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经济学自考复习总结
第五章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3、增量成本
4、沉没成本
5、变动成本
6、固定成本
7、成本函数
8、边际成本
9、长期
10、贡献
11、盈亏平衡的产量
简单题
1、简述总成本曲线与总变动曲线之间的关系?
2、简述正确使用盈亏分界点分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3、边际分析法和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怎样根据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增加还是减少产品产量?
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什么都呈u形?
6、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成本概念中,哪些属于相关成本,哪些属于非相关成本?
第六章
1、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3、完全垄断
4、垄断利润
5、非价格竞争
6、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7、寡头垄断
8、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9、价格领导行为模式
10、科特尔行为模式
11、纯寡头垄断
12、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简答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备哪些条件?
2、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特点?
3、简述在完全垄断市场里主要的几种市场进入障碍?
4、简述垄断企业的弊端和积极的一面?
5、政府主要从那些方面来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
6、简述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过程?
7、简述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三种模式?
第七章
1、成本价成定价法
2、最大利润定价法
3、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
4、增量分析定价法
5、随行就市定价法
6、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7、差别定价策略
8、撇油定价策略
9、渗透定价策略
10、折扣定价策略
11、功能折扣策略
12、付现折扣策略
13、心理定价策略
14、尾数定价法
15、招徕定价法
16、转移价格
17、互补产品定价策略
18、双重定价法
19、中间产品
简单题
1、企业的定价目标有哪些?
2、企业定价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成本定价法与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有何异同?
4、增量分析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5、差别价格的存在需要什么条件?
6、差别定价有哪几种?
7、新产品定价策略有哪些?
8、渗透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9、折扣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10.策略有哪些?
11、人们为什么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12、成本加成定价法有哪些步骤?
13、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有哪些?
14、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包括那些?
15、为什么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
第八章
1.投资
2.边际资金成本
3.净现金效益量
4.税后债务成本
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6.净现值法
7.企业兼并
8.边际投资回报率
9.净现金投资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11.权益资金成本
12.返本期法
13.内部回报率法
简单题
1、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2、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几类?
3、净现金投资量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
4、为什么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中不应包括折旧?
5、资金成本一般有哪几类?
6、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都有几类?
7、为什么说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好?
8、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几方面?
9、用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比企业自身内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哪些优点?
第九章
1.策略
2.自然状态
3.结果
4.风险
5.收益矩阵
6.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7.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8.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9.敏感性分析
10.信息的搜集成本
11.最小最大遗憾决策法
12.信息的价值
简单题
1、简述人们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及不同态度的不同表现?
2、请用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
3、请分别画出低风险承担着、个人风险偏好和高风险承担者曲线,并加以说明?
4、简述降低风险都有哪些途径?
5、怎样识别各个变量敏感性的大小?
第二篇: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
管理经济学笔记2009-01-02 22:02管理经济学笔记 绪论
一、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P3 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行为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支柱P4 主要有: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P6 1企业目标
企业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企业的技术改造)
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2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1)企业利润可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2)机会成本和几种特殊情况
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把这笔资金供给别人他可能得到的利息
业主自己兼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薪水收入
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零
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来计算(即这批物料如不用生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使用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用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3)经济利润的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否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等于零
(4)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 + 内含成本 小结P11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同: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异: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有关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四、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需求曲线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需求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三、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供给曲线式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取现代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
一、供求法则(关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的原理)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二、需求——供给分析法
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第四节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一、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式: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价格上涨,能刺激生产、拟制需求;价格下跌,能拟制生产、刺激需求。所以,从总体上看,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机制的不足
在实际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条件下可能“失灵”,其主要原因有:垄断因素的存在、外溢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第一节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为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量变动%)除以(价格变动%)有两种算法:点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
前者方程必须已知,后者知道点的座标 价格弹性是负值,(取绝对值)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当其他条件相同,则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2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
可分为四类: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
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
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
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3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果需求是弹性的,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是单元弹性的,不影响销售收入;是非弹性的,会使销售收增加
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
绝对值大于1
绝对值等于1
绝对值小于1 价格上升
销售收入下降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上升
价格下降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下降
注:弹性需求指价格弹性需求
4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1)当弹性需求时,降价能使销售收入增加,当非弹性需求时,降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所以,销售收入一定在单元弹性时为最大。销售收入曲线(即总收入曲线)的形状为一条抛物线(2)边际收入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 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边际收入在需求量为零时最大,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3)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是产品的价格)。三者关系用公式表示:
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为无穷时,边际收入MP等于平均收入P;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为其他时,边际收入MP小于平均收入P 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MP为正值;等于1时,MP为零;小于1时,MP为负值 5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即对某商品进行替代的难易程度决定此商品价格弹性的大小
(3)购卖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 6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1收入弹性的计算。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两各计算方法:点弹性和弧弹性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为低档货,收入弹性为正值的产品称为正常货,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高档货。2收入弹性应用举例:
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如果另一种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
有两 种计算方法:点弹性和弧弹性。
(1)交叉弹性为正值,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2)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3)交叉弹性为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物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2交叉弹性应用举例:
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说明产品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交叉弹性很小,说明两种产品互不相关
第三篇: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第一部分: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弹性:用于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供给法则:供给的数量与供给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边际效用:追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生产函数: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
总产量:一定投入要素下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边际产量收入: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
增加的收入 边际支出: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
规模经济: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包括: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工人的专业化生产、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大设备的制造和运转费用比小设备要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其他因素。
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给个别厂商带来的利益,如:行业内部的分工、专门化的辅助性服务、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等收入曲线:寻找最优产品产量组合所使用的第二种曲线 产量的线性函数: 在有关因素假定后,如果产品价格不变,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变,那么,单位产品的利润不变,这样,利润就成为产量的线性函数。
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决策方案而增加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不依决策方案的有无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也叫历史成本。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短,以至在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这样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长,以至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在这样条件下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长期成本函数。
总变动成本TVC: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支出的全部费用。总固定成本TFC:不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
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最优工厂:在某一产量下,生产该产量所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的工厂规模称为这一产量下的最优工厂。
最优产量: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
长期成本曲线:反映不同规模短期成本曲线的外包络线,与每一条短期成本曲线相切 贡献分析法:
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则:
贡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
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什么是完全垄断:一种商品只有一个生产者; 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进入市场存在很大的障碍。
卡特尔模型:生产同类产品的寡头垄断企业达成公开的协议,共同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控制市场。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
差别定价法: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投资:企业的投资是指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
(通常指一年以上)给投资者带来效益。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净现金效益量: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净现金效益量=销售收入增加量-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净现值:根据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年的现值,则各年现值的代数和即为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是指方案或项目在计算分析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收益率,或说方案现金流入值等于现金流出值时的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内没有回收投资所获得的盈得率。策略: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自然状态:会影响策略成功程度的 环境条件
结果:某种策略和某种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的得或失
收益矩阵:表格列出策略和自然状态的每一结合所带来的结果 概率分布:列表说明策略的每种结果及其发生概率 风险: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决策树:指一连串决策过程,在这里,后一期的决策取决于前一期的决策结果。信息的搜集:成本是指搜寻、收集、过滤、加工 整理信息所需的成本。信息的价值:是指企业在获得完全信息后,期望利润的增加值。
第二部分 公式: 需求弹性
式中:E为需求弹性;Q为需求量;X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即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1%,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价格弹性:
点弹性的计算方法 弧弹性的计算方法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收入TR=P*Q 平均收入AR=TR/Q=P 3 边际收入MR=dTR/dQ
总效用:TU=U(q1,q2,q3,……)边际效用: MU=ΔTU/Δq= dTU/d q 总产量:
TP=Q=f(L)平均产量
AP=TP/L
边际产量
MP=ΔTP/ΔL=dTP/dL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QaKLbc销售总额 TR=PA*QA+PB*QB
。。。1 价格比率=转换曲线斜率= PA/PB= ∆QB/ ∆QA 企业决策问题写成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Z=C1X1+C2X2+C3X3+…+CnXn— >max 约束条件:
边际成本:MC=(TC2-TC1)/(Q2-Q1)=△TC/△Q
TC2,TC1O 为产量为Q2,Q1时的总成本
总成本:TC=TFC+TVC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平均成本 AC=TC/Q=(TFC+TVC)/Q
=AVC+AFC 边际成本:MC=△TC/△Q=dTC/dQ
=d(TFC+TVC)/dQ
=dTFC/dQ+dTVC/dQ
=dTVC/dQ
长期边际成本LMC=
LTC/
Q=dLTC/dQ
利润л=总收入PQ-(变动成本TVC+固定成本TFC)=(P-V)Q-F(1)盈亏分界点的产量
Q=F/(P-V)=F/C(2)实现目标利润л的产量
Q=(F+л)/(P-V)(3)求利润公式: л=P·Q-(F+V·Q)
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
MR-MC= Mπ
企业的总利润最大: MR=MC
从短期看,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 最优产量条件是:P=MC 总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收入总额。TR=PQ平均收入:出售商品后平均单位商品获得的收入。AR=TR/Q=PQ/Q=P 边际收入: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MR=△TR/△Q=dTR/dQ
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平均成本AC基础上,加上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得到价格P。
P=AC(1+η)
净现金效益量公式:NCB=ΔS-ΔC
ΔS= ΔD+ ΔC+ ΔP=》NCB=ΔP+ΔD NCB:净现金效益量
Δ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ΔD:折旧的增加量
Δ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ΔP:利润的增加量
税后净现金效益量=税后利润的增加量+折旧的增加量 NCB‘=ΔP’+ ΔD= ΔP(1-t)+ ΔD =(ΔS-ΔD-ΔC)(1-t)+ ΔD 净现值=项目全部效益现值-全部费用现值的差额
NPV=∑Rt/(1+i)t-CO
t=0
式中:NPV—净现值; Rt—第t年年末的净现金效益量
Co—净现金投资量
n —投资方案的寿命
i—目标收益率或基准折现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表达式为:R=TPV-CO=0 R,IRR :内部回报率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CO:净现金投资量
风险的衡量:衡量风险的三个统计量 期望值:标准差(衡量绝对风险):变差系数(衡量相对风险):
第四篇:自考投资经济学 学习总结
1,资本主义的投资方式,就既包括构建各种实物资产的直接投资,也包括购买证券等间接投资。投资包括投资主体,投资目的,投资方式,投资行为过程。任何投资主体,其投资的行为过程都包括投资资本的筹集,实施,使用和回收运动的全过程。
2,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只有实物投资才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际组成部分。但证券投资将是为实物投资规模的扩大筹措资金不可缺少的手段,3,按投资性质不同,投资可分为经济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从投资资金来源不同,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4,投资要素从生产力要素看,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经济学角度看,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5,政府投资的主体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企业与个人投资主体投资资金主要来源自有资本和借款。
6,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已基本清晰,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分权型投资模式。
7,投资项目决策包括宏观决策,中观决策,微观决策三种。
8,一个投资项目决策一般包括的基本因素为:投资决策主体,即决策者;投资决策的客体,及决策对象;投资决策的目的,即决策者要达到的目标;投资决策的手段;投资决策信息。
9,投资项目决策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所在。
10, 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结果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必要前提,它是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核和再评价阶段,其目的是通过审查和判断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对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成本,效益的进行重新评审和估价,最终决策该项目是否可行,并确定最佳投资方案。项目总评估对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作出判断,提出关于是否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是否予以贷款等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不确定型投资项目决策使用方法有拉普拉斯法(等概率法),最大最小收益值法,最大最大收益值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13.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一般 涉及四方面的参与者:建设工程招标人;建设工程投标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代理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机关。
14,公开招标是最完整,最规范,最典型的招标方式,也是适用范围最广阔,最有发展前景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是国际通行的招标方式,在我国已全面展开。
15,投资周期波动带动和决定着经济周期性波动。
16,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主要生长点。
选择
投资的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投资推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投资运行的调节机制的表现形式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市场投资利润率等相互联系。
建立有效的投资运行调节机制的条件:投资者是一个完整的行为主体;有一个规范和比较充分竞争的市场;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经济体制就是指国家组织,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制度规范和利用一些方式方法组织,管理的具体对象不同,前者为投资活动,后者为整个国民经济。相同之处在于实质内容应该是相同的,体制都应该是有关管理的制度和方式方法。
深化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措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框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批制度,破除体制障碍;扩宽融资渠道,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培育和完善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投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搞好投资调控有利于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搞好投资调控可以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搞好投资调控有利于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它要对拟建项目提出一个基本轮廓,主要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并作出项目的投资建议和初步设想,作为选择投资项目的初步决策依据和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我国工业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的包括内容为: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资源情况,交通运输及其他建设条件和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主要技术工艺方案设想;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项目建设进度的安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包括初步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初步结论及建议。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设计资格认证;设计质量管理;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项目的建筑施工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两个阶段。
招标投标的一般程序:招标准备阶段;投标准备阶段;开标评标阶段;决标签约阶段。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资格审查有两种方式: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一般在30天内,招标人和投标人双方应正式签订书面合同。一般的投标人的投标班子应包括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商务金融人员。
一个好的项目要取得的投资效益应当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
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的增长,亦称效益目标;二是公平分配,亦称公平目标。二者合称国民福利目标。
项目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直接的,最终的决策依据,具有可行性研究工作所不能替代的更高的权威性。
外汇来源包括产品销售外汇收入,外汇借款和其他的外汇收入三项内容。外汇运用包含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外汇支出,进口原材料和进口零部件的外汇支出,在生产期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偿付外汇借款本息和其他的外汇支出。外汇来源与外汇运用之间的差额为外汇余缺。
影子价格亦称“最优计划价格”,“效率价格”和“机会成本”。
职工分配收入,企业(部门)分配收入,国家(地区)分配收入以及未分配收入在国民净收入增值中所占的比重,四者之和等于1.国内与国外分配指数之和等于1.盈亏平衡点的表示方式可以用实物产量,单位产品售价的可变成本,以及年总固定成本的绝对量表示,也可用生产能力利用率相对值表示。其中以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应用最为广泛。
投资需求总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
从宏观上考察,投资规模有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总规模之分。
投资供给的大小主要受个投资主体储蓄能力的制约。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波浪式的,周期性的演变过程。
经济周期的内涵:经济周期不是指整个国家中一个或几个 经济部门的局部经济波动,而是同时发生于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整个经济波动;一个经济周期要顺次经历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并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经济周期在经济中反复循环,但每一个周期以及每个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在表现形式、时间长短、波动大小上并不完全一样;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中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导致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以及经济周期呈现的某些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已。
投资的主体结构具体是指:政府投资,企事业单位投资和个人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
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具体是指:国家预算投资、银行贷款投资、自筹投资(包括证券发行)和利用外资的比例关系。
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形成合理投资结构的两大主要手段。
反映产业结构的数量特征,一般是通过两类指标进行的,一是各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各产业就业人数及其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或各产业的资产及其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小到大,转向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直线上升,直至成为占比重最大的产业。优化我国投资项目的规模结构,一是国家应根据不同的行业的特点,制定进入每一行业的最低标准,对于达不到最低标准的投资项目不予发放营业执照,不予批准土地使用权等。二是在机械行业,一方面对通过投资,新建一定数量的大型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建设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以此为专业化协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三是在一些行业,像汽车制造业等,采取有效政策,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鼓励专业化协作。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投资的区域结构和投资的产业结构是投资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
投资区域的优化,涉及三方面的主要问题,即优化目标、优化原则和优化措施。投资区域结构优化的目标应该是有利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实现共同富裕。投资是缩小地区差距的最终解决手段。
优化投资区域结构应坚持两条主要原则:一条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另一条原则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讲求和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领域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
按层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投资效益、中观经济投资效益和微观经济投资经济;按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投资消耗经济效益和投资占用经济效益;按资金运动过程不同,可分为投资决策阶段预期经济效益、投资实施阶段中期经济效益和投资产出阶段最终经济效益;按受益面不同,分为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投资实物经济效益与投资价值经济效益;按时间因素的不同,可分为投资静态经济效益与投资动态经济效益;按评价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投资总经济效益、比较经济效益和因素经济效益;按费用项目的相关投资,可分为主体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效益。
宏观投资效益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投资效益的高低首先受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的状况的影响,由此就决定了生产潜力的大小;其次受投资体制的健全程度的影响,由此就决定了生产潜力在多大程度能够发挥出来。保存整个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总价值量和实物构成上的平衡,是影响宏观投资效益的根本原因,而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体制,是影响宏观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
保持投资供求均衡的主要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投资供给受自然、技术和体制三个因素的约束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一是超前性,二是相关性,三是连续性。
投资分配构成是调节社会需求结构与社会供给结构的重要途径。投资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核心。
投资产业结构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投资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投资的调控主体、调控目标、信息系统和调控的政策手段的有机统一体。投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是否完善。
国际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国际化的主要标志。
名词解释
投资项目决策: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若干个为实现同一预测目标而可以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投资方案中选择并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的过程。
招标投标的标的既是指招标投标有关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所指的对象,包括工程,货物,劳务等。投资效益:狭义的投资效益仅指投资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即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广义的投资效益不仅指项目本身的收回投资,获取盈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包括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由项目投资带来的社会方面的效益。
财务外汇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外汇流量用设定的折现率(一般取外汇借款综合利率)折算到初始时刻的现值之和。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在项目的计算期内的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即项目投资的最大收益率。经济外汇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收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重要指标,用以衡量对国家外汇真正的净贡献(创汇)或净消耗(用汇)。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保本分析法,损益临界分析法,它是指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量,成本,产品售价和税金等数据,计算使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相平衡时的生产水平,以分析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方法。
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投资效益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性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期望值:也称数学期望,它是随机事件的各种变量与相应概率的加权平均值。
投资供给总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实际提供的可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品总和。从价值形式上看,是指全社会提供的已进入市场可供购买并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品价格总额;从实物形势来看,是指全社会提供的已进入市场可供购买并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品总量。
投资需求总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实际形成的对投资品的货币购买能力总和。
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为形成资产(或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而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包括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和一次性铺底流动资金投入量。投资规模又称投资总量。
投资总量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同一计算口径、同一时期内投资供给总量与投资需求总量的协调和平衡。经济总量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与服务的增加,即该国家的国民财富和经济实力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等综合指标来表示。
经济波动:各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或程度有高有低,甚至于在有的年份出现负增长,而在另外年份上却比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的波动就不可避免,这是正常现象。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波动。经济波动分为古典型波动与增长型波动。古典型波动指经济活动水平的绝对上升与下降,增长型
波动指经济活动水平的相对增长与下降。
投资的产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各产业的投资在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数量比例。
投资区域结构是指一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的各个地区的投资量在全国投资总量中的数量比例关系。
投资体制是指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社会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方式、方法。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反作用于经济体制,它是经济模式及其所决定的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集中表现,决定着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法。投资体制是影响宏观投资效益的根本因素。
投资效益系数:是以价值形式反映投资活动的总成果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例,使用来综合反映宏观投资效益的一个最主要指标。
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其资本既包括货币资本,也包括生产资本;既包括有形资本,也包括无形资本。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在其所投资的企业中拥有足够的所有权或具有足够程度的控制权。国际间接投资指不直接掌握投资对象的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在投资对象中没有管理控制权的投资形式。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了达到某些共同战略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其形式从合资、相互持股到功能性协议。战略联盟是比合资更为高级的形式。
简答题
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需要那些假设条件?
产品生产量等于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化,因此,总成本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在所分析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对不同的销售水平都相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采用的计算数据是项目正常年份的,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数据。
投资总量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总量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投资总量的大小主要是由上期国民收入储蓄或积累水平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投资总量对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即投资供给对经济总量增长的推动作用和投资需求对经济总量增长的拉动作用。
投资总量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关系?
投资总量影响和决定着所有制结构,即改变投资总量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比例,将直接影响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变化。现存的所有制结构又制约着未来的投资总量的增长及其比例关系。一般说来,在所有制结构中,若某一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形式,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则这一经济成分为以后投资提供资金的能力就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未来的全社会投资总量中,这种经济成分的投资也会相应的占主导地位。
投资总量与地区经济结构的关系?
投资总量影响和决定着地区经济结构,即投资总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将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现存的地区经济结构又制约着投资总量的增长及其比例关系,即各地区进行的投资量的大小及其在全国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区的财力状况及各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制约,也就是现存的地区经济结构的制约。
5.投资总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投资总量的增长速度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现存的产业结构又制约着投资总量的状况。另外,现存的产业结构还可以通过对投资品供给能力的决定作用,制约一国投资总量的大小。
6,研究投资结构的意义?
投资结构无论是对投资活动本身的决定而言,还是对国民经济,都具有决定意义。(1)就其对投资活动本身的决定而言,他决定了投资效益的高低,进而影响未来的投资总量。投资效益从宏观上看,集中地表现为新增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总量的比例;(2)就其对国民经济的决定而言,首先,合理的投资结构是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前提。任何经济结构的形成和优化都是投资结构变动的结果。其次,投资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生产决定消费,作为再生产的投资结构,必然决定消费结构。具体表现为投资结构决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因此,要保证合理的消费结构,必须有合理的生产结构,而合理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合理的投资结构。
7.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一是应能保证合理的投资总量的形成,进而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二是应能保证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不断优化;三是应有利于投资效益的不断提高;四是应能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不断地提高;五是在近期,合理的投资结构应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合理的投资项目规模结构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一是为了争取规模效益,一些投资项目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才能获得递增的经济效益。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供的需求。三是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协作的发展。
9,讲求投资效益的重要性:(1)讲求和提高投资效益,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2)讲求投资效益,是节约资源、增长财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3)讲求和提高投资效益,是促进改善和加强投资管理的动力。
10,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体系设置方法: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择;确定宏观投资效益指标概念的方法;确定宏观投资效益指标的取值方法。
11,提高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当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制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认真研究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变动规律和数量界限;
三、进一步完善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四、投资调控主体要不断提高投资宏观调控的水平。
12,国际投资结构出现的变动趋势:(1)国际投资方式结构方面,由间接投资为主转向直接投资为主。(2)投资地区结构方面,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出现了交替上升的局面。(3)投资行业结构方面,投资重点由资源开发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13,国际投资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投资方式结构变化的原因;投资地区结构变化的原因;投资部门结构变动的原因。
14,国际投资将出现的以下一些发展趋势:(1)国际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速将减缓;(2)国际直接投资仍主要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格局;(3)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量继续增加,其中亚洲和拉美国家仍然是吸收国际投资的热点地区,非洲和东欧成为外资进入“预热区”;(4)国际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间接投资使内部发生变化,债券投资比重上升;(5)跨国公司仍是对外投资的主体,跨国并购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将成为今后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动力之一;(6)国际投资的重点投资领域发生变化,投资部门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则成为国际投资的新趋势。
15,进一步扩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1)是实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要求通过借助国外经济为己所需。一是我国资源相对稀缺;二是我国目前生产力过剩;三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情况。
16,我国境外投资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备相当条件:(1)中国已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且在国际上享有信誉的企业;(2)已具备一定的财务条件;(3)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17.目前境外投资存在的问题:(1)审批程序相当繁琐;(2)缺乏宏观管理的计划和指导;(3)鼓励境外投资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4)对境外投资管理不力;(5)境外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
17,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投资应实施的战略对策:(1)制定对外投资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2)积极慎重的发展大型跨国工资;(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4)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并向建立战略联盟发展。
第五篇:自考经济学00800
人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人所
1、兼并:兼并是指任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是何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逐渐减少的。的实体形成一个经济单位
11、进口替代:就一种的交易。产品而言,进口替代政策就
2、经济活动:有限的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资源用于商品和劳务的生的出发,减少或完全消除该产及消费都是通过人们的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经济活动来完成的。经济活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政动就是各种经济单位使用策。狭义的进口替代局限于资源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替代一并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需种特定产品的进口。但从广要的行为)经济活动的目的义的方面看,一个领域的进是增加经济福利和财富,生口替代,其目的是通过减少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引
3、经济学:经济学经起所希望的国内经济结构常被引用的两个定义是下的变化,或者创造向国内非面两种形式。传统领域进行投资的推动L934年罗宾斯曾给出力,使资源有机会进入这个一个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新的工业部门,寻致主产活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动的产生和扩大,从而使得门科学,它考察人们如何处总体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理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12、理性预期:理性预稀缺性手段之间的关系。期是指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具有类似思想的另一已经充分了解以往的价格种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个变动情况,参加市场以后,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又用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不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两个定义之间最大的不易于被市场的假象所迷共同之处是强调资源稀缺惑。性问题。
13、投资乘数:投资乘
4、需求:一种商品的数是关于投资变化和收入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变化的关系的一个系数。当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总投资增加时,投资增量会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这个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数就是投资乘数。因而,投品的数量。它反映了消费者资乘数实际上就是表示投对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资增加会使收入增加到什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么程度的系数。
5、经济政策:经济政
14、资本边际效率:资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增进本边际效率(MEC)是使一项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和该投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资品的预期收益相等的贴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现率或折扣率,它表示一项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资本品或投资项目的收益中的有意识的干预。每年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
6、逆经济风向行事:
1、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它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也可以表示预期利润率。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
15、自然失业率:自然而引起通货膨胀; 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
2、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之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宏观经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济学认为,由于经济中某些萧条而引起失业:3.目标难以避免的原因,经济中总是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膨胀的稳定增长。口,失业人口的存在在经济
7、潜在就业量:潜在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是不可就业量是指在现有的激励避免的。
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
16、公共物品:公共物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业量。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
8、社会成本;社会成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本是指某人为获得一项利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益而由社会(包括他自己)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付出的全部成本,它不仅包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括当事人自己付出的代价,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而且包括社会其他成员为用无须付费。此付出的代价。
17、国际收支失衡:国
9、需求价格弹性:需际收支状况是指一国在一求的价格弹性义简称为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引起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额的对比关系。据此,如果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则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称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或盈余):反之为国际收支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逆差(或赤字)。国际收支顺之一。差和逆差通称为国际收支l0、边际收益递减规失衡。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简称
18、机会成本:使用一为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他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一投入量,当这种投入的总量种资源一旦被用于某种商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品的生产,也就意味着放弃加一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生产另外一种商品的机会。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
19、经济发展:经济发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
《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等问题的改善。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和基本动力。
20、卡特尔:有正式的串谋协议的串谋称之为卡特尔。其所育成员的行动使得他们就像一个大的垄断厂商。在行业利润最大的产量下,所有成员瓜分市场份额,并且要求各个成员把产量限制在自己分得的份额内。做到这一点常常是困难的。通常,卡特尔成员会私下违背卡特尔协议,卡特尔最终难逃破产命运。且原本卡特尔即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禁止。
21、正常利润:如果厂商在某市场上取得的销售收益不比其他市场少,并且也不比其些市场高,我们就说这个厂商在这个市场中获得了,“正常利润”。在经济学中,这项“利润”被计入成本。
22、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公式表示为 Q=f(X1, X2,X3,...,Xn);其中,X1,X2,X3,...,Xn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而Q是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2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订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各国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于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均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担负管理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责任,并通过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节作用。
24、准备金:准备金原来是为了准备存款人提取存款而准备的款项,现在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手段:商业银行必须依法按一定比例把存款中的一部分留存起来,这部分款项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
25、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在现行的价格下参加生产的状态。
二、简答题(一)、简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认真抓好的几个环节?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互相联系的重要环节:1.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
2.加快市场的培育。没有市场就没有市场经济。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分配是经济利益实现的制度。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就没有市场。
4,混合经济中政府主要是调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而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二)、简述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种商品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越大,需求弹性越大。
3.时间,即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三)、简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具体内容: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即采取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即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四)、简述通货膨胀对社会造成的成本?
这些成本主要包括:1.菜单成本2.形成对收入的再分配。3.不确定性增加.
4.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5.对付通货膨胀的资源增加。(五)、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它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的特殊金融机构性质.(1)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2)作为金融管理的机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代理国库;(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3)向国家给予信贷支持:(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⑤制订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六)、简述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目政府的政策选择:
1.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进行调整时,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管制和向外举债等。2.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等等。4.在汇率方面主要是促使本币贬值。(七)、简述规模收益极其三种形式;
规模收益有三种形式: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规模收益不变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也按同一比例增加:规模收益递减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加将小于这一比例。(八)、简述通货紧缩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的含义及其消除措施?
充分就业的产出与充分就业对应的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差额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
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措施有:减税;增加转移支付;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小于此时的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因而厂商并不能扩大生产。这时只有一种可能,即价格上涨.因此,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称为通货膨胀缺口。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措施有:增税:减少转移支付;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
(九)、简述造成垄断的原因:
造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1.规模经济。如果对于一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只能容纳一个厂商获利,多一个厂商都会使得所有厂商亏损。2,产品差别和品牌。3.法律保护。例如,专利保护。4.其他。例如,垄断厂商具有原料供货、生产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垄断厂商还可以通过合并、接管以及各种合法及不合法的手段维护其垄断地位。(十)、简述中央银行主要运用的货币政策措施: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通过贴现借贷时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3.变动法定准备率.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准备串成反比;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
4.其他措施:第一,道义上的劝告;第二,局部的控制:垫头规定;第三,利息率的上限;第四,控制
分期付款的条件:第五,控制抵押贷款的条件。(十一)、简述委托…代理理论所包含的主要观点:1.委托人的利益取决于代理人的行动。但是,代理人的行动动机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一定是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2.激励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给予对方一定好处的承诺。代理人在考虑这种承诺的条件下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当然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同时也将产生维护委托人利益的结果.
3.股东应该给经理多少报酬呢?一般说来,在代理人一委托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对称信息,代理人相对于委托人总是具有信息优势。
4.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要鼓励经理努力工作,还要设法鼓励经理讲实话,讲信用。5.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取决于职位给予他的权利一义务关系(或委托一代理关系)。(十二)、简述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须付费.
2,垄断。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有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3.外部影响。那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
由于外部影响不是金钱关系或交易关系,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都无“市场价格”,这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也就不能以市场的方式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寻求解决途径。
4、非对称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入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常的交易。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宋制止和约束欺诈行为。(十三)、简述非关税避垒的措施与应用:
1.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形式主要包括进口限额、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的限制等。2,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一股为1年),直接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超过规定的数量或金额,即禁止进口或征收惩罚性关税,以限制进口。
3.自愿出口限额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的出口限额,以限制某些商品的出口。
4、进口许可证是政府(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颁发的凭以进口的证书.许造自己的需求;
可证制即为国家政府规定(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的制度。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5.技术性限制是指进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口国以保护消费者利益或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保护环境为理由,颁布各类也是暂时的; 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卫生(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标签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节。
复杂多变、严格苛刻,使出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口国生产者很难适应,从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以此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十四)、简述企业进行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兼并的原因和种类; 于总供给。兼并有以下原因:(十七)、简述出口导向(1)为了增长的兼并。发展战略的优劣:兼并有可能提供了一种比1,发展中国家往往出内部扩张更快的增长方式。口劳动密集型前产品,因为(2)为了规模经济的兼它们具有比较优势。并。兼并可以具有规模经济2.以出口换取经济发效应。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3)为了垄断权力的兼和资金。
并。通过兼并可以形成垄3,通过贸易,还可以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4)为了市场价值的兼理经验。并。通过兼并可以提高厂商4,出口可以不受本国在股市上的价值. 居民低收入的限制。
(5)为减少不确定的兼5.出口市场上的激烈并。通过兼并使得企业未来竞争对于提高效率和促进收益稳定,抵抗风险能力增现代化也起着重要的刺激强。作用。兼并已经成为现代企
18、简述导致规模不经业增长的重要方式。济的原因:
兼并主要有三种类型:(1)由于厂商更大、更(1)横向兼并:是两个复杂,信息交流层次过多,在同一行业,并在生产经营合作的管理难度会增加。上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2)如果工人们的工作的兼并;例如两个汽车制造单调枯燥,他们会有被异化公司的兼并。的感觉,如果他们感觉到自(2)纵向兼并:是两个己在如此之大的一个企业在同一行业,但是在生产经中微不足道,就会缺乏工作营上是处于不同阶段的企的积极性,对待工作马马虎业的兼并。例如汽车制造厂虎。商和汽车配件厂商的兼并.(3)这些因素会使得劳(3)混合兼并:是不同资关系恶化.不同种类的工行业两个厂商的兼并。人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也(十五)简述自由市场会恶化劳资关系,经济是如何实现资原配置(4)生产的流水线工艺的. 和各种生产相互依赖可以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因为其中某一部分发生问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题而导致全线停产,种经济类型中根本没有政
19、简述政府制定最高价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格的利与弊:
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的所有经济决策。自由市场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经济一般与土地和资产私考虑。如在战争或饥荒时,人所有的经济制度相联系。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在这种经济体制中;资源配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置是借助于经济当事人下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列的行为实现的: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1)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格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干预,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就可能会导致以下结果:(2)消费者在购买商品(1)基于“先来先得”时力图使货币收入体现出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最大价值。(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3)每个人自由做出他供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们的经济选择,消费者自由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决定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量的配给票。什么产品,工人自由决定在(3)最高价格的主要问哪儿工作以及工作报酬.企题是可能出现黑市。
业自由选择出售什么产品(4)最高价格减少了已以及使用何种生产方式. 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数量。(4)企业和消费者做出20、简述用人均实际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决策相互作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用,从而影响、决定市场价展指标的优缺点? 格。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5)通过市场价格的自GDP,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发调节,资源朝着相对价格发展指标有以下优缺点: 高的用途配置。1.优点:GDP核算比
16、简述“萨伊定律”较统一;GDP的持续增加是的主要内容: 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均GDP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水平与诸如死亡率、升学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率、营养摄取量等反映人类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生活质量的其他指标具有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十分密切的关系。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2.缺点;GDP并没有包含三个要点: 把所有经济活动反映出来;GDP是总量指标,它忽视了
收入分配问题;GDP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进行GDP的国际比较时,会受到汇率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当国民收入循环流程处于非均衡状态时,经济将如何调整以达到均衡
当注入不等于漏出时,这个收入循环流程处于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将不断变动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注入等于漏出。
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人将会增加,从而增加家庭部门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增加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增加家庭的储蓄,增加家庭交纳的税收,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和劳务,也即增加了漏出。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增加到与注入相等为止。此时,国民收人不再变化,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当漏出大于注入时,国民收入将减少,从而减少家庭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减少家庭的储蓄,减少家庭交纳的税收,减少进口。这些都使漏出减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减少到与注入相等为止。此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总之,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于均衡,并保持不变。(二)、试述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其它因素(即该商品价格以外的因素)
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指一个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消费者越喜好一种商品,他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大。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替代品是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例如就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而言,火车和汽车就是相互替代品。
3.互补晶的数量和价格,互补商品是指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例如汽车和汽油、鞋和鞋油等就是互补品。
4,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5.收入分配。由于人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不尽相同,收入分配对商品的需求也会有一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国内收人从穷人流向富人时,对昂贵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同时,穷人变的更穷。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某种商品的价格会上涨,他们可能会在价格上涨之前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它的需求就会上升。
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包括:
1.生产成本,在既定的价格下,生产成本越高,利润越低,成本增加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或转向生产其他成本增加少的产品。2.替代产品的价格。
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既定资源的生产者既可以生产某种商品,又可以兰产其替代品,例如,农场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生产蔬菜。
3.连带产品的价格。有时生产一种商品的同时会生产出其他产品,例如在加工原油精炼出汽油的同时会生产出柴油和石蜡等产品,如果由于需求牙口价格上升,汽油产量增加;那么其他油类的供给也会增加。
4.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天气和流行疾病会影响农场的产量,战争会影响进口原材料的供给,机器的损害、行业摩擦、地震、洪水、火灾等也会影响到某种产品的供给数量。5.生产者的目的。既定价格下生产者的供给量也受到该生产者目的的影响。对应于同一价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和追求其他目标的公司,例如追求最大销售量的公司在供给量上会有所不同。
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预期价格会上升,生产者会暂时减少出售产品的数量,将商品储存起来,在价格上涨时再卖出去.(三)、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点和局限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点:1.在完全竞争的均衡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非完全竞争中价格一般不等于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这被认为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2.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中,市场价格均衡于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不仅表明厂商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而且,消费者也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福利或实惠.3.竞争迫使厂商提高效率.如果厂商的效率低(从而成本高),他最终会在竞争中被挤出市场或行业。4,由于在理论上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因此,可以节约资源在广告上的投入。
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限性:1.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即使为了获得暂时的超额利润愿意发展新技术,它们也可能不能负担必要的研究和开发。
2.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生产的同类产品是无差异的,这对于消费者可能过于单调。(四)、试述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应如何对经济进行调节
1.通过税收、补贴或直接控制价格来调控商品和投入的相对价格.
2.通过收入税、福利支出或直接控制工资、利润、房租等来调节相对收入。
3.通过法律、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和国防)、税收、补贴或国有化调控生产和消费的类型。4.通过使用税收和政府开支、控制银行借贷和利息、直接控制价格和收入、汇率来调控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支出赤字的平衡等宏观经济问题。总之,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而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5、试举例说明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尽管中央银行握有货币发行权,但由以上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存款也是一种货币。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货币供给,银行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做到每个单个银行所不能单独做到的事情:它能够把它的贷款扩大为它原来得到的存款的许多倍,而且每家银行仅仅贷出它的存款的一部分。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A银行额外吸收了客户甲的100万英镑.A银行按法定准备率保留20万(=100万×20%)英镑作为准备金存人中央银行,其余80万英镑全部贷出,借给一家公司用来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作为客户乙得到这笔从甲银行开来的支票又全部存人与自己有往来的B银行。B银行得到这80万英镑支票存款后留下16万(=80万X20%)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放出64万英镑,得到这笔贷款的丙厂商又会把它存入与自己有业务来往的C银行,C银行留其中12.8万(=4万×20%)英镑作准备金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然后再贷出51.2万英镑。由此不断继续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100+80十64+51.2十…=500(万英镑)
而贷款总和是80+64+51.2+...=400(万英镑)
这样,金融体系的银行存款由最初的100万英镑增至最终的500万英镑,扩大了5倍。(六)、试述发展中国家接受国外直接投资的利弊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一)发展中国家接受国外直接投资的有利因素是可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稀缺资金和学习新技术和技术管理知识。其弊端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必能达到学习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目的;(1)外商对所在国的员工的培训成本高,因而本国工作人员学到的不多;(2)外企或跨国公司中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受到行业特点的限制,例如,采矿:
(3)跨国公司未必使用其在总公司使用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因为它们投资所在的国家往往是劳动密集型。
2.东道国在经济利益方面可能受到损害:
(1)签订协议不平等;(2)很难获得产品以后升值获得的好处:
(3)跨国公司可以最大限度地避税。
3.国际收支方面的沉重负担,造成经常账户的收入外流。4.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损害。二者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大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施压.此外,文化背景等也存在较大差异。(二)、发展中国家对直接投资所采取的对策有:1.发展中国家通过订立完备的外国投资法对跨国公司进行约束:
2.禁止外国人投资到本国的关键部门.
3.合资经营,分享所有权,4.禁止外国公司购买本国企业。
5.对跨国公司进行征用。(七)、试述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决定问题
1.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具体表现为:
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
2.从长期来看,汇率主要取决于商品在本国的价格与在外国的价格的对比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一种商品为例,如果l单位商品在美国生产需要5美元,在中国生产需要50元人民币,则就这单位商品而言,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就是5:50,即l美元兑换10元人民币。
汇率则是所有进出口商品本国价格与外国价格的相对比价。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八)、试述政府改善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法
政府对产业结构的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管制和调整促进竞争,鼓励产业的发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反垄断。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依据专门的法律对企业的可能的规模发展进行控制。对可能导致垄断的行为或其他不正当的行为进行管制.
2.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行为更加公开化,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对公司控制权的竞争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大公司身上.
3.企业改组。政府还可以对一些生产型的组织进行改组,以利于效率的捉高。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一些国有企业或垄断组织这也是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政府对产业组织结构的管制是一个十分具体、细致和系统的工作。在政府的产业结构的政策中,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决策权分配的考虑,体现了政府对自由和管制的权衡.
九)、写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并予以推导假设经济是二个产品经济,没有货币因素。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经济中,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可以表示为,投资等于储蓄;即J=S.
投资与储蓄的相等足国民收入保持均衡稳定状态,整个经济体系总的供求相等的重要条件,正是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收入的均衡水平。
实现一国国民经济的均衡,必须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从需求方面看,一国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支出C与投资支出I的总和,亦称总支出,即y=C+I。
从供给方面看,一国国民收入是各个生产要素相应地得到的收入总和,亦称总收入,而社会的收入中除了用于消费的部分收入外.剩余的构成储蓄S,即y=C+S.于是,经济处于均衡的条件是C+I=C+S,即投资(I)=储蓄(S)。
当投资等于储蓄时,投资加上消费的数量等于储蓄加上消费的数量。总之,只要投资与储蓄相等,从而市场上总的供求相等,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从而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十)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说明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丁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定的起征点与累进的税率,可以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2.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同样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税率,也可以起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
4,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
5.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要按照农产晶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也防止通货膨胀.不过,这些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要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必须采用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累进的税率,所以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在萧条时期,由于经济衰退个人收入减少了,符合纳税规定的人少了,纳税人应交的税额也少了,这样税收就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维持较高的总需求.在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个人收入增加了,符合纳税规定的人多了,纳税人应交税额
也增加,这样税收就会自动
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抑制了总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