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比赛复赛
此次复赛采取每人3分钟定主题演讲+评委提问的形式。
演讲比赛订立了4个和青奥有关的主题,到时候现场抽签决定每位参赛选手的演讲主题。
主题1:青春青奥,志愿青奥,魅力青奥
如果你是一位青奥志愿者申请人,现在是志愿者招募现场,请你做一次英语演讲。阐明你对志愿者这个群体的认识,谈谈志愿者所必备的素质以及你对青年奥运会的理解。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你又会怎样要求自己。突出自身做志愿者的优点及长处。
主题2:我与青奥
作为青年的我们,青奥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你对青奥有何希冀,你对青奥又有何展望,说说你与青奥… 主题3:南京与青奥共成长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神圣的奥林匹克圣火将于2014年再次在中华大地点燃,而主角却变成了拥有近2500年历史的南京.为迎青奥,南京城市建设的两大惠民工程正在有力推进,一是地铁建设,二是耗资百亿的雨污分流工程.南京,与青奥一起飞翔!
主题4:我们 与青奥共成长
青奥是平台,我是主人。它为我们搭起了平台,让世界了解我们;它为我们建造了桥梁,让我们与世界更好地沟通。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们尽情展现自己。我是这里的主人,我为是这里的主人自豪。我要尽地主之谊,让来客感受到热情与欢乐。
时间:5月10日(周四)晚上6点30
地点:教4-309
希望大家好好准备,我们复赛的奖项很丰厚,据赞助商透露,会有诺亚方舟平板电脑相送哦~比赛有观众互评这一环节,带上亲友团,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第二篇:越努力越幸运(演讲比赛复赛演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复赛):
大家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XX。
在上一轮的比赛中,我是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的,现在我同样用这句话作为我今天演讲的开头。
越努力越幸运。这也就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了。
越努力越幸运,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我们思考的任何问题,都应该是使自己过得更好、更幸福。
努力是一种状态,幸运是一种机遇,努力加机遇等于成功。不过它的前提是努力,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你必须保持努力的状态,因为你不知道机会在什么时候就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但不要气馁,谁的青春不迷茫啊,对不对?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就像我在上一轮的比赛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一次失败了,两次失败了,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不停止追求的脚步,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经验告诉你,失败的越多,成功离你也就越近。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有经历失败了才能够获得成功。我们不排除有人天资聪慧很容易就成功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类人,但至少我不是。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美国历史上废除了《奴隶制度》的是哪一位总统吗?(互动一下、、、、听众回答:林肯。)
对,是林肯。林肯的故事大家是知道的。他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同时他也是这些总统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他从小就历经磨难与挫折,命运坎坷,却从未改变过自己的追求。可以说,他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同时也是辉煌的一生。林肯就是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苦难才能铸就辉煌,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如今这个社会,能力真正强到爆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新人不过都只有三成功力,面对从未做过的事,有的人敢扛敢上,好像自己有五成功力,事情一旦完成,起码有了七成功力。而剩下的人就会说,你看他们本来就很厉害。其实不是,一开始我们都一样,无非是少了点不怕死的心罢了。
所以人哪,要趁年轻的时候好好奋斗,这样你的人生是选择题。如果不努力奋斗,那你的人生就只能是填空题了。要想清楚你将来是要做填空题还是选择题。
越努力越幸运。唯有努力方得机遇,唯有努力方能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
第三篇:演讲比赛初赛复赛策划书及活动总结
土木工程学院
祖国颂演讲比赛策划书
一、承办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
二、活动目的:
为丰富大学生活,活跃大学气氛。为创造和谐的校园和增强爱国氛围,增加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让爱国之情与演讲口才结合起来,增加我们的人际交流和思维能力,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活动主题:祖国颂演讲比赛
四、活动时间:10月14号
五、活动地点: 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教职工舞厅
六、参赛对象: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生
七、活动流程:
由部长带领、组织评委和参赛选手,部门分工合作。
1)布置会场:计时员、嘉宾评委审核表、茶水、笔、板书
2)安排嘉宾评委选手观众场地
3)安排入场
4)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嘉宾、评委。
7)宣布复赛章程和流程。
8)评奖、颁奖。
9)清理场地。
八、评分细则:
(一)演讲内容
主题鲜明、突出,标题醒目;观点正确、鲜明,角度新颖、得当,内容真实,事、情、理交融,逻辑严谨,情感真挚,行文流畅;
(二)语言表达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音纯正。
(三)演讲技巧
语言生动、形象,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动作、表情、能准确、直观、灵活地表达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富有感召力;
(四)形象气质
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风度潇洒,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五)时间的把握
控制演讲时间在七分钟之内,超时或少时将会酌情扣分。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
2010年10月9日
“祖国颂”演讲比赛初赛活动总结
一、活动过程
为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与演讲口才的提高,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10月14日晚19:00,土木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
部组织新生选手于教职工舞厅展开演讲比赛初赛。选手表现优秀,具有充足的气势和号召力,但有些部分处理得不够好。
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新生积极性,扩大了学生参与度,广泛的开展了关于演讲口才与思维能力的锻炼。各个阶段的活动都比较成功。总结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对选手今后的活动做出了有一定影响的建议,为以后活动奠下了良好的基础,指出了选手的优势和改善方向,具有开创性。
2、准备较为充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充分的准备,使这次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但少部分选手准备不是特别充足,临场的时候有些忘词,使得这次活动少了那么点正式的感觉。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也是这次活动成功的一个原因。在部长的带领下,我们合理分配了工作任务,甚至连一些小小的地方都考虑到了,使得整个过程完整无漏。
4、活动深入而反响较佳,评委代表的出色点评,是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和最有影响力的一节。使得整个活动的层次都由此上升。
5、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院四位同学中有两位获得三等奖一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二、活动结果及意义
此次活动大部分选手准备充分,气势充足,具有良好的号召
能力,带动了场上气氛。但也有小部分选手表现欠佳,准备不够充分。选出四名参赛的选手,表现优秀。
活动含义深远,体现了大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愿。提升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演讲口才,增进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强调了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特质,体现了上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解决方法。
三、附件
活动具体分工:
活动策划:吴琴
前期准备及动员:吴琴
嘉宾与评委:吴琴、张娟、刘伦、冯宇航
计时员:盛彬、彭腾
纪律维持:陶渊、马露露、赵权
土木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学习部
2010年10月15日
第四篇:纪念党90周年演讲比赛复赛总结稿
纪念建团90周年演讲比赛复赛总结新闻稿
2012年4月27日晚上19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于B栋118室举行了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复赛。
图1:到会全体起立奏唱共青团团歌
本次比赛是由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主办,学生会、大学生新闻中心协办。担任本次复赛的评委分别是:校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朝丹,东盟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罗钰,艺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赵玉婷,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代表杨超,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新闻中心主任宋昱坤,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代表吕俊,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吴睿。
图2:主持人做开场介绍
本次复赛将从各大班团总支推选出的38名选手中选出12名优秀参赛者进行5月4日举行的纪念建团90周年决赛。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 通过回顾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程,描绘90年辉煌成果,弘扬共青团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团员员和全体师生了解共青团、热爱共青团,拥护共青团。这是一次面向广大青年人的大型团史国情教育,它使我们重温了共青团的光辉历程,歌颂了共青团的丰功伟绩,对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3:参赛选手风采展示
图4:参赛选手风采展示
图5:参赛选手风采展示
参加本次比赛的各名选手各有特色,表达上感情丰富、语言流畅,且积极向上。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比赛,最终有12名优秀演讲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黄玮彬、杨茜、肖可心、关晓琳、庞秀韩、陈丽婷、刘如池、张琪、韦西蓓、张眉、李智迪、廖娅丽。以上12名选手将在5月4日参加纪念建团90周年演讲比赛的决赛,让我们敬请期待他们在决赛中的优异表现!
图6:校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朝丹讲话
大会最后,由校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参加本次复赛的38名选手和为本次复赛无私奉献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干事们。随后,上一届演讲比赛冠军选手吕俊,也和进入决赛的12名选手交流了演讲心得,让在场的选手们受益匪浅。
相信在大家的鼓舞带动下,本次演讲比赛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通讯员:覃叶燮
2012年4月29日
第五篇:CCTV英语演讲比赛复赛题目(修改)
CCTV复赛题目(修改)
1.In early Februar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aised 20 important issues in various areas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to collect public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Among them,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separation of sciences and arts subjects should be cancele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the public.In your opinion, is it smart to delay streams of arts and science?
2.In modern China, “Guoxue”, also known as Sinology, mainly the study of classics by such masters as Confucius, Mencius, Lao Tzu, and Chuang Tzu, now enjoys increasing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But these old books we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away Western concepts such as science and democracy and helped shackle China in a prolonged state of stagnation.How do you think so?
3.In some high-tech companies, such as Microsoft, Google, GE, you can easily sense their strong company culture.Why do these scientific companies need to build their own culture? Is it possible to make these two element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ultivation exist harmoniously in one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