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辩证法-马原 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写于1873-1883年并于1885-1886年作了个别补充的一部著作,包括两个计划草案,十篇论文,169段札记,共有181部分。书中通过写辩证法在数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念,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总结了过去的自然科学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科学发展进行了预测。
在【总计划草案】中,写到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主要规律是量和质的转化——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关于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的简要叙述: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的无限出现在现实中;天体力学——现在被看作一个过程——力学:出发点是惯性,而惯性只是运动不灭的反面表现;物理学——分子运动的相互转化;化学:理论,能量;生物学:达尔文主义,必然性和偶然性。
辩证法不仅在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中起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要符合辩证法规律的,如果不正确学习辩证法,科学家就会走入迷途。在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同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碎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地消失了的发现相反,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现代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随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而迅速崛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达芬奇、布鲁诺、哥白尼、牛顿、临耐、拉瓦锡、达尔文„„自然科学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最初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材料,加以分析总结。然而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断的旋转下去,活着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为这个僵化的自然观打开了缺口。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的。地质学的发展,发现了骨骼化石,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只有在我们的地球年代不足以作为量度单位的时间内才能完成它的轨道,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生物的生命的时间,正如生命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非常狭小短促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
后具有能思维的动物才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在一个短时间内找到适合生活的条件,然后又残酷地被消灭,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他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有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这特别是指自然科学各个部门而言,在这些部门中直到现在还常常认为,一个‘门外汉’企图发表意见总是不太虚心的事情。但是微耳和先生在慕尼黑发表的、在其他地方更详细地叙述的意见,给我增加了几分勇气,他说:‘每个自然科学家在他自己的专业之外也不过是一个半通,不客气地说是一个门外汉。正如这样一个专家敢于让自己和必须让自己常常侵犯邻近的领域一样,正如他在这里用语的笨拙和小小的不确切方面会被有关的专家所谅解一样,我也擅自引用某些自然过程和自然规律来作为我的一般理论观点的例证„„那么今天的自然科学家的理论领域中,在直到现在被称为哲学的领域中,事实上也同样是半通„„”,在这里。恩格斯显然是在讽刺某些哲学家的自以为是,然而包括恩格斯本人,他虽是一位大思想家,但仍受时代发展的局限性,有些关于自然科学具体知识的阐述以及哲学概括也不尽准确,例如部分宇宙观和时空观,早已被后来的科学研究所驳斥。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
尽管如此,尽管存在一些纰漏和瑕疵,《自然辩证法》仍不失为一部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巨著,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丰富论据。
第二篇:马原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课题名称:《资本论读书笔记》
学院(专业):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学号):吴思遥 2014141462262
指导教师:王彬彬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实践论》读书笔记
学院计算机学院学号 2014141462262 姓名 吴思遥
也许是出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是源于自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是高中的思政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故在老师说写一篇读书笔记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毛泽东的《实践论》。
也许是今日无事,也许是出于想尽快完成任务的目的便从百度搜来读了一下,没想到为完成一个任务却让自己感触颇深。总的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辨证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到理性,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因此,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将符合实际的部分上升为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从大一的思修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批判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
1、《实践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学了中国近代史及现代史的都能了解经验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经验可以带来益处,但经验主义是却会在不经意中令你万劫不复。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都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实践证明,反对和纠正经验主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从字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是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这也就让我想到老师的举例: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当然理解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再积累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从而我们不难理解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在阅读《实践论》和一些对《实践论》的观点及看法的同时,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有于两点,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可能生活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再比如说我们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一切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又观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提供前提,更确切的说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都无不证明:实践与真理不是凭空捏造的,实践是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读了这篇《实践论》感触颇多,既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悟,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的一种深思,一种领悟。
第三篇:马原读书笔记
1913150224丛阳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一、简要背景
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发。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工人起义频发,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共产党宣言》全书的理论基础,它讲述了阶级斗争是一切历史的根源。社会上存在不同阶层,各个阶层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矛盾,即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分歧所导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存在矛盾。
第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他们的发展过程。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与它对立的无产阶级却受尽苦难。资产阶级不断扩大生产,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自己的经济利益,却影响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薄弱,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增加了他们的劳动负担。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反而会导致无产阶级必然的反抗,这样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加深,进一步有了阶级矛盾。
第二部分首先说明了共产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共产党人和整个无产阶级是分不开的,他们拥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区别。共产党人在工人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理论对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第二部分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共产主义只有在无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稳固的统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第三部分描述了封建的社会主义,他们批判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他们想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起恢复封建统治。他们的态度是中立的,既反对资产阶级又反对无产阶级,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希望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保守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他们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只是经济改革,而不是推翻这种资本主义统治,他们是为了争取工人利益,最终还是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空想社会主义,它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一定时期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随着无产阶级不断成长,空想社会主义就不适宜无产阶级的发展。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空想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存在矛盾,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1913150224丛阳
三、典型观点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经历了三个剥削阶级相继统治的社会形态,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各自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对立往往为等级制度所掩盖。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同劳动对立的尖锐化,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2.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是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处于社会最下层。但它又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发展的。它经历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个别性的、地方性的反对个别工厂资本家的自发斗争,发展到整个无产阶级进行全国性的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斗争,进而发展到以夺取政权为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到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领导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由它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级特性决定的。
3.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代表者。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但是, 共产党人又不同于其他工人政党和一般无产阶级群众,它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当前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同时代表工人运动的未来。共产党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党1913150224丛阳 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来自这个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最能够代表历史运动整体与未来的阶级品格。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在制定革命策略时,必须具体分析国内、国际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状况。
四、评论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共产党宣言》是我在入党发展培养初期接触到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第一次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短短几十页的内容,对大一时的我来说,有些晦涩,却是很耐读。从大一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如今按期转正为正式党员,我前后读了三次《共产党宣言》,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些和前一次不同的感受,这才发现也许这才是阅读它的意义——在不同的心境下有不同的感悟和所得。
第一次阅读《共产党宣言》,我对共产主义并没有深刻的信仰与体悟,初读时不过把《共产党宣言》当一篇文章来读,粗粗读过“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样的句子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这样极端而绝对的话虽然用词精妙,却过于激愤,并不具备严谨并值得人们信仰的逻辑性。
然而,纵观《共产党宣言》的成书背景,彼时的恩格斯只有28岁,马克思也不过30岁,恐怕正是最热血沸腾的年华,这些文字又刚好是马克思在流亡时于颠沛流离中写下的,再加上当时动荡的世界局势,这些文字中的激愤突然就理所应当起来,突然对他们的勇气和热血生出种敬佩,无关信仰,无关主义,只是敬佩两个年轻人的勇气,一种以当时势单力薄却磅礴坚定的热血去对抗自己所不认同的黑暗世界的勇气。换一个思路来看,《共产党宣言》中的理性并不在于严谨和克制,而在于一种创新和反抗。由此可以联想到,这近两个世纪里,恐怕有很多人同我一样,并不理解或信仰他们所构建和憧憬的社会模式,却仍对他们突破当时环境的思想尝试充满敬意。
第二次阅读《共产党宣言》,才开始体会到,这些文字历经岁月得以流传并产生影响,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并非单纯的某种主义的理论框架,更多的在于一种启迪,一种鼓励,一种敢为人先的传承。
借着本次书写读书笔记的机会第三次阅读《共产党宣言》,已经能够慢慢跳脱出它本身的内容,进一步去思考一些自己在其中能够得到的体会。这部著作就是这样,全篇阅读,是整个的新的世界观;把每句话挑出来,又对应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引起不同的思考。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哪一本书能够像《共产党宣言》一样,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观点,每一句话都可以衍生出一篇文章。
三次阅读,三次几乎可以说有完全不同的感悟,《共产党宣言》字里行间的内容,我仍旧有很多读不懂读不通的地方,但我想,也许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每一次阅读都能带给我新的思考,也许有关主义,也许无关,但却真实并不断地推动我们去尝试思考。这一点也许就是《共产党宣言》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1913150224丛阳
《矛盾论》读书笔记
一、简要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挫折,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状况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矛盾论》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产物。自中国共产党 1921 年到 1937 年,连续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也就是说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需要加以总结,并且有利于开创抗战的新局面。从 1936 年开始,国内阶级矛盾下降而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上升,为了全面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去研究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各种问题,总结两次革命战争的经验,把握中国革命运动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矛盾论》正是适应革命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应运而生的,它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
《矛盾论》是专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论文。它开篇就指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因为它是客观世界本身的根本规律。毛泽东指出: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辩证唯物主义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重要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学习唯物辩证法,要紧紧抓住对立统一规律这个核心,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一切事物。要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要把握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这一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并注意它们的转化。全面把握矛盾双方之间既同一又斗争的关系,反对只讲同一不讲斗争或只讲斗争不讲同一的片面性,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
三、典型观点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论》中指出:人类有两个统一的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有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就是在这两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和不断深化的。1913150224丛阳
在对矛盾的同一性的分析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事物不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相互转化”。由此,毛泽东具体地分析了“被统治的无产阶级经过革命转化为统治者,原来是统治者的资产阶级却转化为被统治者”,“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等重大现实问题。
在对矛盾的斗争性的分析中,毛泽东则突出地提出和回答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问题。毛泽东提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并以如何看待和对待“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为例,深刻地说明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道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论》以矛盾的特殊性为其着重点,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主线,形成了相当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阐发了“矛盾普遍性”概念的含义,将矛盾特殊性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重视。
《矛盾论》既明确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又系统阐发了矛盾普遍性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论》还特别强调重视矛盾的特殊性,认为它是矛盾规律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指出把握矛盾特殊性是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基础,“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在《矛盾论》里,毛泽东从理论上论证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不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论》系统论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毛泽东把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重要问题加以全面系统论述,指出:“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区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各种矛盾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前者起领导、决定作用,后者处于服从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决定事物的性质问题上所处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毛泽东特别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913150224丛阳
4.内因和外因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对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不同看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互对立的重要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既统一又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既离不开内因,也离不开外因。
四、评论体会
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之前,我一直认为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两相对立的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尤其是通读了《矛盾论》以后,我开始对矛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矛盾论》让我对矛盾的认识更加深刻。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以说,“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的周围时刻充满着矛盾。在认识矛盾的基础上,用矛盾的观念来分析事物,进而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保持客观的立场,理智看待问题。
其次,《矛盾论》指导我们更好地把握矛盾。研究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后续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矛盾产生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这样才能对矛盾有清醒而准确地把握,才能让每个人在整个事情的解决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客观性。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矛盾,但其中一定存在着主要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里,必然也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当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第一重要的事情首先解决,可以稍微推后的事情随后解决。确定了第一要务之后,继而还要分析,因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哪一个步骤需要最先解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阶段矛盾的主次还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对矛盾时刻给予高度重视。
对我们而言,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中的矛盾,运用《矛盾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面前保持冷静,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以从容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913150224丛阳
《实践论》读书笔记
一、简要背景
毛泽东在特殊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条件下创作了《实践论》。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特别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陆续开赴前线,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短期培训班,这批青年学生经过三个月集中训练后大多从事政治辅导工作,而班上急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了使青年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一步消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对革命造成的严重影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中央要求由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撰写简明的讲义,于是毛泽东分别于 1937 年 7月、8 月完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个部分,讲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基础。这部分批判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总是离开人的发展去认识问题和考查世界,接着阐述了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来源于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毛泽东论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并且人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经过中国革命的检验才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所谓的认识来源于 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反过来继续指导实践。
第二部分是《实践论》的核心内容,讲述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认识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这些认识只是初步的。而认识的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这是人的脑子用概念对所看到的事情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唯有经过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毛泽东总结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但这并不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所有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总结起来,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现实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随着实践的推进,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认识与实践不相符合的现象,就需要不断调整认识,使之与实践相符并继续指导实践。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找到认识的真理。
三、典型观点
1.实践的规定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局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1913150224丛阳
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是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活动。毛泽东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深刻、具体地说明了什么活动才是实践。从此,注重实践的思想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方面。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认识,真正解决了人的认识到底从那里来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段到更多地方面。”因此,实践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毛泽东认为理论要为实践服务,科学地回答了人为什么要认识。至于认识结果是否具有真理性,毛泽东提出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决定认识,对认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通过实践,人类获得了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客观世界更多的必然性;在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人类的实践活动也不断深化,不断取得对外部世界改造的成功。
3.实践在真理的认识过程中的意义
毛泽东认为存在一个客观标准,即社会实践,只有通过这个标准,才可以断定认识结果是真还是假。也就是“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任何而定。”
毛泽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得出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首先,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能真正理解实践。这是彻底解决真理标准问题的前提、基础。其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关于真理标准的看法是对马克思的观点的继承。
4.认识辩证过程
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最终发生了突变,从感性认识阶段飞跃到了理性认识阶段。因此,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但它们不是毫无联系的。它们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在这个基础上统一起来。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必须表现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一飞跃是理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的过程。在活生生的实践面前,一1913150224丛阳
切错误都会暴露出它们的本来面目,而一切真理也会因其正确性而发挥出它们的巨大威力。
5.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正确揭示了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这是一种在哲学眼光审视下对认识发展过程的总体性的把握。它一方面在对共产主义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向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指明了一条怎样才能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又说明了世界的可知性。事物存在着多种现象,事物发展中的每一不同阶段、每一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现象。认识主体认识客体时是会碰到认识了一个现象后还需要认识其它现象的情况。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人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断上升的、前进的过程。人总可以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四、评论体会
《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基本经验的哲学总结,它从哲学上概括了中国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清算了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同时也利用吸收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发展的积极成果,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通读之后,感触颇多,整理如下。
在学习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去弘扬实践的精神。《实践论》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我们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书本里获取知识终究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增长阅历,获取经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启示着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踏入社会之前更多地了解社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方面,《实践论》启示着我,无论处理大小事务,都应该立足实践,不能只靠理论推想。我从大二至大三一直担任班委职务,回顾两年的工作经验,很多事情,在讨论阶段看似考虑周密,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大胆地将想法付诸实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脚踏实地地完成老师、同学们交代的任务。
在生活方面,《实践论》让我对评价他人的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在大学里处理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时,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妄下臆断,不能听信流言,而是要付诸实践,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积累自己的认知,从而决定这个人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
第四篇:马原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
书名:《西方哲学史》姓名:国斌 作者:张志伟学院:理学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出版年月:2002年6月 第一版学号:20114091012
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书籍,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古代哲学,中古哲学和近代哲学。详述了哲学的起源、发展、流派,和哲学的作用、意义及研究对象。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不禁想到了几个哲学的经典问题,即: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意志和人的构成。下面是我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及想法。
一、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看过《黑客帝国》的人相信都对母体有很深的印象,电影说实际上我们的肉体都在一个机器的母体里,我们所有经历的事都只是母体用电脑直接控制我们的大脑产生的神经化学反应,当时觉得这个设想很奇妙,而且无从辩驳,在这之后我想到了另外的几个问题:假如我现在实际上处在自己的一个梦中,我有什么办法确定自己在梦中,或者证明这不是“现实”,甚至说这是一个梦境套梦境的世界;亦或者,我甚至没有身体,没有大脑,我的一切也只是类似母体给予的生化反应。我们永远无法去验证这一切,因为所有我们能提出的理由都建立在我们本身的感官证据上,而我们想要确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其实就已经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是一个循环论证,无法得出任何东西。也许只有人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唯我论,solipsism),当然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不然我写这篇读书笔记也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会并不相信老师你的现实存在;另外一种观点是存在一个外在世界,它也许很像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世界,也可能与之大相径庭(怀疑论,skepticism),当然许多人并不认同,却没有人能提出反对的理由;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一个你永远不可能从中醒过来的梦压根不是梦,它就是实在,因为关于存在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关于能够被观察到的东西的观念(验证论,verificationism),显然,如果我们把“实在”定义为“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外部世界(如母体),却没有任何人能观察到它,我们真的能否认它的存在或者说我们真的不能理解它吗?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更加倾向于这个理论,毕竟说这个世界实际是虚幻的这并不
那么容易令我接受。
二、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意志
我们的选择是否都是自己决定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想都不用想,因为看起来我可以为我自己做一切选择,比如吃不吃饭,什么时候去吃,吃什么,它们似乎只是我一瞬间的念头就能决定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在绝对意义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做与我们事实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情。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经验、欲望、知识、遗传因子、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景下的行为成为必然(决定论,determinism),比如说我决定吃不吃饭实际上取决于我饿不饿,现在作业紧急不紧急等,而这些条件在我做决定之前已经存在了,它们共同作用使我没有去吃饭:即使我自以为我原本能去吃饭的,但是实际上我不能。我所作的决定只是“事先就被决定好的结果在头脑中走一个过场”而已。而这些条件实际上又是由之前的我所作的“决定”造成的,而之前的“决定”也是由之前的之前的条件决定,这样可以无穷追溯下去,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据此推测:我们的一切,生命的轨迹,都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的!虽然我没有找到令我信服的否定决定论的材料,但我并不同意决定论,它让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傀儡一般,每个人都只是命运的奴隶而已,我今天坐在这里写论文也只是因为我考上了农大,然后上了这门课,然后一定会写,虽然这一切无可辩驳,但它太令人绝望。
三、人的构成这是一个讨论的非常普遍的问题。一个可能的结论是,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和一个附在其上的完全精神性的灵魂(二元论,dualism),然而我们很难去找到这个灵魂,一切证据显示出:在人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被科学熏陶了十几年的我除了在看哲学书时会尝试考虑这个观点之外,其他时候会对灵魂存在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当然,很多人出于宗教的原因会相信这些,并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中外的各大宗教几乎都有灵魂的概念;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物理主义,phylicalism,也称作唯物主义,materialism),我认为这个跟决定论有点像,太过生硬了;实际上我比较支持的是如下观点:大脑是意识的发生地,但是他的意识状态并非仅仅是物理状态(两面论,dual aspect theory),这个观点似乎是前两个观点的中和,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吧!我会更倾向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意识并不是纯精神的,它产生于大脑的物质基础上,但它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状态,除了那些物理上可以观测复杂的电化学变化,还有不能测量出来的心理过程,它是不能通过物理性分析显露出来的。
另外还有几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如:道德是自然存在的准则还是人为制造的?何谓公正,有没有可能做到公正?生活是否有意义,生命呢?限于篇幅不再多写。曾经觉得哲学很无聊的我,现在却深深地被哲学所吸引,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又开始阅读《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过整理写成的。
无论是《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简史》都使我深深迷上了这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我想,我的生活或许会就此和哲学结下不解之缘吧!
2012年10月13日(笔)
第五篇:马原作业《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阅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后,让我受益非减。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不得不让我们发现,恩格思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从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正如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许多人为之献身.而后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让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看来能独立于所处的社会之外,不被这个社会的固化思想侵蚀,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很难的。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生需要引以重视的地方。研究生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以有的先进科学理论、技术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做出新的成绩。我们往往很容易受他人思想的影响,很难提出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科学研究,论文发表。也就是说没有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假说的形成,哪会有科学理论的创立。而要想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说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发现,必须要先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过程,方向,前景。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思维,提高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文中又提到是1755年出现了哲学家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才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之后,又产生了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见,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被灌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哲学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类面临的感到最困惑无解的问题。而思考这些艰深问题的人便是哲学家。正如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所说:哲学家要做社会的医生。所以说我们要对某一专业更广更深的理解是
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提供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不易,成为一个杂家更不易。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师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不以多才多艺之“杂”闻名于世。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巨人,就突破不了神权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不起来。杂与专不是对立的,杂就广度言,专就深度而言。杂可以寓于专,专完全可以体现于杂。杂家要具备学、识、才。仅仅这样要求,还嫌缺乏个性。因为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才多学广的。杂家之所以为杂家,在这些方面还应体现为学不避杂,见识非凡,是达练之才。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过程。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还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的危害。19世纪,伦敦被称为雾都,污染最严重;1885年,日本足尾铜矿乱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剧毒物质砷化物的蔓延。我们人类与天斗,与地斗,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我们的价值观应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征服自然”(笛卡儿、培根、牛顿的遗产)——发展为“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而应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人类。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愚昧,到中世纪的崇拜神学、宗教,再到如今科学真理的逐步建立,都是各个时代不断进步的结果。尤其是在现代,依靠更多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慢慢打开了人类未知的神秘。在古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古代人的自然哲学的天才直觉,向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他们通过思考来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本源,但他们却无法超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随着
科学的越来越深入,天才的自然哲学直觉已经不能再使科学更进一步,因此不得不转向有着更多优越性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产生了像牛顿,林耐等人,他们给现代自然科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石,开创了力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发明了微积分,统计分类等科学研究工具。可以说,没有17,18世纪(那是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人类科学的巨大进步,就不会有现在辉煌的科学成就,如果没有那些伟大巨人的产生,也许我们今天可以实现的一切,就要退后几百年。
另一个现象,我们现在认为伟大的哲学家很多都是在17,18世纪产生的,他们属于那个时代,因为时代的关系,他们从崇拜宗教转而信仰科学(开始怀疑宗教宣扬的观点的正确性,如地心说,起源等),又因为科学发展的滞后,他们对于自己所怀疑的东西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于是他们便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某种现象。其中思考的最多的部分是关于世界的起源,或者说物质的起源。他们开始怀疑上帝的正确性,认为一切都是有一个起源的。正是由于对于起源的思考,便产生了德国那一拨著名的哲学家,向康德,黑格尔等。通过对导言内容的深入学习,我还懂得了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从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导言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由此我想到了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的错误认识,往往导致破坏性发展,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时也要这样,考虑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利用我们的科学技术协调的与大自然共处。比如发展核技术可以用来发电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用来发展核武器破坏人类发明和我们的生存环境。
通过研读这篇文献,我们了解到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