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高效课堂的备课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备课策略
单位:文山市开化街道中心校铜厂小学姓名:沈国芬
申报职务:小教高级任教学科:语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众多一线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备课,顾名思义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从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等各方面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了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备课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众多一线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备课,顾名思义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研读教材、分析教学对象、设计教法等,从各方面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了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但在平时的备课中,教师采取的策略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师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如(1)有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摘抄参考教案;(2)对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入,未能整体把握;(3)未能以学生为主体,缺乏学法的渗透;(4)未能将教后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重视,内容欠深刻,优化备课策略刻不容缓。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备课策略:
一、备学生——研究学生发展需要策略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着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全体学生,掌握和分析学生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作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备好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要想备好课,“备好学生”是必不缺少的首要环节。
二、备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策略
备课程,就是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首先是筛选与选择课程资源,继而开发与研究课程资源,最后优化和设计课程资源。把优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地整合 1
到教学设计中,通过合理整合,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1、备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标轨道上来。一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和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基本精神;二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三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目标话语要精确、明白、清楚、简洁;四是教师要防止模式化或程式化。
2、备内容。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所以,新课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性特长,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内容;二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找到教学关键。
3、备教具。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教具准备也是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教具准备的目的,是更好地辅助教学,将更好呈现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又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
三、备情境——搭建高效学习的平台策略
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平台和环境。新课程教师要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安全、人文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苦学”变成“乐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教师要通过创设比较性问题情境、设过程性问题情境、思维性问题情境、兴趣性问题情境、经验性问题情境等,创设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并要逐步地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不断吸引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思维情境。创设思维情境是指教师创设能够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与机会,以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度兴奋,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
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最佳的灵感状态或准灵感状态,期待“奇迹”的发生,以便探寻课堂教学的高潮。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逆向思维情境、直觉思维情境、批判思维情境、想象思维情境等,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3、创设活动情境。创设活动情境,主要通过以故事创设情境、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以音乐创设情境、以角色创设情境、以演示创设情境、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等活动创设情境,理解现实内涵,增强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乐趣。
四、备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策略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优化新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新课程有效教学效益。
1、备过程。传统的教学是一种接受性教学,表现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学生练”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教学内容被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机械的掌握知识,造成语文教学中的难、多、繁。所以,新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尊重学生发展需要,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方案。一是“照顾差异”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事件的安排既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共同得到进步,还要保障个别特殊需要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二是“异想天开”策略。设计与安排教学事件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我们面对具有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心理特征迥异的群体学生,必须“异想天开”,大胆灵活的设计教学事件。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考虑和安排不同风格、不同程序的教学事件。三是“超越自我”策略。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最难以战胜的是自己,在继承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加以创新和开发,达到借“他山之石”,攻我“新课程之玉”的目的。教学事件的设计与安排要体现在灵活性,“忘掉从前的自己,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设计”,关键是在“活”字上下工夫,“从我做起”,“设计属于我的教学过程”。
2、备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要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行动策略:一是教师选择与创新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既要面向课程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又要面向教学对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实际,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二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选择的灵活性
与多样性。在新课程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对方法和学生来说,最忌讳是单调和死板。要在多样化上下功夫,提高艺术性。要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优化组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在一个“活”字,尽可能体现“活”的原则。三是教师要探索和创新“我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白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认真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研究和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不断追求,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上独有的“自我”。
3、备拓展。在传统教学设计中,课后拓展一般是指课后习题或者作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训练。新课程课后拓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力得到拓展,而且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在新课程拓展设计中,一是要拓展方式多元性。对有效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如问题思考拓展、问题展示拓展、问题探究拓展等;二是改变拓展方式。通过多样化课后拓展方式,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强化教后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值得肯定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更为深刻的教后反思,总结经验,为后面的备课提供指导思想,使之成为备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后反思应该写出自己对这堂课的真实感受,有实效,不一定很长,但一定不能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套话、空话。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总结:(1)教学目标实现与否,问题在哪;(2)教学中是否有精彩的环节,或者某一设计是否有不足之处;(3)学生是否有独特见解,或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老教师执教了一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一名教师问他:“你的课讲得太好啦!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的?”老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这样用生命备课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追求吗?俗话说得好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教师自己做好了上课前的充分准备,优化备课策略,才能有备无患,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教师观念转变》
第二篇:扎实备课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生动课堂大家谈——吴海超
扎实备课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有许多青年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中那样顺利,往往出现量大超时,环节仓促,顾此失彼,束缚手脚等现象,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一、明确备课要备什么?怎么备?
1.备课标
课标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和指南,教学必须有目标。因此备课前首先要备课标,备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而是让课标始终伴随备课的全过程。首先让课标入“眼”,课示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打印下来贴在课本的首页上,时常翻看。其次是入“心”,这是关键,在备课做到反复学习课程标准,不断思考课标理念,以课标为依据,把课标要求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要理解编者意图,做到先入教材,看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能有利于走出教材,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改变教材,为我所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2)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3)查阅资料。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许多相关的背景资料。
3.备学生
备学生就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要补充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对于学生问题的设计,提问哪一个学生都应考虑,在备课中就要做到面向全体。
二、把年组集体备课抓实、抓好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针对集体备课中存在的的问题,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落实。
1.确定职责。
集体备课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主持集体备课活动。
2.确定主题
各年组要确定好集体备课内容,不宜过多。在确定集体备课内容前,年级组的所有教师要把整册教材内容进行学习梳理,了解知识领域在本册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及与年段之间的联系,所选集体备课内容应是教师共同认为在教法上较难处理的,别人研究过但又上不出新意的等等。语文课要按课型来选择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训练内容。
3.确定形式。(集中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年组长按内容把备课任务合理分配、落实到人,制定出集体备课计划,便于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先进行个人备课,然后把教案打印成文稿发给本组成员,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说设计。大家结合自己对教材、课标的理解进行讨论、各抒已见。讨论时应围绕目标的确定、重难点、教法的处理、练习题的设计等。组长要及时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要善于总结,概括优点,指导大家修改教案。在集备中达到共识之后,教师还要备学生,结合学生实际修改出个性教案,在班级执教。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真正发挥实效。
第三篇: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基础
1.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其内在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替代。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力达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教育思维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并意识到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把传统的教学理念适时转变为“以生为本”,并通过学生的视角出发,适时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全面成长;其次,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养成自省意识,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时及时加以纠正、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学服务;最后,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角色,由传统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引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效语文课堂建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内驱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成绩,并形成学科思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课堂构建: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课上踊跃发言,保证师生间的交流高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后,运用相应的创新性教学手段,例如创设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融入的过程中自发进行思考,在有所感悟时进行文章创作。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教学目标设定要具有针对性、高效性
教学目标作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导向,需教师由目标出发,针对每一个课堂?节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教师方面,只有教师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不断进行完善,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深入掌握后,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设定的针对性、高效性,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教授实现学生知识点、语文思维、阅读习惯、写作技巧等方向的全面培养。
2.确保课堂高效导入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教授工作通常由课前导入对学生进行呈现,课堂效率的高低与课堂导入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充分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用复习法、设问法、故事法、图像法等方式导入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提高。
3.课堂提问需具备高效性
教师在课上需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因此需教师具备相应提问技巧。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常利用的高效提问策略有如下几点:其一是提出围绕书本核心知识点构建相应课堂问题,实现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第二是通过拆分知识点的方式进行问题构建,在教学工作中,许多知识点具有复杂性、拓展性,教师可通过对知识点的细分进行课堂提问构建,促使学生循序渐进了解知识、吸收知识;第三是教师通过营造高效、和谐的提问氛围,在提问时与学生轻松交流、有力互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是通过多种提问融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育,在提问过程中针对同一知识点对学生提出不同视角的问题,对学生拓展性思维进行相应培养。
4.课堂知识点教授需具有高效性
高中学生在知识基础、思维构成、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差异性,需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通过分析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教授,为教学课堂高效性提供基本保障。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落实关键点如下:首先教师需对学生进行高效知识点教授和正确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课题等方面的引出,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差异性思维将产生有力的碰撞,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充分培养;最后,教师需在课堂上对学生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对学生讨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教师适时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内在语文素养,并通过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效课堂备课制度
构建高效课堂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总体体现,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解决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开展高效课堂的保障。因此,特制定我校构建高效课堂备课制度如下:
一、备课模式
提前备课、主备轮流、集体研讨、优化教学案、师生共享。
二、备课组要求
做到“三定四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反思。
三、个人备课
因为个人备课直接影响到集体备课的研讨、优化教学案的质量,所以每个教师不管是否主备都要潜心专研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的深度、广度、层次性都要研究到位,做到问题提前预设,做好瞻前反思,潜心挖掘、合理利用学科资源,(非主备的)个人备课以书案呈现;主备以“教学案”呈现。
四、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内容:
(1)备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系、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对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的分析,合理使用、创新教材。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
(2)备学生: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分析学生发展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备课(设计教学案)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3)优化教案:有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合理补充、完善教学案的设计。优化、设计教学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原则: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空白处;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民主性原则:师生可共同参与;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动中学。优化教学案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点三要素;力争简练明朗,注重调动、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2、备课流程和责任:集体备课由同年级教师参与,按提前一周备课计划内容主备课教师展示自己主备的完整的“教案”,并详细说明设计的意图、思路;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着主备课教师提出的“教学案”进行深入研讨、优化“教案”设计,形成集体备课的统一“教案”。课后教师在“教学”后面填写反思,用于下次集体备课交流。
3、集体备课反思
(1)学生是否热衷这样的课堂,积极性调动得如何?
(2)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否实施到位、深入。
(3)课堂上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点拨、辅助作用。
(4)找准教学案的问题所在。教师全面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教学案,更新、改进我们的实施方法。每个实验教师都要做好反思记录。再实践再反思,直至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
4、集体备课保障
(1)时间保障: 每周四下午,集体反思本周教学,讨论下下周教学重难点和设计。
(2)质量保障每个年级各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备课组,每个年级每学科各设有跟踪指导、考核的领导。
(3)服务保障后勤处提供相关必需品支持,教务处组织学习予以指导。
5、集体备课考核
(1)跟踪领导及时检查假期教学案的完成情况,教师上班前一周对两个年部的所有教学案进行检查,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备课组长,然后组长反馈给主备人,要求在开学前再修改完善。检查结果纳入常规教学考核项目之中。
(2)主管部门主任、校领导深入备课组进行引导、参与、监督,形成制度化。
(3)对个人主备的“教案”、个人非主备的二次修改教案教务处每周五检查,确保备课质量。
(4)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展评。
(5)每周教案检查满分为5分,下列三项各占1分:按时上交教务处、数量足;二次备课详细;副科教案齐全;教案质量占2分。
(6)学期末对教学案进行年组、个人评比,根据学校的奖励方案进行奖励。优秀教学案进行打印装订,为以后推广经验材料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对实验教师的一种向往激励。
第五篇:高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陈伟
传统教案注重形式化,特别强调规范、标准,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创造、综合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变以往侧重点不仅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也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相互沟通,共同智慧的结果。在这样背景下的高效备课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在此,我有以下体会:
1、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共性教案就是集体备课,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难点、教与学的思路、过程及练习设计等等,个性教案就是自己创造性的备课.共性教案是个性教案的参考,个性教案是共性教案的创造、拓展。
2、教案设计单一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在每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设置上,每个环节都要设置妥贴、完备、周全,但同时也要注意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和整体性,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3、充分考虑“预案”式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完一节课后都会有这种感想:“这节课着怎样上会更好”“这节课这个环节处理的不错”等等有所遗憾,也有所收获。这说明任何教案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教案,还要做好预案,来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完备,充实,使自己没有遗憾。
4、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是看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堂课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环节来通过“探究式”“问题式”“情景式”“讨论式”等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而不至于使课堂过于呆板。
惟此,我们通过这种高效的备课预案来打造高效的课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