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宁陕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宁陕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胡楷
一、我县农民收入的现状
从收入总量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40元、2431元和3201元,同比增长16.7%、25.3%、31.7%,年增额分别为278元、491元、770元,是近十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从收入比较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4140元)的47%、(4767元)51%和(5153元)62%,占全省平均水平(2645元)的73%、(3136元)77%和(3438元)93%,与全市近三年的平均水平(2256元、2770元、3313元)分别相差316元、339元、112元。这表明,我县农民收入虽然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但是这一差距逐年缩小,正在积极跟进全国和省市发展水平。从收入构成来看,2008年和2009年,我县农民以绿色种养业为主的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022.2元和1318元,占总收入的42%和41.2%;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993.6元、1327.6元,占总收入的40.9%和41.5%;以退耕还林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81.5元和514.7元,占总收入的15.7%和16.1%;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总收入的1.4%和1.2%。
从收入差距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426元、9253元和1202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分别高出5486元、6822元、8819元。连续三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均为3.8:1,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我县农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两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不到20%。家庭经营收入又以农业生产为主,从加工销售、商贸流通和旅游产业中获取收入比重很小。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较大,特别是受自然环境、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的影响,增收幅度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普遍低。我县有4万多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的效益直接决定着农民增收。从目前情况看,农业产业品种多而全、总量小、效益低的状况尚未改变;特色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特别是由于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大多以出卖初级产品为主,承担着很大的生产风险,获得的收益却很有限。
三是农村协会组织带动力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全县11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会员最多也只有200余人,人最少的仅有40余人,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功能较弱,很难发挥联接农户、对接市场的作用。目前,农户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仍然是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格局,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制约了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我县5.98万农业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5%。一方面,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种养技术,普遍缺乏主动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职业技能较低,外出务工人员也多是从事体力工作,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相对较低。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首先,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我县农村经济正处在爬坡攻坚阶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仍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要突出一村一品、强村大户,走基地规模化、种养特色化、产品市场化的路子。基地规模化,首先是继续主攻“一菌三园四个示范基地”,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产业覆盖面,培育一批产业强村和基地乡镇。种养特色化,重点是围绕市场调结构,提高食用菌、林果、药材产业效益,提升娃娃鱼、冷水鱼特色养殖规模,扩大珍稀花卉和优质杂粮种植,探索珍禽野物人工饲养。产品市场化,关键是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坚持内联和外引并举,培育食用菌、林果、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
第二,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水电、矿产工业,提高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依托我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引导和扶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积极发展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品零售等关联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抓住省上扶持重点集镇建设机遇,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重点集镇建设,拓宽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有序向城镇集中,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劳务收入已占到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劳务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采取与县外培训机构联合办学、联系用人企业委托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引导服务为重点,积极搭建劳务输出推介平台,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与县内外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切实做好就业推介和维权服务工作,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以政策扶持为动力,完善就业扶持、创业奖励、失业保障等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帮扶,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第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既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种养效益,又能有效防范农民分散生产的市场风险。在科技推广上,整合涉农科技推广机构力量,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技术服务。在产销衔接上,实行以奖代补、典型引路,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经济组织,把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市场、协会、农民联接起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市场开拓上,在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食用菌、蔬菜、干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储运、加工、配送、销售服务网络,解决好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
第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供农民增收保障。县乡处在农村改革的最前沿,关键是转变职能、落实政策、优化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要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生态补偿等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给群众、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调动和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继续抓好林权配套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林地、土地向产业大户集中,实现分散生产向集中经营转变。创新金融服务农村方式,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探索和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扩大新农合、新农保覆盖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持续增收。
第二篇: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三农”问题今年被提升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湘东有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9288人,占总人口的76.7%。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占总人口76.7%的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湘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湘东农民收入现状和特点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主体。湘东区工业基础好、起步早,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35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4%,其中在本地企业获取的纯收入956.8元,占工资性收入的40.7%;外出务工收入1396.5元,占工资性收入的59.3%。
2、非农产业收入占主导地位。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为502.7元,仅占农民纯收入的17.6%。而从非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为2353.3元,占农民纯收入的82.4%。非农产业中又以农民在本地企业务工获得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为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两者分别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5%和48.9%。
3、农民增收幅度相对较慢。2001年湘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15元,2002年为2712元,2003年为2856元,增加144元,增长5.3%。而此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7002元,增长11.5%。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增收幅度都要低于城镇居民。
二、制约湘东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土里刨“金”难度大。全区耕地面积140190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6亩,人地矛盾突出。人均占有耕地少,加上单家单户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要实现“土里刨金”的难度很大。
2、农民增收条件差。尽管区委、区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开展了乡村公路、农电改造、人饮解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全区1.7万人的困难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公路建设的发展,又出现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难度。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产业化程度低,整体规模小,产品深加工能力弱等制约因素。据调查全区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1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200万元以上的3家。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使产业化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对农村经济的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增加湘东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湘东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第一,发挥“人多”优势,做好“转移”文章。这是增加湘东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富裕农民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有限,难以保证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增收条件,必须针对人多地少的现状,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做文章。笔者认为,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功夫。一是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的“量化”过程,以及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小城镇具有靠近农村、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优势,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和就业风险。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富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对于区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二、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在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先导产业同时,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湘东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72800人,年收入总额近5000万元,为全区农民年人平增收160元。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湘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湘东区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农民外出务工有传统。从湘东农民收入结构中进行分析,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到48.9%。因此,完全可以把全方位组织劳务输出当做一项产业来抓。
第二,突破“地少”瓶颈,发展高效农业。人多地少的现状,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即使是今年中央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部分农民仍对发展粮食生产热情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
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首先,必须深化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人多地少、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依存关系,在稳定和完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及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和管理,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使土地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最终达到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发展。笔者认为,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重点应在农村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开展。因为工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农户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远高于从农业上获得的效益,对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土地的撂荒现象严重,具有进行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基础。在这些地方进行试点,既可以确保粮食生产正常进行,又可以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真正达到让“守土者增收,离土者生财”的目标。其次,要以发展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战略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根据湘东的实际,具体要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它们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税费优惠、强化服务等途径,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指导它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益,不断增强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把“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农业的各个领域推广,迅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能成功地解决一家一户农民与大市场连接的难题,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能产生良好效果。此外,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设施农业可以打好时间差,突出反季节,实现产量上、季节上、地域上的三大突破。发展设施农业,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同时又因季节的差异,价格往往高出平常的几倍,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效益,是突破地少瓶颈,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第三,做活“多予”文章,创优增收条件。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和核心。破解“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其中“多予”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坚持做活“多予”这篇文章。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必须多方增加投入,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以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目标,继续开展乡村公路建设,实现平原乡镇村村通水泥路,山区乡镇村村通上等级泥砂路,争取通水泥路;以提高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为出发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资金投入方式上,要避免全面开花,要围绕重点项目,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为重点,有计划、有侧重地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效率。二是抓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让农村劳动力“忙起来”和“走出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搞好职业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其创收能力,是开启农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政府要采取必要措施,调动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首先,要将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到位,深化农村土地、税费、流通等各项改革,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近两年,湘东区在开展乡村公路、农田水利,发展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从政策上加大了扶持力度,强化了农民增收的保障。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三农”问题今年被提升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湘东有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9288人,占总人口的76.7%。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占总人口76.7%的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湘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湘东农民收入现状和特点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主体。湘东区工业基础好、起步早,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353.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4%,其中在本地企业获取的纯收入956.8元,占工资性收入的40.7%;外出务工收入1396.5元,占工资性收入的59.3%。
2、非农产业收入占主导地位。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为502.7元,仅占农民纯收入的17.6%。而从非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为2353.3元,占农民纯收入的82.4%。非农产业中又以农民在本地企业务工获得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为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两者分别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5%和48.9%。
3、农民增收幅度相对较慢。2001年湘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15元,2002年为2712元,2003年为2856元,增加144元,增长5.3%。而此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7002元,增长11.5%。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增收幅度都要低于城镇居民。
二、制约湘东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土里刨“金”难度大。全区耕地面积140190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6亩,人地矛盾突出。人均占有耕地少,加上单家单户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要实现“土里刨金”的难度很大。
2、农民增收条件差。尽管区委、区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开展了乡村公路、农电改造、人饮解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全区1.7万人的困难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公路建设的发展,又出现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难度。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产业化程度低,整体规模小,产品深加工能力弱等制约因素。据调查全区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1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200万元以上的3家。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使产业化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对农村经济的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增加湘东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湘东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第一,发挥“人多”优势,做好“转移”文章。这是增加湘东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富裕农民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有限,难以保证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增收条件,必须针对人多地少的现状,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做文章。笔者认为,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功夫。一是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的“量化”过程,以及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小城镇具有靠近农村、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优势,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和就业风险。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富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对于区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二、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在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先导产业同时,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湘东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72800人,年收入总额近5000万元,为全区农民年人平增收160元。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湘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湘东区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农民外出务工有传统。从湘东农民收入结构中进行分析,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到48.9%。因此,完全可以把全方位组织劳务输出当做一项产业来抓。
第二,突破“地少”瓶颈,发展高效农业。人多地少的现状,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即使是今年中央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部分农民仍对发展粮食生产热情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首先,必须深化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这是解决人多地少、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依存关系,在稳定和完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及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和管理,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使土地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最终达到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发展。笔者认为,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重点应在农村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开展。因为工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农户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远高于从农业上获得的效益,对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土地的撂荒现象严重,具有进行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基础。在这些地方进行试点,既可以确保粮食生产正常进行,又可以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真正达到让“守土者增收,离土者生财”的目标。其次,要以发展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战略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根据湘东的实际,具体要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它们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税费优惠、强化服务等途径,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指导它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益,不断增强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把“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农业的各个领域推广,迅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能成功地解决一家一户农民与大市场连接的难题,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能产生良好效果。此外,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设施农业可以打好时间差,突出反季节,实现产量上、季节上、地域上的三大突破。发展设施农业,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同时又因季节的差异,价格往往高出平常的几倍,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效益,是突破地少瓶颈,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第三,做活“多予”文章,创优增收条件。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和核心。破解“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其中“多予”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坚持做活“多予”这篇文章。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必须多方增加投入,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以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目标,继续开展乡村公路建设,实现平原乡镇村村通水泥路,山区乡镇村村通上等级泥砂路,争取通水泥路;以提高防洪除涝和抗旱能力为出发点,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资金投入方式上,要避免全面开花,要围绕重点项目,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为重点,有计划、有侧重地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效率。二是抓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让农村劳动力“忙起来”和“走出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搞好职业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其创收能力,是开启农民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政府要采取必要措施,调动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首先,要将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到位,深化农村土地、税费、流通等各项改革,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近两年,湘东区在开展乡村公路、农田水利,发展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从政策上加大了扶持力度,强化了农民增收的保障。
第四篇: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农业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等成为了重要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正文: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必经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突破,我们落实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2004—2008 年农民增收连续五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首次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央“三农”政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力度如此之大,农民增收自己与自己比还算不错,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绝对额还是在继续扩大,相对差距也没有缩小。农民很努力,为增收在1亩3分地上做足了文章,今年种粮,明年种棉,后年种麻栽蚕;前年养猪,去年养羊,今年养牛,就是难以增收。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业作为生产生命产品的产业,它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而这种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抵减了它的经济效益。用两句通俗的话说:第一,不是农产品不值钱,而是农产品不能太值钱,因为它是生命产品,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价格,它的价值波动会引起整个社会物价的波动,一旦农产品价格涨到城市居民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引发通货膨胀,国家就会采取措施平抑农产品价格,维持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第二,不是农业本身低效,而是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作用没有得到补偿。
(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辛苦一年,丰收不增收的现象很普遍,使单纯依靠农产品总量扩张增加农民收入变得非常困难。
(三)城镇化进程滞后,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受阻,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重要原因。
(四)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生产。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变化,买方市场形成,农民卖难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农户的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自身积累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除了国家少量投资,主要依靠农户的积累和投入,但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收入利益下降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户自身积累的增加,小规模自给性生产
造成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六)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之一。现今,我国农村还有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长速度快,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人增地减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进步产生的“挤出效应”,使部分农业动力非自愿地走出农业生产,成为剩余劳动力。
(七)农村的孩子上学难是个问题,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收入问题。当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挣得更多的收入,往往做的是最下层的工作。
(八)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造成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
二、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一)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现今社会,粮食生产已经达到基本平衡。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种变化要求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目标,由单纯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变为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把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放在第一位。农业生产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从单一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转变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1、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向外型农业)。以创汇农业为龙头,面向国外市场,面向国内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和出口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应用”的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装备,同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灵活的家庭经营等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纳入社会化专业生产体系,建立起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高技术、新品种、多种类、大批量、低成本、高效益、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藉此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突出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一是要充分发挥已有优质特色品种的作用,组织好对已有高效品种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二是要适时引进新的适宜于本地区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或出口创汇。三是应强化农产品的加工环节。通过加工,在生产出新的农产品制成品的同时,也生产出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程度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①、在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如甘肃省利用当地优势反季节种植蔬菜,在东南沿海地区炎热的夏季,正是甘肃种植蔬菜的大好时机,在种植蔬菜时,注重多样化、优质化,仅蔬菜一项,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000多元。②、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在广西东兴市江头镇巫头村,刚捞上来桌面大小的海蛰,一个只卖1元多。中间商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卖到10元,拿到饭店一小碟就可以卖到10元。可见,农产品深加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好项目,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引导企业向农产品开发方面进行投资,使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上给以支持,以增加盈利,增加积累,增加农民收入。
3、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于农产品检验防疫工作的滞后,我国目前每年仅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26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0亿人民币。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创汇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经。我们要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拉动农业商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企业化运作。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培育“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湖南的上市公司“正虹饲料”通过资本嫁接,将过去资本弱小、信息不灵的8000个养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产前无息贷放种猪、饲料、药品,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产后以保护价全部收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熨平和吸收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正虹饲料”百万头生猪工程实施的结果,农户每年户均赢利4800元,最高到20多万元。可见,借助中间性商业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熨平农业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大量的劳动力闲置,是我国农村收入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以增加收入。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招商引资是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农村廉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要素市场,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等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条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大量安置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特别重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考核力度,制定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一点在密云的新农村建设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企业在密云建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开发区的建成,这样做转移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由于密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供给全北京市饮水的密云水库,山清水秀,因此密云的第三产业也发展的比较好,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依靠山场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山场上种植了各种果树,如栗子、李子、梨等,开展特色采摘活动;养殖了柴鸡、猪羊等家畜,开展特色农家服务,在这里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菜,到此的游客都非常满意认为很有特色。另外,为了提高旅游的价值,我们还对冶仙塔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将它列入到旅游景点之内,提高农民的就业数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三产业的发展,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而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根本上讲必须搞好培训。从长远看,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但近期内应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切实抓好。可考虑采用定向培训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使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专门的行业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岗位,而非定向的基本技能培训,则为专业技能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农民增收的出路之一在于农村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工业化水平。因此,就整个农村而言,应强化二产的引导、支撑作用,重视二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乡镇,几乎都是工业化进程比较快的乡镇。建设工业园区,集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对国内外投资商的服务,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同时,应积极发展服务业。劳动密
集型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完成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其掌握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四)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其投入产出率和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行业竞争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必须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农业的投入。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还应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非农产业、企业、个人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应该成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农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轻农民压力的措施,但是还应该将这些政策更好的实施,不要只停留在文件里。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民的收入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凡是生态环境好的时期或地域,农业发展就好。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
1、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强化公民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绿色农业和环保农业。
2、要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3、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时淘汰破坏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新型肥料、农药和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发展工厂化农业。近几年来,还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科技系统应用于现代的温室管理、决策和咨询中,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要实现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农民自身的不断进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农民的增收还是指日可待的,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这需要现代化的思想与开拓。理论联系实际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2002年第5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黄季琨.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1).
何忠伟,冯彬.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李春亭.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梁优彩.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中国经济导报2001—03—13. 赵永平.农民代表谈增收【N】.人民日报,2001—0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03—18. 王淑玲,王金辉.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2001-11
第五篇:对我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对我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王铭惠汪 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这不仅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之举,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探索和破解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对于有23.9万农业人口的镇安来说,解决占全县总人口84%的农民增收问题,是镇安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民收入现状和特点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类农村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农民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农民收入的趋势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农业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扩大劳务输出、加快移民搬迁、鼓励进城务工等途径,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数字显示,农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2470元增长到2009年的3003元,增长21.6%。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与全国的平均水平5153元、全省的平均水平3438元仍有较大差距,与全市持平。
(二)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但增收途径不稳定,实现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随着农村工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劳务输出的扩大,二三产业生产要素加速融合,农村人口加
速流动,传统的农业职业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增收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多渠道、多元化增收格局已初步形成,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382元,其中劳务收入1353元,占到纯收入的45.1%。劳务收入超过了农户家庭经营三大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渠道,劳务收入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的步伐;二是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187元中,其中第一产业的纯收入895元,占75.4%,农村二三产业的纯收入占24.6%。在第一产业中,其中农业收入545元,林业122元、牧业227元。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是以第一产业的农林牧业为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三是政策性收入增加带动转移性收入增长。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在转移性收入中,农户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增长69.2%,种粮补贴人均达到28元,政策性收入在转移性收入中占到80%,成为拉动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从农民收入的层次看,贫困阶层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现。随着扶贫三项工程的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结对扶贫方面取得明显成果,2009年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22个,完成移民搬迁168户810人,解决了1.4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按新的贫困标准计算,全县尚有近10万贫困人口,还有9774户农户仍居住着石板房;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偏远地区,且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为生的许多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在低水平状态,而超过5000元以上的农户仅占17%,最高的农户人均纯收入4万多元,人均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是土里刨“金”难度大。由于农业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近几年农产品市场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迷,对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较大;全县农民收入虽然在逐年增长,但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空间有限。人均1.2亩常用耕地中,仅能获得545元的纯收入,加上单家单户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要实现“土里刨金”的难度很大。
二是农民增收条件差。尽管县委、县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开展了乡村公路、农电改造、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全县10万人的困难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公路、铁路建设的发展,又出现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难度。
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产业化程度低、整体规模小、产品深加工能力弱等制约因素。据调查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230个(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其中产值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家。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条龙,使产业化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对农村经济的拉动能力有限,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镇安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第一,是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富裕农民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功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县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3285人,人均增收285元。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出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第二,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首先,必须深化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这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依存关系,在稳定和完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及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下,要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和管理,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使土地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最终达到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发展。其次,要以发展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指导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它们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税费优惠、强化服务等途径,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指导它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益,不断增强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把“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农业的各个领域推广,迅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能成功地解决一家一户农民与大市场连接的难题,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能产生良好效果。此外,要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设施农业可以利用时间差,突出反季
节,实现产量上、季节上、地域上的三大突破,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同时又因季节的差异,价格往往高出平常的几倍,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今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大幅度增加投资,省里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是我们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良好机遇,要抓紧申报、积极实施一批环境整治、人畜饮水和道路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在资金投入方式上,要围绕重点项目,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为重点,有计划、有侧重地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效率。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尽量使用本地农民工,使农民短期内能够从工程建设中直接增加收益,同时也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更好条件。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及陕西省关于加强 “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