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家庭教育1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受到挫折,父母要及时疏导,帮助他们调整情绪。郑州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给出以下四种方法:
(1)情绪宣泄法。当孩子感觉心理受挫时,父母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通过正常的途径,让他们释放,保持心理平衡,不钻“牛角尖”,不走极端,引导他们“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如可通过交谈倾听,还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将因紧张情绪所积累的能量排遣出去。
(2)迁移法。父母要尽量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暂时避开挫折情境,如让其回忆一些愉快的事,也可听听音乐、打打球、散散步等。
(3)心理咨询法。父母可以通过找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对孩子的内心冲突和苦恼给以分析、研究、劝解、安慰、鼓励,减轻其情绪压力,改变其认识问题的方法,用新的、正常的经验代替旧的、反常的经验,使孩子摆脱矛盾,恢复心理平衡,并帮助孩子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更有效的发展和成就。
(4)父母要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施以心理教育,教育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父母可让孩子多与同学交往,通过平等相处,使孩子感受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
其实挫折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法,让孩子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和困难,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这比让孩子考100分对孩子更有用。
第二篇: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是幼儿园和家庭,但家长们往往把幼儿园当做了教育幼儿的主体。但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而家长应该重视的不仅是幼儿园环境,还应该有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每个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然后在幼儿园中教师往往按着普遍的大众的教学方法教导着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中存在很多性格不一,习惯不一的幼儿,但是老师只能在照顾大部分幼儿的前提下花较少的时间对个别儿童进行特别指导,这往往是不够的,于是便出现了家园合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对幼儿实行更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实现家园合作。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在一方面,在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是正常现象,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两个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争执,更多表现出来的不是宽容不是理解,更多的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对方的错,然后在幼儿园的大环境中,这样的问题是容易被忽略的,这便需要家长的合作,需要家长配合并在家庭中就要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有宽容理解的心态。因此,家庭教育在矫正幼儿问题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且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是启蒙性,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人格、品格的形成的起点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幼儿生长的首要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同的,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以在家庭中生活为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爱发脾气的性格。第二便是长期性,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要深远。第三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很宽。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呢?不是说是要让幼儿在家庭中学习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数字语言,做多少作业,而是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和习惯教学。
那家庭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什么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的教育行为。它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研究发现有这样几种类型:积极型、严厉型、成就压力型、溺爱型和极端行。最后概括分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民主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利,满足孩子合理要求,正确对待孩子犯错,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而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交往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是联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听他们讲各种有趣地事情,给他们说故事,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幼儿与家长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幼儿与父母有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就会变得开朗、外向,愿意自我表现并会对自我进行肯定。幼儿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个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大增,变得积极向上
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无视孩子合理要求,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过于苛求孩子把事做好,经常惩罚斥责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以家长说了算,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在权威型家庭中充满着严肃的命令、规范和要求,父母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控制,他们不能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性地、盲目地按父母的指令做事,逐渐失去自我和丧失自信,遇事后只能习惯性地等待着父母替自己解决,而不会主动去处理问题,最后只能成为父母个人意愿的“执行者”和思想的“代言人”。权威型的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很少或根本不会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让幼儿学这学那,在孩子身上投注了极大地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于是当孩子没有能达成父母的这些希望时,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是奉行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越来越“乖”,而在外面则会变得越来越霸道,欺软怕硬,他们相信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溺爱型: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经常娇惯放纵孩子,迁就孩子任何要求,迁就孩子的错,一切为孩子代劳,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当今的幼儿,不可否认他们是聪明的、机智的,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但在看智力的同时再来看他们的生活能力,却是如此的不堪。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5、6岁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在后面追着喂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曾经有一个幼儿点心吃橘子的时候他竟然连皮一起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会剥,不知道怎么剥,在家都是妈妈剥好喂我吃的。”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社会未来的主人,这样的主人如何能肩负起社会的重责?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都有兴趣,都想弄个究竟,而当孩子想去尝试和探索的时候,往往就会遭到娇惯溺爱型家长的阻拦。老师组织小朋友用粉笔在地上画画,所有的小朋友都画地很高兴,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粉笔丢在一边,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画啊?”他说:“妈妈说:'粉笔很脏,不能玩。'”老师突然发现欣欣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他不会搭积木,不会小
兔跳跳,不善于想象,欣欣说:“妈妈都不让我这么做。”是啊,父母的一句不允许,阻挡了幼儿尝试与探索的道路,湮灭了幼儿的无尽得想象,也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忽视型:这类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不干预孩子做任何事,不把孩子要求放在心上,不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事自己定,不过问或者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现在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就迫使许多年轻父母要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的工作上,于是对于幼儿的关心就少了,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幼儿的物质要求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们是否知道,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很强的名牌意识,他们觉得有的吃有的穿就可以了,在物质方面并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而在情感方面他们却要求的很多,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说话,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这是任何物质所无法取代的。文文小朋友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于是便将他托付给奶奶抚养,虽然经常看到文文穿得比其他小朋友好,也经常带高档的玩具来幼儿园,但却很少看到他笑,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文文奶奶说:“文文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虽然他们常常给文文寄回来漂亮的衣服和高档的玩具,但文文却一点也不开心,只有在爸爸妈妈回家的那几天才能看见文文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喜悦。” 像文文这样的孩子由于得不到亲情地关爱,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关心他人,交不到朋友,变得不和群和孤僻。
在这几种教育方式下,我们更倡导与建议家长采用民主权威型,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乐观、向上、独立、宽容、勇于创新的个性,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父母在寻求合适教养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以幼儿为前提,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对幼儿合理施爱,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并将不同的教养方式融合使用,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和形成优良的个性。
第三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的尊重,是幼儿成长中一缕温暖的阳光
深圳市幼儿园大二班冷佩秋奶奶——于彦春
幼儿是一株小苗,家庭的爱,是滋润他们成长的甘露;家长的尊重,是温暖他们身心的阳光!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但是,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心智尚未远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不需要尊重孩子,欺骗、责骂、唠叨、在孩子面前随意吵架、随时想树立绝对的权威……那么家长们或许以为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倘若长此以往,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渐渐加深,也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尝试一下。
一、真诚的表扬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应该说,家长对幼儿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幼儿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幼儿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
例如,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男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
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幼儿,本着“跳一跳就够得着”、“物有所值”的原则进行鼓励,即使幼儿一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家长也可对他克服困难的精神加以肯定,突出表扬某些比其他幼儿表现出色的细节,这样就在幼儿脑中根植下“努力了,参与了,就是好样的”意识,从而淡化幼儿对荣誉、对结果的看重。
家长同时必须切记的是,中肯的表扬必须来得及时,事过境迁之后再怎么表扬,对幼儿也失去了强化促进使用。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以无意注意为主,自制力差等,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兴趣,且兴趣不稳定。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一点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入手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尊心。家长在平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平等的人来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使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郊游,沟通感情,加强彼此的信任感,同时注意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切忌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热情温暖、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冷漠寡情、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前一种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好学上进和体格健壮,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放纵和身体虚弱。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孩子存在,丝毫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家长千万不可以为孩子可以忽视,只有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乱破坏东西,就满腹牢骚,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于是就唠叨不休地骂个没完。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跟他说“你不可以说这种话”,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
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五、说话有分寸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教育子女是有一些禁用语的。然而,这点却为不少家长所忽视。他们或许以为想怎么跟孩子说话就怎么说,丝毫没估计顾及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应该可以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做起。例如,有的家长随意否定小孩的人格,常常说“烦、笨蛋、没人要的小孩”之类的话; 有的家长会说“我才不需要你”“把你送给别人”“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的话 ;也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小孩,说什么“叫人家来打针”“要跟幼儿园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去”“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叫爸爸来骂你”……
不成想,家长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而家长却误以为一点关系都没有。更有甚者,会全然不顾小孩的能力,对孩子做无理的要求。例如,他们会说“快一点”“再做好一点”“连这个也不会 ”“打破了不行”“你怎么还尿床?”“为什么尿尿也不说一声”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和兄弟姊姊、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责骂自己的孩子说,“王大明都会,而你……”“鸿源哥哥都行……”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
尝试尊重孩子,把他当来成“独立的、真正的人”来对待,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
六、承认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家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再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此时,这将帮助孩子树立更健全的人格,更有自信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第四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尊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一、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本文主要从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学会理解(换位思考)、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愉悦地成长。
二、关键词尊重
沟通交流 理解 健康成长 尊重
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幼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他们成长的源泉;家长的尊重,更是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大人们自认为“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加健康愉悦地成长。
但是,很多家长自以为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可以不尊重,通过恐吓、责骂、欺骗、甚至更有甚者大大出手、以此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所谓的家长特权---“权威”,什么都是我说了算,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日渐加深,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个人仅从自己家庭教育中总结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下。
一、沟通交流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教导都是徒劳,父母所说的话在孩子们的耳中都是废话。家长应当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谈一谈,而不是和孩子们吵吵甚至动手打孩子,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有父母苦恼地说(包括我):“我让孩子到家先写画画,再玩,可是他根本就不听。”孩子为什么听不见也听不进父母的话,这跟孩子的个性、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很大关系。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静下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子,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所设想的 “完美孩子”,使孩子很不爽。甚至孩子会选择对着干,心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给孩子大胆发言,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然后再发表我们自己的想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灵和耳朵,这样交流起来就是事半功倍了。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信任、依赖。无论遇到什么孩子都愿意和我们分享,家庭关系才会更加的和谐,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且兴趣不稳定同时幼儿比较任性自制力比较薄弱。所以作为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的读一点幼儿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上初步的去了解孩子心理活动及行为,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的与孩子相处。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家长在平时要时刻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人、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可以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有勇气、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所以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可以讲讲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一天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收获什么、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还不是太好,通过这种沟通交流,加强彼此的信任感、亲切感,同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导,切忌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块。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和谐的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能融入到大环境中去;而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给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
记得有次和我家先生在家为了一个工作上的事情,我们观点不一致,于是乎,说话声音比较大,口气也不是太好,我三岁的女儿就跑过来:“爸爸、妈妈,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说话这么大声,不可以吵架的”。女儿的一句顿时让我愣住了,从那以后我和先生商量有什么事情的时大家要相互冷静,千万不可以这样子大声了,或者是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这样子。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通过这些行为举止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破坏东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刷的就表现出来了,然后就抱怨唠叨个没完甚至是责骂孩子。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说“你不可以这样子、怎么老是这个样子、怎么总是屡教不改”,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女儿收拾、整理自己物品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都会说:“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每次画完画不收拾好彩笔、蜡笔”等等诸如此类的琐事,我有的时候总是会说,再记不住,我就把你送到爷爷、奶奶家去寄养的话时,我女儿总是一言不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其实此时孩子心理更多的是恐慌,心里想的是妈妈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等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经常会像女儿道歉,并和她交流跟她讲为什么一定要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这样做有什么益处,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自己物品自己收拾好的良好习惯。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这将有助于孩子健康愉悦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第五篇:幼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01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离开我们,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但要怎样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样做好幼儿教育便成为我们每位父母的难题。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与深远。以下便是我平时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问,注重智力的培养。我们一直没有刻意的去教她学习什么,只是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认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在她喜欢看的书上面教她认一些字,给她一些她喜欢的书,让她自己学会看,怎样讲故事,平时在我讲一次故事,然后让她自己也讲一个给我听,使她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第二,尊重并引导孩子的思想,注重德育的培养。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在家里,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做过激行为。在孩子发现父母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承认错误,并引导她在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
第三,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平时,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就必须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父母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是会像孩子那样做吗?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观念、模式、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独立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学会涮牙、洗脸、穿衣等,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有自己的能力与知识。
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幼儿教育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渐知的过程,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庭环境的区别,造就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们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作为家长,我觉得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专业教师来完成,即学校教育。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也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教育的启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教育。
首先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喜欢书本。记得小孩还没学会说话前,我们就为他买书,并不厌其烦地讲给他听,还滔滔不绝地介绍周围的人、物、景等各种信息,不管他是否听懂,总之多与孩子交谈。家长也要做个表率,自己也可以多看书,哪怕你拿本书做做样子,孩子看到了也会喜欢看书,并很爱与人交流,性格也很开朗。进入学校学习后,对书本不仅不会讨厌,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其次,给孩子一个良好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小孩子上课一时走神,没听懂导致作业不会做,或粗心大意考试没有考好,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毕竟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一时的失误并不等于最后的失败,如果一直都很好,他体会不到挫折,也未必是件好事。有时候静下心来分析,小孩子一时考不好,别人问起来感到脸面上过不去,这实际上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想开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再对比一下自己,小时候读书是否都是那么优秀?可以说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还不如他们现在,那又有什么灰心呢?所以还是要摆正心态,作业不会做,我们要静下心来,启发点拔他,考试考不好,帮他分析原因,找出差距,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从故事我们知道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关键,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到处充满着诱惑,要使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必须从小培养孩子高尚的品格,从小就严格要求他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要有集体荣誉感。平时在家对他不说假话,这样也不允许他说假话。
最后,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不用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也不用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比如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要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习和考试,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来,这才是很关键的,现在独生子女问题、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上网安全问题,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问题,都有待老师、家长共同去寻找好的解决途径。
儿子已经上了两年半的幼儿园了,从他两周半开始进入幼儿园到现在2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经历着学校和“家”这两个大家庭的教育和关怀,看到他不断地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妈妈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心得里面最主要的几点:
一.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尽量说到做到,答应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应去开家长会,答应去学校接他,答应带他出去玩等等。父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然后去要求影响孩子做到。
××是个非常调皮好动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只有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经常晚上一放学回来就要看电视,如果马上强行把电视关了,他就会哭闹不干,于是他爸爸就给他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让他把每一条都自己念出来然后记住,跟他拉了勾勾,最后放了闹钟在边上,告诉他“看到短的指针指带8长的指针指到6就要洗澡睡觉了”,他也很开心地说“妈妈,我现在听你们的,你们等下也要听我的哦,你要给我讲2个故事”,他觉的这样才公平,于是我答应了他在他睡觉之前给他讲了两个故事.这样不但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和自立的关键。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正是他大脑发育的最佳时间,××还没上幼儿园之前就养成了每天午睡的习惯,如果我在身边陪他睡的话,他通常会睡上两三个小时。后来上幼儿园了学校也有午睡,经常听老师说他是第一个入睡的孩子。随着渐渐长大他开始学会早晚刷牙,每天早晨起床自己倒尿盆,学会自己穿衣服,最近竟然开始学叠被子了。
××又是一个非常好胜又心急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或一样东西他没研究明白的话他就会一直想弄明白为止,昨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跟我学叠被子,一直叠不好,于是我答应今天早晨再教他。今天早上我先起床准备去买菜,他说他也要跟我去,平常他是非要跟去的,可是今天很奇怪,等他穿好衣服他突然想了想说”妈妈,如果我跟你去买菜的话,等下被子就被爸爸叠光了”于是他留了下来只为能跟爸爸学叠被子。
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孩子好奇的事物面前父母必须表现出耐心和热情,不要过多斥责浇灭孩子的求知欲,而是多加表扬和引导。
三.适当奖罚
每天早上儿子总是饭吃的很慢,一碗饭放着半天也没动,于是他爸爸就跟他说“我们现在来比赛好不好,谁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洗碗”说到做到,于是他为了赢我们两个,通常都会很快把饭吃完,孩子就是喜欢玩,喜欢赢。适当的奖罚有助于改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必须站在同一条线上,不能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这样有助于让孩子分辨对和错。
其实说了很多相信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除了要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树立他健康的性格,在他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引导孩子,相信所有的父母最大的心愿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足够,这个心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明天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