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2 22:5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

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县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预测秋粮上市价格情况,9月20日至9月30日,我价格监测中心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村,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通过查看作物长势、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了我县今年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并对今年我县秋粮上市价格做出了预测。

一、我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县地处松嫩平原东北部边缘,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居东部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大陆性明显,全县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8℃,全年日照2787.1小时,年活动积温2700—3000℃,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2870℃。全县降水量年平均460.3毫米,全县自东向西明显的呈现出半湿润,半干旱的差异。全年无霜期,按轻霜计平均145天,沿江河地区坎下为135天;按严霜计,平均为165天。

全县在册耕地223969公顷,其中旱田21.2万公顷,水田1.2万公顷,因各地土质、地形、降水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大体可分为东部黑土区、南部风沙土区、中部盐碱区、西北部黑钙土区和坎下草甸土区等五个类型区。全县土质比较肥沃,盛产玉米、高梁、水稻、大豆、花生、杂豆、杂粮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2006年我县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来说总体是有利的,通过气象部门的气象资料分析,今年我县的气候特点是:降雨多,日照略少,积温正常。连续几年的大面积春季干旱现象今年没有发生;作物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和生殖生长关键期气象条件比较好,全县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降雨充足,仅东部部分村屯偏了几场雨造成“掐脖旱”现象;入秋以来,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气象部门预测初霜较每年要推迟一周左右,有利于作物成熟。

二、2006年全县粮食生产总体形势

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县玉米播种面积是137718公顷,总产量1538861吨;水稻播种面积是8780公顷,总产量85533吨;大豆播种面积是12242公顷,总产量35502吨。

据农业部门的专家分析,今年我县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总产量预计可达到160万吨,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与去年持平,总产量9万吨,大豆播种面积略低于去年,总产量可达3万吨。因为气候条件影响,上述三类作物单产较去年都会有所提高。

三、秋粮上市后价格预测及收购情况

玉米价格预测:由于我县和周边市县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不断增多,玉米就地消化数量较大,在国内市场需求较旺、农民看涨心理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今年玉米开市价格预计将比去年有小幅度增长,预计标准品每市斤在0.50—0.53元左右。

水稻价格预测:据调查县内粮库及粮食收购个体户,目前我县水稻价格为每市斤0.92元左右。通过分析近几年秋粮上市后水稻价格稳步上扬的形势,我们预测今年水稻上市价格约为至少能维持目前的价格,即每市斤0.92元。

大豆价格预测: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9月份对国内市场的监测资料,2006年9月中旬,我国粮食主产区大豆价格上升,黑龙江省收购价为112.75元/百斤,较9月上旬上升0.67;吉林省舒兰市收购价为118元/百斤,较9月上旬上升9.26。据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分析,我们预计今年秋粮上市初期,我县大豆价格应维持在0.95元/斤的水平。

四、当前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由于石油、煤、化肥、农药等生产原料价格不断飚升,导致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使粮食直补效应被抵消,农民因粮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有的农民抱怨:直补那俩钱全让化肥、农药给“找回去”了。

二是生产资金缺乏。近两年国家重视“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但部分农民手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缺乏。虽然银行部门扩大春耕支农信贷规模,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农民贷款难现象仍然难以解决。

三是农村劳动力呈现严重“老龄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或从事流通活动,农业生产上存在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加上劳动力素质低,科学种田水平不高。

四是农民思想不解放,农业增收渠道不宽。绝大多数农民思想保守,除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外,没有其他增收渠道。

五是新农村建设存在重点、主体错位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两级的干部,在介绍当地新农村建设时,都突出介绍当地改厕、改水、道路建设、村庄规划等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成就,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生产力,都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应该是农民,可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主要表

第二篇:县秋粮生产及价格调查报告

县秋粮生产及价格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县今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预测秋粮上市价格情况,10月28日至10月30日,成本调查监审科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对3个村22户农户、两家饲料企业走访座谈,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了我县今年秋粮生产的基本情况,并对今年我县秋粮后期价格做出了预测。

一、我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XX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系沂蒙山区冲击平原,农业基础比较稳固,是我省重要粮食主产区,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今年全县秋粮种植面积

69万余亩,其中玉米为36.74万亩,粳稻为

31.9万亩,平均单产预计550公斤。全县耕地7

3万亩,其中旱田38.2万亩,水田31.9万亩,其他作物为3万亩,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是全国重点粮食基地县之一。

20xx年我县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来说总体是有利的,通过气象部门的气象资料分析,今年我县的气候特点是:前期干旱少雨,但进入8月以来风调雨顺,是比较罕见的好年景,入秋以来,气温高,光照条件好,有利于作物成熟。

二、全县秋粮生产总体形势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县努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今年的秋粮生产,是比较罕见的好年景,玉米长势良好,单产再创新高。

1、玉米面积、产量情况

这次调查的三个乡镇中,共调查秋粮(玉米)播种面积5500亩,约占全县秋粮面积的0.7%,总产量为3025000公斤,平均亩产量为550公斤;所调查22户,耕地面积为292.6亩,总产量为170131.18公斤,每亩平均产量为

570.91公斤,较上的每亩

316.67公斤增加190.91公斤。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县玉米播种面积是36.7万亩,总产量预计20207公斤;水稻播种面积是31.9万亩,总产量预计21361万公斤。

2、玉米品种布局及其新品种推广情况

20xx玉米种植当家品种为郑单958,该品种总播面积29.6万亩,约占玉米总播面积的80%;另外,推广种植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县自育培育的新品种金阳光6号、金阳光7号,合计推广面积0.52万亩。

三、冬小麦播种情况及明年秋粮种植意向

今冬小麦播种面积69余万亩,比去年减少4万亩左右,其中稻茬麦播种面积31.9万亩,旱田麦播种面积36.7万亩;明年秋粮种植维持今年种植面积。据农业部门的专家分析,根据目前情况看,我县粮食种植面积在2011年达到高峰,全县全年种植面积近151万亩后,最近几年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改种草莓、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比较多,导致粮食面积逐年下降。但经过前两年的发展快速期,我县目前粮食种植应该趋于平稳,在今年及明年的粮食发展中应该是保持稳定或略减趋势。

秋粮增产,生产成本微涨收益上升

调查中发现,由于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价格上涨较大,从2009年至2013秋季,累计增长23%左右,但从今年夏季以来,化肥价格较上略降。前几年粮食价格在较低位徘徊,对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投入高、见效低,虽然农产品价格比往年略有提高,但农民普遍反映农资也是不断上涨,人工生产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种植成本的提高,实际上也抵销了农民收入的成效,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今年秋粮收购价格较上年基本持平,主要是产量增加,致使收益上升。

四、小麦、玉米差价变化及其影响

小麦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两者在饲料原料上的可替代性,因此存在一定的比价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时,部分甚至全部替代畜牧饲料中的玉米,反之则用玉米而不用小麦。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合理价差大约在每吨100-200元左右,而目前二者的平均价差为每吨340元(小麦收购价1.29元/斤,玉米收购价1.12元/斤),差价之大历年少有。当然,小麦玉米价差扩大也有季节性因素。由于供给变化的原因,玉米、小麦在各自的收获季节价格都会有所下降,这使二者的价差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通常情况下,小麦的价格高于玉米的价格;在6、7月份新小麦上市,小麦的价格相对较低,而玉米价格相对较高,二者之间价差缩小;9、10月份玉米收获完毕,玉米价格会相对较低,小麦则相对较高,其差价会有所扩大。目前正是玉米上市时期,因此当前小麦玉米就处于一年中价差较大的时期,今年8月份小麦与玉米价差基本持平。随着小麦高于玉米差价的拉大,以前用小麦代替玉米的饲料加工企业纷纷改换配方,用玉米来加工饲料,这样以来慢慢则会降低小麦市场的需求(不利于小麦价格上涨),而慢慢增加玉米市场的需求(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以市场需求来调节小麦与玉米较大的价差。

五、秋粮上市后价格预测及收购

玉米:今年全县玉米产量较往年提高,增幅达13.4%左右。从调查我县的玉米深加工及饲料企业情况看,新玉米上市时期企业收购价平均为1.12--1.14元/斤左右,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转化企业收购的玉米除本地外,大多依靠外省调剂,主要购自河南省。前期受小麦价格的高涨,饲料企业加大对玉米的收购量,因玉米与小麦的价差较大,加重了农民的惜售心理。目前,因新玉米水分偏高,还未形成较大的冲击,预计未来价格还会有上涨空间。

粳稻:我县粳稻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前期高温影响,扬花期不愿授粉所致。今年稻谷的开秤价1.50元/斤,继收购20天以来,纯收储企业价格跌至1.40元/斤;大米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47元/斤。主要原因也是受国际市场和东北稻谷的双重影响,稻谷加工和收储企业处于低迷收购期,大米市场处于饱和状态,预计后期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因粮价走高的意识在农民心中已根深蒂固,但目前价格偏低,所以农民售粮积极性不高,目前农民的销售量仅占到产量的30%左右。

玉米价格预测:由于我县和周边市县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不断增多,玉米就地消化数量较大,在国内市场需求较旺、农民看涨心理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今年玉米后期价格预计将比去年有小幅度增长,预计每市斤在1.25元左右。

粳稻价格预测:据调查县内粮库及粮食收购个体户,目前我县水稻价格为每市斤

1.40元左右。

通过分析近几年秋粮上市后玉米价格稳步上扬的形势,预测今年秋粮后期价格至少能维持目前的价格。

未来影响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国内玉米需求没有明显改观,国内玉米供应相对充足。

受季节性消费欠佳影响,市场对于淀粉以及酒精等下游产品的需求持续疲弱,导致深加工企业在玉米等原料采购方面不积极,加上新玉米上市,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明显加剧。

二是进口玉米冲击现货市场。

由于价格原因,今年国家从国外进口玉米数量较大。进口玉米集中到港,价格较低,对现货玉米市场形成一定冲击。考虑目前市场供大于求、进口玉米到货冲击和临时收储政策支撑等因素,随着秋季新玉米上市,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小幅下跌态势。具体行情变化,需关注临储收购政策的落实、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大小、进口玉米数量的多少及消费量的增减是否能够改变玉米供大于求的格局,如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玉米在目前(1.13元/斤)基础上上涨的幅度不会很大。

据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分析,预计今年秋粮(玉米)价格应维持在1.15---1.25元/斤的水平。

六、当前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

由于石油、煤、化肥、农药等生产原料价格不断飚升,导致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使粮食直补效应被抵消,农民因粮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有的农民抱怨:直补那俩钱全让化肥、农药给“找回去”了。

二是生产资金缺乏。

近两年国家重视“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但部分农民手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缺乏。

三是农村劳动力呈现严重“老龄化”。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或从事流通活动,农业生产上存在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加上劳动力素质低,科学种田水平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控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度上涨,整顿种子市场秩序;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农民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解决农

民科学种田方面的难题;

四是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增强应对灾害能力。

政府应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保险行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业保险知识,让农户认识农作物参保的重要性,保险行业要在农户遇到灾害时,及时理赔,增强诚信。让农户在自然灾害面前降低损失。

五是强化涉农价格监管,整顿农村市场秩序。

一是在农村建立农机作业手行业协会,正确引导制定合理的农机作业价格及收费标准,规范农机收费行为。

二是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监管,在确保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严格规范运作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

三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种子等农资价格的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及时预警预报,防止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

四是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净化农村市场价格与收费秩序。

我县是农业大县,全省主要的粮食基地,粮食自给自足,并略有节余。但我县目前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东部和南部,而西部、北部都是经济作物(杞柳、银杏、苗木),土地留转率较高,特色农业对传统农业的冲击带来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至关重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监控事关全局,不能单纯地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粮食对国民生计带来的影响。粮食及工商部门应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力度,做到有序循环,确保粮食市场良性运转。

第三篇: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查报告

承德县粮食局

关于二00三年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查报告

市粮食局:

根据省、市粮食局通知要求,我县粮食局领导非常重视,组织召开全县粮管员会议,传达了省、市粮食局文件精神,并做了2003年秋粮生产收购调查工作的安排,现将我县秋粮生产收购调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粮食购销情况

我县现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14个,附营企业12个,现有职工928人,自2002年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重组后,各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有新的信心,企业经营有了新的生机,在粮食购销工作中不等不靠,抓住机遇大购大销、外购外销,以本地主产品玉米为优势,薄利多销,以县粮食局国有粮食企业购销中心为龙头,对各收储企业进行外销服务,截止8月末,我县现有粮食库存24,52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831吨,粮食收购30,159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777吨,粮食销售24,420吨,实现了企业最佳效益。

二、秋粮生产及我县粮食购销形势

1、我县共有25个乡(镇),421个行政村,共有人口42.4万人,现有粮食播种面积41.8万亩,根据各乡(镇)秋粮产量预测调查全县社会粮食总产量7711.8万公斤,其中玉米总产量4914.5万公斤,比去年实际总产减少4624.5万公斤,造成减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自7月份下旬以来全县持续高温无雨,而此时正是农作物传花授粉、灌浆的关键季节,严重的“掐脖旱’’使大面积农作物减产,同时有部分地块绝收,全县受灾面积41.8万亩,其中:受灾减产3-5成的6.7万亩,5-8成的12.7万亩,8成以上的19.4万亩,绝收面积3.8万亩。二是我县北部两个乡(镇)地处山区,气候变化多样,在春季农作物幼苗时遭受了一场冻灾,有部分农作物被冻死。同时又遭到冰雹、病虫害等袭击,这个地区来霜期早,粮食成熟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也降低了经济价值。三是自2002年以来我县落实国家退耕还林任务15万亩,也是粮食减少的原因之一。四是帝贤针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占地0、13万亩。

2、今年的粮食生产状况对我县秋季粮食购销形势有一定影响。一是受粮食品质的影响,造成粮食收购和销售的障碍,因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籽粒不成熟、水分高,所有的老客户需要的玉米从质量上要求高,为了守信只能收购优质的粮食进行销售。二是一些个体工商户无证走村串户进行非法收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收费不管理,粮食部门又没有处罚权,造成收购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三是存在收购资金短缺、粮食收购难的局面。四是收购价不断提高,销售价低,利润空间小的实际。目前我县粮油市场主要品种为玉米,根据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和购销价格来分析,预计今年秋粮收购玉米价格每公斤0.92元,销售价每公斤0.96元。

三、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情况

我县自2002年退耕还林任务下达以来,共退耕15万亩,其中:2002年退耕任务7万亩,2003年8万亩,2002年退耕还林补助粮7000吨,截止8月末已供应3904吨,还差3096吨没有供应。2003年退耕还林补助粮8000吨,本供应4000吨,现已供应56吨,还差3944吨。未供应完毕的主要原因:一是有部分退耕户在退耕地上复种农作物,退耕户又不铲除,经林业部门验收不合格,据统计有5000亩退耕地不合格。二是个别村、组、户土地进行调整,从新丈量划分,推迟了验收进度和供应进度。2003年我县已验收完毕一个乡镇现已开始供应。

以上存在的原因给我县退耕还林补助粮保管上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企业费用开支等问题。

四、2004年我县因灾缺粮情况

我县今年10月份到明年接新粮前共有12.1万户、36.2万人、缺粮9499.7万公斤,其中:三无户1.54万户,4.12万人,缺粮410.3万公斤,八种类型户0.66万户,2.06万人,缺粮203.2万公斤。目前我县民政部门摸底争取救灾资金进行救助,粮食购销企业能保证救灾粮食供应。

五、2003年粮食收购、批发资格审批工作情况

根据省、市粮食局通知精神,我县符合粮食收购、批发资格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14个企业具备资格,已在2002年12月份发放,2003年没有单位和个人具备粮食收购、批发资格,未发证。

六、切实掌握了解粮食市场动态,发挥主渠道作用,稳定和扩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粮食购销渠道拓宽以后,对粮食购销工作来说既有利也有一弊,有利于粮食购销放开,自主经营,灵活多变;有利于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不断改变经营形势,吸引粮源,靠灵活有效的购销方式争取优质粮源,同时以快捷准确的信息主动占领购销市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行机制,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的用人与分配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在粮食购销渠道拓宽以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受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制约,虽然各购销企业都已作了财产抵押,但贷款仍不能及时兑现,这样会失去许多机遇。二是市场放开后,虽说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收购必须有收购许可证,但个体户既不办证也走村串户进行收购,给粮食企业造成无序竞争。

总之,我县随着粮食部门改制逐步深入,虽然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县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有信心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以务实高效的良好工作风范,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每项工作,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创造好成绩。

2003年9月18日

第四篇:粮农秋粮惜售调查报告

xx粮农秋粮惜售的原因分析

xx县粮食局

今年秋粮登场以来,xx粮农实际出售的稻谷仅占往年入市秋粮上市量的20%左右,经笔者调查,粮农惜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秋粮入市以来,稻谷与其他粮食品种的比较价值明显出现落差。大麦、玉米等饲料用粮及其他杂粮的价位抬升后,传统观念使种粮农户期

待稻谷价位应比大麦、玉米价位更高。

二是粮食收购过程中低开高走现象促使农户持观望心态。连续两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种粮农户发现先期出售的粮食不及后期待价而沽的粮价高,有一种吃亏心理,与其早抛早售,不如等等看。

三是户农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售粮收入不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种养加工等高收入项目的增加,农村劳力进企业就业及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户收入不再依赖种粮收入成为我县的一个鲜明特征。

四是家禽家畜饲养形势好转,农户有留粮逐步消化的准备。今年以来,生猪等家禽家畜上市的价位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农户加大家禽家畜饲养的群体,由于饲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农户有留粮加工后将副产品作饲料,大米再出售处理。

五是受食品价格提价的影响,农户有留粮防荒的习惯。受食品价格逐年提高、近年来粮价难以稳定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稻谷作为xx地区的主要口粮品种,相当一部分农户往往要等到明春乃至第二年秋粮丰收在望后才逐步销售。

鉴于以上因素,粮食储存企业收购轮入要按照“内购外采”并举的思路抓好收购补库,大米加工企业要采取“边购边加”的营销策略,从而达到既要保障地方粮食安全,又要为农户增收服务的目的。

第五篇:获嘉县2012年秋粮生产工作总结

获嘉县2012年秋粮生产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及产量形势

2012年获嘉县秋粮种植面积37.4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玉米面积25万亩,较去年增加0.5万亩,主要品种浚单

29、浚单20、郑单958等;水稻11.5万亩,较去年减少0.5万亩,主要品种新丰2号、郑稻

19、新稻

18、苏秀10号等;大豆0.6万亩,红薯、杂粮0.3万亩。据农业部门测产,今年玉米产量三要素与去年相比,呈现两增一平态势:亩穗数4003穗,与去年持平,穗粒数489粒,较去年增加7粒,千粒重320克,较去年增加7.5克;九折后单产563.8公斤,较去年增产21.1公斤,增幅3.9%,总产14.1万吨,较去年增产0.8万吨,增幅6.0%。(据收获后入户调查,今年玉米实际平均亩产602.5公斤,较去年增产59.8公斤,增幅11%,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县水稻已经开始收获,据农业部门测产,今年水稻亩穗数21.6万穗,较去年增加0.1万穗,穗粒数113粒,较去年增加3粒,预计千粒重26克,较去年增加1.5克;九折后单产571.1公斤,较去年增产49.6公斤,增幅9.5%,总产6.6万吨,较去年增产0.3万吨,增幅4.8%。今年秋粮增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象因素利大于弊,尤其是中后期风调雨顺、光照充足,对秋粮孕穗、扬花、灌浆十分有利;二是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配方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优质高产品种普及率提高,良种良法配套,为高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高产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示范带动成效逐步显现,促进了全县秋粮产量均衡提高。

二、主要做法

1、稳定秋粮播种面积。播种面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在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农业部门及各乡镇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对种粮农民的引导和指导,抓住关键农时,指导农民种足种好粮食,确保了今年全县秋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2、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继续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活动,在全县遴选80名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种田能手组成高产创建技术专家组,分包全县各个高产示范乡镇、万亩示范片、高产攻关田,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高产、高效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共开展秋粮高产技术培训班38场,培训农民4200人,发放技术明白纸1.6万份,重点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精确定量栽培等8项主推技术。

3、实施种子工程,推广普及优质高产品种。认真实施好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项目,指导农民科学选用良种。大力推广浚单20、郑单958、浚单

29、新丰2号、新稻18等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优质高产品种普及率95%以上。

4、抓好高产创建,实现均衡增产。为确保今年秋粮高产创建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县农牧局成立了秋粮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科学规划地块、精心组织群众、认真落实关键技术措施。今年全县规划建立单产650公斤以上的高产示范乡镇4个;(照镜镇、位庄乡、徐营镇、亢村镇)万亩高产示范片3处,其中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2处,(照镜镇、位庄乡)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1处,(亢村镇)共涉及24个行政村,40000亩耕地;百亩攻关田4个,(照镜镇后李村、位庄乡石佛村、亢村镇亢北村、夹河村)超高产攻关田6块。示范方、攻关

田明确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相关责任人负责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指导,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示范方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科技人员测产,今年玉米万亩方平均亩产735公斤,攻关田平均亩产均在800公斤以上,顺利完成了各项产量目标。为促进高产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对高产示范方除给予强力技术支持外,还进行适当的物化补贴,核心示范区每亩补贴20元,超高产攻关田每块补贴300元,全年发放补贴资金20多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去年水稻收获期间连续降雨,水稻收获推迟,收获后无法及时晾晒,导致稻谷品质不好,销售困难、价格低,部分农户种稻负收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水稻面积大幅度减少。

二是玉米、水稻当家品种不突出,没有一个品种种植面积超过该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生产上亟需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三是种粮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许多农民已经不以种地为主,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对今后粮食生产长期保持稳步增产十分不利。

四、下步重点工作

一是抓住有利时机,指导农民适时收获水稻,确保丰产丰收。二是小麦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加强田间管理,力争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标,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获嘉县农牧局

2012年10月15日

下载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粮生产及价格预测的调查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今年4月份以来,常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市内生猪销售困难,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绝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养殖状况,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市生猪生产的正常发展......

    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今年4月份以来,常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市内生猪销售困难,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绝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养殖状况,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

    河北省小麦生产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

    河北省小麦生产情况及价格走势 分析与预测 河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可耕地面积达600多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河北省也是全国三大小麦集中产区之一,大部分地区适宜小麦生长,高产稳......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精选]

    关于蔬菜价格的调查报告 2013-2-3 春节来临,蔬菜价格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很大,所以我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西红柿价格为每千克5元,较上月上涨0.5元,涨幅不大;豇豆每千克12元,上涨......

    水果价格调查报告

    水果价格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我国在紧张的经济形势下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增长的措施和成效,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

    牛奶价格调查报告

    关于近期郑州市场上因“奶荒”引发牛奶 价格上涨的专项调查近期郑州市多家超市和零售店简装纯牛奶“缺货”、“紧张”,价格涨幅明显。市商务局选取市区内大商、丹尼斯和永辉......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模版)

    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

    甘州区四项措施抓好秋粮生产

    甘州区四项措施抓好秋粮生产 一抓好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益,围绕“促生长、促早熟,防寒露风、防早霜、防病虫害”的工作重心,确保完成全区3.8亿公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