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学习文章一:
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冲突、纠纷,这是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之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孩子学习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因此,面对孩子的纠纷,家长采取何种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以前教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儿,在家里谁也管不了,在幼儿园也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虽然说他很淘气,但是从来不和别人打架,别人打了他,他也不还手,他会跑来和我说,如果他被别的小朋友打伤了,当他的奶奶来接他的时候,我们会向他的奶奶解释并道歉,而他的奶奶总会宽宏大量的说:“没事的,这么多孩子在一起免不了要打架的,只要他没打别人就行了。”并且还会和孩子说:“你要和那个小朋友说清楚,他打你是不对的,有事要好好说,不能打人„„”还会对打人的孩子说:“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要高高兴兴地,要打人谁还和你一起玩呀?”我想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位奶奶傻,自己的孩子挨打了都不敢说,但是我却认为这位奶奶做的非常好,因为她理解了我们做老师的不容易,对我们是一种理解和尊重,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其他的家长而言,给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请看下面案例:牛牛和宝宝为抢一个水管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宝宝妈妈也表示自己儿子经常受欺负,有点委屈。
分析:家长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慢慢地形成内向、怯懦、孤僻的性格,养成依赖父母、不敢独立处事的心理。而且,家长听信一面之词,容易感情用事,在判断上出现错误。可见,上述做法都是错误的。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呢?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镇定情绪。有些家长对这些问题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认为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还有的家长认为别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其交往,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爸爸,妈妈向着我”的错觉。而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诱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出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分析情况。爸爸、妈妈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解决纠纷。家长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应该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对,要批
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给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比他做得好。”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4、互相交心。幼儿间发生争执时正常的,家长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不要小题大做,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
5、鼓励交往。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相反的,更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更多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更好发展。
无论孩子之间的矛盾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家长为这是吵的不可开交时,孩子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就已经化解了,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长,家长一定要冷静、理智地处理,千万不要参与进去,这会给孩子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的,孩子同时也会产生依赖性,每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而是找家长来帮助解决,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学习文章二:
我相信在我们教师和家长的真诚引导下,我们小三班一定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快而影响了彼此的友谊。为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大家庭,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的话题。其实,不管是什么群体,纠纷总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制力较差的幼儿来说,他们之间发生争吵、打斗和其他不友好行为是正常的。孩子之间的纠纷,主要是他们的天性决定的,而不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分标准,无论是争执、吵闹甚至打架,都是成长过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积极性。他们在争吵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孩子们吵架时间是短暂的,尤其是3岁前,彼此也不记仇。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炼,孩子从纠纷中学习,在纠纷中成长。
有些纠纷其实很幼稚,比如:当别人坐自己的凳子时,幼儿往往会一声不吭地去拉自己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吵起来了;当她看到同伴好玩的玩具,或者自己需要的玩具,会一声不吭地直接取过来,从而引起同伴争执。
为此,仅仅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做、应该如何保持良好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纠纷,掌握处理纠纷的恰当方法。目前,许多幼儿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和同伴间发生的纠纷,要么争夺、打斗,要么消极生气、退缩、哭泣,或只会告知大人,而不会以更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因而他们难以很好地适应同伴群体、适应幼儿园生活,将来也难以适应既充满竞争又要求合作的工作、社会环境。
该如何面对幼儿间的纠纷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开束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严厉制止,我们不应简单地宣判孰是孰非,而应通过孩子的纠纷去了解他们心中的世界及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纠纷产生的原因,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年龄因素: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其认知水平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认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与他人发生纠纷.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例如户外活动准备排队时,两个小朋友相抱在一起玩,越抱越紧,摔倒在地,一个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说另一个打他,另一个则一脸惊慌和无辜。
2.环境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将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小朋友玩搭积木,小朋友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大桥,还有的搭彩虹,玩的非常高兴,正在这时,一个小朋友边哭边跑来找我,说:“老师,星星打我。”我把星星叫过来,问他:“星星,为什么打小朋友?”星星说:“是他先抢我的玩具。”这个事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小朋友的内心,都是一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因素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燥好斗;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有的孩子豪爽热心大方过头等。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和同伴发生争执。举一个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例子:牛牛和宝宝为抢一把水枪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在这件事中,牛牛妈妈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从而产生要让自己的孩子采用暴力的方法来对付纠纷的想法,其实这是最不应该的想法。而同样宝宝妈妈如果也采用让孩子以后他打我你就打他的方法,也是十分不应该的。但往往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错误想法。
学习文章三:
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幼儿间的纠纷呢?正因为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在处理幼儿纠纷时,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幼儿间的纠纷,应发现幼儿问题的所在,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帮助引导。
其一,当纠纷发生后,大人不随意充当“裁判”,而是应引导幼儿认识“好朋友是不应该打架的”、“好朋友要在一起”,同时帮助幼儿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法,在他们共同协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可接受的方法。这对孩子认识自己错误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二,遇到纠纷时,大人应给幼儿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幼儿分析问题,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纠纷的基本技巧。
我们要有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纠纷,也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对经常使用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当然,这样的幼儿只是极个别),我们采用适当惩罚的方法,让他们尝试后果;对于经常求助于别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对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我们则鼓励他摆脱无助的状态,有时甚至鼓励他们勇
于“自卫”。
2、增强幼儿自己解决纠纷的能力。幼儿之间的纠纷是常有的事情,所有的纠纷都让家长或老师参与解决,会增强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纠纷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为此我们大胆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如遇到某个小朋友欺负自己时,我们引导幼儿自己跟他协商,不见效时再请求大人帮助协调;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我们则引导他们善于理解原谅别人,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感。
3、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纠纷,自然地体验人们相处的规则。虽然我们可以用语言告诉幼儿在发生纠纷时该如何做,幼儿也有能力理解、接受,也会在认识上认同,但这均是在纠纷未发生、正常情境下的理智认识。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幼儿的行为常常受其情绪控制,而非受其所懂得的道理的控制。就像一位教育专家在道理上知道应该如何对待、教育儿童,但在实际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常因受自己当时情绪的影响而犯自己知道应当避免的错误。因此,教育培养幼儿时不仅应告诉幼儿在理智、认识上要知道该如何做,而且重点应告诉幼儿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其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及其对他们行为的重要影响,并着重指导和让幼儿实践、练习如何用理智、恰当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
4、家长要以身作则,敢于承认错误。在家庭之间,或者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孩子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家长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也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吃亏的时候,要首先分清事实,而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怪甚至是恐吓对方孩子,这样一方面让自己孩子觉得以后有依靠,另一方面,也在众多孩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一个家长应有的“形象”。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弄伤或者弄疼了对方,我觉得,作为家长有必要领着孩子一起向对方道个歉,说句话,从而给孩子一个无形的教育。
我也是一位家长,所以,让我们共同牢记:孩子之间的纠纷,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练,孩子从纠纷中学习,在纠纷中成长。我们家长只要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凡事都采取信任、积极、友善的态度,相信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每天都会拥有一份好心情,每天都会过得很快乐!
第二篇:如何处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如何处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所谓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矛盾,其主要焦点应当是聚集在孩子身上的,而每个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又是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时就要求老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因材施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人的学习志趣,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这里就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爱好特点另外还得顾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进行教育。
当然,一切如设计好的进行则不会产生矛盾。也就没有必要有什么处理矛盾的技巧了。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人上一百,五颜六色。而老师面对的孩子,及孩子家长也是形形色色的。并且就是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昨天和今天是一样的,矛盾就不免产生。这时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当的技巧来处理这些矛盾。
矛盾处理的最佳时期应当是矛盾的萌芽阶段。
这就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比如某个孩子平时饭量很大,今天忽然吃得很少。某个孩子平时很活泼,今天却不爱动。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矛盾而受影响。只要我们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这些可能产生矛盾的因素都可以找到从而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消除的。
同时老师还应当经常性地向一些家长提一些建设性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对一些家长的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恶习也可以委婉地向家长建议。这些都有利于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一年下来,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孩子也在健康地成长。做为老师和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是最好的事了。
当然有些矛盾在初期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而及时消除,从而爆发。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处理家园矛盾这个问题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求你用心去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不论这位家长是父亲,母亲还是爷爷,姥姥。必须用这种思想去指导你的所有行为。首先当矛盾爆发时要保持镇静,任何激动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行为
其次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老要保持微笑,微笑能缓解人紧张的神经。并且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善。中国有句古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微笑是解决棘手问题的钥匙。
第三点就是不要在矛盾爆发时指责对方的不是,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错。尤其是在矛盾爆发的时候,或者一个人过于激动或者盛怒的时候。这时候人的是非判断力将大为下降,甚至出现明知是错也不肯改的情况,这种情况和无理取闹有点类似。在社会上对无理取闹者可以由保安甚至警察介入处理,但家园之间的矛盾只要不是十分的过激,最好还是在园内解决为好。不要指责对方的过错!这是处理家园矛盾的第三个必要的技巧!聆听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当你用微笑的眼神关注地看着对方,静静地听着对方的唠叨时,矛盾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所以聆听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家园矛盾的技巧。善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交。打过了我们还得交往下去,孩子还得上幼儿园,家长每天还得接送。在这今后的很长的时间里如果家长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不对,那就没有必要再提这件事。如果家长当时虽然被你说服,但事后还是心存芥蒂,不能彻底地领会幼儿园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意图。(这可以通过后期孩子的和家长的行为看出来,或者从交谈的语言中分析出来。)就应当通过家访书信或者以向家长求教的方式进行交流。争取我们的工作尽早地得到每位家长的支持!
其实在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中,幼儿园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真诚,用我们的心去认真地感受每一位家长,就没有什么不能处理的事。
第三篇:幼儿园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矛盾所引发的家长之间的纠纷工作
幼儿园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矛盾所引发的家长之间的纠纷工作
身为幼儿教师要时时教育、叮嘱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即便如此,在幼儿之间还是会经常会出现幼儿争抢、打闹行为,同时还会引发幼儿家长之间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此时我们就要科学、冷静的处理幼儿家长之间的矛盾。事件一:
今年十月末,新入园的小班孩子严严在玩玩具时,因争抢玩具,把巍巍小朋友的耳朵咬破了,当时老师看到要发生争抢,便快步走过去制止,但孩子动作之快,在老师过去的同时,已经将另外一名孩子耳朵咬破了。当时一名老师马上将受伤孩子带到保健室,进行简单处理,同时与两名家长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老师并向受伤的孩子家长道歉,虽然受伤家长没有很生气,但为了让幼儿园与受伤孩子家长安心,我们带领孩子与家长到医院进行检查,大夫诊断为:没什么事,不用打针吃药,等伤口自然愈合就可以了,不必惊慌,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于是我们就都放心了。但我们园领导并没有就此就解决完此事,在孩子在家休息的几天里,我们委派老师买了一些食品到受伤孩子家中看望、不断打电话询问,家长被我们感动了,说老师们工作真的很认真负责。于此同时,我们还耐心劝导咬人孩子的家长工作,起初是咬人孩子的爷爷接的电话,当时爷爷说话很冲、也蛮不讲理,说:“事情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管!”当时听到这样的话,身为幼儿老师的我们,内心真的也是十分气愤,但我们忍住心中的不满,耐心劝导多次并与严严的其他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因为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最后是孩子的奶奶来了,我们又与奶奶进行沟通: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咬人事件,我们幼儿园老师的确有一定的责任,但身为幼儿的家长也应对此事表示一个态度,不然被咬的孩子家长内心也会觉得不舒服,于是严严的奶奶在我们的礼貌、耐心劝导下终于主动买了些孩子喜欢的食品,去探望巍巍小朋友,就此此事划上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但通过此事,不断的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看好幼儿,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不断学习如何更好的做好家长工作。
事件二:
大班的两名家长在早晨幼儿入园后,开始争吵,声音越来越大,园领导闻声后,马上上去劝住,经了解后,我们得知:浩浩的爸爸说:在幼儿园几年来,浩浩一直受乐乐的欺负,昨天幼儿接走后,在幼儿园操场上玩,又被乐乐欺负了,昨天妈妈回家后很生气和爸爸说,于是爸爸气不过第二天就等乐乐的家长来,想好好的理论一番,而当天正好也是乐乐的爸爸送的孩子,他的爸爸认为,两个男孩之间打打闹闹是正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于是两个家长之间发生了争执。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园领导主动去解决家长之间的矛盾:
(1)劝家长停止争吵。教师首先劝住两位家长:“有什么情况,咱们去会议室说。在这里争吵多不好呀!”然后,把他们引到安静的房间里,了解情况;同时,请班级一名教师把孩子带到活动室,照看孩子。
(2)梳理家长的情绪,指导家长学会正确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具体做法如下:
孩子间发生纠纷是常有的事,比如都想第一个上滑梯、都想看同一本书等。家长应该体谅孩子。教师和家长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如果孩子间发生小的纠纷,如推搡等行为、不要急于干涉,要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发现纠纷升级,再给幼儿以及时的指导。很多时候,当家长还在面红耳赤、大动干戈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和好如初了。
作为家长,无论自己孩子的“不友好”行为是大是小,都应该给幼儿以正确的引导,让他学会与他人友好地相处,并向对方表示真诚的歉意。家长要让孩子懂得:面对强者不示弱,面对弱者不欺凌。受到“攻击”的幼儿的家长也不要急于替自己的孩子出头,要教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处理这类事情。
于是在我们多方的劝导下,终于平息了两方家长当时的怒气,有效地制止了家长的争吵甚至打架的行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都不停的与两方家长进行沟通,最后使两位家长见面时能友好的打招呼!
通过以上的事情,我们深知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二代,父母平时娇惯惯了,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而学前阶段的孩子的自控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对比较差,小朋友间时常发生争执、推搡的行为。家长见了难免心疼,稍不注意控制情绪,彼此间就很容易吵起来。因此我们在全园内不断探讨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如何面对家长在幼儿园内的纠纷?使我们的家园工作更上一层楼!事件三:平等对待每名幼儿,不要让家长觉得幼儿园有等级之分。我园大班孩子当中有一名领导家的孩子和普通职工家的孩子,由于心理作用起初工人家长总觉得我们时时事事都偏向领导家孩子,在幼儿开展各项活动时,经常说话给我们听,于是我们忍住这种被冤枉委屈的心情,每天主动与工人家长沟通,在各项活动中,做到公平的对待每名幼儿,即便如此,家长在心中还是会觉得我们优待领导家孩子,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摆正老师的心态,只要我们热心公平的对待每名幼儿及家长,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今天他们不理解我们,在长期以往的工作中,相信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我们真诚的付出!事件三: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自从严格幼儿园锁大门制度、家长需持卡接送幼儿园以来,发生过两起对幼儿园保安人员进行言语攻击的事件。一日,小班的孩子丽丽尿裤子了,老师便打电话与孩子的妈妈联系,请带来换洗的衣服,结果一会是孩子的爷爷来幼儿园给孩子送衣服,保安人员便按照规章制度,请家长出示幼儿接送卡,家长说:“没有”,于是保安便用对讲机与办公室联系说明情况,我们便请保安人员转告家长,请稍等,我们去小班落实一下,看是不是孩子的爷爷,就在此时,孩子的爷爷不耐烦了,说出不堪入耳骂人的脏话,面对那些脏话、恶语,我们的保安人员,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好言相劝,依旧严把幼儿园大门关,不让不持卡、不认识的人员入内,一会小班的老师便来到幼儿园大门处,确认是孩子的爷爷,并接过孩子的衣服,孩子的爷爷在转身离开时,又破口骂了一句,老师只好再次平和的解释一遍,说:“丽丽爷爷这是我们幼儿园的规定,家长必须持卡入园,我们已经通知每个家长多遍了„‥。”结果那位爷爷,头也不回的走了。面对此种情况,园长一方面安抚保安人员、老师受伤的心灵,同时告知保安做得对,再遇此种家长威胁、强行要入园的,一定要把住幼儿园的大门,对不认识的坚决不准开门,确保彼此的安全,同时要忍住一时的不满,不要与家长发生任何的正面冲突。接下来园长再与孩子的妈妈取得联系,说明情况。于是在孩子的妈妈调节下,由于孩子父母出门了,就是孩子奶奶来到幼儿园,与班级老师和保安人员进行道歉,确保了幼儿园的安保工作有效地执行。同时此事也提醒了我们要加深对幼儿家长接送制度的宣传、协调工作。面对来自家长无理的伤害,要做好职工的安抚、劝导协调工作,使每名职工能认认真真、开开心心工作!
第四篇:浅谈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浅谈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领导们,老师们:大家好
其实从一接到这个任务,我就有点诚惶诚恐,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是十分有经验,十分优秀的班主任,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和简校长、胡主任都明确表态,在大家面前我无从开口,但是她们都说只是大家坐下来谈谈,聊聊,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法,做法。为了支持我们领导的工作,那我只有献丑了,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妥或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
我要与大家谈的是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其实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矛盾的产生是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一个方法上的问题,一个沟通上的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危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我们能站在比学生家长认识更高的角度上,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就会转“危”为“机”,重建起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友谊之桥“。
一、打好第一仗:开好家长会
我觉得与其花时间去解决矛盾,不如让矛盾扼杀在摇篮里,在每学期初的家长会我都会有一个给家长定位的环节。如何给家长定位呢?首先是感谢,感谢家长选择渝水四小,让我有缘教他们的掌上明珠,感谢家长一直以来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家长对我有所欠缺的包容。这样一来,做的好的家长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会越来越好,而做的不好的家长,会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有点惭愧,以后可能就会好好的协助老师。我们一直提倡赏识教育,这对家长同样受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家长是捧出来的。其次是亲近,与家长做朋友,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在家长的心里是十分想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做朋友的,如果我们先表明立场,他们会觉得我们老师很亲切,容易相处,如果我们与家长都成朋友了,朋友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包容的,那以后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第三是表扬,把家长推到一个高素质的位置,遇到任何事不急不躁,先跟班主任讲,班主任一定尽全力帮忙解决。如果是一直跟班的班主任还可以举一些正面的例子,当着全班家长的面进行表扬。例如我去年就在班上大力地表扬了我们班的一个家长,事情是这样的,在课间玩耍的时候,有两个男孩子由于举动过激,其中一个孩子的踝骨被踩,裂开了,当时我就把情况跟两位家长讲了,踩人的家长当时就说;“梁老师,我现在没时间,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无论多少钱全部我来出。”后来,这个家长不仅出了所有的医药费,还买了牛奶水果登门致歉。而被踩的孩子父母说孩子之间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表示很谅解。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这种现象,以点来带动面,把家长们再次推入一个高素质的行列。这样的表扬很快就起到了好效果。就在第二个学期,我班出现了一个小孩在课间把刚长出的恒牙给磕掉了一半,家长到学校来了解了一下情况,也看了录像,由于隔摄像头太远,看不清是谁给压了一下,最后说算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看来表扬的作用是超乎我们想像的。这两件事都让我很感动,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是家长之间有矛盾,甚至会上升到家长与老师之间,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有了这三部曲的演奏,我们与家长之间就架起了友谊之桥,就基本能达到一种和谐。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只会教书,要增强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提高和家长交往的质量,要修炼自己与这个社会和谐共存的各种能力。
二、乐观、自信、大胆地晒自身实力。
老师与家长之间发生矛盾,很可能因为家长对教师的实力有所怀疑。所以,我们老师应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所有家长刮目相看。我们可以晒晒老师个人的荣誉、各种比赛的奖状;晒晒班级的获奖情况;也可以晒晒别的老师对班级的正面评价„„特别是我们学校现在正处于课改阶段,更好展现我们的特长,什么教育理念,教育方向,教育策略„„家长听了,敬重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会觉得孩子在这样的班级而感到骄傲。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每次的家长会也只是泛泛而谈,可我们班有个叫张若菲的孩子,他的爸爸每次开家长会都认认真真的做笔记,还说他不懂如何教育小孩,每次家长会都是一次很好的培训,我听了真是很惭愧。
信任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信任也是我们更好工作的动力,源泉。
三、勇于承认错误,品格更上一层
有了信任,我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老师也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的时候,当我们对孩子说了过重的话,或者是对孩子动手了,家长找到老师讨个说法,面对错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是轻描淡写的遮掩,还是强调各种理由,还是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呢?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当面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让家长知道你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太爱他,对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太希望教好他而犯的过失,其次是以后一定会注意方式方法,把孩子教好。家长听了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敬重你的这份勇气,原谅你的失手,更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了。
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在我们与家长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后,还碰到个别刁钻的家长怎么办呢?如果一味地挺近,只会让你感觉到强烈的失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四、与刁蛮家长打交道,要以退为进。(我分三步走)
1、认真倾听,让家长宣泄
当遇到难缠的家长,首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和家长大声争吵,耐心地听家长讲完。
就在一年级开学不久,我在校门口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送到家长手里,突然,一位家长牵着女儿气汹汹地走到我面前,大声呵斥:“你们这是什么班呀,我女儿那么老实,天天被别人打哭,我女儿是从来不跟别人打架的,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我们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不是来受欺负的,你看,今天又被打哭了。我女儿的铅笔每天都会弄丢,伞也弄丢好几把,你到底是怎么管班的,会不会当老师。”这种气势,嗓门当时吸引了很多一年级和高年级来接孩子的家长。我只是认真的听着。
“听”是最好的“消炎药”,它可以把家长的愤怒和不满统统“兜”着,也同时把家长愤怒的原因搞清楚。
2、耐心解释,让家长反思
接下来我们老师就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了,我弯下腰亲切地对还在小声哭泣的孩子说“小琦,你今天为什么哭呀,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孩子说:“我肩膀有点痛,不是别人欺负我。”我反过头不卑不亢的对这位家长说:“你看,是有人欺负她吗?事情都不搞清楚就下结论。”这位家长还是不依不饶:“就算今天不是被打,以前她经常回来说被别人打了。”我接着跟他谈了孩子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并告诉家长你不可能跟他一辈子,现在就要慢慢的让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解决问题,这才是上策,而不是跑到老师面前来兴师问罪。这是家长的嚣张气焰就有盛到衰,我再跟他解释笔和伞的问题,家长就彻底无话可说了。如果说“听”是前提,是“消炎药“,那么仔细思考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才能把病根拔除,做到药到病除。
3、提出方案,培养孩子
每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普通的一个,可对于家长来说,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老师有责任让希望之帆飘扬起来。
接下来,我就针对孩子的特性,缺点,提出培养孩子的方案,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不足。这时,他就完全折服了,最后说:“梁老师,不好意思,今天心情不好,激动了一点。”原来他是一个修电梯的工人,今天受了业主的气,看见女儿在学校里哭着出来,情绪就控制不住了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要尽量的建造和谐关系。我们老师应该用耐心、爱心、学识、人品、奉献交织出人格魅力,让家长敬重和感激。
老师与家长打交道是一门学问,我们会碰上不一样的人,遇上不一样的事,没有一种方法会是万能的,但我们只要秉着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切从孩子出发,并把我们这份责任,这份爱心传递给孩子,传递给家长,我相信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陋的认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比我领悟的更透,想的更远,做的更好,我今天献丑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第五篇:浅析如何处理好小学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浅析如何处理好小学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林老师
小学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有千差万别的家长。每个学生不仅有直接的家长——父母,还有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家长”,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可以说一个学生有多位家长。小学教师要与这么多的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小学教师每周至少要与学生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小学教师在与小学生家长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该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分歧呢?
一、小学教师与小学家长交往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分歧、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小学教师与小学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儿童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产生矛盾。
1.对学生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
有些家长对小学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长认为学校就是应该多学知识,多背诗、多做算术题、多学英语的地方,不能只顾“游戏”“玩”,不学知识。有时家长总是问孩子“学什么了?”,有的孩子答不上来,家长就不满意;也有的家长认为,别学那么多东西,小孩吃好玩好就行了,小孩那么累干吗?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任是学校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家长都不相信学校和教师,整天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吃亏,担心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觉得孩子留下来订正作业是在受折磨。教师就会觉得这个家长很难相处,就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有的是严厉粗暴专制的态度,方法简单,信奉“棍棒”教育,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常用命令干涉强迫孩子服从,倾向于专制教育;而我们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方法。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你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等;而教师教育学生要互相谦让,要文明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帮助等等。这些显然与教师的教育是矛盾的,这些分歧也妨碍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支柱”,是“掌上明珠”,生怕孩子累着,对孩子采取的是溺爱放纵的态度。不但自己“溺爱”孩子,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学校来,特别是要求教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而教师认为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应有恰当的认识,要求学生要热爱劳动,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要引导孩子有自己的主见。2.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歧
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据调查发现,目前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参加了各种“特长”班的训练,许多的家长不管孩子的接受能力,不问孩子的情愿与否,盲目地为他们报名训练。这些未成年的小孩子牺牲两个休息日,奔波于奥数、作文、外语、书法、舞蹈等训练班,有的孩子被搞的身心疲惫,正经接受义务教育时,没精打采,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各科成绩都不理想。有的学生的身体状况总是不尽人意,一到学校就生病,也有的学生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不能改变等等。对此,教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孩子,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3.对学生评价的分歧
在对孩子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常听有些父母说:“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或是有些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的很好,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最棒的,但现实常常不是这样的,有些时候或是在某些方面,父母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而教师由于接受的孩子比较多,经验也多,他们更能全面、准确的发现孩子的本质的东西。教师是在比较中进行评价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很好的,可教师觉得很普通;也有的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实习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很调皮的男生,他的家长拿他都没办法,但老师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头脑又很灵活,一学就会,所以老师对他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此外,孩子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学校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因而对孩子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家长了解的较多是校外的情况,教师了解较多的是校内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孩子校外与校内是完全不同的,在校外表现的很乖,而在校外则很调皮。
二、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
1、分析心理反差,及时调整心理角色
有很多教师认为与学生相处比较容易,而与家长相处时则常常感到有些为难。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教师与学生相处时有一种优势心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还未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所以学生对教师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和顺从性。而且小学生还比较单纯,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所以极易受教师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相处过程中心理轻松,无负担,即使与学生发生矛盾,也容易调整和解决,教师容易控制与学生的关系,占有优势地位,教师有一种优势心理。
而面对学生家长时,教师的这种优势心理没有了。因为家长是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的成年人,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相当的社会经验,与学生相比家长就复杂多了。教师与家长相处完全是一种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这些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作为家长,他们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世界观和人格特征,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更重视与教师的平等,教师很难单独控制与家长相处的局面,当面对家长时,有很多教师并不那么自信。教师与家长相处和与学生相处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有很大差异。
对这种较大的心理反差教师往往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缺乏对这种心理反差了解与认识,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角色,所以一到面对家长时就容易紧张,常常“碰钉子”,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所以教师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主动的与家长沟通,多了解家长,不要把家长的思想想的太复杂,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自信要和谐。
2、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不仅要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论,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获得快乐,让孩子学会自己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广泛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断提高孩子的素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教育自己提高自身的威信。
(1)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2)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3.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都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1)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那么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情况,学生在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诸如学生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以及学校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都要告诉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学校,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赢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教师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学校的,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如果老师要报复孩子,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等等。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坦然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学生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主动及时告诉家长,便于弥补不足,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教师会很被动,且易发生误会,家长反而会斤斤计较孩子身上发生的小事。(3)主动沟通情况。
会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学校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不主动与教师沟通,不想把家中的事情与老师沟通,导致双方产生误会。小伟(化名)是名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他很爱运动,并且活泼可爱,但在他妈妈眼中,小伟却是一个不敢和人交往的孩子。在上课时,小伟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并对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仇恨,他说自己尤其厌恶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他经常在语文课上故意捣乱的原因。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伟的父母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情况与老师沟通,结果反让老师对小伟的异常表现更加反感。最后影响家长与教师的关系。
4.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特别是对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有哪些批评的技巧呢?(1)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2)先报喜,后报忧。
(3)用请教式的态度和口气提出看法。
5.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保持教师人格的高尚性(1)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2)一视同仁,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6.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和尊敬家长
(1)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和尊敬家长,帮助提高家长的威信。教师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家长,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家长身上使他们感到自豪的品质,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如果教师善于提高家长在自己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就提高了教师自己的威信,也就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真诚支持。(2)教师可以适时适宜地通过学生这个媒介,向家长表达尊重之情
如何处理好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连老师
一、首先,是老师与家长要相互尊重和信任。现在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仔细想想,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事无巨细的了解是其他人都不可能达到的,他们对孩子是潜移默化,那种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孩子白天在学校,晚上和周末回家,得益与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教育。从一定意义说,老师和家长实际是教育伙伴,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是在同一个目标——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努力。互相尊重,信任就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比较特殊,孩子一周回家一次,或一学期回家一次、几次;所以,家长与老师之间更应该是相互尊重、信任,共同来促进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更加快乐的成长。
二、老师要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保证交流渠道的通畅。要坚持这个原则最忌讳的就是老师以教育专家自居,或者是在家长交谈中,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有些老师认为自己在教育小孩子方面比较自信,在与家长交谈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家长在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持有了一些不平等关系。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吧,我们不是总是强调与家长的沟通吗?想想看,要让一个“沟”要“通”,使“水”能够畅流无阻,关键就是要保证它各部分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就是相当于我们这里说的“平等关系”。没有这个基本条件,“水”就会窝在低洼的地方,弄不好还会造成“洪水灾害”呢?其实,真正的专家能够把最复杂的道理用最浅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让人一听就懂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要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而有些老师要为了家长对老师信任,有时在和家长交谈中有些事情夸大其有。所以,老师和家长进行经常性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教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持一种开放的,欢迎的态度,并认真考虑家长的意见和批评,而家长也愿意接受,达到相互平等关系。
三、老师要真心理解并欣赏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家长对老师产生的无论上积极还是消极的意见和看法,其实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有感而发的。在工作中,我做为老师也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由于,有一个孩子在班级上特别的调皮、任性,而我的经验还不太够,教育时不是很妥当,而孩子的爸爸妈妈又特别疼爱他。后来,冷静下来想想从家长的角度仔细想想问题后面真正的原因,家长也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关爱,才会这样。说实在的,没有几个家长是成心要和老师过不去。如果老师从个人角度看待一个问题,我想就会变得更客观,处理问题也会更理智一些,更有效了。
四、遇到老师和家长在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不同情况怎么办呢?首先教师不要评判家长的对与错,要求共识而不争高下。老师在与家长交谈中,由于各自的教育不同、知识经验、家庭背景、期望标准不同,教育也随之不同,而老师也有自己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争论谁对谁错也无济于事,而且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简单地用黑白、对错来评判,大多数情况也都是属于见仁见智的个人理解问题。所以就事论事,把自己的看法向对方表达清楚,而不是下结论,只求能够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达成共识就好了。轻松的形式来传达给对方的意思。我想这样老师、、家长和孩子都
会很快乐的。重服务质量,获家长信任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张老师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地。要想培养好合格的人才,除学校自身的努力外,还必须得到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只有三者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其目的。怎样取得家长的信赖,让其支持学校的工作呢?我觉得必须注重服务质量,以求家长信任,去获取家长的支持。
一、常与家长沟通,保持联系,是取得信任的前提 家长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充分地肯定和热情地鼓励,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及时指正。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差生”或“不听话”孩子的家长的人格十分重要。我班有三位特殊生,他们脾气大,爱打人、骂人、拿别人东西、为所欲为,常搞得老师无法上课,同学们见了他们如见虎,谁都怕与他们同桌,要是有一点不如意,就掀桌子、摔凳子,甚至将书撕得粉碎,如此行为,怪与少见,为能挽救他们,除常与他们交谈之外,就与家长沟通,交谈孩子的个性特点,商讨“对付”孩子的绝招。其初,一家长麻木不仁,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该老师管教,找家长觉得有一种无能的表现,但由于经常真诚相待,说明配合之理由,家长不仅与我们合作、共同教育孩子,而且觉得老师有一种责任心,十分佩服及感激,三位孩子的表现也有所改变。
二、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说千道万,行动最能说服人。首先,将爱心献给学生,让家长放心。孩子们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小小年纪,只身来到学校,当老师的,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好孩子们的知心友、依靠者。要为孩子付出比公立校更多的爱心,才能让家长放心,从而将孩子交给学校。为此,自从进入龙翔,每教一班学生,走进课堂,严肃认真,走出课堂,与孩子们和睦相处,用母爱去温暖他们,与他们拉家常,谈心里话,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孩子们有了思想波动,及时交谈,免除他们的心里压力,让学生接近自己,跟自己说心里话。班内有两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心里负担重,课堂上走神,学习下降,问起原因,孩子说出了理由,这样,就加倍关照,并与他父母双方取得联系,孩子与我交谈中想去艺术团,但双方都不愿意出钱,反复沟通半年后,终于一方家长交了钱,孩子上了绘画班,她十分高兴,从此,这个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各方面进步很大,精神面貌也大有好转,双方家长都很满意。
其次,教好书,提高教学质量,是赢得家长信赖的根本。说实话,孩子们千里迢迢,是来学知识,练本领的,提高教学质量,最能得到家长的信任及支持。多年来,始终把认真教书放在首位,课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知识难点,不丢掉任何一个学生。课后认真批改好每一份作业,辅导好每一位学生。班内几位成绩差的学生,与快成为我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是家长就失去信心,随他去的念头已产生,我们都没放弃。其中有一孩子的家长对我说:“在老家,老师训话说我怎么养了这样一个孩子,说该校老师挺负责,我感谢你们。”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也得到了家长的信任。
三、宣传学校、班级和自己,也能取得家长的信任 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班级,了解自己,也会得到家长的信任。夸夸自己的学校、班级和自己,让家长感到教师的勤劳和精明能干,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好老师,感到孩子放到这样一个学校、这样一个班级、交给这样一位老师是再好不过的了。因此,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经常谈起学校的发展、学校办学的理念、学校的设施、师资的来源、学校服务的宗旨,让家长参观自己的班级,看学生的作业本,讲自己工作日程,甚至跟家长讲解为什么增加收费、改善生活的道理,大部分家长通过我们真心实意地讲解,增加了对学校、对自己,对自己班级的信任度。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真心实意地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心灵的开启者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张老师
有人说:“班主任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这顶“官帽”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美酒,没有厚禄,我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享受了最大的快乐,这一切都源于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我觉得作为班主任爱心是必备的基础,方法则是必要的手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一个班主任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理念。科学的对班级进行管理,才是育人之道。在此和大家谈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体会。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冰心老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班主任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让学生感到被关怀,爱护的温暖,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每天一进教室,我都要先做这三件事:了解今天谁没来?今天谁的身体不舒服?今天谁的水杯没装水?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我把他们放在心上。每当发现有学生情绪不佳时,我就采取个别谈心,了解原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不愿当面说,我就采取了字条交流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所想写下来,我总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并帮他们保守秘密。这一做法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我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在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困惑,然后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感受到了我把他们放在心上,久而久之,我和孩子们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率先垂范,勤字为先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情,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勤劳是基础,时间的付出是保证。我坚持深入到班级和学生宿舍,紧跟学生,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摸清学生思想脉搏,掌握每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在自己课或其他空余时间里,我总是及时到班级,从未使班级处于无序无管理的状态。一有时间我就进入班级与学生一起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自己也要增强责任感。由于勤到班级,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班级工作就会心中有数。做班主任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做班主任之最主要,最关键之处即“勤”为先,勤下班级,勤巡视,勤“谈话”,勤“蹲点”,勤“陪读”,总之勤能补拙。
三、建立班集体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刚开始做班主任工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不理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我班的干部每个学期由学生投票民主选出,这一民主举措增强了班干部的关荣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集体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不仅让他们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大胆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例如班干会议、主题班会、编排座位表等有关工作基本上由班干部主管,我只是从旁指导。这些年来,我们班的班会课上总有这个内容就是班干部周工作小结,班干部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养成了班级工作大家谈的良好习惯。班干部们也能虚心、正确地接受大家的批评,并改进自己的工作,这之中就已经酝酿着良
好的班风了。
除此之外,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首先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我提出了这样的班级口号:“我爱我班,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不让一个人掉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我都注意让每个学生知道,无论谁参赛,代表的都是我们一班,谁争得了荣誉,都是为我们的班集体增添了光彩。在这样的教育中,班集体意识不断被强化,其效果是人人有责任心,班内秩序好、学风正,学习成绩整体上升,学生在各项活动中
表现出色。
四、健全制度,严格纪律
我认为一个集体就要有铁的纪律,一种是学校制度,该反复讲的要不厌其烦,该上墙的要明白上墙。比如,在班级事务的工作中,从班干部到每一个同学,基本都有任务分工,可是他们也经常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于是,我就把各个小队的名单张贴上墙,每个人名字后都标有自己负责的任务,当有的同学忘记自己的工作时,班干部或班主任及各个同学,都可按照上面的提示去对号入座,找到负责人,这样既可以做到工作不出漏洞,又能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职责。在严格的制度中,学生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把班级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一次,值日的同学把一个垃圾桶丢在了门外,卫生员吴自彬看到后,放在了教室门外,回宿舍后又觉得不放心,又回到教学楼,把桶拿到了我办公室,又到我房间和我报告了这件事,我当时听了又高兴,又感激,马上表扬了他。第二天,又在班上向全班讲述了一遍,全班同学都为他鼓起了掌,他成了大家的榜样。后来,像教室没锁门,灯没关等事情,只要有人发现,都会及时得到解决。
总之,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的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并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学生的管理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岁月在逝水流年中淡淡而去,这个最小的主任却让我体会了最大的乐趣。
浅谈构建和谐班级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魏老师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他说“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
关爱学生是对班主任提出的基本要求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班主任的配合与支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多给学生以关爱,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如个别谈心、座谈会、主题班会,也可发动同学相互帮助,必要时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关爱网络),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分析、认识和对待各种压力。学生的心理压力只有得到适度释放,才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以自尊自主的良好心态珍惜现在,开创未来。关爱学生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唤醒,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是教育核心之所在。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美化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指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无法代替的,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情绪情感、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终生的。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这种爱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教育集体的温暖。
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励能源,创设激励的情景,不断地为学生自主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
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集体的管理是以目标为管理活动的指南,以实现目标的成效作为评价依据。一个集体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形不成凝聚力,学生在没有目标的班级中也就缺乏动力和自我要求。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小学生处于“发展式半自治性”的阶段,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别人,同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认为老师正确的评价学生,不囿于横向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而应客观、公正、慎重。为了避免主观性、片面性的评价,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考核。结合我们学校的《一日常规》评估细则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守纪、学习、劳动、卫生、参加活动等诸方面,使学生行有所依、学有所循。每日对学生逐条考核,及时记载,量化表一概公布于众,随时接受学生的监督,量化结果一目了然,用数据来说话,增强学生的“差距感”,以此鞭策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赶超先进,强化“自
我教育”意识。
在学校班级的管理中,家校联系是班主任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洽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重要措拖。在家校联系中班主任要敌当的对家长展开教育,转变家长观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创造正确的生活环境。在社会上曾流行着这样的一个特殊公式:5+2。意思是说5天的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和2天的家庭教育相统一,成效等于0。所以为了保证规则教育的不间断,学校应时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遵守规则的情况,并商量之后制定统一的奖励和惩戒措施。
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刘老师
班级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采取一些管理措施。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下面我浅谈几点措施:
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应该接近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上是一位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在课后可以倾听学生诉说。班主任还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同等的关爱,尤其是后进生。后进生在学习中稍微落后,往往会因此受到其他学生的冷落或老师的批评。因此班主任应该多与他们谈心,给他们必要关怀与体贴。建立一支强大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主力,班主任要适当的把事务交给班干部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抽身出来。那如何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办事效率高的班干部队伍呢?首先通过民主选举班干部,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的责任目标以及工作范围,向全班公布。班干部的日常工作由全班同学共同监督。这样一个班委既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又是班主任的得力助
手。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一个好的班级光有管理者不行,还要发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让每个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就是班上的一员,自己就是这个班的主人。大家应该共同制定班级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家共同努力。在每次班会课上班主任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剖析本班“先进事迹”或者一些遵纪守纪的典型。这样大家有效仿的榜样,更能规范自己的言行。
协调与各科任老师的关系。
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各科任老师的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协调好与各科任老师的关系。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班上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班主任也应教育学生,尊重各科老师,强调上课纪律。让学生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老师。一个好的授课环境,任课教师才能保持最佳精神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做好电话家访工作。
有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却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而有的学生却恰恰相反。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我校的特殊环境,所以电话家访是家校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常与那些问题学生或后进生的家长联系。把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或出现的一些问题告知家长,有针对性的和家长探讨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促进孩子成长。
第二、定期与班上所有的家长联系。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也可以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一些
建议。
第三、对于到学校的家长,班主任应该约他面谈。这样可以克服电话里谈不深、谈不透的不足,有利于家长更全面地了
解学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艺术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阮老师
学校的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而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是与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分不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有效沟通。
作为班主任,很多时侯都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如: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学生上学迟到或无故旷课等等,很多事情沟通得好了,可以起到很好得教育效果,可如果沟通不好,家长会非常不满意,到时班主任的工作就不能正常地开展。的确,和家长沟通不是很容易:当面他们会答应得好好的,让你一百个放心;回到家里,他们会采取无效的教育手段(打骂等惩罚或者置之不理),结果也是你可想而知的。所以,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家长还是少请为好,如果学生一再犯错,在你的教育下还不改,这就需要和家长商量解决办法,但是在家长来之前一定要想好来说什么,千万注意不能只知道说学生这不是那不是,要在表扬的情况下指出学生的不足。我觉得,要和家长沟通,首先要想好这些问题:
1、你是否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有些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明明是自己教育出现了问题,却要找家长沟通,这样的沟通
自然不会有效果;
2、你是否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至少要给家长提一些建议,采取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的姿态;
3、你对学生的家长是否了解?这很关键!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家长,绝对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法,否则不但没效果,反
而产生很差的效应;
4、是不是应该请家长?问题严重到了非和家长沟通的地步才请家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请家长,只能体现教师的无能!为了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必须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人人都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就不是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班主任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气。我们不妨换个方式作个听众,如何呢?某某是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从开学到现在,这个学生的特点就是话特别多,上课的时候经常成为老师点名的对象,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就,最后我请来家长,准备把这位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向家长数落一番,家长来了后,很主动地向我这个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将这个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做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坏习惯,上课接下句插嘴讲话,这些表现并不是一时的反应,所以对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切不可心急。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家长有时会因孩子在校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自己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但是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多站在对方的家度看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浅谈班主任、学生、家长和谐关系的构建
龙翔中英文学校小学部 陈老师
在提倡和谐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班级建设中的和谐关系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如何认识并处理与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乃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敏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要像广告词说的那样:“沟通,从心开始。”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各不相同的几十个家长。本人联系教育经历对三者关系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构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和谐三步曲。第一曲:《团结就是力量》——班主任与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同时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世上最深沉的是父母的爱,最无私的付出是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孩子的学习和做人也有重大影响。如果班主任和家长能团结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益处的。但在现实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往往存在着一些特殊分歧,增加了双方沟通的难度。首先,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与家长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营造宽松的气氛,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自己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再次,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三、换位思考、交换角色。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为家长思考,了解家长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敢于放下教师所谓的“师道尊严”,真诚地与家长沟通。
四、借力打力、隔山打牛。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力量与家长沟通,有的时候,孩子的话更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的用心,理解老师。
五、开展“小型家长座谈会”。在班级工作中,开家长会必不可少,偶尔请几个住在附近的家长到其中一家坐坐,互相交流经验,一些事情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到解决。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第二曲:《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班主任与学生
一提到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人们总会想到班主任该如何关怀学生,而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同情”。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其小说《心灵的焦灼》中说道: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逃脱,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他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真正算得上是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他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精疲力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一些苦难的人予以同情,但这种同情只限于唏嘘几句,感叹一下人生,对他们并无实际意义。我们很少会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漠然,一方面在于有心无力。
班里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比较贫困,母亲早已出走,他和父亲相依为命。这个学生从小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好斗、无缘无故就躲起来。从开学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不少事故。一方面,我经常会和同事议论他的家庭,他的表现,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帮助他;另一方面,惹是生非的他经常令我无名火顿起,训斥随口而来。在我还未来得及表达自己对他的美好愿望之前,他已经将我的同情看成是流于表面的。矛盾的心理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一面是恨铁不成钢,一面是所谓的“同情心”作祟。根本原因在于我的同情真的只是一种“心灵的焦灼”,缺乏实际行动而致使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当我意识到这样的时候,试着与他共同感受,站在他的境地去了解,让“同情”真正发挥作用,赢得他的信任。虽然他还是会犯错,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和我交流了,这代表着以后他会有更大的进步。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绝对不要滥用我们的同情心,在决定行动之前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等待,然后下定决心。第三曲:《祝福》——学生与家长
照理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与班主任并无太多的联系。其实不然,班主任可以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它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 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时候,正是班主任发挥“桥梁”作用的时候。
在物理学中,三角关系是最稳定的一种关系。我把这句话引用到这里,是想说明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学生、家长就构成了这一稳定的关系。而这三者在和谐的关系中发展,必能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更多的机会,让爱的三部曲奏出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