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现代文阅读--诗歌篇
2011年中考备考现代文阅读——诗歌篇
陕西 曹公奇
模拟实战
《青春万岁》序诗
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注释】选自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之序诗。《青春万岁》是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写于1953年,当时作者19岁。小说用激情洋溢的笔触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学生生活,充满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
1.把握意象内涵:诗人借助哪些意象,表现了当时中学生怎样的生活情境?
2.品味诗句韵味:具体分析第4节画线诗句的含意。
3.体会诗歌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析诗意结构:第1节开头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第5节开头却说“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 1
吧”,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从诗意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赏析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现代诗歌阅读鉴赏,要在认真诵读、仔细体味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生活、写作背景,抓住诗中意象,分析诗歌意境,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主旨,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例如阅读鉴赏《〈青春万岁〉序诗》时,就要对作家王蒙和他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结合诗后的注释,重点抓住两点:一是写作时间是1953年,正是新中国建国不久,是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开局年,全国人民都投身于大力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这就是小说写作的背景,也是序诗的背景。二是作者写作时只有19岁,正处于热情洋溢的青春时代,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充满了浓郁的青春气息。这是我们鉴赏这首序诗的基础。
首先,把握诗歌意象。我们鉴赏时,要抓住诗中的意象,看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意境,从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像上面第1题,《〈青春万岁〉序诗》中的“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等意象,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幅幅场景,我们展开想象,可以看出青年学生们那种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进而形成了一种欢乐、热烈、青春的鲜明意境。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要从诗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的内涵特点进行联想、想象,从而分析其表现出的意境。
其次,体会诗歌情感。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意境的描绘,抒发出来的。如上面第3题,我们从《〈青春万岁〉序诗》热烈的意象、欢快的意境中,从全诗中,能够强烈感受到那种充满激情的青春气息,根据诗歌的欢乐基调,我们就能体会出诗人那种对生活、对人生、对未来的豪情与信念。解答这类试题,一定要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至于具体的诗句理解,如第2题,就可以在体会整体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去具体分析。
第三,鉴赏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包括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要根据具体诗歌的特点赏析它的艺术手法。《〈青春万岁〉序诗》诗句简短,节奏明快,结构首尾照应,很适宜朗诵,这与诗歌思想情感的激昂是一致的。如第4、5题,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干所问来分析,学会运用必要的鉴赏术语,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等。如果题干较为笼统,就可以抓住主要的艺术手法来赏析。
第四,品味诗歌语言。语言特点其实也属于艺术手法之列,只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具有浓缩性、多义性、跳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因而才把诗歌语言专列出来。《〈青春万岁〉序诗》,语言充满着激情,意象非常鲜明,气势乐观豪迈。赏析诗歌语言时,要抓住其主要的风格,概括它的特点,就像第5题,能简要概括出它的风格特点即可。
认真诵读,仔细品味,深入领悟,细心鉴赏,就能够做好现代诗歌阅读试题。
参考答案
1.诗人借助小船上的歌笑、月光下的欢舞、细雨中的踏青、晨雪里的行军、热烈的争论等场景或意象,表现了建国初期青年人饱满的、燃烧的、沸腾的生活。2.在经历了战争和苦难之后,面对新中国,面对火热的生活,青年人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感到惊奇、激动、兴奋,因此所有的一切,包括眼泪、欢笑、思索,都是全新的,因而全是第一
2次。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4.不矛盾。开头写“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表现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与向往;结尾写“所有的日子都去吧”,表示对过去的日子不留恋,同样表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这样写,从诗意上看,前呼后应,共同表现对未来新生活的呼唤;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结构完整。5.与内容的激情相一致,这首诗节奏明快,语言豪迈,富有朝气,很适合表现青年们纯真、乐观、热烈的心声。
第二篇:诗歌现代文范文
阅读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这诗完成1-2题。(6分)
南 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
二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竞还处处葱笼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
阅读训练二
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站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2.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答:
3.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答:
4.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答: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二
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大意对即可,各2分)
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2分)。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
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他家走出,路上,也许是回家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到人家作客,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
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马茂元)
二 2007年高考北京卷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选用了散文《湿湿的想念》。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反映了命题者在文本选择上令人欣喜的审美趣味;命题难易适中,反映了命题者的匠心与善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颇见命题功力的试题,但从阅卷的情况看来,学生的答题还有诸多不足,这当然与学生对阅读的学习、理解有关,也似乎与命题本身有关。有一些零碎的想法,顾不上浅陋与冒昧,以就教于方家。
我猜想,一提到阅读,很多考生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所谓的“技巧”,而不是真正读懂文章;我甚至怀疑有一些考生对阅读试题的揣摩比对文本的分析还要精心,对“审题”比对“审文本”还要投入。结果,阅读考试脱离了“阅读”而只剩下了“考试”,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这里不想就阅读问题作专业的探讨,但我想有两点应该能达成共识: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基本标准是读出文章的主旨与文脉。
文章题为“湿湿的想念”,文章的主旨也是“湿湿的想念”。“想念”有两层意思:其一,“爷爷”的“湿湿的想念”,如第11段中“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其二,作者的“湿湿的想念”,如第13段中“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或者说,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因爷爷的“湿湿的想念”而产生的“湿湿的想念”。
文章共有13段,文脉清晰。第1段是对爷爷一生的简介;2-5段写自己到湘西之后的所见所思,主要是新旧变迁的感慨;6-10段写沅水对爷爷的影响,第6段引用爷爷的自传说明这种影响,7-10段是作者对这种影响的自己的阐述,该部分为总分关系,第8段写沅水对爷爷的思维品质的影响,第9段写沅水对爷爷的性格的影响,第10段写沅水对爷爷的理想的影响;11-12段写爷爷对沅水充满感情的思念;13段写自己的愿望与思念。
文章的主体内容是6-12段,写沅水对爷爷的影响和爷爷对沅水的思念。如果结合第1段,细分析起来,主体内容共有四层意思:爷爷在沅水边长大;沅水影响了爷爷;爷爷对沅水充满感情因而始终思念;爷爷在作品里表达着这种情感与思念。这四层意思在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且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即:因为在水边长大,所以受沅水影响;因为受沅水影响,所以对沅水充满情感;因为充满情感而将这样的记忆写进自己的作品。
因此,爷爷的“湿湿的想念”就是对沅水的想念,是对沅水深情的想念;简言之,“湿”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沅水”,其二是“泪水”。所谓“湿湿的想念”就是关于“沅水”的想念,就是亲慢“泪水”的想念。
很显然,试题主要围绕主旨与文脉设置,遗憾的是,很多考生没有读懂这样的主旨与文脉,因而失分;有的考生甚至没
阅读训练二
有阅读要首先读出主旨与文脉的意识,因而答非所问。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以上只是在紧张的阅卷之余,没有经过认真推敲思考的鄙见妄语,见笑于大方之家。完美是一个过程,而不可能是一个结果,命题当然也是如此。白璧微瑕,瑕不掩瑜。衷心感谢命题者付出的心血与探索,也期待着他们在通向完美的路程中继续前行。
1.(4分)D、E【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不得分。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D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第一个没有任何难度,与原文稍作比对即可;第二个对“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解提出较为严格的“精读”要求,对一些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4分)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评分参考】要点一: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要点二: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提问点在第一段,相关点是凭借内容上的关联来确定的。从题干锁定的句子来看,这里的“理想”与“文字与画”直接相关。第十段中既有与“理想”相呼应的信息——“美梦”,也有与“文字与画”相呼应的信息——“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第十段中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到位且全面的解释。
3.(6分)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洞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评分参考】要点一: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要点二: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要点三:鲜活、流动、有生命的要点四: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⑻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⑼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①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②鲜活、流动、有生命的;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④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尽管这4个要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很难将其分析得如此细致。因此,本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试题,对一般考生而言,能答出三个要点并不容易。
4.(4分)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
【评分参考】要点一: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要点二: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再参考“结合本文”的题干限制,我们便可从文中搜寻相关信息了:
第⑵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第⑹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第⑿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
第三篇:中考现代文3-26409
中考现代文
陈 梅 一.考点明晰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
3、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论证思路和论证过程 二.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2.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必须要正确鲜明。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阅读方法
1.面对一篇议论文首先要看题目边读边思考,初步领会整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注意文中特殊的句子,找出作者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即论点)
2.结合下面的问题,了解所问的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一道题一道题的解决问题。3.问题的答案要善于从文章中找原句。四.考点一论点
• 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 • 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 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⑷结尾归纳 ;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
己归纳
•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五.考点二论据
• 事实论据
(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 道理论据:
(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六、.考点三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出。
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两方面论述使„„的观点更鲜明突出
七.考点四-论证思路和过程 八实战演习:
人生可以创新
王伟勇 ①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② 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
③ 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
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2009年6月《科学24小时》[相关链接]
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
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3分)。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
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4分)
精神栖身于茅屋周国平
①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②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12、1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4、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
③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1)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2)“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10.本文的题目中“精神”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1.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②段中划线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补充一个相同类型的论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目前,不少人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一片空虚。读完本文后,请结合你的阅读感悟谈谈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5分)
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 廖奎斗○1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2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3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4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5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6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2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
.....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分)
14.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4分)
(二)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0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 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五段划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2分)15.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16.第七段当中加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11.“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2分,答成“学生可以创新”给1分,答成“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不给分)12.平凡的人把普通的事做得很好。(3分,意思对即给分)13.通过学生创新与成人创新不同特点的比较来证明“人人可以创新”。(3分,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答成“通过比较来证明观点”等给1分)14.例:(1)问题:课堂上不会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方法:勇于思考,大胆、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2)问题:在课堂上不善于提出不同见解。方法:学会积极思考,善于多角度恩考问题,大胆提出不同意见。(3)问题:缺少独立思考,抄袭作业。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刻苦钻研。(4)问题:重视书本学习,缺少实践活动。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段地发展。(5)问题:缺少创新氛围。方法:学校、社会应积极营创新氛围,如开展创新大赛等活动。(4分,指出问题2分,提出解决方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0.(6分)那些热爱精神事物的人(2分)清贫的物质生活(2分)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2分)11.(2分)凡·高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1分)斯宾诺莎因为在乎科学的良心。(1分)12.(4分)不能。这句话将作者“安于清贫的生活”的观点与“苦行僧的哲学”区分开来,避免造成读者误解。(2分)使论证更加严密。(1分)同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13.(4分)道理论证(或者讲道理、引用论证2分)补充论据示例: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2分 要求:必须是道理论据)14.(5分)示例: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被无尽的物欲遮住了双眼,过于追求奢华,从而沦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乞丐。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过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答案】二)“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12(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13 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绍兴卷
【答案】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14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15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16这是一个事实,举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
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篇: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篇
2011年中考备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篇
模拟实战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选自《读者》2010年第6期)
1.把握文意。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理解记叙的顺序及作用。文章第⑥⑦两段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3.品味词句。分析文中画线句所表达的感情。
4.概括主旨。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举一反三
对照上面的训练,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这里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一是抓关键语句,即寻找文中起总领、过渡、总结作用的句子;二是用要素串句,即提炼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等因素,合理组合,使之通顺;三是用分块组合法,即分别概括出文章各部分内容,再组合起来。
2.怎样分析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的三种顺序是:①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和实际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顺叙的长处是由头至尾,层次井然。②倒叙:就是先把情节发展的结局或者矛盾冲突中最尖锐、最突出的部分展示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件的起因、经过或发生在先的情节。倒叙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③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与原记叙顺序不一致的相关情节,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插叙的好处是,在突出叙述主线的同时,顺便叙述一些次要的事实或事件,使叙述容量加大,行文跌宕起伏。
3.如何品味词语、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品味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要注意三个“联系”:联系所描绘的人与物的特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主旨,联系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品味文段表达作用的切入点有二:一是结构上的作用——总领、过渡、总结、设疑等;二是内容上的作用——概括、点题、升华等。
4.如何迅速而准确地领会文章主旨、归纳文章中心?
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找、并、联。“找”,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找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议论抒情句;“并”,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联”,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最后,可以采用“通过记叙(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
学习了以上方法以后,同学们可以回头看看刚刚做过的练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
参考答案:
1.解题思路:着眼于全文,有中心句就抓中心句,没有中心句就自己归纳。参考答案:本文主要记叙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2.解题思路:先要明确三种记叙方式各自的特点,之后按先顺叙、再倒叙、最后插叙的顺序逐一审视。参考答案:不能删。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3.解题思路:既要关注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也要揣摩该句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参考答案: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痛惜之情。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那么早地结束生命,给母亲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4.解题思路:先归纳出文章内容,之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本文通过海子自杀后他母亲承受的巨大痛苦,表达了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的思想感情。或者: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第五篇:中考现代文
中考现代文:概括类题型答题指导
一、全文概括 : 题目表述: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填空等。记叙文的概括方法
(1)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结果。用几句话重新简要组合一下。
例:请你简要的概括故事情节。(50字以内)
文章叙述了阿隆索在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舞蹈,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2)、人物是主要人物。要注意交代清楚人物的相关背景——什么情况下的人。
(七个)(患白血病)的(盲)姑娘在春天的梅林中赏梅。
(3)一般表达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结果
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何人),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什么情况下)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花蜡烛,点在一位红军烈士的坟头(怎么做的),使红军士兵深受感动。(结果)
二、局部概括(记叙文、说明文)∶
题目表述:文章叙述了那几个片断?简要概括。或 本文写了那几件事?本文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等? 方法:(1)、划分结构,概括段意。(2)、注意用次序词
三、新闻标题概括 方法:
1、如果新闻有几段,就找第一段,及导语。
2、找导语的第一句或前两句话。
3、新闻标题要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简洁。有字数要求的要符合要求。
4、概括思路:
注意记叙的六要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一般格式:原因+谁+怎么做的 例:凌晨失火,小女孩机智出逃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①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②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③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④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⑤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地出演了《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⑥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说她放弃芭蕾舞,可倔强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了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7月9日,这位著名古典芭蕾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⑧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⑨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请你简要的概括故事情节。(50字以内)
文章叙述了阿隆索在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情况下,(1分)仍然坚持舞蹈,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故事。(1分)
打往天堂的电话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本文叙述了一个到深圳打工的女孩去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给远在天堂的妈妈的打电话的故事,表达了女孩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报刊亭主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意合即可)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了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转身跑出屋子。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所说的,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本文叙述了少年在老人的帮助下痛改前非(重拾自信或打开心门痛改前非)(1分),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共2分
示例二:本文记叙描写了老人帮助少年痛改前非(1分),最终使少年走上正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