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的现状

时间:2019-05-12 22:5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服装的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服装的现状》。

第一篇:中国服装的现状

一、中国外贸服装的现状

(一)我国服装行业品牌没有规模

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比如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等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二)我国服装设计水平低

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低,主要体现在设计水平低。我国服装在服装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模仿、抄袭,国内一般品牌抄袭国内大品牌,国内大品牌抄袭国外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抄袭成风。这也是中国时装界的最大悲哀。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设计水平低是我国服装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服装产品附加值低

中国外贸服装总体来说在世界上还是占有很重分量的,这种分量完全是指“量”的堆积,而在“质”的层面上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我国外贸服装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服装行业是较低的技术门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情况下制造出低廉的商品,而且我国服装很多行业还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以,几乎没有附加值。

(四)我国服装市场销售网络

由于服装的设计能力不足,《优麦电子商务论文》也就限制了我国服装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鸿星尔克副总裁鲁小虎指出,中国目前的服装品牌与国外先进品牌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供应链的区别。“我们很多品牌开店的数量吓你一跳,6000家,甚至目标是1万家,但是实际上这样一个目标是不能长久生存的。品牌竞争不是靠店的面积来取胜,真正的取胜还是靠供应链,整合全球最大的制造供应链,以及发展越来越强的物流供应链。”我国服装行业在营销的技术方面和服务增值的方法方面比较欠缺。

二、发展中国外贸服装的策略

(一)创建品牌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在品牌定位同时做好消费者定位,把以满足消费者组要程度为中心的理念渗透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于以细节体现品质,以文化体现内涵,在于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使用价值。以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提高我国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高设计水平,增加附加值

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和强势品牌的崛起,是我服装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2006年我服装及附件出口达948.30亿美元,比2001年的365.38亿美元增长160%。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服装及附件出口竞争力指数为0.93,2006年为0.96,2007年1~5月为0.97。我国服装企业应该为了摆脱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竞争力较弱和品牌附加值极低的现状,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这就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国服装行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一批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服装人才队伍,提高我国服装的设计水平,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产业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发展我国外贸服装的市场营销能力,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来实现。电子商务由于其具有使贸易流程简化、能超越时空限制、成本低和利润大等特点,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服装行业、企业和对个人消费者来说,B to B,B to C电子商务研制和实现条件基本成熟,国家正在加大法律支持力度,因此要加强其研制和实现,促进其应用和推广。

第二篇:中国服装现状

一、中国服装市场现状

1.生产:

1)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

2)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3)产业分布: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4)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素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2.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3.消费市场:

1)国际市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2002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617.7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18.97%。而顺差为474.62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单一,不能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2)国内市场:占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2002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亿元,销售总额10024亿元,实现利润336.6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2008年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只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中国大部分市场被那些90%在中国制造的品牌所占领,服装企业竞争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4.设计:

1)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设计能力较弱,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

5.品牌:

1)我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善,缺泛运作的人力,品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但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国际服装品牌在世界品牌10X0强中有7家服装品牌入围,中国服装只有2家进入中国品牌100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没有一个品牌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品牌,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时尚”

2)国际品牌的进驻、企业的结构、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中间的管理、综合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被动市场型、橄榄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

6.营销:

1)竞争: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竞争格局与国际大佬同台竞技,中国品牌能否打赢“平价战”,向二线城市扩张、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国际平价快速时尚、快速的反应体系、国际大牌拼时尚和价格。

2)市场细分:新生代崛起,市场如何再细分,对于分场合着装和时尚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寻找市场空白点和差异化竞争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市场细分向纵深发展,从产品品类、档次、功能、营销模式,到服务人群分类、服务区域分割等各方面更加细分。

3)矛盾:服装企业的快速崛起与信息化相对滞后产生的尖锐矛盾,服装老板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和落后传统管理的尖锐矛盾,就是服装行业当前的基本矛盾

4)产品:季节性产品怎样突破“冬夏魔咒”:冬季热销的羽绒服、软黄金“羊绒”服装在春、秋、冬三季,丝绸和亚麻服装企业则喜热怕冷。做品牌的单品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单品品牌拓展四季化产品、开创了四季化格局、多品牌经营、拓展产品品类。

5)供应链创新:国际品牌分工日趋细化,供应链利润中比较小的那10%,中间设计服务环节很少,跳出单纯的生产环节,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提供物流配送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学会运用设计、成本、渠道的方法论。

7.战略:

1)服装业的世纪战略就是:必须立即走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2)上市大军、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商业模式新潮、产业格局、上市军团扩充 :服装行业的上市大军中 “福建军团”。兼并重组大潮中:服装企业的整合,通过企业资本、品牌的实质性整合,联动上下游产业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团,并通过资本纽带逐步整合国际资源,形成中资控股的服装跨国集团。

a)杉杉集团与日本伊藤忠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b)由8家温州民企投资组建的优衣派服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c)波司登5月收购了从事男装业务的康博公司,9月收购“娇点女装”

d)最重磅的收购莫过于中国企业“吃进”皮尔卡丹。

二、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1.以生产为中心;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2.以需求为中心,产品供过于求,为买方市场。

3.以品牌为中心;由于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形态由独占、寡占发展到多占,名牌观念越来越强。企业间由产品销量的竞争转向市场份额的竞争。

三、中国服装业革命80至90年代,中国本土服装业经历了两次革命,1.第一次洗牌初步完成,由产品品牌、品种、花色严重短缺,质量低劣转向百化齐放。代表品牌:皮尔卡丹、金利来。

2.第二次革命:主题是如何打造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无差异营销的牌洗牌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本土国产品牌,代表品牌:红豆服装、三枪内衣、杉杉,雅戈尔,顺美,罗蒙,红豆,海螺。

四、中国服装三大特征

1.价格持续走低

2.品牌意识凸现流行趋势导向作用增强

3.服装经营方式悄然变化,买断、特许等新兴方式逐渐兴起

五、服装企业创业阶段

1.创业时期:家族企业有优势、社会网络资源、成本迅速短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家族企业反应迅速,家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家长制的权威领导,公司的决策速度最快;执行上内部信息沟通顺畅达成共识,更高的向心力,价值趋向最大化。把家族族群发展纳入企业管理文化中、心理契约成本低,强烈的凝聚力,再加上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降低监控成本、对外招聘,引进贤才。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与再生机制,以自己培养为主,外来引进为辅。

2.发展时期:企业传承制度、良好的综合素质、健全完善的培养、选拔机制、精细化速度化管理、引入复合人才、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家族企业的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方面很有一套:发展规划必须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计划相配套,制定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规划,人才培养作为部门领导绩效考核,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施展才华的舞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解决企业高级人才流失问题。建立高层经理人员开放竞争、择优录用的机制,使优秀的非家族成员能够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才能。解决所有权的传承、新管理者、重要岗位的人事变动、既得利益者的权利、家族成员间信任危机、权利与利益的再分配、对家族的责任感可以起到良性推动、所有制度与管理制度、家族管理弊病、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

3.成熟时期: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先模仿、后学习创新、本土公司为向国际性品牌进化、模仿成功品牌的产品模式和成长路径,想成功背后的逻辑和机理、学习这套机理、提出自己的理念和生活的形态,六、中国的服装品牌类型有几种:

1.第一是外贸企业;

2.第二是销售型企业,就是代理商;

3.第三是产供销一体的企业;

4.第四种是虚拟经营企业,比如网购等无店铺销售和直购;(没有自己生产,没有自己的研发,做一个产品贸易销售,只是建设一个平台,平台上把供应链和销售链聚集一起,自己获得品牌附加值,品牌都属于大路货品)

5.第五种是品牌经营性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南北差异化,年龄差异化,价格差异化)

七、中国创品牌模式

1.中国服装家族式企业的模式:“夫妻档”、“兄弟连”式、闽派“兄弟连”与浙派“夫妻档”

2.以一个或几个势力较强制厂为核心,组成名牌产品集团,比如北京的中国服装集团公司,上海的三枪集团、温州的庄吉集团;

3.走产品名牌化、企业集团化、经营多元化、集团股份化的路子,通过股份制和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形式积累雄厚的资金,为产品的名牌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宁波的雅戈尔集团;

4.硬靠抓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扩大知名度,打响名牌,如北京的绅士衬衫。

第三篇:中国服装现状分析

中国服装产业现状

作为衣食住行之首,毫无疑问,服装行业是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人类对服饰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如今,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服饰类产品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服装不仅仅是要求能蔽体保温。谁都会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漂亮、健康、个性化的衣裳,而且由于服装类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又比较快,所以服装市场的蛋糕将会越来越大。到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代,人均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服装产品将不再是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这片领域诞生了杉杉、雅戈尔、波司登、雪中飞等众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而女装、童装、睡衣等市场则相对发展还不成熟,强势领导品牌还很缺乏。

中国服装业发展的困惑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

有人说:如果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中国人不用担心没有衣穿。现在各企业所有的库存加起来还都够在市面上卖个两年的。

服装企业做大了,往往是伴随着仓库急剧增大的代价。企业的销售翻了好几倍,帐上的现金却没见增长多少。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跑仓库里去了。

由于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库存问题成为最令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之一。不处理吧,积压只会导致更加库存品的更加贬值甚至一文不值。进行低价抛售处理吧,一来那些过季的产品不见得有人要,二来低价抛出去对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又是

个很大的打击,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体系产生怀疑。

另外,库存数与企业缺货数量又往往是成反比的,因为服装产品从采购面料到生产都有一定的周期,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旺季时候有足够的数量可供销售,往往不得不储备大量的货品,这就为库存埋下了隐患。而有些较保守的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往往限制货品的生产数量,但一旦该货品畅销起来,却又因为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缺货而错失销售良机。2 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远较国际上落后,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服装设计师。众多企业还是以抄袭仿版为主,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

国内的服装企业一来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而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则更习惯于自己创品牌或开设计工作室创业,而不愿意在企业发挥才华,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国际主流时装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国设计师的身影。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非常贫乏。无论是从生产管理还是设计、营销、广告等。因为服装行业多属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夫妻店起步,家族企业色彩往往比较浓厚。很多企业根本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

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年代,缺乏专才,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第四篇:中国服装名牌战略的现状和思考

此資料來自台商訊息網,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中国服装名牌战略的现状和思考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陈顺汝

摘要:

本文依赖于作者对服装理论学习研究和部分社会实践调查来阐述中国服装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原因、现状及有关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服装业品牌名牌名牌战略

前言:

中国服装企业、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部分品牌正逐步走向世界。目前,中国服装品牌已逾万种,但未有一个是世界名牌。现代服装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质量、成本、人才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名牌战略是决定企业成败的生命线,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名牌战略的成功。

1、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原因和条件

1.1我国服装业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我国服装业从整体上看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与巨大的服装市场相对应,我国的部分服装企业逐步脱离以往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向系列方向发展,品牌经营意识开始凸显,部分地区(北京、上海、大连、广东、武汉、厦门、温州、杭州等地区)服装品牌特色渐趋名显,中档及中高档品牌服装数量增多,质量逐步提高,但真正有实力的品牌不多,市场竞争激烈,无序。迄今没有一个国际设计大师,没有一个国际服装知名品牌,这与服装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外国名牌服装会更多涌入国内,我国的服装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服装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服装工业落后状况,直接导致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特质和民族服装工业逐渐受到西方文化和外国名牌的强大冲击。保护民族工业,推进科技产业化,发展中国名牌,提高服装的品位和档次,确定东方服装在世界服装业中的产业地位,不仅是我服装业的责任,而且是今后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1.2实施名牌战略的客观原因

本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经历10年文革后不仅是服装明显比国外落后,包括服饰文化也是空白的,改革开放后,服装企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以生产为中心;服装生产和技术得到发展机会,但当时产家不多,技术水平低,生产出来的服装供不应求,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对企业而言,只要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就能获得丰厚利润;

二、以需求为中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量剧增,产品供过于求,花色品种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不断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为了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企业营销观念发生了改变,消费者成为推动企业活动的轴心和企业制订计划的出发点,企业开始以销定产,视顾客需要生产;

三、以品牌为中心;由于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形态由独占、寡占

发展到多占,名牌观念越来越强。企业间由产品销量的竞争转向市场份额的竞争,消费者意识不仅是品质至上了,名牌对消费者开始产生很大影响,高科技的进步进一步导致竞争产品日益雷同,以致使用品牌增加产品主观价值越来越重要,作为产品附加值的品牌便成为企业竞争成功的一项有力武器。

名牌是拥有它的企业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管理方式和干群关系的反映,因此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名牌意味着高附加值,意味着稳定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服装工业在流行趋势、设计、质量和技术等全方位的领先。企业间的竞争从局部的产品竞争发展到全面而系统的具有本质性、特异性、优异性的名牌战略竞争。正如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所言:“昨天是企业价格间相互竞争,今天是企业质量的相互竞争,而明天是名牌的相互竞争。”

1.3实施名牌战略的条件

一、准确的、有文化内涵并贴近对象的商标、商号的设计;

二、可靠的产品质量为基础;

三、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支撑,名牌的含金量是技术;

四、以优秀的人才为依靠;

五、商誉是桥梁,商誉是企业的品质和操行的表现,是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

六、科学的管理是手段,包括生产、思想、信息管理,分别是实行名牌战略的基础、保证、依据;

七、强有力的宣传,通过广告、宣传扩大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2、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

我国的服装业大都是从手工业脱胎而来的,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才开始纳入现代工业的轨道,实现名牌的条件都具备的企业很少,一些乡镇企业、合资企业部分发展得还可以。目前我国企业创名牌的路子主要有:

一、以一个或几个势力较强制厂为核心,组成名牌产品集团,比如北京的中国服装集团公司,上海的三枪集团、温州的庄吉集团;

二、走产品名牌化、企业集团化、经营多元化、集团股份化的路子,通过股份制和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形式积累雄厚的资金,为产品的名牌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宁波的雅戈尔集团;

三、硬靠抓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扩大知名度,打响名牌,如北京的绅士衬衫。

3、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

目前,国外的一些名品牌在中国地区所售的制作精良的服装大部分是我国国内企业加工的,因此,我国并不缺乏做出品牌的能力和经验。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之中的国产品牌曾经有过并不逊色的消费群体,关键在于如何保住名牌,维护名牌,使品牌知名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我国的客体优势而言,我们必须把自身劳力廉价、纺织资源相对雄厚这两大优势充分调动起来,加上世界先进的信息、设计、科技等优势并加以配套完善,成为我国服装产业体系的优势,方能在国际市场上推行中国服装业的名牌战略,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各方面:

3.1服装信息手段有待改进

我国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缺乏先进的信息手段,这和许多先进国家的服装企业集团花大

力建立与服装生产、销售相适应的信息研究中心的作法存在一定差距。服装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在许多国家的企业集团颇受重视。如一些企业集团以数据库和计算机检索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服装领域,以帮助服装企业心快获取信息,来维持其在服装科技、流行等方面的先导地位。信息对于服装企业创名牌,提高产品品位、质量和增强竞争力极为必要。我国的中国服装企业集团、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它们通过资本经营、商业运作等各项业务,逐步形成了跨地区甚至距国界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网络。类似这样的大型企业如何能高效、便捷、安全地交换各种外部信息,且能分享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网络的信息资源,显然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型服装企业集团的先进信息网络的建设刚刚起步,这涉及资金、技术、人员因素,以及企业决策层的重视问题。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可为企业开拓新的空间,有利于克服企业信息不灵的基础环节,促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良好条件。

3.2企业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传统的生产、经营、销售(即“产—供—乐一条龙”)的企业结构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代替的是“设计研究—CI策划—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企业结构,采用最新科学管理。名牌是正确定位加上创造出来的形象组成的,所以创立名牌首先要确定自己产品的目标顾客,并以目标顾客为经营重心,而这先要对各方面进行设计研究。

“皮尔·卡丹”刚进入中国时,曾仔细研究过驻中国的外国企业人数、婚烟登记、旅游者出入境人数、外国领事馆和外国商社在华人数、中国出国留学生和商务考察人数等调查资料,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找出谁是“皮尔·卡丹”的买主,并成预测了其市场规模和构成。针对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的体型,“皮尔·卡丹”于8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人体尺寸调查,通过对10多万人的采样,科学地归纳出中国人9种体型,100多个号型,使“皮尔·卡丹”西服中国版第一次穿着合体率达88%以上,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在此基础上他们配合价格和营销渠道等策略,使西服销售每年达10万套左右。短短几年“皮尔·卡丹”的名字在中国大中城市已是家喻户晓,他们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决窍,乃是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并始终以消费者为经营重心。这一切,与“皮尔·卡丹”企业内产的良好的企业结构是分不开的,而目前仍广泛存在没有充分注重设计研究这一环节,没有完全搞好市场定位;还有一种是部分企业,原先已发展成知名品牌,但受到理论上的利益驱驶,大量的流动资金被抽出,抽向陌生的领域之中,并往往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中国李宁服装之所以品牌多年屹立不倒,与它没有忘记这一法则分不开,它以运动服起家,然后谨慎地在相近的领域中拓民,李宁牌的泳装、运行装和休闲装等;还有杉杉西服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国际著名CI设计师,日本的中田元男先生曾言:“设计离不开它所服务的对象”服装品牌只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充分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才会出现消费者抱怨买不到合适衣服的现象,企业才有可能创建自己的名牌产品,因此我国企业包需完善新型的企业结构。

3.3急需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品牌其实是人的品牌,服装人才是服装品牌战略得以成功的根本所在。人才问题不光是品牌的大事,也是企业的大事和国家的大事,光靠国家在培育人才、制定人才政策方面的努力还不够。企业尊重人才,对人才实行科学管理,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品牌战略更具有直接的和实际的意义。现代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多方面专业人才,比如:(市场化的设计师)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新型市场营销人才,计算机网络人才等等。当代服装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成本,更取决于技术含量和文化的价值,前者带来大生产的效率和成品的高质量,后者带来文化消费的附加值。当代高技术与高情感之间的相互促进,使设计日益成为现代服装业的附加值。当代高技术与高情感之间的相互促进,使设计日益成为现代服装业的灵魂。在衣着领域,人们崇尚于个性情感的精确表达。要达到服装在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各种各样的综合要求,就需要各种样的服装设计贯穿于不同民族、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年龄人群的现实生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品牌成为满足不同需求的象征,于是设计支配着各种服装品牌特别是服装品牌的竞争。当前,我国设计水平的提高相当迅速,并出现一些承担国内公认品牌主要设计人或国外著名品牌的设计人的设计师。从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来说,加速培养一代极富创新实力和拼搏精神的宏大的设计师队伍确实迫在眉捷。同时,提高全社会对服装的审美素质,形成客观正确地评价设计师标准也十分重要。

3.4国家政策支持

经济发达的国家均有扶植本国时装产业的政策。比法国独特的时装设计专利法,美国的时装表演属文化性活动免税法,日本则直接地组织其经济力量推出世界级时装设计大师,在短时间内,将其落后的服装工业推向了世界时装业的先端。在这些国家里,针对服装业的发展无不具有相应的战略策划和实施办法。我国目前服装业正处于发民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支持。

3.4.1国家制定保护措施和政策倾斜

国家有关主管机构对实施品牌战略卓有成效的品牌和企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宏观调控,按国际惯例,依法规范外商行为,支持国内驰名品牌的健康发展。重点扶植一部分条件优越的企业,包括给它们在政策、资金、税收、原材料等方面人于扶持。

3.4.2严厉打假,依法保护商标

依法打击假冒,制止侵权,形成良好市场竞争秩序。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冒牌货是一个无法抗衡的“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冒牌现象十分普遍。我国有必要加强队伍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者、商标代理人、所有人要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协助企业决策人制订名牌商标战略,并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保护名牌商标。

3.4.3让人们认识到名牌是社会化工程并为之行动

名牌工作不仅仅是一件具体的工作,而是要各个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成就的事业。这里面有生产的、营销的、宣传的、消费的各个环节上的工作;有科技的、质量的、法制的、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的规范;有企业的、政策的、群众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只有这一切的有机的结合,才是名牌事业的成功。由于它的社会性,需要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对以下方面进行建设:(1)培养这方面人才队伍。不仅是企业,就是在社会上,也应该有一批“知识产权”方面的专门工作者,他们可以为企业,为政府提供这方面的服务。(2)做好名牌知识产权或曰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这种评估,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教育宣传作用,使人们形象地看到,无形资产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是可以量化的财富;一是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停止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使产权方面的交易可以公开地进行。这对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是有重要作用的。(3)发挥名牌的群体优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大都有商标协会、名牌协会这类社会团体,在发挥名牌的群体优势方面有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是有部分国家性或地区性的服装协会,协会组织是会员与政府这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协会的职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同时也给协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a.组织地区级别或国家级别的各种形式的展览,促进信息交流,增加企业间合作机会。b.帮助政府制定战略性的,长远的规划,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同时成为企业开拓思路,更新观念、明确方向的指导。c.在扶优扶强的同时,为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更多的帮助,以利于整理行业的不断壮大发展。d.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的指导,更加有利于创建优品牌。e.多开展一些信息发布会,组织一些考察工作,帮助企业向外发展,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等等。(4)在名牌的认定、宣传、推广等等方面,如何逐步建立一套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也是需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倡导下,通过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努力,其中包括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做好的。

4、结束语

名牌事业意义重大,名牌发展了,我们的服装企业才能更好地走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效益型的道路。名牌与名牌企业代表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必然对整个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带头和导向作用。正像我国第一个名牌组织——驰名商标保护组织的成立宣言所说的:名牌是国宝。名牌事业又必然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它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第五篇: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现状分析(一)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1、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日益向集群化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在服装主产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如河北容城的衬衫,山东诸城的男装、即墨的针织服装,江苏金坛的服装出口加工、常熟的羽绒服,浙江省杭州的女装,宁波、温州的男装,嵊州的领带、织里镇的童装、枫桥的衬衫、平湖的服装出口加工,福建省晋江、石狮的休闲服,广东中山的休闲服,南海的女士内衣,虎门、深圳的女装,大朗的毛衣,均安、增城、开平的牛仔,潮州的婚纱晚礼服、江西共青的羽绒服这等等。这些服装产业集聚地产业链完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人口、企业和产业的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增长。

在先后6批133个纺织产业集中的县(市、区)、镇试点地区中,共有35个服装产业特色名城(镇),其中福建省8个,江苏省8个,浙江省6个,广东省5个,山东省河北省各2个,上海市、江西省各1家。

2、服装产业集群特征

(1)产业集群在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服装生产越来越向产业集群集中,目前,各产业集群的服装总产量已占到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产业集群的发展变迁影响着产业区域和产品布局,影响着产业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带动和加速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和专业化的步伐。产业集群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促进科技进步、促进品牌诞生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升级有效地促进了全国服装产业的升级。

(2)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集群,即集群内企业主营同一种产品,并通过区域内或邻近地区专业市场进行经营。这类集群占全部服装产业集群的60%以上。有些集群是企业或手工业者在多年中逐渐密集而自发形成;一些是在地方政府对地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进行扶植而发展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内部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在国内产业的优势均不明显,专业市场对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这类集群内企业的更迭速度较快。也有部分属企业领导型集群和混合型集群。这些集群通常是当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发展壮大后,带动更多企业创业而形成的。由于有占绝对领导地位的成熟企业的示范和带领,这类集群通常发展较为成熟,集群内企业较为固定、数量不甚巨大,集群内竞争合作秩序较强。

(3)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几个省。

(4)多数集群处于形成期或成长期,少数集群步入成熟期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服装产业集群仍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这个时期集群内企业较多,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集群中企业的合作关系多为利用一定规模的上游市场降低采购成本、利用统一专业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利用集群规模效应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集群内部竟合机制不甚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甚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并趋于价格竞争模式。协调、稳步、持续发展是多数集群面临的现实课题。

(5)集群内大企业地位彰显 统计表明,服装产业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仅占产业集群企业总数的25.37%,而工业总产值则占到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的67.41%,销售收入占61.69%,利润总额占70.24%,平均职工人数占56.87%,产量占产业集群总产量的50%。仅占1/4的企业,用一半多的职工,创造出70%以上的利润,足见规模以上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地位,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均明显高于产业集群平均水平,成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中国服装协会)

下载中国服装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服装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服装分析

    班服中国服装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

    中国服装市场分析

    中国服装市场分析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

    中国现状

    中国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2011.5.30) 一边是高喊着优势明显、优惠多多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一边是服装企业仍然向着都市村庄迁徙,两个鲜明的表情让人们看到了郑州服装产业遭遇的尴尬......

    中国各民族服装观赏

    ---- 中国各民族服装观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

    上半年中国服装市场分析(★)

    上半年中国服装市场分析 ●品牌服装价值凸现目前品牌服装的主要流通渠道就是大型百货商场,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型零售企业上半年服装类零售额的增长幅度为%,高于零售量的增长幅度......

    学《中国服装史》有感

    学《中国服装史》有感 早在之前就有关注“汉服”,所以在我领到《中国服装史》这本书时激动万分,很期待《中国服装史》的开课。因为在网上资源有限,我虽查找了很多关于汉服的资......

    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题

    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 郭培 中国高级订制的极致 层叠的钉珠、多变的手工刺绣、精巧的配饰、缥缈的透纱与流苏,以及贴身的剪裁,郭培的服装将女人的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用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