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和联系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区别和联系
1、区别: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购货很多并且很杂乱的大型企业。因为是根据预先定下的金额计入帐户的,和实际购入的批次、质量、价格波动无关,所以入账很简单。缺点是不能直接反应实际数值,不适合小型企业。
2、联系
“材料成本差异”就是计划成本法里预先定价和实际价格的差异。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或者减去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节约。
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超支。
第二篇: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 标签:计划成本法,成本法,区别 ]
匿名 回答:3 人气:662 解决时间:2009-03-26 18:22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一,计划成本法
1,对所有原料品种自制计划单价(计划单价不能超过实际价的10%)。2,财务通过“材料采购”科目并在月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成本。3,适合企业的车间核算或车间部门考核及二级核算。
二,实际成本法
1,仓库入库材料按实际价入库。
2,财务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3,适合流通领域。
三,区别
1,公司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2,材料的品种的多少,成本的核算方法决定。
3,领导的决策能力来决定
实际成本法:
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领用及销售时时: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法:
购入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按计划成本入库时(转本月材料按计划价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价
贷:材料采购计划价
领用时:
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贷:原材料计划价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超支差,即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为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蓝字,如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则上述分录中此科目为贷方线红字。
如是在建工程领料,月末要包括差异在内,计算进项税额转出。
转本月材料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不含增值税的暂估,蓝字)
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
这种情况是在发票没到,但材料已到的情况,发票是与往来和费用相关的,发票没来,不可以挂真实往来账,发票没到,材料入库只能暂估。企业一般没有领用出的材料并且发票没来的,很多都不暂估,很多企业实务上暂估材料的都是发票没到,但已入成本、费用的材料,也就是说已经领用的,我们这里的税局视同暂估的材料全部领用出库,是不可以税前列支的,所以在年底调整所得税时要做为纳税调整增加项。
冲上月材料暂估入库
与上个分录相同,只是红字,次月要冲回,但实际中材料的位置没有移动,所以叫假退库。
还有一点,就是计划成本法下,暂估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应付原材料-暂估
借方原材料按不含增值税的金额暂估,而且按计划价格暂估,发票来时按计划价冲暂估,按实际价格入库(财务账上是材料采购科目),月末转入原材料科目,差额为材料成本差异。
月末材料采购科目无余额,余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分录为,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或相反
发票没来,材料来了月末要暂估。
发票来了,材料没来,就挂在途物资。月末在大库稽核时材料入库单回来后与采购部的入库单抓不上对,次月来时抓上对后再一起按计划价入库。
来自http://wenwen.soso.com/z/q124279814.htm
第三篇:财务会计-计划成本法作业
计划成本法
某工业企业对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5元/千克。1月31日,有关甲材料的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余额方向金额(元)
材料采购借方3 270
原材料借方14 700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345
根据2月份发生的有关甲材料收入、发出及结存的经济业务,如下:
(1)采购甲材料480千克,材料验收入库,货款14 040元(其中价款12 000元,增值 税2 040元)以支票付讫。并以现金支付装卸费75元
(2)上月已经办理结算但材料未到的在途材料132千克,于本月全部到达并入库。材料实际 成本3 270元,计划成本3 300(即132×25)元。
(3)从外采购甲材料180千克,结算凭证到达并办理付款手续。付款总额为5 166元,其中货款额5 031元(其中价款4 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6.8元(其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6.8元);装卸费35元。但材料未到。
(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时结算凭证仍未到。先按计划成本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5)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共计发出材料960千克,计划成本24 000元。其中:直接 用于产品生产600千克,计划成本15 000元;用于车间一般耗用300千克,计划成本7 500元;用于管理部门耗用40千克,计划成本1 000元;用于产品销售方面的消耗20千克,计划成本500元。
要求:
(1)根据所给的资料,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2)按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本月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四篇: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
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
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另外,项目费用计划和部门计划在没有计划价时用什么价格,会不会出现差异较大而产生的控制过严或指标过松现象?(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已不再是难事,但计划成本法的优势不仅仅是简化了核算,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拟订物资采购计划、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真正的变革与创新。
实践证明:核算使用信息化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市场经济中要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取胜需要控制好各项成本费用。在设计成本定型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控制就是从管理上要效益了,使用计划价格法可以考核并控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在公司的预算范围内。因此制定计划价格的做法符合我国目前预算管理的要求,而且即便是采用实际成本法,仍有必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事后分析,既然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都能对材料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相比之下,实际成本法就不如计划成本法直观,计划成本法更能发挥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管理功能。
计划成本法的劣势分析:
企业在采用计划价进行会计处理时,大多数对差异的分摊是通过计算分类综合差异率在存货发出与存货结存间分配,但并不是每种存货的真实差异。按照综合差异率调整后的存货成本即使分类核算差异也掩盖了存货的真实成本。成本核算的不准确给产品成本和毛利分析带来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准确性受影响
一是受暂估材料影响: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X 100%。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人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因为公式分子中没有暂估材料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中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就会造成公式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违背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二是受存货中长期积压物资的影响:积压物资金额较大时作为分母的主要组成部分会稀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利用此差异率核算的话,不能准确反映本月出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尤其在本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格波动较大,随之与计划价格偏差较大时,积压物资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月产品成本就会反映出明显失真。
(二)计划价格使用综合差异率调整为实际价格,容易造成产品成本与实际偏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盈利水平,给产品成本分析带来误差。不同材料差异大小不同,在具体分到不同产品时又用统一的综合差异率分摊,从总体上看通过综合差异率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看没有准确核算出分产品的实际成本。在信息化环境下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三)计划价格制定的原则是要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但实际工作中合理制定计划价格还存在很多困难。企业或是采用最近一次采购价进行调整,或是采用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采购单价进行调整,但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无法预期的因素很多,该调整并不能被证明是最合理的价格。
(四)市场价格波动较快,为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会频繁调整计划价,这样的话采用计划价法进行核算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上面的内容分别对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在会计中懂得怎么去应用。此外,计划成本法只能对存货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在会计期末,企业需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将发出的存货和期末结余的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五篇:7计划成本法掌握的主要内容
计划成本法掌握的主要内容
【解答】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应该设置三个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材料采购”核算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记账。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月末分配生产领用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均应在有关成本费用科目的借方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反映(登记)。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贷方的核算内容分别是: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超支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节约差异,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节约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超支差异,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表示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在计算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时,分子用本期发生的所有差异,包括期初数(超支是正数,节约是负数)分母仅用本期购入所有材料的计划成本(包括期初),其中不包括本期暂估入账金额,因为分子中没有它的差异为了配比分母也不能包括。计算出的差异率就可以计算本期和期末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金额,节约是负数是减少计划成本,超支是正数是增加计划成本从而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平时购入材料入库时发生材料成本差异时做的分录,在分录中借方或贷方均会出现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期末根据借贷方的差额计算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据以在期末计算分配材料的成本差异,从“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或借方转出,超支差异在贷方转出,节约差异在借方转出。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
注:公式中不要扣除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或: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购进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例题】(2006年考题)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502.5B.570
C.630D.697.5
【答案】B
【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100%=-5%,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为600×(-5%)=-30(万元),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30=5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