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woohxiw
农业昆虫学实习论文
学院:农学院 姓名:张新伟
学号:2007021406
1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09年11月14号
实习地点:海南省海口市(三江、三门坡、生态村)
实习路线:海口 → 三江 → 三门坡 → 生态村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在学校没有看到的昆虫,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体现的十分明显,分别是水稻害虫,芒果害虫,荔枝害虫和蔬菜上海青害虫等,下面几种昆虫的介绍是在此次实习中见到的种类最多的,详细介绍如下。
二、3种主要害虫介绍
水稻虫害及防治: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15~33毫米,雌虫20~40毫米,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头顶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经 前胸背板两侧,直达前翅基部。前胸腹板有1锥形瘤状突起。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末端。
卵:卵圆筒形,长约3.5毫米,宽约1毫米,中央略弯。具卵囊,卵粒在卵囊内斜排。卵囊茄果形,褐色,长9~14毫米,宽6~10毫米,前端平截,后端钝圆,平均有卵10~20粒,卵粒间有深褐色的胶质物相隔。
幼虫:幼虫称蝗蝻,一般6龄。1龄若虫体长约7毫米,绿色有光泽,头大。2龄后体形渐大,前胸背板中央渐向后突出,体绿色至黄褐色,头、胸两侧黑色纵纹明显。3龄时翅芽出现,逐龄增大,至第5龄时向背面翻折,第6龄时可伸达第3腹节,并掩盖腹部听器的大部分。
为害特点:
中华稻蝗属直翅目,蝗科,在广东、海南各地都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和豆类等多种作物。对作物的为害是以成、若虫咬食叶片,咬断茎秆和幼芽。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也能咬坏穗颈和乳熟的谷粒。
发生规律:
中华稻蝗在广东、海南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出现于9月上、中旬。以卵在稻田田埂及其附近荒草地的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3月下旬 至清明前孵化,1~2龄若虫多集中在田埂或路边杂草上;3龄开始趋向稻田,取食稻叶,食量渐增;4龄起食量大增,且能咬茎和谷粒,至成虫时食量最大。6月出现的第一代成虫,在稻田取食的多产卵于稻叶上,常把两片或数片叶胶粘在一起,于叶苞内结黄褐色卵囊,产卵于卵囊中;若产卵于土中时,常选择低湿、有草 丛、向阳、土质较松的田间草地或田埂等处造卵囊产卵,卵囊入土深度为2~3厘米。第二代成虫于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中产卵越冬。
防治对策:
①稻田附近田间杂草地是稻蝗的滋生基地,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稻田附近荒地,是防治
稻蝗的根本措施。
②早春结合修田埂,铲除田埂1寸深草皮,晒干或沤肥,以杀死蝗卵。(3)田间蝗蝻发生时,掌握3龄前若虫集中在田边杂草上时,选用90%敌百虫7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
芒果虫害及防治:芒果象甲(Mangifera indica Linn 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
成虫:果肉象体长5.5~6.5毫米,身褐色,头管短而粗壮,常隐于前胸腹板之下,触角膝状,黄褐色,鞘翅褐色,基部有一黄褐色横带。果核象体长6~7 毫米,棕褐色,披有黄褐色鳞片,头管光滑,枣红色,喙长4~7毫米,触角膝状,端部有3节膨大,鞘翅端部有1对由灰白鳞毛组成的带状斑纹,各足褪节端膨 大,内侧有一齿。剪叶象体长5~6毫米,褐色,具细毛,稍有光泽,喙细长,伸向前方,触角棒状,前半部黑褐色,基半部枯黄色,前胸圆锥形,背有刻点,鞘翅 灰褐色,每侧有10行纵列的粗刻点,密生褐色细毛,腹部膨大,可见5节,末端露出鞘翅之外。
卵:椭圆形,初期白色,后变为淡黄色。
幼虫:体长5~6.5毫米,淡黄色或深灰色,无足,体躯11节。
蛹:体长3~4毫米,淡黄色,羽化时褐色,头部有乳突,上生刚毛,腹部向内微弯曲,末节有肉质刺1对。
为害特点:
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在我国,危害芒果的象甲主要有3种它们是芒果果肉象、芒果果核象和芒果剪叶象,其中前 两种属于国际植物检疫对象。芒果果肉象以幼虫蛀食芒果果肉,在果肉内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使果内充满虫粪,不堪食用,该虫不危害果核;芒果果核象以幼虫 蛀食芒果果核,使被害的幼果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产量,甚至使全园失收;芒果剪叶象则以成虫取食嫩叶,并在嫩叶上产卵,将叶片从近基部咬断,造成大量落叶,并在嫩叶上产卵,将叶片从近基部咬断,造成大量落叶,严重时使树冠仅剩下无叶的光秃嫩梢,对树势及产量均有极大影响。
发生规律:
果肉象一年发生1代,成虫藏于枝叶或树皮隙缝和孔洞中越冬,次年早春开始活动,产卵于幼果表皮上,孵化后即钻蛀果肉内危害,老熟后在果肉化蛹,7月成虫在被 害果肉内羽化而出,成虫白天取食芒果的嫩叶、嫩枝;果核象也是一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早春出土活动,产卵于幼果内,幼虫孵化后钻入种子内危 害。被害果实在幼虫接近成熟时脱落,经3~5天后,老熟幼虫即在烂果中蛀孔而出,钻入附近的土中深3~5厘米处筑土室化蛹,6月上旬大量羽化。羽化后的成 虫当年不出土,留在土室内至次年春季才出土活动;剪叶象一年发生多代,世代数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在海南可多达一年9代,世代重叠,冬季无明显越冬现象。气温低于20℃时,成虫食量明显减少;气温降至10℃时则停止取食。成虫羽化出土5天后即开始交配产卵,产卵时先用口器在嫩叶中脉的侧面咬成一产卵孔,随 即将卵产在其中,每片叶片产卵1~8粒,平均3粒,产卵完毕后用口器将产卵孔覆盖压实,然后将该叶片沿基部咬断,并使之挂在树梢上,在叶片上的卵和幼虫照 常生长发育,幼虫成熟后落入土中,作土室化蛹。成虫产卵期可达60天之久,产卵量为200~500粒。卵期平均3天,幼虫期平均5天,蛹前期约30天,蛹期平均7天,羽化后在蛹室停留2~3天。
防治对策:
应及时处理有虫落果,对防止果肉象及果核象可采取及早套袋的办法,对剪叶象及时将咬断带卵的残叶收集处理,消灭虫卵;在谢花后1个月内,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 畏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也可以使用20%杀灭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水胺硫磷1000倍液,每7~10天喷1 次,连续施药3~4次。
荔枝虫害及防治:荔枝蝽蟓(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褐色,盾形、体长24~28毫米。
卵:园形,2.5~2.7毫米,淡绿色或淡黄色,卵14粒,成两行排列。
若虫:有五龄,第一龄体椭园形,长约5毫米,第二龄体变长方形,逐步长大,至第五龄体长18~20毫米,翅芽较长。
为害特点:
荔枝蝽蟓俗称臭屁虫,也有称其若虫为红衫仔。成虫、若虫刺吸幼果果柄、花穗,导致落花落果,刺吸嫩梢可致萎蔫,大量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尤以三龄后的若虫危害大。成、若虫遇惊扰时均能射出臭液,臭液射在嫩叶、花穗、果壳上可致局部枯焦,臭液触及人体皮肤,引起辣痛,特别是伤及眼睛,切勿搓揉,可即用清水冲洗。荔枝蝽蟓是荔枝、龙眼园中最普遍发生为害的害虫。
发生规律:
每年仅发生一代,卵历期早春18-20℃时,历期17-25天;气温20℃以上,为7-12天。若虫一龄21天,二龄8天,三龄10天,四龄17天,五龄26天,成虫寿命最长371天,最短203天,平均311天。平均每雌一生能产5~10次卵,约共产140粒左右。
每年以成虫越冬,场所除在荔枝叶片茂密而温暖的地方外,在附近其他杂树或屋檐下均可见。冬季捕捉成虫,只能消灭部分。成虫早春要吸食花果嫩枝法液才 能产卵,因而有强烈的趋花趋果特性。每年花果树的多少,对其大发生与否有重要作用,防治亦应以花果树为重点。每年1-2月越冬期成虫抗药力最强,用药效果 差。3月上、中旬后体内卵巢发育,脂肪量下降,抗药性大大降低,这时用药效果最好。
防治对策:
①生物防治:释放平腹小蜂防治。特别是树龄在30-50年以上,树冠高大,枝叶茂密的树,喷药难以防治彻底,放蜂效果特别好。平腹小蜂是荔枝蝽蟓的卵寄生天敌,能消灭蝽蟓于卵期。该蜂体型大,成虫寿命长达20多天。每年于3月上旬蝽蟓始卵期,3月底或4月上旬各放一次蜂,30年以上的大树每次放400-500头,两次共放800-1000头。小树每次放300头,两次共600头,可收良好。每年3月初放蜂前,先查一次树上蝽蟓密 度,每树超过150头以上,先打一次敌百虫,压低成虫密度,5天后放第一次蜂,可减低越冬老成虫为害。用生物防治可维持林间生态平衡,简单省人力。
②人工捕杀:要冬期低温10℃以下,突摇树干使成虫跌下,收集杀死,可降低虫口密度。因蝽蟓越冬场所分散,难以长底,仅可作一辅助措施。
③药剂防治:喷杀成虫应在每年3月上、中旬抗药性最低时进行;4月底至5月上、中旬,若虫进入五龄和新成虫,抗药性又增强,这时用药效果亦差。
用药种类有:A.90%敌百虫600-800倍,效果好,伤害天敌少,但残效短。B.22%荔虫清乳
油 1500-2000倍,杀虫谱广,除蝽蟓外,还能杀多种荔枝害虫;C.菊酯类农药如灭百可,快杀敌,兴棉宝等1500-2000倍等,药效好。但此类药杀 伤天敌较大,常用易引是壳虫及螨类等小害虫发生。
上海青小菜蛾(Diamondback moth)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后翅细长,缘毛很长,前后翅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 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雌虫较雄虫肥大,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虫腹末圆锥形,抱握器微张开。
卵:椭圆形,稍扁平,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初产时淡黄色,有光泽,卵壳表面光滑。幼虫 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0~12毫米,纺锤形,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 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
为害特点:
小菜蛾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上海青、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 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发生规律:
小菜蛾一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一般为11-13代,成虫昼伏夜出,该虫成虫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活动,幼虫则有避光的习性,卵多产在叶背脉间凹陷处,散产或3-5粒连成一块,每雌虫平均产卵200粒左右,卵期7-11天。幼虫共4龄,幼虫期12-27天,蛹期5-15天,该虫10-40℃均可存活并繁殖,发育适温为20-30℃,有2个发生高峰4-6月、8-10月。初孵出的幼虫在叶片背面潜伏暂短的时间后,随即蛀入叶片的上下表皮之间,蛀食下表皮和叶肉,使白菜的叶片上出现好多透明的斑块,暴食性强的幼虫,有时连上表皮也吃光,只剩下叶脉和叶柄。幼虫共 有4龄,老熟幼虫体长10-12毫米,呈浅绿色,纺锤形。当气温下降时,多数幼虫转移至菜心为害,有时也在基部叶片处为害。受害严重的白菜,心叶和外部叶 片上都会呈现透明的光斑,既影响质量又降低产量。
防治对策:
①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水范围内十字花笠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可消灭大量虫源。
②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虫发生期,可放置黑光灯诱杀小菜蛾,以减少虫源。③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乳剂600倍液可使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④药剂防治:灭幼脲700倍液、25%快杀灵2000倍液,24%万灵1000倍液、5%卡死克2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三、实习感想
经过了一天的的实习,我切身学习到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这次实习扑捉到的大部分是一些小的鞘翅目的昆虫,也抓到了一些蜻蜓。一开始的扑捉时候我总是不小心把蜻蜓的翅弄坏,后来就变得更小心了,也就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扑捉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各种昆虫的栖息习性和活动规律。和同学一起扑捉昆虫,这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中午一般虫子比较少,太阳又毒辣,经常忙得满头是汗却收获不多,这时也会出现放弃的念头,但是静下来想想,如果大家都放弃了,那就没人会坚持,所以又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扑捉。后本以为抓20种虫子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终凭借我与同学之间的配合和努力之下,还是抓到了不少的虫子,距离20种的目标非常的接近了。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的实习结束了,虽然我没有一次性抓到20种虫子,但我还是有收获的,加深了对这些虫子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学好昆虫学,把农业昆虫学书本里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另外,还体会到很多人生道理和与同学相处的乐趣。
最后,感谢学校、学院、老师给我们安排昆虫学的外出实习的机会!
第二篇: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
**大学
《农业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
学 院:
学院
专 业: 20**级植物保护2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同组成员: 完成日期: 2013年 7月 12日
农业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
摘要:朱砂叶螨、莴苣指管蚜、豇豆荚螟、黄曲条跳甲、菜粉蝶、黄守瓜等害虫的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为害规律、为害特点 关键词:蔬菜害虫、形态、习性、发生为害规律、为害症状 前言:
一. 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
农业昆虫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十分紧密,实践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农业昆虫学实习旨在使我们学生学会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各类农作物的重要和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的识别及种类、危害状、生活环境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以后从事农业害虫的调查和治理和昆虫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各种作物的主要农业害虫的种类。2.掌握主要农业害虫的识别特征。3.掌握农业各害虫危害的特点。4.掌握农业害虫的发生特点与环境。5.了解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
二.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3日——2013年6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大学**校区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生产实习基地
四.实验方法
1.由老师带队以小组为单位在基地各类农作物和果树上观察、识别害虫,并抓虫、拍照、用笔做记录。
2.在实验室内,老师鉴定每组所抓害虫
五.实习器材及工具
捕虫网、塑料箱、镊子、酒精、三角袋、相机、笔、纸
实习内容:
蔬菜害虫
(一)朱砂叶螨(又名红蜘蛛)
拉丁学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分类地位: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蛛形纲 真螨目 叶螨科 形态特征:
雌:螨椭圆形,体色常随寄主而异,多为锈红色至深红色,体背两侧各有1对黑斑,肤纹突三角形至半圆形。
雄:螨前端近圆形,腹末稍尖,体色较雌淡
卵:圆形,初产乳白色,后期呈乳黄色,产于丝网上或叶背。生活习性: 幼螨和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朱砂叶螨发育起点温度为7.7~8.5℃,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但温度达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天敌:食螨隐翅虫、花蝽、食螨瘿蚊等 本次实习发现于:南瓜叶、木薯叶 危害情况:危害较重,一片叶子上的朱砂叶螨量较多,大多在叶背危害。可像蜘蛛一样结网。分析:
朱砂叶螨发育起点温度为7.7~8.5℃,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本次实习时间为六月下旬,气温较高,干旱少雨,符合朱砂叶螨大量繁殖危害的环境条件,且附近天敌数目少,对其种群数目的控制效果低,因此危害较重。小结:
朱砂叶螨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的农林大害虫,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可为害的植物有32科113种,其中蔬菜18种,主要有茄、辣椒、西瓜、豆类、葱和苋菜。危害寄主种类较多。以成若螨在叶背吸取汁液。茄子、辣椒叶片受害后,叶面初现灰白色小点,后变灰白色;四季豆、豇豆、瓜类叶片受害后,形成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缩短结果期,影响产量。繁殖力较强,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快。喜欢在叶背取食危害,不喜欢潮湿的环境,喜干旱。施用化学农药是目前控制朱砂叶螨为害的主要手段,努力发展朱砂叶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很必要。
(二)莴苣指管蚜
拉丁学名:Uroleucon formosanum Takahashi 分类地位:同翅目 蚜科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3.3毫米,宽1.4毫米,纺锤状;体土黄色或红黄褐色至紫红色,头顶骨化深色,腹部毛基斑黑色,腹管基部前后斑大型,黑色,体表光滑,背毛粗短,第1~5腹节每节具毛11~13根,6~7节,每节5~6根,第8节具长毛2~4根。触角3.4毫米,细长,第3节具短毛25~32根,具突起指状次生感觉圈76~123个;喙细长,达后足基节;腹管长管状。尾片色浅,长锥形,具长短毛18~25根。无翅胎生雌蚜头、胸黑色,腹部色浅,除腹部各背片具毛基斑外,各有大型缘斑,第7、8节各具横带斑纹1条;触角第3节具次生感觉圈121~148个,体色同无翅雌蚜。发生规律:
1年生10~20代,以卵越冬,早春干母孵化,在20~25℃条件下,4~6天可完成一代,每头孤雌蚜平均可胎生若蚜60~80头。最适大量繁殖的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60%~80%。北方6~7月大量发生为害。10月下旬发生有翅雄蚜和无翅雌性蚜。喜群集嫩梢、花序及叶反面,遇震动,易落地。
主要危害作物:莴苣、苦菜、泥胡菜、苦荬菜。为害特点:
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嫩梢、花序及叶背刺吸取食,使叶片畸形扭曲。受害处蚜虫群集,并有灰白色蜕皮。刺吸菜叶汁液,分泌蜜露污染蔬菜,可诱发煤烟病,此外,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
本次实习发现于:莴苣叶
危害情况:分布于每株莴苣上心叶处,虫体数量较多 分析:
莴苣指管蚜喜高温干旱,繁殖快。实习的这段时间及之前,天气属高温干旱,少雨,适宜其大量繁殖危害。发现的蚜虫多在心叶取食危害。小结:
莴苣指管蚜分布在北京、吉林、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寄主于莴苣、苦菜、泥胡菜、苦荬菜等。成、若蚜群集嫩梢、花序及叶背面吸食汁液。
(三)豇豆荚螟(豆野螟)
拉丁学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 分类地位:鳞翅目 螟蛾科
分布:华东、华中、华南以及东北、西南部省去均有发生,偏南方种类。寄主:豇豆、菜豆、扁豆、豌豆等荚面少毛之豆科蔬菜,最喜食豇豆。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翅展24~26mm,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18mm,体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个,前列4个,各具2根刚毛,后列2个无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具同样毛片6个,但各自只生1根刚毛。
发生世代:华南七代以上。暖冬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北方一蛹在土中越冬。生活习性及发生危害规律:
成虫:有趋光性,需花蜜作补充营养。卵:散产于花瓣、花托、花蕾上
幼虫:5龄。初孵幼虫蛀食花,1花一般有1~2头,3龄后蛀入豆荚内食豆粒。1荚1虫。被害豆荚雨后常腐烂。还可蛀荚或卷叶将两叶粘贴取食,仅剩叶脉。蛹:化蛹于叶背主脉两侧。被害植株附近图表。浅土层内、落叶中化蛹。
一般卵高峰后10天出现蛀荚高峰。有多次转荚为害习性,喜高温高湿。一般4~6月发生,南方为害盛期为6月下旬~9月。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31℃都能发育,最适温度:28度,但最适温为28℃,相对湿度为80~85%。
天敌:捕食性天敌——小花蝽(捕食幼虫和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 本次实习发现于:豇豆上 为害状:
幼虫蛀豆荚、种子、蕾、花瓣、嫩茎等,并卷叶为害,造成落花、枯梢,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分析:
为害不算很严重,虫体数量不多,可能因为近期雨水少,湿度相对较小,不利其生长发育繁殖。或者附近其天敌数量较多,对其种群数量起到控制的作用。豆野螟除了广东、海南等地可以终年危害外,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不越冬,冬季来临前,很可能逐渐南移至可终年繁殖危害的地区。小结:
豆野螟是豆科作物主要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华东、华中、华南以及东北、西南部省去均有发生,偏南方种类。主要危害豇豆、菜豆、扁豆、豌豆等荚面少毛之豆科蔬菜,最喜食豇豆。幼虫蛀豆荚、种子、蕾、花瓣、嫩茎等,并卷叶为害,造成落花、枯梢,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有多次转荚为害习性,喜高温高湿。
(四)黄曲条跳甲(俗称狗虱虫、跳虱,简称跳甲)拉丁学名: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分类地位:鞘翅目 叶甲科
寄主:常为害叶菜类蔬菜,以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薹、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2毫米,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鞘翅中央有一黄色纵条,两端大,中部狭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善跳。卵 长约0.3毫米,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乳白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毫米,长圆筒形,尾部稍细,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黄白色,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
蛹 长约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翅芽和足达第5腹节,腹末有一对叉状突起。为害状: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成虫和 幼虫两个虫态对植株直接造成危害。成虫食叶,以幼苗期最重;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萝卜被害呈许多黑斑,最后整个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并传播软腐病。
发生规律:
生活史和习性 黄曲条跳甲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3~5代,南方7~8代,上海6~7代。在华南及福建漳州等地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在江浙一带以成虫在田间、沟边的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越冬期间如气温回升10℃以上,仍能出土在叶背取食为害。越冬成虫于3月中下旬开始出蛰活动,在越冬蔬菜与春菜上取食活动,随着气温升高活动加强。4月上旬开始产卵,以后越每月发生1代,因成虫寿命长,致使世代重叠,10~11月间,第6~7代成虫先后蛰付越冬。春季1、2代(5、6月)和秋季5、6代(9、10月)为主害代,为害严重,但春节为害重于秋季,盛夏高温季节发生为害较少。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湿度 湿度对黄曲条跳甲的发生数量关系最大,特别是产卵期和卵期。成虫产卵喜潮湿土壤,含水量低的极少产卵。相对湿度低于90%时,卵孵化极少。春秋季雨水偏多,有利于发生。
(2)温度 黄曲条跳甲的适温范围21~30℃,低于20℃或高于30℃,成虫活动明显减少,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食量剧减,繁殖率下降,并有蛰伏现象,因而发生较轻。
(3)食料 黄曲条跳甲属寡足食性害虫,偏嗜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区,终年食料不断,有利于大量繁殖,受害就重;若与其他蔬菜轮作,则发生危害就轻。本次实习发现于:白菜叶 分析:
近期气温偏高,但都在30度以下,适宜黄曲条跳甲繁殖,虽然气候略干旱些,但白菜叶浇水较多,附近比较湿润,有利黄曲条跳甲生长、繁殖。黄曲条跳甲的数量较多,危害稍重。
(五)菜粉蝶(菜青虫)拉丁学名:PierisrapaeLinne 分类地位:鳞翅目 粉蝶科 形态特征:
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其色泽有深有浅,斑纹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班色深显著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二、三腹节两侧突起成角。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寄主:
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卵散产,幼虫行动迟缓,不活泼,老熟后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处化蛹,非越冬代则常在植株底 部叶片背面或叶柄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以蛹越冬,一般选在背阳的一面。翌春4月初开始陆续羽化,边吸食花蜜边产卵,以晴暖的中午活动最盛。卵散产,多产于叶背,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的发育起点温度8.4℃,有效积温56.4日度,发育历期4—8天;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6℃,有效积温217日度,发育历期11一22天;蛹的发育起点温度7℃,有效积温150.1日度,发育历期(越冬蛹除外)5—16天;成虫寿命5天左右。菜青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0一25℃,相对湿度76%左右,与甘蓝类作物发育所需温湿度接近,因此,在北方春(4—6月)、秋(8—10月)两茬甘蓝大面积栽培期间,菜青虫的发生亦形成春、秋两个高峰。夏季由于高温干燥及甘蓝类栽培面积的大量减少,菜青虫的发生也呈现一个低潮。已知天敌在70种以上。
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卵期有广赤眼蜂。为害症状: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发生规律:
7—8月份因高温多雨,天敌增多,寄主缺乏,而导致虫口数量显著减少,到9月份虫口数量回升,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卵散产,幼虫行动迟缓,不活泼,老熟后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处化蛹,非越冬代则常在植株底 部叶片背面或叶柄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本次实习观察虫态:成虫,未观察到幼虫。分析:实习中未观察到幼虫,成虫数目较多。可能的原因:一是,幼虫躲藏的隐蔽且有保护色不易察觉。二是,此时在海南,大多数菜粉蝶都处于成虫阶段,幼虫较少见。因为幼虫少见,且菜粉蝶的危害虫态是幼虫,所以此阶段危害很轻,但预计当大多数菜粉蝶的卵孵化,进入幼虫期时,为害可能会很严重,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小结:
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寄主范围广。分布全国各地。幼虫咬食寄主叶片,虫粪会污染菜叶,4—5龄幼虫危害最重,菜粉蝶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蔬菜害虫,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其造成的伤口容易导致多种病原菌的侵染,如引起白菜软腐病的应及时最好其发生的预测预报,以预防为主,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六)黄守瓜
拉丁学名:Aulacophora indica(Gmelin)分类地位:鞘翅目 叶甲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全体橙黄或橙红色,有时略带棕色。上唇栗黑色。复眼、后胸和腹部腹面均呈黑色。触角丝状,约为体长之半,触角间隆起似脊。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2倍,中央有1弯曲深横沟。鞘翅中部之后略膨阔,刻点细密,雌虫尾节臀板向后延伸,呈三角形突出,露在鞘翅外,尾节腹片末端呈角状凹缺;雄虫触角基节膨大如锥形,腹端较钝,尾节腹片片中叶长方形,背面为1大深洼。
幼虫:长约12毫米。初孵时为白色,以后头部变为棕色,胸、腹部为黄白色,前胸盾板黄色。各节生有不明显的肉瘤。腹部末节臀板长椭圆形,向后方伸出,上有圆圈状褐色斑纹,并有纵行凹纹4条。生活习性:
成虫喜在温暖的晴天活动,一般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烈,阴雨天很少活动或不活动,取食叶片时,常以身体为半径旋转咬食,使叶片留下半环形的食痕或圆洞,成虫受惊后即飞离逃逸或假死,耐饥力很强,取食期可绝食10天而不死亡,有趋黄习性。雌虫交尾后1~2天开始产卵,常堆产或散产在靠近寄主根部或瓜下的土壤缝隙中。产卵时对土壤有一定的选择性,最喜产在湿润的壤土中,粘土次之,干燥沙土中不产卵。产卵多少与温湿度有关,20℃以上开始产卵,24℃为产卵盛期,此时,湿度愈高,产卵愈多,因此,雨后常出现产卵量激增。幼虫共3龄。初孵幼虫先为害寄主的支根、主根及茎基,3龄以后可钻入主根或根茎内蛀食,也能钻入贴近地面的瓜果皮层和瓜肉内为害,引起腐烂。幼虫一般在6~九厘米表土中活动,耐饥力较强。幼虫老熟后,大多在根际附近作椭圆形土茧化蛹。幼虫孵化需要高湿,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时不能孵化,90%时孵化率仅15%,100%时能全部孵化。幼虫和蛹不耐水浸,若浸水24小时就会死亡。
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和土缝间越冬 寄主:
食性广泛,可为害19科69种植物。几乎为害各种瓜类,受害最烈的是西瓜、南瓜、甜瓜、黄瓜等,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向日葵、柑桔、桃、梨、苹果、朴树和桑树等。为害症状:守瓜成虫、幼虫都能为害。成虫喜食瓜叶和花瓣,还可为害南瓜幼苗皮层,咬断嫩茎和食害幼果。叶片被食后形成圆形缺刻,影响光合作用,瓜苗被害后,常带来毁灭性灾害;幼虫在地下专食瓜类根部,重者使植株萎蔫而死,也蛀入瓜的贴地部分,引起腐烂,丧失食用价值。发生规律:
黄守瓜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各地均以成虫越冬,常十几头或数十头群居在避风向阳的田埂土缝、杂草落叶或树皮缝隙内越冬。翌年春季温度达6℃时开始活动,10℃时全部出蛰,瓜苗出土前,先在其它寄主上取食,待瓜苗生出3~4片真叶后就转移到瓜苗上为害。本次实习发现于:丝瓜叶上
分析:本次实习见到很多黄守瓜,其成虫喜在温暖的晴天活动,一般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烈,我们田间观察的时间正好是处在其成虫的活动最多的时间,且近期温度较高,基本都是晴天,利于其活动、危害,因幼虫孵化需要高湿,阴雨天气有利于其产卵及幼虫孵化,近期基本没有下雨,较干旱,不利其卵孵化,所以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孵化率不会很高,虫体密度可能暂时减少。若赶上阴雨天气,且雨水不至过多,黄守瓜的卵会大量孵化,虫体密度激增。凡早春气温上升早,成虫产卵期雨水多,发生为害期提前,当年为害可能就重。粘土或壤土由于保水性能好,适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受害也较沙土为重。连片早播早出土的瓜苗较迟播晚出土的受害重。小结:
黄守瓜是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中国分布广泛,大部分省区均有记载;朝鲜、日本、西伯利亚、越南也有分布。守瓜成虫、幼虫都能为害。成虫喜食瓜叶和花瓣,还可为害南瓜幼苗皮层,咬断嫩茎和食害幼果。叶片被食后形成圆形缺刻,影响光合作用,瓜苗被害后,常带来毁灭性灾害;幼虫在地下专食瓜类根部,重者使植株萎蔫而死,也蛀入瓜的贴地部分,引起腐烂,丧失食用价值。防治黄守瓜首先要抓住成虫期,可利用趋黄习性,用黄盆诱集,以便掌握发生期及时进行防治。防治幼虫掌握在瓜苗初见萎蔫时及早施药,以尽快杀死幼虫。苗期受害影响成株较大,应列为重点防治时期。
实习心得和收获:
虫害严重时,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真的很大。虫子大量取食叶片,影响蔬菜产量,影响其光合作用。蛀食根部,会使影响水分和光合产物的运输,使植株萎蔫死亡。取食花和果实影响产量。虫粪影响蔬菜品质和价格。此外,害虫在取食危害的过程中会造成植株的伤口,为病原菌的侵入创造有利条件,会间接引发蔬菜病害,如菜粉蝶的幼虫,间接引发白菜等软腐病。害虫在发病植株或带病植株上取食后,会携带病毒,通过再取食健康植株,传播病原菌,如蚜虫的为害可以传播病毒病等。害虫的发生、繁殖、为害与生态因素(如天敌)、栽培管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防治虫害时要根据这些条件以及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做好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信息素诱杀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这次实习,在田间观察害虫的形态及为害状,生活环境,让我们在实践中加深的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习中,顶着烈日在田地中穿梭,走了好多路,抓虫也好辛苦,自己还在抓虫的过程中被蜂蛰伤了,一路走来,吃了很多苦头,不过学植保的就应该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愿意付出汗水。扎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学有所成。
附录:(害虫图片集锦)
1.朱砂叶螨
2.莴苣指管蚜
3.豆野螟
5.菜粉蝶
6.黄守瓜
4.黄曲条跳甲
第三篇: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报告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
总结报告
姓名:杨可航学号:201030200326年级专业班级:10植物保护3班
2012年10月
目录
一 实习目的田间实习是农业昆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的农业昆虫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实习,组织学生对主要农业昆虫发生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加深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开展农业害虫调查和防治工作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习内容
(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对当地主要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类进行普查、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
(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
在调查、采集标本等实习过程中,使用相机等拍摄工具获取农业昆虫生态图片、形态图片、危害图片,以及调查、采集方法、采集活动、专业工具使用、标本制作等各方面的图片。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对主要农作物害虫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并实地进行害虫发生密度及为程度调查,详细记载相关数据,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四)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结束后,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实习总结报告。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一份,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实习地点及主要农作物种类概述)括号中的文字是提示语,在正文中删除,下同。
(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概述如:)
我们组在两周的农业昆虫实习期间,在水稻、蔬菜、杂粮及其果树等?种作物上共采集鉴定的昆虫标本有?种,其中,害虫有?种,天敌昆虫有?种,害虫及天敌昆虫标本合计?头(表1)。
表1农作物害虫及其天敌昆虫名录及其采集数量
作物种类
昆虫种类
中文名称 稻纵卷叶螟
水稻
白背飞虱
菜心
蔬菜
学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Sogatella furcifera
虫态 幼虫 成虫 蛹 成虫 若虫
数量(头或粒)
豇豆 茄子
果树
柑橘 龙眼
荔枝 玉米
(上表就是三线表,作为一个示范。后面的表格同学们可根据这个形式合理设计)
(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
我们组在两周的农业昆虫实习期间拍摄的昆虫图片共?张,其中昆虫形态图?张,为害状?张,包括了?种类的害虫及?种天敌昆虫的图片(表2)。
表2农作物害虫和天敌昆虫形态及害虫为害状图片统计表
作物种类
昆虫种类 稻纵卷叶螟
水稻
稻绿蝽
菜心
蔬菜
豇豆 茄子
内容 幼虫形态图 为害状
数量(张)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调查报告一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概况叙述:调查地点,水稻生育期、水稻害虫发生概况等)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1)害虫发生数量调查(2)×××的为害程度调查(卷叶率、白穗率调查)等】
3、调查结果与分析(1)×××发生数量(2)×××的为害程度调查
调查报告二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及为害程度调查
(概况叙述,调查地点,蔬菜生育期、蔬菜害虫发生概况等)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1)害虫发生数量调查(2)为害程度调查(被害株、发生程度)等】
3、调查结果与分析同调查报告一调查报告三
(荔枝)主要害虫为害程度调查
(概况叙述,调查地点,荔枝主要害虫发生概况等)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1)发生数量调查(2)为害程度调查 等】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同调查报告一
四 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五 存在问题和建议 六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篇: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duoduo
农业昆虫学论文
学院:农学院 姓名:王淇净
学号:20070214038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09年11月14号
实习地点:三江、三门坡、生态村
实习路线:海口 → 三江 → 三门坡 → 生态村
在实习中能比较容易的看到在学校里很难看到的虫子,包括水稻、椰子、荔枝、龙眼、蔬菜等的害虫。其中椰子我见的最多,下面是我在实习中观察以及扑捉到的昆虫简介:
二、3种主要害虫介绍
1.椰心叶甲虫:
形态特征:椰心叶甲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成虫: 体扁平狭长,雄虫比雌虫略小。体长80-10mm,宽约2mm,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顶端4节色深,有绒毛,柄节长2倍于宽。触角间突超过柄节的 1/2,由基部向端部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色纵沟。头部红黑色;头顶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块,两侧略平行,宽稍大于长。前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方 形,长宽相当。具有不规则的粗刻点。前缘向前稍突出,两侧缘中部略内凹;后缘平直。前侧角圆,向外扩展,后侧角具一小齿。中央有一大的黑斑。足红黄色,粗短,跗节4节。卵:椭圆形,褐色,长1.5mm,宽1.0mm。卵的上表面有蜂窝状平凸起,下表面无此结构。幼虫:幼虫可分为1-5龄,白色至乳白色,幼虫的龄期可从尾突的长短来分别:1龄平均为0.13mm,2龄0.2Omm,3龄0.2gmm,4龄0.37mm,5 龄0.45mm。蛹:长10.5椰,宽2.5mm,与幼虫相似,但个体稍粗,出现翅芽和足,腹末仍有尾突,但基部的气门开口消失。
为害特点:由于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均取食椰子等寄主未展开的心叶表皮组织,其危害症状呈现:心叶叶脉分布有平行的狭长褐色条斑,心叶展开后呈大型褐色坏死条 斑,有的叶片皱缩、卷曲,有的破碎枯萎或仅存叶脉,被害叶表面常有破裂虫道和虫体排泄物。树受害后常出现褐色树冠,严重时,整株死亡。
椰心叶甲属毁灭性害虫。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为最幼嫩的心叶,叶片受害后出现枯死被害状,严重时植株死亡。1929年,椰心叶甲传入印度尼西亚的东南苏拉威 西省、一些地区10-15的椰树受害致死,造成椰子产量减少50梷7圳。一些地区10-15%的椰树受害致死,椰农不得不放弃了椰树的种植。1975年椰心叶甲由印尼传入台湾,造成17万椰子树死亡,目前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最近几年,椰心叶甲在越南大爆发,为害1OOQ多万株椰树,大约有50万株椰子 树死亡。
发生规律:椰心叶甲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卵期为3-6d,孵化率92.5%,幼虫期为30-40d,预蛹期3d,蛹期6d;成虫期可达220d。雌 成虫产卵前期1-2月,每雌虫可产卵约100多粒。从卵至成虫约为50天。产卵前期18天,成虫有的每天都产卵,有的隔1-5天产一次卵,每次产卵多为 1-2粒,最多6粒。卵产在取食心叶而形成的虫道内,3-
5个一纵列,卵和叶面粘联固定。
椰心叶甲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也括中国(台湾、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 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靡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赫布里底群岛、俾斯麦群岛、社会群岛、塔西提岛、关岛、马来西亚、裴济群岛、瓦努阿图、新加坎、法属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韩国、泰国等。
防治方法:防治措施主要表现在 “查、治、封、研”四个方面。“查”就是普查监测,“治”就是综合除治,“封”就是检疫封锁,“研”就是科研攻关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当中。
综合防治:(1)公路、城镇街道两旁和景区以挂药包为主,结合施放绿僵菌,做到快速杀灭害虫,消除被害状。一是防止害虫飞落在行驶的车辆上造成传播。二是自然景观不被被坏。(2)村庄周围、成片的椰林等植物丰富的区域,有利于生物繁殖,以生物防治为主。释放天敌或施放绿僵菌,也可以天敌与绿僵菌科学结合使用,在释放天敌的同时,在外围区域施放绿僵菌,既可提高杀虫效果,又可防范疫情扩散。(3)对孤立的小疫点,实施拔点根除措施。进行全面桂药包防治,并选择染虫株施放绿僵菌。(4)对苗圃内比较矮小的植株,可喷洒农药防治。(5)主要采取挂药包技术措施建设隔离带,带宽至少达到1公里以上。
生物防治:可用姬小蜂和啮小蜂。引进国外天敌是持续控制椰心叶甲的根本措施。据国外有关报道,椰心叶甲寄生性天敌有6种,捕食性天敌有3种,病原微生物有3种。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有3种,海南省引进其中的2种--椰扁甲啮小蜂(原产台湾)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原产越南)。姬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高龄幼虫,啮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蛹,两蜂具有互补性。姬小蜂和啮小蜂通过在椰心叶甲幼虫或蛹的体内产卵并孵化繁殖,从而将椰心叶甲幼虫 或蛹杀死。一头寄生幼虫平均产50头姬小蜂,一头寄生蛹平均产20头啮小蜂。姬小蜂、啮小蜂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释放后不会演变为有害生物。放养时,每隔30-50米悬空放置一个放养器。一个放养器中放50个即将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叶甲。一个月加一次。
2.椰圆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介壳淡黄色,质薄,半透明,中央有黄色小点2个;雌成虫虫体在介壳下面呈卵圆形,稍扁平,黄色,前端稍圆,后端稍尖,平均直径为1.5毫米。雄成虫介壳椭圆形,黄色,中央仅有黄色小点一个;雄成虫橙黄色,具半透明翅一对,体长0.7毫米。若虫:初孵时浅黄绿色,后呈黄色,椭圆形。卵浅黄色、椭圆形。
为害特点:椰圆蚧若虫和雌性虫附着叶背及幼果表面吸取组织汁液为害,致使叶背退绿形成病斑,甚至枯死。幼果生长不良。
在整个椰圆蚧的发生期内,均有多种寄生蜂存在,并在8月中下旬前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发生盛期,对抑制椰圆蚧(尤其是第三代)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在整个椰圆 蚧的寄生蜂群体中,比较明显的优势种群有二,一是双带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lata Howard),另一种体色略黄,种名 尚待鉴定.鉴于寄生蜂在控制椰圆蚧危害中的重要性.对其生物学及利用方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很有必要。
发生规律:除为害椰子外,也为害油棕、杧果、香蕉多种植物。椰圆蚧一年发生3代,以雌成虫固定在柑桔的叶片和枝条上越冬。次年5月初开始孵化出第一代幼蚧,5月下旬至
6月上句出现幼蚧高峰,成蚧高峰则为 6月中下旬;从6月底至7月初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蚧,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二代成蚧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从8月下旬开始出现第三代幼蚧,9月上中旬达到高 峰,成蚧高峰则在11月份。各代椰圆蚧的发生量以第一、二代较大,第三代则要少很多。
防治方法:从椰圆蚧及其寄生蜂的消长规律可以看出,出现在8月中下旬的寄生蜂发生盛期对第三代椰圆蚧起到了有力的控制作用。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对第三代椰圆蚧要发挥 寄生蜂的自然控制作用,在8月份以后应避免用药,而对于第一、二代椰圆蚧,在发生量大时应用药防治。可选用20%杀扑磷1000倍液,40%喹琉磷 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倍液,在一、二代幼蚧盛期喷治。
3.二疣犀甲:
形态特征:成虫 雄虫体长33.2-45.9毫米,较大,前胸宽14.0-18.7毫米。雌虫体长38.0-43毫米,前胸宽15.0-18.0毫米。雌、雄体表均为黑褐 色,有光泽,较光滑;腹面稍带棕褐色。头小,背面中央有1角状突,长3.5-7.5毫米,微向后弯,雄虫突起较长,头部腹面被褐色短毛,唇基前缘分两叉,端部向上反转。前胸背板大,自前缘向中央形成1大而圆形的凹区。凹区四周高起,后缘中部向前方凸出两个疣状突起。鞘翅密布不规则的粗刻点,并有3条平滑的 隆起线,在线的会合处较宽而且光滑。前足胫节有4个外齿和1个端刺。雄虫腹部腹面各节近后缘疏生褐色短毛列,末节近于新月形。雌虫腹部腹面被较密的褐色 毛,末节略呈三角形,背板密生褐色毛。卵:椭圆形,初产时大小为3.5×2.0毫米,乳白色;后期为4.0×3.5毫米,颜色变为乳黄色,卵壳坚韧,有弹性。幼虫:共分3龄。蛴螬型。末龄幼虫体长45-70毫米,头宽9.5-12毫米,胸宽17.5-21.5毫米。体淡黄色,头部赤褐色,密生粗大刻点。触角短小有 毛,末端有17-18个泡状感觉器,第3节下端突出。前胸气门较腹部气门大,胸部背面有较长的刚毛。腹部各节密生短刺毛,肛门作“一”字型开口,无刚毛列。蛹:体长45-50毫米,前胸宽18-20毫米,腹部宽21-25毫米,全体赤褐色。头部具有角状突起。后翅端伸出鞘翅外方,达腹部第5节后缘。气门长椭圆形,开口大,尾节末端密生微毛。雄蛹臀节腹面有瘤状突起,雌虫较为平坦。
为害特点:又称椰子独角仙,鞘翅目,金龟甲科,除了为害椰子之外,也为害油棕、其他棕榈植物、剑麻、香蕉等。二疣犀甲成虫钻入椰树顶梢,取食未展开的心叶,致使心叶开展后呈扇状或波状缺刻。更严重的是从心叶直下为害,破坏生长点,使植株停止生长,枯萎死亡。
发生规律:二疣犀甲在海南三亚年发生1代。该虫个体发育进度不一致,幼虫和成虫终年可见。成虫和幼虫以6-10月发生量较多。成虫在上午9 时至下午7时进行羽化,成虫期可达数月乃至半年,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强,一般选择多汁植株的心叶为害,咬坏心叶和叶柄,深达5-30cm,食其汁液。取 食时留下撕碎的残渣碎屑于洞外,依此可发现此虫为害。成虫取食时一般在植株上潜居为害20-60d后方飞回繁殖场所交配产卵。雌虫一生交配最多可达8次。卵多散产于腐烂的有机物中。在温度20-30℃,一定湿度下,卵期9-12d。幼虫孵化后取食腐烂的有机物质。适宜温度范围为32-40℃。在 22-38℃的饲养条件下,幼虫期常被蝇类或线虫所寄生。幼虫主要生活在新腐烂的椰树干或椰树桩中,并常常集中取食,不互相残杀。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幼 虫期将近1年,老熟幼虫在取食场所或土中化蛹,其深度可达1.5m。前蛹期11d,蛹期19-27d。蛹的天敌有蚤蝇。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椰园内枯死树干,树桩和肥堆等繁殖场所。在椰园内堆放椰子树干定期诱杀;严重为害的用20%二溴磷灌入树心消灭入侵虫体。
4.红棕象甲:又称椰子象甲,鞘翅目,象甲科,除为害椰子外,也为害油棕、棕榈植物、甘蔗、龙舌兰等。幼虫蛀害树冠、茎干,严重为害时可使心叶、叶片枯黄,甚至把树干蛀空。
[防治方法]保护树干不受伤害,发现伤口及时用柏油涂抺,防止雌虫产卵;发现严重受害植株,应及时砍伐烧毁、受害轻的植株可从伤口(洞口)灌入久效磷原液(100毫升/株),久效敌敌畏混合液,磷化铝片等。
三、实习感想
实习感想:在这一天的忙碌奔波中,大家都感到了身体上的疲惫,可是收获还是蛮大的,各自都捉了好多害虫,回到学校可以放在装有标本液的玻璃瓶里,瓶里盛有福尔马林,放置几个星期都不会坏的。我们在三江的薰衣草园里看到了不同品种的薰衣草、迷迭香,还有各种果树,尤其是看到了不同种类的昆虫,有蜂类、蝶类、蜘蛛等等。经过我们的奋力抓捕,大家都满载而归,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第五篇:农业昆虫学 虫情报告
玉米上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Müller)的综合治理
摘要:
本文就黄淮海平原对玉米黄呆蓟马的基本特征、为害情况以及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根据治理方法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字:玉米黄呆蓟马、为害、治理、思考
一、玉米黄呆蓟马基本特征
黄呆蓟马的学名是Anaphothrips obscurus(Müller),属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Thripidae)。黄呆蓟马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甘肃、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台湾;日本、欧洲、非洲、美洲。其为害植物有糜子、玉米、谷子、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等。
卵:长0.3mm左右,宽0.13mm左右,肾形,乳白至乳黄色。
若虫:初孵若虫头、胸占身体的比例较大,触角较粗短。二龄后乳青或乳黄,有灰斑纹。触角末端数节灰色。体鬃很短,仅第九、十腹节鬃较长。每九腹节上有4根背鬃略呈节瘤状。前蛹(三龄)触角分节不明显,略呈鞘囊状,向前伸。体鬃短而尖,每八腹节侧鬃较长。第九腹节背面有4根弯曲的齿。蛹(第4龄)触角鞘背于头上,向后至前胸。
成虫:长翅型雌成虫体长1.0—1.2mm,黄色略暗,胸、腹背(端部数节除外)有暗黑区域。触前翅淡黄,前脉鬃间断,绝大多数有2根端鬃,少数一根,脉鬃弱小,缘缨长,具翅胸节明显宽于前胸。半长翅型的前翅长达腹部第五节。短翅型的前翅短小,退化成三角形芽状,具翅胸几乎不宽于前胸。
二、玉米黄呆蓟马的危害情况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对黄呆蓟马为害玉米情况进行陈述。
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玉米黄呆蓟马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每年5月中下旬从禾本科植物迁向玉米,在玉米上繁殖2代,第一代若虫于5月下旬至6月初发生在春玉米或麦类作物上,6月中旬进入成虫盛发期,6月20日为卵高峰期,6月下旬是若虫盛发期,7月上旬成虫发生在夏玉米上,该虫为孤雌生殖。成虫有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行动迟钝,不活泼,阴雨时很少活动,受惊后亦不愿起飞。成虫取食处,就是它的产卵的场所。卵产在叶片组织内,卵背鼓出于叶面“初孵若虫乳白色。以成虫和1!2龄若虫为害,若虫在取食后逐渐变为乳青色或乳黄色。
3、4龄若虫停止取食,隐藏于植株基部叶鞘。枯叶内或掉落在松土内化蛹。6月中旬主要是成虫猖撅为害期,6月下旬。七月初若虫数量增加”有转主为害的习性。
为害症状:玉米黄呆蓟马以成虫、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危害叶背导致叶背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伴随有小污点,叶正面与银白色相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受害严重者叶背如涂一层银粉,端半部变黄枯干,甚至毁种。幼虫取食玉米心叶、玉米苞叶、花粉粒和花丝。
三、病害发生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黄呆蓟马在玉米上的病害在之间发生与为害的差异与湿度关系密切,但与气温关系不大。降雨对玉米黄呆蓟马的种群数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虫量下降。
2、虫源基数高由于当地农民对玉米黄呆蓟马缺乏正确的认识,玉米上出现症状时农民往往认为是玉米种子的问题或者是出现了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害,而疏于防治,从而造成虫源逐年积累。
3、耕作制度方式改变近些年来,随着套种和免耕等耕作方式的推行,玉米黄呆蓟马病害有加重趋势。黄淮海平原中有些地方采用麦田套种玉米的栽培方式,或者麦收后不经犁地,直接机播、点种的种植方式。由于玉米黄呆蓟马春季在小麦上为害,那么上述种植方式有利于其为害玉米发生。
4、虫源在寄生植物件转移黄呆蓟马在寄主植物间转移,主要与寄主的生育期有关,往往成为一项影响消长规律的重要因素。从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玉米黄呆蓟马向玉米地迁移,从而进一步为害玉米。小麦地是玉米黄呆蓟马想玉米地迁移的虫源基地。
四、对玉米黄呆蓟马的综合治理
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玉米蓟马的为害症状,认识虫体形态,掌握活动规律,了解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2、准确测报。根据玉米黄呆蓟马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掌握黄呆蓟马的发生动态;从而为农民提供准确的预测预报信息,提高防治效果。
5、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合理有效利用抗病品种,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使其在虫害综合防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
2)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由于小麦是玉米黄呆蓟马的理想寄主,因此不能采取麦田套作玉米的方法,同时在玉米田周围也不能种植小麦。其次,应注意在植株收货后,玉米种植前进行深翻耕、灭残茬,将遗留在土壤或者植物残体上的黄呆蓟马清除。
3)调整播期。玉米黄呆蓟马的生活周期短,适时栽培,避开高峰期。在适宜的条件下,玉米黄呆蓟马在玉米苗期及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发生量大。抽雄后,玉米黄呆蓟马的数量随即显著下降。因此,可以调整选用早熟的品种从而避免虫
害大发生。
4、化学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是控制玉米黄呆蓟马的有效措施。可以采用对种子处理(包括浸种、拌种等方法)、叶丛喷药的方法对玉米黄呆蓟马进行防治。
5、物理防治。通过研究发现。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可用蓝板来吸引蓟马,减少成虫产卵和为害。
6、生物防治玉米黄呆蓟马的天敌主要为小花蝽、窄姬猎蜷、蜘蛛、蜡类、赤眼蜂、草岭、阶梯脉褐岭及一种食虫菌。所以可以相应保护和利用它的天敌,从而减少虫源数量。
五、对治理措施的思考和分析
我国植保方针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为出发点,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将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1、害虫的综合治理不仅要考虑治理结果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由于现在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缺少大量劳力,因此选用抗虫品种的方式是应对农村现状最为省力、省时、方便管理的方法。
2、防治害虫并不是完全对其全部杀死,而是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范围内继续存在;而害虫也是在超过一种数量水平带来严重经济损害的情况下才称之为害虫。在防治时,虽然化学药剂防治时最为有效的方式,但会对农村居住环境、食品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采取多手段、多维度的方法来对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全面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可以大力发展交叉学科,鼓励多学科协作。由物理防治可知,我们可以研究其物理特性;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可知,我们需要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模型等。因此,随着防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协作、交叉学科的应用势必将成为主流!
References:
[1].马松岳等, 黄淮海地区玉米田蓟马发生与防治研究现状, 2005.第 4页.[2].李树才等, 冀北春玉米蓟马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in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2012: 中国北京.第 3页.[3].刘帆, 洛宁县玉米蓟马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in 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011: 中国河南新乡.第 2页.[4].沧县农业局张明军张巧丽, 立即除治春玉米黄呆蓟马, in 河北科技报2011.第 1页.[5].马嵩岳, 玉米田蓟马的发生和防治的研究, 2006, 河北农业大学.第 59页.[6].韩靖玲等, 种子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蓟马的防治效果研究.河北农业科学, 2012(10): 第60-62页.[7].宋守强等, 玉米蓟马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科学种养, 2013(03): 第32-33页.[8].韩运发, 潘永诚与王德清, 京郊玉米上蓟马的研究.昆虫学报, 1979(02): 第133-140页.[9].周小燕等, 大方县2009年玉米生长前期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农技服务, 2010(09): 第1167-1168页.[10].杨光, 花蓟马在春播、晚春播玉米田的发生与防治.农药市场信息, 2012(09): 第42页.[11].穆明臣, 玉米黄呆蓟马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村科技, 2010(19): 第31页.[12].张立烟, 李雪丽与李宏, 玉米蓟马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现代农村科技, 2009(12): 第20-21页.[13].孙焕弟, 玉米蓟马的防治.致富天地, 2012(07): 第53页.[14].吴青君等, 京、浙、滇地区植物蓟马种类及其分布调查.中国植保导刊, 2007(01): 第3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