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杰梅)读《情景教育的诗篇》有感
读《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黄杰梅
读一本好书,如饮甘酒,其味无穷,好书可以使人陶醉,使人反思,使人有所感悟。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手捧此书,溢上心头的满是感动,是心灵的震撼。在书中李老师这样阐述情境教育——“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读着这样的话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在课堂上课堂上神采飞扬、快乐学习的孩子。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样地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也才能真正的活起来。李吉林从40岁开始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一切为了儿童是她创新的宗旨。
李老师把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概括为:第一条: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第二条: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第三条: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第四条: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第五条: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读着书,对“高山仰止”便有了一种更真切的感受;读着书,对“不满足向上的车轮”才有了时刻的警醒;读着书,对“未来的召唤”才有了更多的期待。这本书,对过去做了一番梳理,更对未来作了一番描绘——它像一个待探索的空间,召唤着一切有智者的参与——在“情境”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的导演!我对语文教学研究不深,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如
果她不是出于读对儿童的真挚的热爱,是写不出这样的著作的。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深厚的情感。她为儿童学习语文的长时低效而苦恼。她对一切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她从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中总结出“情境教学”的主张。她矢志不移,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创设哪些情境,硬是一条条地写出来了。她这样孜孜以求的目的,是要儿童学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她教学目标没有错,教学手段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是明显而稳定的——这就是结论。
从《情境教育的诗篇》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老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还能感受到李老师丰富的人性和宽广的胸怀。曾有专家打过这样形象的比方,说李老师是一口深井,一座富矿,其含义不言而喻,这是对李老师教育生涯的极高评价。李老师并没有独享这座富矿,为了身边年轻人的茁壮成长,为了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毅然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她一手创办的情境教育研究所里,走出了一个个同样激情洋溢、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教育改革的行列,播种着情境教育的希望,收获着情境教育的快乐。
李林吉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很实用,因为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教学理论简明易懂,而且结集中选有部分情境教学的成功范例,可直接供我们老师参阅或效仿。以后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激情的语言,或通过恰当的图片,或通过合适的音乐,为学生创
设一些情境,尽可能地把他们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以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思想及情感等。更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积累,多研究,多运用。这样我才无悔于自己的教育人生。
第二篇:读《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读《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最近拜读了《情境教育的诗篇》,我深深地被李吉林老师的研究精神与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被情境教育理论深深的吸引。
在情境教育理论中,提倡教育要扩展到大自然中,扩展到社会中,让生活的大情境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是把模拟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展现;无论是借助音乐的旋律,绘画的线条色彩,艺术地将情境再现在学生面前,还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戏剧化地将自己融进情境中;也无论是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摹,让美的形象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总之,富有美感的情境教学让儿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感、可亲。孩子们“情动而辞发”,境现而思扬,课堂“活”起来,学生“活”起来,教师和学生的心情美起来。
情境教育理论主张在真实的情境中启发学生、吸引学生、开发学生的思维。情境教育饱含了教师对孩子的挚爱与奉献。在一片炽热的爱心下,老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爱上写作、爱上表达、爱上语文。情境教育理论同样适用于数学教育。如何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赖以生存、生长和发展的背景,要想准确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某一知识,就应当把握该知识的意义所在和适用范围,而仅从知识的外在表现和抽象形式很难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这就需要理解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也就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理解知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习真正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某一知识,就应该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即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悬念情境,操作活动情境。在这里我个人比较喜欢悬念情境,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指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急于知晓下文的迫切心理,悬念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常的悬念情境主要由疑问构成的,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就一定要发扬教学民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实践、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交流合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自主学习。
第三篇:读《毛泽东诗篇》有感
读《毛泽东诗篇》有感
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曾经有人如此评价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当时我感触不深。今有幸拜读《毛泽东诗篇》之后,想起这句话,我不禁为之喝彩--真好!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师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我心中只是一位神圣的领袖,对于他的了解也仅有上述内容。可能这也是当代学生对于国家领袖的认识吧。可是当我读完《毛泽东诗词》后,我才发现毛主席是那样坚毅,那样豪放,那样睿智,从他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头俏”“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它们表现了毛主席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慷慨激昂过后,毛主席有有了“挥手从兹去”的离情别意,“我失骄杨君夫柳”的款款深情,以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殷切勉励,使我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往昔的峥嵘岁月中,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获得解放与自主,在“一唱雄鸡天下白”之后,他又操起了建设国家,强民富国的担子,毛主席的人生是闪光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在领略过毛主席的气概之后,我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的艰辛,知道了战斗的残酷,知道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探索、钻研就如曾经的“鏖战”、需要我们拿出“上九天揽月”的精神和红梅般的坚强意志,与困难作斗争。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也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因此可以说,这部传记是一部毛泽东的启示录。
作为跨越时空的历史沉淀和人格化的象征,中国人无法淡化毛泽东留下的印迹和影响。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中国的过去,并加深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如果读懂了他,似乎便读懂了这片古老土地上堆积的沧海桑田和在20世纪舞台上上演的悲欢离合。
第四篇:读《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有感
——创设小学品德课与情景教育的联系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 刘明
诗一般美丽的语言,引人深思的文字内涵,这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给我的第一印象。李吉林老师自1978年以来开始研究,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完整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这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
李吉林老师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从教师中走出来的教育家,她爱孩子、教孩子,把孩子教好,这是李老师教育的初衷。她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情境,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形象思维能力更胜于抽象思维能力,入情入境的课堂教学氛围,更能促使学生理解文本,走向文本,与文本对话。
然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为蓝本的,我试想,将情景教学根植于小学品德这片土壤中,行不行呢?
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中总结了情境教育实施的四大步骤: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持续地激发学习动机;优化情境,在体验审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凭借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自然地协调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拓宽情境,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
情境教育的四大步骤,如果运用到品德教学中,适用吗?在我执教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小马虎旅行记》中,我这样尝试。
1、带入情境。上课伊始,我板贴人物“丁丁”的卡通画,告诉学生,丁丁非常喜欢画画,并用课件出示有关小白兔、鸭子、螃蟹等的错误图,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错误。此时学生非常有兴趣的找出丁丁画的小动物的错误。这是,我适时询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丁丁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出“小马虎”这个概念。学生们这时领悟说,丁丁是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此时,每一位学生都被我带进课堂教学中,没有人游离于外。
2、优化情境。品德课中,简单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一年级孩子更是如此。以动画形式出现的人物,更能吸引孩子。紧接着,我播放“小马虎的故事”动画课件,孩子们个个睁大眼睛,看得十分仔细。这时,他们已经把小丁丁和小马虎画上了等号。
3、凭借情境。思维和语言是一朵双生花,在课堂上,续编故事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理解和表达相结合的过程,是创造性的表达的过程。我问学生,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马虎从马虎国回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做了这么多马虎事,他是后悔了,不再做马虎事了,还是继续又做了很多马虎事?他究竟有没有改正呢?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继续用故事引领发问,丁丁从马虎国回来后,决心以后做事不再马虎了,他是怎样改正的呢?请小朋友想想以后的事情,继续编故事。我凭借小丁丁这个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了该如何改掉马虎的坏毛病。
4、拓宽情境。最后的教学环节,我让学生联系自身,捉马虎。我说:“今天我们看了几幅画得非常马虎的图,也看到小马虎做了这么多的马虎事,那么,我们有没有做过马虎事呢?小朋友们一起来找一找自己身上的马虎事。”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迸发出激越的思想火花。我相机提问:为什么做了这件马虎事呢?马虎带来了什么后果?将学生的思想引入一个更高的境地。接着,我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自己也做了这么多的马虎事,以后该怎么办呢?谁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做马虎事呢?”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领悟到了做事马虎的害处,认识到自己应怎样避免做一个粗心的人。在这时,我的教学环节画上一个句号,孩子们似乎仍意犹未尽。
课后,我深深思考这节课,我认为,品德课程的灵魂,在于实现学生真实情感的体验,在体验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认同。通过创设小丁丁这个吸引孩子的的教学情境与氛围,我激发学生真切体验道德情绪与情感,获得“不可当个马虎的人”的真实体会与感知,让学生收获了成长的意义。李吉林老师在引言中这样写道:鸟是黎明的歌手,呼扇着翅膀去迎接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小鸟的歌是会飞的歌。孩子喜欢小鸟,孩子羡慕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总想什么时候长上一对翅膀飞向远方。他们不会像小鸡那样,因为有了一把食,一个温暖的窝,就忘却飞翔。他们连做梦也想变成小鸟,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这是孩子心中的小鸟之歌。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像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
将情景教育放入品德教学中,也许我的思考还不成熟,但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在尝试中,我磨练我的教学能力,有所得,有所悟。
第五篇: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课堂上的追问智慧
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周丹
盲点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在我们的眼底上的一个黄斑,在这一点上是不成像的,所以这个黄斑就叫盲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年龄、年级、经验的影响,像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的年级特征不同一样,他们的思维习惯不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有些片面。这种片面性表现在:根本想不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变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出现这种盲点,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是为了做人的那份智慧,数学来源于生活,但越高深的数学抽象性越高。在“烙饼问题”这堂综合实践课,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探讨4张烙饼需要多长时间时,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精彩回答让人惊叹,一个同学是用的两个一组的方式,另一个同学用的是循环的方法。作为实际问题,前者显然更具有可操作性。当全班学生几乎都倒向前者时,老师追问“那某某某的方法有什么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抽象性更高,直接把饼的正反两面画成随意的圆圈,显然这里他已经跳出了现实的束缚仅仅当做符号,思维已经上升到符号化的水平;第二,他的方法更具全面性,无论多少饼都适用,直接发现了次数和饼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追问无疑地升华了学生的智慧。
即看到了成功中的精彩,也看到失败中的美丽。这是追问中的一大艺术。这是在学生想不到的情况下,那在容易理解错误时,该如何追问呢?
在烙饼问题中,整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每一层都有它的目的。探讨两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烙饼的规则。探讨三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符号法的简介及其引入的必要性;探讨四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实际烙饼的张数与所需时间的关系;探讨五、六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感悟烙饼分组的策略。最后教师让学生丢掉学具来画图,“在脑子里想一想,想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纸上画一画”。老师的要求又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此时已提升到抽象逻辑的水平。老师的追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层层推进中得到了实在地发展。
追问还有学会抓住时机,学生最头疼的是饼既要烙正面,也要烙反面。反映在操作上,就是学生需要不停地翻转烙饼,这无疑给学生的思维增添了难度。当烙饼少的时候还无所谓,可是当烙饼增加到三、四张时,思考就有难度了。老师抓住了学生回答的契机将烙饼“符号化”。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追问不是漫无目的的询问,它应该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为导向;追问不是毫无感情的质问,它应以促进学生发展、呵护学生自尊为前提;追问不是喋喋不休的盘问,它应该集中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思维活动;追问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