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分析
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长沙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私家车的迅猛增长,导致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介绍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机动车保有量 道路交通事故
一、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截至2011年3月7日,长沙市的注册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一百万辆,达到119.36万辆,也就是说,目前长沙全市平均每6人拥有一台机动车。长沙市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昆明等城市之后第22个机动车保有量突破百万的城市,同时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第3个机动车保有量突破百万的城市,这标志着长沙进入了汽车时代。但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流量迅猛增长,导致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长沙市2012年1-4月道路交通事故117起(其中:死亡事故14起、受伤事故95起、非伤亡事故8起),死亡17人,受伤150人,经济损失43.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事故11起,上升10.37%;减少死亡5人,下降22.72%;增加受伤24人,上升19.04%;增加经济损失17.2万元,上升64.4%。
二、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一)轻微交通事故多。据统计,长沙城区轻微交通事故(指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的,不涉及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如仅车身前后保险杠,车灯,引擎盖,门窗,后视镜等外部部件损坏,车辆可以继续驾驶的)占到了事故总量的70%左右。
(二)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在交通事故构成原因中,因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79.39%。
(三)城中有些路段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根据公布的数据,3月份城区交通事故报警排名前五位的路段分别是:二环线高桥路段(323次),远大路马王堆(197次),杨家山立交桥(109次),橘子洲大桥(92次),韶山路东塘(91次)。这五个路段已成为城区事故多发地段。
(四)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严重。由于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因自身不易受保护,很容易受到伤害。
三、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长沙市道路交通事故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点,主要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
和复杂化的。因而只有通过对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才能发现形成这些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形成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另外,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人的自由度很大,可靠性与机械相比是很差的,交通事故发生基率自然增加。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的沉积,人们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及其提高速度与快速发展的交通事业之间不协调,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与交通管理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协调,这些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1)从驾驶员方面分析。近年来长沙市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增长速度过高,群体文化素质不高,驾校考试监管不严,安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就是感觉,知觉,判断和操控等阶段不断循环的过程。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对这个过程有很大影响,其中视觉特性,反应特性和注意力特性最为重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酒后驾车、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等都会导致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和注意力特性下降,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驾驶员驾龄在2-
3、4-5年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次数多,死亡人数多,而驾龄为1年的驾驶员人数在驾驶员总数中并不占优势,但造成损失的比例却是最大。所以驾龄越小驾驶技术水平越低,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就越大。驾驶员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等违规驾驶造成的事故最多。
(2)从行人分析。行人运动的随意性,再加上不少行人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而是翻越护栏、横穿和斜穿路口;任意横穿机动车道,翻越中间隔离带;青少年或儿童突然跑到道路上,对突然行进的车辆反应迟缓、不知所措;不遵守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容易导致而交通事故。
(二)车辆因素
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长沙市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机动车安全配置水平比较低。尤其是经济型汽车安全配置更低,安全气囊、车轮驱动力控制、电子稳定装置、防撞、倒车雷达等安全装置,在经济型汽车上很少应用。我国车辆安全标准低和对车辆的管理不严格。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车辆安全标准较低。我国许多机动车厂商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一些机动车在设计时缺少安全上的考虑。同时,由于对车辆的管理不严格,一些人购买一些技术状况不好的车辆,有的人擅自改变车辆的构造和用途,有的对车辆长期使用,缺少维修。有些本地的不符合标准,安全技术检测状况差以及报废的车辆仍在行驶,有些个体户的出租车昼夜兼程,多
拉快跑,只用不修,导致车辆技术性能差,故障多,机件很容易失灵,引发交通事故。长沙市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上升。
(三)道路因素
长沙市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路段过长,道路景观过于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有些路段汽车的转弯半径过小,易发生侧滑。驾驶员的行车视距过小,视野盲区过大;城市道路线形的骤变、“断背”曲线等线形的不良组合,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操作不当,酿成事故。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缺乏足量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有的道路的设计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不协调;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道路设施不一。道路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导致交通事故层出不穷。另外,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无效交通如空驶出租车较多、私人车辆增加,这些无疑恶化着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四 对策及措施
(一)发展城市地铁。由于地铁是建设在底下,不会占用城市有限的道路空间。且地铁有着快速,安全,准时的特点,能够承担较大的人流,从而间接地减少城市道路上的车流和人流。有效缓解道路的交通压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切实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要建立一个统一、权威的综合管理机构,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责任,各行其是,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对于一些问题要一致行动。同时,交通管理部门没有将道路安全管理纳入道路交通管理的全过程,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提高重视。在管理手段上,积极使用科技水平高、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三)深入开展整顿工作,坚决杜绝交通事故隐患。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整顿工作。加强整顿,一方面要对交通秩序进行整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报废汽车、无牌无证车的检查和整顿,同时,加大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查,以杜绝事故隐患。
(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真正提高安全意识。要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道路安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加强对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以及其他人的宣传教育。同时,要开展经常性教育,强化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效性,真正提高所有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应用高科技技术,提高车辆的防撞能力和智能化程度,有效的减少车辆的碰撞、追尾事故发生。
(六)加强事故多发路段的管理。在高峰时段内, 多发路段,应加大警力及人员安排, 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交通流。同时, 完善道路照明设施, 对降低事故的发生, 提高行车安全性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汽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4.1
第二篇: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形成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交通事故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另外,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交通事故发生基率自然增加。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人们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1)从驾驶员方面分析。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增长速度过高,使得安全驾驶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酒后驾车、身体健
康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造成反应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引发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驾驶员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这5个因素。其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观察外界事物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有关,而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让行则主要是驾驶员主观上不遵守交通法规或过失造成的,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情绪不稳定,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2)从骑自行车人分析。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路口、路段抢行猛拐;对来往车辆观察不够或骑车追逐嬉戏等均可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3)从行人分析。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翻越护栏、横穿和斜穿路口;任意横穿机动车道,翻越中间隔离带;对突然行进的车辆反应迟缓、不知所措;不遵守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二)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
(三)道路因素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
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公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交通客货用量增加,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
改善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自行车交通比率大,骑车者水平不一,个性不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这些无疑恶化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
(四)经济因素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面积大、人口多,国家经济水平并不发达,东西部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经济的增长给交通安全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交通需求的增长,交通需求与供给矛盾加剧,给我国的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影响了局部地区的交通安全。另外,随着经济的好转,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亦不断提高,能够田间作业,使农用运输车发展迅速,以成为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由于农民本来文化及法律意识就不足,多种有意无意的行为,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之一。
第三篇: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是人类的大敌,道路交通事故亦是如此,道路交通事故能使 车辆遭到损坏,人员受到伤亡,因此企业须下大力气把道路交通安全工 作抓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家对近几百起交通事故 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司机因素、车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属于司机因素方面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有: ⑴情绪不好;⑵睡眠不足;⑶驾驶时精神不集中;⑷强行超车; ⑸开车闲谈;⑹开车饮食或吸烟;⑺开赌气车;⑻开快车;⑼开车办 私事;(10)酒后开车;(11)驾驶技术不佳;(12)非司机开车;(13)疲 劳驾驶;(14)判断错误;(15)误操作。
二、属于车辆因素方面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有: ⑴、灯光不好 ⑵制动不灵 ⑶方向失控等等。
三、属于管理因素方面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有: ⑴派车办私事;⑵派病车上路;⑶派非司机开车;⑷规章制度不 严;⑸安全教育不落实;⑹安全事项交代不清楚。
四、属于环境因素方面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有: ⑴气候不良;⑵路面不好;⑶山区险道;⑷闹市区人多;⑸行人 违章;⑹遇有违章车。在上述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四大因素中,司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 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次是车辆因素,居第二位。司机和 车辆这两个因素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因为车是由人驾驶的,如果
司机的安全素质高,就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故障,车辆存在的不 安全因素,是司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具体反映。管理因素也是关键的因素,对安全行车起着重要的作用,组织管 理部门重视车辆交通安全工作,则车辆安全就会改观、情况良好。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个因素中的不安全问题也和司 机有关,因为行车环境存在的不安全问题,要靠司机发现和预防,如 果司机的安全思想牢固,驾驶技术熟练,即使遇有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能保证行车安全。附件: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附件: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因素 原 因 情绪不好 睡眠不足 精神不集中 强行超车 开车闲谈 开车饮食吸烟 司 开赌气车 开快车 机 开车办私事 因 酒后开车 预 不好不准开车。不准开车,司机途中开车犯困,应停车休息。司机开车时精神必须集中,思想不得溜号 超车要注意路面、环境和被超车的动态,要按 规矩超车,不许强超车。开车时司机严禁与乘车人聊天。开车时不得吃东西,饮食或吸烟,如确实需要 应停车。要高姿态,你赌气,我沉住气,以礼待人,本 人不应先赌气。按交通规则行
车,做中速行车,安全礼让,不 得开快车。有事用车要经领导批准,以防心慌赶路而发生 事故。饮酒后严禁开车。开车中途吃饭时,司机不准 喝酒。虚心学习,提高驾驶技术。做到操作熟练,反 映灵敏,应变能力强,处理情况果断及时。连续驾车不得超过4小时,中午要停车休息。长途运输要有两名司机轮流驾驶。行车中遇有情况危及安全时,应下车查看,做 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不得强行和冒险。防 对 策 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司机思想动态,司机情绪
让非司机开车 人离车锁。不准将车交给非司机驾驶。素 驾驶技术不佳 疲劳驾驶 判断错误
误操作 灯光不好 制动不良 方向失控 派车办私事
要熟悉车情,遇事沉着,驾驶他人车辆时要先 熟悉车情,做到心中有数。每天出车前要检查灯光,存在故障要及时修好,夜间行车必须灯光良好,无灯光禁止行驶。经常检查,保持制动完好有效,每天出车前必 须先试制动。每天出车前要检查一下方向,防止松动失灵。秉公办事,周密思考,不派车拉私活办私事。加强法制观念,去掉侥幸心理,自觉做到遵章 守纪,不派非司机开车。要建立健全各种交通安全规章制度,用制度办 事,用制度管人。要经常地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每周一的 安全活动会,严格学习纪律和考勤。具体实际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派车。意事项。恶劣天气不准出车,行车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应 停车避让。下车检查,低速慢行,不得强行通过。环顾四周,低速慢行,必要时要有人下车照看。要注意来往行人动向,有随时停车的思想准备。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的动态,有随时停车的思 想准备。
派带病车出车 严禁派带病上路,车有问题必须修好后再开车。管 派非司机开车 规章制度不严 理 安全教育不够
不了解司机思 要掌握每个司机的安全思想动态,根据司机的 因 想动态 不清 素 气候不良 路面不好 闹市区人多 行人违章 遇有违章车 安全事项交代 派车时必须向司机交代清楚出车任务和安全注
第四篇: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
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
以来,我县公安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总体要求和部署,相继开展了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超限超载治理、排查事故多发点、清理马路市场和违章占道、道路行车秩序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机制,严密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促进和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有效遏制了全县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全县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3起,死亡27人,受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13.423万元,与2003年相比,事故发生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上升145%,受伤人数下降30%,经济损失下降57%。
一、全县道路交通事故主要特点:
(一)从发生事故的道路类型分析,国道线发生事故5起,占总数的15%,其中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3万元;省道线发生事故6起,占总数的18%,其中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县乡道路发生事故15起,占总数的45%,其中死亡14人,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乡镇内道路发生事故7起,占总数的21%,其中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93万元。
(二)从发生事故的日期分析,每月的17日事故发生最多,占总数的15%,每月1日发生事故占总数的12%,每月的5日、7日、21日、24日发生事故占总数的6%。每星期五事故发生最多,全年11起,占总数的33%,星期一最少,全年2起,占总数的6%。
(三)从发生事故时的天气分析,晴天事故发生最多,共发20起,占总数的61%,雨天发生事故占总数的15%,阴天和学天发生事故各占总数的12%。
(四)从发生事故的年龄段分析,21——25岁年龄段发生事故最多,为12起,占总数的36%;45岁以上发生事故8起,占总数的24%;26——30岁发生事故4起,占总数的12%;31——35岁发生事故5起,占总数的15%;36——40岁发生事故1起,占总数的3%;41——45岁发生事故3起,占总数的9%。
(五)从交通方式分析,大客车发生事故1起,占总数的3%;大型货车发生事故4起,占总数的12%;小型客车发生事故12起,占总数的36%;小型货车发生事故5起,占总数的15%;农用三轮、拖拉机、摩托车发生事故11起,占总数的34%。
二、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机动车驾驶人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行车中盲目自信或心存侥幸。部分个体驾驶员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挣钱驾驶老旧破车、病车上路,缺少定期维护和保养,超负荷运转,疲劳驾驶,超载超速行驶,强超强会,违法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变更车道等现象是机动车发生事故的主要隐患。
二是小型汽车数量增多,短驾龄驾驶人员增加,是造成小型汽车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21——25岁年龄段的驾驶员为事故高发年龄段,该部分驾驶员缺少驾驶经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县私人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在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短驾龄人员的上路行车,加之当前一些驾校培训水平不高,对驾驶员的培训也只是注重驾驶技术的培训,根本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造成很多新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带来了隐患,工作汇报《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
三是周未车辆人员外出频繁,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事故在周未时多发。另某些乡镇的赶集日也是事故高发日期。
四是机动三轮、农用车辆、摩托车无证驾驶、无牌上路、违章载人的现象突出,很多农民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不了解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就驾车上路,行车中对交通情况观察不够,预见性差,遇有情况时又不能采取得力措施,是造成农用车辆发生事故,甚至于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五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是公路和城镇道路上及新建公路上安全设施不齐全,道路通行能力差,部分路段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多。
三、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五进”工作,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强大的宣传效应,在抚松电视台有线频道和无线频道黄金时段,插播“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二是制作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宣传图板,由宣教人员在车站、广场、学校、厂企、村庄巡回展出;三是因地制宜,利用各个中小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踊跃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在抚松大街、香江路上增设醒目的安全标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出行车辆和过往群众感知交通安全。
(二)认真调查研究,加强协调配合力度。认真对全县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路段进行分析排查,找出事故多发点、段及道路上的安全隐患,增设交通警示标志,规范标志标线。公安交警、公路、交通、工商等部门加强配合,共同制定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对道路安全实施标本兼治,并抓好落实。
(三)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路面交通管理。积极推进公路巡警勤务制度改革,加大交通违章查纠力度。在积极推进公路巡警勤务制度改革的同时,继续落实路段承包责任制,实行跨区联勤制度和民警管段、管片责任制等警务机制改革,提高路面管控能力和民警管事率,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勤务机制。
(四)继续加大“三超”和“三无”车辆的治理、力度。近两年来,我县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尤其是二轮摩托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对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加大对“三超”、“三无”车辆的治理力度,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是扭转“三超”、“三无”车辆交通事故率高发的一项有效措施。
(五)抓住事故发生的突出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一是要加强对农民、个体户和21——40岁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对这部分人的管理;二是合理调整勤务部署,加强对重点路段的管理,提高巡逻密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三是合理安排管理时间,加强对重点日期、重点时段的管理,减少事故多发时段的交通事故。
(六)加大对马路市场和事故黑点的整治力度。交警、公路、交通、工商和有关乡镇密切配合,限期对马路市场和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七)继续加大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驾驶员安全教育新路子,加强对新驾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考核不合格的驾驶人员,不许发放驾驶证,绝不放一个不合格驾驶员上路。
第五篇: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出行需求不断增长,给农村公路造成较大压力,交通事故增长迅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首先从人、车、路和环境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安全管理对策:积极改善道路线形,改善交通控制设施和合理提供交通照明,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保障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改善农村的道路安全状况,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展。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交通事故,安全保障技术,交通安全设施。
一、案例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汽车已经走下了奢侈品的神坛,特别是部分低价的、农民们喜爱的面包车、中小型货物运输车等已经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伴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诸如污染、交通事故频发等诸多不利影响。围绕辖区农村交通事故的特点、成因以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增加我们对农村交通事故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构建和谐农村道路交通。
(一)2014年3月6日,驾驶人褚某饮酒后驾驶吉利牌小型轿车搭乘4人,以时速109km/h(限速70km/h)驶入对向车道,与相对行驶的奇瑞牌小型轿车相撞,造成两车共5人死亡、3人受伤。经检测,褚某血液酒精含量为391mg/100ml,属于严重醉酒驾驶。案例剖析:酒精对人体各项机能影响很大,饮酒后驾车会导致触觉麻木,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还会造成反应迟缓,无法正确判断车距、速度和交通信号。更致命的是,在酒精刺激下,人的自控能力大大降低,遵章守法意识严重松懈,极易出现超速、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二)2012年2月18日,驾驶人冯某驾驶东风牌中型普通客车搭载35人(核载19人),由于内胎破裂加之严重超员惯性增大,翻坠入5.9米高的路坎下,造成车上乘客13人死亡、22人受伤。
案例剖析:公路长途客运需求大、客流多,部分人为追逐经济利益不顾安全、多拉快跑,超员载客违法行为高发。超员载客会导致车辆载质量增大,制动性能下降,行驶稳定性变差,发生事故的风险加大,特别是在山区道路、急弯陡坡路段行驶容易失控、翻车,后果严重。
(三)2012年10月7日,王某驾驶小型轿车沿青银高速公路行驶,从右侧超越同向大客车时发生刮擦后逃逸,致该大客车穿越中央护栏驶入对向车道,与另一辆大客车发生碰撞,造成14人死亡、44人受伤。经查,王某无驾驶证,大客车驾驶人持C1驾驶证驾驶大型客车。
案例剖析:由于无证驾驶的驾驶人未接受过相应驾驶培训,且未通过驾驶技能考核,安全驾驶意识、应急驾驶能力、操作熟练程度均不能满足安全驾驶要求。
二、当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一)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差。
近年来,虽然公安交警部门做了大量“五进”宣传和违法查纠工作,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仍然很淡薄,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驾驶人往往铤而走险,存在侥幸心理,从根本上认识不到交通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农村驾驶员违章现象尤其严重,普遍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充分认识到违章的严重后果。一些农民群众甚至认为,只要买得起车,就可以驾车上路;只要会开车,就可以从事客运;只要有车乘就坐,不管是否合法和安全。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法规教育不到位。农民群众缺乏基本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认识到违章的后果和危害性;二是“五进”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面对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少,农村群众缺乏对交通管理的认识,甚至认为公安交警执法是故意刁难他们。臂如说,交警部门在路检路查时,要求农民群众不要乘坐“五小”车辆,老百姓反而义正词严的反驳交警“你们坐的是小车,我们坐一下三轮车怎么就不行呢!不坐三轮车坐什么出行?”对农村群众的反问,交警有时显得很无奈;三是重经济效益、轻安全行车观严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车主为降低运输成本,大量购买安全性能差、廉价的“五小”车辆,对车辆只用不修,将就着过,甚至使用报废车辆,导致性能差、故障多、机件失灵的“病”车上路,致使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证。
(二)农民出行不便造成非法载客有市场。
从农村客运班车通行的现状看,有的乡、村、组虽然通了客运班车,但公交班次少、运力严重不足;有的公交路线和时段,因乘客少、客运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停运,或减少客运趟次;绝大部分乡村因乘客少、路况差而不通客运班车。但目前农村交通不能满足群众的安全出行:一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与外界交往逐步扩大,农民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如:赶集、经商务工、探亲访友、进城办事等等,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不再徒步出行,三轮车、农用车、摩托车成了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二是由于教学资源的整合,造成学生上学不方便。近年来,教育部门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中小学校的设置进行了整合,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基本上都设在乡镇上,离家较远,特别是偏僻的乡村就更用说了。由此,学生上学放学、节假日、双休日放假或赶集日,往往给一些 “五小”车辆非法载客造成了可趁之机,再加上一些农村群众和学生迫于交通不便而不顾个人安全随意乘坐违法载人的“五小”车辆,有时候老百姓乘坐“五小”车辆也是实属无奈。三是销售农副产品和相对较远的路程使得农民不得不搭坐“五小”车辆出行,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适应了农民的这一需要和农村的道路条件,大多数农民出行需随带货物,特别是集市日,有的行政村离乡镇有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远的自然村可达二十公里以上。农民带货出行靠步行不现实,肩挑人扛几十里路也吃不消。而这些交通参与者除了一小部分能乘上客运车辆外,绝大部分只能乘坐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等“五小”车辆。据调查,当前廉价又实用的“五小”车辆已经成为偏远山区农村运输的“主力军”。但“五小”车辆由于稳定性、防护装置、制动等安全性能差,给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路况差,交通安全设施残缺,影响行车安全。
我大队辖区现有的乡村道路绝大部分属于等外公路、简易公路或未通过验收的道路,能安全通客运车辆的乡村级公路很少。辖区农村道路普遍存在等级低、弯多路窄、损坏严重现象,道路安全设施不配套,交通标志标线、防护墙、防护墩不完善,事故易发点段多,道路养护差,道路安全隐患特别是水毁路基塌陷路段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另外,农村道路通行能力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道路穿越集镇、村庄而过,占道停车、占道摆摊、占道建筑等现象非常猖獗,这些都给安全行车构成了很大威胁。
(四)警力不足,造成交通安全失管、失控。
实事求是讲,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失管、失控的现象,这也是发生交通事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除日常交通管理、巡逻执勤和值班备勤外,还要参加大队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的各种专项行动,深入学校、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等等,往往每天让民警忙得精疲力尽,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由于警力严重不足,致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着“盲区”、“盲时”现象,难免出现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尤其是对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无暇顾及,对“五小”车辆的安全监管处于失控、漏管状态,从而导致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警力不足,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交通执法未能保持长期严管势头,造成农村“五小”车辆违章载客泛滥成灾。加之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受警力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对农村顾及相对较少,缺少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加上各乡镇政府对交通管理重视不够,造成了大部分农村道路基本上处于失管失控状态,交通违章现象十分突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再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并不富裕,为了尽快致富,很多人购买“二手车”,甚至报废车从事运输,为了逃避购置税费,不愿办证上户,成为“黑车”。据统计,农村地区“五小”车辆驾驶人至少有20%以上属无证驾驶。农村从事运输的农用车大多车况较差,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这些车一旦上路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农村非客运车辆载客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由于交警警力不足,路面监控主要以国、省道为主,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无法到位,容易造成漏管失控;二是乡镇一级政府对“五小”车辆非法载客没有执法权,乡镇干部对此类违章只能劝阻,由于认识不到位,有的农民认为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三是非法载客取证难度大,造成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管理薄弱,客运市场秩序混乱。其次:农民抵触情绪较大。有相当部分村民认为,乘坐“五小”车辆确实危险,但不乘坐根本就无法出门,货物靠肩挑人扛十几里吃不消。所以,不少农民对取缔“五小”车辆载客不理解,围攻检查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廉价、“实用”的非客运车辆倍受农村群众的青睐。对农民出行来说,花一、二元钱就可以带货出行,既方便又“实惠”,早已把安全置于脑后。农村这一特殊的实际情况,使非客运车辆适应了这一需求、有了市场。在没有开通客运班车的乡、村道路上虽禁止非客运车辆载客,实际上是禁而不止,“五小”车辆已经成为偏远农村运输的“主力军”。
三、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违法的对策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交通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还很薄弱:一是人、车、路相互干扰的因素非常突出;二是各自为阵、占路为王的现象非常猖獗;三是无证驾驶、三轮车及农用车非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四是道路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反思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对于在思想上、工作上、措施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扎扎实实予以纠正和改进,全力预防和减少农村机动车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农村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有一些是属于客观及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第一,严格落实农村安全管理责任制。
道路交通是一项由人、车、路和环境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工程。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单靠公安交警的力量,是很难管得了、管得好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要坚持“政府领导,交警监管,部门联动,车主负责,群众参与”的防控方针,着力构建乡镇、村、组三级交通安全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各级干部的安全工作责任,每年初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安全整治和防范措施落实,从人、车、路、行等各个环节严把交通安全关。力争杜绝无牌车、拼装车、报废车上路,坚决遏制无证驾驶和“五小”车辆非法载人等严重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一要成立乡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积极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必须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列为抓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要迅速在各乡镇政府成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交通安全委员会,并设立至少有两名专职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建立辖区内机动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台帐,配合交警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千方百计把涉及“五小”车辆的交通事故降下来,确保一方平安。二要选聘村、组交通安全管理员。由乡镇政府出资,为每个行政村、组各招聘1名专职交通安全管理员,乡村交通安全管理员可按交通协警员服式着装,由交警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乡镇道路交通安委会领导,主要职责是对辖区“五小”车辆进行摸底调查、逐车登记,建立责任区车辆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台帐,督促车辆所有人及时到公安交警部门依法申领车辆牌证及驾驶证,督促车主及驾驶人按时年检车、审验证、递交体检表,督促交通违法人到交警部门接受教育和处罚,在责任区内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及普法教育,协助交警中队管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制止无牌无证、酒后驾车、“五小”车辆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当地群众乘车出行安全。第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农村交通不便、人口分散,而且与外界接触少,缺乏交通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往往是发生伤亡事故之后才追悔莫及。由于农村覆盖面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紧紧依靠各乡镇、村组和学校,逐步形成全民性的宣传活动。一是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手机短信、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开展广泛的交通法规宣传,宣传乘坐非客运车辆的危害性,增强每个出行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珍惜生命,拒绝违章”。通过宣传,督促农村群众不乘坐农用车等“五小”车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支持、理解、配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格局。其次要积极探索宣传教育工作新路子。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员制度,各乡镇村要聘用1-2名熟知交通安全常识、责任心强、热爱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农村交通安全员,协助督促办理车辆、驾驶证年检审,向村民宣传应该怎样过公路、怎样乘车等等,努力增强群众的交通法制和交通安全意识。再次教育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切实将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列入德育教学大纲计划,要充分利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这一重要宣传阵地的积极作用。每个学生都要在学校接受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坚持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从小就懂得如何走路、乘车,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启蒙阶段就置根于心,外践于行,形成良性循环。四是交警部门要通过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学校”和“交通安全村”等形式,加大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使青少年儿童更加深入了解交通法规,从掌握交通安全常识逐步发展到体验管理、正确运用交通法规,加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第三,建立安全有序的农村客运市场。
由于当前农村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经济欠发达,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公路条件短期内还一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农民群众出行的需求急待解决,在取缔“五小”车辆载客后,如何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让农民群众坐上安全、便利的客运车辆,是我们解决非客运车辆载客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是采取特事特办原则。这需要相关领导有对农村群众高度负责的胆识和勇气,对未达到等级公路标准的路段,为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应该采取灵活的政策,因地制宜特批农村客运线路,根据村与村、村与镇的山区支线公路路况条件,选择符合安全规定的双排座微型面包车,专门从事农村特批线路的客货运输。这类车型具备适应跑山区小道,安全性较好,购置成本低等优点,取代“五小”车辆等非客运车辆。二是采取公开投标,成立农村客运公司,实行农村客运“专营”。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投标的办法,由乡镇牵头组建农村客运联合公司,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走股份合作的道路,积极支持客运车辆更新转型并逐步形成客运规模。规定未开通班车的乡镇或虽已开通班车,但运力不足的情况下,由“农村客运公司”统一调配车辆载客,实行“专营”,对载客车辆实行定线行驶。三是根据乡镇逢集日或节假日客流量的不同,合理调配运力。根据各乡镇逢集日和学生周末回家返校的客流情况,开通逢集日班车和学生班车。由农村客运公司配合乡镇政府进行各村客运线路的车流调剂,对于学校学生的周末往返也可以由公司和学校签订包接送合同,做到学生家长放心,学校老师放心、政府放心。四是政府积极扶持,培育农村客运市场。由于山区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客流量起伏不定,车主往往无利可图,所以有关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农村特批线路的税、费等,以降低运输成本,使农村客运能够长久维持下去,切实解决偏远山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第四,严厉打击“五小”营运载客,扶持“农村客运公司”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人财物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为保障“农村客运公司”的客运市场,必须坚决打击“五小”车辆非法载客,交通运管、交警、农机等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大整治打击力度,全力扶持“农村客运公司”不断发展。一要提高认识,责任到人。区、乡镇、村三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整治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的重要性,把整治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人的态势。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由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农机站、各乡镇等部门抽调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整治,坚决打击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现象。第五,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为有效解决农村乡镇点长面广、公安交警部门警力不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等工作难点,建议由农村派出所整合警力资源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将农村派出所纳入到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发挥农村派出所的地域、职能优势,强化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公安交警部门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缺陷,有效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对于个别郊区派出所管理几个乡镇的问题,可以由乡镇政府牵头,以派出所、乡镇政法委、安监站抽调人员成立警务室,为解决警力不足的矛盾,由乡镇政府出资招聘2至3名交通协管员,在警务室领导下,协助管理本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切实解决农村派出所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一要明确职责。各农村派出所要明确一名所领导分管交通安全,并确定一名民警任交管专干负责协管当地道路交通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强业务培训,对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的所领导和民警,每年要举办交警业务学习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二要落实责任。各农村派出所要把道路交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日常管理不松,切实落实各项规定。农村派出所要严格履行协管交通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辖区交通事故接处警、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代理摩托车上户办证、学生交通安全护卫、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参与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调处等工作。要根据乡镇辖区交通违法特点和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大力改进和创新交通管理勤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六个跟踪”:即警力跟踪客运班车走、跟踪交通流量走、跟踪农村集市走、跟踪学生上下学时间走、跟踪天气情况走、跟踪交通违法行为高发时段走,始终保持严管整治交通违法的高压态势;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注重人文关怀,减少抵触情绪,充分发挥教育与惩戒的作用。对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要发现一起从严处罚一起,决不手软。要积极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赶集、到中小学校辅导和农村干部会议等机会,广泛普及交通安全及法律知识,为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六,加大对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整治。
农村道路由于受资金、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交通通行能力较差、安全系数低,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开展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对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集中时间、精力,统一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农村地区道路隐患排查工作,并提出隐患整改意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不间断地向党委政府汇报,促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和隐患整治,真正把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做好、做实,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
(1)《道路安全工程》.郭忠印,方守恩.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设计探讨》刘伟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3)《农村公路安全生产管理整治方案》刘以新,山东交通科技2012(5)(4)《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孙传姣.高建刚 公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