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树成林导游词
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里,独树成林的景观比比皆是。那些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在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靠边境的地方,生长着一棵独树成林的大榕树,有31个根立于地面,树幅面积120平方米,枝叶茂盛,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独树成林位于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距离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这是一棵古榕树,有900多年的树龄,共有31个根立于地面,树高70多米,树幅面积120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那些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自1992年起,被当地群众在四周种植花草,开辟为景点后,每天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第二篇:2015独树职改方案20151010
独树镇2015中小学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推荐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改进评价手段,完善体现业绩和能力的人才评价机制,努力为教育质量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方城县教体局2015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指导意见》(方教文【2015】130号)为指导,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择优推荐的原则。
3、坚持量化考核、民主评议和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二、申报条件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和省、市、县有关职称政策的规定,申报对象为我镇各类中学、小学、幼儿园在独树工作的在职在岗教师。具体申报条件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师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校(园)长专业标准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
(4)任现职以来考核结果符合有关规定。
(5)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并经审验合格;中小学校(园)长须取得相应层次的校(园)长合格证书。
(6)学历、任职年限须符合相关规定。
(9)参与组织上访或越级上访,造成极坏影响的,当年不得申报。(10)2014-2015学,无故累计脱岗10天以上或一年内请假累计满30天以上的。
(11)2014-2015学教学质量评估成绩:1,初中教师所在年级学科组总评成绩在全县综合平均分以下的。2,小学教师所教班级学科成绩在全镇平均分以下的。农村大龄教师考核认定一级教师任职资格的,不受此条款限制,但必须为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量符合规定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12)2013年以来,填报虚假材料的,提供假数据、假业绩、假成果、假论文论著、假获奖证明的,伪造学历、资格证书、任职年限等有关证件的。
三、推荐程序
(一)占岗申报人员的推荐程序
1、个人申请。将符合申报条件,符合任职能力和经历要求,符合工作业绩要求的材料交单位审查,并公开展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2、量化考核。中心学校评委会对申请人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予以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量化考核权重占综合评定的90%。
3、民主评议。公示无异议的,按中心学校评委会制订的评议办法,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予以公示。民主评议权重占综合评定的10%。
4、综合评定。根据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的结果等进行综合评定,并将综合评定结果排序(见附表)。按核定的空岗数额确定推荐人选,并予以公示。
5、推荐上报。
(二)农村大龄教师考核认定一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推荐程序
1、个人提出申请。
2、学校组织推荐。对申请人的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考核及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公开展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3、对推荐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4、教学效果(依据近三年的质量评估成绩)权重30分。①以2012年秋至2015春三年以来的抽考成绩为依据。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质量评估成绩权重各占10分。②依据公式T=Y/N和X=Y-T(B-1)计算(X为个人每学期实际得分,Y为每学期权重分数,N为所教学科班级总数,T为明次差系数,B为个人实际名次)。③每个同志的最后得分为三年质量评估成绩之和。④校长及中层领导任教有抽测成绩学科的加1分,任教无抽测成绩学科的加0.5分,加分之后的得分不能超过同类参评一线教师的最高分。⑤其他一线任课教师而无抽测成绩的参评人员取同级参评人员成绩的平均分的80%。⑥成绩的计算分数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
5、学生管理(包括班主任、团队辅导员、年级组长、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实践活动负责人、校(园)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权重5分。任现职以来,承担班主任、团队辅导员、年级组长、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实践活动负责人、校(园)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学生管理工作2分,本人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受到市级表彰一次3分,县级表彰一次2分,镇级表彰一次1分(以获奖证书为准)。
6、教育教学工作量,权重10分。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0课时。教育教学工作量须提供至少近三年来的分工表、课程安排表及学校有关证明。听课、评课附任现职或近5年以来的听课、评课记录等证明材料。
7、出勤,权重5分。2013-2014学,无故累计脱岗10天以上或请假累计满30天以上的,不予认定,所在学校评审,评审标准:满勤5分,一年累计请假一天扣0.2分,扣到限报条件为止。
8、教学经历,权重5分。系统承担过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过学科循环教学或担任过3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幼儿园教师完成过循环带班工作。申报教师由所在学校出具任现职以来的工作经历证明。
9、教龄与任职年限,权重10分。(1)、教龄,权重7分,计算方法:7
④以上加分政策最高累计10分。
(3)、业务考核工作:任现职以来每有一年优秀奖励0.5分,累计最高3分。
12、以上各项得分之和“乘以”0.9,为本人的量化考核积分。
13、镇评委会评分分值10分,评议办法:评委对同类参评人员逐一打分,最高10分,每个参评人员的评议结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所得总分“除以”有效分数所得的平均分,作为该参评人员的评议得分。
14、量化考核积分加镇评委会民主评议积分为本人所得总分。
五、相关要求
1、要严格实行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相结合的推荐办法,增强申报推荐工作的透明度。
2、申请人及单位要负责任的签署《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材料真实性保证书》,做到双向承诺,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
3、参与单位考核推荐工作的人员,本人或亲属当年有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实行公务回避。
六、组织领导
1、为加强对职称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广文。
2、成立评委会。
3、评选结果,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推荐,选定后公示。
4、本解释权由独树镇中心学校评委会负责。
独树镇中心学校
2015.10.10
原则上每年的寒假不进行教师调动。暑假期间需要调整工作单位的教师首先由本人提出申请,原工作学校的校长签字盖章后报中心学校,由中心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且该教师的工作单位由中心学校统一分配。未经中心学校统一分配的教师,年底不予考核且扣发绩效工资。
第五条 请假管理
原则上中心学校不接受个人的请假办理,所有需请假的教师均由该学校校长持请假手续到中心学校统一办理。具体要求按县教体局相关人事管理规定执行。请假3天以内(含3天)的由学校审批、请假3—5天(含5天)的由中心学校审批、5天以上的报县教体局审批。
第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按照县教体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本办法由独树镇中心学校负责解释。
独树镇中心学校
2014年2月18日
第三篇:独树五中2010普法工作计划
独树五中2010普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结合全民“五五”普法,加强教师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执法力度,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工作任务
1、紧密联系我校实际,认真抓好“五五”普法工作,认真整理好“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的各种资料,做好“五五”普法迎检工作。
2、紧密配合教育局抓好教师“五五”普法学习;
3、按照教育局要求,抓好学生普法学习;
4、认真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月、法制宣传周、法制宣传日”活动。
5、做好教师和学生普法考试工作;
6、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整顿校风校纪,严肃教师工作纪律,严禁教师赌博、酗酒闹事,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学生进入“三室两厅”,努力搞好校园“三个”文明建设。
7、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三、具体措施
1、强化领导,硬化措施,确保依法治教顺利实施。
① 由校长主抓普法工作。
② 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普法责任机制。
③ 坚持教师考核考试制度,对学法不认真、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年终不评优。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等四部法律法规知识。还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五五普法”要求的公共法律法规。
3、抓好中学生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试。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等法律法规与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4、组织每个教师每学期写学法笔记四篇以上。
5、上好法制课。法制副校长等给师生每期上2次以上普法知识课。
6、逐步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管理行为
①规范领导从政行为,以法治校,以德治校。
②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强师德教育。
③规范学校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
④把握政策准绳,不允许集体行为订购“单元测试”等资料与书籍。
7、依法治校,切实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8、加强治安措施,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四、活动安排
1、三月:制定普法工作计划,调整配好依法治理领导班子。举办普法学习班、学习依法治理示范学校创建有关条款。
2、4-6月:①学校组织上好两堂法制课,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各班级认真办好一期普法黑板报。②组织学生参加普法考试。
3、7-9月:①教育法律法规专题讲座。
4、10-12月:①学校法制宣传员讲座。②创建工作督查。③学法用法、创建工作经验总结。④开展普法创建工作评估。⑤组织教师进行“五五”普法考试。
第四篇:孔林导游词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 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 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 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 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 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 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 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第五篇:孔林导游词
孔林导游词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 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通
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 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 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 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 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
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 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 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伋墓 孔子的孙子孔(前483--前402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孔伋的学生又把孔 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
成<<孟子>>一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 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