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借我一生》小感
看《借我一生》小感
余秋雨的《借我一生》于今天上午翻到了尾页,一书记录了作者余秋雨的大半生,从出生直到年近七旬。以其父余学文先生的逝世作为开头和结尾,给我的感觉很完整。整整的一生,借了整整一生。很遗憾,墨水喝的太少,概括不出为什么要借一生,向谁借一生。感觉这个“借”不是“将要借”什么,或者说“想要借”什么。而是“借了一生”,或者说“已经借完了一生”,并将其记录了下来。总的来说,印象还不错,之前也断断续续的谈了一些感受和评论。今天借尾页来个总结,好开始下一本旅程。
这本书之前看的是《千年一叹》,也是余秋雨写的。本是无意中翻开,却怎么也合不上。末了,不过瘾,经主任推荐《借我一生》,当时正好处于个人情感的起伏期,看到书名,联想翩翩,幻想着作者唯美又伟大的爱情故事。抱着取经一二的想法打开,打开后却有点失望,全然不是我意想中罗曼蒂克式的借我一生。可是慢慢的看下来,呈现给我的却是另一番震撼与感动。
还是说说这本书吧。有点像个人自传,又不全是。作者出生于解放前浙东地区农村的一户半资产主义、半地主阶级的家庭。与同龄人相比,没有太多苦难的童年,与其他名人自传大同小异(其实也没有看过多少名人自传),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资质和聪明,接受着优良的家庭教育,书中对作者的童年着重进行了描写,也许能唤起大多数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包括现在的我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八零后,很多似曾相识的场景。慢慢的,长大了,十几岁时候举家迁移到大上海,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学习上的崛起,换得了家人们的另眼相看(其中深刻揭示了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的弊与利)。接着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文革开始了,文革的阴影从这里开始一直笼罩着后面的全文,有些地方会很压抑、痛苦、愤怒,甚至有点后悔看这本书,太苦,太委屈了,看得让人有点喘不上气,甚至为“女大学生难忘的河边一幕”红了眼眶,为“表哥王益胜”的自杀哽咽过、、、太多太多、、、盼啊盼,春天好像来了,作者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开始了辉煌的从政生涯。在这里,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看到了真正的创新、看到了成熟的魄力、看到了社会的希望、看到了很多工作的完成确实都来源于实践,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感慨的是,并非只有那个年月才有“两个凡是”,联想现在的社会,虽说“两个凡事”的时期早早已经过去,但类似于“两个凡是”的社会大流却依旧,人们总是在默认,总是在以为,总是想当然,却很少真正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甚至想都不敢想了,这又何止“两”个凡是,需要我们这辈人做的其实还很多。正当学院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的时候,作者又毅然辞去院长一职,其中原因不愿在此复制,本人很欣赏这种舍弃,真可谓是人生的大舍得。自此,开始了文化苦旅。经过二度修炼(奉化山和浦东小木屋)的他,他内心更强大了,再经过二度远涉(《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给我们也给他自己一个完美,一份充实,一份满足。
作者的一生苦难并幸福着,一生灿烂,却又被诬陷诽谤了大半生,看完作者借的一生。很大气、很唏嘘、很叹息、很庆幸、很感谢、很担心。所以——我们要奋斗。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情感表达不出来,无奈。最后说说自己的读书行为吧。自己文化底子薄,年少时贪玩没念多少书,看到书就想睡觉。到了部队,那种学习上进的氛围让我开始不那么反感看书这种行为。中间有次从部队回来探
亲时,去拜访一位在我的家族中读书还算比较多的一位亲戚,站在书架前,跟他聊到读书这个话题时。他郑重的送了我一句“开卷有益”,并从很多方面进行论证。当时也只是听着,没什么感觉。后来,每次看到书都想到他的那句“开卷有益”,看到厌烦时,也会想到他那句“开卷有益”,后来,看着看着,越来越觉得开卷确实有益。
书,能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内心的宁静和充实。还有许多,等着我去感受。感谢余秋雨!
谨此作为小杨《借我一生》小感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
7月23日:
借我一生'刚看两天'有点枯燥'到现在还是看不出来半点借我一生的意思'只是颇为欣赏作者余秋雨的母亲和期待吴石坡的千年古书的面世'该会是怎么样的宝贝'也证实了老朱家当年的动人之举'
7月24日:
借我一生今天笔头转向了上海'对老上海又多了一分认识和感受'对应着书中的路名想象着自己的印象再做一对比'生动形象'在感受着家族中每个人的处境及表现'感慨着当代人又何尝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包括作者自己'悲壮的姨妈啊'闹文革的叔叔'破产地主的外公'偶尔好胜的爸爸'等级森严的老上海'如今依然如此'对了'秋雨读的心中痴情又差点殉情的妇女'差点还真算是个时代的牺牲品'赞一个'纯娘们
7月26日:
今晚还在文革中'看的有点绕了'叔叔自杀了'文革的语言也接近收尾'他老婆也第一次出现在书中'艺人'也是一位睿智的女性'象他母亲'却比她刚烈' 7月27日:
开始大学生下放改造了'何其艰苦'光看到文字就会起寒栗'苦着'发泄着'解脱着'
两名大学生自杀了'鲜明的对比'难忘的河边一幕'不知家里面怎么样了'不知他父亲怎么样了'文革快过了'望一切安好'阖家幸福'
7月28日:
由于工宣队的势力有增无减'军官们的保护也显得那么无力'所有下乡大学生都被调回了上海'继续接受审查'真是我晕'何时是个头?还好'尼克松的访华看到了一点曙光'看到了开放的影子'还没有祖母回家的情况'父亲还在继续中'还好心态健康'对一些事也看开了'今晚巴金先生的夫人因病逝世了'真替巴金他老人家难过'临终都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何等恩爱的夫妻'何等残酷的现实' 8月12日:
看到这里暂停一下'趁热打铁'留下感想。
这里'是上海戏剧学院在文中的重点'以后要是有'顶多也就是回忆罢了'以作者辞去院长一职作为终点'十几年的任命期间'他做了很多事'做的也确实不错'让我这里本就墨水含量少的读者看到了中国高等院校的楷模在我出生前几年就已经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却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更进一步的让我仰望后悔理想中的没能上了的大学'然后'文中的实干精神让我又回到了部队时候的年月'回想起刚到部队时候的一片黄土的营区'在我服役的几年期间'在指导员的带领下经过类似于文中的实干将部队营区改造的郁郁葱葱'树'是我们坐拖拉机去隔壁县城挖回来的'花'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在队长的带领下'反穿军装越野偷回来的'草皮是我们自己撒的草种'培育'一块一块的种出来补出来的'、、、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弯下腰真抓实干出来的'这就是捷径'这才是正道'
再就是'欣赏作者的人生态度'不为谁所留'不为谁所困'人生就这么一次'要对得起自己'不枉来一趟'佩服你的勇气'你'会成为我的动力的。
对了'我需要在这里澄清一下'主修文学的中学班长方艺旖曾与我简短地讨论过作者余秋雨的作文态度'她认为作者的文章确实很多都写得不错'但让他不欣赏的是作者总是喜欢在文中借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环境'舆论等等侧面来宣扬他自己'美化他自己'称赞他自己'这些内容让她对他的作文作风不太欣赏。当时谈论这些的时候'我正在收尾他的千年一叹'经她这么一说'再一回味'好像是有点这个味道'刚开始看借我一生的时候'这种味道愈发浓烈'但'慢慢的慢慢地看下去'看到这里'我就需要澄清一下了'并非狡辩'因为她说的也确实存在'不无道理'我澄清的是'余秋雨'已经不完全是个文人'更多的是'艺人'领导'男人'人无完人'这才是我要的作者'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能感受到类似于她的这些话'何况是经历过文革'也是被诬陷过'审查过的'我想那些当年的文化烂人们的对他的话语应该要比她的要透彻的多'刺耳'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知道的'我想'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写'这才是他'才是余秋雨'为什么要讨一些人的喜欢'做自己就好。
暂就写这几句'还得继续往下'期待此之后的院长依然能让他自己释怀'找到他自己的“荒田”。
第二篇: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天荒地老 有那麼一種痛 幸福的生疼
有那麼一種愛 迷失勒方向
有那麼一種恨 不忍心觸碰 有那麼一種依賴 舍不得離開 有那麼一種思念 遠距離的眺望 有那麼一種回憶 小心翼翼的珍藏 有那麼一種聲音 你聽不見的落淚 有那麼一種微笑 你看不透的悲傷 有那麼一種安慰 愁緒轉瞬煙消雲散 有那麼一種等待 你永遠不了解的牽掛 有那麼一種理解 無限的放任給你自由 有那麼一種期盼 滿足於淺淺的問候 有那麼一種寬容 不計較你所有的過錯 有那麼一種在乎 不過問你任何的不願意 有那麼一種溫暖 無時無刻流淌在心底 有那麼一種滿足 心裏裝不下其他人 有那麼一種人 借你一生 天荒地老
用空洞的眼神 放眼以後
我們還可以這樣多久多久呢
漣漪一圈圈幸福地蕩開
我拼命地想圈住它們在我的懷抱
卻驚起一灘灘水花 濺濕了自己
原來幸福和快樂一樣
順其自然
安靜地任由它去 否則
驚醒的不僅僅是隔壁的悲傷了
這一路走來
快樂總是多過於難過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那份美好恍若一直在双眸间徜徉 幸福 如此輕而易舉
可是 親愛的 告訴我這份幸福保質期是多久
我不敢想 也不想去想
我怕幸福就在我這一念之間
成為過往雲煙
這一刻 空氣死寂
突然好想你
只因為 一個人無所適從這種孤單 於是 我喜歡讀悲傷的文字
它可以觸到我的心底
讓我無尽的想你、想你
你懂我的孤單
不會讓我寂寞
----席慕容語: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希望
你是我在對的時間遇到的對的人
在你的眼中
我看見自己幸福的影像
你在海角 我在天涯
也總能感受到彼此那抹淺淺的微笑
你
借我一生 天荒地老
第三篇:借我一生读后感
借我一生读后感
篇一:借我一生>读后感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这是余秋雨先生写《借我一生》这本书时的心境。显而易见,余先生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在写这么一本书,精读全书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余先生用眼泪写成的分量。
以第一章《长辈的山》开篇,从祖父母、外祖父母说起,再到余先生的父母以及亲人,这段时间作者一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自己的家庭,观察社会。他用近似于《铁皮鼓》中那个小男孩的目光,注视着长辈们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注视到这些亲人的坎坷、遭难、直到活着。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一个人都能代表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能映射出整个社会的生态。
自己成年以后,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如许多相似的家庭一样,他的家在这场灾难中摇摇欲坠,几近被彻底葬送。余先生着重笔墨写他以及他的家庭在那个年代的遭遇,这也是先生一生最痛苦的回忆。正像书中所说的“文革灾难的民间版本,是用一种彻底失控的民粹主义,为平日游荡在街角、满藏在心底的恶,提供了一个发泄机会,而且把这么发泄转化为表演,转化为文化,转化为暴力”。在那样的年代,余先生和他的家庭在“寒冷”中相互“拥抱”,一直在坚持,坚忍直到坚韧。在经历了朋友的背叛,小人的侮辱,生命的挣扎之后,余先生对社会的认知清晰而又深刻。比如在对权力的认识上写到“由此我明白,失去行为权利的人有难大幅度疯狂,真正疯狂的,只能是那些自认为拥有无限权力行为自由的人。”在写到他的表哥由于不堪与世俗的嘲讽和冷落自杀时说“那个集中了上海小市民刁钻龌龊思维方式的群落,只三言两语就挑动了姨妈原来就有的虚荣、霸道、和机谋,是事情走向恶化。”
对于书籍的热爱和迷恋,对知识的渴求,是余先生能够成大家的基石。无论是小时候苦读祖父留下的典籍还是后来逃遁到中正图书馆如发现宝藏般的博览群书,还是后来成名后在香港图书馆面对新知识的渴望无限,余先生一生对知识的孜孜以求成就了他自己,更成就了整个中国文化。博览古今,史通中外,洞察世事,忧国忧民,使得余先生的语言情理合一,在诗性的叙述中浸满了历史的思考和感叹,胸中饱含对家国天下的忧思,其语言的精炼通脱而富有,对事物的描述常常是一针见血,读者最想表达最想说的感受被他表达准确到了极致。如果把我们一般人的写作语言比喻成高射炮打蚊子的话,那么先生的语言就如用一枚钢针准确的扎向蚊子的心脏,一招毙命。所以,余先生的文章,不出则已,出必精品。
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的责任感,余先生在仕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在学术事业如日中天的背景下,在享受着权力带来的一切方便与世俗的恭维追捧下,毅然决然的离开业已建立的,并将拥有更大的所谓成就的“坦途”,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田园”。
“真正的人生大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余先生是这么说的,他更是这么做的。辞别了大官位,告别了大都市,他独自行走在历史的废墟间,考察,思考,记录,写作。简陋的旅馆,极其简易的餐饭,独自与历史的默默对话,用脚丈量的每一寸历史遗迹,成就了其第一本散文《文化苦旅》。带着“当代的愁虑”体察“远祖的废墟”,为的就是给当下的中国寻找曾经有过的最高文化坐标,“为了现代,寻找古代”,用“一己笔触”,探求“世间话语”。这种对世间话语的寻觅和追求,正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之上。“没有个体的集体是一种纸扎的庞大,空洞的合唱,虚假的一致”,用个人话语和一己笔触表述的《文化苦旅》,拥有了大时间和大空间,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写作《文化苦旅》的过程,必定是寂寞的。荒漠,小旅馆,方便面,几张稿纸,徒步的行走,这一切的外在条件使余先生的写作实实在在的“苦旅”。这是一个真正文化人的责任,一个胸怀天下的文化大师的责任。对文化化灵魂、人生真谛的探求,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的寻觅,在历史的深邃荒凉间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揭露世态人情。
一本文化苦旅轰动海内外,成为万千部>文史学散文着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不是之一。从此,《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相继出版,让余秋雨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然而,此时的余秋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没有发言权,正如他说的“有关中国文化一切重大课题,由于世界文化有关,但是我对世界文化的讲述内容主要还是来自书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实地考察”。对文化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求,使得他自己感觉迟早要远行,远行的目的还是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体悟去理解文化,理解历史,从而反思历史,找寻答案。
“任何愿望,只要诚恳,并做好充分准备,上天就会及时作出安排”,余先生又一次应验了他的人生经验。与凤凰卫视的合作的千年之旅较之“文化苦旅”,不知要艰难多少倍,危险多少倍,同时也惊奇多少倍,深刻多少倍。带着对人类大文明的探索和执着追问,带着舍生取义的决绝,他上路了。一路走,一路写,一路思考,一路的感叹。有了对世界文化的切身感受,使得他对中国文化有了境界的升华,认识的高远。在他结束旅程,从尼泊尔回到祖国的那一刻,他感叹道“我们过去太不懂事,总是在左顾右盼之间责怪母亲的诸多不是,一会儿是她缺少风度,一会儿是他不够富裕,直到遍访她同龄人的种种悲剧,才让我从心底里默认:母亲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
有了和中华民族的同龄者的对比,才会真正看到中华文化的综合性生命力。余先生从传导技术、传导状态、生息空间、精神空间、以及内外部关系等九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强大生命力的源泉。穿过埃及,走过印度,险越伊拉克,行走几万里,遍寻早已逝去的文明废墟,细查支离破碎的文明碎片,从而勾勒出清晰立体的中华文化的立体形貌。这一切顺理成章的结果便是《千年一叹》的问世。
如果说,行走几万里遍访古文明遗迹的过程是认识中华文化自身强大久远的考证,那么出行欧洲的百国之旅则是能让中华文明照见自身诸多短处的反思行程。先生用一行字母,一片墓地,一份图表,一个城堡,一些座位,一群闲人,一块巨石,一面蓝旗,以小见大,寻找中华文明在欧洲年轻的文明之间的差距。
落后于先进,消失与生机,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坐标的辉映下,余先生对中华文明有了终极的全方位立体的认知和洞悉。同时,余先生也成了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文化人。一位天才学者,走遍世界,博览群书,胸怀天下,背负使命,这样的人必定是文化的代表,必定是文明的骄傲。
然而,伴随着余先生一生的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前仆后继的小人诽谤,诬陷。好在,余先生心里只有知识和真情的存储空间,没有为小人留下一丝田天地,所以小人一旦暴露于阳光之下,必定是原形毕露的。
《借我一生》,我一直在思考余先生为这本自传名字的真实含义。这个名字让我首先感觉到的是对生命的留恋,有英雄迟暮的苍凉。余先生是英雄,一生经历坎坷,但是现在即使不是他的壮年也不至于迟暮,按理说,不应该有如此的感受。不经意间,翻到首页,又看到开篇的那句话。我猛然间想到,父亲给了儿子生的权利,父亲却逐渐老去,这里的借是生命延续的意思,儿子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对生活的感悟。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余先生表现了一种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立足大地、叩问世界的转型期精神选择,也表现了这种精神选择所带来的畏难和>孤独。恰恰是正是这种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大师,才会在纵横捭阖间感知生命的丰富。回首往昔,余先生肯定想再来一个人生,我相信。
篇二:借我一生读后感
余秋雨曾经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这些散文集我都曾经爱不释手。有一段时间非常崇拜他,认为他研究过那么多的文明形式,是个学者。后来,他在网上遇到了一些麻烦,批评之声日起;再加上我读了《文化模式》一书,顿时觉得余秋雨的观点也有些靠不住。也就不再迷恋他了,对于他的作品自然也就不关心了。
当有人向我推荐《借我一生》这本书时,我才想起原来好久没读他的书了。细细读之,他的文笔一如既往的优美。只是,我对他已不复当年的崇拜,而只想从他的书中学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了。
荐者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是作为小说来推荐的;但是,读之却依然是散文一样优美的语言。
书的第一章《长辈的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的外公——当时的上海商业巨子朱承海先生力排众议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家道中落的余家。当时余家因为作者的爷爷去世,作者的奶奶一个人抚养七个子女,因为疾病和能力有限,不断的有孩子死掉。——是个倒霉透顶了的家庭;而且更过分的是: 余家要求过了门的朱小姐与婆婆一起住在乡下,让余秋雨的父亲余学文一个人在上海谋生,以便节省开支。
这要是放在今天怕是不会有女方家长同意:女儿刚过门就要两地分居,而且还要与婆婆一起到穷乡僻壤吃苦。但是,朱承海为了把女儿嫁给忠厚的余学文毅然同意了余家的要求。就这样,作者的父母才得以结为连理。也才有了后来的余秋雨。作者做了这样的描写:
那天在上海,外公与一位叫余鸿文的老朋友一起喝酒,随口提起了我爸爸。余鸿文先生叹道,余家如果不是突然变得如此多灾多难,这个忠厚的后生实在可以成为嫁女的最佳候选。
当时外公随手拿起那杯半温的黄酒,说了一句: “这个后生,可以成婚。”
订婚在上海。订婚时男方托媒人提出,目前对余家来说,安家在上海有点昂贵。能否先让新媳妇陪着婆婆到乡下住,由新郎一人在上海谋生,以后再作道理?
外公说:“那么干脆,婚礼也可以在乡下办。”
媒人问:“到余家已经够苦,再到乡下,小姐受得了吗? ”
外公说:“她没吃过苦,但吃得起。”
媒人把这番对话传给我爸爸听,爸爸傻立半晌,心想不管怎么样我迟早总要把这个家带回上海。
订婚的时间,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地点在上海,这天是星期一。
结婚在两年之后,是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地点在余姚乡下,这天是星期二。
作为读者,连我都不得不佩服朱承海先生。他当时的一个英明决定造就了六十年后中国最富有的作家。让人感叹:嫁女当如此啊!
篇三:借我一生读后感
暗红色的封面,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用淡淡的笔调,再现了那个苦难面不堪回首的岁月!包容告诉我们那个时代是必须拥有的品质。
余秋雨一生淡薄名利,**的年月,父亲一直被隔离,叔叔自杀,文化大革命给他们家庭带来了多少苦难。之前的那个大家庭多和睦,母亲嫁入余家为乡亲们读信,在村里开学堂,教书育人。余秋雨全家搬到上海后,他自己用功学习,从差生变成了数一数二的尖子生,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文化大革命后多少好人被打成反派,多少无辜的人死去。但他用一种包容的眼光在看待,他包容这场文化大革命,他包容当时的社会,他包容当时混乱的中国。
命运让他降临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给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勇敢的去面对,那个社会让他学会了去宽容,去包容,他学会了包容才让他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成就!
借我一生,何谓人生?借我一生,岂能苟活,面对种种磨难,他都坦然面对,他对那此时造反派更是以搏大的胸襟去包容他们。读了这本书使我不断明白一个含义不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用一种包容去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差意。
有人因失去包容而痛哭流涕,有人因得到包容而欣喜若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包容,也希望自己有这一美好的品德。因为包容是春天第一缕>温暖大地的阳光,是久旱后的第一场甘露,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第一位天使,是枯木长出的第一片绿叶。朋友欢迎包容,世界更欢迎包容,没有了包容,这世界就好像失去了光明。
包容,点亮世界。
第四篇:《借我一生》读后感
《借我一生》读后感
知道余秋雨是在高中的时候,先是向同学借看了《山居笔记》,然后才接触曾使洛阳纸贵的《文化苦旅》,接着再陆陆续续地看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还有一些重复的《文明的碎片》。现在想起当时对余秋雨作品的痴迷,除了媒体的宣传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一字一句中透露出的大气,优美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无奈感染了我。
坦白讲,是余秋雨先生和他的作品开阔了我的眼界,不仅仅是从作品中了解了很多人文地理的常识,对中国,对世界的文明有了一点感性认识,还从人们评论,诽谤余秋雨的喋喋不休的争论中,知道曾经向往的文坛亦非净土,知道一些所谓文人的可恶,知道了其他在教科书学不到的许许多多。虽然我无法真正辨别其中的很多是是非非,但我要说的是,我是从余秋雨先生和他的作品开始学会认识世界。
《借我一生》媒体上说是余秋雨对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我当然不会错过,从卓越网买回这本书后,安安静静地番过页又一页,依然熟悉的语言,依然含蓄优美的文字,我又找回那份曾经有过的感动,为我展示一个遥远而又似曾相识时代,倔强而无邪的童年,丰富而浪漫的童趣,贫穷的家境,了不起的母亲,高贵的祖母。文化大革命中的磨难委屈,在校求学时借钱吃饭的无奈,农场工作的种种非人的磨难,调侃中依然能觉察的艰辛,还有艺术家严凤英的绝望自杀,工人作家胡万春人品的下作虽然这些都是轻描淡写,却也让我依稀领略到那个年代,那段岁月的荒唐和恐怖,荒谬和无聊。
第三卷中讲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作者对学术的孜孜追求,放弃世俗的名利,躲进知识的海洋,在和人类优秀的大师“对话”中实现自我的超越,我开始懂得大师是怎样“锻炼”出来的,不是哗众取宠得来的,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不是考试考出来的,不是在别人的监督中学来的„„是自知自觉的学习追求,超越自我,是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他们的追求不是沉迷于世俗功利,沽名钓誉之徒所能理解的,遭受非难在所难免。但是,苦难也好,欢畅也好,在他仁慈的笔下,都是那么地充满诱惑,诱惑你勇敢地品味和消受。不单单享受快乐,也要品尝苦难。作者又讲述了他院长的经历,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很多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只要真的认真的去对待,就会发现事实是另外一种面目。第五卷讲了作者当院长,正干得很辉煌的时候,却做出了“真正的人生大选择”,辞去职务,做了“人文行者”!和他文化散文相关的一些经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众口一词的攻击,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拿那些现成的条条框框去套,稍有差异就抓住不放,这不是“削足适履“,难道社会不能更宽容一点吗?吹毛求疵的批评真的必要吗?也许余秋雨和他的作品真得有问题,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作为一种尝试,为什么要咬牙切齿的抨击?无论如何,我要说的是,没有余秋雨走出书斋,很多所谓精英阶层东西可能永远高高在上,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人所了解,在上层的思想传播方面,余秋雨先生功不可没。
不得不承认余秋雨先生的语言确实有超乎他人的魅力,从开始读第一行字开始,就难以放下,不知不觉中就把书给看完了。合上书本,想想以后可能再也读不到余秋雨先生的书了,难免有一丝丝遗憾。不过想想,我自己也已经从中学到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心中也觉得满足了。
第五篇:《借我一生》读书笔记
书是好书,一贯的我喜爱的文风,厚重而不罗嗦,深刻而不矫情,颇显长者风范。可惜以我的学识,只有学习和理解的份,却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和自己的观点。站在他所提的高度,确实能比较准确的解释现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一些现象„„
我摘录了书中讲的关于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的特点:
1.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不断的延续至今,不是常例,而是奇迹,极其罕见,极其艰难。
2.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传导技术上的原因在于早早的建立了一个既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
3.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传导状态上的原因在于早早地建立了一个对社会,对历史的开放式对话系统。
4.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生息空间上的原因在于一直没有失去过一个辽阔而稳固的承载地域。
5.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精神空间上的原因在于一直以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严重灼伤。
6.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外部关系上的原因在于一直因地理阻隔和农耕心态而并不过度热衷于对其他文明的军事远征。
7.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内部关系上的原因在于一直没有让社会长期陷于整体性无序状态。
8.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固守精神主轴方面的原因是借助于科举制度使儒家文化成了一种广泛的生命化遗传。
9.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汲取外部资源方面的原因是采取了一种粗糙而又松软的弹性态势使各文种文明成分大致相安无事。
中西文明对比:
1.中国当前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地位,要开创新文化
2.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人格和行为方式矫情
3.中国文化缺少创新意识的自满
4.中国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选择
5.中国文化在近代城市生态上的缺漏。
6.经济奋斗中缺少人文目标的盲目性
7.中国文化历来重老式荣誉,轻视法律意识的传统
8.中国文化越演越烈的民族主义偏执
之后中华文明的方向,作者有自己的观点:
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并行不悖,共臻极致
个人自由和相互尊重并行不悖,形成公德
此为我对于余先生写此书的一些看法:
对于科技学者来说,出成果应该是在青壮年时期,老年时期除了教授弟子,就应该是享受尊荣。而对于文化学者来说,我一直认为是“老而弥坚”的,虽然精力和创造力不比年轻时,但学识的积累应该是会越来越醇厚,固然也要传道授业及享受尊荣,但是还是有很大机会发挥学术方面的第二春的。而以老余的年龄和身体状况(1946生,今66岁),现在就急着写出自转体散文,详述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我感觉有点为时尚早。为何他选择在这个时候?莫非他认为自己的学术创作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力都难以为继了?还是他已决定收山?
——2010年5月28日
L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