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泥乡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白泥乡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白泥乡在县城西南面,乡驻地距县城74公里,北与本县阿弓镇相交,东与熊家场乡和普定县鸡场坡接壤,南与普定县马场镇毗邻,西与与六枝特区龙场乡、新华乡相连,素有“鸡鸣三县”之称,辖15个行政村,114 个村民组,面积67.4平方公里,总户数9008户,总人口30110人。居住汉、穿青、苗、彝等民族。乡境内有县道1条,长11.6公里,乡道12条,总长52公里。有登记在册机动车辆1064辆,其中无证或正在办理证件中的车辆276辆。
二、现状分析
由于我乡处于三县交界地段,地理环境复杂、车流量大、无证车辆多等因素影响,导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驶员、乘客和行人大多数是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在使用交通方式上只管走得了,不管走得安全与否。无证驾驶机动车、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机动车不参加年检、不参加机动车强制保险,违法载客、人货混装,客运车辆严重超员,搭乘违法车辆等严重违法行为突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我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复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混合通行。机动车车况普遍较差,其中农用三、四轮车、拖拉
机、二、三轮摩托车。这些车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较差,车辆技术状况不好。部分机动车达到了报废年限标准还继续上路行驶。
(三)我乡大部分道路受环境和资金的限制,一般设计等级标准较低,路面宽度都在6米以下,有的还不足4米,急弯、陡坡较多。除了少数的水泥路、条石路外,大部分是泥结碎石路面,甚至还是土路。大部分路面较烂,坑洼不平,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也跟交通安全带来了许多隐患。
(四)道路交通协管中队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管理和检查往往出现“管东头、漏西头”的局面;协管队员往往执法水平、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执法不严、执法不周等状况出现。使得我乡道路违法现象突出,安全隐患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我乡交通条件较差、等级低,大多没有设臵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多数道路没有挡土墙,没有防护桩,没有安全标示牌。我乡道路运输大多数是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多数是分散、零星的货物,农民购物往往人货混装,严重超员,由于客运车辆不能满足农民乘车的需求,出现二、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货运车辆载人的现象。
二、管理与对策
针对我乡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和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综合治理,确保道路交通秩序好转,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为全面遏制交通事故上升势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健全组织体系,推进管理社会化
要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建立健乡、村两级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乡政府要组成由主管领导担任主任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明确相关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实行综合治理。村委会应明确安全专干,全面掌握本村机动车与驾驶人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协助维护农村秩序。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政府、部门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要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师生的教育;村委会要依法履行交通安全宣传职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通行条件
组织安监、派出所、农服中心等部门,对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整治。重点对急弯、陡坡、窄路等位臵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增设安全警示标志、护栏、隔离墩等安全设施;在学校、集市等人流较多的路段,要设臵限制速度、注意行人等
交通标志、标线和设施。
(四)强化综合整治,整肃交通秩序
要集中力量打击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对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货车超载,客车超员,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无牌及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道路交通协管中队中心工作放在道路管理和路面执勤上,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治力度,从严从重执法,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治理交通违法行为。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环境,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五)加快队伍建设,增强管理力量
之,我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乡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综合问题的集中反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依靠当地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找到治理我乡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让我乡道路安全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第二篇:白泥乡2013师德师风年终工作总结
白泥乡2013年师德师风年终工作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大事,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乡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以师德促师风、以师风带作风”来开展工作。一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全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精神,根据织金县教育局文件(织教字【2013】22号)精神,结合实际,我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广大教师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教,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就我乡师德师风建设作以下工作小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是一片圣洁的土壤,在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我乡利用各种会议、学习的机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使全乡广大教师明确二十一世纪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历史使命。懂得什么样的教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二、加强领导,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为保证师德师风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特成立白泥乡教育管理中心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毛朝科
副组长:李尚刚张清荣
成员:丁烨罗成龙赵勇谢显伍及各校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评估工作,为师德教育活动、师德奖惩激励机制提供必要的决策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管理中心,由李尚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勇、谢显伍为成员具体负责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各校负责人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负责管。学校负责人要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率先垂范,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起到引领带头作用,以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并结合全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并要求各学校也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力求按工作措施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
一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要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能建设活动
根据教育管理中心制定的《2013年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全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并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能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可喜的进步。
21、强化师德承诺。根据方案的要求,各学校都以校长、教师“十个不”的承诺作为基础,开展校长、教师师德师风承诺活动,通过设立师德师风承诺墙等,公开刊登校长、教师面向社会的师德师风承诺内容,接受社会和广大家长、学生的监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和监督氛围。
2、加强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根据《毕节市2013年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团活动方案》(毕教办师„2013‟42号)要求,我乡各学校都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永久性宣传标语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标语。
3、各学校都认真组织每个教职员工读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规范》中的六条严格要求自己,并开展互学互比和写心得体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和本校教师先进事迹,激发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4、为了增强榜样的力量,以那教育管理中心认真开展了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开 展“夸夸我的好老师”、“我的好同事”主题演讲活动,并评选出以那中学的雷宏到织金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同时要求各校要结合寻找“最美教师”、“最美织金人”等活动的开展,制作宣传栏,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典型事迹。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校园里吹起“铸师魂、树师德”之风。
5、结对帮困助一批困难学生
对于学校中的困难学生,我们始终把他们列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对象。开展“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我乡开展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子活动。为了有效提高帮助后进生的工作效率,3要求全乡认真和广泛开展了老师帮困,生生帮困活动。行政领导以身作则,每学期结对一名困难生,并作好帮困情况记录。班主任、党员也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使每个困难生的帮困工作落实到专人。同时,在各班班内开展了优秀生与困难生的帮困工作,从学习上来帮助这些同学。这项帮困结对工作开展后,广大师生各显神通,有的老师对由于家庭经济差造成学习落后的同学首先从经济上予以直接的帮助;有的老师对行为习惯差造成学习落后的同学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并在学习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对于那些由于智力原因而造成学习落后的同学,老师和同学们更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讲解、分析、辅导,直到弄懂为止。我乡多数学校团结友爱、扶贫解困已成风气,广大师生深深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五、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根据文件要求,我乡首先要求教师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二是教师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四是家长评,五是学校测评,六是管理中心测评,求出后5点的最后平均值,再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的考核。通过考核,全乡210名教师参加考核,其中43人优秀,167合格,没有不合格的人。
以后我乡将一如既往的为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白泥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3年12月
第三篇:关于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建议的汇报
关于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及其建议的汇报
闫县长: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县在用机动车数量激剧增长。据统计,在籍汽车已达到近万辆,各类摩托车已在10万辆以上。道路交通基础建设速度也在加快,随着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县各级各类公路通车的总里程已达2200公里。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与机动车快速增长的速度仍极不协调,而且建设标准与现有的道路交通客观现状不相适应,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1500余起,其中重大事故61起,死亡67人;伤人事故732起,伤762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681起,直接损失100多万元,与前几年比较,均呈上升趋势。
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事故情况分析
整体来看,今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五多、两突出、一上升的现象,具体是:
夜间发生事故多,占事故总数的48.5%。
人流密集时段发生事故多,如重大节庆日、上下班、放学时段,占事故总数22%。
恶劣天气事故多,雨雪冰雾天气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1%。
复杂危险路段事故多,急弯、陡坡、平交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30%。
主干公路事故多,黄标、罗兰、中大、丁麻、浠团等主干公路上的事故点总数的75.8% 摩托车事故非常突出。今年的事故中,与摩托车相关事故点到80%以上。
驾驶员违法造成的事故突出。
乡村公路及村村通公路事故呈快速上升趋势。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淡薄,道路交通违法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超速超载、酒后驾驶、农用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等现象一直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患。部分驾驶人特别是个体业主,始终是把营运效益放在首要位臵,往往把安全生产放在一边。更有甚者,少数驾驶人经常故意违法,与管理机关捉迷藏,斗心眼,想方设法逃避监管,如遮挡号牌、不挂号牌、使用套牌假牌等,充分反映出这部分人既无安全意识,又无法规意识。少数驾驶人甚至有反管理的情绪,往往借故与管理者纠缠,使用非正常方式解决问题,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造麻烦,既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妨碍了法律法规的正常实施,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以道路为主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反映在:①城区道路狭窄,配套设施缺乏。清泉城区道路狭窄,车行不畅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为除丽文路、车站路以及建设大道外,其余街道最多只有两个车道,这显然不能满足机动车激剧增加的需要。此外,除了市府宾馆,其它集贸市场、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均未设臵停车场,居民到上述场所消费,只能占道停车,占用了有限的道路空间,加重了拥堵的后果。而通行于几乎是城区所有街道的公共汽车,至今未设臵停靠点,公汽随行随停,除了造成拥堵,还经常诱发交通事故。②主干道部分路段存在设计缺陷,成为危险路段或事故多发点。以丁麻线粮食大库前路段为例,该路段因为急弯,已造成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又如丁麻线和浠散线的平交路口,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点,县领导对此虽十分重视,但至今未得到根本的整治,或者整治的效果不明显。③乡村公路、村村通公路的设计和施工存在严重先天不足,存在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极不科学,大多因势就形,随弯就弯,陡坡、急弯、临崖等路况随处可见。以绿杨梅福线为例,整条公路穿行于山岭之中,路面宽度3.5米左右,陡坡、急弯紧紧相连,车行其中,稍有不慎,即有可以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村民反映,尽管他们熟悉路况,但也曾有人出现车倒人摔的现象,加上乡村公路受林木、房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人视线受到限制,也易诱发事故。
3、乡村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缺位,很多路段成为管理的真空。近几年来,道路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在急剧增加,但承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关的管理人员比过去不增反减,由原来的近100人变成了不足80人。这部分人中除了办理牌证,处理交通事故以及后勤管理人员外,投入到路面管理的仅为50人左右。我们这部分人实施清泉城区及四条主干道的管理已感到力不从心,对于1800多公里的乡、村道的管理时间偏少,力度偏小。乡村公路段的路政管理人员虽定期对线路进行巡查,但也仅限于道路维护工作,对于大量的交通违法却无能为力。管理不到位,使一些人认为无人管,也管不了,因而随心所欲,导致违法现象较多,成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直接诱因。
三、几点建议
根据当前的现状,我们认为,是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以缓解当前的局面:
1、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城区,由县政府牵头,设立由城管、工商、交通、交警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对现存的问题,共同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然后统一部署,部门各负其责,对城区秩序实行综合整治。对于农村,可否建立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及村参与管理的三级管理工作模式,建立社会化管理的网络,明确工作职责,一般问题由乡镇村处理,重大问题部门牵头联合处理。
2、加大对基础效能设施的投入,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整改或改造,包括增加标志标牌,安装安全设施等,特别是如丁麻线与浠散线的平交路口及其它的一些交叉路口,应尽快采取安装警示标志、减速装臵等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乡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增加标志标牌,为乡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提供保障。目前,乡村公路需要我们做且能够做到的有两件事:一是设臵标志标牌,包括限速、限载、陡坡、急弯、临水、临崖、村庄、学校等相关标志,以提醒和警示驾驶人。二是加强养护,对能整改的地方实施整改。目前,乡村公路大多为近几年刚修成的,有的路肩松软,填土不足;有的转弯过急,转向困难;有的电线杆还立在路中间。这些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需要尽快整改。
4、对在乡村公路上从事客运的车辆要进行一次清理整顿。目前,乡村公路上的客运活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个别地方存在农用车载人,三轮摩托车载人等严重危及乘车人生命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对部分山区公路从事客运的合法车辆,也应该进行一次清理整顿,检查其安全防护措施,对驾驶人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以上情况,专此汇报。
浠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浠水县乡村公路段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民主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莲花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落实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今年我镇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切实加强了对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落实,全面落实驾驶员安全责任制,坚决制止醉驾行为,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的管控治理力度,坚决遏制各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保障我镇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辖区公路与车辆情况
我镇有一个主干道,即环镇路,辖区距离县城26多公里。本镇共有各类机动车辆500多辆左右,其中面包车、摩托车占主要部分。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意识,加强领导,镇政府今年把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规划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经济生产工作的同时有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的内容和要求,并按照各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镇政府在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奖惩分明”的原则,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管理责任制,建立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防范体系,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引导群众对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为我镇的经济建设服务。
三、加强源头管理,狠抓薄弱环节
重点做好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层层签定责任书,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强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声势。充分发挥警示牌及道路警示标语对驾乘人员的安全警示作用,教育引导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行为规范。明确各村委会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全镇干部大会,对全镇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对道路交通安全实行领导联片,干部包村、包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综合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了“事故预防有人抓、事故隐患有人查、交通安全有人管、事故责任有人负”的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工作格局。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多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酒后、疲劳驾驶,无证驾驶、超载超速和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安全隐患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预防和控制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和谐出江、平安出江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合理调整力量,强化路面管理,广泛宣传,营造严管氛围。我镇针对辖区内道路交通机动车流量的特点、规律,科学调配精干力量,加大了巡逻力度,不定时安排车辆,切实加强对镇村各条公路交通违法突出时段、路段的巡逻和检查密度。对农村道路营运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宣传坚决遏制车辆超员、驾驶人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镇政府还结合近年的其他地方发生的各类特大交通事故案例的惨痛教训,充分发动老百姓相互宣传违法载人所带来的危害及交通常识;在人流量密集的场所我们张贴了40多张交通违法举报宣传单、发放了各类警示宣传单1100多张,通过宣传使交通安全宣传渗透到我镇的每一个方面,使全镇都来关心和支
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使我镇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出江明天的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镇村氛围。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行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本镇不段加强和总结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落实行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领导机制,每季至少召开一次防范事故工作会议,分析、布置、检查、督促本地区防范事故工作。
六、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本镇按照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严格依法查处和纠正交通违章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管理,依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为出江的明天创造更美的环境。
莲花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五篇:三元乡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三元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调研
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位于大方县东北部中心腹地,距县城37公里(大方—凤山—三元),东北与星宿乡以百家桥隔河相邻,东南与百纳乡接壤,西南与凤山乡、安乐乡相连,西北与达溪镇、瓢井镇、大山乡以花底河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93.68平方公里,共辖胜丰、胜兴、胜发、群丰、群兴、青竹、双元、河头8个行政村,75个村民组,2011年年末人口4567户,18352人。从百纳乡火烧寨——三元乡胜发村——三元乡青竹村的通村公路已连通大山乡,南北贯通三元乡全境;三元经河头村至凤山的通村公路,缩短了大方县城与三元乡的距离13公里。目前,三元距大方县城为37公里(大方—凤山—三元)。正在兴建的百纳经三元至达溪镇的通乡油路三元段已建成通车。待全线通车后,百达油路将成为326国道线与大纳公路距离最短,发展潜力较大的大方东部片区与北部片区连接线,属于大方经济公路外围圈新道之一。即将开工的百达油路支线——温泉公路,建成后,将与安乐乡白宫村相连,经马干山牧垦场到凤山乡与方沙路交接。现在,三元乡交通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了大方县东北部片区的交通枢纽。
由于道路等级低,路面不好,加上不太完善的管理机制,使道路交通成为全乡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几年前,我乡曾就如何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的被动局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经验。但因机制不完善、措施不配套,导致效果不明显,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与否,成了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是否稳定的晴雨表。
2011年以来,新一届政府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三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夯实基层基础为核心,以狠抓责任和措施落实为重点,着力建立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了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明显好转,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实现零事故目标,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较稳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管理机制。
一、从邻县事故的阵痛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三元乡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一)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在社会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一是乡人民政府把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了“压事故、保畅通、促稳定、求发展”和“巩固成果、抓出特色”的工作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文件,明确了各村、各部门的职责,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成立了由乡政府分管副乡长任组长,公安、交通、安监、农机、交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了政府在社会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二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年年初,乡人民政府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与各分管领导、各村、各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与各企业、驾驶人层层签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将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了各村和有关职能部门,并将道路交通安全列入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及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工作台帐》、《工作日志》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坚持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乡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重大事项和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问题。四是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乡人民政府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的内容,对各村、各职能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对不作为或突破死亡人数、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村、部门实行黄牌警告,直至建议乡党委撤销职务。严格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被否决的单位取消当年安全生产综合评比资格,单位负责人要在次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作问责发言;对工作措施不力的村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内被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进行工作岗位调整;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员,依法严肃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道交通安全事故的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夯实基层基础,把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放在农村,有效发挥各村的领导作用。
一是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村主任要亲自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二是按户籍式的管理办法,建立了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档案,实行“一车一档”,采取干部包村、包路段、包车辆的“三包”措施,对车辆、驾驶员实行“一盯一”管理,强化了源头管理。三是坚持路检路查工作制度。乡镇派出所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坚持与安监等部门人员一起上路查车,加强对辖区内公路的路面监管;特别是每逢场天和相邻乡镇场天、重大节日(活动)及车流、人流集中时期,必须带队上路查车。
(三)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齐抓共管。乡协警中队始终抓住客运车辆源头管理这个重点,加强对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驾驶员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在全乡推行了“协警赶场”制,坚持场天道路交通安全巡回检查及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和全年全面大检查制度,定期对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指导。各校将道路交通安全列入教学计划,列入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加强了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交管部门加强了道路的维修、整改,加快了通乡油路建设速度,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着力整治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重点路段。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广泛宣传和舆论监督,及时宣传报道道路交通安全的正面典型,为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针对摩托车办牌办证率低,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乡广泛开展了无牌无证摩托车专项治理活动。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无牌无证摩托车现象较突出的村展开调查摸底,并要求及时办理。二是重点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秩序。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在农村,解决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为此,我们积极整合全乡力量,充分发挥派出所、安监站、农机中心、交通安全协管员、村治保主任、兼职协管员的作用,大力开展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问题。三是在抓好汛期、“春运”等重点时期、重点环节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的同时,结合“整脏治乱”工作,狠抓全乡交通秩序整治。
(五)加大安全投入,建立起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乡政府按社会人口0.5元/人的标准,将道路交通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除预算内资金外,乡政府还及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的专项经费,仅去年一年,我乡就为道路交通安全投入经费1万多元。先后为各有关部门配臵了办公设备,为实现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治。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乡人民政府责成相关部门重点加强了对全乡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督促整改。去年,我乡共整治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2处,完善交通安全警示标志2块,确保了全乡道路交通秩序畅通。
(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契机,以“五进”活动为载体,在全乡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警示录》等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宣传警示教育,坚持举办上、下半年各一次的机动车驾驶人警示活动。学校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教育计划,以乡中心小学为示范点,在全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红领巾路队”等活动,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使全乡干部、群众道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适时播放事故警示片,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群众、从业人员从典型事故案例中受到教育,使“珍惜生命、平安出行”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几点体会
2011年以来,我乡通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积极探索,闯出了一条切合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路子,收到了实效。
一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乡人民政府在《决定》、《办法》、《细则》中明确了各村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并配套解决了经费保障机制,在全乡推行道路交通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把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使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得到了明确和细化,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在推行了“协警赶场”制后,加强了对各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推动了各村主动上路查车,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原来的被动管理向主动出击转变。二是对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对农村机动车辆及驾驶人进行户籍化管理,采取干部包路段、包车辆的“一盯一”管理模式,增强了机动车驾驶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减少了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三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得到夯实。我乡充分发挥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聘请乡、村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管理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村民自治等措施,使全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更加健全和完善,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四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我乡通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整治行动,加强了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改,健全和完善了减速带、防护栏和各种标志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了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改善了全乡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基本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五是群众安全意识得到提高。通过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列入《村规民约》和学校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小手拉大手”、“红领巾路队”等活动在全乡的广泛推广,使全乡干部、群众道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珍惜生命、平安出行”正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了我乡道路交通零事故的管理目标。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