防进行相关的报道,没有对受众的道德观或是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或是督促的作用,没有利用心理学的知识。
事件介绍:2013年6月11日下午,中国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将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
心理学知识:1,神舟十号发射,这对国人来说是件欢天喜地的大事,《大众传播心理学》
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
2011024125
靳茜
为此各种媒体,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都对该事件的报道进行了大量的策划和报道,报道内容涉及神舟十号的具体构造、宇航员及其个人具体情况,还有酒泉当地的发射中心,广大观众和市民的反应等等,媒体抓住了受众的猎奇和好奇心理,对这次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从前期的准备到现场直播等等,充分展示了媒体较高的心理学素质。
2,在神舟十号宇航员的介绍中,网站、报纸、电视等对女航天员王亚光做了详细又具体的介绍,主要利用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上地位低于男性的心理学知识,对王亚光的详细报道,一方面有利于宣传神舟十号的发射,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女航天员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和宣传作用。
3,神舟十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取得了大大的进步,媒体的报道,领导的重视,外界关注的目光,都给了宇航员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个时候他们平时训练的心理素质就起到了作用,既要给自己减轻压力,又要对即将的任务充满信心。
4,在报道中,不少媒体提到该次担任总指令长的聂海胜八年面容没变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采访和解密,充分利用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航天员平时训练的神秘面纱,达到了向民众宣传的效果,促进广大受众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篇: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
导语:星宿如许笑苍茫,泪成行,咬噬忧郁的泪滴,诉说心扉,风影传音,仿佛你的呢喃在耳边萦绕。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
关键词: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
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何种角色?
城市是人类对话的中心。说起对话,自然而然地会令人想起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城市化自19世纪到今天的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城市人的理念,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2>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居民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城市化;<3>城市状态发生变化,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状态;<4>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社会变动、政府措施、各种偶然因素以及人们的主观意志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影响即促进或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所必须的两个要素,一是人口由乡村向工业发达的区域流动,二是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
大众传播媒介伴随着工业化革命诞生之后,便对上述两个要素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这种说法好像并不夸张:如果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世界上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城市。韦尔伯·施拉姆曾以传播事业三大功能(守望功能、决策功能和教育功能)出发指出它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直接的作用:<1>农业新技术的推广;<2>普及卫生知识;<3>扫除文盲;<4>正规教育。他指出,信息传播对于任何社会来说,永远是存在的中心环节,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报告,决定需要指出,新的知识需要推广,以及变革即将来临之际,总会有信息的流动。人口集中地涌向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增加,人们识字率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发达的基础上的。至于定居在城市里的人,不停地从大众传媒那里获知了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自己应怎样学习、工作、生活,这就为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打下了基础
在人口涌向城市的推动性因素中,大部分因素都得力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知识、开阔眼界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媒介不是教科书,但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我国建国后农村新技术的推广,主要得力于广播媒介在乡村的发展。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台共有1458座,有线广播喇叭50万只,这些为城市化打下了基础
我国90年代初涌动的民工潮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大约有一亿多农民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者亲戚朋友那里获得了城市里有3倍于农活收入工资的信息,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强大的民工潮给城市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为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了契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0%计算机汇总资料表明,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分的省内跨县、市迁移人口,全国有2302.6万人,其中从乡村迁移到市镇的有1173.1万人,比重为50.95%,成为迁移人口的主流。《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川东北地区果子村里调查时了解到,民工选择打工地点更多是依据亲戚朋友的传闻,再加上在广播、电视里得到的一点印象。
正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众多的教育机会,拓宽了农村人的视野,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科技运用水平。这样都市化的进程才席卷全国。据专家预测,1994年我国有2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2010年,中国人口的50%将居住在城市里。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是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器之一,它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都市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各国正筹建的信息高速网络,完全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也将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拉纳曾以识字率和都市化率(有居民5万以上的都市人口在总人口数中的比例)为指标,将各社会的传播体系与其他社会体系的复杂相关分类如下:
当然传播体系是由新老媒介的重叠结构与复合功能所构成的。近代社会的传播除了由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肩负,也同时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口头传播仍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这些地方也慢慢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毫不留情的冲击。单就上表而言是否可以看出,大众传媒越发达,都市化程度越高,他们之间到底是何种相关,仍有待学者探索。
对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播,人们首先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传播媒介如此群集于城市之中。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高度发达的国家以及不发达的国家都倾向于把报纸、广播电台和影剧院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地方。[4]根据有关部门1993年进行的《法制日报》读者调查显示,以读者的城乡构成情况看,《法制日报》目前还是一张城镇读者阅读的报纸。调查表明,《法制日报》现有读者13.0%在大城市,36.8%在中小城市,39.0%在县乡镇,三者合为88.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有10.5%的读者分布在农村。[5]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消费,大众社会已逐步变成了一个消费化的社会。由于现代技术(汽车、电影、无线电台等)和商业(广告术、信用赊买、一次性商品等)的发展使得消费的领域几乎在无限制地扩展,由此带来的是文化更具有普遍渗透性。它代表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从此不再以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展示和炫耀成为一切成就的标志。而大众传播媒介正好顺应了人们消费的口味,填补了人们主要的空闲时间。在今天,它扮演的娱乐角色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不断地向人们灌输着城市人的观念,城市人的生活标准等种种意识形态,不断地强化着这个大众消费社会与市民标准,从而影响了由乡村走向城市的流动人,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不停地移向都市的人流中,大部分人接受了城市人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观念,自己慢慢被塑造成一个城市人的角色。当他回到原来的环境,就会把一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带回。这些人有的住在城市的郊区,有的居住在小城市里,不停地把城市的辐射力带回了四面八方,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朱光烈曾写道,大众传播为现代城市市民设置了双重环境,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和想入非非的太虚环境,现代城市居民自愿自觉地钻进了大众传播的玻璃罩,玻璃罩里凸凹不平,城市人向外面看去,看到了一个哈哈镜的世界。传播史表明,我们在不断加厚与大自然隔离的玻璃罩。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我们能否逃离这个“玻璃罩”设置的围城呢?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灌输下,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大众化,趋于同一化。在消费型文化的笼罩之下,人们的角色创造过程中的创造性也逐渐失去其原初含义,而越来越具有“随从”的意义。城市化的标准也就是市场的标准,是大众口味,而大众传播媒介又不断地强化着这一口味。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人类的本领,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这种虚拟的现实虽由映像构成,却也很难与实际的经验相区别。参与这种虚拟的现实的每个人仅受一些规则上的限制,他们掌握这些规则是相互影响所必须的。大众传播媒介就是这样走入了个人梦想的空间,传送着城市的标准观念,使城市人自身也难以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
王唯铭认为,大众媒体和大众社会的分工是前者出售梦想,后者收购梦想。在今日的媒体中,我们目击着对大众情趣的广泛传播,我们同样目击着它们向大众提供的有关城市和城市人的梦想。它们是这样自我证明的:它们永远是也只能是大众情感的忠实反映,而不是其他,因此对大众媒体的任何一个完美化的需求,都只是抬举和神化大众媒体。
尽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革命和社会分工,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变迁中担当的角色,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卫星与传统的电子媒介结合,然后再与电脑相联,使讯息传送更多更快,运用范围更广,深深地影响了个人的工作与休闲生活,也影响了教育、交通、经济、政治等社会制度,实在无异于另一次传播革命。初期的发展传播学学者,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塑造者或变迁代理者,侧重论述其无限效果,确实是神化了大众传播媒介,但大众传播媒介的确深深地影响了社会变迁,从大众传播媒介对城市化的影响中,可对这种影响窥见一斑。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城市化的一面镜子
城市化,在被大众传播媒介深深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从我国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密切程度。
概括起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矛盾过程,建国4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而这5个阶段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有相应的起伏。
1949~1957年为城市化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1957年与1949年相比,全国设市城市由140个增加到183个,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0.6%增长到15.4%,这是中国城市化首次正常上升时期。这一阶层我国的新闻事业全面发展。报业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和骨干的社会主义报纸体系,到1957年,报纸总印数已由1950年的8亿份猛增至26.1亿份。这主要得益于社会政治形势稳定,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结果,同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国城乡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参加了识字班的学习,很多人可以读懂报纸了。1949年9月建国时只有40座广播电台,到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共有1458座,城市有线广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58~1960年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跃进使农村人口迅速涌向城市,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从1958~1961年间我国新设城市33座,城市人口由10720万人增加到130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9.7%。大跃进中,新闻事业也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现象,报纸发展得也比较快,许多县都办起了报纸,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1959年全国有电视台20座,广播电台在大跃进中增加到135个,比1956年增加77个。
1961~1965年为第三阶段。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精简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减少了37座,城市化率1963年急速下降到16.8%,1965年底回升到18.0%,这是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大落时期。这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处于调整阶段。1963年报纸大量合并或停办,报纸发行数大大减少,1958年以后开办的广播电台,除林牧渔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确实有必要保留外,其他一律停办,电视台由20座减少为5座。
1966~1976年为第四阶段。文革时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由18.0%下降到17.4%。我国的报业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从1967年到1976年,通常出版的报纸只有中央、省级和一些地区级的党委机关报。1966年共有电台78座,1976年共有广播电台90座。县(市)有线广播站从1966年的1281个增加到1976年的2503个,但广播盲目追求大功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1971年全国共有电视台32座,中央1座,省级27座,省辖市级4座。
1977~1995年为第五阶段。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伴随着城市化的正常发展,广大县城和小城镇开始振兴和发展起来,不断出现一批新的小城镇。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大约为25~30%,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一时期大众传媒也大大发展,至1994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数已达2408种,比1978年增加了833%,电台数1142座,比1978年增加了1283%,电视台数约1000座,比1978年增加了3125%。
可以从下表数据看出识字率与都市化率的关系:
时期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
识字率—62.90%77.30%84.12%
都市化率13.26%14.10.55%26.30%
城市化到底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何种影响呢?大众传媒又如何如一面镜子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呢?
一、城市化的发展使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视城市理念,并不停地传播这种理念。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被城市塑造的,他的优点和弱点与城市密切相关。[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官被大众传媒兜售的城市人的梦想填满了,打开电视、报纸、收音机,耳朵眼睛能够随时听到、看到四面八方的信息。而这一切都以城市为核心,如关于对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污染和噪声,物价上涨等等的抱怨,关于城市商业、服务业与文化的繁荣。我们必须按照城市人的梦想创造明天的城市,这一切都是无须考证而自明的东西,它们的结论不在今天就在明天形成。因为追求利润的倾向,大众传媒的主要使命被塑造成兜售城市人的标准梦想。在城市里,人们由工作直接支配的生活领域相对地缩小了,而娱乐世界的生活领域相对地增大了。休闲,成了都市人自我虚构梦想的空间,他们恰好在大众传媒身上找到了寄托。特别是通过电视媒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型文化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化就是这样强化了大众传媒的种种职能,而大众传媒宣扬的大众社会的标准,只不过是城市的标准。
二、大众传播媒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移动,媒介地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战后日本地方社会的变化,便造成了日本地方媒介的移动,随着人口、财富从乡村向城市、从日本海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移动,各种地方媒介也不断地移动起来。以共同体报纸为对象的调查表明,被列为第三种邮政物品的报纸,1967年日本全国(除冲绳外)共有1083家,而5年后的1972年,几乎增加了1倍,达1913家。仔细分析一下,可明了以下情况:首先,数字增加的府县,以大阪为最,从66家增为125家。接下来为和歌山(37家→66家),兵库(49家→62家),京都(14家→22家),……要么是大城市,要么在大城市的周围,全是人口激增的地区。反过来,数字减少的,有东京,还有东北和日本沿海岸的县。但从东京说,总数虽减少了,郊外住宅区的数字却增多了,这也表明了媒介增加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加[10]。城市在加速增长的过程中,大城市的理念辐射周边城市,小城市辐射乡镇,在统一的都市化的前提下,形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地域性特色。近几年,我国中央报纸、省报地域化倾向日趋明显,媒介不由自主地与城市本身的定位相结合,发挥着其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关注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议题之一。《解放日报》总编辑秦绍德认为,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提出加快城市化的要求,而城市化的进程,又大大地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形成。最近十多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和华东及沿海地区出现的老城市迅速扩大、新城市(镇)大量涌现的进程,印证了这一点。城市不仅是商品经济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传播源,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信息,一般都在大城市中首先形成,然后再向中小城市、镇辐射。城市群的崛起及其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报纸必须立到这个潮头上,研究和报道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城市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11]
人们都集中在城市里谋生,城市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随着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各国重视了对信息的开发与控制,信息高速公路正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一个大城市里,集中了如此多的印刷、广播电视、电子媒介,城市化在促进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也对传统的媒介提出了挑战。消费的个性化趋向使市民对大众传媒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往往使媒介从业者们无所适从。而城市人则钻进大众传媒虚构的梦想里,一直没弄清楚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
从多种角度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不少学者曾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判断家庭形态、国民性格、价值观念,政治心态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迁。这种研究更多地是把针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采取文化主义的分析架构,把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心态的一面镜子,同时对文化的研究专注于消费的角度,却很少涉及媒介的塑造力量。但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镜子关系,有人已宣称这面镜子破碎了。继镜子理论和塑造理论之后,结构理论又从另一角度开始研究大众传媒,认为大众传媒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诚如克拉克(Clark1978)所说,大众传媒并非独立存在,置身于改变我们社会的其他力量之外,媒介不只塑造社会,也被社会塑造。克拉克进而指出,促成传播媒介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人口增加;社会流动提高;公共事务经纬万端。[12]大众传媒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角色,人类创造了大众传媒,却又自愿自主地钻进了大众传媒设置的神话里,成为大众传媒的奴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何时能真正认清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呢?
注释: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P2,林玲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2]见《中国青年报》1994.2.16《跟着感觉走》一文
[3]《大众传播社会学》P29,竹内郁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P124,施拉姆著,华夏出版社
[5]《1994年中国新闻年鉴》P230
[6]《玻璃罩里的现代人》,载《上海文化》1994.6
[7]《城市梦想:谁在出售与收购》,载《上海文化》1994.6
[8]有关城市化进程参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一书,林玲著;有关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张涛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9]《上海文化》1995.1P102页
[10]《大众传播社会学》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P50页
[11]参见《办报参考》第90期,解放日报社编
[12]参见《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绪论部分,陈世敏著,台湾三民书局出版
第四篇:大众传播理论笔记
第一部分 大众传播理论介绍 【一】大众传播理论的五个主要时期
一、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时期
二、大众传播科学研究视角出现时期
有限效果论初现:拉扎斯菲尔德总结到,媒介并不具有人们设想的那种威力,相反人们通过多种方法抵制,认为媒介在加强现有的社会趋势,而不是威胁。媒介对人们的作用是有限的。
行政管理理论:用来指导不同机构实践决策的媒介理论。是属于有限效果理论的。
三、有限效果论时期(20世纪50年代)
有限效果观和大众社会观争论时期,逐渐倾向有限效果观。
精英多元论:认为具有多样性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会丰富民主的理论。
“红色恐慌”: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因为在媒介和政府中对“红色”——共产主义者进行搜索,使人们的基本自由遭到了威胁。
四、文化批评理论时期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媒介使得有统治权的社会精英更好的维持他们的权力的社会理论。
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关注大众媒介和他们在社会不同子群体中推行霸权世界观和主导文化的理论。
决定性假设:媒介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影响的假设。
文化批评理论:关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冲突、以及传播有助于社会中某个集团对其他集团的永久统治的看法的集合。
五、适中效应视角出现时期
这一理论在于承认有积极的受众,他们通过对媒介的使用创造出有意义的经验。人们可以利用媒介到达特定的目的。当人们有意获得经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后果,可能是所需要的,可能是出乎意料的。
传播科学:综合所有建立在定量分析、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基础上的研究方法的视角。
社会符号学理论:将传播科学和关注守住的积极性的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理解受众如何获取媒介讯息的意义的理论。
【二】四种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
一、社会科学理论:基于并指引经验主义研究。通过对大众传播的观测,检测一些关于大众传播本质、运作及效果的假设,对之进行证明。
二、规范理论:解释了理想的媒介应该如何在某一特定社会价值体系中运作。
三、操作理论:解释了理想的媒介应该如何在某一特定社会价值体系中运作以适应特定的目标。
四、日常理论:普通人通过参与媒介传播就能拥有的知识和观念。
第二部分 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时期 【一】媒介产业的崛起和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社会理论:媒介通过对毫无防备的“普通人”的影响,破坏着社会秩序,是一种腐化堕落的影响力。认为媒介的影响是巨大的,经常是负面的,大部分是黄色新闻。能够深刻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微妙地操纵人的行为。
大众社会观过于迅速夸大媒介迅速破坏社会秩序的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媒介的威力最终还是取决于受众对他们的自由选择。是不科学、不系统的,低估个人、社会、文化对媒介的抵抗作用。
二、《宪法第一修正案》:美国保证言论、新闻、集会和宗教自由的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个“自由第一”的看法可算是关于美国新闻界的第一个神话。
三、黄色新闻业的兴起
1、赫斯特和黄色新闻:开始于他的漫画《黄色小孩》。赫斯特善于收购失败的报纸,将其变成赚钱的公司。
2、黄色新闻:耸人听闻、不负责任的报道。
四、大众社会理论假说:
①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对媒介进行彻底的重构。需要社会精英群控制媒介。
②媒介有直接影响力,能够直接影响人的大脑。
③一旦人的头脑被媒介腐蚀,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也会造成大规模社会问题。
④普通人受影响是因为他们被传统的社会秩序隔离出来,不受其保护。传统文化秩序是有保护力的。
⑤建立集权社会秩序就一定能解决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
⑥大众媒介不可避免的降低文化高度,带来文明的总体衰落。
五、早期大众社会理论
1、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滕尼斯
①礼俗社会,也叫做民间社区:是指由坚固的家庭纽带,传统和固定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有固定的风俗习惯,建立在面对面接触和密切的人际关系网上。
②法理社会:现代工业社会:较弱的社会风俗习惯,更多法律和其他正式框架,关系更加正式。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涂尔干
①机械团结:民间文化由舆论和传统社会角色维系。人们就像机器的零部件。
②有机团结:现代社会秩序由文化协商的社会关系维系。特点是专业化、劳动分工和相互依赖。
【二】宣传时代媒介理论的兴起——宣传理论
一、综述——主要讨论政治宣传的巨大力量,通过宣传全副百姓听从,构成了对美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威胁。大众媒体被看做一种很实用的操纵大众的手段。但是忽略了个人、社会、文化对媒介的抵抗作用。高估了媒介效果产生的速度和范围。
1、扒粪者:热心为社会除恶、伸张正义的记者,特点是代表不太有权力的人向强权挑战。
2、宣传:无限制的利用传播活动,散布特定的信仰和期望的活动。
3、“白色宣传”:通过故意推广积极的信息和想法,抑制潜在的有害的信息和想法,分散别人对有疑问的事情的注意。
二、两种基础影响理论
1、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条件反射。刺激—反映心理学。
2、弗洛伊德学说: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个体的本我、自我、超我互相斗争的产物。自我、人格中理性的部分、处于控制地位;本我,人的自私自利,随意、需要被控制的部分;超我,内在的文化规则。宣传家希望,唤起本我对自我的压制,获得最大的社会效应。
三、早期宣传理论
1、魔弹理论:媒介的力量就像子弹穿透身体一样,具有迅速而强大的力量。受众无力抵制媒体操纵。“火星人入侵事件”
2、拉斯韦尔的宣传理论:他认为在接受迥异的态度和行为之前,受众需要缓慢的准备过程。传播者需要耐心长期的进行培养,成年累月的宣传,形成主导(集体)符号,从而影响大众。认为需要善意的社会精英控制信息的采集和发布。
3、李普曼的舆论形成理论:认为普通民众没有能力搞明白周围的世界并理性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提出了两个环境理论,身外世界和脑海图景是不一样的。认为需要善意的社会精英控制信息的采集和发布。
4、杜威——反对李普曼和拉斯韦了,认为可以通过公共教育教授人们防御不良信息的方法。
【三】大众传播的规范理论
一、综述
1、规范理论:描述了组织和运作媒介系统的理想方式理论,是一种理想化规则下的对事物的认识。
2、社会责任理论:一种规范理论,用媒介产业的公共责任心,取代媒介的完全自由,以及对媒介施加的外部控制。——20世纪40年代
①媒介应该接受和履行对社会的特定义务,这些义务通过制定关于信息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平衡性的高度或专业化标准而实现。
②媒介在履行义务时,应该在法律和已有的规章制度框架内进行自我规范。
③媒介应该避免任何可能导致犯罪、暴力等的新闻。
④媒介应该是多元化的,反映社会多样性,给不同观点表达的机会。
⑤新闻记者和媒介专业人士对社会、雇主和市场来说都是负责任的。
优点:重视媒介和受众的责任,限制政府对媒介的运作,但允许合理控制,重视差异化和多元化。缺点:对媒介和个人履行责任的积极性过于乐观;低估了利益驱动和竞争的力量。
二、媒介规范理论的起源
1、两种极端观点
①激进自由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绝对信仰,坚信大众是有判断能力和理性的,不需要对媒介进行规范。
第一修正案绝对论者:认为媒介完全无需规范的人。
②技术专家控制论:拉斯韦尔、李普曼等人,认为媒介需要政府机构或委员会进行规范。
2、自由主义思想起源
①自我修正主义:弥尔顿的观点,认为在公正的辩论中,好的和真实的观点总会战胜谎言和欺骗。
②人权法案:美国宪法的前十个修正案。人均享有天赋的权利,任何政府、社会、团体都不得非法掠夺。各种形式的传播自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权利。
③观点市场;自由主义的概念,认为应该把所有的观点呈现给公众,公众可以从这个市场中选择最好的。
④放任主义学说:政府应该允许交易的自由运作,并且官方不加干涉。
三、新闻的专业化——自律
①概念:是指媒介业对本行业的专业化,制定标准使媒介从业者尽可能的服务于公众。
②第四极:媒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用来保证其他机构都服务于公众,是一种监督职责。
四、出版机构的社会责任理论
1、芝加哥学派:19世纪4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他们把现代城市设想为,由成百上千个相互联系的小团体组成的“大共同体”。
2、新闻评议会:是由各种委员组成,拥有组织仇恨宣传的权力。主要对新闻出版业的表现进行评估,比较新闻出版业的成果和人们对他的期望。
五、公民新闻
概念:一种社会责任理论的体现,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差异化和多元化。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积极接触公众,倾听公众的声音。有时也称公共新闻。
六、其他规范理论
1、发展媒介理论:一种规范理论、呼吁政府和媒介互相配合以确保媒介能协助有计划的、有利的国家发展。
2、民主参与理论:一种规范理论,提倡媒介在草根层面上支持文化的多元性。
第三部分 有限效果论的兴盛和衰退 【一】有限效果理论的形成
一、综述
1、范式转变:从一种有组织的理论上的视角向另一种的转变。
2、传播学范式的转变:经验主义研究受到广泛认可
行政管理研究:检验受众从而理解消费者态度和习惯的研究;用来指导实践和管理决定的经验主义研究的运用。
二、拉扎斯菲尔德和两极传播理论
1、拉扎斯菲尔德致力于经验主义研究,选择高度归纳的方法进行理论建构。
归纳:一种用于理论建构的方法,认为研究要从经验主义的观测开始而不是从思索推测开始。
2、中层理论:一种基于经验主义事实的经验主义的概括总结所组成的理论。
3、两极传播理论(见另)
4、有限效果理论和间接效果理论:
有限效果理论:媒介拥有有限的效果,那种效果被某种中介插入变量减轻了。
间接效果理论:媒介的效果是通过社会的其他部分,例如身边的朋友、同事“过滤”而得到的,而不是直接得到的。
三、霍夫兰的“劝服研究”——态度改变理论:
1、霍夫兰运用控制研究,改变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
2、个体差异理论:个体不同的心理上的构成,导致媒介的影响力在不同人之间的影响的多样化。
3、社会分类理论:特定团体或者集合体的成员身份会以或多或少的统一方式回应媒介刺激的一种观点。
【二】中层理论与有限效果范式的强化
一、默顿与“中层理论”:与大众社会理论不同,他试图解决的是那些已经能够被经验主义研究作为对象的有限范围内的行为。
1、它由有限的假设组成,并从这些假设中得出一些设想,得到经验主义的确定。
2、这些理论不是独立的,与大的理论网络相连接;
3、理论足够抽象,足以处理不同社会领域和结构的问题。
4、中层理论强调有所忽视,进而对其他的详细描述。
二、默顿与“功能分析”
1、“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预料中的可以稳定观察到的媒介使用的结果;
隐性功能:非计划中的,不易观察到的媒介使用的结果。
2、“正功能”和“负功能”
3、功能分析的评价:
①将媒介投入更广大的社会体系中去分析;提供了媒介在社会中角色平衡的观点;建立在经验主义研究的基础上并指导了经验主义。
②过于接受现实,不良的功能太容易被良好的功能所“平衡”;几乎不能得出关于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的确定性的结论。
三、信息流理论——研究的是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否被获取,在认知层面
1、概念:关于信息如何从媒介流向受众并希望获得特定预期效果的理论。
2、评价:
①优点:检验现实世界中大众传播的过程;为成功的公众信息活动提供理论基础;识别妨碍信息流的障碍物;
②缺点:过于简单化、线性的信息来源主宰论;没有考虑到受众的自主性、对于接受者来说信息的效用和价值,过于接受现实。
四、创新扩散理论——是信息流理论的发展
1、概念:解释创新如何被介绍给不同的社区以及被他们所接受的理论。
2、早期采用者:在信息扩散理论中,较早采用某种创新的人,他们对创新的采用甚至早于得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之前。——舆论领袖是在早期采用者之后的。
五、克拉珀的现象主义理论
1、概念:媒介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效果,并且在与其他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相对比时,力量几乎微乎其微。
①大众传播通常不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原因发挥作用,而是起到强化的作用。
②由于有中介因素的存在,大众传播在强化现存条件的过程中,往往是构成促进的作用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
2、强化理论:也就是现象主义理论,强调现象主义理论认为媒介最普遍的效果是强化的观点。
3、评价:
①优点:突出中介性变量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有说服力地反驳了残存的大众社会观念
②缺点:夸大了中介因素的影响,过于接受现状
六、大众娱乐理论
1、概念:认为电视及其他大众媒介因为使普通人放松或得到娱乐而实现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2、评价:
①强调媒介忠实于既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就人们为什么从媒介中寻求娱乐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
②为普通人及其对媒介的使用描绘负面的图画;对现状过于接受。
七、精英多元论
1、概念:媒介中的政治信息除了向一些早已通晓政治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信息之外,几乎不能达到其他的目的,这些人将会聪明地代表了所有其他人,在政治、社会和其他多元团体中存在精英。媒介效果不能对普通人产生直接影响。
2、评价:解释了一个稳定的美国社会,基于大量的经验主义试验,但是忽视了普通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八、《权力精英》——对精英多元论的反对
认为在美国社会中,政治力量并没有在范围广泛的多元团体中散布。相反,政治力量集中在一小群军界商界联合体的领导者手中,这些人就是权利精英。他们用户小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是代表大众的利益。
【三】挑战权威的范式:儿童、系统与效果
一、采用的理论范式
1、系统理论:用来考察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共同作用的大众传播过程理论。
2、社会认知理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进行认知的理论,涉及行为、个人因素和环境事件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认为观察者能获得行为的符号表征,这些“图像”为他们提供了信息,他们随后的行为是基于这些信息的理论。
二、宣泄理论
1、电视暴力理论
收看暴力与暴力本身具有因果联系,就是说,观看较多暴力内容的人比观看较少暴力内容的人在行为上更具有攻击性。对学前儿童和青少年做的实地实验表明,观看暴力电视和暴力电影的人的攻击性有所增长。
2、宣泄理论
①宣泄:又被称作净化,指认为通过观看经由媒介传递的暴力内容可以满足或减少人们天生的暴力冲动的观点。
②宣泄理论:认为通过观看电视或其他媒介暴力能够达到情感的宣泄或者净化。但是宣泄理论并不是可以受到认可的。职能说一定的媒介暴力内容能偶减少观看着随后的暴力倾向,而且并不是说其暴力倾向被满足,而是被媒介提供的信息抑制了。
三、社会认知理论
1、社会学习
①模仿:是对观察到的行为的直接再现。
②认同:是模仿的一种特殊形式,源自于对与模型在广泛意义上的品质相类似的愿望。
③社会学习:包括模仿和认同,解释人们怎样在他们的环境里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的理论。
2、来自大众媒介的社会认知
①人们在环境(大众媒介)中的经验能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各种影响又受到这些人各种个人因素的影响。
②通过使用媒介表征而获得社会认知的方法:
A观察学习:对某行为的观察足以学会那种行为。
B抑制效果:看到模型由于做出某种行为受到了惩罚,足以减小观察者也这样做的可能性。
C去抑制效果:看到模型因为做出恐怖行为或违禁行为而得到嘉奖,会增加观察着做出同样反映的可能性。
3、社会认知理论评价
①优点:媒介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展示,使用与各种情境,有强大的解释能力。
②缺点:实验室研究有可能高估媒介威力,不切实际,狭隘地关注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对文化的影响
四、传播过程的系统论
1、系统:由相互关联的、能通过传送和反馈回路彼此影响和彼此控制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部分的变化能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
2、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简单的机器、无休止地执行着一项任务,使自我平衡。
开放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动态平衡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使得整个系统可以监视它的环境并调节以适应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3、系统理论的评价
①优点:通过概念化,既可以是微观层面的理论,又可以是宏观层面的理论,通信作为一个过程表现出来,使大众传播理论超越简单的线性效果。②缺点:很难评估因果关系,被认为过于机械化和非人性。
第四部分 当代大众传播理论——寻求共识、面对挑战
【一】大众传播的批判和文化理论的兴起
一、大众传播的文化理论
——是指研究大众媒介对文化层面的改变,关注社会共识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不是研究各种小效果,而是质询大众媒介的发展是否对我们创造、共享、学习和应用文化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研究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的各种理论中,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媒介影响社会,是因为他们影响文化的产生、共享、学习以及应用。
二、媒介研究的文化转向
1、文化研究:集中研究媒介的使用如何创造构筑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
2、媒介文化理论两分法——宏观和微观
①文化研究理论:一种是微观的、阐释性的理论,关注个人与社会团体如何运用媒介来创造和培育构筑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属于文化研究理论。关于个人怎样对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受众消费内容的能力。但是几乎不具有宏观层面的阐释力量,过于狭隘地关注个人效果而不是社会效果,建立在主观观察基础上。
②政治经济学理论:另一种是宏观的、结构性的理论,关注社会精英如何运用他们的经济权力来控制和利用媒介实践。这些理论认为精英们有效地使用媒介来推广霸权文化,以维持他们在社会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也被称作政治经济学理论。
A霸权文化:自上而下,由外及里的服务于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文化。
B媒介政治经济学理论:宏观视角的文化理论,关注社会秩序作为一个整体怎样被影响。集中研究社会精英如何通过经济权利来利用媒介实践的理论。因为他们优先考虑经济权利如何为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提供基础。大部分此类理论认为媒介具有强有力的效果,但是与之前的大众社会理论不同,这是一种考虑了社会大环境的媒介理论。
三、批判理论
——公开支持某种价值观并且用这种价值观来评估和批评现状的理论。提供了其他解释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的方式。批判媒介受到精英的支配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完全的批判理论,而文化研究理论有一部分不是。
评价:优点:具有政治基础,是行动的导向;提出关于媒介控制和媒介所有权的重大问题。
缺点:过于政治化,通常缺乏科学证明,建立在主管观察的基础之上。
四、文化理论与定性研究
1、定性研究:突显现象之间的本质差异(区别性的性质)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上持对立立场的双方的争论来形成对观点的评价,通过论战而不是实证的来的研究成果。
2、定性研究与经验主义定量研究的矛盾。
五、文化理论在欧洲兴起——宏大社会理论
宏大社会理论:主要出现于欧洲,致力于理解并预测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野心勃勃的、宏大视角的、注重思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种宏大社会理论,认为等级制度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将它终结。
六、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种宏大社会理论,认为等级制度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将它终结。社会发生改变的唯一希望就是一场大众夺取经济基础控制权的革命,然后再控制意识形态。首先应该在生产资料上获取统治地位。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改良是收效甚微的。
2、经济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生产资料。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一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误导普通群众、鼓励他们做违反自己利益的事情的文化中的概念。
七、当代批判理论的两种方法:
(1)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概念:将关注焦点放在上层建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化身,更关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层建筑问题,而不是经济基础问题。要求上层建筑进行激进的变革,形成了针对文化的批判理论。于是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有根本性分歧。(2)文本分析与文学批评
1、解释学:对宗教和文学文本进行人文主义批评的传统。
2、文本分析:是一种聚集符号的载体。在解释学中看来是一种社会的文明力量,解释学被用来加强这种力量。人文主义者试图通过辨识和解释这些重要文本来让他们进一步贴近更多大众。
3、高雅文化:人文主义者认为具有最高价值的包括音乐、艺术、文学和诗歌在内的一套文化成品。(3)混合理论:将这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
八、批判理论的学派
1、法兰克福学派:
①20世纪30年代在法兰克福大学一起工作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群体。最著名的学者有霍克海默和阿多诺。
②他们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解释学结合在一起,辨识和推荐了高雅文化的多种形式,文学作品、交响乐等。认为高雅文化有它自己的整体性和固有价值,不能被精英阶层用来增加他们的个人力量。
③法兰克福学派在颂扬高雅文化的同时却贬抑大众文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公开质疑高雅文化是否能够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声称大众媒介对高雅文化的复制是低劣的,让人们远离他们。
④法兰克福学派被批评为过于精英化及太过家长制。由于拒绝承认利用媒介传播高雅文化的可能性,将大多数人挡在接触高雅文化的门外。
2、英国文化研究理论(也形成一些学派):
①试图追溯历史上精英们支配文化的轨迹,批判这种支配的社会后果,并论证它如何作用于特定的少数群体或亚文化群。英国文化研究对高雅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批判,认为它是强加给少数群体的外来的文化形态并加以排斥。他们为流行文化的本土形态辩护,认为那是少数群体的合法表达,认为普通人们正在用大众媒介产生自己的大众文化。
②第一个文化研究学派领导人,霍尔。他认为自由民主中大大众媒介最好被理解为多元化公共论坛,在此论坛中,不同力量互相较量,形成关于社会存在的流行观念。精英不能拥有这个权力来增加他们的利益。
③多元化公共论坛:批判理论的观点,认为媒介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统治精英的权力遭到挑战。这个平台是普通大众的观念的集合,没有精英的参与。
④优点:认为流行文化有价值,授权于普通人和少数群体,强调文化多元主义和平等主义。
缺陷:过于政治化和主观,采用富有创新性但有争议的研究方法。
3、政治经济学理论:
①概念:研究的是:经济如何使通过媒介产生和散布的大众文化受到限制或产生偏向的。
②评价:意义:强调如何建构和控制媒介,对媒介资金来源进行经验主义研究,在媒介内容的生产和媒介资金的来源中寻找联系。
缺陷:对微观层面的解释力较弱,建立在对经济的主观分析上。
4、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互补合作
要达成相互合作的目标,必须认识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文化和媒介产业——能够互相影响,两种研究都是必须的。最近结合他们的观点是,将媒介的概念定义为文化产业,并认为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极大地破环了现代社会秩序。
九、文化研究:信息传递传点和仪式观点
1、传递观点:与有限效果论观点相联系的。把大众传播权仅仅看做处于控制的目的远距离传递讯息的过程。从原始模型到说服,态度改
变,行为修正,通过信息的社会化、影响,是促使人们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行动。
2、仪式观点:认为传播就是现实得以产生、维持、修改和转换的符号过程,是一种共同信仰的表现。传播的内容暗示一种文化,可以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在文化、媒介和受众之间存在大规模的互动行为,传播是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十、符号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理论概念:指认为人们赋予符号以某种意义,而那些意义又反过来控制人们的理论。认为传播是人们通过有意义的饿符号进行的互动行为。
①人们对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依赖于传播,在互动中学习文化符号,之后文化符号会成为互动的中介;
②传播在被自我、情境等概念指引的同时也指引着这些概念,能够通过相同的文化预测他人的行为。
③我们对于世界和我们资深的理解是在我们与媒介符号的互动中产生的。
2、社会行为主义:强调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学习发生的社会环境的学习观。反对传统行为主义简单化的刺激反应调节,3、米德与符号理论
①符号:自身意外的某物,是未见过现象的任意的、抽象的代表。符号建构了我们认识周围事情的能力。
②图式: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用来进行解释的心理范畴。经验的过滤装置,是我们能够常规性理解进入感官的信息的意义。
③米德符号理论:——所罗门总结
A在互动中学习文化符号,之后文化符号会成为互动的中介;
B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共享的意义的重叠,意味着学习这种文化的个体能够预见文化中别人的行为。
C自我定义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通过和环境的互动来定义;D一个人对于社会身份的认同程度决定了这个身份对其行为的影响力。
4、符号概念区分
①自然符号:在符号互动中,自然中可以用来代表其他自然事物的东西。
②人工符号:在符号互动中,被建构出来代表社会中其他事情的要素,当人们对意义理解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
③信号:在符号中,具有高度可预测性反映的人工符号,如交通信号。
④象征:在符号互动中,反应的确定性相对较小的人工符号,如旗帜。
十一、对现实社会的建构
1、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
是一种文化理论,认为我们对于现实的经验是一个进行中的社会建构,而不是某些权威精英们发送给受众的东西。假定因为人们对现实具有共同的认识,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处理信息,加以重塑,并且只储存那些符合文化需求的东西。
2、对现实社会建构的方式:通过有人们意义的符号和象征的交流来建构现实社会,前提是交流的人们之间有共通的理解。当人们运用象征和符号的时候存在意义的交流。这些符号和象征加起来成为意义的集合或者是典型化图式,形成用来将人们与环境的互动形成模式的知识的社会储备。
3、现象学:由欧洲哲学家发展起来的理论,关注个体对物理世界和社会的体验。
典型化:使人们将物体和行为快速分类并建构自己的行为作为回应的“心理图像”。
4、典型化图式:
——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指我们分派给一些现象的意义的集合,这些意义来自于我们将自己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的互动形成模式的社会知识储备。
【二】媒介和受众:关于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论
一、积极的受众理论:主要关注评估人们如何使用媒介的理论,属于受众中心理论。
二、受众理论:从信息来源主宰论到积极的受众观点
1、使用与满足:媒介研究的途径之一。主要关注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和他们从使用媒介中寻求到的满足。
2、选择分子式:施拉姆提出的图解,说明个体对媒介以及内同的选择是基于回报期望值和必需的努力。即人们会衡量特定的媒介或讯息回报程度(满意度)与要想得到这些回报必需付出的努力的值。我们都基于自己的期望,为了满足需要,决定选择什么媒介和什么内容。
三、媒介功能和媒介使用的混淆
1、经典的媒介四功能论:
①监视环境:媒介搜集和发布信息。②联系社会;媒介的解释性活动或分析性活动。
③传递社会遗产:媒介跨越时间、在不同团体间传递价值观、社会准则和风格的能力。④娱乐:媒介提供消遣和令人愉悦的能力。
2、社会情境与人们的媒介需求的关系:
①社会情境造成紧张和冲突,导致人们通过消费媒介来缓解压力; ②社会情境使人们意识到需要关注的问题,然后从媒介中搜索信息;
③社会情境可能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机会,媒介成为替代品和补充品来满足特定需求: ④社会情境经常导致特定的价值观,通过消费相关的媒介内容能够进一步加强这些观点。⑤社会情境要求人们对媒介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这样才能维持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
四、接受研究的发展:解码和获取意义
1、解码和编码
编码:分析内容产生的社会和政治语境。解码:对媒介内容的消费。
2、接受研究(接受分析):受众中心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受众怎样理解特定形式的内容
3、解码的三种形式:
①倾向性解读:(主导性解读)在批评理论中,指内容的生产者倾向于人们以某种方法去解读,而受众也是按照生产者的意图去解读,假定能用来稳固目前的社会状态。
②协商意义:在批评理论中,指受众对内容进行与倾向性解读(信息传播者想要传递的意义)有巨大差异的个人意义解读。③对抗性解码:在批评理论中,指受众对内容的解读与主导性解读完全相反。
4、评价:
①优点:集中关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承认媒介文本中的意义范围。
②缺点:定性研究,主观性较强,不能判断效果是否存在,侧重微观层面。
五、女性主义接受研究
——女性习惯性对小说以及通俗媒介的内容进行对抗性解码。并且形成了一个群体,能够一起对这些文本进行对抗性解码。他们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解释而不是符合那些父权制精英的利益的解释。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刚柔并济。
六、框架理论和框架分析
1、期望
①以先前的某种经验为基础,无论这种经验是从媒介的讯息中获得的,还是从个人的经验中得出的,总之不是与生俱来的;
②即使他们和许多事实相抵触也不容易改变; ③经常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并激发这些情绪,④可能不受意识的控制,特别的那个被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时,会妨碍我们理解当时环境中的信息。
2、戈夫曼——框架分析理论
①概念:戈夫曼关于人们如何使用期望来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的想法。他认为人们对信息的理解经常建立在以往的期望上,这些对于社会角色、目标或情境的期望并非固定的、有限的。
②社会暗示:在框架分析理论中,指环境中的信息昭示着变迁或行为转变。他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转变。
③框架:戈夫曼的框架分析理论的概念,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不同的框架就像是音阶上的音符,他们连续分布,有的用来结构最严肃的社会行为,有的用来结构有趣的琐碎行为。并且拥有结构上的连续性。
④框架分析的机制:
调低档和调高档:在框架分析中,我们重新构造身处的境遇,以便用更严肃或更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和体验。抵挡表明不严肃,高档表明严肃。
⑤首要现实:(主导现实)在框架理论中,指任何事都遵守特定的惯例和被普遍接受的规则的真实的世界。人们善于维持感觉经验的连续性,不愿意打破。
3、评价:
①优点:关注大众传播中的个体,非常灵活和开放,与最新的心理学发现相符。
②缺陷:缺乏专一性,假设个体频繁犯构形错误,低估了个人能力。
七、信息处理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对机械论进行类推,描述并解释人们怎样处理接受到的所有信息或刺激。这个理论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有内置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策略。人们每天都在大量的感觉信息之中,对信息进行筛选,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能到达知觉层面,其中又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信息能够引起关注和处理,最后只有极少部分被记忆长期存储下来。
第十一章 关于媒介、文化和社会的理论 【一】理论分类
一、正面理论:麦克卢汉的理论和社会市场理论
二、负面:认为媒介产业主要是商业性公司,几乎不向公众提供服务:知沟理论、培植理论
认为媒介通常会破环像政治或者教育这样的重要社会制度:沉默的螺旋理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新闻生产研究
【二】麦克卢汉理论和社会市场理论
一、麦克卢汉理论
二、英尼斯——传播的偏向:英尼斯关于传播技术必然使权利集中的观念。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集中一起的精英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权利逐渐增强。
三、社会市场理论
1、社会市场理论:关于推广精英们认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的中层理论的集合体。假设存在善意的信息提供者,试图带来有用的和有益的社会变化。关注受众的主动性,并认为应该向积极的受众提供他们所寻求的信息来满足他们。根据受众的反馈提供满足他们的信息。
2、效果等级模式:提倡根据达到效果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来区分劝服效果的实用理论。有些效果很容易达到,有些效果则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三】知识鸿沟理论——蒂奇纳等人
知识鸿沟:在获得更多信息和获得更少信息的人群之间的系统性差异。
【四】议程设置
一、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
1、见另外
2、之后还提出议程设置在两个层面上起作用——客体层面和属性层面。传统的议程设置研究集中在客体层面上,评价媒介报道如何影响人们对客体的优先次序的安排。而对于属性层面的影响,通过媒介告诉我们那个客体的属性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重要的,也可以影响我们怎么想。
二、议程建设: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在公共政策领域中,媒介、政府和公民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五】沉默的螺旋——纽曼
一、理论观点:参照另一本书
二、新闻媒介造成“感知缺乏”的三个特征:
1、普遍存在的媒介信息来源。
2、不同的新闻媒介倾向于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不同的节目版本重复相同事件和观点。
3、协调一致,工作人员价值观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对他们制作的内容产生影响。
【六】乐队花车效应:
乐队花车直接翻译自英文的bandwagon,也就是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而这种乐队花车效应,就是乐队花车谬误及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
【七】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的理论。
【八】培植理论——格伯纳
一、培植理论:关于电视“培植”或创造出一个未必正确、却因人们相信它而成为现实的世界观的理论。论述关于媒介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宏观问题。
二、暴力指数:内容分析,从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内容中抽出一个星期作为样本,反映节目中究竟展示了多少暴力。
三、文化指标项目:在培植分析理论中,指对电视节目的安排和由收视培育的关于社会现实的概念所进行的周期性分析。
四、冰川期类比:在培植分析理论中,指电视影响的规模并不比它的稳定作用的方向重要。
五、培植:
1、概念:在培植分析中,电视对受众形成文化框架或文化认识以及形成基本概念方面发挥影响力。
2、培植的途径:
①主流化:培植分析中,尤其对于看电视多的人而言,指电视符号垄断和主导着世界的信息和观念的来源这一过程。被内化的社会现实最终走向主流,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主流,而是一种更接近于电视上的现实而非客观上的现实的文化主导现实。
②和谐:在培植分析中,指受众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当一致。这些人实质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声了共鸣。
六、“卑鄙世界”指数
概念:在培植分析中,指关于犯罪和暴力的发生率的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用来区分看电视少的人和看电视多的人。由此指数得出,看电视多的人倾向于把世界看成是卑鄙的地方。
七、电视的“3B”——格伯纳
1、模糊(blur)了人们看待世界时的传统区分;
2、将人们的现实混合(blend)在电视的文化主流中;
3、使这种主流文化屈服(bend)于电视及其资助者的机构利益。
【九】作为文化产业的媒介:文化商品化
一、文化的商品化:对文化被大规模制造并销售,与本土文化直接进行竞争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媒介是一种专门生产和销售文化商品的产业。同其他现代产业的发展一样,媒介产业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小规模的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二、机制:精英将日常文化中的点点滴滴剥落其语境,重新包装后回头推销给大众。
三、由此导致的结果:
1、在对日常文化中的元素进行挑选时,只有有限的元素被选中,很多重要的元素被忽略。
2、重新包装的过程会对文化要素进行戏剧性的改写。
3、文化商品的推销会最大化的破坏日常生活。
4、操纵文化产业的精英通常对自己工作的后果无知。
5、文化商品对日常生活的破坏有多种形式,有微观的、有宏观的等。
四、广告——终极文化商品
广告将推销商品的讯息包含其中,使那些通常对绝大部分被推销商品和服务都毫无兴趣或并不真正需要的人主义到它并受到影响。使对特定产品的消费通常被描绘为一种建构一个值得建构的身份。
【十】新闻生产研究
一、新闻生产研究:对新闻生产机构的日常程序如何不可避免地导致新闻内容扭曲或产生偏见的研究。
二、贝内特——四种当代新闻生产实践如何使新闻内容扭曲或产生偏向的方式?
1、新闻个人化:寻求新闻与人们的接近性和相似性,将大多数新闻围绕个人展开,以吸引受众。
2、新闻戏剧化:是一种对新闻的包装。
3、新闻片段化:通过简短、隔离的时间摘要履行新闻的客观性,不利于了解新闻的意义。
4、新闻正常化:精英们出来解释灾难发声的缘由,或对社会运动的成员提出挑战。让这些对现状的威胁正常化。
三、客观性惯例:新闻生产研究中的术语,指保证客观性的新闻专业实践实际上内含支持现状的偏向性。
四、风险传播:是一个为公众提供减少焦虑和恐慌的信息以及有助于其应对危机的建议的过程。美国9.11事件以来,风险传播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效的风险传播能够快速提高人们应对、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意识和技能,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一个好的风险传播活动应遵循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口径一致、设身处地、沉稳机智五项基本原则。
【十一】媒介入侵理论——戴维
一、媒介入侵理论:
1、关于媒介入侵并掌控政治甚至于颠覆政治的观点。认为按照等级结构来运作政治时效果最好,即有政治精英在公众和公众所选举的领袖间进行调和。这些精英需要有草根基础,领袖则通过对地方的、地区的和全国性的社会组织的参与来获得权力的位置。
2、更多的政治候选人倾向于通过媒介获取支持,而不是团结自己的政党。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趋势:寻求共识,面对挑战 【一】传播科学
一、传播科学:关于传播的一种视角,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定量的、经验主义的方法论来研究整体上的传播活动。他有效地将积极的受众理论和有限效果研究以及人际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他的发展可以被视为在本领域内重建经验主义研究传播的努力,拓宽研究的范围使之解决更广泛的研究问题。
二、关于传播科学的两种观点
1、查菲和格伯: 改变了只对适用于个别情形或环境的传播过程的特定方面感兴趣的做饭,相反他们的研究基于传播现象发声的四个层面: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宏观社会层面。
2、霍金斯等人,认为传播科学基于传播中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①传播的先决阶段:包括对导致传播行为的情境、个性特征、取向、能力等的研究;
②传播的后果阶段:包括对传播结果的研究,形成关于传播的必要特征、产生效果的机制以及效果力量的理论。
【三】社会符号学理论
一、社会符号学理论:关于大众传播的一种研究视角,汇集了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的各种方法和理论学说。核心理论认为,大部分日常生活包含着指号过程,建立在我们过去的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中获得的符号学(符号系统)知识。只要我们试图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符号系统,就属于情境活动。
情境活动:在社会符号学理论中,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影响我们对符号的理解,同时也被我们对符号的理解所影响的活动。
二、实用主义理论:一种传播学理论,研究谁参与到从传播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在社会的哪些部门和机构,基于什么样的日常生
活,形成何种关于标准和程序的舆论,以及对社会的结构产生何种影响。
【四】大众传播的终结——查菲和梅茨格
中心观点:媒介正令大众传播走向终结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21世纪媒介被结构。使用和形成概念的方式。
1、传统大众传播内容可以测量,而如今媒介内容是海量的无法测量。
2、媒介受众变得更加难于辨识和监控;
3、使用者动机发生了改变,从大众传播到媒介传播。
4、大众传播是法律、道德和公共教育控制,而新媒介是技术设施和监控来约束。
【五】全球化
一、全球化与媒介
1、全球化:跨越地理、政治和文化的边界的社会组织的建立;
2、全球化社会组织的三种机构形态:
①多国政府组织:包括从联合国到各种区域性联盟,旨在加强和稳定国际关系,使其他多国组织自由运作。
②跨国公司:从麦当劳到西门子,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使股东营利。在廉价地方生产,在利润最高的地方销售。
③非政府组织(NGO):从红十字会到绿色和平组织,旨在提供一系列公共事业,以恢复、维系或提高生活质量。
3、新技术的出现,会增加这些组织的力量。
4、媒介产品跨国公司
CNN、FOX、disney、贝塔斯曼等
二、全球化问题
1、对小国家本土文化的文化侵略;
2、研究者质疑,何处寻找身份认同。
三、全球化中媒介扮演的角色
1、混合性的新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对抗会促使有用的新文化形态诞生。这种由于对抗而诞生的混合文化要优于导致它形成的各种文化。
2、发展传播理论:为促进对社会有益的目标而对传播进行策略性的、有意识的运用。
【六】对现代性的后现代批判
一、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不可持续发展、必将走向自我毁灭的理论。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大屠杀、对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毁坏之类的事,与科学和技术带来的伟大成就也就是“现代”是一体两面。
二、现代性:自14世纪以来,主宰西方世界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形态。
三、元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中,指将可能会被当成神经错连或不合逻辑的行为过程合理化的神话。大众媒介为宣传现代的元叙事提供了重要手段。宣传发展的必然性,前景的美好性。
四、后现代主义的评价:
1、优点:挑战现代主义的信仰;对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提出批判性质疑;
2、缺陷:没有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力量;对技术爱好者和媒介研究人员的核心信仰进行挑战。
【七】媒介素养运动
一、媒介素养:人们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讯息的能力。或是:对传播的信息来源和技术、所用符码、所生产出来的讯息,以及对这些讯息的选择、读解和影响的能力。
二、关于媒介素养的两种观点;1:媒介素养五要素:
①意识到媒介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 ② 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③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
④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
⑤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
2、波特——媒介素养的基本原则
①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②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
③媒介素养是多维度的;——四个维度
④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控制权。
第五篇:中国传媒大学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
大众传播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术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 1)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A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第一,大众传播心理学把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反映咋它们是否把内向传播归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第二,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心理学在研究人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研究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前者更注重宏观角度研究人类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在传者与受者之间传递的是信息流,属于社会层面的活动;而后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活动中人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递的是心里流,术语心理层面活动。B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
第一,四种传播形式处于大系统的内部,并在社会大系统中各占据着自己的位置; 第二,人际传播系统位于各种传播系统的中心位置,属于个体范畴;
第三,各种传播系统既有依从“内向传播”向“大众传播”系统的顺序在传播的范围、规模、呈现由小到大的趋势的一面,又有相互交叉的一面。(实践表明: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其中内向传播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其的中介功能和基础性作用)2)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具体讲就是研究因大众传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者潜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特点和规律及传受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3)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4)“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A引入传受者概念的理由: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理解;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第三,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B这个新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传者和受者作二合为一的理解。
3,现状
1)学科构建的可能性:
A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有交叉之处;
B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源远流长; C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2)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
应遵循循序渐进、有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途径。按照“学科”的第二个定义,像大众传播心理学则可以归入学科范畴: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和解释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应努力寻找在传播活动中独有的心理现象。
第二章 传受者心里的实质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1)传受者心理的实质: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管能动的反映。2)研究传受者心里实质的意义
A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一条思路,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B对传者很重
C对受者亦很重要:受者的心理、生理素质对他们认知、欣赏媒介内容直接相关。反对“为媒体是从”。2,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1)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2)脑是传受者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 A脑的中介作用模式(P30)
第一,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认识主体是传者和受者,他们的活动均已脑为中介,脑的活动联系着主体和客体;
第二,传者以接受物质环境为主;受者以接受媒介环境为主;
第三,当传者对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为加注意时,相关的心理活动被阻断;反之,则活跃; 第四,受者(同传者)
第五,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集合变形成了或正或负的社会效果
B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并内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无数个个体行为积累成群体行为,这种行为的量达到足够时,就会显示出某种社会效果。
3,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1)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A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
第一,波普尔三分法:物质状态的世界、精神心理世界、由人的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 第二,两分法: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B媒介世界时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传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自媒介世界,传受者有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和媒介世界并驾齐驱的环境里。所以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源泉,但从终极意义上来看,传受者心理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摹写和拷贝。2)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A媒介世界的三要素: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B媒介的发展与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C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第一,报刊文字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第二,广播声音对传受者心里的影响 第三,电视图像对传受者心里的影响 第四,多媒体对传受者心里的影响
第五,手机对传受者心里的影响(手机依赖症)D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里的影响
第一,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涉及面相当广;
第二,媒介信息量也会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巨大的压力(信息超载、情感负重)3)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A学校教育与热门的基本社会化 B媒介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C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与人的反向社会化
4,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1)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即是说主题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的反映。2)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A主观性是指人们岁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B原因:
第一,生理原因:主要就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而言。第二,心理原因:需要、动机、价值观、信念、情绪状态
第三,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水平(低对电视文化,高对报刊文化);社会地位(接受型:孤独者、体力劳动者、老人和12岁以前的小孩;批评型:中产阶级;调节型:白领);文化背景(民族特点)
3)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A大众传播活动就是传受者的实践活动,传者通过采访、写作、制作等活动,把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物化为媒介信息。而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焦点访谈《沉重的棉花》为例)B大众媒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文化心理素质的重要工具,传者与受者在大众传播活动时积极能动的互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整个国家国民的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1,学习理论
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带有强烈的认知倾向,其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了行为的操作过程,又重视行为过得过程的内部活动,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首先,该理论强调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建立了为应付环境而习得的行为模式;其次,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再次,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另外,该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过程,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
2,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 1)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
A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作为影响受众的环境因素,在现在社会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无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第二,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人们的眼界,是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获取广泛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进程。B受众使用媒体时间多于人际交往
C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有很大的影响。
2)受者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个体在环境影响下获得新行为的内因,是社会学习之必要条件)A受者行为是其个体与媒介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P、E、B)
首先,受者行为与媒介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第二,受众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其行为同样是互相决定的;再者,受者个人因素与媒介环境的关系亦复如此。B学习的延迟性和受众的自我调节
第一,所谓的学习的延迟性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的,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与人际环境中不同,媒介环境中由于媒介信息的虚拟性,影响者和学习者的非地域性,使受众不容易产生直接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受众习得行为的延迟表现不易遭受谴责,有利于消化理解,有利于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获得新行为。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自制能力较差的儿童和“超我”力较弱的成年人身上更加明显。)C激发受者自我调节性强化,让受者教育自己
即受众根据媒介所提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积极行为进行自我肯定,对消极行为进行自我批评和惩罚。
2,榜样和受众行为 1)观察学习
A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内涵:其是与直接学习相对应得,他们属于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其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对象不是直接作用于学习者,而是通过第三者的转述,特别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传递学习榜样。
第二,意义:加速人们学习进程和人的社会化进程。B大众媒介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首先,媒介信息无所不包,因为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介内容的通常主体;
其次,媒介信息传递速度快、覆盖面广,有利于广大受者在短期内获得新的行为模式。再者,媒介信息的可重复性和放大作用,可以提高榜样的感染力。2)榜样的力量
榜样又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有正负之分。A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 B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其一,受者抽取媒体示范者行为的基本精神,并将之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其二,透过隐藏在榜样行为后边的道理或规范形成新的行为。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 A选择的原则
第一,应有时代性; 第二,应有广泛性; 第三,应有教育性。B选择的规律
受者的观察学学习是一个榜样认知过程,这个过程由四部分组成:注意的过程→保持的过程(记忆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关键)→动机过程
3,强化与受众行为 1)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A内涵: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从而达到强化目的。B分类:
第一,按目的分,正强化的目的是为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而负强化是为制止榜样的行为; 第二,按强化是否直接作用于学习者身上,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又叫代替性强化)。社会学习理论中尤其以代替性强化为主,它与学习的延迟性构成了观察学习的两个特点。
C代替性强化的作用:受者通过媒介提供的榜样,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所获得的强化属于间接性强化。第一,代替性强化对人的社会化合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凭借观察学习,借助示范性作用建立新行为;
第二,它还可以增加人们进行观察学习的强度和频度。
第三,受者从媒体榜样上获得的代替性强化除了有以上作用外,还因媒体接受者的广泛性,造成同意代替性强化可以同时对成千上万的人起到类似效应,这种效应会变成巨大的社会力量,激发广大群众学习榜样的热情。2)强化的运用
A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齐抓是指媒体宣传应抓住典型扬善抑恶,弘扬主旋律。
B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1,潜意识与大众传播 1)潜意识
A概念:潜意识亦称个体潜意识(个体无意识)。其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命题,潜意识是冲动、情欲和渴望不可及的记忆表象的储存库,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冰山下巨大的山体)B我们对潜意识的认识
第一,潜意识不是作为本能冲动的无条件反射的连锁,而是同意识相联系者的条件反射现象;其不是同外部世界绝缘的精神实体,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第二,其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动力,而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成分,其与意识之间不是互不相容的对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C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关系
三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第一,概念辨析:意识是人能够认识自己和认识和环境的心理活动,比如传者集中注意力制作或创作活动时,就处于意识状态;前意识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在某市某刻对某种信息没有意识到,但到一定条件下就能意识到;潜意识是人们经验贮存库它由很多被遗忘的欲望、知识经验组成,其中有一部分人们很难再回忆,并提取出来,如集体无意识,而另一部分则较容易被检索和提取。
第二,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过程就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互动过程。当创造性活动开始时,心理活动向上运动,反之,当活动结束后,心理活动由上往下活动,意识活动沉入潜意识之中,作为经验贮存起来,以备后用。2)潜意识与传者
A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
第一,灵感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突然跃入意识领域的瞬间心理状态。
第二,灵感产生的条件:认识主体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原型启发。
第三,灵感产生有两个层次,浅层指从前意识想意识转化,开启意识阀门B,相对较为容易;深层是从潜意识向意识转化,先要开启阀门A,再开阀门B,相对较为困难。B潜意识与作者的文风
第一,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的关系。个性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与其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种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文风则是作者个性的外化。
第二,文风也是潜意识的外显形式。潜意识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意识阀之下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这些没有意识到的意识,原本属于意识活动,但经过认识主体多次重复后,便转为自动化的习惯行为,并沉淀在潜意识里了。C潜意识与传者的情节
第一,情节的滥觞:情节,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心理现象。第二,情节的特征:压抑性、固着性、情绪性、核心性(情节是个体潜意识的核心)、泛化性、D引发受者的潜意识
A含义:是指受者以作品为线索从自己的记忆库里检索出已有的知识,去加深对传媒的认识。
B受者接受媒介信息是一个过程,期间的心理状态处于意识和潜意识的交互作用,相互转换之中。媒体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受者,使其从潜意识状态进入意识状态,这个进入过程就是受者产生联想和思考的过程。
2,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1)集体无意识
A内涵:是指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B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三者呈现出依次由显到潜到更深层的递进关系(海岛、海滩、海床的关系。)C我们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 第一,其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二,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人类共性方面→民族性→同一国家内部因地域造成的区别)2)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
A媒介信息应反映出人类的共性; B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C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的特点。
3,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1)人格发展阶段论
A内涵:又叫“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阶段论把人的一生按照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分为八阶段(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青春期、成年早期、老年期)。在每一阶段里,都会出现相应的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心理矛盾和主要的影响者。B与佛洛依德人格论的比较:
第一,更强调自我(代表个人的学习和经验);
第二,更注重人的发展是在一个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的,而弗所认为的仅靠童年期即可基本完成;
第三,更重视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对个体进化史的影响,而弗认为仅受父母的影响。C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
“危机”表示在某个年龄阶段中,个体出现的主要心理矛盾;“品质”则指当时心理矛盾解决或未能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对个体社会化进程起着推动或者制约作用。D对其的评价:
第一,局限性(生物学化的观点、视野没有摄入社会实践活动、主观臆想的成分)
第二,发展性(社会化需要毕生完成;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2)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 A节目定位的心理依据
埃里克森的人格阶段论则可作为节目在心理上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表现在受者年龄的定位,另一个是在内容上的定位。
第一,广电节目在受者年龄上的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的总体效果构成了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社会化,那么作为影响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的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就需要关照人成长过程的每个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节目缺失;分化不清)
第二,在内容上的定位(怎么样有利于受者的社会化)
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都存在者相应的主要矛盾,广播影视节目应当反映这些心理矛盾并引导受者正确处理。B影视节目内容的定级
第五章 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1,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1)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又叫现象学的心理学。其以健康的机能健全的人作为研究现象,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潜能和自我实现。
第二,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以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为依据的。从低至高依次为:人的心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河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把人类对自身潜能及价值的重视和追求作为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目标,把人的社会化进程与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渐次发展的过程联系起来,表明个性越成熟、越丰富,其需要就越高级,同时这一理论把人的物质性需要与其精神性需要的依存关系表现得很清楚,即精神需要在人的一定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更高层次的需求。2)关于自我实现理论
2,传者对参照着应以人为本 1)传者之于参与者
A所谓参与者指在大众传播中除传者之外的所有参与传播活动的人。B要明确节目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要旨就在于要展示出人的个性,使被采访嘉宾的形象丰满起来;另外,为了让任务鲜活,访谈节目中以人为本的挂念还体现在:节目不是为了塑造人,而是为了展示人。C存在的问题:审问式提问、有意触及对方的痛苦点、喧宾夺主。2)传者之于传者
3,传者对受众应以人为本 1)媒介“舞台”百姓唱主角
A关照百姓:第一,反映最平凡的小人物;第二,依据百姓的需要,设置媒介内容;第三,根据百姓的利益选择热点、焦点; B关怀百姓: C弘扬百姓
2)媒介内容应以人为本 A经济报道应以人为本 B人物报道应以人为本 C灾难性报道应以人为本 D广告宣传应以人为本 3)保护被报道者的隐私权
4)谨防报道中“伪人文主义”误区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
1,认知心理学概述
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由三部分组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通常其主要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信息加工心理学节约通讯技术,用信息论概念和规律来描述人类的认知系统,把人的不可见的、内隐的认知过程类比为可观察到的外显的信息通道处理信息的过程。
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信息加工心理学共同构成了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它是研究人类(从新生儿到科学家)的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即所谓双向构建说(S→←O),认为人的认识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于己和顺应于物而完成的。
4)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过程的科学。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殊形式——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传受者心理活动的过程也应当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2,受众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
1)受众的认知过程
A受者认知过程的模式(P146)与分析 第一,注意的选择
a被受众注意到的信息以过滤方式或衰减方式进入中心通路
B过滤方式是指媒介信息以“全”或“无”得形式进入人脑;而衰减方式是指受者在某一时间能同时接收两种或更多的信息。第二,对信息的表征
a在一般心理学上,表征是指将外在现实世界转化为心理事件的历程,是将对象的某些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另一种对应的形式予以表现。
B信息加工系统划分为表征和加工这两个过程。表征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则是在表征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
C受者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时就进行者表征活动:将某种媒介符号转化为心象(表象)(符号表征);进而再将这些形象转化为某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命题表征)。第三,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当给被试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做出什么样反应。刺激和被试的心理状态共同决定着被试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第四,思维的调节与控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人脑即“中枢加工器”,对于其他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调节作用,对信息的表征和记忆活动等都要在思维控制下进行。第五,行为输出
受者接受媒介信息的引导,并付诸于行动,这就是受者行为的输出。2)受者的认知特点
A受者认知的主动性(即受者通常是有选择地理解、解释和记忆信息): 第一,实验证明,看电视也是一种主动认知过程 第二,解读是一种创造的权利
B人知的被动性(即依赖性,是指受者认知来源和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如议程设置理论。
其实,受者在认知上所谓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都是有条件的。受者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即主动又被动,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3,受者的认知图式 1)媒介信息与认知图式
A信息和信息量(大众传播研究的内容)信息量等于可能性选择的概率的对数。
B信息与图式(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第一,图式的内涵:即模式,狭义的图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术语:“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广义的图式是指个体认知世界的表征结构或基本模式。
第二,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是怎么样被表征出来,以及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第三,图式的种类:认知图式、人格图式„„其中认知图式是最基本的图式。C媒介信息与受者的图式
第一,信息与图式的关系式客观刺激与该刺激被内化的关系。信息中未被主体内化的部分为信息量,而被主体同化的部分就转化为图式贮存起来。
第二,受者的认知图式(同施拉姆的“生活空间”和信息寻求论中的“现实的形象”)是受者对媒介信息的表征结构,是媒介信息在受众头脑中所组成的一定的单元。2)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 A主观性
B层次性:是指受者认知图式按i表征事物的内涵的深浅、含量多少,由低到高逐次排列组合成阶梯递进的网络,并以整合的认知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C可塑性(可变性)
4,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1)受者认知图示的激活与构建的意义
A大众传播活动的效果与受众的认知图式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 B受者的认知图式只有被激活才能被启动;
C构建新的认知图式是受者持续有效地使用媒介的必要条件 2)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A激活受者认知图式的模式(P164)B途径:
第一,通过背景介绍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第二,通过解释性内容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第三,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
a通过综合性信息来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其侧重点不再寻找隐没于潜意识中的有关图式,而在于增强受者认知图式的有序化。b在信息论和控制论中,“„„信息时负熵,熵是事物无序程度的标志,负熵则是趋向于有序。
C心理熵是认知图式无序程度的标志,在心理熵的状态下,受者头脑中已有的一些图式是零散的孤立的,未被组合于图式网络之中,呈现出乎混乱状态。而认知图式的有序程度则为负心理熵,它是个体的追求,也是传者的愿望。
D在大众传播中,传者有意识的对某类时间或某种理论进行综合化的报道,帮助受者回忆已有的图式并将相关的图式系统化、有序化,使之处于心理负熵状态。这种状态每次形成都会推动主体认知结构的更加完善和科学化。
3)帮助受众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A媒介信息量与受者认知图式的关系
第一,对于受者认知结构中不存在的图式是不可能被激活的,只能调整和改变已有图式,构建新的图式才能同化刺激,这个过程叫顺应。同化和顺应是认知主体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
第二,根据信息量等于可能性选择的概率的对数的结论,可以得出,媒介信息量与受者的接受程度成反向增长的趋势。
B帮助受者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第一,理论上的适量
第二,实践中的适量:提高媒介符号的可辨认度;提高媒介内容的可理解度;提高受者的接受度 第三,提供异质的、高质的、有效地信息 防止“信息匮乏”下的“信息过剩”
第七章 传授者的心理互动
1,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 1)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
A内涵:是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所不断进行着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B功能:第一,是推动传播业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二,可以产生改变现状的力量;可产生改变现状的参照目标(目标分为三类:参照物、参照群体、镜中我);第四,可产生长期而深远的传播效果。2)传受者心理互动模式及其特点
A传受者心理互动的模式(P180)B传受者心理互动的特点
第一,双重性: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性质
第二,综合性:传受者在任何时空上的互动,都是既存的各种互动形式的综合 第三,个体(或民族)的差异性:“人的人格和情境共同决定人们的行为。”
2,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1)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认知互动
A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是二者心理互动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记者努力寻求与采访对象相互重叠得认知结构的过程。也需认识到二者的认知互动是双向的。B三个层次:浅层、中等层次、深层次 2)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互动
A这是建立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基础上的,属于二者心理互动的第二阶段,认知互动为求共识,情感互动为求共鸣。B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作用
第一,激活动机、启动认知(在劝服或者态度改变中,传播内容中的情感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大于理性和客观因素,人的情感情绪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对人多的智力活动起到增力或减力的作用。)信息加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认知评估(对刺激的评价);非认知加工(来自遗传因素)第二,营造相互感染的氛围(个体行为时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产物)C记者情商对采访对象的影响
第一,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思想、意志和控制、协调自己的心理活动,以便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二,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的程度有一个量的要求,即程倒U形。(这个度主要有记者把握)
3,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1)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赫莱特工作模式P192)
这个模式说明:第一,大众传播不能脱离人际和内向传播而孤立存在;其次,在大众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存在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心理和行为互动。2)传者和受者的人格及其结构 A人格和人格结构
第一,人格即个性,它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在一个人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全体合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第二,人格结构是由各种心理特征和性格表现配置而成的。B传者的人格结构
第一,传者的人格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体和群体的人格结构
第二,传者的人格结构:有敬业精神、有感情、品德优良、自强、自律、聪慧 C受者的人格结构(主要指群体)第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有激情,热爱生活,关心他人
第三,有一定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文化水平。3)研究传者与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 A人格互动式心理互动的动力
B人格互动是“真实我”向“理想我”过度的张力
4)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 A传者人格对受者的影响
第一,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作品来打动受者 第二,以折射出人格力量的行动来影响读者 B传者对受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媒体为取悦受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媚俗、猎奇、迎合、浅薄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在传者队伍中有少数道德败坏者,热衷于有偿新闻。
C受者的人格对传者的影响:
第一,受者中有一部分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有强烈的参与感和实际行动,他们的行为对媒体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受者主动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使得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形成水涨船高之势,促进传播业的发展;
第三,受者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既是媒介信息的解读者,又是传播活动的信息源。他们是净化传者灵魂的参照体。
第八章 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
1,研究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及其内涵
1)意义: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建构科学、系统的大众传播心理学。
2)内涵:就是指这类心理现象既不属于大众传播学,也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必须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独有的研究对象。
2,简析特有心理现象 1)心理感应
A内涵:广义指因刺激引起的相应的心理反应;狭义指电视观众和电视记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作为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特有现象主要取其狭义概念。具体讲,是指电视观众与在新闻片或纪录片中进行现场采访的记者之间出现的特殊的具有期待性的心理互动现象。
B 特殊的原因:变现出电视观众与报刊读者的区别;反映出电视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片、记录片与观众收看电视剧时的收视心理上的差异。
C有期待性的原因:因为电视观众与电视记者之间的心理感应式以观众的期待为动力的。2)心里真实
A是指“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真实的认知,是人们关于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 B理解:第一,对于“是人们关于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活动同教育传播活动在传播特征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导致“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在构建心理结构的机制和内容上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规律”。进而的出“心里真实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特有的现象,是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的结论。第二,对于“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真实的认知”:我们从媒介获得的经验,是我们构建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基础,我们由此可以获得“心理真实”,将成我们各种行为的基础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
C评价:从大众传播活动特有的心理现象的角度看,心里真实却又其独到之处,它反映了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以媒介为中介在其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然而,深究这个概念的内涵,发现其右不够科学的一面:首先,用这个概念来表述传受者的主观反映;其次,原作者认为“我们从媒介看到的世界比塔所反映的世界本身更真实”。
3)“晕”话筒镜头现象
A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采访阶段。面对记者的采访,特备是伸话筒和给镜头时,有的采访对象被话筒搞晕了,一时出现意识意识狭窄、情绪紧张、不知所错的窘态。B用B=f(P·E)公式来分析
C对策:第一,记者和主持人要设法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可用语言、神态等因素是对方放松,在平静的心态节接受采访;先从轻松话题谈起,或者现提出问题,让对方有思考的余地,然后再开机录像;
第二,应与采访对象多接触、多交流。在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能以真情实感投入采访活动中。
第九章 网民心理和行为
1,网络特点以及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1)网络——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 A网络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时对立统一的,从后现代视域出发,用后现代话语表述,则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叛、结构,它摧毁界限,远离现实,体现着一种对立;但这二者有统一于人类社会之中,因为虚拟社会发生的问题还得跑到现实社会里来解决。B网络的特点
第一,虚拟性:消解了交流双方的身份属性;性别角色混乱了;人们的个性特征模糊了 第二,海量性:
第三,交互性:与人际沟通相比的不同:其一,双方有更强烈的平等意识;其二,网络上的沟通显示出一种全方位的交互作用。第四,超时空性
2)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人们在网上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与之在现实世界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出相悖的特点。A自我表露:自我表露又称“暴露自我”,意识是个体向他人讲述有关自己的信息,即将纯属于自身的真实、重要、隐秘的私人细节和内心想法向他人显示的过程。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B自我迷茫:这是一种分辨不清、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其右两种程度,轻者表现为困惑、无奈、自卑及对网络的依赖;重者表现出陷入网络,难以自拔,以至于患上网络成瘾症。
C找回自我:第一,树立网络可控的信念,作网络的主人,找回做人的尊严;第二,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理直气壮地履行教师的职责;第三,虚拟社会终究代替不了个体的现实生活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第四,帮助成瘾者回归社会(赌与疏将结合;商业利益、教育目的和学生兴趣相结合;社会、心理、生理三种因素相结合)。
2,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
1)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A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勒温在场论中提出了“心理生活空间”,是指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其公式:(行为)B=f(生活空间Ls)=f(人P·环境E)。由于生活空间与心理生活空间内涵相同,公式也可以表述为:(行为)B=f(心理生活空间Mls)=f(人P·环境E)。该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或心理生活空间)是个体P与环境E的函数,即行为随着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该理论法分析受者的心理或行为的分析思路具有多维性、动态性、主动性。B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第一,P:网民个体,主要因素有心理(需求、动机;认知结构、知识经验、动作思维;个性等)和生理(年龄、性别等遗传因素)两大部分。以需求和个性来作具体分析。
第二,E:环境,即网民的心理环境,是指等满足网民需要的、并在其头脑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a环境、心理环境、网络环境、网民心理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 b网络环境可以满足网民的需要
c网络环境是指对网民心理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其一,网络环境具有时间因素(勒温坚持对行为的分析应该用当前的场,这个“当前”的场含有时间因素,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因素的总体);其
二,网络是每个网民的网络;其三,网络环境还包括当前未被网民意识到、但确实对之当前产生影响的事实。
2)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A整体性:P、E不能分开
B动力性:所谓动力是指因网民的需求所产生的心理趋向于网络环境对网民具有的吸引力之间的合力。在这个合力中网民的需要、动机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而网络环境则更多的表现出吸引网民的力度或强度。第一,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方向性(决定网民选择什么样的网络环境):在人的心理生活空间中存在着“向量”,它是一种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具体来说网民心理生活空间的方向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向:无方向性(寻找目标)、引力(指向目标)和斥力(脱离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引力和斥力只表示指向性,二者都既可以导致正面效果,同样也都可出现负面效果。
第二,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力度(表明网民在某个网络环境中滞留时间的长度和气认知、情绪等心理活动突入的程度):主要指来自网络环境的对网民具有吸引力的力量的强度。
3)启发:
A研究网络传播应注意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B网络传播的发展应与网民的素质的优化同步提升 C净化网络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