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收集汇总历年来公司管理创新等成果的通知
关于收集汇总历年来公司管理创新等成果的通知
各部门,全体员工:
为全面总结公司成立以来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成绩,公司决定收集汇总历年来所获得的各项成果,并汇编成册,供内部学习交流。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1、收集内容:历年来公司集体或个人所获得的省级、部级和国家级的管理创新成果、企业文化成果、QC成果、行业重大比赛获奖成果等。
2、收集方法:各部门具体负责收集本部门历年来所发表的各项成果,并注明成果发表的时间、创作人员、获得奖项等基本信息,经审核汇总后以电子版方式报送至党政事务部。
联系人:
3、时间安排:2013年1月5日前完成。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表孔消力池修复处理工程 “四控制”管理的创新
实施单位:安康水电厂水工分场
2013年1月
表孔消力池修复处理工程管理创新
水工分场
水工分场承担着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及生产区内所有建筑物及地质维护工作,生产区内工程改造项目多、管理复杂、工程管理任务重。如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是一直研究的方向。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合同的管理。
水工分场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尾水左右岸河道河堤治理,生厂区绿化、上游副厂房装修改造、主厂房装修、中控楼改造装修、生产调度楼改造装修、水工调度楼修建装修、坝顶盖板整治、右岸上坝公路修建、表孔消力池修复处理等大小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一、项目管理创新的实施背景
由于水工分场和社会上的工程建设单位不同,建设项目的管理主要按照电力行业的标准进行实施。项目管理偏于粗放,项目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完整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规范。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为两级管理,厂部在工程项目上下达工程项目任务,其他分场或部门负责项目的招标和结算,水工分场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及施工管理。由于在此种管理模式下责、权、利没有统一,无法理顺管理关系,管理层次重叠,无法落实管理责任。因此,严重影响管理效率。
安康水电站表孔消力池修复处理工程是公司、厂部的跨重点工程及项目,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及工程质量的可靠保障,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势在必行。
二、创新构建项目管理体制的主要内涵
面对建厂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安康水电站表孔消力池修复处理工程领导小组,生技部领导挂职组长。安康电厂成立了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安全监督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决算小组。
一方面,深入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另一方面,不断进行整顿,规范、强化工程项目管理。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创新构建工程项目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四控制”的项目管理新体制,彻底扭转了项目管理不到位的不利局面,实现了高效的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四控制”,即质量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这是项目管理的根本;核心在于削减管理层次、落实管理责任、硬化管理成本、增强核算意识。针对项目管理的关键人物和关键环节设计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加以激励、约束和控制。吸收电力行业项目管理的经验与“四控制”共同构成完整、严密的项目管理体系。
三、创新构建项目管理体制的主要做法
本着积极慎重、大胆稳妥、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思路,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构建工程项目“四控制”管理体制。
(一)策划创新构建明确管理职责方案
1、建立项目负责制
省公司高度重视消力池底板修复处理工程开展情况,组成了以生技部李喆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生技部高工李幼木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安康水电厂也成立相应管理机构,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厂领导小组
组 长:薄兰丁 副组长:李 真 雷中俊 邱 瑜 康振国 成 员:王天斌 成 安 姚保良 唐德谦 周忠贵 瞿富强 王庆德 王丹生 陈 蕾 余上游 职 责: 1)对表孔消力池底板修复处理工程中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2)全面负责表孔消力池底板修复处理工程配合工作的组织指挥及协调工作,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厂协调组
组 长:瞿富强 副组长:姚保良
成 员:王天科 韩建新 周忠贵 何 伟 李 博 冯 超 武如峰 王增利 职 责:
1)负责技术设计及变更的审核,工程阶段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
2)负责联系网调、省调协调施工期间水库水位控制方式和机组运行方式。
3)负责6.3kV、坝顶400V施工电源系统维护和消缺。4)负责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5)负责向省公司汇报工程进度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6)负责现场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登记。厂安全监督组
组 长:唐德谦 副组长:张万平成 员:张 进 冯小林 李友志 张亚洲 职 责:
1)负责工程施工期间事故预想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2)负责工程施工期间应急处理工作。3)负责工程全过程安全监督。厂决算组
组 长:成 安 副组长:王天科 王庆德 成 员:王丹生 瞿富强 陈 蕾 余上游 张安民 吕万斌 职 责:
1)负责工程相关合同管理。2)负责自招项目的招标组织工作。3)负责工程决算工作。
4)负责对表孔消力池底板拆除的废旧钢材进行回收。项目现场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监督,由副厂长雷中俊牵头指挥,水工分场主要负责,并安排专人值班,随时进行现场监督。施工方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业主方成立管理监督小组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雷中俊
技术负责人: 瞿富强、何伟、冯超、武如峰 安全生产总负责人: 唐德谦、张亚洲
业主项目现场负责及协调人员:何伟、武如峰、王增利 工作票负责人:王增利
2、确定构建进程
构建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大变革,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为此,将构建进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建章建制,夯实基础,规范管理,为构建工作做好准备。第二步,把握关键环节,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构建“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落实项目责任制、项目成本核算制等。第三步,主要是配套完善,逐步改进,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二)规范管理,构建项目管理体制
1、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项目管理的成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成败;项目管理的水平,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水平。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主要就是看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其核心是项目责任制的落实。针对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有章不循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一方面紧抓项目管理的建章建制工作,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夯实项目管理基础;另一方面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强化检查、考核力度,逐步规范项目管理。建章建制,规范管理,为构建工程项目“四控制”管理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把握关键环节,构建项目管理体制
确立适当的项目管理模式(体制),是开展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针对原工程项目多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为减少管理环节、落实管理责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结合工程项目的管理实践,逐步确立了“专业管理,各负其职”的项目管理模式。
前期准备
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安康电厂先后发厂内协同督办2次,联系网、省公司调度迅速通过机组大发电方式将水库水位拉低至321m附近,为后期施工安全创造条件。
2011年11月1日水工分场办理为期6个月的消力池底板大修工作票,工作票负责人王增利,主要安全措施:
1、大修期间确保尾水位不超过245.15米。
2、表孔泄洪闸控制电源、工作电源全部切除。
消力池抽水管理
2011年10月25日,消力池抽水围堰开始搭建,11月1日围堰搭建完毕,现场安装550m³/h抽水泵2台、200m³/h潜水泵3台,日抽水能力近20000m³。由于11月发生罕见“秋淋”天气,持续降雨导致水库来水剧增,水位上涨迅速,水工分场准确预测径流过程,厂领导及时决策,11月7日拆除部分围堰,机组保持满发,及时消落水位。11月19日恢复围堰,开展二次抽水,新增一台550m³/h离心泵,日抽水能力达30000m³,11月25日消力池抽水结束。
消力池底板爆破管理
11月29日,消力池底板爆破施工开始,厂领导极为重视爆破工作,生产副厂长雷中俊亲自带队对第一块爆破分析研究,决策机组停机监测爆破效果。
厂长薄兰丁多次深入现场检查工作,厂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生技部、安监部、运行分场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安全工作。指出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整改,主要完成了:
1、针对飞石有可能引起的消力池围堰损坏,及时加装了尾坎围堰内侧防护钢板;
2、针对飞石有可能飞过小导墙引起伤人、伤电气设备,要求爆破区域表面加装覆盖物,并严格控制单孔及总体炸药量,避免飞石越过小导墙进入厂房生产区。通过加强管理,消力池底板爆破施工期间,未发生影响到人身、电网安全的事件。
消力池底板浇筑施工管理
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消力池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水工分场安排8人4班24小时进行现场质量管控,对浇筑过程全程跟进,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监管质量,对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护、丙乳涂刷、钢筋网布设、止水材料安装等各项工艺严格把关,每仓混凝土浇筑前协助监理单位现场验仓,合格签字后后方可进行浇筑。现场管理中先后发现过:局部界面剂涂刷工艺不规范、钢筋网布设不规范、混凝土振捣不及时、模板边角支护不到位等问题,经过现场确认、指令整改,发现的问题都能及时按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全部处理,并验收合格。3月16日表孔消力池底板混凝土浇筑全部结束。通过后期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材料可以看出,各板块混凝土强度均高于设计参数,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附属工程管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主要进行了结构缝聚脲涂刷、10#坝段水平缝灌浆、表孔溢流面反弧段表面气蚀坑修补、大导墙恢复、进占公路R3清除等工作,电厂项目负责部门继续做好现场监督和管理,多次邀请设计、监理代表到现场指导,及时对结构缝聚脲涂刷范围做出调整,确保工程质量。
(三)落实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体制的确立,仅仅是项目管理工作的良好开端,仅为搞好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体制保障。要实现工程任务目标,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工作,还必须真正落实项目管理基本制度,使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认真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制
建立领导负责制的项目负责人制度是一切责任落实到位的前提。首先,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的基本内容。项目负责人受企业法人的委托,代表企业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合同的管理,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目标(包括企业的形象宣传、安全管理、标准化现场建设等)。这三大目标是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其次,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的基本条件:
一是授权。项目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
二是机制。要用完善的管理机制、用人机制、配臵机制、服务机制、约束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的落实。
三是素质。包括项目负责人的自身素质和建设管理团队的管理素质。高素质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
四是组织。即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2、认真落实项目进度结算制
首先,使有关人员充分认识项目进度结算的重要性。工程项目按进度 结算或者月付款制度是项目负责人运用经济手段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严肃认真、切实可行的项目结算方式,才能驱动各方面。所以,项目结算方式既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动力,又是施工效益的直接源泉。
其次,正确制定项目考核目标。对施工单位考核的目标应该是项目建设单位下达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目标。要逐步克服项目部“上交点子”等粗放型的承包模式,依据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费用核定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项目的计划目标。以计划目标作为对项目部的考核、控制目标。
3、严格执行项目公开通报奖惩制
首先,科学拟定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是项目考核评价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项目需用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其他资源的供应方式;建设单位对项目经理部进行奖惩的依据、标准和办法等。
其次,强化项目的考核与奖惩兑现。
一是实行项目月度过程考核并以文件形式进行公开通报。项目月度考核根据项目经理部当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按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或者表扬、奖励。若项目经理部当月的主要进度未完成计划或总进度已滞后于计划、累计计算的工程项目未达目标等,对项目经理部进行处罚、通报。若工程项目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指损失在1万元以上)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指工亡、重伤)时,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另行进行经济处罚。
二是实行项目终结考核。项目终结考核内容包括完成工程施工合同、工期、质量、安全、执行公司制度资料归档等指标,其中,项目完工后,进行终结审查,按不同审查结果分别进行处理。经审查确认,经”四方会议”并作出奖惩决定后,发考核通报。工程结束时为水电三局和西北设计 院分别颁发了“优秀项目部和优秀监理部”的奖励。
三是集中公开通报兑现项目终结考核奖惩。每次监理例会上,集中公开通报兑现项目奖惩。集中考核,公开通报奖惩,这实际上既是一种气氛的鲜染,也是对项目参与人员的一次教育、引导。获得的奖励次数越多,说明工程进行的越好。使项目管理管得好的方面得到表扬,也使管得差的方面受到教育和鞭策。
四、创新构建项目管理体制的效果
(一)改变了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没有系统管理经验的不利局面 通过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安康电厂工程管理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多名人员考取了“监理员资格证”,实现了有证上岗。并在现场得到了充分锻炼,对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积累了经验。目前,水工分场工程管理已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精品工程不断涌现
通过工程项目“四控制”管理体制的构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11年以来,先后完成左岸边坡治理、邓家沟油库改造、电力度假村营业楼建设、水调中心站改造、发电机层环氧地坪等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厂部、省公司的一致好评。
(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10月25日,消力池抽水围堰开始搭建,11月1日围堰搭建完毕,现场安装550m3/h抽水泵2台、200 m3/h潜水泵3台,日抽水能力近20000 m3。由于11月发生罕见“秋淋”天气,持续降雨导致水库来水剧增,水位上涨迅速,水工分场准确预测径流过程,厂领导及时决策,11月7日拆除部分围堰,机组保持满发,及时消落水位。11月19日恢复围堰,开展二次抽水,新增一台550 m3/h离心泵,日抽水能力达30000 m3,11月25日消力池抽水结束。在此次洪水工程中,由于管理和决策的到位。未对施 工现场造成丝毫损失,且实现了发电任务的突破。创下了建厂以来最好的发电纪录。2011年发电32万千瓦时,同期增长 %。
第三篇: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单位:德美斯集团有限公司
二 0 一0 年 六 月
探索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德美斯集团有限公司
德美斯集团有限公司(一下简称德美斯)是综合性集团公司,业务呈多元化发展,涉及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出口贸易、进口酒类和营养品的中国大陆代理,产品分布北京、沈阳、广州、四川绵阳及香港等地。
德美斯集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先进技术,丰富的商业管理经验以及为客户提供最优产品和服务决心,它定能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今后的发展中,德美斯在保持核心业务不变的同时,整合集团的其他项目,使之在发展中以一个统一的品牌对外运营,这将节约成本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
作为一家成功和负责任的企业,德美斯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力求达到人,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
德美斯在良好的商业环境中遵循持续投资,使我们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为股东和社会取得更好更多的回报。
公司曾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温州优秀民营企业文化特别贡献奖‛,‚出口创汇十佳企业‛称号等多项称号。
一、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背景
德美斯自创建以来一直处在高速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德美斯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大力开发了国际市场。但是2008年 一场大规模的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致使公司的各项业务都较以前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从老总到员工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公司各领导人也在对公司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发现公司当前的管理制度只能使企业在社会整体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得到发展,缺少应对风险的机制。因此,德美斯决定对公司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需找出一种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公司在认真学习国内外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总结出了具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强化管理整体功能,实行人本、财务、无形资产的‚一体化‛管理,有效利用人、财、物资源,努力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促使企业真正走上集约经营、内涵发展的良性轨道。这就是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达到企业的整体素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都居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
(1)、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 3 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本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对如何实现人本管理,公司领导有如下5点认识:
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企业发展以人为本,既要服务人,更要依靠人。只有统一职工思想,提升职工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会形成一种发展合力,才会产生一种创业热潮。德美斯集团要建设学习型企业,不但要出业绩,更要出人才。这是刘董在公司一次职工大会上说的话。整合之初,面对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基层职工思想波动较大的状况,公司实行‚正确引导‛,‚加强约束‛,‚强化激励‛三项措施,来实现职工素质的稳步提升。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人的解放。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 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人才选拔上,德美斯强化激励措施,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彻底打破工种,职务,年龄界限,依据能力和业绩提拔使用人才。他们对德美斯公司和部门总经理,客户经理,全部进行公开竞聘,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将有能力,愿做事的人吸收进来。在人才使用上,他们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德才兼备优先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暂缓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在2009年4月底进行的销售部经理调整中,1位销售部的副总经理没有竞聘上总经理的岗位,一位80后的年轻人走上了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的岗位。销售部门调整负责人后,平均每个月的业务收入增幅达10%以上,销售收入实现了巨大突破。
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德美斯要使员工从‘’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转变同时接受消费者的‚管理‛。这里的管理者包涵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即管理别人。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管理者但每个人都潜存着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可能。因此德美斯鼓励这种管理理念的存在;人人争当先进,时时追求进步,事事争当成功,把企业当成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小社会‛。另一个层面是从地位上来说的,也就是德美斯尊重每个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事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同时,德美斯还尊重每一个消费者,使消费者接受产品承认企业的地位。德美斯充分认识到一般的员工和消费者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成败。因此,德美斯会定期的邀请一些客户上门考察企业,让客户给企业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德美斯可以从客户那里知道了自身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同时让客户感受到了德美斯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客户也对德美斯有了更加具体和直 观的了解,因此客户也就更加的信赖德美斯了。在2009至今,那些参加过德美斯考察团的客户反应良好,业务量也稳步的上升。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对德美斯职工来说,现在每周晚上培训1-2次已经习以为常了。早在公司整合之初,公司综合部每月就制定《学习安排》,对在职员工每周至少安排1-2次学习,对新职工重点培训,并纳入检查项目。在培训中,采取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和职工相互交叉授课的形式,公司领导讲形式任务,职业道德,营销技巧,部门领导讲部门专业知识,业务人员讲业务知识和自身经历及营销案例。每期学习结束后还要进行闭卷考核,对学习部认真,考试不达标的职工进行考核。德美斯每半个月还编发一期内部学习简报,刊登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学习,鼓励大家写心得体会,从中感悟企业经营,管理和为人之道。通过正确引导,一学习提升职工素质,德美斯全体干部职工保持饿思想稳定和业务稳步发展。职工的思想稳定了,技能也就过硬。
5、人的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基本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德美斯加强对于干部职工的约束。以规矩定准则。过去,该公司对职工的管理往往涉及奖金考核,业务或部门等多项管理方法,出现一个问题往往要找出几种办法,公司领导与基层职工的又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具体办法难以求全。对日常工作要求如会议纪律,请假流程等具体是什么,干部职工 心中也都没有数。针对这种状况,2009年上半年公司经过认真梳理,制定出台饿《职工行为规范》,共10章80条,对公司高管,机关,管理,营销,操作等人员分别从素质要求,工作作风,日常言行,仪表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制定了全面,具体的实施细则。各下属公司和部门主动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很多问题在基层和部门就得到了解决。
6、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因此德美斯首先从企业自身出发,以前德美斯是把获取利润作为最终目标,而现在把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把人本主义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德美斯和员工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员工也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充分满足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对员工来说,德美斯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更是他们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2)、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无人不兴,无财不活。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更是公司领导和全体职工的事。企业领导高度关注,职工积极参与。德美斯公司充实财务人员,并针对下属公司和基层财务力量薄弱的状况,组织了多次财务培训和财务清理,对全公司主任以上 人员全面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办法,建立以公司总部为资金管理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以及各下属单位为成本中心的财务核算体系。各职能中心的职责范围如下:
资金管理中心:负责编制资金计划、筹措资金、按计划挑拨资金、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过程,评价资金使用效果。
利润中心:计提并交纳各种税费、核算、处理财务成果、工资的分配及管理。
投资中心:负责批准并组织实施对外投资,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核算投资收益,处臵哦、投资项目。
成本中心:各下属单位按公司总部下达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进行内部模拟法人核算,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内部考核方法和内部核算体系,其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范围,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
根据以上各大职能中心,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做到以下5点:
1、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拟定各项财务计划。
2、及时足额地筹措资金,合理地使用资金,加强资产存量的管理。
3、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税费,准确,及时分配股利。
5、进行财务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合法、规范,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各股东的合法利益。
从总体上来说,本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佳效益。
德美斯集团这次更是把财务的风险管理放在了财务管理的首要位臵,为了提高德美斯对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公司做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提高德美斯的应变能力,防范外部环境变化造成财务风险。首先,德美斯规定财务人员要经常分析财务报表,随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做财务报表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其次,要随时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危险。如央行一再提高利息,存款准备金率,财务人员就要仔细分析这些变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同时又对企业造成了哪些威胁。再次,准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对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企业可运用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回收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决策。对于所面临的威胁,要尽可能采取各种规避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德美斯目前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有风险转移法和会计上的提取损失准备法,这里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一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销售给商业企业,将特定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拥有专门技能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完成。二是将资金转换成黄金或其他不易贬值的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费。企业可借助会计上对各种风险事项进行评估并提取风险准备金的做法,如对各种投资提取风险减值准备,以防范投资减值损失。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防范资本损失。
改善资本结构。是为了防范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一要树立资本结构控制观念。二要参照国家要求,同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情况建立企业资本结构控制标准,如德美斯把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0%。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为防范财务人员素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首先德 美斯建立财务人员培训机制,要制定培训计划,为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对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德美斯更是制定培训考核制度,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参加培训或予以解聘。其次,德美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要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关的风险,还要控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德美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预警体系是为了进行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预警是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扑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预防风险或识别重大财务风险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分为以下步骤有: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是经营者能及早采取措施,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指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体系,以周、月、季、半年以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指标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的主要指标有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对各个具体数值指标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确定和量化企业财务状况。通过分析这一系列的指标,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长期监控,从而及时地防范财务风险。公司还出台了《公司业务资费管理方法》,从资费管理,资费录入,收入上缴,资费稽核,档案管理,考核管理六大发面,严格把控公司业务资费关。集团还对下属各公司经营中心进行了人工,管理,业务成本核算培训,由各个经营单位核算出2010的各项成本,然后测算业务发展规模和实际成本控制。各公司因此主动要求缩减费用开支,增收节支的意识明显增强。
成本控制方面,德美斯对所有核算成本费用,不当严格按标准把关,而且各个部门要预先审核,严防成本乱摊,乱报和收入弄虚作假。对企业内部接待,检查,开会,培训,一律由过去的进餐厅吃大餐改为进食堂吃盒饭,公司招待费得以大幅度下降。
(3)、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管理是对无形资产资源进行预测、计划、组织、控制、分析和评价,使之发挥最佳效益。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无形资产管理得好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否能保值增值,也决定着企业能否依靠无形资产有长足发展,能否靠无形资产获得经济效益。公司以前没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致使无形资产资源流失严重,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综合素质低下,归根结底就是无形资产管理严重滞后。
无形资产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管理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管理,以前对原材料采购,储存,使用的管理,在制品的管理,产成品的管理,产品的销售管理,以及对机器设备的管理都是属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这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加快科技进 步,发展教育,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臵。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德美斯重点抓好如下三个环节:
一、加强无形资产的培训和开发: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工艺水平、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的凝结。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德美斯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质量。质量是培育和开发无形资产的基础。今天是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和效益。二是恪守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美斯要通过讲信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培育和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不讲信誉等于慢性自杀,良好的信誉可以使无形资产增值。三是注重科技进步。要加快德美斯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并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德美斯无形资产的科技含量,从而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与质量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四是取得规模效益,无形资产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在国内和国际上竞争,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成立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联合集团,以取得无形资产的规模效益。
二、无形资产的转化与增值: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即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德美斯知道要使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健全转化机制。这一机制要充分体现以国家的产业政策、法规为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信息传播为手段,连接企业各个不同职能部门进行全力整合这一特点;同时这一机制将是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和扁平,将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性和创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将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互相依存,从而不断创造竞争 优势。另一方面,要增强转化动力。无形资产的生产和创造不同于一般有形产品的生产,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的劳动,包含着更大的价值。这种劳动要不断地进行,就需要相应地得到补偿,这种补偿是通过市场使知识的商品化、货币化来实现的。无形资产的创造者、生产者或拥有者能否得到价值补偿,补偿多少,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因此,企业要根据无形资产在市场上实现价值的大小,给予其创造者相应的奖励,对贡献突出者给予重奖,以激励其创新的积极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崛起,无形资产的创造越来越显示出团队性,集体创造的特点。许多高新技术的开发,知识密集性产品的研制、生产,都是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创作群体加以适当的补偿和奖励,以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对无形资产还要按照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以严格保护,使其所有者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避免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三、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隐蔽性、非独立性等特点,很容易让人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作为企业的资本。面对这种状况,首先,德美斯大力宣传普及无形资产的知识,树立现代资本观念,让全体员工意识到,不但企业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是企业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还要让员工意识到一个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部协调关系、与债权债务人的合作关系、稳定的营销渠道、企业所处的地理位臵、税收的优惠政策等都是企业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其次,要增强无形资产是德美斯重要的经营 13 资源的观念。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与技术含量为特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德美斯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和评估。一方面,德美斯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和无形资产内部审计制度,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充分关注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加强无形资产取得、分期摊销、对外投资转让的会计核算;实施无形资产的监管,及时的对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进行评估和确认,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动态上掌握企业的无形财富。特别是现在德美斯对外资产重组的转让、租赁、兼并收购、资产臵换等经济活动相当频繁,无形资产的运作和交易显得格外活跃,通过对无形资产的内部核算和管理,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无谓损失。另一方面,德美斯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入手,做好无形资产保护和保密工作。对企业的专有技术、配方、特殊工艺等无形资产要配专人专管,以防丢失和被窃。在产权交易中,应注意无形资产的安全防卫,加强对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商业秘密的保护,学会用高科技手段来维护自己无形资产的安全,以防止泄密而导致的无形资产流失。
在实施无形资产管理后,我们对客户价值管理有了新的管理方式。以前德美斯在评估客户价值时,采用统一的回报率或当前价值作为标准。这种标准在评估具体计划时可能会有帮助,但是就客户价值管理而言,以前的标准就显得过于教条和功利了。现在是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眼光也要就放得更加长远些了。
德美斯现在把客户价值管理可以采取如下四个步骤:
1、评估在客户方面的收支。德美斯站在长期的观点上,分别计算企业对每个客户的累积支出。在长远价值评估的同时,还掌握以财务为单位的客户明细支出,或者是根据当前销售合同起止日期,计算对客户的收支平衡情况。对收支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在直接客户投入方面更好地决策,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率。
2、德美斯还建立了“客户价值加权指数”系统。除了财务方面,其它形式的企业价值也都考虑在内。诸如产品使用、客户忠诚度、付款方式、客户满意度以及市场影响等因素同样在这一指数系统中得到反映。把财务收支状况这些因素相结合,就得出了客户价值加权指数。应用这一指标使德美斯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程序。
3、掌握客户的总体情况。不仅是价值指数系统,德美斯还建立了完整的客户档案。掌握客户总体情况不但使德美斯得以了解客户的地理分布情况以及社会、人口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对客户特点进行分析,比如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使用方式、付款情况以及客户与各企业、家族和机构的关系等等。
4、进行客户价值管理。在这一阶段,会出现许多促进收益的方案可供选择。市场营销策略可以因不同客户而异,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对广告宣传和产品描述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客户群的再投资也要进行相应的规划,以期获得最大收效。总结
以人本管理,财务管理,无形资产管理为德美斯此次管理创新的主线,使德美斯在过去的一年中,从人才的培养和吸收,财务制度的健全和对风险的规避能力,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等能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德美斯过去的一年在各项业务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在此次管理创新中德美斯人更加深刻了解到企业的管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原因,而且企业的管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德美斯还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找到一条最适合德美斯快速发展的管理模式。
第四篇:创新成果、招商引资的通知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 刊 社
关于开展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科技成果及招商引资活动宣传的通 知
蔡钟坤同志 您好!
201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统计局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权威期刊,1994年创刊,宋健同志题写刊名。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读者覆盖面广、发行量大、传阅率高。
本刊依家统计局信息资源优势,聚焦了大批专家、学者及企业资源,现已拥有由数百位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院院士、教授、研究员、工程师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除了正常的邮发和征订外,还面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部、国资委、中科院、国家统计局、驻华使馆及全国各省、市的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园区、科技中介、高新企业等有关单位或领导赠送。本刊自办刊之初,即以崇尚科学精神、探讨科学真理为圭臬,鼓励科学的怀疑精神,主张博大的宽容精神,尊奉理性的求实精神;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伙伴,融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联系全国党政机关、科技园区、科技中介、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纽带;是国家促进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舆论阵地;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走向世界,增进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经反复筛选,我刊认为您的ZL201020219251.6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特此致函,诚邀将其纳入我刊“创新成果”栏目宣传推广计划,通过在本刊发布相关信息,吸引国内外商家投资或合作。请您在接函后尽快提供以下资料,传真或发邮件至我社:(1)项目介绍;(2)专利权人简介;(3)专利证书(或授理)通知书复印件;(4)产品合作意向;(5)联系电话
(请用电子邮件和传真回复给我社,您的电话一定要注明)
地址:(100107)北京100107信箱029分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社创新成果栏目组 电话:010---64188105传真:010---64188105邮箱cxcg2011@163.com 联系人:贺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社创新成果栏目组
2011年10月 31 日
第五篇:科技创新成果管理论文
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理论科技创新成果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
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2、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管理论文
1.VIP俱乐部 2.查看资料 3.订阅资料 4.在线投稿 5.免费阅读 6.会员好评 7.原创检测 8.教材赠送 9.联系我们 10.常见问题
论文关键词:创新理论科技创新成果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一、浅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传播渠道建设障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
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是科技转化的前提。
二、创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对于怎样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农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的因素
农业经济多样化发展(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传统地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
而在近期举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也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以依托科技中介这一“红娘”,为科研成果与“三农”牵线搭桥的决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红娘”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解决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市场尚不成熟,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闭使技术信息流动不畅、科技成果缺乏实用性、小农生产形式与科技成果推广相矛盾、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资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规范建立也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增加信息流通的价值,是科技转化的必要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2、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