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市全民学习.——通识培训测试答案和作业
长春市全民学习——通识培训模块1——测试题答案
题目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面。答案是:三个
题目2 感恩行为策略要求列举的()是小事。答案是:可以
题目3 当破碎了一只杯子,你用“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是一种()心态。
答案是:积极的题目4()和敌意等情绪是A型人格的人易得心脏病的原因。
答案是:愤怒
题目5 感恩测验是测量人们对自己过去生活是否()的量表。
答案是:满意
题目6 “我的生活很好”这道题测的是()。
答案是:富足感
题目7 有些人的生活满意基准线很高,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感到()。
答案是:不满意
题目8 通过感恩量表,人们可以了解感恩的()。
答案是:维度
题目9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力量的科学”。答案是:幸福
题目10 积极心理学是在()出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答案是:二十世纪末
顺序会有变化
模块1 讨论题答案
2.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哪些事情进行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感恩也是做人的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日常生活中,凡对自己有帮助有恩的,不管大小都要感恩。为人应该宽宏大度,乐于助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倍感幸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活中,应该感恩的事情很多,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感恩。人来一世,就是一种幸运。感恩苦难,是他们让我们成长,感恩快乐。是他们让我们知道甜。对父母的养育要感恩、对老师的教导要感恩、对朋友的帮助要感恩、身边关心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拥有健康的儿女,能在某个好的天气欣赏美丽的风景,能够天天吃饱肚子,能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健康的家人,有和谐的同事关系 等等。感恩的一部分是享受它的美,享受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景色,对大自然感恩,对生活的环境感恩,对这个社会要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和
事。虽有诸多不愉快,但那是成长路上的基石。敞开心扉,接纳百川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把握人生,把握自己!只要积极的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寻找感恩的内容,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们感谢和品味,同时也会期待和欣赏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珍惜,这样才能提改你的生活满意度,使我们更加满意的对待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模块2——测试题答案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工作幸福感主要与人(工作动机)有关.2、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一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二是(把职业当作获得的尊严的手段),三是把职业当作获得幸福的手段.3、从无聊烦心的状态回归到沉浸体验之中,主要的路径是为自已寻找(新的目标,新的挑战).4、精神卓越主要表现为对美的欣赏和品味,幽默,热忱,宽恕,(感恩),希望,信仰七个方面.5、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是人类幸福的大敌,是抑郁和烦恼的起因.6、幸福感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另一个维度是(消极情感)体验.选择一项:
7、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会产生一种酣畅淋漓,忘却自已的存在,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等感受,我们把它称为(沉浸体验).8、智慧的美德包括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六种优势.9、正义的优势,超越了一对一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它包括公民精神,公平,(领袖品质).10、好奇心的反面是(厌倦)
11、当前的行动虽有助于长远利益,但却剥夺了当下的快乐,这是(忙碌奔波型)幸福.1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是家庭领域,(交往领域),工作领域.13、主观幸福感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主观性,(整体性),两维性.14、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包括:一是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二是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三是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15、当挑战难度很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和紧张).16、完美主义特有的一些思考方式有:两极化的思考,将自已指定的某个目标视为幸福的必要条件,时间知觉的望远镜效应,对失败比成功更重视,(拒绝平凡).17、”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享乐主义型)的幸福表现.18、勇气是指在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可以为达到目标而奋斗.它包
括勇敢,毅力,(真诚)三个方面.19、(自制)是指人们能够控制自已的情绪,欲望,需求和冲动.20、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模块2——讨论题答案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 ?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其中一乐。然而反观现实,不尽人意,多数教师身心疲惫,出现职业倦怠,幸福感下降。如何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呢?
一、幸福感源于师生情谊的建立。
人是有感情的,在教师的不断付出,倾其所有的教育中,换来的必是学生浓浓的感激之情,感恩的心成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就会在师生的情感不断加深,工作更上一层楼的良性循环中体会幸福和满足。
二、幸福感源于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人往往会在琐碎和机械的工作中产生倦怠,麻木和不快乐的情绪。如果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发现,那幸福的感觉就会在惊喜中产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也会令人产生幸福和激情。
三、幸福感源于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
人需要被认可被肯定,家长的认可,是老师的动力也是被承认和报偿,相信教师的能力、人格、品质,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就是幸福的体验。所以有的教师说:教师的工作痛并快乐着。
第二篇:2013长春市“通识培训”模块四答案
2013 吉林省中学教师“通识培训” 模块四 答案
题目1中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其课题来源主要是(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选择 题目2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意义不包括(充分挖掘家长中的物质资源)题目3教育评价的最重要功能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题目4下列行为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是(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题目5对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认识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可以从一节课做起,人人都应做研究者)
题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调控教学过程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题目7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课堂评价关注点的是(学生的水平等次)。
题目8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
题目9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题目10以下行为不能够提高中学生合作意识的是()。选择一项:
d.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排队
题目11对中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合理的是(对学习成绩进行排名)。
题目12《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六大方面26条专业能力要求,这是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题目13《标准》中直接提到的要求教师掌握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
题目14《标准》要求教师应具有的沟通合作能力中不包括(教师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
题目15下列能力中不属于教师专业能力中教学能力范畴的是(思想教育能力)。.题目16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属于(过程性评价)
题目17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这说明,在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时,要注意(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题目18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题目19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观点说明在教育中,教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题目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好奇心是兴趣的原动力)
题目21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题目22《标准》中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归结到(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中。题目23教学目标应该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
题目24下列内容不属于教师专业能力范畴的是(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题目25教师选择教学资源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学生兴趣与发展水平)
第三篇:长春全民学习网教师学习通识培训答案五测试
模块五
1、在陷入抑郁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认知重建)的方法 2萨罗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的四因素模型中体现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的是(情绪整合能)
3(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代表性指标。4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戈尔曼)提出的?
5萨罗维和梅耶将情绪智力的能力概括为(4)方面能力 6劣性情绪指的是(过度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7儿童与青少年面对的心理冲突主要是(独立与依赖)
8以否定、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这是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指标。
9灵活应对风格的个体面临可控的环境,往往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10深呼吸、肌肉放松或想象放松等放松技术调节可以调节(焦虑)情绪。
题目1 压抑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情感体验抑制到潜意识领域当中,这是一种(主动性)的遗忘。
2在陷入抑郁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认知重建)的方法 3劣性情绪指的是(过度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4同一事件,个体是否感到压力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认知评估)5情绪智力以(情绪和情感)为操作对象。6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戈尔曼)提出的?
8运动宣泄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缓解(抑郁)情绪。9在众多防御机制中,最为成熟的方式是(升华)
10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健康的应对方式是(问题应对)
11情绪和情感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属于情感智力的是(交往——人际关系智力)“一位教师评职称没评上,推说领导不识才”这里他所采用的防御机制是(投射)13“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是典型(焦虑)症状。14压力的情绪反应不包括(抑郁)
1.结合教师工作的实际谈焦虑和愤怒情绪的调节。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这些情境折射到人们的身上就有了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的情绪,各种情绪的叠加、混合,使得人的情绪更加丰富多彩,于是又有了喜忧掺半、悲喜交加、惊喜不已,情绪的多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因素。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语言、想法,是决定情绪反映、行为的关键。情绪可划出肯定的、积极的、正性的情绪和否定的、消极的、负性的情绪。比如快乐就是肯定的、积极的、正性的情绪,而烦恼就是否定的、消极的、负性的情绪。
2.应对风格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分析自己的应对风格,以及可以做哪些改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心理方面专家不断研究和发展有关应对、应对策略、应对风格的理论。可以说,整个20世纪研究者从一个广阔的领域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和应对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虽然众多,但是对于其中一些有与应对有关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是一个不同的研究者应用不同的理论来描述人们的行为的概念”。[1]作为应对的一个子概念应对风格更是存在争议,本文来试图通过讨论应对与应对风格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心理治疗效果中的作用,对应对风格作一个全面探讨。
一、应对与应对风格
与应对有关的研究中,一个难点就是对应对相关概念的届定。“我们对于压力和应对的困惑来自于对两个概念的定义问题(石林2005)”,[2]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届定。
(一)应对
应对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应对研究早期,人们将其定义为寻求对现实的保护的任何努力。这一定义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太模糊,无法对研究产生指导作用。第二,忽略非现实倾向的策略(Beulter,Moos,2003)[1]。随着研究进展,定义的操作性越来越强,心理学家Lasarus将应对定义为“应对由应付(控制、忍受、减小)环境、心理需要、冲突的行为和心理努力组成的一种结构(construction)。”(Lazarus and Launier, 1978, p.311)[3],而1999年,他对应对重新界定,把应对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构。还有研究者认为应对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以管理被评价为消耗或超出个体资源的外部或内部的要求。”。[4]Matheny和其同事则将下应对定义为:应对是任何预防、消除或减弱压力源的努力。这种努力包括健康和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可能是以最小的痛苦方式的影响给以忍受。[5]
从研究开始到现在,可以发现,对应对的定义有的认为应对是个体为了对付应激而采取的各种认知活动和行为活动,是重要的心理应激因素[6]。因此,应对概念不仅包括针对具体应激所采取的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的反应,也包含针对应激而形成的一些固定的应对策略。
从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应对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一个是比较广泛的定义,是指针对应激做出的所有的认知的、行为的努力,这个定义与“应对技巧”较为接近。另一个是更为狭窄的概念,指与行为密切相关的一种比较持久的模式应对,或称之为“应对风格”。一句话,应对因情景而变(Lazarus,1993),但也存在跨时间和不同应激情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McCraeCosta,1986;HewittFlett,1996)。[7]若说应对是应对是特质与过程的结合,那么在应对过程中打上了某种不易改变的烙印,这就是应对风格。
(二)应对风格
对于应对来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说明。针对具体的压力情景个体做出的具体反应,可以称之为应对技巧,个体在应对不同压力时会表现出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我们可以称为应对风格。但是应对风格究竟是特质的还是情景的现在一直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其与人格、一样是特质的,较为固定,难以变化;一些研究者认为其既具有特质性特征也具有情景性特征。如国内学者石林(2005)认为应对风格不仅包含针对具体应激情景而采取的应对策
略,也包括跨情景的不变特质成分。[2]
正是上述原因,直到现在,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关于应对风格的概念。查阅资料发现,诸多定义是从特质性应对理论给应对风格定义的。如早期特质性理论的研究者者认为,人们都有自己偏好的应对策略,在不同情景下都会使用这些应对策略,称为应对风格。一些研究者将其定义为: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可观察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示了处理压力时的倾向性和规律性,同时显示了压力唤醒时个人的不同应对(Beulter,Moos,2003)。[1]这个概念将应对方式限制于行为上,而是否包括应对压力时思维和认知的变化,而且不能说明应对风格是压力情景的反应,还是处于情景中个人的反应。若将应对风格归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此概念定义比较模糊,区分不出人格与应对风格之间正确的关系。后来,Beutler和Clarkin经过研究和综合,认为应对风格是一种通过不同方式测量诸如冲动性、情感控制程度、社交、刺激搜寻、社会回避、自我投射和社会关系中的攻击性和被动性获得的一种行为结构。这些行为特性表现了人们适应性行为的持久特性,其中包括了许多人格特征。因此,应对方式包含人格中的某些特征,但不是简单的人格构成。[8]
因此,我们将应对风格定义为人们的某种或某些行为风格,而不包括认知、情感等,这也有利于我们界定其内涵,也易于研究者制定测量工具对其进行精确测量。
二、应对风格的分类
应对风格究竟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特质,是情景性的还是特质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直到现在并没有达成一种一致性认识。因此,分类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早期分类
早期的应对风格的研究认为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回避型应对风格(avoidant coping style),另一种是直面型应对风格(confrontive coping style)。由于这种划分被认为是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应对过程,许多研究者已经放弃了这种划分。
(二)EndlerParker的分类
EndlerParker将应对风格分为情感定向和任务定向两大类,又称消极应对风格和建设性应对风格。前者主要包括了自我关注、白日梦、情感规律性反应等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后者包括从认知上重新界定问题或尝试去解决问题等应对策略。[9][10]
(三)国内学者的分类
心理学家罗特曾提出关于控制感的理论,而Lazarus却认为应对是一种过程,会随应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石林结合二者的将应对风格分为三种类型:灵活的应对风格、控制应对风格和非控制的应对风格。灵活的应对风格是大多数人采用的一种应对风格,持有此应对风格的人会根据应激情景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充分体现了应对的情景性特征。
相对与灵活的应对风格来说,控制与非控制的应对风格则较为固定或“笨拙”。控制型应对风格一般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应对方式,认为所有的应激情景是可控的,可以改变的,而非控制型应对风格则认为应激情景是不可控的,类似于中国古语所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石林根据以前研究者的理论,对应对风格进一步分类为四类型:灵活应对、问题应对、情绪应对和异常应对。灵活应对风格的人善于对应激情景进行评估,若情景是可控的就以问题应对为主,若情景不可控就以情绪应对为主。问题应对的风格在可控和不可控的应激情景下,都以问题应对为主;而情绪应对风格在两种应激情景下则以情绪应对为主。而异常应对风格则是在可控情景下采用情绪应对,在不可控情景下采用问题应对。
三、应对风格与心理治疗
Beutler,Harwood,Alimohamed,Malik对19个研究的综合得出一个结论:应对风格在心理治疗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是预测治疗反应。这是因为“与人格的所有方面一样,应对风格可以在人们中分辨出来是因为他不仅能借助行为容易的表现出来,还具有跨情景和事件 的稳定性。……它不能解释行为发生的原因;他仅仅用来辨别已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特定行为(Beutler,Moos,Lane,2003)。[1]
Beutler(2003)等在总结19个研究证明,19个研究中的15个表明应对风格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心理治疗效能,这些研究主要设计为:一方面提出症状的表现和改进行为技巧,另一方面提升个人的顿悟和自我觉察水平。在所有15个研究中人际关系与顿悟定向的治疗对于使用强调内化形式的行为应对策略的患者最为有效;基于症状和行为的治疗对与强调外在风格的行为应对模式最为有效。
Beutler和Michell(1981)在早期研究中也发现了患者的应对风格与经验、行为和心理分析疗法之间的内部影响关系。与顿悟疗法相比,内在化的门诊病人从经验疗法中获益最大。与之相反,外在化病人从顿悟疗法中获益多于行为疗法。后来,这些发现被进一步证明,经验疗法可以减轻急性痛苦和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的消极影响。一旦后面这批患者转为门诊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与他们应对风格的功能是相关联的。
国内研究者利用石林(2005)编制的应对风格量表考察中小学教师对压力反映时得出不同应对风格对压力反应是不同的,非控制型老师的心理反应高于其他风格。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心理患者在应用不同治疗方法时会出现上述变化——不同的应对风格对压力和治疗方法出现不同的反应。
Bloks等人研究发现,饮食紊乱(厌食和暴饮暴食)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应对风格的变化与饮食症状的改变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量可以得出应对风格对症状改变有极大作用,说明适宜的应对风格是是康复的一个重要指示标准。
虽然许多研究得出了应对风格是预测症状改变的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预测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积极和消极的应对风格对被试的影响是不同的,既积极应对对思维紊乱、睡眠障碍和焦虑,而对情绪低落没有多大作用。
3.职业倦怠有哪三个指标?如何调整自身的职业倦怠问题? 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教师一出现职业倦怠后,就会产生厌教心理,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写教案,不带教案上课,不仔细钻研业务,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常用讽刺、挖苦、讥笑的语言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更有甚者用打耳光、拧耳朵或者踢等方式体罚学生。这不但破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变得内向、孤僻、敏感、自卑,对学生的心灵造成终生不可磨灭的伤害。职业兴趣转移。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搞第二职业,做生意,交朋友,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获得社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制订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从“八五”规划以来,对于教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从 1995年至 2005年这十年间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为 30.6%。但是,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使人羡慕的职业,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完成,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倾向与心理氛围。社会在对于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政府在制定有关教育政策时 ,应该注意政策倾斜,切实保障教师的经济地位与职业声誉,因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由它的经济地位与职业声誉所决定,会对教师的工作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而且还要抓落实,使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气氛。例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教师的工资在社会各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要按时发放,从不拖欠;建立健全新的人事制度,为教师的晋级、晋职提供便利;在住房、子女读书就业、配偶工作等生活方面要多关心照顾教师等等。这样教师才更加安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学校的领导人应具有一种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尊重
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学校的机会,增强责任感。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努力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民主管理制度,适当使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感情投资、榜样作用等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产生团队意识,形成集体归属感。当教师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取得成绩时,应该按照奖励制度不打折扣地给予经济奖励,并且授予荣誉,肯定成绩,产生激励与示范作用。当教师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经常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都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并且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遭受挫折时不要失去信心,应该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困境中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对于身心与工作都有益处。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信心与勇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 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品味生活。一个人工作压力越大就更应该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收集邮票、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应该关注、研究这个现象,找出解决的策略,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篇:通识一测试答案
教育教学研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研究的说法不合理的是()选择一项:
d.新任教师应先打基础,暂不适合做研究
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选择一项: a.专业精神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为何认为师德为先?()选择一项:
a.师德问题解决了,教师的理念和能力自然会提升
中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选择一项: c.职业技能
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选择一项:
a.不断研究教学和学生心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选择一项: c.师德高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颁布的。选择一项: a.2012年2月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为本”理念的是()选择一项:
a.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加干预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中的重点内容,那么,中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为主体。选择一项:
a.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选择一项: d.能力
中学教师能够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理念。选择一项: a.学生为本
以下属于中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的是()①自觉性较差; ②自尊心较强; ③独立倾向明显; ④社会情感日益丰富; ⑤人格健全。选择一项: d.①②③④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生为本是指包含哪些方面()①尊重中学生权益;
②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 ③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④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⑤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改变教学 选择一项: c.①②③④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具体内涵包含哪些方面()①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②热爱中学教育事业; ③具有职业理想;
④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
⑤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选择一项: d.①②③④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的时代精神。选择一项:
a.改革创新为核心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应当记录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的失败原因以及()。选择一项:
b.学生的活动情况
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体现了()理念.选择一项: b.能力为重
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转变。选择一项:
b.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教师自我反思隐含的基本含义不包含()选择一项:
a.教育工作需要创新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b.是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
下面哪些行为不能体现中学教师的终身学习()。选择一项:
a.耐心与学生相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是()。选择一项:
d.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选择一项:
a.教师队伍建设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终身学习。c.能力为重
《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的典范。选择一项: b.终身学习.
第五篇:2012小学教师通识培训 模块5测试答案
2012小学教师通识培训 模块5测试答案
1、在众多防御机制中,最为成熟的方式是()升华
2、同一事件,个体是否感到压力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认知评估
3、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提出的?戈尔曼
4、情绪智力以()为操作对象。情绪和情感
5、“一位教师评职称没评上,推说领导不识才”这里他所采用的防御机制是()反馈投射
6、“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是典型()症状。焦虑
7、灵活应对风格的个体面临可控的环境,往往采用()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
8、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健康的应对方式是()问题应对
9、劣性情绪指的是()过度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属于情感智力的是()交往——人际关系智力
11、运动宣泄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缓解()情绪。抑郁
12、萨罗维和梅耶将情绪智力的能力概括为()方面能力413、以否定、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这是职业倦怠的()指标。去个性化
14、()是职业倦怠的代表性指标。情绪衰竭
15、在陷入抑郁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的方法 认知重建
16、压抑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17、情感体验抑制到潜意识领域当中,这是一种()的遗忘。主动性
18、萨罗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的四因素模型中体现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的是(情绪整合能力
19、压力的情绪反应不包括()抑郁
20、儿童与青少年面对的心理冲突主要是()独立与依赖
21、深呼吸、肌肉放松或想象放松等放松技术调节可以调节()情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