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乡县教育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
东乡县教育局2008年度工作小结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科学指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为主线,以“抓管理、促均衡、创优质”为导向,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升,服务经济建设的新提升和人民满意度的新提升。通过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市、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获得“江西省家长函授学校招生办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会”、“江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抚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先进县”、“抚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抚州市校家同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齐心协力,抓好迎“省检”一件大事
省政府对我县教育督导评估是今年我县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我局全力抓好这一大事。一是健全机构,为迎检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了迎省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迎检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并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调度迎检工作。各学校也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领导到位、分工具体、责任明确。二是落实责任,为迎检工作提供有力的效能保障。按照《东乡县人民政府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工作责任,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自查、整改,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工作件件有着落。县迎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迎检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根据排出的工作进度时间表,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在认真督促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做好复查、考核,确保了各阶段进度达标。三是加大投入,为迎检工作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为了做好迎检工作,确保我县“省检”顺利过关,各学校共计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添置电教器材、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顺利完成迎省检工作,得到省督导评估组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誉。省督导评估检查组认为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事业赶超发展,亮点纷呈。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 “强、新、实、高、统”。“强”是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教育强县”意识强;“新”是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的思路新;“实”是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实,做到调查研究摸底、规划项目、项目建设抓得落实,“高”是项目建设要求高、规划标准高,软实力配备高;“统”是“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实行了工资统发、经费统筹、队伍统管。特别是办学条件改善方面,省领导连用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政府投入这么大、想不到建设标准这么高、想不到发展思路这么新”。我县校园建设体现出“大、全、高”的特点,“大”是学校用地、占地面积大;“全”是学校设施全,教学用房、辅助用房、活动场所、器材设备等一应俱全;“高”是学校建设标准高,图书架、实验室、投影仪器配置等级高,校园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效率高。
二、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教师和学校两大管理
我局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为载体,狠抓教师和学校两大管理。教师管理方面,一是按《东乡县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广大教师日常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优秀教师外流,清理了不符合程序落聘、停薪留职等人员;二是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加
强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加大了教师“有偿家教”等现象的查处力度;三是加强优秀典型事迹宣传力度,今年我县有13名教师分别被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县政府表彰了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支教教师106名。我局精选先进教师的典型材料,编印《东乡教育简报教师节特刊》,下发到各学校,利用电视、网络、板报等媒体大张旗鼓宣传典型。学校管理方面,一是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推行“阳光财务”,使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事项更加公开透明,学校资金使用日益规范;二是规范了“民生工程”和公共财务管理,涉及教育方面的“民生工程”各项指标全面完成,第一、全部免除全县54821名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补助1154名(小学790、初中364)私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杂费,为57328名(含私立学校1154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费,2092名(小学119、初中1973)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对740名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学期400元的补助,对2012名中职学生提供750元/每学期的助学金补助,对191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5000元/每生,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三是规范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教学管理,健全了学校国有固定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备案等制度。通过加强管理,孝岗二小、珀干中学、瑶圩中小学三所学校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称号,职教中心、小璜小学也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三、以打造教育亮点为动力建好三大工程
新建北港小学、扩建实验中学、建设职教中心三大教育工程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搞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北港小学工程全面竣工,今年秋季已顺利开学,这所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全市一流的塑胶运动场,它的竣工既完善了城市功能,也提升了我县教育整体形象。二是实验中学征地60亩,新建教学楼8860㎡,综合科技楼3580㎡,学生食堂2400㎡,学生公寓1.1㎡,今年秋季也顺利招生,困扰我县城区学校成班率高的问题切实得以解决。三是总投资1600万元的职教中心,围绕“三年建成省级示范校、五年建成全国示范校”的目标,征地50亩,新建5700㎡的教学楼和5800㎡的实训楼工程进展顺利,将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县城经济的功能。
四、以创新创优为平台实现四大突破
我们在各项工作中立求创新创优,教育工作取得了四大突破。一是高考成绩有新的突破。高中教育是我县教育的一个品牌,今年我县高考人数为3853人,录取清华北大3人,上一本线286人,上二本线897人,上线率分别比去年高出0.3和1.8个百分比,东乡一中陈少波以619的总分摘取全市文科高考状元桂冠,位居全省第六;二是职业教育发展有新的突破。县职教中心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在专业设置、培训对象、办学方式上与市场对接,开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职高实际招生数比以往大幅度提高,今年4月份,我县被市人民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发展先进县”,职教中心已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职教中心评估;三是改善办学条件有新的突破。在抓好北港小学、实验中学、职教中心“三大教育工程”的同时,实施好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
造工程”、“农村中小学修修改造工程”、“寄宿制工程”及各种捐献项目工程,确保了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全县62个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成功地完成了网点调整工作,将虎形山中学与黎圩中学合并,撤销了20多个村小和教学点。各校还以迎“省检”为契机,不断加大校园环境改造力度,实施校园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五化”建设。小璜中学、小学解决了围墙,校门问题,修建了花坛;王桥小学、马圩小学挤出资金对所有的路面进行硬化;店前中小学组织教职工自己助手,将闲置破旧校舍拆除,平整了操场,将原来脏乱差的学校变成了一个花园式的学校……通过“五化”工作,全县所有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的目标;四是创建管理特色学校有新的突破。今年我们认真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努力抓好教学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结对联谊活动。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东乡一中、实验小学等县城学校校园网站内容丰富,王桥中学等农村学校校园广播精精彩纷呈,东铜学校、小璜小学等素质展演不断创新,一大批特色学校正在逐渐形成,县教育局、东乡二中、实验小学、珀干中学等被评为“校家同创”工作先进单位。
五、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达到五个提高
围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升、服务经济建设能力的新提升和人民满意度的新提升”这一目标,我县教育工作达到五个提高。一是素质教育成果有新的提高。各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结合“奥运年”这一主题,继续实施好“校家同创”,“绿色上网”、“养成教育”和“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四项活动,开展
符合本校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生文明意识得到加强,文明习惯渐渐形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北港小学、东铜学校参加全市校园集体舞比赛分别获小学组、初中组第一名,东铜学校代表抚州市参加全省比赛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二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有新的提高。完善了中小学安全工作领导分片督查制度和日常安全台帐管理制度,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事事抓落实;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了学校设施建设,及时排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了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实验小学、孝岗一小被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授予“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三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新的提高。今年是我县课堂教学改革之年,为了切实搞好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并初步确定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推进单位为珀干中学、王桥中学、磷肥厂中小学、孝岗二小、虎圩小学、小璜小学。全县各学校高度重视,以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珀干中学的教学模式赢得省教育专家的好评,吸引全县各学校教师纷纷前去观摩学习。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县不仅认识到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新课标理念下评价教育教学的重大作用。为此,我们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县各小学实行一种新的自主评价教育教学的方式,即让部分便于联络的学校自主结合在一起。全县18所小学共分成五个大片,每年通过联片考试,联片教研活动,探究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总结经
验,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四是中小学教育质量有新的提高。今年我县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或全国二等奖2人,三等奖7人,省一、二等奖19人,市一等奖31人,二等奖48人;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54人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五是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增强了机关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教育行政部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形象意识、争先意识,彻底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社会各界对教育满意度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努力,虽然我县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环境不断优化,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与时具进、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00八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振东乡中心小学2010工作总结
振东乡中心小学 二0一0工作总结
2010,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继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为载体,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本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德,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教师的教育改革的施行者,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师德是学校之本,教师之魂。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一支“师德高、素质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为目标,积极倡导“敬业、奉献、博学、践行”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⒈师德建设踏实求进。
①本,我们始终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每月一次的党员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学习时政,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大力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②开辟师德师风建设园地。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文明从教意识有所增强,依法治教、从严治教的能力有所提高,在活动中铸师德。
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为促进教师的成长,我们制定并完善了一整套激励制度,以制度来引导人,以制度来规范人,以制度来激励人。学校还充分利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考核等时机,总结、挖掘教师工作上的闪光点,树立榜
样。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利用民主生活会和各层次的谈心活动,增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并以此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激励机制。
⒊构建教师成长平台。
一是强化校本教研。我们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出发点,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每双周星期日下午组织全乡老师集体备课,以此帮助教师确立先进的课程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是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我们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了培养计划,优化“师徒结对”工程,将培养目标落实到人,强化管理,定期考核,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规范的管理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根本保证。本学年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从校长做起,对教职工工作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指导,少一点处罚、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苛求、多一点爱护。科学解决常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为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做出保证。这一年,改革了僵化的常规管理,激活管理思维,重点放在抓教师的听课、教师课前的准备、作业的批改上。继续坚持翻牌听课和推门听课,每位领导做到每个星期听课不少于一节,对教师常规检查从量过度到质,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全乡各学校总体把握好“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符合教育规律的事一定得办好,凡是不利于教学法质量提高不符合学校发展的事一定不办。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
量的主渠道。优化课堂,精讲多练,可以给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向不同的层次递进;优化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优化课堂,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学年,重点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学生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这四个主题开展“优化课堂、注重实效”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老师们逐步树立“一切围绕有效”的教学指导思想,锤炼基本功,在相互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2、常规检查落实到位。
各学校本年进行了八次教学常规检查,中心小学进行了两次全乡范围的重点检查,重点放在教案和作业上。教案检查不但要看教师备课的认真程度,还要评价由教案反映出来的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与处理。作业的检查注重了作业的书写、正确率以及订正率,确保作业能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3、坚持科研兴教,加大业务学习的力度,定下心来搞好教科研。(1)我们在老师当中树立了“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指导思想,树立了“学生和教师双向成才”的新观念,宣传并培养“科研兴教”的好作风。这为科研兴教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组织教科研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本学年,中心小学杨胜东、高汝礼、高红芳、李佑华等老师五十余篇论文获奖或发表。谭艳云老师在市、县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发展为目标、改革为动力、细化管理为抓手、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的中心,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本学年,中心小学新老课题共有 10多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结果。这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促进了我乡教科研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全乡还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效教学》,撰写教学心得,每位老师每周都能自学教育教学的文章并写自己的学习体会,把业务学习落到实处。,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4、责任明确化、管理层次化。
本学年,中心小学继续实行在校长室领导下,实施年级部管理。各年级部定目标、找措施、查工作、提要求,全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惜余力抓质量。每次月知识点验收后,每个年级都按要求召开试卷分析会议,详细分析,共同探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注重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以学生常规为抓手,促进养成教育。
本,各学校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大了常规检查与考核力度。继续扎实开展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的纪律、卫生、两操、安全、学习的星级评比活动。做到 “日日检查公布、周周评比兑现”。每周落实常规统一抓的内容,并正常做好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常规方面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广播讲话,进行教育工作,实行了典型违纪行为通报制度,使得整个学期的秩序健康有序。
2、积极组织各校各班、所有同学开展“争当文明标兵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五好学生”、“争创星级班级和文明年级”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3、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中心小学每周一都进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四、五定为校广播日。结合学校阶段性工作中心,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等部门组织进行了若干专题教育活动:“国庆节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演讲;元旦组织了“师生联欢”;组织向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同时还组织了
读书知识竞赛,写字比赛,作文比赛,冬季三项比赛……,同学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学校形象的标志,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不断增强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脚印》文学社定期发表学生的作品;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台每周四、五定时向学生播放;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定时更新,展示学生的成果;教室内张贴着名人名言,教室外悬挂名人画像和学生的书画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使学生以高尚情操的陶冶。
四、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严格实施“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活动认识非常高,积极布置阳光体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在体育课和活动课指导教师的经费、活动器材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保证体育教师能够在上好两操的前提下,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和活动课,使学生对体育充满了兴趣。
五、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后勤管理
各学校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中心,切实加强后勤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效能。一是严格财产管理。学校对所有校产校具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帐物相符,仓库物品定期清理,物品摆放整齐,师生领物随到随领,服务热情周到。二是严格财务管理。公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程序,杜绝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同时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收好管好一切资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打细算,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学校发展的刀刃上。三是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在落实班级卫生保干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卫生督查制度,同时想方设法搞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四是务实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的
发展,社会的稳定,责任重于泰山。为此,中心小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以创建“安全文明学校”为中心,强化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突出学校食堂的严格规范管理,每学期结束,还安排了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值班,和住宿生同吃住,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安全、祥和、温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回顾一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但没有任何理由自我陶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清楚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如德育工作还要不断创新;课改还要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质量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还要进一步提高效率等等。但是我们坚信,在上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会信心十足,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创造我乡小学教育事业的新业绩。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中共东乡县委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中共东乡县委领导班子2006-2010工作总结
本届县委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市委提出的“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和“两抓、两化、两转变”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建设“现代工业新区、生态商贸名城、特色农业大县”为目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成功地战胜了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5.23”列车脱轨事故、“6.19”特大洪涝灾害的严重冲击,取得了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显著成绩。主要表现为:
一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2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0.3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财政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元大关,跃进全省20强,比2006年的1.62亿元翻了2.5番,获得“全省财政三年翻番奖”;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五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2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亿元,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多,入园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70家增加到2010年138家,期间获得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进步奖、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县等40多项荣誉,并连续三年荣获市目标考评综合第一名。二是两区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园区不断壮大,园区建设由2006年的不足5平方公里的“一区三园”发展到2010年10平方公里的“一区五园”,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19.8平方公里,一城五区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两环三纵五横”的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全县城镇居民由5年前的1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近20万人,城镇化率达45%。
三是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本届县委班子是领导我县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届班子,五年来,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开展新农村建设点296个,实施集镇建设项目约260个,投入1.4亿元完成“一大四小”等造林绿化面积22.5万亩;特色产业日益显现,形成了生猪、蚕桑、木薯三大特色产业和蔬菜、花卉等“一乡一品”产业,龙头企业引领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基础地位日渐稳固,大力开展了土地整治、库渠排灌和高标准园田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粮食增产工程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巩固了我县粮食主产区地位。
四是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贸体系日趋健全,城乡商贸一派繁荣,县城3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达6家,乡镇分店20家;五年来,新增楼盘近20个,新增商品房15000套,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2010年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7.7亿元;货运车辆达4700辆,运力达5万吨,2010年物流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形成了房地产、商贸连锁、饮食住宿、娱乐健身、家政服务、物流运输等商贸体系;三产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06年的22:49.5:28.5调整为17:53:30。
五是民生事业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用于民生工程的投入做到了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每年完成上级下达的民生工程考核指标80多项,五年共建成经适房370套3.15万平方米、廉租房1686套8.4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达标县等称号;和谐社会加快创建,建立健全矛盾大调解机制,畅通民情民意诉求渠道,加大安全维稳防控力度,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六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在如期完成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后,紧接着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和“三包为民”活动,结合东乡实际,在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推行“真诚承诺、真心履诺、真实评诺”为民服务活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我县被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确定为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在农村和社区广泛开展了“三优选一帮扶”、“五项规范化建设”等活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活动形式;作风建设不断改善,坚持探索源头治腐和制度创新的新机制,全面进行了机构调整和效能提升的改革,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在定点接待、公车维修、工程监管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围绕上述六个方面,本届县委班子着力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思路、坚定信念,努力打牢赶超发展思想基础 县委班子集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县人民的智慧,承上启下、继承发扬,赶超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明晰,先后提出了争做全市发展“排头兵”目标、建设“现代工业新区、生态商贸名城、特色农业大县”和“对接长珠闽、融入大南昌、建设新东乡”的发展思路。主要体现在:
1、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认识。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中心组学习常规化、制度化,精选课题、精选讲师、把课题与东乡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精神状态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中拓宽思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流,并进一步使县委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深刻认识到我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县,实施赶超发展战略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不二的选择。
2、在开宽视野中强化观念。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把学习外地成功经验与发展思路作为启发灵感、强化观念的重要举措。五年来,每年都安排县委领导班子外出学习考察活动,看发展、找差距,看变化、找原因,在与先进地区的对照中碰撞思路、强化观念。经营城市的理念、主攻工业的 思路、赶超发展的决心正是在一次次放眼看世界的学习考察中得到明晰和增强。
3、在奋起赶超中坚定信念。县委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赶超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目前,沿海产业加快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增加了争夺机遇的挑战。能否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是决定我县在全市是否领先位子,在全省能否跟紧位子,在全国能否做出名气的关键所在。只有毫不犹豫,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奋力赶超,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厚望和全县人民的期待。
二、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不断提升赶超发展领导能力 五年来,县委班子努力把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转化为现实作为,始终沉住气、潜下心,苦练内功,攻坚克难,引领赶超发展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1、不断提升班子引领赶超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县委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班子成员赶超发展的引领作用,坚持在主攻两区、项目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战场和一线上锻炼和培养干部。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任招商引资兵团司令和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长,带头执行信访值班制,带头信访包案,带头挂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点,为各级领导班子带了好头,树了榜样,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引领赶超发展的能力。
2、不断提升班子驾驭全局和复杂局面的能力。本届县委领 导班子任期内经历了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罕见灾害性天气和突发性事故的严峻考验,面对全局性和复杂性交织的局面,县委领导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冷静沉着、高效应对,妥善调度企业生产,有序安排群众生活,高效组织干部职工投身到抗洪抢险和应急救灾中来,取得了抗冰救灾、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个胜利,在困难和危急的关键时刻考验了班子,煅炼了干部。
3、不断提升班子破解难题的能力以及完成中心工作的执行力和操作力。在“两区”建设、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以及社会稳定工作中,有许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矛盾和问题成为赶超发展的障碍,需要班子每个领导敢于面对,勇于挑战,善于破解。五年来,我们妥善解决了行政新区和室内体育馆工程拆迁、违法建筑整顿、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等一系列突出矛盾,顺利完成了“两区”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扬了“白+黑”、“5+2”、“晴+雨”工作精神,带头执行“一线工作法”,带头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有力配合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县赶超发展的需要。
三、精城团结、争创一流,持续创造赶超发展优异成绩 县委班子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瞄准市内领先、省内强县、国内名县的目标,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统揽全局,凝聚赶超发展强大合力。县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和法检“两院”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独立开展工作,支持法检“两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积极支持政府对经济社会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议、四套班子扩大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增强县委领导班子与其他班子团结,为赶超发展汇集强大合力。
2、主攻工业,实现经济发展快速提升。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近几年来,县委班子坚持不懈高调抓好招商引资,每年都特别把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作为县委一号文件下发,要求各地各部门每半个月上报一次进展情况,县招商局每月向全县作一次通报,招商兵团每个季度作一次工作调度,县委县政府每半年举行一次全县性大规模的调度大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列入年终目标管理内容,并与“一把手”的“位子、帽子”挂钩,与单位奖金和评先评优挂钩。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刻认识“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有项目不发展”严峻现实,做到跟踪项目紧叮不放,洽谈项目不停不断,引进项目服务不断,建设项目实干快干,一批大项目纷纷入园落户,仅2010年,就相继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的嘉佳陶瓷、12亿元的新闽泰陶瓷、11亿元的正大焦电、6亿元的博禄德电子等一批大项目,全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亿元以上项目均全市第一,新开辟了总投资20亿元、占地700亩的中国南方轻纺产 业园,开工建设15个亿元以上轻纺项目。
坚持把做大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几年来,支撑县域经济的产业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持续加强,原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陆续充实到现有产业体系中来,机电、制药、化工、陶瓷、轻纺已成为东乡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2%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加快,生猪、蚕桑、木薯三大特色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从农户种养—企业加工—商品销售的较完整产业链,其中变性淀粉产业已成功创建为省级产业基地。
坚持把做强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做好外引的同时,不断扶持发展现有企业,做大规模,提升效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能改造,高信化工、江磷焦电等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节能减排改造,并获得国家政策资金补助2000多万元;鼓励企业实施新技术、新产品等品牌战略,不断追加企业发展基金,2010年基金总额已增加到3400万元,科伦药业、施美制药、六和化工等一批企业的新产品先后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奖。全县已形成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税收上千万5家。
坚持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把产业布局与园区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了大富工业园、东山科技园、返乡创业园、陶瓷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以及正在规划实施的化工科技园,由原来的“一区三园”发展到目前的“一 区五园”;园区面积由2006年的不足5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10多平方公里;园区服务能力、范围和功能得到不断提升,工业污水管网设施逐步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已经完成。
3、统筹城乡,推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委班子坚持把适度超前的城市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引领,自新班子上任以来,就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出新貌”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一巨变”的城市建设新思路,瞄准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新型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以每年投入20亿元,实施20个左右的重点建设工程的规模和速度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全新打造了城北行政新区,重新改扩建了新火车站,实施了面积达200亩的城南室内体育馆新建工程,新建、改扩建迎宾大道、龙山大道、雄岚大道、物流大道、环城西路延伸等路网工程,构筑成“两环三纵五横”的城市交通网。着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以每年50个左右的集镇建设项目和60左右的新农村建设点的速度推进了农村镇村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孝岗镇牌上村、杨桥殿镇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村镇称。
4、注重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一手抓赶超发展,一手托民生事业,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仅2010年,用于这一块的财政投入就达到7.6亿元。几年来,先后完成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文化休闲广场、体育场维修、小街小巷硬化、城市卫生治理、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一系列民生实事,加大了对民生方面“三个突出”问 题的治理整顿,提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农民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了90%和95%以上,认真开展了“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两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实行国家基本药物改革试点,几年来共为城乡居民减轻药费负担近1000万元;落实“双百”市场工程和商贸惠农政策,大力开展了“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和“汽车下乡”活动,仅2010年农民因此受益达2000多万元。
四、强基固本、勤政廉洁,着力强化赶超发展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组织保障,县委班子在抓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1、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本届班子任期内全面开展了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认真进行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后,科学发展观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得到了深入贯彻;2010年4月,在市委的领导下,县委班子及时启动了以“创建服务发展先进、争当干事创业先锋”主题教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积极响应市委提出的“早稻损失晚稻补、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大灾之年大发展”党员干部进灾区“三帮”活动(即帮恢复生产、帮灾后重建、帮解决难题)和“办实事、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党员干部下基层“三包为民”活动(即部门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结合东乡实际,广泛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三真”为民服务活动(即真诚承诺、真心履诺、真实评诺),不断丰富了“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创新了活动形式。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推动赶超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加强和完善班子民主决策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实行党委(党组)决定干部任免票决制,扩大差额选拔领导干部范围;坚持德、能、勤、绩、廉全面评价干部机制和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和使用干部。2010年进行的15个副科级领导岗位公开选拔工作,坚持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正气,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3、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几年来,县委班子注重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腐败风险防控预警排查,力求从源头和制度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发生;加强了大案要案查处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度,五年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43件;全县共立案491件,其中大要案65件;处分452人,其中副科以上干部56人;涉及违纪金额820.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400多万元。2010年,县纪委按照“整合基层力量、科学设置机构、强化监督职能”的总体要求,调整机构,优化效能,纪委机关科室由12个精简为8 个,撤销了29个县直单位和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组建了7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勤政廉政,未出现一起腐败案件,为全县各级党政班子带了好头,树了榜样,总之,这几年,对本届班子是充满挑战、困难重重的几年,也是加快发展、谱写辉煌的几年。我们既看到了成绩,更看到了差距,发展的道路永无止境,赶超的目标任重道远。与发达地区比,我们的经济总量还较小,发展还不充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欠发达的县情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支撑型产业、带动性企业还比较欠缺;体制改革造成的新矛盾、新问题引发的和谐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创新不足、观念陈旧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还需要班子不断努力,加以克服。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东乡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东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抓质量促发展,抓队伍塑形象,抓管理强内功,抓和谐保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年来,全市教师获各级表彰965人次,全市学生获各级表彰1268人次;市教育局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教育报事业发展贡献奖”、被《中国民办教育》杂志社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学刊用刊先进单位”,被湖北省评为“教育宣传特别贡献奖”、“第八届„天地杯‟作文竞赛组织奖”、“„我和我的学生‟征文组织金奖”、“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优秀组织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县市”、“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14项,综合档案室建设达省一级标准;被评为黄冈市文明单位、“高考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高校(中专)招生考试工作先进单位”、“规范教辅发行、保障教育教学、服务品牌建设最佳单位”、“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20项;被麻城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二届杜鹃文化旅游节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行风热线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9项。
一年来,麻城教育改革和发展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半月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黄冈日报》、湖北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均对麻城教育作了全方位的报道;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湖北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周坚卫、原湖北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黄冈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学等领导先后专程来我市调研教育工作,对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激励我们推进麻城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干劲。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盛典收官——2011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一)坚持学教整风,凝聚了干事创业新动力
2011年,市教育局坚持把学教整风作为鼓舞力量、提振信心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教整风活动,不断纯正系统内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新动力。
1、组织学教活动,开拓了干事创业新思路。教育局坚持按“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责任人”的“四定”原则,加强了常规性学习;先后开展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传达学习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学习、校长论坛、“学习•效能•服务”科长论坛等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学教活动,系统内广大干部教师的政策水平和思想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奋斗目标更明确,工作思路更明晰。
2、开展作风整训,营造了干事创业好氛围。一是严格整训措施。制定了整训工作方案,建立了责任制网络,签订了干部整训责任状,实现了作风整训自觉化。二是营造教育氛围。各单位积极开展了以“我是党员,我是模范;我是干部,我是标杆;我是教师,我是表率”为主题的“新风正气”行动,开展了“刹三风,树新风”活动,有力地整顿了学风、作风、校风、教风。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一年来,接待和处理群众来电来访40余起,初查转立案5件,已全部办结,开展了6批次的干部诫勉谈话,对违规违纪5个单位的相关责任人给予了政纪处分。四是加强沟通互动。班子成员带队参加“行风热线”节目12次,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42个;在系统内开展了干部作风整训意见征求活动,征求基层对局班子及成员的建议141条,加强了民主监督。
3、加强党建工作,打造了干事创业主阵地。以“服务型机关,服务型学校”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基层党建“五型五强”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一致好评。各学校均按照教育局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五型五强”党建创建活动,市一中、实验一小还代表我市迎接上级组织检查。通过创建活动,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二)坚持改革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新提高
一年来,教育局始终坚持质量兴教的目标,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实现了“七化”。
1、德育工作常态化。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构筑了教育网络、工作阵地、活动载体等德育板块,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好了课堂、家长学校、团队等德育基地。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为德育主题,大力开展“看、读、写、讲、唱、演、书、画、摄、行”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年来,全市各学校累计开展德育活动达350余场次;白果小学、师范附小、城东中学、铁门岗中学等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黄土岗中学、木子店中学、夫子河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被评为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同时,还加强了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给留守学生以生活关照和精神慰藉,南湖、龙池等地还召开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办法。
2、素质教育特色化。组织了“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各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庆“五四”、“六一”、“元旦”等系列文艺活动达100余场次。各学校还组建了学科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不斐的成绩,展示了我市素质教育成果。在“湖北省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中,我市获省一等奖4项,还申报了2项发明专利,从而成为黄冈市此项赛事的“五连冠”得主;在“湖北省第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选”暨“第四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中,我市共有4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件,一等奖12件,二等奖6件等奖25件,优秀指导教师5名,学生获奖比例占黄冈的66%,教师获奖比例占黄冈的53%,特别是实验一小杨秀芬老师的论文《关于多媒体教学“辅助”作用的几点思考》,经层层评审,荣获特等奖(全省仅八名,黄冈唯一);在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中,黄金桥中心学校举重基地选派的学生选手刘丹获48公斤级冠军,张婉玲获52公斤级第三名,在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刘丹、商威、廖家顺三名学生分获48公斤级、52公斤级、58公斤级全省举重第一名,丁益获少年拳击50公斤级冠军;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七届“希望杯”小学生运动会,展示了全市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3、教育科研专业化。一是解放思想抓教研。牢固树立了“教育科研就是生产力”的思想,教研工作不再囿于“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是实现课堂大变革、改革全方位,探索出城镇带农村、大学校带小学校的模式,整体提高了全市学校教研水平;二是立足课堂抓教研。以建设“高效课堂”为重点,变“课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实验中学提出了“新课堂”理念并传承发展,实验二小将课堂开放,家长观摩教学;三是夯实队伍抓教研。加强了全市6个地市级实验基地学校的建设,组织全市各学校骨干教师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不断壮大教科研队伍;四是开发课题抓教研。继续做好我市现有国家、省、市等级别课题及已立项的麻城市本级共87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师范附小、福田河中心学校、乘马岗中心小学等单位结合本地特色,积极编印了校本教材,充实了课堂内涵;五是组织活动抓教研。集中组织了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和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40余场,教师同台竞技,交流提高。
4、义教发展均衡化。一是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继续保持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教育完成率稳固在98%。二是实行城乡“手拉手”对口帮扶,组织城区部分学校教师送教下乡活动18余次,送课50余节。三是大力开展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工作,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五月份举行了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活动,推动了农村学校远教资源的有效应用。四是加强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我市2011年中考的各项指标在黄冈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人平分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五是继续进行布局调整,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5、高中教育优质化。组织高中校长赴外地名校学习、培训,更新了教育思想,提升了管理理念。2011年高考,全市报考人数9742人,其中上线总人数9029人,本科上线人数5102人,上线率分别达92.7%和52.3%,分别比去年上升了0.5和4.3个百分点,其中清华、北大上线3人,一本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030人,600分以上高分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128人,飞行员招录了4人,再次刷新了麻城高考成绩记录。
6、职教发展规模化。一是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以理工中专为龙头,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10月19日理工学校新校区正式奠基动工,新校区征地150亩,总投资将达1亿元,届时将为我市职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麻城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工作,提高我市职教层次。二是不断提升“软件”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完成了2778人的招生任务,位居黄冈市前列;4月份组织了第二届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锻炼了中职生的技能;开展了中职教师的培训评比工作,积极建设“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三是不断打造“名片”工程。继续夯实麻城师范的幼教、航空服务和理工中专的机械制造、计算机等优势专业,麻城电大打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品牌,擦亮了我市职教“名片”。
7、幼特教育快速化。教育局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不断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龟山、盐田河、歧亭、张家畈等地积极创办了幼教中心,让农村儿童顺利入园。12月份,教育局召开了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推进会,集体研讨了学前教育工作。市特教学校本着关爱、服务的宗旨,继续做好了残疾学生的入学工作,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快乐。
(三)坚持德艺双馨,树立了教育队伍新形象
2011年,教育局以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为主弦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弹奏“情、实、严、暖、真”五字音符,奏响了队伍建设新旋律。工作,提高我市职教层次。二是不断提升“软件”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完成了2778人的招生任务,位居黄冈市前列;4月份组织了第二届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锻炼了中职生的技能;开展了中职教师的培训评比工作,积极建设“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三是不断打造“名片”工程。继续夯实麻城师范的幼教、航空服务和理工中专的机械制造、计算机等优势专业,麻城电大打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品牌,擦亮了我市职教“名片”。
7、幼特教育快速化。教育局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不断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龟山、盐田河、歧亭、张家畈等地积极创办了幼教中心,让农村儿童顺利入园。12月份,教育局召开了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推进会,集体研讨了学前教育工作。市特教学校本着关爱、服务的宗旨,继续做好了残疾学生的入学工作,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快乐。
(三)坚持德艺双馨,树立了教育队伍新形象
2011年,教育局以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为主弦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弹奏“情、实、严、暖、真”五字音符,奏响了队伍建设新旋律。
3、师资补充抓“严”。5月份,市教育局赴武汉高校签约特岗生51名;9月份,从50名定向中师生中招聘35名教师充实到缺编小学;11月份,坚持紧审查、严考核,做好了50名增编教师的招考招聘工作,为教师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
4、人文关怀做“暖”。一是办活动促交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教职工开展多种娱乐交流活动,搭建了平台,增进了友谊;7月份,组织50名优秀教师参加由市政府组织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二是搞慰问暖人心,一年来,先后组织慰问了困难教职工、单亲女教师、“劳动模范”等群体达100余人,发放慰问金6万多元;为263名困难教职工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整理了调查报告,积极争取社会的扶助。三是建基地聚力量,组织各学校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并对全市四个“模范职工之家”进行评估验收。
5、干部管理来“真”。11月份,市教育局成立专班对全市各学校中层以上的40余名干部进行了常规考察,全面了解其工作情况及民意倾向,进一步增强了全市教育干部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坚持均衡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新优化
1、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11年,教育局共争取中央、省级各类资金16278.6万元,与省教育厅财务处沟通联系,争取学校水毁救灾资金100万元,同时争取周转房建设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该项资金已列入省教育厅财务处预算之中),争取社会援建资金160万元。
2、依规运作,教育资金管理规范。一是管理制度化,重新修订了《麻城市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麻城市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财务管理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运作程式化,严格实行“校财局管”,细化了学校计划申报、预算执行、资金拨付、工资发放、票据送审等程序。三是财务透明化,全市各学校实行了校务、账务公开,加强了财务审计,做到财务管理透明化。11月份,市教育局还对全市学校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四是队伍专业化,组织全市中小学分管校长和主管会计集中参加的财务工作会、培训会2次,不断提高了全系统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3、统筹规划,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积极组织实施校安工程,全年共计投入项目改造资金2936万元,用于各级各类学校51栋校舍的维修、加固和改扩建,改造面积达41616平方米。启动了第二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作,新建小户型周转房304套。我市的建设工作得到黄冈市充分肯定,5月份,我局高规格承办了黄冈市教师周转房现场会。加强了教育装备工作,规划了2011年标准化实验室和健康教室建设工作,完成了19个乡镇80%的初中和50%的中心小学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并启动了健康教室建设工作。
4、督导巡查,合格、示范校创建有序。农村合格学校建设是市政府2011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年初,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深入顺河、三河等地指导创建工作,使创建计划的最后10所学校顺利达标,至此,全市已累计创建合格学校119所,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加强了示范学校的创建与管理,继续打造一批龙头学校,3月份,白果镇中、白果镇二中、阎家河镇中、铁门岗中心学校、城东中学、龙池桥中心学校、华英学校等七所黄冈市示范初中顺利接受了复评;4月份,实验高中顺利通过黄冈示范学校评估,进入黄冈市示范学校行列,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5月份,市幼儿园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创省级示范幼儿园一举成功。
5、扶贫助学,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发行工作,2011年全市免费供书225458人次,资金达1486余万元。二是做好各类捐助资助工作,筹资发放各类助学金、奖学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共计3083余万元,获助学生46969人次。三是接受社会各类基金会、企业等组织捐赠的价值30余万元的冰箱、学习机、视力保护仪等物资,并全部发送到位。四是做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2011年,全市共办理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合同5352份,贷款资金达到3204.129万元。
(五)坚持科学规范,彰显了教育管理新特色一年来,市教育局强化了服务意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工作把好“六度”,打造了教育“优质、高效、周到”的服务品牌。
1、服务经济建设上高度。大力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工作,重新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了专班,明确了专人负责评比工作,分片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查找问题36个,及时纠正了不良行为倾向;同时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广泛征求了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另外,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工作,确保他们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入学待遇。
2、学校后勤服务强力度。一是加强了学校后勤管理,稳步推进了学校后勤“十有八配套”建设,全市已有4个乡镇、13所学校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开展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年学校蔬菜基地面积达3432.13亩,学校蔬菜自给率达82.6%;开展了“四个创建”活动,评出市级“放心食堂”15个、“文明宿舍”30个、“放心超市”15个、“绿色生态校园”38个;更新校园绿化面积9200平方米,有10所绿色生态校园顺利通过达标;启动了学校后勤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努力打造安全、快捷、物美、价廉的教育后勤服务品牌。二是把握义教、学前、高中三个阶段市场,做好了教育书刊发行工作,义教阶段教育书刊整合率达100%,学前、高中阶段的教育书刊整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20%;印刷厂树立了“质量求生存”的理念,按时足额地为全市学校印好了抄本,为教育教学做好了服务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教育志的编写工作,已完成《麻城教育志》总纂工作,并对《麻城市志•教育》进行了全面审定,调整修订文字10万余字,增补1万余字的内容。四是继续推行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全年,全市学生自愿征订学生奶份数保持在6万份以上,居黄冈首位。五是通过政策宣传与制度管理,实现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全年“零事故”。
3、招商引资工作加进度。市教育局采取抓信息、找熟人、跑外围、搞联络等方式,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进度和实效,成功引进并签约6000万元项目的深圳万兴电子有限公司落户麻城,为麻城市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4、建议提案办理提速度。2011年,市教育局收到议案共15件。在办理时,市教育局实行责任包干制、互动沟通制、专班督办制,使我局的议案办理工作顺利圆满,满意率达100%,深受市人大、政协的好评。
5、服务社会事务有强度。一是开展“千人十户”、“一帮一”扶贫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到对口单位结对帮扶,送去慰问金6200多元。二是配合市政府组织第二届杜鹃文化旅游节,做好了门票发行及广告招商工作,完成资金56万余元;按市政府要求,完成了机关大楼亮化工程,因投资少、效果好获奖励金1.3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三是组织全市师生为玉树地震捐款838758.35元,体现了教育人“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的情怀。四是为2800名高校毕业生建立了电子档案,确保其档案管理准确安全。五是组队参加全市文明单位乒乓球赛,获男子团体第一名。
6、服务中心工作讲大度。2011年,教育局机关各科室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合作共事,推动了教育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科室工作亮点纷呈。局办公室树立了“一切服从于中心,一切服务于中心”的工作理念,高标准办文、办会、办事,狠抓学校安全、综合档案建设和教育宣传工作,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人事科、教管科、毕办、语委办为系统开展党建工作、补充全市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立下了汗马功劳;普教科、招办、教研室牢牢把握教育主题,抓管理,跑基层,搞课改,忙而有序,劳而有效,为打造教育强市贡献了智慧和心血;计财科、督导办、装备站、经费中心规划全市教育发展大局,安全高效管理运作教育资金,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职成科、民管办为我市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献计献策,不遗余力;纪委监察室、工会、共青团积极倡导勤政廉政,大力推行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维护了师生权益;勤办、书刊社、后勤服务中心及基建办服务意识强,甘当铺路石,创新工作思路,为机关和学校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功勋卓著;信访室深研政策,顶住压力,耐心解劝,化解矛盾,为教育稳定和谐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教育志办一班人甘于寂寞,乐于清贫,用汗水真实记录了麻城教育发展的点点滴滴。二是机关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学习、节约、廉洁、高效、服务”的宗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局机关财务管理补充规定》,对接待费、车辆费等经费的开支作了“三定”规定,即定额、定人、定点;严格执行科室申报、领导签批、备案待查的用餐用车程序,教育局成立了接待办,及时登记审核机关用餐用车情况。此制度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局接待和用车的费用,相比去年,此项费用下降了近40%。继续推行工作“三制”,即夜间、节假日值班制、考勤月统计制、工作月报制。开展了机关工作考核,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为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同志们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局班子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劳动表示真诚的感谢!一年来,我市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喜讯不断,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二是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三是高学段素质教育实施还不够全面;四是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优化;五是安全稳定局势还不够乐观;六是职教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强劲。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更加扎实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继往开来——2012年工作的构思与设想
2012年,教育局将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的战略部署,遵照《麻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抢抓发展机遇,改革创新,群策群力,全力打造优质、平安、和谐、满意的麻城教育品牌。为了使新一年全市教育工作方向明、入轨快、实效高,教育局确定了“12345”的工作思路。
(一)紧紧围绕“一个目标”
新的一年,教育局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统领各项工作,科学制定我市教育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各类教育体系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规模、布局、结构、效益和质量的统一;积极借鉴其它县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好作法,结合我市实际,走出一条符合市情、校情、民情的教育均衡发展道路,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全市各区域、各学段的学生共享优质资源,一齐健康成长。
(二)努力建设“两大工程”
1、建设品牌工程。一是积极挖掘我市地方学校特色,努力建设一批地方特色校,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和内部管理,实现硬件上档次,软件有层次;进一步开展示范学校的复评和创建工作,打造一批龙头学校,发挥其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学校朝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创名校品牌。二是积极发挥地方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领雁工程”和“青蓝工程”,各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专业成长阵地,快速成长一批地方名师,为我市教育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创名师品牌;同时,完善教师结对帮带机制,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城乡教师相互联系学习,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2、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积极争取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制定“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以均衡办学资源、均衡师资力量、均衡教育方法为手段,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走教育均衡发展道路,整体提高全市学校办学水平。
(三)不断开创“三个局面”
1、素质教育开创新局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创新教研方式,推广教研成果,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的课堂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爱课堂、爱学习、爱求知;重视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和环保教育、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把握新课程评价标准,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中评价机制,不走弯路,保证高中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2、办学条件开创新局面。继续推进布局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改变部分地区“一个和八个”的办学现状;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校安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生在校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全市学校的装备水平,分步骤完成农村学校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最终全面达标;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力度,为教育教学服务。
3、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不断加强师德教育,通过有情入理动心的活动教育广大教师爱生乐教,敬业奉献,不断提高全市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握针对性、普及性、专业性的“三性”原则,分类、分层推进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幼儿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评比机制,改进评模晋级、职称评定、人员流动、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有效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四)继续落实“四项常规”
1、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育视导,坚决执行《麻城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暂行规定》,并在实际工作进行改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节假日、双休日补课和滥办班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继续推行阳光招生方案。强化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同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
2、确保安全稳定。抓好教育、防范、整治、督查、追究等环节,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确保校园安全和系统稳定。继续加强系统内信访重点户的监控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疏导其思想,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对组织的怨恨与隔膜,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加强作风整训。把干部教师的作风整训贯彻工作始终,不断加强学风、作风、校风、教风的建设,树正气,消怨气,鼓士气,压邪气,廉洁奉公,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杜绝贪腐堕落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维护校园净土,给学生以心灵慰藉。
4、整合职教资源。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做好职教资源整合工作,加强招生宣传,壮大职教规模;提高职校教育教学水平,造就更多优秀的行业人才,同时积极做好职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树立麻城职教“优质、多元、负责”的良好形象。加快理工新校区建设进度,争取按计划搬迁。
(五)全力抓好“五件实事”
1、兴办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贯彻落实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学前教育。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范”的原则,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在2011年争取每个乡镇至少兴办一所公办幼儿园,保障农村儿童能接受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同时启动西城新区思源学校的建设工作。
2、资助贫困学生。把好资格审定、名单公示、资金发放等程序,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争取社会多方支援,帮助有家庭特困、家庭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渡过难关;继续做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通过有效地资助,确保我市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3、树立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地方推荐、实情考察、集中评议的方式,在我市树立一批师德典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其事迹,宣扬其精神,既鼓舞全市教师,又进一步提高我市教师队伍的形象。继续举办校长论坛,搭建平台,让全市校长吐心扉、讲心得、作探讨,达到表心声、促交流、达提高的效果,建好“领头雁”队伍。
4、消除一批D级危房。争取危改项目和资金,进一步消除部分学校D级危房。
5、建成学校后勤物资配送中心。按黄冈市的要求,在全市分四片建立学校后勤物资配送中心,让师生享用安全、优质的后勤物资食品。
三、再续辉煌——做好新一年教育工作的希望与要求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年,当前,新一年的工作已谋划,新的工作步伐已开启,为把新一年的全市教育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再续辉煌,在此,我提五点希望与要求:
1、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发展性。目标是奋斗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各单位要明确新一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制定本单位的工作目标,理清思路,深化改革,振奋精神,加快发展。要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要有创造教育品牌的勇气,要有比学赶超的进取心,要有“教育系着民族命运”的使命感,明确发展定位,制定发展目标,研究发展思路,落实发展行动,通过实现本单位的跨越发展推动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2、把握工作重点,突出针对性。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量大面宽。在推动工作时,要善于把握重点,集中精力,抓出成效。各单位要根据教育局新一年的重点工作,找好这些重点工作与学校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工作上花功夫、下力气,取得突破,干出成绩,干出特色。
3、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预见性。创新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又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只有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增强对形势发展变化的预见性,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性。每一位教育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做到有新思想、有新点子、有新举措、有新成效,不能一成不变,原地踏步,周而复始,要科学分析形势,不断优化思路方法,做到时时事事从容不迫,工作井然有序。
4、转变工作作风,突出实效性。工作作风实不实、硬不硬、好不好,可以决定事业的成败兴衰,也能展示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形象。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发展,首先看作风是否过硬。教育局就转变工作作风的问题,作过多次强调,发了不少文件,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从自己做起。事实证明,机关的作风影响基层的作风,校长的作风影响学校班子的作风,行政的作风影响教师的作风。因此,作风建设要从机关抓起,从校长抓起,从“一把手”抓起。每位机关干部、校长书记必须严格自律,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时代英模的精神鞭策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管理上,把全部心思放在提质量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创新和发展上。要按照管理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能放任问题的泛滥。校长还要关心教师,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甘当教师公仆,以感情凝聚人心,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工作实效。
5、加强团结协作,突出战斗性。众人划浆开大船。教育工作不是一人一事,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办振兴民族、兴国安邦的大事,因此,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要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有合作共事的和气,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溶入干事创业的“大队伍”,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个人的才智和汗水,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篇:东乡三中
东乡三中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习惯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线。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习惯教育,我校大多数学生对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较积极的行动,为了让习惯教育深入人心,激励学生争做文明人,培养好习惯,敢于担责任,增强学生的自信感、自豪感,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习惯,特举办此次演讲比赛。
二、总体要求
在以 “好习惯伴我成长”新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生源情况,把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习惯教育活动相结合,确保演讲具体有效,寓教于乐,以活动带动其它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
1、注重渗透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习惯教育
2、渗透做合格公民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教育
3、把活动同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
4、把活动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
三、活动主题
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要突出主题的鲜明性、价值性、导向性、凝聚性。在全校学生中迅速掀起参与习惯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高潮。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0月24日——10月28日)
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布置本次活动,寓习惯教育于大型活动,语文教师要密切配合班主任开展大讨论。
2、本班选拔赛阶段(10月31日——11月4日)
利用班会课、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在全班举行预赛,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演讲稿,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参与演讲。实验班选拔2—3名选手,平行班选拔1—2名选手上报学校。11月7日上报本班选手名单至政教处。
3、学校预赛阶段
⑴预赛时间:11月10日晚上(暂定)
⑵预赛地点:校会议室
4、学校决赛阶段
⑴决赛时间:择机进行
⑵决赛地点:学校教学区广场
五、活动安排:
1、活动评委:陈辉文、吴华平、何才言、乐妩莲、揭虹芹、陈清平、王志远
2、活动具体工作人员及分工
① 后勤组:张辉斌、陈志能。具体负责横幅与音响的准备 ② 宣传组:沈水健、陈忠。具体负责相关的宣传工作
③ 统计组: 乐小平、饶欢欢1、2、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见附表)奖励办法
①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 ②指导老师奖:发相应的指导奖证书。
东乡三中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