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

时间:2019-05-12 03:1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

第一篇: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 本文Tag标签: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目的不是让孩子一味听家长的指令,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规范,在任何场合都能自觉地控制行为,遵守规则。家长的作用极其关键:家长自己的行为方式直接给孩子提供效仿的模式;家长的育儿风格对孩子自我规范的影响持续一生;家长的管束策略影响孩子能否及早树立自我约束的意识和愉快地学会自我规范的有效方法。

(1)家长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学会内化规则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孩子的所见所闻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孩子看见家长或同伴违反了规定却没有受到惩罚,孩子就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缺少规则意识。

(2)家长的育儿风格

孩子缺乏自控多半不是孩子的错,虽然有些孩子的天性活跃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受诱惑,但家长的教育方式构筑的成长氛围才真正影响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的养成。

有研究发现缺乏自我控制的成年人,大多来自于父母不能提供自控典范的放任型家庭。尤其在青少年初期,如果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利益放在一边,不能理智地用一贯的原则和纪律约束孩子,只在自己极为愤怒时对孩子加以管束,被父母的暴怒吓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学到如何有效控制冲动。而控制过度的成年人往往来自于权威型父母主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而且喜欢运用引起孩子负罪感的方法来惩罚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怯懦、内向、压抑和自卑。而权威型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孩子成就自我约束,对孩子的行为奖惩有度,就容易造就责任心强、能够自我控制并具有成熟的道德感的孩子。

(3)家长的管束策略

如果家长专制、刻板,孩子就容易学会自我惩罚并缺乏自信。当家长用负罪感或收回对孩子的爱来惩罚孩子,孩子会变得恪守信条,不知变通。当家长使用严厉的,令人琢磨不定的方式惩罚孩子,并不作任何解释,孩子最不容易形成自我规范的意识。如果家长用温和委婉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在道德方面就会更成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规则的语言表述很关键。向孩子讲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如何转换角色,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等,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体验服从规则的益处和快乐。

家长的管束策略必须适应孩子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如果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自我控制的限;如果家长的引导措施不能为孩子接受,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家长应该反省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容易“出格”的孩子尤其需要如此。对他们的管教可能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创造性,但我们不能只接受那些一点就通、懂事听话的孩子。10岁的小跃的外号叫“猴精”,他被父母和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孩子。他在课堂上捣乱,老师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最后只好叫他爸爸坐在他旁边陪他上课。在家,妈妈怕他出去闯祸,有时把他锁在房间里,他轻轻一翻就从气窗逃了出去。爸爸的痛打也已是家常便饭,不起作用了。当他在接受心理咨询专家的辅导时,却渐渐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自卑。他说:“老师讨厌我,同学笑话我,爸爸妈妈打骂我。我从来就没做对过一件事。”小跃的妈妈说,儿子老缠着他,一天要给她打好几个电话,有时老远地走路到她上班的地方找她。他有时哭着问妈妈:“你为什么无缘无故打我?”他把母亲视为避难所,可惜母亲并不理解孩子的彷徨。没有人知道或尝试了解孩子内心的委屈。他看上去无法无天,实际上是个惶惑不安,渴求帮助的孩子。

任何管束策略都需要建立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家长在采取措施强化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时,需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他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我如何才能帮助他?只有通过沟通,建立了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情纽带,管束策略才可能行之有效。

自我控制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会等待是第一步。

延迟满足(delayedgratification)

延迟满足,就是孩子能够等待,推迟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间。比如,孩子选择把糖留到明天吃。别小看这样的选择,即便你告诉他今天少吃一块糖,明天可以吃两块,孩子也需要一番思想斗争才能下决心放弃立刻可以得到的满足。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精神考验,是冲动与克制、放纵欲望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冲突的缩影。孩子如何选择折射出他的性格特征、自我规范的能力、道德发展水平,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未来的走向。曾有研究表明,那些四五岁时能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人格特征上与那些无法抵御即时满足的孩子的差异明显。前者往往自信、头脑清晰、善于把握大局、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而后者则约有1/3的人缺乏这些优良品质,比较羞怯、遇到挫折时自我否定、嫉妒心强、脾气暴躁,不会“做人”,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见,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容易长成睿智、成熟的青年,而迫不及待享受现在的孩子,则容易成为冲动、不顾大局、缺乏远见的人。

可是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而且总是尽可能快地满足孩子。孩子深更半夜要吃鸡腿,妈妈立刻打发爸爸去肯德基买。孩子说要出去玩,父母没等吃完饭就出了门。这样的溺爱,容易惯出孩子的骄横性格,还使孩子失去了锻炼克制冲动、约束行为的机会,容易经不起诱惑。

实际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以牺牲暂时的快乐为代价的。比如,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放弃一些娱乐,抓紧时间学习。延迟满足对一个人获得远见、学会自律、明确目标、取得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十分重要。

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家长除了有时故意不立刻答应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磨练的机会以外,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做到延迟满足。

a.加大延迟满足的力度。

延迟后的满足越有吸引力,越能促使孩子放弃目前的满足,并坚持到规定时刻。比如,你对孩子说“今天不看电视,明天可以到游乐场去玩”要比你说“今天不看电视,明天可以吃个冰激凌”要诱人得多。孩子更愿意,也更能够克制现在看电视的欲望。但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强,家长也要逐渐降低延迟满足给予物的价值,代之以更多的社会性奖励,以免孩子产生对物质奖励的依赖。

b.让孩子明白延迟满足的好处。

孩子明白了延迟满足的好处后,就容易说服自己克制冲动。对于年幼的孩子或特别任性的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可能行不通,家长需要耐心地反复地给孩子强化“等一等更好”的概念。但孩子不喜欢家长的唠叨,家长可注意抓住生活中的一些恰当时机,给孩子制造一些悬念,让孩子发现等待会有惊喜。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或参与一些物品的加工流程,让孩子理解美好事物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

4岁的小爱有些任性,平时要求得不到立刻满足时,会大哭大闹。妈妈有一次带她去买蛋糕,特意请师傅现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房子蛋糕。小爱在操作台前看面包师一点一点给蛋糕做花,等了半小时后终于拿到了一只漂亮的小房子蛋糕。妈妈说:“你看,如果我们不等的话,只能买一只平常的蛋糕。等了一小会儿,就有一只小房子了,多好啊。”妈妈还给小爱买了一棵菊花,小爱每天给花浇水总要问:“怎么花还不开呢?”妈妈就说:“耐心等一等,过几天就开了。”过了几天,菊花真的开了,小爱特别高兴。妈妈又提示她:“你看,等一等花自己就开了吧。”渐渐的,妈妈再要求小爱“等一等”时,她就不像以前那样不依不饶了。c.利用小伙伴的影响。

孩子在群体中更倾向于选择延迟满足。因此,让孩子知道他的朋友作出了延迟满足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作出同样的决策。

午饭刚过,3岁的西西就要喝饮料,妈妈不让,就说:“如果你现在不喝饮料,午睡后可以吃一个冰激凌。”西西开始不干,但当他看见6岁的姐姐同意现在不喝饮料以后,也改变了主意。

d.让孩子掌握抵御诱惑的策略。

教孩子一些抵御诱惑的方法,如,通过唱歌、做游戏来转移注意力、自我劝说、想像得到满足后的兴奋和自豪、反复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要改变”来自我强化等。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的起步是让孩子认识到延迟满足比即时满足更“合算”,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吃饭前不吃巧克力,吃饭后可以得到两块巧克力。但最终是要让孩子学会自觉地控制冲动,形成习惯,并以此自豪,而不是学会为了获得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宜之计。关于无理取闹

任性是孩子失去自我控制的最常见的表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都有失望、沮丧或不满的感受。有些时候,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仅仅是哼哼唧唧几声,或让父母轻轻抚慰一下就平静下来。可有时,孩子会闹得天翻地覆,甚至歇斯底里,他们发脾气时的巨大能量会超乎你的想像。

2岁左右的学步儿阶段是任性发作相对频繁的时期,这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但家长的教养方式得当可以有效减少孩子的任性发作的次数。有研究表明:如果家长使用转移注意力、讲道理、忽略孩子的发作和批评的方式,孩子的任性行为明显减少。但如果家长采用满足孩子的要求、哄骗、安慰和威胁的方式对付孩子的任性,孩子不仅任性发作的次数不会减少,而且愤怒的情绪还会持续更久。

实际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往往是有理由的,可这些理由有时被大人认为不正当,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孩子的感受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的生理、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还很有限。能有效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家长有一些共同的经验:

a.重在预防。

孩子,尤其幼小的孩子任性发作与他们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当孩子饿了、乏了、生病了的时候,最容易一触即发,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生理需要节奏,建立合理的作息规律,使孩子的生理需要及时得到满足。当孩子适应了一种有秩序的生活.对于下面要干什么有明确的预期,会减少许多因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兴奋和不安,同时也减少了自己的愿望和家长的要求相冲突的情况。家长也因为孩子生活的有规律,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减少忙乱和烦躁。但孩子的作息时间的遵守不能像火车时刻表一样严格,要根据孩子当天的情况灵活的把握。当孩子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家长首先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缺少了睡眠、前一时间段是否玩得过量了或是身体不舒服了,然后及时采取措施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午11点,2岁的俊俊显得有些烦躁,连他最喜欢的玩具都没有心思玩,还闹着要妈妈抱。妈妈想起今天早晨俊俊起得比平时早,可能他是犯困了。果然,她发现俊俊老是揉眼睛。妈妈正在做饭,但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抱起俊俊,一边逗他玩,改善他的情绪,一边拿出给孩子准备好的饭菜,马上让孩子吃饭。孩子吃好饭,12点不到就安静地睡觉了,比平时早了差不多40分钟。

晚饭吃过不久,立立就开始不耐烦,皱着小脸,哼哼唧唧地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妈妈正忙着做家务,就拿出许多玩具,打发孩子去跟爸爸玩。爸爸说:“立立好像要睡觉了。”“怎么会,她平时9点钟上床还在磨磨蹭蹭不肯睡呢。”又过了一会儿,立立开始哭闹,妈妈发现孩子真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就赶紧喊孩子的爸爸:“快烧热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准备好洗澡水,孩子怎么也不肯下水,挺着肚子,绷直双腿,大哭大叫,满头大汗。爸爸妈妈哄都哄不住。好不容易孩子哭累了才睡。

有时孩子会否认自己犯困,许多孩子在眼睛发红,倦意满面的时候仍固执地声称不睡觉。这时候,家长如果坚持把孩子送上床,可能会引发抗议和哭闹。家长可以找个过渡的台阶,让孩子做好上床的准备。

5岁的木木玩的时候已经很不耐烦,脾气开始发“毛”了,妈妈知道他困了。就问他:“木木,妈妈陪你去睡觉吧。”“不,我不睡觉。”木木坚决地说。“那你坐到妈妈旁边,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这可是木木最喜欢的节目之一,木木立刻靠近妈妈身边。等到一则故事讲完,木木已经很迷糊了,再也不反抗睡觉的提议了。

b.设置明确、公平的规则。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发展的,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能理解你讲的道理。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如果家长提出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孩子做不到,反而更容易发脾气。幼小的孩子需要家长事前给予明确的指令,在要求他转换活动之前给予预告和准备的时间。不要根据家长自己的需要,下达命令,要求孩子立即服从。

3岁的嘟嘟正在玩得起劲,妈妈说:“睡觉了!”嘟嘟不理,妈妈过来,夺走了他手上的玩具,把他往卧室拉。嘟嘟赖在地上大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后来嘟嘟妈妈改变了策略,睡觉前她就学着广播员的腔调预报:“嘟嘟,还有10分钟就睡觉了,请做好准备。闹钟铃声一响,我们就收拾玩具上床。”嘟嘟愉快地答应:“好的。”闹钟一响,妈妈和孩子一起收拾了玩具,嘟嘟就自觉地进卧室了。虽然偶尔,嘟嘟还会要点儿赖皮,但总的来说,母子俩睡觉前的斗争少多了。

c.保持奖惩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对孩子已经发作的任性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忽略和暂时隔离。(可参看“积极的管束策略”篇)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最重要的是所有家长对每一次任性发作的态度和措施要一致。让孩子清楚地明白用任性来胁迫家长是达不到目的的。坚持多次以后孩子的任性会得到有效控制。

控制孩子的任性,不仅是为了给父母减少很多烦恼,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被毫无羁绊的情感压倒和伤害。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愤怒、不满或抗议而感到内疚,你所做的是对孩子将来的快乐有益的事。研究表明,孩子对家长的忽略或暂时隔离等积极管束策略的情绪反应很少延续到事后,也不会对家长产生憎恨,只有不恰当的专制的惩罚才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

两岁半的凯恩因为妈妈不让在开饭前几分钟去骑小车而大发雷霆,妈妈关上了通向院子的门,他就用头撞门。妈妈把凯恩紧紧抱住,坐在椅子上,一边说:“妈妈不能让你伤害自己。”凯恩还拼命挣扎,但妈妈咬着牙,用手箍住他不放。凯恩终于平息下来,乖乖地跟妈妈去吃饭

第二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

什么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职业规划师:我们常常有一个比喻,说人生是一次旅行。那么,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首先要选择的是目的地。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大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的地。我们在选择这个目的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喜好,还要考虑是否有能力到达这个目的地,同时还要选择旅行线路。那么,我要说:职业规划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职业发展线路图。作为旅行者,我们出发前,要选择在行囊中放些什么工具和必备的物品,来帮助我们达到目标;对于学生们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学习什么样的课程,就是我们行囊中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有效工具。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生。无论怎么努力,姚明不可能成为航天员,杨利伟也不可能进入NBA赛场,除了个人的兴趣以外,还要看我们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卓越领域,那么,职业规划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卓越领域”,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向我们的目标更进一步。

职业规划应该从何时开始,说明职业规划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重要性?

职业规划师:越早越好!最好的情况是从童年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探索,尝试和了解不同的职业;实际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筛选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从理论上讲,孩子从出生到14、15岁,就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发展能力,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并且开始对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进入高中和大学阶段,也就是15-24岁,恰好是进入了一个探索期,开始在课堂和日常生活工作中尝试、搜集相关的信息,并进入了一个选择的过程、发展相关的技能;探索和选择是孩子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所以,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恰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思考和探索的最佳阶段。

我曾经从一个孩子初中开始,就进行了跟踪指导:这个孩子受霍金的影响,从初一的时候开始迷恋物理,不仅超前学习了很多物理课程包括竞赛课程,而且几乎是狂热的看了许许多多霍金撰写的书籍,全是关于宇宙爆炸理论。。那时这孩子所有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物理学家。问他将来想读什么大学?就是有物理系就行!这样,我鼓励他去探索、去时间,甚至去中科院物理所,看看那些科学家的生活。。两年以后,这孩子改变了,不做物理学家了。说闷头研究没意思,希望和朋友在一起,做与工程技术有关的事情;从此,他开始关注工程领域的事情。进入高中时,各种社团招新,我们建议他参加电视台,不是做主持人,从技术部做起。因为这是学校社团中,唯一与工程比较接近的一个组织,需要脚踏实地的做事情。。

又长大一些,这个学生又改变了想法:期望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领导一个高科技的企业。那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在他申请的美国大学中,有六所大学录取了他。即有排名前20、商科极其优秀的学校,也有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还有非常优秀的理工学院;在权衡了奖学金、职业发展规划等综合因素之后,他最终选择了理工学校。因为经营高科技企业的企业家,对科学技术不了解,是不能想象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不断的修改并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的所有理想坦然面对,有效引导!

你对自己目标看清楚的越早,你的教育准备就越充分,你就越有可能最大限度的使用你身边的各种资源;当你的目标不明确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变的盲目,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虽然现在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培养孩子,希望孩子能成才。只是孩子成才不仅需要家长关心、孩子自己努力,还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培养孩子,就好比盖大楼,在没盖楼之前,需要有一张设计蓝图,这就是在国外很流行的人生规划。

专家从几个问题入手,与家长探讨,看看为人父母的你,是否已经开始为孩子设计未来了。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家长的感叹,原来担心没出息的却最有出息!

专家提这个问题,也许有些家长会觉得好笑。我看着孩子长大,怎么不了解孩子呢?其实未必,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有相当数量的家长不完全了解孩子。据有关专家研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类型: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文静;有的孩子很擅长与人交际,有的孩子整天说话很少,但好捉摸事物。就能力方面而言,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例如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她的姐姐具有数学天赋,学习非常出色,琼瑶的父亲很喜欢。但琼瑶中学时学习成绩很一般,父亲见了直摇头。哪知琼瑶的文学才华绝对是出类拔萃,写的小说风靡整个华语区,在写作和影视方面都非常成功。前几年专门买了一幢别墅送给父亲。他父亲感叹道,想不到原来担心没出息的却最有出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假如在他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扬长避短,那么他的事业一定成功,反之从事的职业恰巧是他的短腿,那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你培养孩子是否进入误区?

学生高考完了一脸茫然:“请你帮我填个志愿”

专家觉得现在一些家长培养孩子有些盲目,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盲从。见别的家庭怎么培养我也怎么培养,让孩子从小学琴、学画。应该说早期培养孩子不错,关键是你的孩子在这方面是否有潜质。二是迷信名牌。从小学到大学,就是希望进一流的学校,而较少考虑孩子是否适应。有的孩子不喜欢太激烈的竞争,这种孩子送到相对低一点层次的学校就更好。而有的孩子某方面有特长,那应该送到能发挥特长的学校。三是只顾耕耘,不管方向。家长只是让孩子拼命学习,可是学习了到底往哪个方向去,家长不明确,孩子更不明确。结果到头来,孩子学习就会动力不足。我遇到一些学生,高考完了以后来找我:“请你帮我填个志愿。”我说你想读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他们一脸茫然。这真让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你了解国外学生怎样设计未来吗?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找两本书来读一读

在西方发达国家,初中以上的孩子几乎都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德国的高中分两个类型,办学目标明确,为读大学或为工作做准备。即使是准备读大学的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安排。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找两本书来读一读,分别是《我在美国读初中》、《我在美国读高中》,上面讲得很清楚,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专家访问分别问过几位在那里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高中选修科都是为进大学的某个专业,甚至是为将来职业做准备的。国外的学校很少对孩子说什么空洞的理想抱负,而是实实在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即使是想读大学,你要准备进一流的大学名牌专业,那你的高中就必须选难度大的数学、语言等,而且必须有其他方面优秀的表现。你只想读一般大学,那你可选难度相对低的课,你的学习就比较轻松。这个主动权给学生和家长的,但是家长和学生就必须认认真真来考虑,根据孩子情况做出慎重的选择。

你了解当今社会职业需求吗?

家长要思考一下哪些

职业我的孩子比较适合

常有学生高考完了一脸茫然老师,请你帮我填个志愿

专家提个建议,假如你有孩子上初中或者上高中,你该留心一下当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要求,这对于设计孩子未来是很有用的。例如医生这个职业就特别需要耐心、细心和安心,而律师就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新闻记者就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各种职业对人的素质能力要求不一样,家长要思考一下哪些职业我的孩子比较适合,哪些职业我的孩子不太适合。这样,考虑孩子未来职业时就不会盲目。其次是了解孩子可能选择的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前几年,许多学生一味追求计算机和法律,哪知由于职业需求的饱和,这些本来热门专业近几年找工作比较难。而另一些专业原来不看好,现在很热门,例如物流、口译、工业设计等。假如我们家长提前几年作判断,就可以避免孩子发展中的失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强烈建议家长尽早开始考虑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规划。家长要明白,有了人生规划会使孩子前进更有方向,学习更有目标。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他们在中学时期都已确定了人生目标。具体而言,家长要根据孩子性格特长和社会职业情况,与孩子共同商量未来的职业之路。其次是让孩子适当了解一些职业的特点和状况,甚至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实地考察一下,让孩子对某些职业产生兴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人生规划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第三篇: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

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

------家访日记

家访目的:

该学生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致使班级总体成绩落后于同级其他班级。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从未发过言。问原因,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

到学生家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学科中有他并不是很乐学的科目,比如说数学。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他可能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上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在刚刚上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家长答应我,会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接着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放弃,而要在个方面给她多点鼓励多点爱。让她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当成可以交心的朋友,并愿意让我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拥有正常孩子的阳光灿烂。

第四篇: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儿子开学就是九年级了,这个暑假一直在学画画。前些天和他一起逛街,路过一家琴行,他说妈妈我想进去看看。看着他在手抚过钢琴时眼中流露出的渴望,我问他:你想学吗?他看着我问:妈妈,我可以学吗?我说可以!他又问琴行的工作人员:学琴的费用贵吗?当他听到假期班要600元,他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妈妈,我回去再考虑一下吧!回家的路上,他对我说:妈妈,我刚才算了一下,大约还只能上十次课,要600元太贵了,而且以后如果买琴的话也要几万元呢,花费太厉害了,我还是不学了吧!我说你再考虑一下,明天再回答我。第二天早上我问他,他说:妈妈,我确定不学钢琴了,我觉得自己应该踏踏实实地好好学画画,我自己计划好了,我现在已经快上初三了,如果中考时我能考上一中,那么我就好好拼三年文化课,争取考法律专业,以后当个律师什么的,把画画就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如果我没能考上一中,那么我就考虑走美术专业的艺考。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航行旅程的终点,那么任何方向的风对你来说都是逆风。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又不被孩子嫌落伍呢?

一、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不少家长苦恼于对孩子未来的茫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没有理想的人,就没有目标,没有奋起直追的持久动力。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人生之路,完全忽视孩子自己的想法,这是很不可取的。我认为,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理想,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平时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二、认真观察,因势利导。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理想的特点有所了解。第一,目标明确,

第五篇:孩子怎样进行青春期的自我保护?

孩子怎样进行青春期的自我保护?

来源: 武汉青少年维权网

孩子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感到好奇、不能正确处理男女生间的正常关系;不能自爱自重、误入歧途等。还有更多的孩子不了解自己身心的变化,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乘虚而入,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实行自我保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一、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法律方面的教育。据有关权威机构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孩子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胆小,遇事就怕,对“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提问,大多数人回答是“不出门”、“躲着点”。调查不安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在法律方面的教育少得可怜。即使有一点儿,也只停留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纪律、别打架惹事之类的浅层次上。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儿法就行了,用不着再懂什么。在这种状态下,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家长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了解青少年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在教育孩子不违法的同时,教育他们依法保护自己.二、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寻求帮助。有一位被采访的学生说:“我曾被在路上堵过,回家告诉了我妈,我妈让我给他们点钱,就当是破财免灾。结果那帮人以后老跟我要钱,我都不敢自己回家了。”面对孩子遇到被侵害的情况,家长应教导他立即逃脱,并将事情向有办法、可信任的人(如老师、亲朋好友等)诉说,或到当地公安、保卫部门报案,请求帮助。因此,家长应当协助孩子建立支持网络,帮助孩子列出并记住可信赖的成年人名单、电话等,如父母、老师、警察、亲戚等,必要时请他们帮助。

三、教导孩子学会辨别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人员的特征、工作方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发现行为可疑的立即躲避。

四、传授必要的防暴技能。如果条件允许,孩子的年龄也合适,家长可通过自己或通过别人、相关机构等,向孩子传授一些防暴技能,记孩子掌握一些面对侵害采取的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自卫术等。

五、向孩子科学地讲授一些生理知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同的身体构造,哪些部分属于“私处”,不能让别人看和触摸,遇有别人(甚至亲人)要求触摸或“运动国手脚”时,应立即表示拒绝并尽可能离开。另外,家长平时应多留意孩子的表现,孩子经常做梦、下体发炎、神情恍忽、情绪极度低落、懂得其年龄所不及的性知识、性行为等,很可能是身体受到侵犯而未能或未敢清楚表达的信号,家长应及时、恰当地了解发生的事情,帮助孩子尽早采取措施。

下载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控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发现大比拼: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发现优点大比拼,寻找自己的优点并尽心罗列;数量多者胜,每个优点加一分;第二个环节,发现缺点大比拼,寻找自己的缺点并进行罗列;数量多者胜,每个缺点加一......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 西方有句哲言——愤怒是魔鬼!愤怒时的人是没有做好自我控制的人;同样,整天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的人也是不懂得怎样自我控制的人!这样的人,其实还不能称之为人,应该叫“孩子......

    家长课堂: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家长课堂: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只要家长们约束一下自己的爱心,改一改自己的习惯,你的孩子就会变得不一样。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棉花糖实验” 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测试孩......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三、注重理想教育的实效性,重建中学生的精神家园 毛泽东曾说:“一切事情都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

    如何帮助孩子复习备考

    高三阶段,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很多家长却对孩子的学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到了高三,学习方面家长已经辅导不了了,能做的最多就是做好......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功课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功课【chnkaiser网络搜集整理】一、为什么小明出了考场以后才知题目应该怎么做?二、如何使孩子在学习上不出现"低级错误"三、值得家长注意的一些信号四、爱......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

    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有许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平常说话很有条理,也很有内容,但作文水平不高,例如,孩子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或不会组织语言,或内容一般化,没有新意。家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