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上海市纪委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上海市对各郊区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上海市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做法
实施“民心工程”,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完善农业保险、推进科技兴农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施“两个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向农村倾斜)。二是规范程序,严格管理。针对以往部分单位违规领取种粮补贴差价的问题,及时调整强农惠农政策。对于各类补贴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账核对,采用“一卡(折)通”形式向农民兑付补贴资金,从源头上防止资金被截留和挪用。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坚持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市农委、市财政局坚持每年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农委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着眼公开透明,提高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各村委会都按照规定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进一步落实“一事一议”制度。二是探索试行民主选举新方式。各郊区县在中央要求村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全面试行“公推直选”。村委会成员在直接选举的基础上,探索试行“海选”或“竞选”。2009年,全市村委会“海选”比例达74.81%,比上届提高了39%。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推进民主管理。在公开内容上,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等农民群众关心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时限上,由定期公开向不定期公开转变,特别是村级重大事务随时公开;在公开程序上,由事后结果公开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转变。四是多种方式强化民主监督。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和监督。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根据近年来本市党风廉政建设问卷民意调查,村干部吃喝玩乐现象、干预工程建设等办事不公现象以及中饱私囊等贪占现象分别位居农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前三位。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种粮补贴对象发放不规范。按照“谁种粮谁得益”的原则,种粮补贴资金应补贴给实际种粮户,而在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时,土地流转人和承包人对种粮补贴没有书面约束,造成实际种粮户拿不到种粮补贴。二是补贴资金被骗取或截留。三是实物补贴被套现。个别农民购买农机具享受了政府补贴,但使用未满三年,甚至未经使用就加以转卖,将政府补贴套现占为己有。
部分单位“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职能比较分散,呈现部门交叉、多头管理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村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有的村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帮困结对中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未能及时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有的村在集体资产租赁和产权转让时,没有实行公
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而是采用定向租赁和转让,由双方协商租赁和转让价格,集体资产得不到保值增值。三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影响,部分村的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
基层民主建设不够健全。一是民主决策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对于村里的重大投资事项、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事前不听取意见、不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仅在事后通报,结果造成干群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换届选举不落实。一些村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建设相当薄弱,成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难点村”。三是民主管理不规范。有的审批手续不全,有的票据管理不严,有的大额度资金支出个人说了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现象仍存在。
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是“两委”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而后备资源又难以保证,致使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等能力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包权揽权现象严重。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揽一切,不注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使村委会成了摆设,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理应代表村民管理一切,村里的事都应该由村委会决定,村党支部无权干预。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依托制度加科技,建立健全制度执行刚性约束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要严格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逐级审核制度,严格资金发放程序,运用“一卡通”网络信息化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全程监控。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在集体资金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等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对资金的使用、收益、分配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等制度建设,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在集体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资源承包、出让和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建立公开协商、公开竞价、招标投标等制度,确保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二是依托科技手段实施网络监管。在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方面,在各涉农区县逐步推广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网络监管平台,对普惠制涉农补贴等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网上公开、网上运行、网上监管,实现惠民信息公开和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的网上实时监控。在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方面,逐步推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统一”管理。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方面,进一步研究集体资金资产财务网上监管的有效做法,寻找其中的共性规律,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网上公开、网上运行和网上监管。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城镇化进程快和有条件地区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探索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积极发展以经营不动产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暂时不具备条件开展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小组,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
围绕涉农政策,建立健全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要把专项检查与一般检查、全面自查与个别抽查结合起来,把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内容,抓好补贴资金申报核实、补贴对象和金额评议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特别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检查力度,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要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审计监督。要加大对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力度,重点对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长期任职的、集体经济总量大的村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涉农案件的惩戒机制。一是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农村案件线索的分析研判。加强对农村腐败案件新特点的研究,加强案件线索分析研判和管理,增强发现和查处案件的能力;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查处和预防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抓好拓展和延伸工作。三是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村级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资产、资源开发承包、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等过程中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贪污挪用、骗取套现、截留抵扣强农惠农资金案件,村级组织选举中贿选案件等。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一是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村党员代表议事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内容公告、实施结果公示。二是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进一步明确“难点村”治理的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着重做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各涉农区县要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在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质询、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形式,对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做出综合评定,并将结果存入农村基层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和干部档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上海市纪委
【发布时间】 2011年3月7日(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上海市对各郊区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海市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做法
实施“民心工程”,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完善农业保险、推进科技兴农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施“两个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倾斜,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向农村倾斜)。二是规范程序,严格管理。针对以往部分单位违规领取种粮补贴差价的问题,及时调整强农惠农政策。对于各类补贴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账核对,采用“一卡(折)通”形式向农民兑付补贴资金,从源头上防止资金被截留和挪用。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坚持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市农委、市财政局坚持每年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农委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着眼公开透明,提高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各村委会都按照规定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进一步落实“一事一议”制度。二是探索试行民主选举新方式。各郊区县在中央要求村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全面试行“公推直选”。村委会成员在直接选举的基础上,探索试行“海选”或“竞选”。2009年,全市村委会“海选”比例达74.81%,比上届提高了39%。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推进民主管理。在公开内容上,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臵情况等农民群众关心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时限上,由定期公开向不定期公开转变,特别是村级重大事务随时公开;在公开程序上,由事后结果公开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转变。四是多种方式强化民主监督。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和监督。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本市党风廉政建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设问卷民意调查,村干部吃喝玩乐现象、干预工程建设等办事不公现象以及中饱私囊等贪占现象分别位居农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前三位。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种粮补贴对象发放不规范。按照“谁种粮谁得益”的原则,种粮补贴资金应补贴给实际种粮户,而在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时,土地流转人和承包人对种粮补贴没有书面约束,造成实际种粮户拿不到种2
粮补贴。二是补贴资金被骗取或截留。三是实物补贴被套现。个别农民购买农机具享受了政府补贴,但使用未满三年,甚至未经使用就加以转卖,将政府补贴套现占为己有。
“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部分单位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职能比较分散,呈现部门交叉、多头管理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村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有的村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帮困结对中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未能及时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有的村在集体资产租赁和产权转让时,没有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而是采用定向租赁和转让,由双方协商租赁和转让价格,集体资产得不到保值增值。三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影响,部分村的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
基层民主建设不够健全。一是民主决策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对于村里的重大投资事项、集体资产处臵等问题,事前不听取意见、不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仅在事后通报,结果造成干群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换届选举不落实。一些村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建设相当薄弱,成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难点村”。三是民主管理不规范。有的审批手续不全,有的票据管理不严,有的大额度资金支出个人说了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现象仍存在。
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是“两委”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而后备资源又难以保证,致使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等能力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包权揽权现象严重。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揽一切,不注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使村委会成了摆设,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理应代表村民管理一切,村里的事都应该由村委会决定,村党支部无权干预。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依托制度加科技,建立健全制度执行刚性约束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要严格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逐级审核制度,严格资金发放程序,运用“一卡通”网络信息化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全程监控。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在集体资金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财务收支、预算决算等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对资金的使用、收益、分配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重点加强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等制度建设,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在集体资源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资源承包、出让和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建立公开协商、公开竞价、招标投标等制度,确保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二是依托科技手段实施网络监管。在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方面,在各涉农区县逐步推广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网络监管平台,对普惠制涉农补贴等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网上公开、网上运行、网上监管,实现惠民信息公开和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的网上实时4
监控。在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方面,逐步推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统一”管理。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方面,进一步研究集体资金资产财务网上监管的有效做法,寻找其中的共性规律,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网上公开、网上运行和网上监管。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城镇化进程快和有条件地区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探索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积极发展以经营不动产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暂时不具备条件开展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小组,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
围绕涉农政策,建立健全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要把专项检查与一般检查、全面自查与个别抽查结合起来,把粮食直补、农机具购臵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内容,抓好补贴资金申报核实、补贴对象和金额评议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特别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检查力度,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开展专项治理。要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审计监督。要加大对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力度,重点对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长期任职的、集体经济总量大的村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涉农案件的惩戒机制。一是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农村案件线索的分析研判。加强对农村腐败案件新特点的研究,加强案件线索分析研判和管理,增强发现和查处案件的能力;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案件查处和预防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抓好拓展和延伸工作。三是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村级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资产、资源开发承包、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等过程中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贪污挪用、骗取套现、截留抵扣强农惠农资金案件,村级组织选举中贿选案件等。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一是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村党员代表议事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内容公告、实施结果公示。二是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进一步明确“难点村”治理的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着重做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各涉农区县要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在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质询、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形式,对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做出综合评定,并将6
结果存入农村基层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和干部档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沂水县龙家圈中心小学何文华
中央8号文件发布之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当中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教育系统全体师生的衷心拥护。中央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8号文件的发布和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校素质教育,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而作为农村德育工作的先锋队伍——少先队工作更是如鱼得水,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少先队工作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少先队工作整体上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随着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农村少先队工作现状与分析
我们党历来重视团队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加强少先队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是不容否定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我们的农村少先队工作却未能及时调整思路,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仍占一定地位,影响少先队工作的先导性。
(1)重智育开发轻德育培养。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总是看这个学校重点高中录取了几个,学校升学率怎样,因此学校评价学生也是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而对于少先队工作,则是嘴上喊得高,行动上却可有可无。更有甚者,不少中学根本没有建立少先队组织,仅建有一个徒有虚名的团组织,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的。
(2)重纸上谈兵轻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有关少先队工作方面的理论虽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创新教育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这些都是在纸上谈谈而已,冷静的思考一下,这些所谓的理论是那么的空洞,缺乏事实的支撑。在学校的实际教育中,大多数学校还是围绕升学率,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活动几乎就没有实行,多是应付式的玩一些虚假的文字游戏,以应付上级检查、评比。
(二)、随意应急的活动方式仍占一定比例,影响少先队工作的系统性。
(1)重计划制定轻活动开展。少先队工作中虽然制定了计划,但由于目前学校倡导的是“以分数为重,以教学为主”,许多活动因此被搁浅,甚至被取缔也就不足为奇了,直到教育主管部门想起来需要向上级交代一下,这时就忙着应付一番,这样导致了少先队工作的随意性加大。
(2)重形式替代轻内容融合。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学校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先少先队工作中所倡导的一些教育理念,思想,方法逐渐被学校教育所接纳,原有的中队活动逐渐被班级活动代替,使得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成了聋子的耳朵——可有可无,这样也不同程度影响到少先队工作开展系统性。
(三)、单一狭隘的活动范围还很大程度存在,影响少先队工作的开放性。
(1)重纵向发展轻横向联系。一个农村未成年人,除了家庭生活的周围环境之外,就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忙的是升到高一级的学府,几乎与外界没有什么联系,至于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那只能等到毕业后走上社会才能晓得。因此,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所谓参加少先队就是脖子上多了一条红布而已,至于少先队社区活动,那是提都不要提的。
(2)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在书中都能触及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却不懂得屈原到底是谁,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以至于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失于空洞。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状呢?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产生如此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思想认识上存在障碍。虽说第五次全国少代会以来,少先队的工作思路已很明晰: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但从目前基层来看,不少基层少先队干部对于为什么要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理解的不够,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加之学校对少先队工作不是那么的支持,学校领导要忙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忽视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少先队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少先队工作经费的缺乏。少先队工作在农村,由于乡镇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对于教育的投资也就不言而喻,而少先队的经费的落实上也就自然的存在差异,许多辅导员老师由于缺乏经费,无法进行一些哪怕是很小的队活动。这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3)少先队工作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目前虽说中央对少先队工作非常重视,在8号文件中对少先队工作做了指示。随后全国少工委编写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但对于少先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处在研究探讨阶段,还未能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少先队工作理论体系。
二、改进农村少先队工作的对策
目前农村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少先队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纲要》,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对辅导员老师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许多大中队辅导员老师目前正为究竟如何开展好少先队的各项活动犯愁,全国少工委推出《纲要》,而《纲要》对少先队的各项活动有了明确的规定,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分年级工作内容”。因此我们按照《纲要》就能很快切准活动的要求及活动的内容。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选拔一些骨干老师,把他们充实到辅导员岗位上,并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纲要》要求,并能结合学校或班级实际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少先队品牌活动,从而使辅导员老师能够很快从思想上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与校园文化整合,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而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少先队的阵地建设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可以说是强强联手,少先队的阵地(包括队室、队报、橱窗、广播台等等)既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许多教育功能往往通过少先队阵地体现出来。因此加强少先队的阵地的建设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这样少先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与教育部门沟通,完善少先队工作的教育机能。少先队工作如能争取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则如虎添翼,我们要争取教育部门把少先队的工作纳入计划中,并且在考评、督导中体现。这样会使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容易被校长教师所接受。少先队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多了。因此我门一定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工作的机能。
(四)争取多方支持,强化少先队工作的保障。首先,少先队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如能加大少先队的经费投入,则少先队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所以,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也就有这样的必要。其次,少先队活动更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如果重视少先队工作,则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少先队的工作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书目:
华耀国《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实现少先队文化建设有形化》
全国少工委《关于坚强农村少先队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占全国总数80%的少年儿童在农村,加强农村少先队工作,服务农村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团结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面准备,是少先队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此次调研采取分层次座谈访谈与资料分析的方式,选择了镇海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庄市与骆驼。并对当地的家长,孩子,领导,退休老人进行了调查与访问。并借鉴分析资料,来了解农村新社区少
先队活动的意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对策,提出有利于新农村少先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农村新社区少先队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1、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少年儿童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8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少先队工作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农村少先队工作整体上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组织不健全,少先队大队、中队建设不规范;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不能体现农村特色,没有“土”气息,“农”味道;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不经常开展,队员在组织中感受不到快乐,得不到教育;有的地方农村少先队活动毫无特色,农村假日活动更是一片空白。从庄市与骆驼的调查来看,只有30%的地方有少先队组织,当问及学校或村庄有无少先队活动时,也只有37%说有开展少先队活动。总的来说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重于内容、普及面不广、工作开展不扎实、倾向与应付等不良现象。因此,摸清农村少先队的工作现状,加强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使少先队组织在培养
新型农民的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要性十分突出。
2、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必然性
少先队活动是社区重要且富有特色的文化,它是由少先队的性质决定,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根植于少年儿童群体,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教育性、导向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少先队组织一直依托学校开展活动,在活动时间和内容方面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少先队组织单一地依托于学校工作的格局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少先队工作的需要了,突显的弊端日趋明显。这是因为:首先,校内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时间、空间十分有限;其次,校内少先队组织活动的组织者(辅导员)、工作对象(少先队员)与老师、队员重复,影响了少先队组织特色的发挥;再次,据统计,现在的少先队员一年中有近170天左右的时间在家庭和社区,如何在这段时间里把广大少先队员,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少先队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参加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是保证少先队
员健康成长、拓展少先队员工作新天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开展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可行性
农村新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对象是学习、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少先队员,这个群体的的特点使这项工作
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1)、传统教育空白。在农村,很少有直观的传统教育基地可供学生参观学习,又没有足够的条件允许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凭借课本,教师讲授及学校仅有的图书资源来熏陶学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有
许多队员表示,当他们听到或读到革命先辈的故事时,有不可能,不真实的感觉。
(2)、农村孩子闲暇的时间过多。调查统计表明,农村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远远少于城里的孩子。诚然,在闲暇时间,孩子们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导向性,因此制约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3)、在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中,少年儿童还没有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的机会。近几年来,在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活动内容方面,还不能满足广大队员的愿望。有很多队员反映,少先队干部仍然是由老师
(辅导员)任命而不是由队员选举产生的,显得不平等、不民主。
二、新农村少先队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其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素质偏低,人均收入不高
由于多年政府、社区等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在对部分居民、学生、领导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90%的人反映周围没有真正的图书室,报刊专列。当问及有无活动场地时,有63%的组织人反映活动场所破旧、窄小。如果设施问题不及时解决,活动能否走上正轨就无从说起。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极少的农民经受过专门的教育。据了解,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仍停留在小学阶段,导致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意识淡薄。更关键的是他们本身的收入不高,而社区仅有的少先队组织大多数是„天天青少年宫‟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收费的标准较高,对农民而言有一定的生活负担,在社区不收费的少先队组织却很少。这
也是间接导致少先队活动不被农民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缺乏少先队组织,而已成立的少先队组织的组织性不强,活动松散
我们从调查数据上看到,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各地城市少先队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农村的少先队组织建设进程相当缓慢。我们了解到,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校外教育服务机构,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是街道、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工作枢纽和平台,并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当问及村庄有无少先队组织或服务阵地这一题的时候,有70%的家长、学生反映周围没有少先队组织,19%反映不知道少先队组织的存在,而只有25%的居民反映有少先队组织。就在社区是否必要建立少先队组织这个问题,有家长(92%),学生(70%)表示非常赞同少先队组织的建立。在少先队活动组织时也只有35%的学生参加,65%的学生对此不了解或未听闻。我们知道,少先队活动的优劣是少先队组织得以生存的关键,而少先队活动的组织性不强,活动松散,直接导致家长、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意识淡薄,更为严重地影响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也充分地了解家长、学生都非常期待少先队组织的成立,但社区没有针对家长与孩子的期望开展什么实际行动,同时已开展的活动也没有充分的准备,宣传力度不到位。少先队组织只有30%的状况存在,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为何少先队组织在农村发展缓慢。
3、少先队组织负责人缺乏,且年龄阶层较高
少先队组织负责人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主导者,也是少先队组织的工作中心。能否选择优秀的负责人,是活动得以成功的关键。在被问及谁能够胜任负责人的时候有70%的社区领导反映应该由社区团工委书记担任。但在调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有62%的社区退休老干部担任了少先队组织的活动负责人,其中女性占80%。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活动长期都由社区的老干部,且在老干部中以女性居多,而老人与少年之间有一定的代沟,使得活动开展难度很大。当问到学生在老年人带领下的活动如何时,有80%的学生反映活动以传道重教,突显爱国精神为重,而缺少实践活动。导致许多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产生厌倦情绪,而渐渐远离。但当问到少年宫的学生时,学生普遍的回答是,活动组织有目的性,规范性,活动开设多方面、多角度,并注重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青少年宫开设了小小动手室、静心阅览室、快乐活动室等场所。当问到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少先队活动时有文体(7%)、学习(19%)、艺术(18%)、科技(45%)、娱乐(18%),多数孩子喜欢科技类活动,因其能趣味益脑。从以上两个少先队组织的对比以及从少先队本身的爱好上我们看到,老一辈的许多传统活动已经很难再适应当代的小朋友。在访谈中,许多老干部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有76%的老人都提到要加强社区骨干制培养,引进大学生,也欢迎众多热血青年的加入从而让少先队组织更具活力,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总之,少先队组织应该由多方面人
员构成,如社区团工委书记,退休老干部,热血青年,家长,学校老师等构成。其中应该以大学生与少先队员为组织的主体部分,退休老干部与学校老师为活动的重要经验传授者以及活动的维护者,热血青年与
家长作为活动的后备军,而社区团工委与党员承担起统筹规划,使活动更具意义,更具活力。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社区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年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7%,大学生、热血青年比例也开始上涨,同时社区团工委书记也开始重视并承担一部分责任。
虽然这比例相对比较小,但对新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农村少先队组织需要领导多加重视,并且希望经费渠道能够有所拓宽
经费紧张是本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普遍问题,这里既有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的问题,也有社区自身筹
备资金紧张的问题
当我们问到社区在建设少先队组织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依次回答的是经费问题(56%)、安全问题(36%)、阵地问题(21%)、协调问题(18%)。可见经费在活动的开展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我们以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宁波市海曙区为例来考察经费问题。区社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在教委)每年区政府下拨专款208万元用于社区教育,其中用于6个街道1个乡2个镇的专职教育干部的人头费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月200-300元,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3000员计,8个专职教育干部每年补贴数为204万元,只剩下4千元用于活动开支。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专款中用于社区活动的费用是极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社区想搞好一个少先队组织,其额外的经费就需要自己去填补。而社区的经费又主要来自于财政支出(62.5%),社会赞助(36%)。同时经费的下拨又受到领导左右,而多数领导又相对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可见农村得到的实际活动开支更加少,至少少于4千元。这也就更为直接地影响着农村少
先队组织的组建工作。
由于社区本身的活动经费来源少,而对如„天天青少年宫‟的资助也就相应减少,青少年宫也只能„自力更生‟收费相对较高,导致„富则上,穷则下‟的状况。而我们知道,农村的经济消费也只是达到初期的小康
水平。面对相对庞大的暑期培训费用,许多家庭也只能退避三舍,更有家庭望而却步了。
三、对新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对策和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到,共青团在建设少先队组织上是很无力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农村少先队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三无”即无社区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少工委没有落实;无专职辅导员,无社区少先队活动场所;“三少”即社区与学校少先队联系少,社区与学校少先队活动少,社区对学校少先队关心少;“三没”即没有发挥社区关工委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作用,没有调动离退休干部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和引导积极性,没有发挥社区有效资源作用;“三缺”即缺少对重视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认识,缺少重视社区少先
队工作的组织,缺少重视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措施。面对以上的种种困难,笔者提出了几点提议。
1.加强团区委与社区联系,合力推进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化
(1)团区委对少先队工作进行全面领导,统筹规划。首先,团区委应在新农村少先队工作中起到牵头的作用,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对少先队组织每年、每月下达一定的指标,定期进行考察从而了解活动的开展,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出反馈。在社区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使活动的开展具有规范性、目的性。并对在活动中优秀社区进行表扬与激励,对劣势社区表示鼓励且对其工作进行必要的帮助。其次,深入群
众,实地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为他们出谋划策,保证能第一时间掌握社区的工作情况。
(2)架设好社区与社区少先队工作桥梁。一直以来,学生处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而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致使长期以来忽略了社区在少先队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社区应有效地组织管理社
区少先队员,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兴趣、居住环境等特点以楼道、街道、雏鹰小分队等形式将其分组进行少先队员活动。同时让社区领导、老干部、志愿辅导员担任活动指导,开展书画、摄影、写作、安全讲座、模拟救生等活动加强社区对少先队员的吸引。每个暑期开设暑期夏令营、安全全家行、环保你我他等系列活动来增强少先队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与实践性。让少先队员在参与活动中真正乐在其中,在游玩之中学到丰富的社会知识,这也正是家长、学生所期望的。
两者的开展不能各自为政。社区应以团区委的工作为核心,积极配合团区委工作,不断加强团区委
与社区的联系,共同推进少先队工作机构社区化。
2.深化校外辅导员建设,推进辅导员工作社区化
积极协同社区开发社区人力资源,采用选聘、招募等形式吸收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事业的青年志士,同时在大学里挑选一批有自己见解,有一定作为的热血青年。将他们集中培训,建设成一支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然后将这群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输送到社区工作。这样既能解决社区教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少人才的问题,又可以促进了学校道德教育与社区德育工作的有效沟通、有效结合。由于青年志士与热血青年与少先队员年龄差距小,因而彼此关系可以更为密切,这也是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很好途径。同时在社区发挥“五老”队伍(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聘请他们担任社区少先队的指导员。“五老”队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告诉少先队员有关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行为风范,优秀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游览纪念馆,打扫烈士墓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五老‟的工作热情,又可以让少先队员了解我国优秀的革命史诗故事,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五老”与“二青”的工作联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二青”的自身素质,从而使志愿者的队
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加快社区少先队阵地建设,推进阵地建设社区化
面对农村少先队组织阵地缺乏的现状,能否拓宽社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社区应加强对已有的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烈士墓、体育馆、广场、青少年宫等活动阵地的管理,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吸引广大少先队员参与进来。其次,社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依托工厂、企业等场所共同投资少先队的活动阵地。只有社区齐心协力才能搞好少先队阵地建设。
4.加强政策管理,推进经费实施社区化
对于社区辅导员积极性不高,社区活动形式单
一、趋于形式,少先队活动阵地无法落实的现状,经费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活动正常开展最为关键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把社区活动开展纳入到“文明社区”当中,促进农村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同时政府也要改变原来的重视城市,忽略农村的思想,真正把农村的少先队工作摆放在与城市同样的高度,使经费有一定的保证,以提高农村少先队活动的整体质量。
第四篇: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
民主管理,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今,在我市广阔的农村,民主管理正在成为广大农民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成为广大农民参与实践的自觉行动,成为农村干部开展工作的“新型武器”。
4月中旬,来自我市30个村的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带着自己探索实践民主管理取得的经验,会聚市会议中心,在全市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广泛交流。这些经验,从不同角度启示我们,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民主新风,正从怀川大地扑面而来!希望之光,正从怀川大地冉冉升起!
领导重视,民主管理进程加快
我市农村民主管理工作起步较早。不过,最早的民主管理形式仅限于村务公开,而且村务公开的形式单一,内容单一,过程单一,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还只是雏形。然而,尽管村务公开进展不一,但一个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哪里实行村务公开,哪里的问题就少一些;哪里的工作越透明,哪里的干群关系就越密切;哪里的管理越民主,哪里的社会就越稳定,经济发展就越快。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对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党中央作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之后,我市各级领导多次深入乡村调研,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推动新农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铁代生先后到孟州市、温县等地调研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党员干部、农民代表促膝交谈,提出了许多解决农村问题、加强民主管理的具体办法。铁代生就农村工作多次强调:管理的过程要公正、管理的结果要公开、管理的行为要受监督;公布不是公开,只是公开的一项内容,决不能以公布代替公开;农村干部要做到“己身正、办事公、财务清、立规矩、讲公开、受监督”等。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超峰多次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就加强新农村建设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郭国明多次召开座谈会或下乡调研,倾听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的心声,对加强民主管理、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给予了有力指导。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促使农村民主管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启示:各级领导身体力行,深入农村生产一线调研指导,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是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的重要因素。
建立民主监督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长期以来,农村存在着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村干部干了什么群众不知道;群众心里想什么干部不知道。村财务的收支情况、村务开展情况,干部和群众都比较模糊,干群矛盾往往由此产生。实行民主管理后,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nb
sp;“瓜皮街,三里长,滑倒支书和村长。乱建房,私占地,上访告状到乡里”,这段被人称为“瓜皮街”的顺口溜,是解放区王褚街道办事处新店村过去群众上访多、纠纷官司多、集体欠账多的真实写照。这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曾经使党支部书记、村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上任后,从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入手,及时成立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村民理财小组、村民议事小组,实行民主管理,让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现在,该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邻里和睦,面貌大变。
马村区待王街道办事处白庄村召开党员会,选举产生5名自身清正、敢说真话、素质高、威望高的党员,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纪检小组,负责对全村的村务、财务、村干部的职责权限、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沁阳市紫陵镇西紫陵村建立健全了《村委会工作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计划生育制度》、《西紫陵村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等14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章制度。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建立健全了组户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小组长例会制度、村民理财理事小组例会制度、每月一次党小组长例会制度和村两委会干部例会制度等议事决策制度,确保村里大事小事由群众说了算。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北韩庄村实行了定期汇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通报当季度工作情况。这些小组和制度的诞生,从根本上提高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从源头上预防和堵塞了村干部腐败行为的滋生,从内容和形式上为民主管理注入了活力。启示:成立民主监督小组、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反映了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体现了农村干部工作方法的转变。农村干部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群众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必须受群众的监督,要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学会按民主决策的程序办事,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
财务、村务公开,村民评村官,群众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我市在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中,各县市区、乡镇、村委会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采取多种手法,开展一系列活动,确保群众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村民评村官、财务收支联签会审、村务活动向群众公开等,始终把村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较好地从源头上杜绝了暗箱操作行为。
去年3月份,温县针对村两委会换届后一批年轻人走上村领导岗位的情况,在全县深入开展了“村民评村官”活动,把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列为评议对象,由农村各类群体选举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对村干部的廉政、工作、村财务收支、工资状况等进行当面评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民评村官”活动开展以来,初步形成了村官决策村民审、村官用钱村民管、村官办事村民评、村官功过村民定的局面。
高新区玉溪管理处北李万村在主要街道设立了两个村务公开栏,实行“阳光村务”。一个是定期公开栏,另一个是不定期公开栏。定期公开栏每季度公开一次,不定期公开栏主要针对干部工资待遇、重大项目投资等,随时公开。2002年7月,该村投资的万鑫商城建成营业后,村两委会随即将万鑫商城建设、管理、利润分配等情况在不定期公开栏内进行了公布,群众非常满意。
博爱县孝敬镇留村近年来逐步把公开面扩大到工程招标、水电费收缴、干部工资发放、土地承包、植树造林、村办企业承包等10个方面。1995年以来,该村先后打了机井、硬化了道路、修了办公楼等,总投资达480万元,每一项工程都是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的。
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北韩庄村在村务公开栏中设立了“回音壁”,每当村务公开后,对群众有疑问的问题,村两委会及时予以答复,并反馈到户、反馈到人,直到群众
满意为止。启示:农村资产、资本、资金管理,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很多,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财务、村务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确保群众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干部转变作风、廉洁奉公,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村务同协商,财务共决策,群众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决策权
在民主管理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群众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村里大事小事都由村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研究决定,都有群众代表组成的民主监督小组参与,确保一切事情由群众说了算。
马村区待王街道办事处白庄村过去是一个喝酒闹事多、封建迷信多、上访告状多的乱村,村务和财务收支情况群众一概不知。2000年年初,该村新一届两委会班子上任后,把参与权和决策权还给群众,事事都与群众同商量、共决策,促使村里的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该村针对“空心村”、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决定实施整体搬迁。为了确保搬迁顺利进行,村两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反复讨论、研究,共商解决办法,使搬迁顺利实施。
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林场过去未经公开招标,村干部做主以4.5万元承包给了个人,群众意见很大。实行民主管理后,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公开招标,结果林场以9.8万元的价格承包了出去。
武陟县三阳乡北小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和15个民主监督小组后,从组织上保证了村民对村务工作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该村原有80亩果园,由35户村民承包,多年未缴纳承包费;村里还有50亩河坡地,多年来一直由部分村民无偿耕种,群众对此很有意见。村两委会将此事提交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一致决定将果园和河坡地全部收回,重新发包。在33名村民议事会成员的积极参与下,该村圆满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机制的广泛推行,较好地改变了以往农村负责人“拍脑袋,定盘子”的决策方式,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有效避免了村干部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也使农村干部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升华,领导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实行民主管理,农村的风气正了,群众的心气顺了,干部的号召力强了。
启示:对村级民主议事决策的内容、组织形式、决策程序等进一步规范完善,紧紧围绕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加强民主管理,是确保农民群众拥有参与权、决策权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许多村能从穷到富、从乱到治,村级班子从弱到强,都是实行民主管理的结果。
第五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探讨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探讨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基层党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能否深入扎实地开展,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着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建设与发展。现我们就一
同来探讨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006年10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健全规范制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农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农村管理方面,一些乡村决策不民主、公开不及时、不经常、不真实、不具体,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在惠农政策落实方面,一些地方滞留惠农资金不能及时兑现群众;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一些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细致,很多问题久拖不解决,群众意见很大,导致信访、重访不断,严重影响形象;四是在廉洁自律方便,少数干部为政不廉,利用权利为个人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拒不完全了解,现在农村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情况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有一些公然贪污民政救济资金、“五保”供养资金、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退耕护林补助等资金,群众意见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和判断,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工作任务和总体要求,并就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开展对中央支农惠农政策以及农村综合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定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逐步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准确把握中央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的紧迫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做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
开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要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与巩固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进程相适应。一是要规范教育内容。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努力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群众观念、法纪意识和廉洁奉公的自觉性。二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乡镇、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贯穿于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各个方面。要加强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村站所党支部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廉洁为民意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改进教育方法。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运用“三全一课”、轮训、集中教育、主题实践等传统教育形势和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经常性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件,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四是严格规范行为。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用中央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