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染科会议记录1
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记录
3月16月下午1点,在医院会议室召开了2011年第1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副院长及全体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临床、医技等科室感控小组成员列席会议。会议由感染科科长邢慧玲主持。
会上, 感染管理科科长对医院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医院感染宣传培训工作、项目性工作、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并分析了医院当前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科科长汇报了2011年的工作要点。会议还对医院感染专职人人员专业归属问题、感控护士点建设、备用传染病单间设置、消毒员等培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会议决议。院长在会中强调说,全院各科室要高度重视院内感染控制,督导、落到实处。利用感染管理奖惩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积极性,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xx医院
第二篇: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内容
()院长发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前段时间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及抗生素管理小组成员分次会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经院务会议决定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各临床科室主任,护长必须配合整改。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发言:根据院内感染管理、抗生素管理委员会工作督导检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现提出如下:
一、后勤方面
1、改造各临床科室水龙头为感应式水龙头。
2、口腔科的储物柜不符合要求,要配置无菌柜。
3、购置合格的医疗废弃物袋。
4、存放间房前的医疗垃圾标志要改成医疗废物,室内要设洗手设施。
5、修缮手术室洗手池处墙壁。
6、改造医疗废物暂存处标识,增加防护用品,增添手卫生设施、运输车辆及清洗设施;增加病区内医疗废物储存点收集示意图和标识。
二、护理方面
1.完善科室洗手设施,要用洗手液,不能用肥皂,要流水洗手。要设置一次性的擦手纸。
2.病区各办公室内、柜子、桌子、抽斗内不能放杂物和私人物品。3.各个病区要设处置间。
三、医务方面
1、门诊妇科尽快按正规要求设置到位。
2、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3、完善临床药师查房资料,培训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4、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
5、加强微生物送检。
6、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规范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控制一类切口预防用药。
7、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记录:
第三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
间:2015-3-20
地点:小会议室
会议主持:武永芹
参加人员:业务院长、院感委员会全体成员 会议主要议程:
一、2014年院感工作简要汇报。
二、2015年工作部署。
三、近期院感工作安排
四、听取各位委员对今年院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业务院长赵雷讲话。会议记录整理: 武主任:
一、2014年院感工作汇报
1、坚持每季度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督导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2、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性和预防性。今年1月份起开展了一类手术切口感染和剖腹产手术目标性监测。每月对这两类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
3、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制定了我院《多重耐药菌院感监测方案》,设计了相关统计表格,并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督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今年无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发生。
4、落实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意见
针对内窥镜室诊疗室与清消室无明确标识的问题,制作了分室标识牌,严格区分了诊疗与清消区域。针对供应室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卡放置问题,现已整改,诊疗器械包打包时全部放置包内灭菌指示卡,并定期对无菌器械包进行抽查,督促规范打包与灭菌。
5、加大院感管理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对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开展院感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组织培训讲座4次。并于12月下旬组织全员院感知识考试。
6、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大督查力度,认真执行分类收集处置制度、转运制度和暂存间管理制度,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7、认真落实《莱芜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对照标准开展了院内自查,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工作,在市院感质控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认可。
8、组织人员参加了莱芜市院感管理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医疗组、院感组、护理组三组代表均取得好成绩,荣获个人优秀奖,团体二等奖。
二、2015年院感工作重点
新的一年院感管理工作将继续围绕医院医疗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规范落实管理制度,注重院感培训,积极开展院感监测,加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组织加强管理,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管理委员会会议,遇有院感事件发生或者重要议项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讨论当前院感工作难点,解决现存问题。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 积极展开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调和,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3)发挥临床科室院感质控小组职能,及时监控各个感控环节,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避免和减少科室医院感染病发率。
2、加强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组织院内讲座培训 采取全员集中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全员培训2—4次,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2)实时印发院感相关新标准规范及院感事件通报材料,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
3)开展保洁员的专项培训。4)组织院感管理知识考试
3、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继续开展I类切口感染和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2)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 按照《鲁中矿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规定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并保存记录。
3)落实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4)患病率调查 拟定于9月份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患病率调查。
5)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4、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口腔科、胃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环节监控,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
5、加强手卫生管理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6、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认真落实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定期督查。
7、配合做好抗菌药物管理 配合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积极参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
加强质控检查,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 按照莱芜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每季度组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导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三、近期工作安排
1、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根据市院感质控要求,要持续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拟定自4月份开始完善此项工作。
2、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组织一次以医院感染监测为主题的院内业务讲座。
3、落实市消毒隔离强化治理行动,认真开展自查整改
按照市《全市消毒隔离强化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近期对全院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对照《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监督检查表》项目,逐项完善整改,做好迎检工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定期到科室督查指导,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管理。
四、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深入科室督导临床科室做好院感管理工作。
五、赵院长讲话
赵院长进一步强调了加强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委员重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积极配合院感科落实好近期几项重点工作。
记录人:齐瑞香
2015-3-20
第四篇:感染科岗位职责
感染科岗位职责
一、按保卫处规定的时间站岗和坐岗,岗位为流动岗。不做与值勤无关的事情,在岗时要站直坐端,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抽烟、吃零食、与人闲聊,不准脱岗、误岗、漏岗、睡岗,不准看书看报、听收音机或玩手机。
二、严格控制传销,拣拾垃圾,散发小广告、乞讨等人员进入科内。
三、注意岗位周围车辆乱停乱放,注意观察可疑人员,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制止未经批准的拍照、录象、散发张贴小广告及各种违反医院规定的行为。
五、值勤区域发生事件及时记录上报。
第五篇:感染科相关工作制度
感染科相关工作制度汇编
1、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治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及时将传染病的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院感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2、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防护措施。
2、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4、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5、科室配备数量足够的防护用品,所有的防护用品符合国家相关部门有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严格落实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7、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流程处理医疗废物。
8、执行相应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
9、定期体检,必要时给予预防接种。
3、传染病报告责任奖惩制度
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2、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先进个人给予2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50元奖励。
3、根据传染病疫情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200元奖励。
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追究其责任并予以相应处罚。
①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病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科主任负连带责任。
②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科主任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的罚款处理。
③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并通报全科,科主任负责连带责任。
④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给予科主任警告处分。
5、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4、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必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检查每一患者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擦试双手或者洗手。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固定一人一支,用后清洗,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病历、化验单熏蒸消毒后发出
8、诊室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
9、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污染周围环境或物品,必须严格消毒。
10、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5、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2、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医院院感科报告。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期间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须留观治疗。
4、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5、值班医生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保持发热门诊室内空气流通,清洁整齐。
6、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制度,按防护要求着装,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层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避免感染。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再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7、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 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8、科室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配备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9、治疗过程中,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符合卫生部发布的“发热类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院感科专职人员并规范诊疗。
10、做好传染病病人转运交接记录,转运工具用后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置。
6、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工作时要衣帽整齐,戴口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 留观室进行隔离观察。
3、发热门诊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4、出入口应配备手消毒剂,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有关消毒要求,并做好记录。
5、接触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时,应戴口罩、眼罩、防护帽子、长筒靴、胶皮手套、穿隔离衣、连身服等,做好一切防护措施。
6、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管理,不得离 开病区。
7、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8、室内每2小时用1000mg—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雾,每天紫外线照射2-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病人离开后,应进行终未消毒,即用1.5%过氧乙酸加热薰蒸2小时,并做好记录。
9、地面、门窗等,用1000mg—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 行喷雾。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3—300ml/m3,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10、诊室内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应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11、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处理: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 1000ml 加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1000mg/L有效氯100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便用5000mg/L有效氯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再倒入厕所下水道进行二次消毒,并做好记录。
12、病人用过的餐具,用含250mg/L—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13、垃圾的处理:可燃物尽量焚烧。也可用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作用60分钟以上。
7、手足口病发现、会诊、转诊制度
1、院内门诊医师及住院临床医生发现6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或(伴)手、足、臀部、口腔皮疹患儿,应立即转至感染科就诊(或会诊)。
2、感染科医师接诊到患者后应对患者全面体查,详细询问病史,明确诊断及时处置,并做好登记、上报疫情。
3、住院患者,要求24小时内由科主任或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对有重症手足口病倾向患者6小时内由科主任查房,并申请专家组成员会诊。
4、有以下重症早期表现患儿(尤其年龄小于3岁)。①持续高热不退;②末梢循环不良;③呼吸、心率明显增快;④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⑥高血糖(8-10mmol/L);⑦高血压或低血压。应立即申请专家组进行会诊。
5、对于院内难以确诊的发热并伴有皮疹及丘疱疹的患者,由专家小组提出,经院领导同意,并与上级指定的定点医院救治小组联系。申请相关医院救治小组携设备来我院联合会诊,共同提出结论。对确诊患者立即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6、转诊患者必须有我院手足口病诊疗专家小组或上级指定的定点医院救治小组陪同下转入定点医院救治,同时配备急救药品,转诊途中病情发展危及生命时,应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救治。
8、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会诊、转诊制度
1、临床医生发现疑似“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立即报告科主任。
2、科室主任对疑似“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立即报告医务部。
3、医务部对疑似“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在24小时内组织全院会诊。
4、对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住院患者,按照全院会诊意见,积极救治,同时应进行网络直报,应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寻求指导。对有转诊必要的患者,按照相关规定转院。
9、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病人的所有废物均为医疗废物,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管理。
2、分类收集,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容器外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3、损伤性医疗废物(如病人的穿刺针、注射器针头、使用后的刀片等)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漏的容器中,外运时必须严格密封,并在其外部套装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其它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生活垃圾直接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 扎袋口。不得使用影响密封性能的器具或方法进行封口。
4、所有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的 3/4满,满后及时封口,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
5、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卫生员应相对固定,并经过医疗废物处 理流程、医院感染控制、自身防护、意外事故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卫 生员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病区防护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6、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穿刺、引流液、血液、痰液等污物,用1000mg-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倾倒入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