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孩子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静心”训练
1.您先给孩子用一个一次性杯子,在里面放2——3厘米厚的大米,之后,用宽胶带把杯口封住。让孩子坐好,把杯子顶在头上。闭上眼睛,您开始记时。时间开始可用5分钟,逐日延长,最长10分钟够了。此时,让孩子把呼吸逐渐减慢,慢慢吸气,再慢慢呼气,而且要数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呼吸了几次。同时您最好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在这种氛围内,孩子的心会自然静下来。
2.和孩子一起,每天专心听时钟的滴答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专心注意的习惯。
3、听音乐打节奏,数出一小段音乐里有多少拍。
4、听歌曲记歌词。让孩子帮你记下某首歌的歌词。开始能听写下多少都可以,直到能听出一整首歌曲。
“静听”的训练
1.您读几个数组成的数列,用慢速读一遍,让孩子复述,说对了,再加一个数(例:3845——3845,90263—90263,162853——162853……)、事先告诉孩子,你要给他读一小篇故事,只读一遍。读完后,您会提几个问题问他。这样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听,并且要听懂,记住,才能回答。如果孩子的理解力还有些差,就要选择浅的故事,逐渐加深。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倒说词组或短句,一遍后,让孩子倒着说。如“白兔”——“兔白”,“我吃饭”——“饭吃我”——“我爱学习”——“习学爱我”。
4、同时告诉孩子几件事情,说一次,之后让孩子去做。如:“把这本书给爸爸送过去,顺便把厨房的灯关上,再倒一杯水来。” 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静视”的训练
孩子坐不住,这是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以高标准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说孩子坐不住,于是批评孩子,于是“怒气冲天”。其实孩子坐不住是有原因的,家长要了解原因,对孩子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和谅解,然后针对原因采取对策。首先来看是不是注意力的问题。成人也不能长时间专注一件事,孩子更是不能。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与年龄相关,孩子的年龄越小,注意力时间越短,孩子的年龄越大,注意力时间越长。资料表明,两岁的孩子,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7分钟;
四岁的孩子为12分钟,五岁为14分钟。也就是说,孩子年龄越大,专注于某件事的时间越长。因此,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求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应有所不同。比如孩子六七岁,却要他半小时目不转睛,毫不分心,就是强人所难了。
研究发现,孩子分心通常有下列表现:
孩子做事时,神情飘浮不定,注意的目标经常转移,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小猫钓鱼,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其结果是什么也没做好。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提不起精神、心不在焉,老是沉浸在幻想中。这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对这样的孩子,只要家长正确引导,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就能让孩子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超过父母的预期。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生理方面,孩子体质差、身体不舒服等,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有这种情况,最好到医院或请相关专家进行检查、治疗。心理方面,缺乏自信,缺乏耐心,过分依赖,心情不好等,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不当或成长环境不好造成的。
发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父母更应该认识到,注意力是可以训练、学习、培养的。比如让年龄小的孩子从说一则故事开始,不断地增加数量加以训练。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做有兴趣和可胜任的工作,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投入的时间逐渐增加。采取这些方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即可改善。
因此,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引导、训练,是能够提高孩子注意力的。资料表明,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很多孩子都能够养成专心学习、专注做事的好习惯。
来看看是不是孩子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孩子学习时坐不住,玩却能长时间坚持的话,孩子就不是缺乏注意力,而是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了。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即使在家长的监督下勉强坐到课桌前,他的心也不在学习上,早飘到游戏世界里了。
兴趣是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因素,是人学习的最大动力。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对它集中注意,并且能长期坚持。所以孩子如果玩他喜欢、感兴趣的东西,他能长时间不厌倦,如果让他做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恐怕坚持不了几分钟他就不想做了。
因此,要让孩子坐下来学习,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孩子对感兴趣,家长不要禁止,孩子对感兴趣的游戏往往能全身心地投入,对培养孩子聚精会神的习惯有积极的作用,家长应该把游戏与学习关联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达到学习的目的,孩子当然是乐于这样的,比如孩子对电子游戏感兴趣,家长就告诉孩子,游戏是程序设计师编制的软件,让孩子去学习探索程序设计,孩子有了这方面的愿望,可知识能力又达不到,他就会为了向着愿望前进而努力学习。
除了利用游戏的积极作用外,家长还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①让孩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先做最简单的题目,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就感,然后再逐渐引导孩子去做较难的题目,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②让孩子交叉学习,某一科目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学习某一科目到一定时间后,让孩子稍微休息几分钟后调整学习内容,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③适当奖励。孩子专心学习,完成作业后,允许孩子做他喜欢的事作为奖励。注意,奖励内容不能是金钱或者物质,这类奖励容易诱导孩子把学习的动力放在金钱和物质上。另外,奖励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奖励就失去了激励的效果。只能是偶尔在孩子表现不错时给予奖励。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归根结底是让孩子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学习以外的奖励感兴趣。
除了注意力、兴趣外,学习环境不好、受其他事物吸引和孩子天性好动等都是造成孩子坐不住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让孩子专注学习:
(1)创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时,家长把电视和关上,保持安静,不在孩子的房间里走来走去。
(2)不要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和图书给孩子,让他们左顾右盼,对新玩具和新图书念念不忘,不要让孩子喜欢的玩具出现在孩子的视线里。
(3)防止过分疲劳。大脑与人的身体一样,工作一段时间后会疲劳,从而导致力不从心,不能坚持注意某种事情,甚至对必须进行的学习也难于保持注意。碰到这种情况,休息之后再学习,效果更好。保证书桌和座椅的高度适合孩子的需要,避免不舒适所造成的精神疲劳,这也是防止过分疲劳的重要方面。
(4)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但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更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5)不能迁就孩子,要强化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有时候孩子想喝水、吃东西,并不是真的口渴、肚子饿,而是抗拒学习的一种表现。这时,父母应该采取强行限制的办法,停止孩子的这类举动或拒绝这类要求。孩子想看电视或玩玩具,可以告诉他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或玩玩具。不能因为孩子说看了电视或玩玩具后再学习,就答应孩子的要求。
殷老师,儿子今年上一年级,老师反映我儿子上课做小动作或者发呆,请问我们做家长怎么办?
回应:这位家长,您好。你所反映的问题是个普遍现象,来咨询的父母有近一半会提到这个话题。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后,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态会随着老师的反馈而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老师可能是除了你之外最容易直接表达对孩子看法的成人了,通过老师的反馈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因此,对于老师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但是也不要过分
紧张和焦虑。老师反应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问题,比方说你提到的的这个问题,孩子上课做小动作和发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如是老师上课的精彩程度有待提高,一堂不能抓住学生的课,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怎么说都和老师的讲课水平和组织教学的功力有关系。这么说是希望你在重视老师的反馈时,也能稍稍理性地看待老师的反馈,因为父母常常会因为老师的反馈而过分紧张,特别是面子觉得受不了,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对孩子的现状非但没有改观,反而容易在焦虑心态下把教育带向一个更为糟糕的状态。上面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待老师的反馈,不是让你忽视老师所反映的问题,也不是让你去和老师理论,教老师如何教学。而是希望你能有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老师。老师所提出来的课堂问题是希望家长能够在家庭中对孩子施加一定的影响,但是问题是,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是态度问题,认为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走向唠唠叨叨的说教或者训斥,希望用嘴巴说出一个好孩子出来。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孩子的角度看,首先是孩子适应集体的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这也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你孩子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属于发展性的问题,在很多孩子身上都会出现。既然是发展性的问题,就需要用积极推动孩子发展的方式去解决。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指令性的练习,如给孩子一段话让他有程序地做几件事情,训练孩子的听觉反应和短时间的记忆处理能力。因为在课堂上很多孩子听不进去原因是听觉处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所致。
第二,可以让孩子在每天晚上花上一点时间对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保证孩子第二天上课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因为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神经兴奋时间和强度是有限的,孩子的分神很多情况下都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经意间就走神了,那是神经的自我保护。一堂课40分钟孩子是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的。如果孩子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提前做预习和熟悉,那么上课时就能有重点地学习,而不至于因为过分神经疲惫导致分神。总之,对孩子而言,这个过程不是轻而易举的,父母和老师都需要有耐心,特别是父母更要有耐心,既要对孩子有耐心又要对老师有耐心。孩子的进步不是突飞猛进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序渐进的,父母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过程正确了,结果就不会偏离太远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rj.5ykj.com/HTML/7781.htm
第二篇: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教学内容:上课坐不住怎么办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克服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根据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主动并且积极的改掉坐不住的坏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设置问题
谈话:同学们,课堂上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总想做小动作,一会摸书,一会动笔,或冲别人做鬼脸。这样不仅学不会知识,还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怎样克服这些问题呢?
2.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克服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
二、交流方法
1.思考
谈话:大家都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方法
(1)同桌交流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上课时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三、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归纳总结方法。
1.揭示做作业的重要意义: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不是个好的现象。它是你长期形成的坏习惯,改起来并非易事,但是你必须下决心采取措施,及时把这个坏习惯改掉。
2.指导的方法:
(1)提前一分钟进教室,静下心来,快速的进入上课状态
(2)上课期间,如果老师用眼光来盯着你,你要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立即坐正,认真听讲。
(3)订立一个小小的目标。上课时,你要明确的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尽力减少动的次数。以前上课我动了五次,那么今天我只动三次,明天争取表现得更好。这样循序渐进,你一定会成功。
(4)在显眼的地方贴一个纸条,警示自己。可以在显眼的地方。如铅笔盒上或者书本上,写上“管住自己,认真听课“,以此来增强自控性。
(5)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做游戏。按照学校里的姿势做好,静坐10分钟,一定要坚持到底。
3.小结:上课认真听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你的听课习惯和学习成绩。从今天开始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第三篇:孩子坐不住的提升方案
一位家长问:
我的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老师说上课总是坐不住,不认真听讲,我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了?知心老师回复:你好,孩子上课坐不住,不听讲,这是很多孩子的毛病,特别是大多数孩子的毛病,怎样引导和纠正。
(一)参加学习能力训练。孩子年龄小,正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养成学习习惯的好时机,孩子的注意力 细心程度 记忆力等都需要训练,只要孩子各种学习能力强了,学习起来更轻松和优秀。
(二)让孩子参加精细运动,如下棋 练书法 或者每天安静坐10分钟不动的训练,渐渐孩子有好转。
(二)去医院儿科看看,测试一下多动的情况。
一位家长问:
你好,我外甥,好像一直都比较粗心,写作业拖拉,上课还老是走神,尤其最近老师说有些自闭了都,和他交流,他自己也说想好好学习,但是没有办法,请问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知心老师回复:你好,孩子粗心也比较正常,但就是粗心的量多或少,如果孩子很多题目是因为粗心而出错,那肯定影晌成绩。老师说孩子自闭,可能是从孩子情绪低落,不喜欢说话,学习没积极性,这样的孩子坐在教室里,东张西望,情绪低落,爱走神又粗心,所以知心老师建议:
(一)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尽量自信,把低落和忧郁的情绪转变过来,紧张和忧郁是注意力集中的大敌人。
(二)参加学习能力训练,孩子粗心,是由于注意力和视觉能力不强,经常出现看错 抄错 数字混淆等简单的错误。知心老师可提供训练资料。
一位家长问:
知心老师你好!我家小孩今年上二年级了.数学英语都蛮好的,就是不太喜欢语文,胆子又小想学又不敢问老师同学.该怎样让他对语文感兴趣呢?
知心老师回复:你好,孩子成绩不错,数学和英语成绩很好,那证明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错的,为何语文成绩不好呢?
(一)语文需要理解能力,需要看懂题目,理解词语和句子,这些比较有难度,你孩子可能需要提高,多念句子和短文,让他理解。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注意保持的时间一般为7-15分钟,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首先觉得上课时间太长,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要想让孩子坐得住,应从坚持性入手。
1.家长可以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2.再选择绘画、看书或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3.将两个时间的均数作为目标〔一般从10分钟为起始〕,家长与孩子一同玩〔开展〕孩子不感兴趣的一类活动,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可以给予小小的物质鼓励;
4.家长离开,让孩子自己玩不感兴趣的活动,并延长时间,成功了,再给予适当的小鼓励;
5.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自己设定坚持的时间〔20分钟左右,小学的课中段有放松活动〕。
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坚持住,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如事先答应的“本周内天天按要求活动并坚持×分钟时间,全家星期天到公园玩”,就不兑现。
3孩子上课坐不住家庭训练方法
“静心”训练
1.您先给孩子用一个一次性杯子,在里面放2——3厘米厚的大米,之后,用宽胶带把杯口封住。让孩子坐好,把杯子顶在头上。闭上眼睛,您开始记时。时间开始可用5分钟,逐日延长,最长10分钟够了。此时,让孩子把呼吸逐渐减慢,慢慢吸气,再慢慢呼气,而且要数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呼吸了几次。同时您最好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最好是古典音乐。在这种氛围内,孩子的心会自然静下来。
2.和孩子一起,每天专心听时钟的滴答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专心注意的习惯。
3、听音乐打节奏,数出一小段音乐里有多少拍。
4、听歌曲记歌词。让孩子帮你记下某首歌的歌词。开始能听写下多少都可以,直到能听出一整首歌曲。
“静听”的训练
1.您读几个数组成的数列,用慢速读一遍,让孩子复述,说对了,再加一个数(例:3845——3845,90263—90263,162853——162853„„)、事先告诉孩子,你要给他读一小篇故事,只读一遍。读完后,您会提几个问题问他。这样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听,并且要听懂,记住,才能回答。如果孩子的理解力还有些差,就要选择浅的故事,逐渐加深。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倒说词组或短句,一遍后,让孩子倒着说。如“白兔”——“兔白”,“我吃饭”——“饭吃我”——“我爱学习”——“习学爱我”。
4、同时告诉孩子几件事情,说一次,之后让孩子去做。如:“把这本书给爸爸送过去,顺便把厨房的灯关上,再倒一杯水来。” 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静视”的训练
1.给孩子写一些连续的数字(至少200个数字),让他正着读,倒着读,看读错多少。或者让孩子读课文,正读倒读,反复练习。
2.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
3.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
第四篇:孩子上课乱跑(本站推荐)
孩子为何坐不住
首先孩子坐不住有别于多动症,不属于病态,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坐在座位上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打扰他人;做事有头无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随环境分散;行动不经思考,不顾后果;经常尖叫、争吵、爱捉弄人等。
1、不良卫生习惯。孩子到了四五岁,最喜欢乱坐,家长还让他穿开裆裤,引起了下体的一些疾病导致孩子坐下来以后老觉得痒痒,因此动个不停。
2、环境影响。孩子活动的环境噪音很大,或有其他干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静心。
3、紧张刺激。过多的刺激和情感上的不满会导致孩子多动。例如,有的孩子长时间地玩游戏机,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不能平静;有些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正常活动,动不动就对孩子打骂体罚,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导致孩子在家坐不住而到处乱跑。
4、有些活动,量太大,时间太长,或孩子对活动本身不感兴趣,因此坐不住。孩子坐不住可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纠正: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帮孩子勤洗勤换衣裤,尽早给孩子穿上闭裆裤。
(2)创设安静的环境。如供学习用的房间应少放杂物,多放些玩具、图书、文具;适时关好门窗,以免周围噪音刺激。
(3)不让孩子长时间地玩游戏机,看电视时让孩子保持一定距离并严格控制时间。
(4)强化正确行为,坚持正面引导。坐不住的孩子有时若能安心游戏和作业,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某件事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如果乱跑、大喊、恶作剧时则应给予批评或取消某种权利。
(5)开展活动,培养孩子兴趣。利用孩子爱玩的特点,让他多参加一些有趣而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活动,如搭积木、玩橡皮泥、拼图游戏等,提高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延长他们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亲子课上家长该怎么做?
亲子课上家长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这是我非常想和家长交流的一个话题。亲子课是否能够达到效果,与父母的配合是分不开的,然而很少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与大家讨论。首先,亲子课是给孩子上的,也是给家长上的。孩子在上课的短短的时间内通过游戏的方式,接受到语言、音乐、精细动作、大动作、社交等各方面的锻炼,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所有的锻炼不应该仅仅限于上课的30分钟,亲子课的效果如何更大程度的取决于下课后课上所学的东西在家庭中的延续。同样的课程,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孩子不会因为一节课的练习就真正达到某种能力,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在无数次的亲自体验中得到的。所以,在课上所作的游戏和锻炼,要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有重复和体现。学习该如何和有目的的与孩子玩游戏是家长带孩子上亲子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家长在亲子课上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努力记住老师课堂上的游戏和目的,认真学习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其次,宝宝在上亲子课的过程中,最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四处游走,不听/不看/不配合老 师。这种现象最常出现在最初几次上亲子课或者不经常上亲子课的宝宝身上。既然这是最最常见的问题,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既然是普遍的问题,也就说明这是正常的,请父母不要认为是孩子的毛病,因为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更不要总是试图去控制孩子。孩子在刚接触亲子课的时候,并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小集体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平时都是在家里比较自由,让孩子明白在集体中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是宝宝社交方面很重要的进步。小宝宝的学习更多的是模仿和自我体验,不是通过语言教育来学习的。所以在这种时候,家长要做的是配合老师的要求与大家一起做,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宝宝,不要总想着要控制宝宝。宝宝看到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明白这是一个规则,也会自愿的遵守的。另外虽然老 生常谈还是要说明的是,宝宝不会因为四处游走而学不到东西的,小宝宝都是吸收性心智,无意识的吸收到很多,这也是许多妈妈感慨的“不知什么时候学的”,没有刻意的学,却吸收了。我见过有些妈妈对于宝宝上课的乱跑的状态感到很不好意思,下课后话都不多说将还在兴头上的宝宝拉回家,当时我很想和这位妈妈交流一下,可是她没有给我这个机会。在整个课上,妈妈都在对宝宝说,“快去„„快看„„快做„„”,而自己在旁边也没有加入我们。可是妈妈的行为是宝宝最好的榜样啊。妈妈的陪伴会让宝宝感到是在做一样有意义的事,因为妈妈都那么专心的在做。与宝宝一起做,而不是把宝宝放在对立面上来控制宝宝。再次,小宝宝所学习到的东西不会马上的表现出来,0到3岁基本都是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表现出来,给父母很多惊喜。这也是亲子班与幼儿园的最大不同,不是说今天学到什么了回家就会做什么,就像说话一样,宝宝听到了,但是不会说,等到生理发育到足够成熟,再加上平时所听的语言积累,会在1岁半到2岁之间学会用语言表达。如果在宝宝会说话之前我们没有给他任何的语言积累,那么到该说话的年龄他也不会说的。所以,家长带宝宝上亲子班的时候,请一定放下“宝宝没有学到了什么”的想法,不要强求宝宝有所表现。说这些不是站在亲子园的角度上,而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急迫的心情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宝宝,而失去学习或者游戏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好好保护的东西,想想看成人的我们,还有多少兴趣呢?有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多快乐的事情来做。最后,是说一些请妈妈们注意的事情。陪宝宝上亲子课的人可能是父母,老人或者是阿姨,无论是谁,陪宝宝上课的时候都要投入。一起与宝宝进步是一件愉快并且极有意义事情,所以尽量不要在课堂上聊天或者随意走动。这对宝宝都有影响,也是对宝宝的反面教材。一般妈妈比较注意宝宝的成长,所以妈妈的态度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其他看护人。平时关于上亲子班的事情最好能与家人多多交流。鼓励爸爸能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平时上班接触较少,亲子课堂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很好的机会。说到这儿又回到
1-2岁的幼儿,喜欢打破东西,破坏工具,乃是“肛欲期”的特色。因其自我的控制力正在发展之际,对自己的行为与脾气有时还无法控制。如用剪刀剪坏小娃娃,用牙齿咬坏衣服等。对于这样的破坏性行为,做父母的只要告诉幼儿,这是不乖的行为,用富于情感色彩的寓言故事或游戏,来提醒并帮助幼儿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可以,注意不要对孩子实施过分的处罚。
儿童发展到3-5岁时,其自我控制力已渐趋成熟,一般不会随时发生攻击或破坏性的动作了。但偶尔仍会因情绪不好而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做父母的,要用心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为何乱拿别人的东西,针对其心情不快的理由,适当地用生动的故事或寓言来引导启发他,避免用生硬的说教,更不要一味地去训骂孩子,让孩子逐渐养成管理自己情绪的习惯。
到了6-7岁的学前期,孩子可能会因心情问题动手打同学,发脾气,摔东西,破坏公共物品,乱画墙壁等等。作父母的,一方面要去了解儿童动怒打人或破坏东西的具体原因,另外,也要根据其攻击或破坏东西行为的轻重后果,给予适当的处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让孩子直接品尝到不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当然后果不是怒气、责骂、唠叨,甚至威吓说“我不爱你了”,真正的后果应是一个教训,例如罚扣零用钱,罚扣玩耍时间,而最奏效的就是最心爱哪件,就盯着专扣哪件。孩子愈小,愈必须说罚就罚,不可拖拉,对他们而言,最有效的就是说不可以就不可以,绝不妥协。总之,做父母的必须坚守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抵挡住孩子的“诱惑”,让孩子明白自己失去控制的破坏性行为,理应受到惩罚的规则`,使他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再发生。但强调手段不可以以暴制暴。
此外也有些特殊情况,有些孩子的破坏、攻击性行为,是与其脑部发育情况有关的,如有严重的“多动症”、“智能发育不全”或“抽动症”等,孩子因对内外应激的忍受力降低,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减弱,容易发生攻击与破坏行为。对于这样的情况,使用适当的药物,可能会减轻其攻击性行为。但必须经由专业的机构做出评估,才能对症治疗。
规矩的“教”与“不教”
幼儿教育家孙瑞雪老师提出: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六大基本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孙老师提示:在一个文明、平等的环境中,如果想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须有这些规则来保证。成人也能够遵守这些规则,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证。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他做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不好的”、“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的轨道。这就是我倡导的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同样碰到这些困惑,呵呵。有些理念知道,执行上不到位。我想,有些规则是需要的,但没必要太多。根据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制定几点必须要做到的原则性规则,比如:吃饭睡觉安全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原则,其他的,可以适当放手,给他自由。然后,要坚定执行,不能说话不算数。而且,要事前告诉行为后果。就是如果不执行,会有怎样的结果,让孩子自己做出遵守还是违反的选择(这也是给孩子自由哦)。
还有,在态度上,如果孩子违反了,也应该坚持但温和地执行后果,不要演变成教训和新一轮的不开心。就事论事就行了。
对幼儿而言,一些原则性的规矩,一定要严肃地“教”他们,对孩子们说“这样是可以的,那样是不可以的!”比如:带电插座不能碰;煤气开关不能动;开水要小心;绝对不可以玩火;在大街上不可以到处乱跑,等等。
而对于有些规矩,单一的“教”不见得会有很大的效果,应该在“不教”中引导和培养。家长平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及家庭的生活规律,孩子自然就会学会。比如:爱清洁,讲卫生;按时吃饭;饭前洗手;早睡早起;好玩具与朋友分享,等等。我相信这样的“不教”,可以让孩子的个性成长在遵守规矩的高速路上自由地驰骋。
规矩是种纪律。记得曾带儿子去上一堂早教亲子课,有个孩子特别顽皮,老师上课,他总捣蛋、破坏,不但影响别人听课,也干扰老师上课思路,而他的妈妈就在一旁毫无表示地看着他。后来交流中了解到,那个男孩的妈妈是位教师,她不想过于约束孩子,而是希望孩子个性化地成长。但即使“个性”也要遵守纪律,也要讲求规矩。“个性”是个人行为,而规矩是公共行为,不论我们的教育理念如何不同,在公共场合,都需要给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儿子很爱吃螃蟹壳,有次去酒店,当他享受完一只大大的螃蟹壳后,嚷着要夹 4
第五篇:孩子上课神游怎么办
教育反思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总能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
1.小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个别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
1.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
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6.与家长沟通好,共同改变他的上课习惯。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培养精力集中的好习惯。
【21CN教育-孩子上课老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学大教育的专家指出孩子上课走神,就会造成知识疏漏。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就是因为思想涣散,课堂上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所以导致基础薄弱、知识生疏等等一系列学习问题。孩子上课老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问题表现:
1、课上精力无法集中,开小差。
2、写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神游”现象。
3、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同学讨论。
原因分析:
1、之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消化好,跟不上课堂进度。
2、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所以思想涣散,易受外界打扰。
3、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枯燥,导致学生兴趣注意点转移,无心听课。解决方案:生动讲,巧抓学生兴趣点,吸引学习好奇心。专心听,老师一对一解疑难,集中学习注意力。敢于问,师生合作交流,共同提高课堂效率。重点记,课堂勤记笔记,上课不再开小差。
孩子上课不专心学习老走神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专心学习老走神,怎么办?
听课是学习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给每个学生的每天规划了6-8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当别的同学上课在专心听讲,自己却上课走神,毫无疑问自己的学业就要落后了。上课走神,就会造成知识疏漏。很多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因为思想涣散,课堂上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所以导致基础薄弱、知识生疏等等一系列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 课上精力无法集中,开小差写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神游”现象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同学讨论。
原因分析 之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消化好,跟不上课堂进度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所以思想涣散,易受外界打扰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枯燥,导致学生兴趣注意点转移,无心听课。
解决方案 生动讲,巧抓学生兴趣点,吸引学习好奇心专心听,老师一对一解疑难,集中学习注意力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