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

时间:2019-05-12 22:5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

第一篇: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于____年_月__日至__日由县人大常委会抽调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环保、水利、林业局工作人员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在我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在听取了县环保局的工作报告后,经过讨论,决定把**造纸厂排污池、县污水处理**沿线、**乡及**乡部分砖厂等处作为检查的重点。检查中通过座谈、调查、检查等形式对环保法在我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针对造纸厂污水池存在的险情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工作建议。通过本次检查,我们认为环保法在我县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做了宣传,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____年_月县人大常委会就对环保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后,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处理污染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_年来,我县环境治理工作进度缓慢,部分污水、废渣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现将本次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环保法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环保局____年成立以来,在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与水利、农业、林业、城建等部门紧紧配合,认真贯彻落实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开展环保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县人民政府每年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在全县范围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环保传单,并在县城内繁华地段设立宣传咨询点,接受广大群众的咨询和环境污染破坏行为的举报。并对我县违法排污或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拍成了照片,及时进行图片展,通过电视公开曝光,用反面实例引导广大群众增加环保意识。县广播台开设了“文明在线”专栏,积极开展环保法的宣传,增加了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特别是通过在_所中小学校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_、落实环保责任制,健全县乡两级环保网络

为了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县环保局针对单位工作人员少,没有监督执法队伍的问题,而环保工作涉及单位(部门)多的特点,与县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适合我县实际的环保目标责任书,每年与__个相关部门,各乡镇(场)签订责任书。各乡镇(场)积极落实责任书的有关要求,逐步建立起了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环保工作从简单认识向实质性重视的转变,从单一部门管理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

_、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我县的生态环境

县环保局始终把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现场监察力度,仅今年对全县污染源及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多次的检查,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_份,对___家单位(个人)进行了排污登记,依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和来信来访案件__件,对全县_家排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治理整顿,对噪声超标的歌舞厅在征收排污费的同时要求其限期整改,受到了附近群众的好评。通过对水源地、垃圾处理厂、医院废弃物的监察治理,使非法排污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

针对我县环境脆弱的问题,加大了对**山保护区、**河等资源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力度,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昆仑山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产开发等进行了执法检查,为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检查组在深入我县污染相对严重的部分地方检查后,一致认为我县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较多。

(一)环保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从检查的整体情况看,有关单位(部门)对环保法的了解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对环保法都不太了解,对环保局的具体职能不清楚,特别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对环保法不了解,认为自己交纳了排污费,而对治理污染问题视而不见。

(二)环保队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_、环保局自身建设不强,人员缺编严重。刚成立环保办时有_人,____年检查时工作机构有_人。目前成立环保局后,只有局长和副局长_人,人员缺编严重,无法组建设环境监察组,加之没有检查设备,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_、环保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环保局成立_年来来,县人大常委会至今没有审批过我县的环保中、长期规划。

_、_年来,县城所有污水一直引入**水库上面修建的污水库,但因对污水库管理不当,污水通过河流溢入***水库,导致水库污染严重。比里克其亚水库一直作为**乡、**乡、**乡的__个村、_万多人、_万多耕地的水源。由于这三个乡镇大部分农户都没有进行饮用水的改造,

第二篇: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于____年_月__日至__日由县人大常委会抽调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环保、水利、林业局工作人员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在我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在听取了县环保局的工作报告后,经过讨论,决定把**造纸厂排污池、县污水处理**沿线、**乡及**乡部分砖厂等处作为检查的重点。检查中通过座谈、调查、检查等形式对环保法在我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针对造纸厂污水池存在的险情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工作建议。通过本次检查,我们认为环保法在我县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做了宣传,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____年_月县人大常委会就对环保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后,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处理污染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_年来,我县环境治理工作进度缓慢,部分污水、废渣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现将本次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环保法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环保局____年成立以来,在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与水利、农业、林业、城建等部门紧紧配合,认真贯彻落实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开展环保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县人民政府每年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在全县范围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环保传单,并在县城内繁华地段设立宣传咨询点,接受广大群众的咨询和环境污染破坏行为的举报。并对我县违法排污或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拍成了照片,及时进行图片展,通过电视公开曝光,用反面实例引导广大群众增加环保意识。县广播台开设了“文明在线”专栏,积极开展环保法的宣传,增加了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特别是通过在_所中小学校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_、落实环保责任制,健全县乡两级环保网络

为了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县环保局针对单位工作人员少,没有监督执法队伍的问题,而环保工作涉及单位(部门)多的特点,与县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适合我县实际的环保目标责任书,每年与__个相关部门,各乡镇(场)签订责任书。各乡镇(场)积极落实责任书的有关要求,逐步建立起了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环保工作从简单认识向实质性重视的转变,从单一部门管理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

_、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我县的生态环境

县环保局始终把污染源的治理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现场监察力度,仅今年对全县污染源及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多次的检查,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_份,对___家单位(个人)进行了排污登记,依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和来信来访案件__件,对全县_家排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治理整顿,对噪声超标的歌舞厅在征收排污费的同时要求其限期整改,受到了附近群众的好评。通过对水源地、垃圾处理厂、医院废弃物的监察治理,使非法排污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

针对我县环境脆弱的问题,加大了对**山保护区、**河等资源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力度,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昆仑山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产开发等进行了执法检查,为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检查组在深入我县污染相对严重的部分地方检查后,一致认为我县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较多。

(一)环保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从检查的整体情况看,有关单位(部门)对环保法的了解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对环保法都不太了解,对环保局的具体职能不清楚,特别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对环保法不了解,认为自己交纳了排污费,而对治理污染问题视而不见。

(二)环保队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_、环保局自身建设不强,人员缺编严重。刚成立环保办时有_人,____年检查时工作机构有_人。目前成立环保局后,只有局长和副局长_人,人员缺编严重,无法组建设环境监察组,加之没有检查设备,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_、环保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环保局成立_年来来,县人大常委会至今没有审批过我县的环保中、长期规划。

_、_年来,县城所有污水一直引入**水库上面修建的污水库,但因对污水库管理不当,污水通过河流溢入***水库,导致水库污染严重。比里克其亚水库一直作为**乡、**乡、**乡的__个村、_万多人、_万多耕地的水源。由于这三个乡镇大部分农户都没有进行饮用水的改造,浇

地和人畜的饮用水都依靠这水库的水,因水源受严重污染,导致种植业、人畜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和地方病爆发率剧增。

_、由于环保工作涉及到农、林、水、畜、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协调各有关部门发挥整体效率上欠缺。

(三)个别污染源治理的不够,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_、环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采取有效

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但**造纸厂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便排出。_月__日检查时,污水已涝到池堤,随时都有决口的可能,县人大常委会根据这一险情,于_月__日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紧急排除险情的工作建议,_月__日就决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乡河流附近共有_家砖厂,个别砖厂将废渣直接倒入河中,而***乡的部分农民仍将这条河流作为饮用水源。

_**渠沿线生活垃圾污染严重,仅从电力公司向上___米左右就有_处垃圾堆放在河边,部分乡镇农民仍在饮用这条河里的水。

_、根据县水利局统计,我县乡镇仍有_万余户农民没有用上自来水。检查中在**乡__村这个**族聚集村,了解到全村只有_户用上了自来水。而我县目前地上水多处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污染,增加了疫病爆发的机率。

三、今后工作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_、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地加强普法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环保法的贯彻实施,加强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环境治理工作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单位在加强环保相关法规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经营者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守法,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职业道德。

_、严格项目的环保审批制度,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目前看,我县污染严重的单位主要是造纸厂和大型砖厂,现在县环保局在审批项目时可简化审批手续,但绝不能降低要求,要认真处理好环境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绝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而成为历史的罪人。

_、妥善处理好污水。造纸厂的污水池和污水处理氧化塘均地处田地,距离群众住宅较近,建议能够合理的规划。同时加快造纸厂排污管道延伸工作的施工进度。

_、县环保局要尽快制定出我县环境保护计划,县水利局要制定出我到水土资源保护计划和叶城县水土资源保护办法,对水源有影响或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不予批准,工程规划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法规,大力实施无污染生产,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县的环境状况一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

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8月上旬至10月中旬,常委会成立了环保执法检查组,对全旗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这次执法检查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重点检查了污染减排工作情况;近年来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情况。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议、实地察看,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旗当前的环境状况和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现将这次环保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评价

旗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能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

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在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来,结合工业园区的建设,我旗的环保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的情况下,全旗环境质量仍保持稳定,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控制在1.44万吨内,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控制在2500吨内,超额完成了市核定指标。

主要做法:

1、旗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环保目标责任制得以

进一步落实。每年与相关企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定期考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环保目标考核管理,强化了环境保护责任。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深入,公众环境保护意

识明显增强。每年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社区、学区环保手册3000余份,并于六五环境日及中高考期间悬挂横幅30条等,年投资达5余万元。在宣传对象、内容、形式上,均有所拓展,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3、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得

到了进一步的落实。截止目前,预审建设项目58个,审批环境影响评价63个,完成“三同时”验收项目7个,共否决突破环境容量、不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建项目20多个,并且完成了乌审召、图克、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呼吉尔图矿区、蒙大新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环评工作。环保、国土、发改、建设、农业、卫生、水利等各有关部门基本做到了依法履职,加强监管。

4、强力推进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一

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着力引导企业的环保观念;三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源头,严格把关;四是限期治理企业后督查,强力推进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

5、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采取明察

暗访、联合执法、夜间检查等方式,开展了限期治理及挂牌

督办企业、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安全污染隐患、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医疗固废专项检查等,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500人次,检查企业350余厂次,车辆400余台次。共查处违法案件103件,立案处罚1件,处罚金额2万元,结案率100%。

三、对进一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树立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宣传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宣传上,结合典型事例报道和环境违法的公开曝光,切实增强环保宣传的影响力。要进一步理清环保工作思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

2、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

坚持标本兼治,把环境保护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理念,重点鼓励和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速度。

3、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逐

步解决布局性污染。要结合城市发展,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要设置合理的缓冲区。

4、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生活垃圾处理

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大县城排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网集中处理;要研究建立符合我旗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模式。

5、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集中精力解决好影

响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要督促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同时,要将农村环境保护摆上突出位置。一要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工业。二要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要结合文明县城创建活动,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加强对城镇生活垃圾、污水等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三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四要严格规范开垦荒地审批手续,开荒绿化同步进行。

6、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效率。根

据环保监管工作任务的需要,加强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环保执法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的需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环保联合执法机制,消除执法盲区,为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优质的环保服务。

第四篇:环境保护法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原始阶段;农牧业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2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概念,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3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点,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

4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5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6环境保护法的作用: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

7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宪法;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纠纷解决程序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8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公众参与。

9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意义和贯彻:意义,是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障人体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贯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10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意义和贯彻:意义,可以获得投资省收效大的效果;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保证;可以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消极的应付转为积极的防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积极治理已有的环境污染和破坏。11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的意义和贯彻:意义,可以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利于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合理地利用;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贯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力度;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坏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环境保护共同负担制度。公众参与原则的意义和贯彻:意义,是促进环境保护事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贯彻,完善环境保护立法,从法律上明确规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权利;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加强社会监督。12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征收环境保护费;许可证;限期治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的概念特征和意义:概念,为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宜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指制定的调整某一类或者某一方面环境保护社会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和起主要作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具体性;系统性;特定性。意义,实现环境保护法目的任务的重要保障;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举措;实现协调发展原则的有效手段。

14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的特征意义原则:特征,综合性;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约束性。意义,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保障;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坚持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原则;坚持依靠环境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原则。1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和意义:特点,预测性;客观性;综合性;强制性。意义,是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6三同时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意义,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保证;是防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有效措施。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开发建设项目;确有经济效益的总和你刚和利用项目。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项目竣工后,提交报告书或登记表,由有关部门验收;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环保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17征收环境保护费制度的概念和意义:征收排污费制度概念,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意义,利用经济杠杆调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加排污者治理污染的能力;促使排污者进行技术改造,开展综合利用。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概念,为了防止生态破坏,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向从事对生态环境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的法律规定。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是利用经济激励手段促使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者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资源,从而保证其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为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破坏开辟了一条资金渠道;有利于树立公众的生态意识。

18限期治理制度概念和意义。概念: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区域和位于特别保护区超标排污的污染源,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意义:可以推动污染单位积极治理污染;可以推动有关行业治理环境污染破坏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改善厂群关系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19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实质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亦称环境保护标准。意义,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一定时期环境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20环境噪音污染的概念和危害。概念: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现象。危害: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干扰睡眠和休息;危害听觉;引发疾病和其他危害;危害财物。

21固体废物的特点。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具有污染环境和可利用的双重性质;具有可转移性

处置的多样性和可与环境隔离性;出突发污染事件外通常具有长期潜在性和迟滞性。22防止固体废物的原则的规定。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施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固体废物施行三化(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原则;禁止排放固体废物和强制处置原则;集中处置与分散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对危险废物实行特别严格的控制和重点防治的原则;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原则。2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概念,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法律规定的总称。意义,有利于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处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2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实施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违法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行为而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危害后果是指违法行为造成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后果;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该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后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练习,而不是表面得、偶然的联系;行为者有过错。23行政制裁: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而承担行政责任者,依法实施的惩罚措施。特点:行政制裁必须体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行政制裁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行政制裁必须严格区分制裁的主体和对象。24行政处罚: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二破坏或者污染环境,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特点: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相对人中得违法者;行政处罚的性质是行政制裁;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单方性强制行为;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24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原则,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处罚依据、刑事、幅度和程序对承担行政责任者实施行政处罚。25行政处罚轻重与行政责任大小相当原则,是指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根据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给予行政处罚轻重的程度。

26公正、公开原则,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违法者提起行政处罚程序,确认其承担行政责任的要件和情节,以及决定行政处罚时,必须客观、平等、不偏不畸、不隐瞒,做到公平和有透明度。27行政处罚形式: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和责令停业、关闭。

28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调查取证阶段;立案的条件,立案等级的具体内容,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检查工作,对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申辩和听证阶段;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听证程序。做出处罚决定阶段;六种不同的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期限3个月,处罚决定书的交付和送达7日。执行阶段;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处罚决定,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60天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15天,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的执行措施。

29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依法对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中违法失职,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所属人员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行政处分方式: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和开除。

30行政处分的程序:立案,调查,申辩,报批,决定,备案

第五篇: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领学人:荣县环保局 罗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号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章70条,比原法增加23条:

1、更新了理念;

2、完善了基本制度;

3、强化了政府、部门、企业责任,明确了公民的义务;

4、加大了处罚力度;

5、加强了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6、为公众参与环境环保提供了法制渠道,彰显国家重点治污的决心,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共识,新时期最有利的环保法。

一、新《环保法》的主要特点(创新突破)

(一)宣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思想

理念创新,此前立法理念依然是经济优先,要促进经济发展。新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二十字基本原则(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明确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了法律(第29条)轻者:行政责任,重者:追刑责。

(二)实行从“政策法”到“实施法”的转变 一是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现区域限批,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44条);二是国家在强力推进污染责任险之外,让企业主动 参保环境污染责任险,提升企业参险意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对污染损害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第35条);三是从结果违法上升到行为违法。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四)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问责、引咎辞职制度)

(五)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影响

(六)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有步骤的改善环境质量等。

(七)建立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1、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

2、企业承担主体责任;

3、公民进行违法举报;

4、社会组织依法参与;

5、新闻媒体进行舆论报道;

6、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八)增强了环境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

1、授予环保行政执法机关的查封扣押权;

2、授予环保行政执法机关以责令限产权;

3、授予环保行政执法机关的停产整治权;

4、针对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制定了罚款按日连续计罚制度;

5、针对未批新建,通过暗管排污逃避监管等违法行为,拒不整改的导入治安拘留处罚制度;

6、构成环境犯罪的,严厉追究刑事责任;

(九)加重了政府、部门环境监管的责任

1、规定了违反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严厉问责制度;

2、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的行政监察制度;

3、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刑事追究制度。

(十)环境犯罪的入罪门槛降低

1、规定了环境行为犯罪;

2、环境犯罪追究的范围扩大;

3、环境犯罪处罚从严。

(十一)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认真执行环境法律制度

1、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企业的依法管理,应对严厉的强制措施;

3、环境风险大的企业,应当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减轻企业环境;

4、持证排污;

5、加强企业监测、监控能力,保障不触及行政拘留和环境犯罪的门槛;

6、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治理无望的车间工艺和环节,应果断进行调整;

7、加强与环境执法机关沟通,严格执行命令。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即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三)完善7项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1、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2、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未批新建的违法责任;

3、完善了“三同时”制度;

4、完善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机制。

第20条规定:明确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控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

5、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第44条规定: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明确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分解,最终由企业落实。企业在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企业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6、明确了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需要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实现向环保部门办理申领排污许可手续,经批准获得许可证后方能想环境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第63条规定:未取证排污的,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且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给予行政拘留。

7、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维护国 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及其界限,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第29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区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三、强化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责任,明确了公民权利和义务

1、改善环境质量。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2、加大财政投入。第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第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4、对生活废物弃物进行分类处置。第3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5、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第40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6、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第47条规定:各级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7、统筹城乡污染设施建设。第51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四、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责任

1、改善环境质量。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到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2、加大财政投入。第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第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4、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第3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5、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第40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6.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第47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环评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7.统筹城乡污染设施建设。第51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五、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1.实施清洁生产。第40条规定: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第42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3.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排放,包括按照排污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第45条第2款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第44条第1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4.安装使用监测设备。第42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5.缴纳排污费。第43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6.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47条第3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7.公布排污信息。第55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8.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42条第二款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

1.公民的环境权利。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环境信息知情权,第54条第2款、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为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第56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为了保障公民的监督权,第57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公民的环保义务。一是公民应当低碳生活。第6条第4款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二是公民应当绿色消费。第36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三是公民应当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影响。第38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 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七、强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1.关于部门的职责。第10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根据第24条规定,环境监察机构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这种根据委托行使的职能,其法律性质属于行政执法职能。

各部门的具体职能有: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第13条);二是环境保护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第15条、第16条);三是环境保护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第17条);四是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第24条);五是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第25条);六是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第53条);七是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故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第54条);八是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实施行政处罚(第59-63条)

2.执法人员的违法责任。对监管部门的要求,承担责任:第68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1)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2)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3)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4)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5)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6)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7)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8)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此外第67条还规定: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八、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一是第21条规定: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二是第22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三是第23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四是第3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五是第52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六是第54条规定: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从而成为推行绿色信贷的信息基础。

九、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一是第3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二是第4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十、明确环境公益诉讼

第58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2)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十一、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第59条规定: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二是责令停业、关停。第60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三是规定了行政拘留。第63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此外,违法排放污染物,构成犯罪的,还要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县人大环境保护法检查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保护法》贯彻执行情况报告

    《环境保护法》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各位主任,副主任下面,我代表县政府就《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近年来,在县委的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

    长沙环境保护法

    发文单位:长沙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1-7-2 执行日期:2006-4-14 为控制我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市......

    环境保护法重点

    环境保护法重点 老师说的很快,有些没有记清楚,大概是这样,分ABC三卷,考试是其中一卷。 A卷 判断:1、环境保护法只是保护人类(错)目的有两个 2、是独立的(错) 还有民事和刑事 3、(错) 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颁布时间:1989-12-26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

    环境保护法讲义

    环境保护法讲义 第一节 概述 一、环境和环境问题 (一)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

    环境保护法 论文

    环境保护法论文 水工103 3100611104 霍星宇 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即使早已有之,而其积极的环境保护立法也并不落后于人,究竟为什么还是会遭到种种自然灾患的遗害,环境破坏问题......

    环境保护法论文

    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该方针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不仅有深远的启迪,还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对我国的环境立法和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