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语沙龙16期QQ话题研讨预告
心语沙龙16期QQ话题研讨预告
一、研讨时间:2011年11月1日(下周二)20:00——21:30
二、活动主持人:刘淑慧(山东临沂)
三、研讨过程和形式
19:45—20:00热身活动
20:00—21:25 进行话题研讨
21:25—21:30主持人总结
四、研讨要求
1、请您仔细阅读研讨话题,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发言,切忌跑题或偏题。话题研讨时间内,谢绝散聊。
2、话题研讨时,请您注意阅读别人的精彩发言。当别人发言完毕之后,您可以“瞅准时机”进行发言,切忌造成“刷屏”现象。
3、发言时,如果您是简短的言论,请您用“观点+内容”的方式。观点,以能概括言论内容为主,最好是精简的几个字。内容,请您控制在100——150字内。(友情提示:别忘了,末尾请您一定要附上: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号码。)
4、发言时,如果您的文章较长,那么请您这样操作:(1)将文字分批发送,每次以200—250字为宜,末尾请标注“未完待续”字样。(2)当您的文章发送完毕之后,末尾请标注“发言完毕”字样。(友情提示:为方便“心语月刊•焦点关注”栏目选稿,字数以1200——1500为宜。可别忘了哦,末尾请您一定要附上: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号码。)
5、如果您愿意踊跃发言,可提前到主持人处预约,由主持人优先安排您的发言。如有不便,也可提前将您的发言材料传给主持人或其他同仁,由其代为发言。
五、研讨话题
周二的讨论话题:话说学生立场。
“教育就是服务”,这是目前教育界叫得挺响的一句口号。“教育就是服务”,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但教育服务应该怎样做。时下,我们许多学校、教师津津乐道,声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果真是这样吗?在孩子成绩落后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平均分、优秀率;在孩子违反纪律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是文明班级的评比、考核奖金的发放;在孩子有所冒犯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往往是自己的尊严、地位„„如果,我们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1、你对“学生立场”的理解。
2、教师如何站在学生立场为学生服务。
期待您的参加,期待您的精彩。
第二篇:研讨沙龙
教学中“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主讲:郭环
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 拓展延伸”让课堂活起来
叶卫英
新一轮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校本教材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学模式,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教学要求。”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存在有不注重语文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教学弊端,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一般,学了新课程观,我们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其实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往往是生活中一些现象的重复再现或正在实践的产物,语文反映了现实中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反映出语文知识的根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授好一堂好的语文课,更应注意文道结合,穿插做人的道理;更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合理拓展与延伸,甚至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合理迁移和渗透,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巩固好所讲授的课文内容,最终取得“事倍功半”的奇效,下面就据我从教多年研究教学的实际经验,针对此方面阐述几点粗浅的认识,以达与各教学同仁共探究之目的。
一、教师首先要做到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不但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标准,更是做好知识拓展的重要前提,熟悉好教材既能把握教材的主线脉络,又能做到知识拓展的准确性和专一性,例如在教学小学九义教材语文<<动物过冬>>一课时,我们首先要知道本篇课文的主线:是一篇趣味性较强的童话,主要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课文是以小蚂蚁找朋友为主线,再分别渗透了燕子、杜鹃、黄鹂以及青蛙的过冬方式,课文条理性较强,容易把住教学主线,其次我们才来确定出拓展的重点是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从而最终设计好拓展的具体目标。
二、做到师生双边都准备拓展材料
课文知识的拓展应以搜集充分的相关翔实资料为基础,离开广泛的正确的第一手资料,拓展的“质”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拓展效果,拓展前教师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中的资料为自己“充电”,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脑上互联网,访问相关网站和网页搜集对此次拓展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上述的《动物过冬》一课,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常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拓展资料,毕竟有关动物的网站和网页,或者相关的书籍文献都很多,也容易找到,这为我们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蝙蝠冬天纷纷到树洞里用爪子钩住物体倒挂着过冬;平时一贯凶猛、残忍的蛇类则躲进山中废弃的洞穴,几百条甚至几千条挤在一起缠绕着过冬,特别是爱尔兰的冰蛇就更有趣了,它们在冬眠时僵硬得像木棒一样,当地的爱尔兰老人风趣地拿它们来当手杖用,有的甚至用它来做高雅的门帘,到春天冰化雪融后这些蛇会自己悄悄离去;其他典型的还有如睡鼠、黑熊、紫貂......。并且教师准备的材料应该是这次拓展活动中最多、最典型且最具有趣味性的,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拓展时自己的主导作用也扮演的更成功,学生在交流时尽量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材料,师生认真倾听,最后才集体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充分得以体现,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好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充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重要特质。
三、拓展采用的可行性方式 拓展的方式很多,可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来灵活设计,我认为拓展可以在教学时,边教学边进行,还可以在课文结束时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拓展放在课文结束时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把课文知识进行了延伸又能琯结全文,起到巩固作用,目前新版教材都在课后的思考练习中专门设计有知识拓展的相关题型,如:小练笔、宽带网、资料袋、综合性学习等等,为课文拓展这一环节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可较好的迎合新课标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甚至还可以采取“知识小讲座”等形式进行开展,或者以实践性为目的进行“实地小考察”,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在感受中真正体会到文中内容的真实再现,这样既能调节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又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
四、拓展结果的评价方法
对于学生的拓展及结果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于公平、公正、和理的评价。只要是学生自己认真搜集来的真实资料,我们都应该给于最公正的评价,在拓展的整个过程学生不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材料,而且还要把搜集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达到语文资源互相共享,所以我们的评价不但要客观、公正、公平,还要带有激励性,以学生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们的最终结果,激励他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处处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
总之,实施新课程观、新教学理念、新评价体系的今天,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模式更新,时代瞬息万变,决定了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必然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反思,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作为我们一个施教者,既要做好教学主导作用这一特殊角色,又要努力做到知识的正确引导和多渠道拓展,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学习能力,全面推进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坚实步伐。
浅谈教学中拓展延伸的体会
曹霞红
第一,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在课堂教学之中,我注意以教材为轴心,把相关或相联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特别是新旧知识和相关知识的链接,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倒也轻松有趣,既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巩固他们对旧知识的掌握。
第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中历来很多专家学者都主张“课内长骨,课外长肉”的观点。学生的阅读量越多,知识面就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刻,感悟就越真切,这是阅读的规律。历次中考,高考也证实这一点。所以,我很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作品中,我也注意到学生阅读作品效果,所以,我要求学生每阅读一篇(部)作品都要作阅读笔记或写阅读心得,通过我的引导很多学生慢慢地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自发组织读书会,交换图书阅读,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从中汲取文学作品的养分。因而在每次学校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中,学生因为阅读量较多、知识面较广屡屡夺冠,在作文竞赛中,学生写起文章来能旁证博引、引经据典,内容较有血有肉,主题思想较深刻,深受同行老师的好评。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拓宽阅读视野对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好处。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语文学习资源进而拓展学生知识面。
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组织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受学科分类的所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到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有关语文学习内容为纽带,有机地整合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下根据语文课程的不同内容巧妙地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延伸,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是能够牵动学生对课外知识涉猎的好奇心,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启迪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谈谈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
李喜春
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学生学习的全部,由此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知识理解的局限。随着《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拓展学科学习资源的重要性。但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拓展开始步入另一歧途:不适时机与过度。所谓“拓展”就是由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
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应把握几个原则:
1、学科性。我们不能把专业课上成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脱离学科特点的拓展延伸。因此,学科性,即致力于学生本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专业课教学拓展延伸的首要原则。
2、目标性。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也必须最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3、实际性。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方向、途径是无比广阔的,其高度、深度、广度的把握,也是值得教师仔细斟酌的。因此,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可能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甚至干脆不能实现。
课堂上的拓展延伸环节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展开,而且,拓展延伸的教学步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拓展和延伸,可以根据课的类型、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的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向名师学习,博览群书,认真思索,总结积累,才能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拓展延伸。当然,教师要防止自己陷入拓展延伸的误区,一味的拓展而脱离了教学内容,淡化了专业特点,刻意追求拓展的形式,为拓展而拓展,最终却达不到拓展的效果,在运用中要注意植根于各专业课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符合课堂实际。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专业课而言,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专业,又跳出专业,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专业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教材。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拓展延伸应该围绕教学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所以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教学内容,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专业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本专业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本专业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结果却把器乐、书画等专业课上成了音乐欣赏课。
五、拓展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拓展延伸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缩短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和乐趣,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能养成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达到形成和发展专业素养的目的。
比如语文教学中,在学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当时适逢美国攻入伊拉克,学完课文后,有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伊战争刚刚开始,请你根据孟子的论述,预测一下战争双方的前景和最后的结果,要求用上文中的句子。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出正义必定战胜非正义的结论。
总之,“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在鲜活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教学内容和过程拓展的契机,把握拓展的火候,用好拓展延伸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数学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王俊平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逐渐变得“活”了起来。学习内容的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师的头脑中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新观念,课上得热热闹闹的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然而,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许多教师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数学练习设计的思考。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展示,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功。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切磋。
一、联系生活注意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有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练习情绪分层调动
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每个层次学生的信心。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25+36-17时,考虑到学生已掌握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又考虑到部分学生经常审题不仔细,容易出现按连加题目去做的错误,于是先出示数字较小的加减混合题目 12 +8-6,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计算方法上,先算加再算减,此时原来易出错的学生已受到启发,也轻而易举地写出算笔方法。这样的练习设计给各层次学生学习新知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练习形式分层展示
传统的数学练习设计为了讲究答案的唯一性造成了形式的单一性,虽然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批改,但同时这样的练习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没有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程序化,解决问题单一化,没有半点创新意识。因此,课堂练习一定要注重分层展示练习形式。
有些教师认为设计分层的练习太难了,其实,我们只要把封闭式练习稍加改动,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分层练习。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例题为25×7×4,25×7×4=(25×4)×7从而使计算简便。若教师一直出现类似如125×9×8等习题,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模仿例题使计算正确。这样教师无法了解新授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无法及时“调节”课堂进度。对于较好的学生来讲无新意,慢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教师不妨出示类似“(7+7+7+7)×25”的题目。在学了3+3+3+3=()×()以后,教师还可以出示3+3+3+3+3+4+5=()×(),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可得到“3×8、4×6、6×4”等答案。这样的习题目的是从不同的练习形式来揭示有关算理,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面对新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练习评价分层反馈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看不到成果则会降低对这一事物的兴趣,产生畏难情绪。教师从事的则是树人的事业,每个学生的社会经历、家庭生活、认知水平都各不相同,小学生年龄小,更是不利于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评价是有效教学的润滑剂,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练习评价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因人因题而异的分层评价。
例如在平时的作业评价中,可以遵循“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评价也分层,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达到了自身层面的进步,就给予表扬和肯定。同时教师本人设计作业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层次,更要考虑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在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完成的时间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再如在实施分层作业时,教师明确标出作业中的基础题与提高题,必做题与选做题,单解题与多解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允许选做不同的题型,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就可以从数量上、难易上将定量型改为弹性型,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那么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收获和发展。这样的练习设计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分层练习带来的成果,更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个性得到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用心去关注、用情去体验、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评价需要的是真诚,需要的是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体现练习的导向性、激励性。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练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也是学生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载体。练习完成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解题策略、选择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操练的过程。数学练习的解题过程除了能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外,还对意志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对美的感受等人格因素的形成也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学中不要仅仅以完成练习为目标,对一部分练习进行分层设计,可以设置适度的障碍,或将练习进一步深化、拓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并给予学生意志与情感的鼓励,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出潜在的意志力量,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进一步追求成功的信心。
“数学日记”----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秦大庆
数学日记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想对数学老师说的话,对数学阶段学习的反思等等,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写数学日记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的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新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这样学生通过数学日记,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举措。
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改作业,何曾看到学生主动跑来向老师提问?老师围着学生转,这确是敬业的表现,可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吗?不,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围着数学转。我们应通过数学日记这个载体,激起每个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他们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数学日记必将使学生的数学生活更精彩。.一、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对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评价以及建议,即允许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以及课外活动、作业、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 3.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成就、失望以及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二、但在应用“数学日记”的实践中,往往也会有千篇一律,完成任务应付等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等,面对这种情况,加强指导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数学日记,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来入手:
1.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结合当前教学内容来写是学生最易下手的办法。可以具体谈谈学习时的感觉、联想、体会,可谈谈学习中得意,收获巨大的地方,成功的经验,也可谈谈学习的困惑,寻找出错的原因,思考应对的办法。
2.提倡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写预习或复习时的疑问与体会,可以写自己课堂的得失,以及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时也有失败的懊恼,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心理体验在日记中表达,让老师,同学了解,让学生的心理得到释放。
3.帮助整理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的理性知识较多,感性知识积累不够,我指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点疏理,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的学生绘制知识结构网络图,有的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对比等等。
4.记录一种学习方法,推荐给其他同学。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构建中,在过程中又许多方法要探索和选择。通过数学日记可以把探索选择方法的过程写下来,并推荐给其他同学。
5.记录课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果只限于课堂,就太窄了。为了使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我鼓励他们把从网上查的,书籍上找的,从长辈那里学到的各种知识记录下来,通过交流让全体同学共享,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同时学习的方式在交流中悄然无声地变化着。
三、.数学日记的实施要点
要顺利地利用数学日记辅助教学,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易到难,分层推进
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写日记的时候,不知如何来写。因此,开始时教师要扶上马,送一程。可以提出明确的条目,比如,今天研究的课题,所学的重要知识,所用的方法,理解得较好的地方,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地方,你对什么问题还有不同见解,今天你和谁一起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所学内容方法能否拓展到其它的场合应用,等等。再逐步提高要求,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维脉络,让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由外而内,逐步深入
数学概念,既是对象,又是过程。数学学习的最大困难,在于数学操作的对象的二元性。刚开始,学生大凡只会关注知识、定理、问题等外部的因素。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操作的对象延拓到主体本身。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写数学日记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一次思维过程。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在课后及时描述、追问自己在课堂上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及思维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向、解题策略,才能不断提升学习水平。
3.由零到整,形成系统
利用数学日记,可以探寻内心冲动,找出自我激励的具体措施,建立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利用数学日记,可以建构条理化、合理化、定位正确、长短结合的学习目标,并使之随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能激励自己坚持目标,开发新目标,形成优良得学习目标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下达自我学习命令,保证学习效率,调控自我情绪,完善学习执行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思考做题的真正目的,抓住每次考试机会,上好每天临睡前的必修课,做好阶段性总结,强化学习反馈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树立信心保障,主动利用好教师资源,主动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保障体系。
总之,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为学生综合构建良好的学习体系。数学日记,从固定格式开始,到不拘于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它能优化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关注思考过程,提高元认知能力;拓展心理生活空间,提高对思想方法的再认识;丰富情感体验,反思过程得失;反馈教学信息,更新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写数学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因为它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索和运用,不但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热爱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拓展了数学学习的时空,使数学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小学科学中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吴建军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重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科学课的教学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外作业和科技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认为课堂教学是科学课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和科技活动则是科学课的延伸,课外延伸和课内教育同样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好这种课堂的延伸呢?下面我就结合我在这五年的科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活动作好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全过程能吸引学生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组织学生,提供情境。这正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做好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有些材料学生一时采集不到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或者帮学生准备好,上课时发给他们。比如:在上《美丽的彩虹》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水槽、镜子,我还特地到初中里借来三棱镜,白板,准备了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的纸片供学生制作牛顿盘用。特别选取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进行,当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投射到白板上,学生看到了像彩虹一样漂亮的颜色都非常的激动,很想亲自尝试,然后指导学生自制水棱镜,分析了三棱镜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后,让学生思考能不能反过来把多种颜色的光合成白光呢?然后再引导学生制作牛顿盘,这堂课后学生兴趣非常高,有些学生课后还用三块玻璃制作了彩虹水棱镜。在上《研究土壤》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在自己家附近采集一份土壤标本,上课时带来,采集时让学生通过看、刨、摸、捏的方法观察土壤,对土壤有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上课时让学生思考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因为在课前的观察、采集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找到了活的动植物,蚯蚓、小虫、小草、花木的根,动植物的残体,枯叶、蜗牛壳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想到土壤是混合物,就很自然的过渡到土壤的分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进行分离,分析了土壤的成分。最后教师提问:种花需要怎样的土壤?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土壤中?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在课后继续观察研究了。
第二、教师要做好课外作业的组织、指导工作。课外作业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课前有大量的材料需要学生在课外准备,上课时有很多作业不能在课堂上完成,有些活动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如《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的养蚕、《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种植凤仙花、《种子发芽实验》、《建立栖息地等》等,我在上好《建立栖息地》后,我要求学生养几条小鱼长期观察并记录。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家饲养、观察金鱼、鲫鱼。一个月下来收获不小。很多学生有独特的发现:“半个月不给它吃东西,它也不会死,只是身体变小了”“鲫鱼的颜色会随周围的环境慢慢改变” “鲫鱼在吃沉到鱼缸的蛋黄时,是先用胸鳍搅动水,使蛋黄浮到嘴边再吃下去”„„综合他们的观察,我又指导学生比较系统的从鲫鱼的外形、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方面进行观察实验,撰写小论文,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第三、要组织好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很强的趣味性、实践性,为迎合小学生爱动、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接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校能从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力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与主动性,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标本制作、动物饲养、航模、气象等。
2、走向广阔的田野,观察大自然,引导学生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土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及青蛙、蝌蚪、蚯蚓等各种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等。
3、建立科技活动基地。为开拓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校把科技含量较高的上峰包装集团作为劳动学习基地,请厂领导介绍各种纸板的生产工艺,制作流程,参观生产流水线、新产品展览室、科技创新的奖杯、锦旗等,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科技兴厂的重要性,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必须靠科技进步。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掌握扎实本领,将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出重大贡献。
4、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每年结合“爱鸟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周宣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演讲竞赛,创办科普板报,举办小制作、小发明比赛及成果展览。
5、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小爱迪生》、《科学大众》等科普书籍。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蕴藏着浓厚的趣味性,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去参与,去探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四、教师应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既包括学生反馈给教师的情况,又包括教师采取灵活的方法及时的把你的态度反馈给学生。特别要肯定作业认真、效果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成功的欢愉,激励全班学生。在我给学生的作业中,有相当多的是小发明、小制作。每次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都记入平时成绩,比较好的作品还放到学校的橱窗里展出。几年来科学课堂内外的结合,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力的促进了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彭龙
1、充分利用教材中专为“入学准备期”设置的内容与配套教学光盘,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删减了一些较难的内容,增加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增加了:为自己取一个英语名字、用英语说说学校的校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用英语来称呼自己班级的所有老师、用英语向新同学来介绍自己等等。
2、充分利用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开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形式活泼、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的英语活动。
3、在课上开展各种教学游戏,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外语,并及时和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与愉快感。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通过3个星期的磨合,大多数学生已经逐渐适应小学生活,对英语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并初步了解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我们的教师也正满怀信心重新投入到开发新教材的任务中去!
思考与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已开展了3年时间,但是对我们而言研究并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我们仍有许多思考与困惑!
1、如何在师生考试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开展好拓展型教学
虽然“减负”政策相应出台,但由于落实不力、监督无力,加上现行教育体制与社会普遍重视学历的大环境,如今教师与学生仍对考试感觉压力甚重。面对“要分数还是要能力”的两难问题,一些教师便提出“考试难,时间紧,没空进行拓展教学”的理由,“坚守”教材,反复运用反复操练,务必人人都要将教材知识烂熟于胸!对于这些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让他们转变教材观、教学观,开展拓展型教学呢?
2、如何使用好拓展型教学校本教材 针对广大教师缺乏拓展材料的呼声,开发拓展型教学校本教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一些新问题又会随之而来!如:拓展内容应是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兴趣所在、学习程度而定,若统一内容,是否会失去拓展型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更多适合自己知识的机会,从而激发兴趣、拓展眼界”的初衷呢?另外,教师如若过分使用和强调拓展教材,其间的内容转化为基本教学内容后,教师又会否追求更高层次的拓展内容呢?而这又是否会变相增加学生负担呢? 的确,太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极好的课题,鞭策我们将课题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对困惑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总之,通过“小学英语拓展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不断的深入,广大教师提高了自身建设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一切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拓展型教学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人才设置了学习通道,因为拓展型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和爱好、需要和追求。培养学生既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又拥有广博的视野;既有共同的基础,又有发展自己个性特长的不同基础;既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又具备坚实的实际操作的能力,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开展拓展型教学,帮让它更好地发挥长处,达到一定的效果,对我们学校和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体育教师知识素质的拓展与提升的重要性
陈晓
教师方面的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一词的最初意义是指“事物的主要成分或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现代辞书指出,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指素养、品质、资质。对素质进行结构分层大体可分成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层面。由于知识素质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拓展、提升之,对于新课改显得由为重要。
1.有利于教师对当今社会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刻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展着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构建了课程的学习目标体系,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在强调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增加了情感体验、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形成等新的领域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加以确认,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乐于实践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出真正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拓展与提升。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全面地去认识和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要全面认识和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就必须拓展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素质。因此,教师知识素质的拓展和提升有利于教师对当今社会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刻理解。2.有利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把握和提高
教师对这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的学习本身就是知识素质的拓展与提升,教师知识素质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又反作用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把握和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同样也要求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学习,拓展与提升自己的知识素质,随着教师思想知识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把握和提高。3.有利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向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习掌握与运用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的基本知识,提高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学会与运用体育运动技能。在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目标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教学,以竞技化比赛测试结果为主要评价依据,侧重于对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绝对性评价,而对课程目标中的心理目标、卫生保健、社会适应等目标方面的提法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这样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手脚,扼制他们在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学习上的动力,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拓展与提升以及学生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等课程目标,具体目标的达成以非常形象的方式提出来,使其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更明确、具体,要求教师必须对营养、卫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把握具体授课的内容标准。当教师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有很大程度的拓展和提升后,就能有效推进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4.有利于教师开发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学科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的学习氛围、环境,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教学,而“在所有的课程资源当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创造者,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能有效、合理地拓展与提升教师知识素质,有利于提升他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在新课程下教师拥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对开发和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5.能有效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忙于教学,少于读书,偏重经验,轻视理论,造成了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得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远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科研能力是素质的重要体现方式,因此,教师应广泛地学习本学科的、跨学科的知识,去改进自身知识结构,在丰富、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能有力地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使体育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向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一线教育专家”转变。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廖瑞芳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进行拓展教学。如何更好地进行音乐课的“拓展延伸”?本文试从如何以课本为立足,怎样跳出课堂进行拓展延伸等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理念深入人心。新教材也为教改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进行拓展教学。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那如何更好地进行音乐课的“拓展延伸”,我想我们应该做到——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一、立足课本——拓展延伸的根本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音乐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本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例如:在指导学生聆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以小猪、小熊猫为题材的其他艺术作品为欣赏教材,如舞蹈的、绘画的、影视动画片等等。让学生在这些视觉艺术中,感受动物的各种形象、神态,然后,再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视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在拓展延伸的同时,我们音乐教师也要注意要以“音乐”为教学主线,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实施、追求时髦。如果拓展不能起到扩展教学内容、扩张思维、培养能力的效果,那就没有实施的必要。
二、跳出课堂——拓展延伸的方法
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音乐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音乐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
首先,课外拓展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范本,在很大程序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开辟音乐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作品
外,还有更多的拓展方法。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例如:我在教学歌曲《郊游》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爬小山”,“过小河”,“走小桥”,“钻山洞”等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聆听、感受、表现歌曲,在这“身临其境”的音乐课中,是学生实际生活中郊游的快乐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觉好象真正去郊游了。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的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课堂的快乐。
2、音乐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
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这一大家庭,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这些足以说明美术、音乐间是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互相影响,发挥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这首作品美妙的意境时,学生们都很兴奋。有的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鸟,有的画出了鸟儿争鸣的场景,还有的用线条和图形的逐渐变化模仿出了鸟鸣声的渐强,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相关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对不同艺术的综合感受,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教学的效率。
3.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在学习《小蜜蜂》这首歌曲时,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一些小蜜蜂飞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进行飞舞,学生们感到非常地开心、快乐。
4、音乐与艺术之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欣赏完《春江花月夜》时,我让学生来写一写听后感,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听完了这首《春江花月夜》,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地区傍晚时柔软、优美的山水画: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夜幕降临了,一叶渔舟停在了碧波荡漾的湖水里,倾听着从江边钟楼里传来的鼓声,在月色中的江面上传得很远很远。它将夜晚烘托得更加美丽、幽雅。渔夫静静地听着,简直入了迷,直到钟鼓声断了,渔夫猛然一醒,才知道该回家了。渔夫摇着渔船,在月色的照映下划浆远去。《春江花月夜》不愧为音乐精品,它将景色与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确实
是成功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其次,还要化有限为无限。课外拓展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音乐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兴趣,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如经常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播放一些优秀的儿童、影视歌曲,经典的中外名曲;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音乐电视节目,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如儿童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元旦等都是好的文艺节目出的特别多、特别新的时候,可以抓住时机录制一些好的节目让学生集中欣赏;还可以组织鼓励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多参加一些文艺汇演、比赛;还可以利用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近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从中得到美的熏陶。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变不能为
能,变少能为多能。
三、“拓展延伸”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而非固定的“模式”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从一滴水中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服务。如果因为拓展冲淡了教学的主题,那这样的手段就没什么意义了。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照搬,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尝试。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音乐教学,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本,又跳出课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音乐教学若能抓住事物的变化特征,拓展延伸教学的时空,那课堂必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激情的天地,师生必
将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创新世界
小学英语的拓展与延伸
陈小燕
开展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生活、学习空间及学习方式的拓展中爱阅读、会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英语电影练就完美听说能力英语达人的英语学习计划听说读写,新概念轻松搞定30天成就流利口语有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了.教育行为变化了.英语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从肤浅走向深厚,从幼稚日渐成熟。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任务目标的驱动下,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人们比较忽视阅读教学,认为小学生的词汇记忆量少、知识面较窄、语法知识欠缺,不适宜开展阅读教学。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阅读.作为信息获得的主要手段与渠道,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信息输入(input)的一种主要手段.英语阅读对小学生英语语言信息输出(output)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对通过听觉所输入的信息的分辨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调动和运用以前所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以及英语词汇.因此.阅读过程既是一个运用已知和探索未知的过程。又是一个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的过程;它能让小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和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工作.应受到高度重视。
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生活、学习空间及学习方式的拓展中爱阅读、会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
展。
一、加强“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
1.通过研究.揭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科学地整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充分运用隐性和显性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渗透性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课的效率并构建小学英语阅读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建构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自尊
自强.乐于探索的个性品质。
3.通过研究,增强课题组老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进学校英语教学向最优化发展。
二、开展“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语言学家Michael Swan&Catherine Walter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没有被归纳的自然的语言材料,甚至好象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的资料也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这部分的非结构性语言的输入.学生的下意识语言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选择材料和处理材料上有一定的帮助。
2.认知心理学和阅读策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外语阅读只不过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认知策略又是人类了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一般思维方式。因此.研究英语阅读.就要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决策过程;重视阅读策略的持久训练和迁移。这种持久的训练就体现在我们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阅读。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acquisition);(2)转换(transformation);(3)评价(evaluation)。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即将已获得的知识在完成阅读新任务的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转换成新的形式(有情感、体验等),在此过程中并完威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三、实施“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阅读任务.使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使其在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活动的同时,激起进一步的求知欲望,把学习的兴趣向课外延伸。从阅读教学的结构体系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找到阅读教学的突破点。在教学中了解学生.认识到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看懂一篇文章会做几个题目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渗透、拓展.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宽知识面、丰富体验、促进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其次,阅读的内容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选料时除了考虑语言材料在内容上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以外,至少应考虑这些因素:容易(easy)、简单(simple)、有趣(interest—ing)、有意义(meaningful)、有价值(valuable)、有用(useful)和可以享受(en—
joyable)o
2.适当控制、体现开放的原则。教师在实施渗透性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如何对原始语料进行加工?对阅读要提出什么要求和哪些任务?阶段目标是什么,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等等。如果没有适当控制,则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进行适当控制.还要注意体现阅读教学的开放构建:(1)体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包含隐性课程(如校园英语文化的建设、班级英语环境的布置、学习氛围的创设等)、显性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资源,如图书、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资源。(2)体现目标的开放性。(3 J体现评价的开放性等。
3.活动实践、形成策略的原则。在开展渗透性拓展阅读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倡导活动体验,注重实践,加强对学生的认知策略方面的指导,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形成。
四、“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内容的设置
1.研究如何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材料。如何选择、处理多种
阅读素材.
科学地整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变单纯的教材学习为把教材作为学习的蓝本.积极引导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多种教材互相渗透.努力拓宽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充分重视主体内化的精神.注重阅读品味而不是阅读分析,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领悟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从而引导启用习得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内容、空间和方式的拓展,实现对。精读
1、。阅读”、“浏览”等阅读要领和技能的把握.在阅读实践中进行借题发挥、追本溯源、由此及彼互相渗透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吸收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2.研究如何进行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的互相渗透。遵循“用中学,学中用、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将课堂中所学的英语在生活中加以使用.这样就大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英语的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和人文素质。由此可见,教师还必须着眼于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渗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使
用英语。
3.研究如何构建渗透性拓展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年级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确立一种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总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英语教学。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在目前的课时安排情形下开展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需要各个学校、各位英语教师作出积极有效的安排.这样才能使这项活动得以有序、有效开展。
让课堂有“滋”有“味”
――关于拓展与延伸的总结
郭环
从一个小的切入口,来谈主题作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主题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的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目标进行有效达成。
刚开学,操场上杂草丛生,于是让学生去操场上拔草。结果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来学校是学习的,为什么要来干活呢?手上都起泡了,真倒霉„„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很多,虽然是乡下的孩子,却决不与我们小时候同,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宝贝得很,都是十指不沾泥的料。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体会,非常好,这就是学生心底的声音,而学生心底的声音,就是写作最好的素材。于是,我把本学期的学校生活主题定为劳动主题。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了第一次作文教学――《记一次拔草》,第二次作文――精彩的辩论赛(小学生要不要劳动),第三次作文――《参观久红生态园》(一个农民企业家即智慧的劳动),第四次作文――《一次手工制作》(美术课的内容),第五次作文――食堂体验(尊重普通的劳动者)„„
主题――来自学生心灵的呐喊
影响学生作文兴趣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作文教学的模式与文章产生的的自然过程是不一致的。写什么和怎么写是写作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前者是“源”,后者是流。作文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后者,轻视前者。其实道理是明摆着的,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怎么写还有什么意义?刘国正先生说:“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这就是“米”的问题。有了“米”,做饭还会难么?虽然很多教师也知道“米”的重要性,但找的“米”往往有“伪米”与“劣米”之嫌,且缺乏系统性与主体性,是教师为写作文而找的米,而非学生生活之“米”,情感之“米”。如为开作文课,来个“铁锤锤蛋蛋不破”、“扳手腕”、“魔袋”„„学生兴趣很浓,但却知道那是表象,课一开,一切复原。那如何找“优质大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
1、作文回归学生生活――真实性
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认为“生活”或者“需要”是作文、教育甚至于人生追求的原动力。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更是把“生活”提到了无以复加的中心的地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
学生是有生活,而且有真实的生活。但学生的这种真实的生活却与作文教学相去很远,如果教师不能有目的地回归,学生也就无法写出生活作文来。生活需要式,就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以需要为写作目的,并且把写作过程深化为学生生活需要过程的一种作文方式。这里演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要把作文演化为生活,又要把作文演化为需要。那如何进行这种演化,教师就要善于把握写作的契机。学生的哪些生活富含作文素材,应该如何呈现学生的这些生活。如学生除草的问题,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除草活动,这本身就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在除草的过程中,有学生思想的问题,有除草方法的问题,有劳动态度的问题„„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抓住这样的生活,再与学生的习作进行融合,作文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当然,这样真实的生活是很多的,劳动、学习、各类活动„„
用生活的理念构建作文教学,是让作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的最佳途径。生活是美丽的,当我们的作文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时,作文,也因为生活而美丽。
2、作文还原学生做人本真――生态性
小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情感是丰富而奔放的,缘何一做起作文来,丰富的情感就烟消云散了呢?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特有的情感出发,而是重要问题出题,忽视学生内心世界和实际想法。作文最质朴、最崇高的意义在于:它是学生心灵的一段写真。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独特的,谁也替代不了的。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感体验,返朴归真,让学生真切而自然地感受到了“我在”的境界。
当学生在操场上除草而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来自于学生心灵深处的呐喊。我们不可以扼杀,不可以专制,但不对的想法也不要去表扬。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去进行引导。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作文。首先是还原学生的生活。我带着摄像机,当两个班在另一块草坪上进行拔草比赛。用摄像机摄下杂草丛生的草坪,然后让学生进行除草比赛。拍下除草的过程,再拍下干净整洁的劳动成果――草坪。让学生写下第一篇作文――《记一次拔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画面,通过讨论,大家感受到一种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劳动中产生的智慧与美,更体会到合作的力量。这些声音,是由学生产生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的。随后,针对一些原始的声音,我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赛――小学生该不该劳动。学生去收集各类资料,了解一个个典型的劳动者,再观看大学生辩论赛的视频,最后进行辩论,从另一个意义上去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所有的语言,在学生的针锋相对中流淌,此时教师就不要再去想学生素材的问题,情感的问题,思想的问题,因为这些都在基于学生原生态的情感基础上迎刃而解。
课堂上,应该让儿童发出声音,这是儿童的权利,而不是教师对儿童的恩赐。在课堂上,教师只要留给孩子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作文课堂更是如此。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的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3、作文创生情景活动――典型性
学校的生活很多,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无法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写出有价值的作文。所以,教师针对要写作的生活,精心地安排与组织这样的生活,使学生的生活典型化。也使学生更容易去观察,去思考。再以除草为例。我选择的是全校草最多,最难除的一片,密密麻麻,能淹没学生的小腿――增加困难度;并且选了两个班作为比赛,游戏的竞争――增加趣味性;用摄像机拍下整个过程――增加神秘感;有三位教师负责指导拔草的方法――增加观察性„„在这样的典型场景中,再加上事后的观察与指导,写出好作文是不难的。
无论是采访,还是游戏活动;无论是学科整合性作文还是参观游览活动,在作文与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把种种可能性考虑到,增强作文教学的典型性,更增强学生习作的典型性。叶老说得好: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这样的时候,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
序列――学校生活的全面整合
很多人认为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主要是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只要解决学生的作文素材问题,学生的作文便是水到渠成了。于是,各种生活作文应运而生。然而,该如何呈现学生的生活场景?它与国家的作文课程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是不是给了学生生活,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习作的问题?教材中文本的例子作用在生活作文中怎样呈现,即如何训练学生习作技能?这一系列的问题,仍然残酷的摆在一线语文教师的眼前。
那我们又如何利用学校的各种设备,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学校各种活动,来重新架构作文序列呢?
1、在文本教学中相机模拟
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再加上控制力、意志力相对较差,往往对习作的兴趣不能做到有效的坚持。因此,作文的兴趣往往成了一时之兴,而这种一时之兴如不能得以持续,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难于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有人就提倡结合学校的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最优势的教学资源,静下心来,花一点功夫,确定一个作文兴趣序列体系主题,然后将课本上每次作文训练内容融入其中去。
我们来看苏教版十二册的作文教材,习作1――家庭趣事,习作2――童年趣事,习作3――读后感,习作4――科学实验,习作5――成长烦恼,习作6――调查统计,习作7――给教师的一封信。这些作文体裁不成序列,与文本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冥想,效果也不会显著,更无从谈习作兴趣的培养与习作成就感的体验。
那我们如何建立从文本走向模拟生活的序列呢。如在学会《理想的风筝》、《轮椅上的霍金》这些单元,有的是安排写一种家乡的特产,有的是给老师写一封信。这些写教材与文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文本作为一个例子,也没有真正起到例子的作用。这样的素材作文让学生趣味索然。面对这种的习作,我们可以进行一种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真正感受生命,健康成长。我们学校一般在这样的单元之后,进行一种拓展游戏。如盲人足球赛、三足跑、盲人赶路等等。以盲人赶路为例,在活动前,以拓展游戏的模式,结合成小组,以小组起名,商量口号,游戏策略等。在比赛过程中,一名学生做盲人,一名学生做指挥,在间隔的五六张凳子间前进,哪一组指挥得当,并且不碰凳子,速度最快者胜出。
研究者分析了游戏化程序的动机特征,认为它们难易适中,具有适当的挑战性;引发好奇心;使个体有控制感,感到自己的的活动决定了事件如何发展;游戏含有新奇想象。此外,游戏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或提供竞争机会。
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决定了教师会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科学地对学生的知觉进行训练。心理学与写作学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好文章。
2、在主题活动中有机渗透
学校的主题活动很多,如读书节、体育节、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当我们确立一个写作的主题之后,总能从这些主题活动中找到相应的写作点。如本学期的读书节,我们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与学校附近的生态园联合,有采访活动,也有参观访问。那如何与劳动主题进行整合。这时我们想到,农庄的创办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白手起家,到如何规模宏大的生态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人物,而且又是学生熟知的人物。于是我们以智慧型劳动这主题进行写作,通过采访与参观的方式来积累素材。我想,一个学校的主题活动很多,确立写作主题之后,总能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找到一个写作点,把学校的主题活动与学生习作结合起来。
3、在学科教学中随机整合 语言文字是一种载体,它组成句子或文章后,总会装载着某些内容。阅读材料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使语言学科跟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诗是在声画,画是无声诗。”阅读材料中的文学作品在很强的艺术性,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息相通。现在我们的各学科往往职责分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自然、美术、音乐等术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
如在学完十二册的第四单元走近科学后,要求学生写一则科学实验。对于这则科学实验的选择,教材要慎重,与科学老师进行商议,选择更为有趣的实验,并进入他们的实验课,拍摄画面,感受素材,在摄像机与语文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也不在是一种纯粹的实验课,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生活,学生会更专注,也会更投入,更会搜集与整理素材。美术课的手工制度,体育课的竞技,音乐课的表演这些都可以与我们的作文教学进行整合。
所以,在开学初,语文教研组就要对学校在各个月各个部分组织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有效地进行整合。如十二册习作6的统计是可以搞综合实践的,那与班主任在制定计划时就要把这一内容放进去。如果这学期教材上有没有写游记的要求,如果有,就放在学校组织的游览活动中去。如果这学期没有,而在下学期安排了,那可以适当地进行融合,把写游记的作文要求放到下学期去。
技能――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石
追求学生思想的原生态的习作是否需要习作的技巧,答案是肯定的,学生要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简洁明白,生动有趣,必然需要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将原生态思想与作文技巧训练和谐统一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确实,具有同样生活经历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同样感人的文章。特别对于开始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想为自己“特定的思想内容”寻觅到一个尽可能适合的文字表达,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比如,学生写《拔河》,比赛的时候,学生个个情绪高昂,可拿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下手了。有的即使硬着头皮写了,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混乱,文不成篇。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也会产生畏难情绪。没有教以方法,有时“放胆文”,也会“放”不出来。那如何在主题作文生活作文中兼顾作文技能的渗透呢。我们在每一次习作中确立一个与主题有关的重点的作文技能。如拔草活动,我们确立了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因为主题就源于学生对劳动的不同看法。在拔草前,我们首先进行心理描写的方法的技巧渗透。一边讲技巧,一边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的名家名作。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即文,自然纯熟。”结合名作,再加系统的方法讲解,让学生从技术层面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进行拔草活动时,我会相机的问题学生,此时你心里想些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如看法丛生的杂草,心里是怎样想的,看到别人拔得好,心里是怎样想的,看到比赛结果,心里是怎样想的,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在作文教学时,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在作文修改时,也围绕这些问题,在进行评价时,也围绕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课前的习作,活动时的感悟,课堂中的反复,修改时的巩固,评价时的加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个重点的习作方法,学生是很容易掌握了的。第二篇辩论赛我们的技能重点是“对话的几种呈现方式”,第三篇是重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无论哪一篇习作,过程与第一篇相似,都会从阅读走向活动,从活动走向方法,到最终的掌握方法。
西蒙斯等研究者在综合有关策略与技能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在教授策有略、技能的同时,也要应用该策略、技能,要求对策略和技能的应用进行检查、监控。
2、注重策略、技能与知识间的交互作用。
3、策略与技能的教学是长期的、细致的,应始终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应用策略与技能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掌握、概括并迁移所学的技能与策略,在熟悉的环境中熟练应用习得的技能与策略。我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写作反过来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如果教者精心地组织学生的主题生活,全面的整合学校生活,有机的渗透习作的方法,习作让学生喜爱为期不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文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实际上,作文课堂的组织形式需要相应的改变,这并不是什么艰深的见解。但长工期以来,我们没有多少人去思考并实践它。而当我们的教材观、教学思想等诸方面发生改变,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生态体系,原来的课堂组织形式就变得僵化。当我们建立以这样的作文教学生态体系之后,真正实现了尊重儿童个性,尊重儿童个人经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了
第三篇:地产沙龙活动预告
下午茶——【地产精英沙龙】
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原地产商学院——地产精英沙龙活动于每个月第二个(周五)和或第四个周周四 举行,现将活动内容预告如下: 期次:第一期
时间:(尝试)12月(周五)下午3点至5点 主题:地产精英沙龙 活动目的:
1、通过资深专家、当地知名房企、研究机构的思想互动,和谐沟通,搭建一个平台,帮助房地产企业解决问题,长期有效的发展;
2、通过沙龙活动,增加精英之间的互动,并在活动中创造兴趣点,为嘉宾们提供一个智慧精英互动的交流平台,做好良性互动与资源整合 地点:
1、郑东新区道和堂茶会馆(众意西路与地润街路口东10米路北)
2、郑州动漫基地10楼雅仕会。
3、会员或赞助单位免费提供场地、(酒店、会所、等)
参加人员:10--15 地产资深专家、嘉宾、当地知名房企、研究机构及各大媒体 【本期主讲嘉宾待定】:
帝湖卢天明 地产媒体主编 政府 税务、住建厅(与梅森沟通后待定)【待定嘉宾】:
川渝商会副会长(对地产兴趣)锦艺朗锐置业董事长 格林 正商 正宏 绿地 美景 亚新 帝湖 西元 清华园 亿隆 康桥 等
【本期主题】特别提示:任选、待定
第一个周五根据核心人物需求或主持人特长、研究领域必须确定
1地产与税务 ○2住建厅与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3三中全会地产政策解析 ○4国土厅有关土地政策 ○5策划人 ○6规划建筑设计 ○7装修 ○其他如下
参加地产沙龙,议题
1、当前地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探讨地产企业面对国际经济变化与变局,如何应对;
3、了解周易与管理、房地产与风水、4、政府时政方针政策解析
5、银行、银监会、投行等共同讨论融资、贷款政策、渠道畅通
6、IPO上市、融资
7、公司股票稳定、上涨
8、航空港商机
9、中原经济区商机与发展
10、物流地产、商业地产、商用地产、教育地产、高端地产等
11、交通与地产规划
12/土地与地产、建材创新与地产、建筑设计理念与地产
13、政府政策与地产、发改委、住建部、国土厅、工商税务、等
14、三中全会地产政策解析 15,经济发展与地产升级
16、地产人力资源管理
17、广告推广新机遇
18、地产概念转换
19、地产市场细分
20、商业地产与未来电商之间关系
21、法律与地产 22.中医养生。。。。
23、文体、古玩、字画、金石
【下午茶·地产沙龙】
1一起与资深专家、当地知名房企、研究机构及各大媒体共同论剑 ○2活动属业内交流而非商业活动,谈得轻松,聊得透彻,整理了思路,明辨了○方向;活动为公益行为,免费参与。3为达到活动效果,人数有所控制。○电话:0371-邮箱:639606088@qq.com 宣传:
1活动后续报道将刊载在我们的网站、基地自媒体、地产商学院自媒体,○博客、微博、微信、播出、以飨各位读者
2重要有意义的内容、在 相关媒体网站、网络媒体、电台、电视播出 ○3关联杂志、报纸、有偿或无偿刊登、、、○
项目推进时间表:
一、具体周工作安排
1、第一个周四
联系维护较为熟悉地产或关联公司重要、核心人物。5个。以期达成参加意向2个
2、上周五
1联系地产或关联公司10-15个 ○ ○2地产媒体负责人3个(与圆圆沟通后待定),3政府相关官员3人(与梅森沟通后待定)○5以期达成参加意向地产4-5个、媒体2个。官员2个 ○
3、周一 联系地产或关联公司15-20个 以期达成参加意向5-6人 ○
4、周二
1联系地产或关联公司15-20个 以期达成参加意向5-6人 ○
5、周三
1联系地产或关联公司15-20个 以期达成参加意向5-6人 ○2拟定沙龙主题议题、并发送给相关意向人员 ○3并与会所方面沟通时间。人数安排 ○
6、周四
依次确定参加意向客户时间安排、以确保参与者人数和质量、总确定参与者控制在15-20人、并与会所方面沟通时间。人数安排
7、周五工作计划
○1上午再次确定参加意向客户时间安排、以确保参与者人数和质量、总确定参与者控制在13-18人(如有临时事不能参加者)2再次与会所方面沟通时间。人数安排 ○3提前到会所查看会所情况,并迎接各嘉宾、并与相关人员 ○4做好沙龙其他方面的安排 ○5结束后要及时欢送 并与第二天或合适时间里与之联系 ○
8、风险控制
综上○1积极沟通以确保沙龙能够组织成功、○2尽可能的联系有实力团体、尽可能多的沟通联系、以确保总意向参加人数为25-35人、最终明确参加人数为15-25人。最终实际参加人数为12-15人其中必须确保政府参与人一人或 媒体一人或行业权威人士
○3如有商院能联系一名地产资深研究人员参与更好
○4如果政府、媒体、研究人员都不能参加 那就打打麻将喝喝茶吧
○5所有参与者可、赠送EMBA试听课卡5张,意向参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者送3张试听卡,意向参加没时间参加可送2张试听卡
○6未知风险不确定性,尽可能和同事沟通共同完成此次沙龙活动
方案项目的可变性
1、在客户的拜访邀约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与客户的熟识度、或邀请、联合邀请等不特定情况下,可即兴组织类似于朋友聚会类的茶话会,某种体育活动、钓鱼、高尔夫运动、某地方参观、某企业参观学习等2、3、4、5、6、7、8、9、在参加1的不确定活动时,可跟活动目的、内容可随时邀约已有学员、意向学员、关联学员、相关会员、会员学员朋友一同参加、并控制好参加人数、和场地安全性和成本的可控范围
亦可参加有偿性(收费)活动、人气活动、登山活动、团体
参与者皆可、(或)获得不定量赞助、礼品、代金卷、或是听课卡 因时、可有固定模式的每月第二周末和第四周末。亦可有不固定、即兴的、商业的
每次参加人中毕业学员1-3人、在学学员2-4人、意向学员3-5人、外围学员2-3人-教授、专家、研究员1-2人 政府相关人员1-2人、媒体人、主编、主任1-2人、某大师类(隐士、养生、佛、道、医、国学、古玩字画、等)1人、金融行业、(银行、信托、投行、基金、股票、期货、黄金、资金中介等)1人、参加论坛主题皆因实际情况而定
注意在参与组织的过程中,要注重整合会员、或赞助会所资源,积极引导、并在合适的情况下成为基地联合会所、并以这些高端、上档次的会所为主要平台,整合会所会员参加学习或论坛、扩大影响力、并以此整合高端娱乐会所、场所、养生会所、高端餐饮、高端休闲场所(高尔夫、名车俱乐部、等)学会、协会等、、、要从开始的政府导向型沙龙为主,过度到以政府导向型为核心、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体育养生爱好型补充的相关联的沙龙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状况不必刻意组织沙龙、也可能是某赞助提供的红酒、白酒、养生保健酒品鉴会、也可以是某拍行举办的拍卖会、也可是公司新品发布会、也可电影明星发布会、、、、、
第四篇:78期每月话题预告专题
2014年4月15日截稿的“78月话题”
幼儿园的“蜘蛛人”
策划/兰州军区幼儿园 左莉
每到八月底,幼儿教师们就要为新学期的墙面布置开始忙碌,旧的墙饰、材料全部揭掉,从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到走廊、楼道、大门,甚至房顶,都要有新面貌。幼儿园的管理者往往要求既要独特、新颖,又要突出主题、特色,还要能和幼儿互动起来。老师们每年都要挖空心思,到处查找资料,上网搜索,精心设计、制作,还要根据管理者、专家的评价不断修改调整。幼儿教师的大把时间花在了墙上,甚至要为此连续加班,有的老师戏称自己成了“蜘蛛人”。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墙面创设摆脱花架子,真正在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发挥作用呢?比如,饮水区“爱喝水、身体棒”的主题墙,要求幼儿每次喝完水就在自己的位置贴上一个图片,可幼儿常常喝完水就一走了之,忘了它的存在;“艺术天地”张贴了许多舞蹈照片、五线谱贴上了音符等,但又有多少幼儿认真欣赏过。
这些漂亮的墙面装饰、精心设计的墙面游戏能发挥实际作用吗?怎样科学看待墙面的教育功能?怎样才能把繁忙的“蜘蛛人”从墙上解放下来,让幼儿教师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呢?幼儿园的一线教师、管理者该如何做?
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讨论,来稿要求在2500字左右,20134年4月15日截稿,邮件标题请标明“2014年78月话题”,发送至xqjyht_yjb@126.com,请一定注明作者的姓名、邮编、地址、单位和联系电话!同时,继续欢迎提供话题,内容可涉及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栏目QQ群:177496343,欢迎加入)
第五篇:话题沙龙策划
南京审计学院
演讲与口才协会 话题沙龙 策 划 书
日期:2012/10/20
员应提前 40 分钟到达场地,进行布置。
十、
物品 海报 彩带 气球 饮料 糖果
经费预算
单价 数量 总价 备注
待定
小礼品
钥匙串,糖果……
十一、可行性
爱情是目前大学生向往的世界,“梦爱者”这样的话题很 容易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有优秀主持人的引导,同学 们将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对于关于爱情问题的看法。加上我 们的奖励机制,相信一定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此次活动,我们大多选用了当今热门的话题,大家都有 所了解,都有发言机会。在这样的讨论中,同学们既表达了 自己的心声,又学习了正确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