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张老师
最后的心愿
山东省东明县实验中学 沈艳云 张老师:
您好!
您昨天夜里又来和我托梦了!
下午,黄色的阳光照在墙壁上,校长坐在沙发椅上,一半在阳光里,一半在阴影里。您走进了办公室,脖子上还带着颈椎康复仪。
您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您对校长说您放弃治疗,把您一生所积蓄的钱用来买一套最新的教学资料,我大喊:“不要!”又一次在梦中惊醒,校长很理解您,她说,人有很多心愿,而您最大的心愿就是您买一套最新的教学资料,教好您的最后一届学生。
张老师,你才38岁啊!您怎么能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您说那是您多年的心愿,买一套最好的教学资料!
张老师,您捧出一颗心来,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回报。我现在是多么的后悔,后悔我当初有一件事做得是那么卑鄙。
您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历史老师,可是我们总嫌您的普通话不好,给您打最低的分,可虽然我们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喜欢您教的语文。
多年以后我想象得到,我们给您打的分,肯定给了您致
命的一击,男儿有泪不轻弹,而您的泪水却在心里流成河!那时我们还年轻,不知道如何表达对您的爱,我们用我们追求完美的心却无意成了您的掘墓人!
您很坦诚,您说您教《桃花源记》5遍了,却总是背不下来,为了教我们《桃花源记》这一课,您看了陶渊明3个版本的传记,《陶渊明集》2卷,您的视力已下降到0.01,您的颈椎已不能动弹。
38岁的年龄啊!可您的身体状况却和83岁的身体差不多,虽然您还是婴儿般的赤子之心!您要用最后一年的时间买最好的教学资料,把我们送到毕业.您的个子小,我们总叫你小张,而您却丝毫不介意,您为了教好我们,坚决不生第二个孩子,虽然按国家政策您有资格要第二个孩子,而您却说那会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您不舍得亏待心爱的学生!您每天为我们批改一次作业,我们有2个班共100名学生,18年中您为学生批改作业324000份!
我们最挚爱的老师,您的病是因为我们而引起的,您用自己的生命之烛照亮了我和我的同学们,而您的生命却过早的凋谢了!
您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是2年后才得知的,刹那间我感到天旋地转——我打算毕业后去看望您的。在天堂您终于可以安歇了,而生者的心却不能平静。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做了老师之后,尤其是语文老师,我才深刻体会到了师恩难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您的一节课堂,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而在这一节节的课中您的头发由黑变白,面色由红润变枯槁,声音由圆润变得沙哑,步履由矫健变得蹒跚,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在这里我要告戒所有的学子们,千万不要对自己的老师不尊敬,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生欲敬而师不待的时候岂不晚矣。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决不因做老师而后悔,也不因不尊敬老师而羞耻——这样,在我临死的时候,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精力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感念师恩而斗争。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沈艳云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第二篇:感恩张老师
感恩张老师
我一直羡慕有的同学可以大胆、自信地上台朗诵、演讲;羡慕有的同学能大胆上台唱出动听的歌曲;羡慕常常上台被老师表扬的同学......而我却很胆小,虽然成绩不错,却从来不敢上台去朗诵或者表演。就当我越来越自卑的时候,不知道在大家面前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出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张老师。她不仅没有因为我的胆小就看不起我,相反的她真心的在帮助我,经常鼓励我多举手回答问题,竟然还让我当了她的语文课代表。
在上学期的一次家长会上,张老师要选择二位优秀学生代表发言,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个竟然是胆小的我!我从来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发言,觉得即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在台上发言了,担心的是怕在家长面前出丑。但是张老师却对我说:“别害怕,好好组织语言,准备好发言稿,大胆上台去演讲,我的课代表怎么会不行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信心满满地去准备发言稿了。
家长会终于到来了,那天蓝色的天幕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孔帆在晴空漂游,家长们如约而至。当二位小主持人说完开幕词,其中一位就说:“现在由优秀学生代表——黎梓涵发言。”我走到台上,看到教室下面满满的家长看到我,我紧张地手心冒汗了,拿稿子的手也在发抖,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候,我看了一眼离我最近的张老师,心里在打退堂鼓:能不能不发言了呢?但是张老师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别害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张老师的目光竟然让我的紧张神奇地消失了,于是我大声的开始了演讲,直到结束,我才从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回过神来。我竟然成功了,是张老师的鼓励没收了我的怯懦,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从那以后我就变得阳光自信了起来。
感谢张老师改变了我!她不仅是我的老师,传道授业,她还是我人生道理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们所有学生的“眼睛”,她带我们去了解语文,带我们去看懂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第三篇:张老师小传
张老师小传
初一(4)班 任曦莹
如果说有这么一个人,个子不是很高,相貌也没太明显的特点,就连称呼也平凡到混在人声里难以辨明,但他却又那么风趣特别,他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语文张老师。
张老师很善言辞。只要轮到他上课,整个楼层都可以听见他的声音。他说起话来好比是开了闸门的水龙头——滔滔不绝。他能扯的话题有很多,样样都有耳闻。他也还常常鼓励我们演讲,聊聊文学和社会热点,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确实是为语文课增加了许多生气。
张老师也很爱看书。语文课上,他常常会向我们介绍读书的好处和有哪些好书,说到动情处,张老师还会微微昂起头来对我们说“做我的学生一定要喜欢看书,我们不读书怎么能学好语文呢?”我们上作文课时,大家埋头造文时,张老师的手中也总是书本不离,真是令人钦佩。
张老师很“严肃”,他讲起世界文学名家的大作时一向很严肃,如果有人不礼貌地打断了他,他一定会故作生气地问:“某某某,你有什么见解么?”再有就是他检查我们作业来,一向很严厉,如果你偷懒少做了作业,他不会罚你抄个多少遍,只是叫你下次不要再这样了。不过这一招还真是有用,几乎没有人敢再犯。
张老师有时也很逗。总有几句话不离口。比方说“日记和钢笔字一定要天天练,不练怎么行呢?做我的学生怎么能不写日记呢?”再有就是“这次的默写我很不满意。怎么连背诵这些最基本的事都做不好呢?”常常听见的还有诸如“我就对我儿子说……”“在六班我就是叫他们……”
…… 的确,如果生活就是一个小舞台,我们都只是群众演员之一的话,那么张老师必定是最平凡却又最出彩的那一个。张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用他的“大嗓门”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有这么亲切的一位老师,谁又会不喜欢呢?
第四篇:金玉良言--张老师推荐
经过了前些年《杜拉拉升职记》、《浮沉》等图书的大热,2010年的职场图书又有新气象,做为专门从事图书研究的专业机构亿洋文化联合,国内顶级出版单位、权威新闻媒体、专业企业培训机构、职场专家和众多职场人士共同推荐了“2010年十大职场必读图书”。(中国液压人才网)
心灵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温情路线仍主流
走温情路线首当其冲的便是人民出版社的《幸福书I》,本书以独特的角度教授了每个读者“感悟幸福,传递幸福”,全书有300条对幸福的认识和感悟,凝聚了众人的经验、智慧和力量,职场首要的幸福感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中国长安出版社的《心怀感恩去工作》阐述了心怀感恩去工作的道理,事实证明:对工作越是感恩,就越是容易得到企业的欢迎与老板的青睐,就越是容易得到成功晋职的机会。企业管理出版社的《将心比薪》解析了员工应该具备的七颗心:责任心、主人心、学习心、结果心、忠诚心、感恩心、合作心。从企业员工互动的角度出发,触碰到了心灵最深层的角落,阐述了真正意义的将心比薪。
艺术牌:职场艺术大行其道,工作也可以很美好
目前流行职场艺术,今天,你艺术了吗?
石油工业出版社的《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从心态到行动,分章节层层递进、一一阐述成为优秀员工的方法。提出了“有问题止于自己,把问题当成机会”的全新职场艺术。中国电力出版社的《你为什么工作》也是一本剖析职场艺术的书,从物质基础、充实人生价值和提升人生境界,得到成长、融入社会及让生命更加健康等五个方面剖析了工作的本质。同时亦提出了工作的新鲜理念。
实用牌:实用才是硬道理,通俗易懂最好读
在纷繁复杂的职场图书市场里面,实用型的还是最受欢迎。人民出版社的《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是国内唯一从全球化背景及国家战略高度对国际人才竞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的著作。看过此书的读者好评如潮,因此绝对不容错过。
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在职管理日记》是一本完整、实用而又精彩好看的企业管理者的专业书籍。内有悉心独到的睿智思考及精心设计的商业管理场景,是HR们的必备宝典。语文出版社《职场路线图》则是国内首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透视职场的真实之作。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随处可见,可读性非常强;资深HR的精彩评说,让人大饱眼福。当然必不可少的“教科书”也在此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做老板最需要的员工》是读者的职业卡位手册,从员工的实际出发,教各位读者如何通过卡位,步步成长,成为老板最需要的员工。
另类牌:邪门儿也能让你受用!
除了常规路线的各类书籍,还有走“歪门邪道”的。广东经济出版社的《上司喂养手册》介绍的方法你一定从未想到过——像养宠物那样喂养上司!当老板对你言听计从,当你说什么老板就做什么,或者你总能利用老板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你就是老板的主人!
第五篇:张老师--中法关系讲稿
中法关系-----中法建交中的台湾问题以及戴高乐对华外交政策
一、中法关系简要回顾---以利益为纽带不断发展的中法关系 1.远古时期的中法关系
中法交往历史悠久。13世纪马可波罗的东游,促成了中西方的首次接触;公元1275年,中国人列班#扫马(蒙古汪古部人),从大都(今北京)出发,沿丝绸之路南线,经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罗马到达巴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菲利浦四世的接见。约1600年,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中欧文明发生第一次碰撞。到十七世纪中期,法王路易十四利用英国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中暂时的低沉,取得西欧霸权地位,开始向海外大肆掠夺殖民地“此时的中国,还是一个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统一!繁盛!强大的封建国家”这使正在实施炮舰政策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在这样的情况下,1658年和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先后向两次中国清王朝派遣了8位传教士,揭开了法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一方面是希望这些传教士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打进清王朝内部,窥伺中国的朝政;另一方面就是企图通过传教活动,设立天主教堂,培植中国信奉天主教教徒,使中国天主教化,进行文化渗透
1702年,福建莆田县人黄嘉略远渡重洋,定居巴黎,向法国人传授汉学,被路易十四任命为国王的汉语翻译,成为到西方传播中国文明的第一个中国人
2.屈辱中发展的近代中法关系
中法关系从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遣使蒙古帝国缘起至1840年前,基本上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以经贸往来为辅”在此期间,中法两国之间尚无激烈对抗事件发生,中法两国之间的利益纽带尚不明显,国家关系也不成熟“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法关系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利益成为近代中法关系的纽带
1840一1901年的战争时期 《黄埔条约》中法国为天主教(包括基督教)攫取了在通商五口自由传教的特权,结束了中国严格执行了近百年的行商制度
《北京条约》教育成为条约特权,条约又将各国公使驻京作为特权确定下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为进占云南!两广,将其蓄谋已久的殖民中国传统藩属国越南的计划付诸实施,越南请清政府援助,法国不满,中法战争爆发”通过中法战争,法国加强了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取得了与英国在中国西南竞争的基地和势力范围“中日甲午战争后,法国利用法俄同盟关系,干涉日本还辽有功,将其在华利益扩展到采矿权、筑路权、贷款权和强行租地等方面”首先取得了对清政府的第一笔贷款权。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法关系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并促进了法国教会及其事业的发展,使中国国内民族矛盾更为凸现,同时教会教育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注入了一些新的因素“就经济贸易关系而言,在这一时期中法经贸关系显著扩展,法国对华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商业贸易稳步增长,中国对法贸易也逐年上升”就文化交流而言,这一时期中法文化初步融合,西方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在1906年后基本没有以激烈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历史以及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初步研究,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是初步融合的过程,也是初步融合的结果。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政局不稳,戊戌变法的余波未过,辛亥革命又燃起熊熊大火,袁世凯称帝未果,北洋政府奴颜脾膝,各帝国主义列强虎视耽耽,均想将中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法国也迫切想培养出一批亲法的精英分子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辛亥革命后,法国的对华政策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利益偏向,使其中立政策的内容一直以反对革命势力、支持反革命势力为中心“但由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法国的主要精力转向欧洲,无暇顾及中国,因此,从一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法关系基本维持在平稳发展的框架之中
3.曲折发展的现代中法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东西两大阵营的对立,法国追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封锁的政策5”戴高乐将军于1958年重新执政,对法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维护法国的主权和民族独立,争取法国的大国地位“1962年3月,法国同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埃维昂协定》,结束阿尔及利亚殖民统治,从根本上扫清了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1963年10月,戴高乐派法国前总理富尔访华,并就中法建交问题开始谈判,周恩来总理同富尔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以及“一个中国”等问题达成共识”1964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第一个西方大国,中法建交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国关系由此揭开崭新的一页“
二、中法建交中的台湾问题 1.建交中中法两方中的各自需求
中国方面: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孤立,中苏交恶,)法国的国际地位在战后虽较战前有明显下降,但仍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在欧洲事务、亚非的殖民地等问题上仍能发挥很大的影响力,戴高乐的外交独立自主与美国关系出现了明显裂痕,同时而戴高乐上台后,法国与苏联在在核武器及裁军问题上有明显矛盾,曾经一度升温的法苏关系也最终恶化,两国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
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主要是由于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和多欧洲国家的影响力使得法国的支持变得很重要。
中法之间贸易的重要性(西方对华禁运)。按照中国官方统计:1956-1962年对法国进出口总额同1949-:1952年相比,进口增长12倍,出口增长15倍。从1962年开始两_之问技术人员的往来大大增加。:
法国方面的需求与考虑:中法建交是戴高乐政府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中的惨败,依靠美国援助在欧洲事务上受牵制,)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局逐渐稳定,其经济也完成了恢复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戴高乐政府开始在外交上奉行一套被称之为“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方针,其主要内容包括争取外交独立自主,恢复法国的国际地位,并试图改变雅尔塔体系下的欧洲格局,在未来一体化的欧洲发挥领导作用。中法建交将是戴高乐发展中法关系,借以发挥东西方之间枢纽作用,进而实现“戴高乐主义”构想的第一步。考虑到中国同阿临时政府的密切关系和对阿尔及利亚局势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对于民族解放运动一贯加以公开支持的政策,同中国进行外交对话,并建立中法之间正式的外交关系,有助于避免中国对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支持,并且还可以通过中国这条渠道推动与阿尔及利亚方面的谈判,并最终帮助法国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也有利于法国保护自己在非洲等地的利益。法国工商业界到开辟新的市场的需求。2.中法建交中的台湾问题
随着阿尔及利亚战争的结束,中法建交曾经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的到了解决, 双方再次重启了建交进程,分别在北京和巴塞尔进行了有关建交的谈判。但在这
--阶段的谈判中,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又称为双方争议的焦点。中国坚持要求将同 台湾断交作为中法建交的先决条件,而法国方面则反对为建交设任何先决条件。最终通过多次谈判,特别是通过中国方面的两次重要的变通和妥协,中法建交最 终得以实现。
富尔于1963年10月22 到达北京,他对中方表示他里对媒体声称本次来华足私人访问,仍实际上他是代表法国,并强调此次来华负有特殊使命,要与中国关于中法正式建交进行全面的会谈,希望先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两次正式会谈,之后希望谒见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并提交戴高乐的亲笔信.最终,周恩来和陈毅同富尔达成了以下共识:,法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它是:1949年中华民国的延续,法国只承认有一个中国.双方仍有明显分歧,富尔反对由法国主动提出与台湾断交,他建议中国先无条件同法国建交,之后再发布一个公开声明,表示法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方面自然会撤回驻法外交人员,并同法国断交。而中国方面认为法国先同台湾断交是中法建交的前提。
而法国方面更多的关注公开声明和主动断交给法国的国际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些举措会让国际社会认为法国急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采取了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举措,而戴高乐时期的法国外交非常重视独立自主,独立自主 外交政策是中法两国在当时的一个重要共同点,这也是双方能在冷战大背景下抛 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1963年11月2日, 对下列三点达成了默契
:(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只承认屮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屮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再承认在台湾的所谓“屮华民国”政府。
(二)法国支持屮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不再支持所谓“屮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三)在屮法建立外交关系后,在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撤回它驻在法国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法国也相应地撤回它驻在台湾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除此之外,中国方面还允许台湾在短期内在法国继续保留少量的人员,但能承认其外交官身份。
这个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中国政府为了尽早实现建交,在两个最有争议的问题„-建交附加的公开声明和法国率先同台湾完全断交上做出了重大让步,以此为基础,双方达成了关键的三点默契,实际上就是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法国方面以不公开的保证代替了中国最初提出的公开声明和实际行动.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分别发表了简短的公报宣布建交,而台湾方面在不久之后宣布同法国断交,双方分别撤回了派驻在对方处的外交人员,法国和台湾的官方联系至此基本中断,这也标志着中法建交中的台湾问题在当时得到了解决。3.从台湾问题看中国外交政策
屮国在处理屮法关系时,史倾向千现实主义和灵活性。这集屮体现在对台湾问题的处理上,相比于屮方在1963年10月最初提出的建交方案(法国在建交前先同台湾断交,并公开声明反对“两个屮国”政策,由法国先照会中国),双方最终实际采取的建交方案更为精简(双方同时发表一个简短的建交公报,法方不必采取实际措施同台湾断交,也不需要法方发表任何声明,改由中方自己发表声明对“ 一个中国”加以强调)。
三 法国戴高乐时期对华外交政策 1.法国对华外交的背景
戴高乐主义:法国对华外交的理论基础:60年代法国对外政策体现在戴高乐主义的三大内容与实践上:以独立核力量为支柱的独立防务建设;以法德轴心为动力!法国领导地位为根本的欧洲联合;以借苏抗美为目的缓和谅解合作为特点的东方政策及第三世界政策”冷战期间,戴高乐通过退出北约!推动欧洲联合!与中国建交为代表的独立外交政策,扩大了法国的外交空间,强调了法国的独立自主地位,使法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戴高乐政府对中国的判断与认识:A.承认中国是早晚的事只待时机成熟,戴高乐说:特别不可能想象有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战争与和平“因此,撇开中国,就绝不可能设想签订一项关于东南亚国家的中立协定” B.其次,法国官方更加注意研究中国国情,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中国内外政 策的发展变化,关注中国与其它国家关系的进展,从中获取调整对话政策所需的各种依据;1961年2月,外交部亚大司的一份调研报告对承认中国的可能性再次进行了深入分析,列出承认中国的8大理由
1.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中法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的对立己经消除“ 2.中苏都支持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法国与苏联保持着正常关系,因此阿尔及利亚问题不应成为法中建交的阻碍
3.许多非洲国家己经实现了独立,中法在这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少” 4.尽管法台关系友好,但是在国际问题上台湾己不能代表中国“ 5.中国在不结盟运动中地位很高,不少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准备向中国派驻外交使节” 6.美苏关系已经缓和,美国也必将着手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如果美国走在法国前面,那么法国将失去在大国之间合纵连横的优势地位“ 7.中国己逐渐成为法国在亚洲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但目前还需要通过第三国 与中国做生意” 8.法新社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新华社也向巴黎派出了常驻记者,两国之间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接触“尽管承认新中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但由于阿尔及利亚问题仍未解决,法国政府没有马上将承认中国提上议事日程
逐渐收敛两个中国言论政策 2.戴高乐对华政策的深度考量
首先,中法建交是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向美国霸权挑战的重大行动,有其 深层和长远的战略考虑,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等问题,根本上服从于法国国家利益.中法建交是戴高乐谋求超越集团对抗!在美苏把持的国际体制之外寻求事实上的盟友,冲击两极格局的战略行动
利用中国因素,可以能为其掣肘美苏的重要筹码”戴高乐一方面同塑联缓和外交以牵制美国,另一方面同中国建交来牵制苏联“法中两国在独立自主,反对大国霸权主义这一点上取得共识,戴高乐从战略高度出发,将同中国建交看饭是其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中法建交可使法国成为能同中!美!苏三家直接对话的惟一的西方大国,大大扩展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可利用刚刚露头的中美苏三角关系,借助中国抗衡美国和牵制苏联,开拓法国外交的新局面。
另外,戴高乐也希望通过中法直接对话,借助中国制约美国,推动越南战争取得法国所希望的政治解决,以利于法国重返东南亚。
戴高乐政府发展对华外交的另一出发点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让法国先进的科技产品占领中国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通过文化交流扩大法国影响也是其对华外交的出发点。
四/ 戴高乐时期的中法关系
外交和爆炸-中法建交
文化大革命与五月风暴对两国关系破坏
1968年5月,法国五月风暴爆发,经济危机下的各类问题突出,人民希望社会变革,以巴黎大学为中心的学生运动与席卷全国的罢工相结合,举行了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大游行,政府出动大批警察镇压,发生了大规模流血冲突,戴高乐政权在此次政治和社会危机中受到直接威胁”中国舆论坚决支持法国群众的示威活动,谴责法国政府的野蛮镇压“加之法国学生运动中的一些青年学生团体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影响,不乏标榜自己为/捍卫毛泽东思想的红卫兵组织,引起了法国当局对中国的疑虑”法方因新华社报道法国国内局势时使用/反动统治集团血腥镇压等措辞与中国交涉,并采取禁止中国宣传品出售散发等限制措施“法国一些政党指责中国当局在背后支持法国的这场群众运动”中法关系跌至低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1958--1968戴高乐执政十一年期间中法关系的走向与发展,从有限的法台关系到法台外交自动决裂;外交核爆炸之中法建交,美国和台湾阻止不了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再到建交两年期间,中法关系呈现健康发展势头,中法两国国内局势的变化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和五月风暴的爆发,使得中法友好进程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