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龙堡乡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安龙堡乡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围绕一个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握两个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抓住三个重点(抓项目、调结构、兴科教),培植四大产业(烤烟、林果、特色经济、矿电),强化两个建设(党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扎实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事业建设,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农林牧渔总产值5215万元,比2007年增长12%;财政自收收入187万元,比2007年增40.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0%;烤烟指令性收购56万公斤,均价16.6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初中入学巩固率98%以上,小学巩固率100%。
三、发展措施
根据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我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我乡2008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争项目,打基础。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把项目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鼓励全乡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工作。要牢固树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围绕交通、农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把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人居环境、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规划、论证、争取上,力争每年有项目能够开工建设。努力突破项目协调、跟踪、汇报等薄弱环节,做好向各级各部门的衔接汇报工作,把全乡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起来,努力把项目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安说四级公路延长线建设,继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努力
形成我乡通车里程长、路面质量高、辐射能力强的交通网络格局。二是抓好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产业支撑有力、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城镇管理规范的城镇体系。乡政府驻地安龙堡集镇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民族文化为主,打造成为全县最具潜力的商贸物流中心集镇之一,使之成为全县开放的前沿集镇;说全集镇要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农产品交易为主,新街集镇要以畜牧产品、农产品交易为主,全力构建以安龙堡为重点,以说全、新街为补充的全乡集镇网络。今年要全力以赴争取安龙堡集镇饮水工程列项建设,促使集镇集贸市场尽快开工。三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整合上级下达我乡所涉及的投入农业农村的各种资金和项目,抓好农村山、水、林、田、路、电、村综合治理,打牢农村发展基础,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要着重抓好烟水配套、农田水利、整村推进、异地搬迁等项目建设。同时,要围绕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干大的,发动千家万户自力更生干小的,积极挖掘配套现有的原则,不等、不靠,力所能及地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尊重群众主体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为基础,提高农民增收为核心,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组织实施好“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厩、改厕)、治“五乱”(柴草乱堆、粪土乱倒、垃圾乱丢、污水乱排、畜禽乱放),建“三村”(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改革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要通过全乡上下的努力,力争2008年全乡固定资产投资达1800万元。
(二)调结构,建产业。紧紧围绕“一廊两翼”的战略目标定位,走“远抓核桃近抓烟,培育林果促后劲,特色热作上规模,服务矿电促拉动”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烤烟、林果、特色经济、矿电四个产业建设成为支撑我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廊”即以白大公路安龙堡段及延长线(安龙堡—说全—六纳—青香树—峨山)为主,按照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积极整合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加快沿路经济带发展,着力打造“彝乡经济示范长廊”。“两翼”即绿汁江沿岸经济带和以石碑山生态经济带,绿汁江沿岸经济带要以发展热区作物、开发沿江矿电资源为主,石碑山生态经济带以茶叶、核桃、烤烟、林业及农副产品为主。要把发展的精力、财力、人力、物力集中到“一廊两翼”上来,以超前的发展意
识、超常规的发展手段,全力推进“一廊两翼”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发展上,要以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培育为关键,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高重点产业发展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一是烤烟产业。要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科技种植、管理、烘烤等水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使烤烟产值和提供的税收稳步增长。二是林果产业。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全乡各族人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山当田耕,把树当粮种,彻底改变我乡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要聚合力量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核桃村”、“核桃谷”、“核桃山”,把核桃产业发展成为我乡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把核桃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我乡农业工业化的重点。同时加大桉树、黑荆、膏桐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步伐,使林业产业发展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格局。三是特色经济产业。充分利用绿汁江沿岸热气足、土地充裕的优势,打好反季牌,唱好热作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冬早蔬菜、反季蔬菜和大青枣、元江豆、生姜等热作经济,形成具有特色的热作经济带。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构建流通网络,逐步解决50%以上的农户以各种形式,在各个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一体化经营,彻底解决农户市场信息上的不对称性,生产选择上的盲目性,家庭经营上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封闭性,产品交换上的滞后性。四是矿电产业。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强化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和富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支持华山铜选厂的发展和雨果、龙门电站建设,加大我乡经济拉动能力,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农劳动力转移。
(三)保稳定,促和谐。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妥善解决和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及“三五”依法治乡,加强法制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乡进程。二是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为主线,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关键,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成果。三是把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做到释“焦点”(正确处理工作中存在的敏感问题),破“难点”(有的放矢、各
个击破),解“热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继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安全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查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四)抓党建,促活力。按照“五好五带头”的总体目标,抓典型、建阵地、治软散,深入实施“三级联创”活动和“云领先锋”工程,加强党员干部的“三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干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以创新的态度做好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富有时代特征,具有部门特色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始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把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十七大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统一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不断推进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认真开展“创建示范群体,争做云岭先锋”活动,以创建学习型、开拓型、服务型、廉洁型、团结型示范群体为载体,创新乡村党组织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和制度建设。三是加强党员干部的“三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活力班子和活力队伍。四是健全和完善机制。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各项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和每一个共产党员中,做到用制度管权,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用制度管事,规范党内生活,用制度管人,做到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靠制度管。五是认真组织实施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围绕着先锋领村、科技兴村、文化活村、依法治村、民主管村为主要内容,在安龙堡至青香树公路沿线认真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使农民主体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六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
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五)强作风,促落实。一是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要牢固树立“带着责任帮民富,带着感情解民忧”的工作理念,急民众之所急,思民众之所思,一切工作以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增进社会和谐。二是大力倡导进取精神。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行政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树立“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精神”的工作态度,只要对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对全局有利,就要敢试敢闯,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为社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是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要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尤其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满腔热忱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四健全督查制度。要以“盯住不落实的人,抓住落不实的事”为督查工作的基本准则,对于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对决定的大事,承诺的事情,说了算、定了干,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优异的业绩取信于民。
第二篇:安龙堡乡联防工作总结
加强边际合作 构建和谐邻里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共赢发展
──在2007年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安龙堡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家荣
(2007年12月2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安龙堡乡人民政府作为2007年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当班乡镇,一年来,在两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委政法委的共同领导下,在各兄弟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加强边际合作,构建和谐邻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共赢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加强边际防务合作,圆满完成了去年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工作会议的各项任务,实现了边际全年“五个无”(即“无重大边际纠纷、无群众纠纷治安案件、无边际群体性突发事件、无刑事案件、无森林火灾”)的佳绩,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有序化,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边际联防共治的工作新格局。
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当班乡镇,我们始终按照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章程协定,本着共同协作、共同繁荣的态度,着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机构组织到位。根据2006年12月18日召开的边际联防会议,安龙堡乡党委、政府在接任2007年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当班单位后,及时成立了以双柏县安龙堡乡人民政府为首、-1-四乡镇的相应部门组成的边际联防协调委员会,负责指挥、协调两县四乡镇2007联防区域内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治安边际联防、跨区警务合作等各项工作。协调委员会设执行主任1名,由安龙堡乡人民政府乡长当任,副主任4名,由四乡镇分管副乡镇当任,委员若干名,由四乡镇相关的站所长及村支书当任。同时,四乡镇在各自的防务区内成立相应工作小组,负责本辖区内的防务工作,在各自的防区内四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整个绿汁江联防区内形成了横向上合作、纵向上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责任体系。在成立机构的同时,还明确了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及本的合作措施。
二、领导重视到位。两县四乡镇联防联动合作成功与否,领导的重视是前提,在过去的一年中,整个绿汁江联防区,通过各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在工作上我们相互合作,加强联动,全年工作创造了“五个无”的佳绩,实现了整个绿汁江经济带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互补性进一步突显,群众纠纷得以妥善解决,森林防火得以有效控制,促进了全区内各方的经济社会及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各友邻兄弟乡镇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在此我还要呼吁与会各方,继续保持这种合作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三、机制作用到位。在各方领导重视的同时,制度落实到位是关键,一年来,各自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联防机制的到位落实。一是快速联动机制到位。根据联防章程的协定,各乡镇积极加强防务工作的合作,特别是在森林防火预警、社会治安及跨区警务合作方面加强部门的联动性及协调性,四乡
-2-镇党政领导亲自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快速反应联动,实现了“一方有事、四方参与”,提高了问题的调处效率。二是合作协调机制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经济相互往来密切,整个联防联治工作呈现了新的形势,加强合作协调是解决工作中出现种种问题的一条路径,一年来,四方邻近的乡、村两级积极开展“定期走访,共谋发展”的活动,为联防联治工作开展打下良好了基础。
四、联防联治到位。一是联防联心。一年来,联防组织积极开展周边乡镇互访活动,联络感情,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兄弟乡(镇)之间多次开展走访活动,加强联系与交流,互相商讨开展联防联治的做法,互相通报周边信息动态和敏感问题,增进了相互感情。二是联防联网。四乡镇分别成立了各乡(镇)“边际联防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乡(镇)、村、组三级联防网络。各乡镇结合各自的乡情镇情,开展法制宣传、依法治镇、创建“平安乡镇”、“五五”普法等活动,提高群众认识,大力推进了联防社会化进程,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网络健全的周边联防组织体系。三是联防联调。一年来,各乡镇积极开展边际联防联动检查,解决边界地区发生的矛盾纠纷,积极运用边际联防章程所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及时研究调处的方案和措施,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四是联防连通。一年来,各乡镇坚持定期互通信息,听取各乡镇工作的情况汇报,总结每季度以来的联防联调工作情况,保证了信息互通,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的状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五是联防联手。在联防工作中,四乡镇革除了地方观念,做到不推卸、不扯皮。无论哪一方需要支持,相对方都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始终保
-3-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联手打击犯罪,共同协商解决治安问题和疑难纠纷。联防指挥机构成立以来,更加加强了边界地区间的沟通和了解,加深了感情,促进了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县四乡镇边际联防工作不仅推进了边境地区的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纵深发展,还有效促进了两县四乡镇的传统友好关系继续深化,促进了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绿汁江流域的共同繁荣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安龙堡乡愿与各兄弟乡镇一道,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绿汁江流域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继续坚持“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的联防方针,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支持协作、联防联心、和睦相处”的合作态度,继续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的工作准则,一如既往地开展真心诚意的合作,与各兄弟乡镇携手前进,逐步形成边际无“界限”的和谐氛围,推进绿汁江流域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坚信,相连的山更绿,相连的水更清,相连的心更诚,相通的情更浓。
最后,在新年来临之际,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第三篇:黄泥堡乡经济社会发展视察报告
黄泥堡裕固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视察报告(修改稿)
为了解掌握黄泥堡裕固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促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建言献策,根据政协常委会年初工作部署和区级四大班子七月份重点工作安排,7月中旬,区政协组织有关政协委员采取听汇报、现场视察、座谈讨论等形式,实地视察了黄泥堡裕固族乡农业产业化、设施养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沙生植被保护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现将有关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及成效
黄泥堡裕固族乡成立于1980年,是肃州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3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449户,1687人,有裕固、汉、藏等多民族聚居,其中裕固族占全乡总人口的65.8%。全乡耕地面积6366亩,草原面积13万亩。预计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在2011年2315万元的基础上增加162万元,达到2417.2万元,增长7%;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6581元的基础上增加920元,达到7500元,增长14%。近年来,黄泥堡裕固族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发展精作制种、拱棚蔬菜、规模养殖高效设施农业,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改造,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突出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积极争取少小民族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自2006年“十一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启动以来,全乡共实施项目8项,总投资达1644.4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48万元,省预算资金105万元,自筹691.41万元。主要实施了政府办公楼、乡卫生院、学校楼舍、通乡四级公路、农田水利、退牧还草、南坝干渠等项目,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力实施“一特四化”和“1+1”富民工程,制定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措施,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巩固发展洋葱、孜然、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建成百亩的蔬菜塑料大棚小区2个,建成“五配套”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5个,标准化圈舍105座。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区域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农户有序流转土地,在沙枣园子村建成连片千亩土地流转示范基地1个。
3、加大人居环境改造力度,新农村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大力实施康居工程,累计翻修房屋120户,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成9栋集镇居住小区1个,截至目前,已建成住宅楼2栋;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居民点道路两侧镶嵌道牙1.9公里,铺设人行道1.3公里,安装路灯23盏,居民点硬化率达到了100%;建成绿色通道5公里,完成“千米防护林”工程22公里,建成千亩义务植树基地1个。投资230万元,完成东滩6万亩退牧还草工程。
4、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团结的良好局面。
2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市区相关部门从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扶持。近年来,各部门落实帮扶物资60余万元,帮扶项目29个,资金857万元。同时,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市区统战、民宗等部门都联系民主党派等相关人士到黄泥堡裕固族乡开展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及慰问活动11场次,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5、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逐步提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和民族政策宣传,积极宣传民族政策,为60岁以上老人补助参合费用30元,7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500元,为群众购置民族服装每套给予300元补助,为考入大学一本线的家庭发放2000元助学金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
二、存在的困难
黄泥堡裕固族乡作为我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走出了一些路子,创出了一些新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视察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少数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缺少对少小民族乡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尽管国家对少小民族在经济发展上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一些大项目来不了,小项目争取难度大。
2、新农村建设缺少民族特色。新农村建设没有充分体现裕固民族乡的特色。如民族文化建设、集镇建设、居民小
3康住宅建设等民族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发展资金不足,乡村债务庞大。由于过去项目实施中配套资金不到位、材料及人工费涨价等,造成目前全乡债务达600多万元;项目缺口资金造成负债越来越大,发展资金不足,道路、渠道等基础设施维修困难。
4、滩大地多碱厚人少,土地产出效益低。全乡1687人,耕地面积6366亩,人均耕地面积3.8亩,红柳滩面积13万亩。土地碱厚贫瘠,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人力和资金困难,农民增收难度大。
三、意见建议
通过视察,委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1、发挥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投资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对民族乡发展的扶持政策。国家又将少小民族乡发展增加了五年的扶持政策,要抢抓后续这五年的机遇,转变思想观念,利用政策和自身优势,把跑资金,跑项目作为党委政府工作重点,主动与相关部门及国家民委联系,围绕裕固族乡农业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建设、沙生植被保护、农田水利及乡村道路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和项目争取力度。
2、加快土地流转,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因地制宜,突出种植、养殖特色,主攻制种、蔬菜、养殖支柱产业。要立足全乡地多人少的基本乡情,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以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引导农户有序流转土地,象目前引进酒泉特尔鲜公司在沙枣园子村整体流转土地千亩就是很好的模式。同时,依托国家对民族乡发展扶持政
4策,支持龙头企业对流转的土地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3、打好少小民族乡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集镇和小康住宅建设上要凸显裕固族风格,要在打好少小民族乡品牌上下做文章,谋发展,组织乡村干部和创业能手赴周边民族县市进行学习考察,特别是与肃南裕固族县的学习与交流,挖掘裕固族乡本地的文化,研究编排富有裕固族特色的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依托十万亩红柳滩的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民族乡农民幸福指数。
4,强抓资源优势,要在招商引资上谋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少小民族优势、土地优势、万亩红柳优势开展招商引资,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对民族乡的政策,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少小民族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干部群众要强化服务理念,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四篇:安龙堡乡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安龙堡乡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8年上半年,安龙堡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咬定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一个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握两个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抓住三个重点(抓项目、调结构、兴科教),培植四大产业(烤烟、林果、特色经济、矿电),强化两个建设(党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构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和谐社会,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今年上半年安龙堡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抓住发展这个中心环节,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保稳定,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实现全年的各项工作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一)经济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安龙堡乡立足培植财源建设,开源节流,着力壮大乡域经济实力。安龙堡乡2008财税收入任务是190.5万元。截止6月30日,共完成财税收入12.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7%(主要税收是烤烟)。固定资产投资任务830万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4.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1%,全乡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良好,为完成2008的财税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有望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2元。今年增收的主要渠道:一是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加126人,预计增收60万元,人均增收 68 元;二是项目建设增收,重点是村级公路、农田水利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收入人均可增收20元;三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人均可增加100元; 五是政策性收入人均增收20元。依此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增加208元。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安龙堡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狠抓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部门扶持,举全乡之力,以村级路网建设为重点,狠抓村级公路、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结合本乡实际,以村级公路建设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投资465万元的安龙堡至青香树公路(共有45.72公里)四级路改建工程,于2007年9月25日开工,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完工,通过乡级初验。投资95.2万元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拆除重建户178户和加固改造户31户已通过县级验收。投资24万元的6个村委会卫生所建设于3月底竣工,目前已投入使用。2007年投资177万元的6件基本烟田项目工程和40座密集型烤房建设工程现已完工,投入今年使用。今年我乡计划烤房建设6群50座,目前基础开挖、支砌完成的有2群20座,其余30座正抓紧实施,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工。投资57万元的他宜龙完小教学楼9月可按时使用,投资91.42万元的5件人畜饮水工程即将完工。抓紧国债沼气能源项目。
二是抓好项目上报。认真抓好2008年至2012年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项目上报。即:1件管池和3件沟渠建设为重点的基本烟田建设项目,3件村组公路建设,6件整村推进扶贫建设项目,2件村完小教学楼建设项目,以养殖园区、养殖小区、养殖重点户扶持、疫病防控网络建设的畜牧产业等项目的上报争取。
三是抓招商引资项目。借助辖区内多处发现矿产资源的优势,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吸引企业到我乡进行投资,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加强对正阳矿业有限公司的各项服务协调工作。
(三)大春生产稳中求进
安龙堡乡党委、政府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拓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总体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择优布局、市场决定生产、需求决定品种和总量的原则,切实抓好“三农” 工作,关注农业生产发展,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提前做好沟渠及损毁农田地的修复,扎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实现大春作物满栽满插,并全面达到良种化。今年全乡共种植大春作物21515亩,其中,种植粮豆作物13950亩,种植烤烟3700亩,种植饲料336亩,其它作物3529亩。加强对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中期管护,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四)产业调整步伐加快
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一廊两翼”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地走“远抓核桃近抓烟,培育林果促后劲,特色热作上规模,服务矿电促拉动”的产业路子,立足打工经济、狠抓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烤烟种植面积规划布局有新突破。2008年县人民政府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56万公斤(其中:指令性收购计划48万公斤,出口备货计划8万公斤),指导性种植面积3700亩,单产151.3公斤。结合今年实际情况,在过去只在6个村委会种烟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1个村委会,共有7个村委会种植烟叶。在品种结构上主要是种植K326、云烟85和云烟87,其中K系列26万公斤,分布在5个村委会29个村民小组,云烟系列30万公斤,分布在4个村委会38个村民小组,基本形成了烤烟种植产业化。
二是推进“一廊两翼”有新跨越。以绿汁江沿岸的村组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冬早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大青枣、元江豆、花生、甘蔗等热作经济,以石碑山生态经济带的村组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烤烟、林业及农副产品为主,“一廊两翼”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劳务经济发展有新增长。狠抓“阳光工程”培训,上半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40人,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40人次,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94人。上半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490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
(五)社会秩序稳定和谐
今年是我国的奥运年,稳定工作事关全乡大局,稳定压倒一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和敏锐性,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四点:
一是狠抓信访维稳工作。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件次,(个人来访5次,无集体群众上访事件),对所反映的问题全部办解,办解率100%,维护了一方平安。
二是强化宣传搞好排查。对全乡8个村委会流动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分组清理不漏面、不漏点、不漏房、不漏人。采取分片包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分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摸清矛盾情况及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对重点地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各类矛盾开展地毯式排查。截止目前共排查流动人口149人,重点人口36人,共排查矛盾纠纷24起,化解24起,占矛盾总数的100%。
三是巩固综治资源力量整合成果,确保一方平安。乡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力量整合工作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六大作用”。第一、充分发挥党员、村民小组长、户长在平安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二、充分发挥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基础性作用;第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主导作用;第五、充分发挥村委会综合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协助作用;第六、在化解矛盾上充分发挥“三项功能”的职能作用。
(六)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安龙堡乡党委、政府一手抓经济发展不放松,一手抓社会事业不滞后。上半年,全乡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上半年,安龙堡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召开计划生育专题工作会议4次,解决计生工作中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对重点人口排查不留死角;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补救措施不务时机;对重点对象采取措施不惜代价;对工作不负责任,因组织领导不到位而贻误工作的处理不留情面。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上半年共出生32人,出生率为3.56%,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二是文教卫生工作得到提升。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并新安装了有线闭路电视57户;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对教育支持力度,确保“两基”教育成果的巩固提高,认真落实 “两免一补”同时切实抓好保学控辍工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切实做到疾病控制和传染病的预防,加强农村卫生和网络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448人,参合率达92.99%。
三是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支农政策,不折不扣、严格程序兑现农民的种粮综合补贴 786063 元,优质中稻、玉米良种补贴179849元,油菜补贴6116元。
四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乡半年来没有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和药品食品安全事故。高度重视武装工作,做好维稳战备任务。积极创建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村庄。
五是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扫尾工作。全乡288648.53亩林地经认真核查后将林业产权确认到了2505户农户,确保林业发挥生态效益,认真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上半年未发生火警、火灾。切实抓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认真做好后续项目规划上报。加大核桃产业建设力度,做好宣传规划和落实工作。
六是切实抓好救济救灾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县级下拨的各类优抚、定补、城镇农村低保户低保资金的打卡直发、城镇农村大病医疗补助和临时救助的兑现落实,上半年全乡共发放救灾粮12000公斤,发放寒衣109套、寒被24床,发放低保金79980元,优抚金21620元,民政定补96360.6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特困救助、大病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七是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以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增加低收入人口为目标,全面实施完成了麻栗树、阿努者和腊古等3个扶贫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改善了特困户的住房条件;提 前完成了2007160万元小额信贷的回收和2008200万元的放贷任务,及时解决广大贫困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中资金不足的矛盾。为贫困群众解了燃眉之急。
八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尊重群众主体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为基础,提高农民增收为核心,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完成了信百箐和新街两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试点建设,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整治,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切实加快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
九是稳步推进畜牧产业发展。以安龙堡、新街两个畜牧交易市场及营销大户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秸杆资源,以品种改良,推广育肥技术,大力发展生猪、黄牛和黑山羊养殖。到目前,全乡已发展大规模养殖黄牛户88户、黑山羊养殖户106户,全乡生猪存栏达14976头,黄牛存栏7200头以上,山羊存栏18756只,禽类存栏达66230羽。按照“加大投入、预防为主、强化免疫、确保质量”的指导思想,全面扎实地推进各种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了各种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十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强化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制定了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动员群众疏导水沟,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和排险工作,确保全乡防汛抗旱工作有序进行。
(七)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乡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和“一气、二心、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紧密联系我乡的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党的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按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安龙堡乡党委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十七大、“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以及“一气、二心、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指导。乡党委将两大活动纳入党委中心学习组的重要内容,明确专人具 体负责各项学习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召开系列座谈会5次,各村委会以及乡属各站所也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共征集意见16条。同时积极向上级新闻部门投稿。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必须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副科以上领导撰写1篇理论文章。目前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安龙堡乡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捐款献爱心活动,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10733.8元,缴纳“特殊党费”5850元。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强干部职工宗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部署、有检查;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始终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带头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带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领导带头抓落实,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在政府系统开展了“四项制度”建设活动。结合乡政府机关干部工作和思想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改提高。通过开展“四项制度”活动,乡政府机关全体干部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组织纪律明显好转,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办事效率明显增强。
三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着力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上半年共发展党员22名。
四是创新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完善了考勤值班和请假制度,办公室职守纪律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定理财行为,加强部门资金监管制度,有效的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增强了机关工作效能。
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试行)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使党员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深入开展,目前 未出现违法违纪案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从干部到群众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还有差距。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创新意识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还不太适应。
二是狠抓粮烟传统产业的同时,后续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路子窄、步子小,形不成规模,农民增收缓慢,效果不太明显。
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性欠账包袱严重,各项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四是相当一部分人口生存条件还很差,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意识落后,封闭自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还未转变,贫困面还很大。
五是跑项目、要资金,招商引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尽管我们上半年工作成效显著,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粮烟中后期管理及烤烟收购工作。粮食生产上做好追肥、薅铲和病虫害防治的同时,抓好晚秋作物的种植,做到颗粒归仓,丰产丰收。烤烟生产上做好封顶打杈,抑芽、病虫害防治;把好成熟采摘,科学烘烤,分级扎把,预检等环节。加大力度做好专卖工作,周密安排收购入库工作,切实维护好国家,企业,烟农的利益。
二是抓好林业各项工作。做好林改回头看,查缺补漏,自检自查,立卷归档,发放《林权证》等工作,并做好配套改革各项准备。加大以核桃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建设。按上级要求种植好10000亩核桃。加强林政管理和退耕还林的政策落实。
三是培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我乡畜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种改良和科学养殖为重点。坚持分长期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杜绝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力扶持养殖重点户、专业户,鼓励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四是抓好项目的实施。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我乡实际和“十一五”规划,围绕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抓紧筛选和充实项目库,精心组织好一批储备项目,包装推介好一批申报项目,落实管理好一批在建项目。坚决落实项目责任,督促落实和跟踪问向,督促资金按时到位,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继续落实重点建设项目领导责任制和督察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
五是认真抓好财政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增收节支的各项措施,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坚持依法纳税,强化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做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六是把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在卫生方面,提前做好筹积下一年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准备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提高人口素质做好基础性工作;巩固“两基”教育成果,搞高人口的整体素质;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施低生育政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安全的监督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是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汛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灾减灾和优抚安置工作,力争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积极落实五保户保障金,残疾户危房改造工程。
八是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前期的包装、策划、评估等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建立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坚持以资源和市场引资金,加快资源和市场的对外开放,敢于用优势资源换取发展资金,大胆吸引各类资本开发水电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 源、土地资源、文化资源。坚持以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以付出别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以别人做不到的执着和坚韧,不放过任何一次加快发展的机遇,真心诚意帮助客商在我乡发展。
九是抓好人民武装工作国防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征兵工作。
十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深入实施“五五”普法教育及“三五”依法治乡,加强法制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乡进程,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妥善解决和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十一是搞好党的建设。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一气、二心、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为党为民的一身正气,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与党同心、与民贴心,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扎实开展“创建示范群体,争做云领先锋”活动,以创建学习型、开拓型、服务型、廉洁型、团结型示范群体为载体,创新乡村党组织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三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活力班子和活力队伍;健全和完善机制,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各项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到每一个共产党员中,做到用制度管权,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用制度管事,规范党内生活,用制度管人,做到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靠制度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斗争,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 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总之,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与各项目标责任书相结合,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指标保质保量完成,向县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共安龙堡乡委员会
安龙堡乡人民政府 2008年7月6日
第五篇: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一)湖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6.1万(2004年底)。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1个县级市,39个县(其中2个民族自治县)。
湖北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81%。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33.4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2726.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及明显陵,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6个、森林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12个。湖北交通通信发达。京
九、京广、焦枝、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武大、汉丹、襄渝等铁路横穿东西。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武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流程1061公里,占干流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一。北京至广州中同轴电缆、南京至重庆光纤电缆在武汉交汇。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现有普通高校85所,在校大学生89.2万人、研究生6.64万人,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200多家,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863”项目产业化基地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均居全国前列。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9.68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49 人。尤其是武汉科教优势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湖北产业基础较好。农业方面,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以众多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强,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和全国三大纺织基地之一。服务业比较发达。省会武汉历史上就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是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及信息流交汇和集散中心。
湖北对外开放势头良好。现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4个省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贸易区、15个保税仓库、13个对外开放口岸。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047家,实际使用外资123.21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58家在湖北投资兴办企业,有9家境外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3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64.73亿元,增长22.8%;实现利税573亿元,增长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9.4,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6.38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7.5亿元,增
长1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3.6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23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30元,增长13%。
(二)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为包括湖北在内的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为切实抓住机遇,湖北省委于2004年7月召开八届五次全会,对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和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规划,力争比全国提前2—3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扎实推进“三个三工程”,夯实工业化基础。“三个三工程”,包括“三个一批”、“三个一百”、“三个一律”。“三个一批”,就是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三个一百”,就是重点支持100家大型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强做大,重点培育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推进1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三个一律”,就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实施“三个三工程”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把产业、企业、项目的发展建设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调整结合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结合起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同改善发展创业环境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推进改革和发展。在大企业建设方面,力争到2010年,建成10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30个过50亿元、60个过10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湖北振兴崛起的新的产业基础,力争在2008年左右,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二是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继续支持和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今年新增200万亩优质稻、100个畜禽养殖小区、150万亩优质鱼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达到1:1.5,2010年达到1:2,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
三是坚持走“一主三化”(即:坚持县域经济民营为主的取向,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力争到2007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每个县市区都有1-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区有几个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县域税收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0%左右,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四是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整体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卫生体制、血防体制、动物疫病防治体制等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争2005年再完成15家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5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基本完成10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任务,以及1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优化流通业态结构,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五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继续以日韩、欧美、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园区整体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外引外”等招商形式,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带动面大的产业和项目,积极引进国外省外战略投资者和大公司、大财团投资,推动配套项目建设、行业产业链延伸和企业群扩充,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强对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更多的省外项目落户湖北。加快武汉外资密集区建设,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机构和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武汉外资密集区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0亿美元以上。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和产业群建设,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IT产品出口基地,以武汉、黄石为主的服装出口基地,以武汉、宜昌为主的船舶出口加工区,以荆州、仙桃、潜江等为主的医药化工及医用卫生材料出口基地,以随州为主的香菇、木耳出口基地,以及汽车配件出口加工带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集中了我省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这一区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1%以上。按照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发展 “四个一体化”基本框架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武汉至周边8城市7条高速出口公路建设,确保两年内建成,实现圈内交通设施的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推进圈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2010年,在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及原材料和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等领域,初步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七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湖北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多渠道增加社会事业投入,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