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的误区》读后感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发现为培养孩子而做的努力,都适得其反;当发现越努力,孩子就离我们的培养目标越远;当发现总夸孩子聪明,会使孩子不扎实学习;当发现为制止孩子的糟糕行为所用的方式,造成孩子另一些更糟糕的行为……你是不是不知何去何从?那么,请打开胡萍老师的这本书。
这是一本首部将电影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书。本书利用电影中的故事教你正确地教育孩子,教你怎样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电影故事找到教育的误区,反思怎样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建构一座坚实而精美的人格宫殿。本书共十章,每一章通过一部电影反思教育中的某一问题,例如:观看美国电影<查里和巧克力工厂>反思穷养vs富养的问题;观看中国电影<看上去很美>反思挫折vs伤害的问题;观看美国电影<功夫熊猫>反思培养vs训练的问题;观看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反思高品质的爱vs低品质的爱的问题;等等……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一部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影片的主人公叫伊翔,他是一个患有学习障碍的八岁小男孩,他的学业成绩始终落后于其他孩子,招致了老师和父母的不满.但是,伊翔具有绘画的天才,那些现实世界中的小鸟,小鱼,小狗,在他的画里变得那么美妙和神奇.因为留级后成绩不佳,伊翔强行被父亲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在新的学校里,他被老师羞辱打骂,父母看他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只在乎成绩第一的哥哥,妈妈顺从爸爸,伊翔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中.他不再拿起画笔,不再用心灵看这个世界,直到遇上了美术老师尼康.尼康老师发现伊翔有学习障碍后,他开始帮助伊翔,从文化知识的学习到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伊翔的心灵被尼康老师的爱滋养着,终于,他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拿起了画笔,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着.通过影片我们不禁思考:1.伊翔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爱?2.伊翔爸爸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爱?3.尼康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爱?4.三种不同品质的爱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个人三种不同品质的爱:
1.妈妈的爱----没有力量的爱
当伊翔与邻居男孩发生了冲突被爸爸打骂时,妈妈只是慌乱地应酬着;当邻居孩子的妈妈诬陷伊翔时,妈妈迎合着;当伊翔被送到寄宿学校后,回家的路上妈妈一路流泪,却并没有反抗爸爸的做法.如果妈妈的爱是有力量的,她会弄清楚孩子发生冲突的真相,她会坚持反对爸爸的决定,想办法说服爸爸不送孩子到寄宿学校.2.爸爸的爱----功利的爱
爸爸对伊翔的期望和要求不是出于孩子的内在需要,而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需要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要突出,当孩子满足他的需要,他就对孩子满意,否则就对孩子冷漠或者打骂,孩子成为爸爸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样的爱就是功利的爱.3.尼康老师的爱------高品质的爱
尼康老师换回了伊翔热爱艺术的心,给予伊翔在绘画上的精神自由,保护了他的才华和天赋.为了帮助伊翔找回自尊和自信,尼康老师精心安排了全校师生的绘画比赛,伊翔展示了自己的天赋获得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时,压抑已久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完全明白了尼康老师对自己的用心,艺术的灵魂重新回到了伊翔的身体.伊翔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患有先天学习障碍,又得不到爸爸妈妈真正的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但从某种角度上说,伊翔又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遇到了尼康这样的好老师,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看完这个故事,我也不禁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作为一群孩子的老师,自己对孩子的爱属于哪一种呢?是不是有时也存在一些功利的爱,有时表现出的爱也没有力量?我需要更多的向尼康老师学习,学习那种对孩子的理解和关怀,支持和帮助,用高品质的爱回报孩子.同时,我不禁感叹到当今的社会一些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方式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些”飞禽走兽”类父母的做法,缺失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我觉得无论教养的价值观如何多元化,都应该扎根于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爱,才能谈教育。
第二篇:师爱的误区
师爱的误区
偏爱 主要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得到更多的笑脸和表现机会。包括上课发言的机会,受表扬与鼓励的机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吸引着教师关注的目光,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实质上占有着课堂的最多的教育资源。
但是,在偏爱之下的中等生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部成了“陪读生”,教师对班上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在偏爱中成长的成绩好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和超越感,“高人一等”,既不能平视自己的伙伴,也很难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人,包括公正的对待自己的老师。
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离校以后,回来看望老师的越少。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没有过错的,问题是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在冷落中成长的孩子,得不到关爱和尊重,唯分数的教育,使这样的孩子无处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变得孤僻、自卑、冷漠、暴力。在不公正、不公平的情感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让他们如何感受爱的阳光,怎样才能教会爱的传递?
溺爱 主要是一种偏袒的、消极的、无原则的爱。
教师的无私奉献,全面包办代替,从班级值日到班队会活动的安排,从作业的督促到不停地与家长沟通,从同学关系的相处到同学的时尚和爱好,老师时时观察、处处过问,主动出击。老师疲惫不堪,满脸倦态,学生松散、木讷,时刻待命。
教师的辛勤付出,全面的包办替代,严重的消解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削弱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学生如果过分地依赖教师,他们将丧失独立思考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利于他们人格、心理的成熟。记住:老师不是爱的施舍者,不是保姆,更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必须确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主体、主导、组织。教书育人的法定职责决定了老师必须教,教不教的问题无需讨论,课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强制关爱 充满了专制的色彩,老师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替代学生的价值,以自己感知的世界强行占领学生的世界,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某一初三学生写到:所有的老师都说是为我们好,连午休、周末和法定假时间都给占用,作业、习题做也做不完,每天疲于奔命,这难道就是老师对我们的爱吗?
还有一重点高中的学生对一来访的客人说:我真不明白,中国造那么多监狱干什么,多办点我们这样的重点高中就可以了,我们这里比监狱管得严得多,老师对我们的监管和监控比对犯人严格。犯人还可以通信,我们这里试试看,谁敢传纸条,特别是给女生传纸条。
可能老师会这样说,“ 我这样辛苦的陪着你们学习,是为你们好啊!” 那么,在这样强制关爱中,老师,您幸福吗?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吗?
强制关爱,最致命的是以权力为后盾,以专制为手段,以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剥夺。在被剥夺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人,将会怎样理解爱和传递什么样的爱?呢?
第三篇:家教误区读后感
读《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后有感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校门孩子的家长,大家的感觉可能都很困惑,尤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几乎都在应用试验小白鼠的方法,孩子的成长可是经不起试验的,等你总结了正确的方法,也许已经太迟了,方法不当可能断送了孩子的前途。刚入校门的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这张白纸绘制出宏伟蓝图。
读了这本书后才让我真正感觉到我们在很多地方已经走在了家教误区的边缘:“不让孩子做家务”、“放大孩子范的一点小错误”、“拿孩子与天才少年去比”、“为孩子太多的提问而烦恼”、“不给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歧视苦力劳动”、“只言传不身教”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下一代的家教思路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家长也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要将我们这一代的教育方法照搬到下一代的教育当中去,真理也有被推翻的时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读后如饮甘泉,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目标不宜太高,跳一跳够得着就好;汇聚十条小溪,成就一条大河;重负和痛苦中读书,不如轻松和快乐下论道;过分的呵护溺爱会让孩子无法适应社会——
第四篇:读《爱的误区》有感
读《爱的误区》有感
自从有了女儿以后一直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网上看看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这次很幸运的获得了胡萍老师《爱的误区》这本书,每天晚上女儿睡着以后,我就起来看,三个晚上就迫不及待的读完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在实际生活中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爱自己宝贝的,但是到底怎样爱才是正确的爱,我们都懂得太少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都是沿袭父辈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误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现在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了,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养一个孩子,所以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什么就买什么,但是在精神上却给予的太少,有点小错误也不及时的指出来,这个在隔代教育体现的最明显。所以作为家长除了保障孩子基本的物质条件外,还要特别注重孩子品质和精神上的富养,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培养一个健康、乐观、有爱心、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的孩子,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次就是剥夺了孩子发展独立自主性的权利。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包办代替,比如最简单的吃饭问题。本来孩子都可以自己吃饭的,也会自己吃饭,可是有时我们家长怕孩子吃饭把桌子和衣服弄脏了或者说怕饭菜凉了,就找各种理由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权利。平时生活中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所以有些孩子上了大学非常的不适应,连最简单的洗衣服也不会,试想如果父母在平时多多少少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孩子也会很快的适应独立的生活。所以现在的父母应该学习一下国外的父母,他们从小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还有就是对孩子的夸赞和表扬没有有原则性,滥用表扬。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动不动就表扬和赞美,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表扬很廉价。当孩子做了一件超出同龄人能力水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赞美在孩子看来才是有价值的。这点也是我的误区,平时只要宝宝自己吃饭了或者自己穿衣服了我就很顺口的说“宝宝你真棒”殊不知这些都是宝宝应该做的最常识的事情,我们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总之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沿袭父辈的教养模式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区,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平时多参加培训和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胡萍老师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电影故事找到教育的误区,使我们家长更加能够结合实际很容易的理解,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由于时间紧我就粗略的看了一遍,还要在有空的时候好好的仔仔细细的多读几遍,真正的领会胡萍老师新的教育理念,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
第五篇:人的误区读后感
《人的误区》读后感
《人的误区》,号称是心理自助全球第一品牌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咨询专家韦恩.戴尔博士的代表作。第一次看到它是在本类似好书推荐的册子上。看时,我正为些许事情而愤怒,而他说:“避免动怒的惟一方法是在内心消除这样一种想法:‘你要是跟我想的那样就好了。’”于是,我不气了。决定将它搜来,读上一读。
第一次完整地认真地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一直以为这类书籍多是通过一些例子反复向读者灌输人人皆知,但是又很难做到的道理。而在此书中,作者试图用些逻辑推理,论证了那些“很难做到”的道理,其实不是空话大话,而是略经思考,即可得出“唯一”结论。全书分为12章,根据误区存在,发现误区,误区的表现,误区存在的原因,一些具体问题,误区解决的一些具体方法,结论的顺序来安排各章。告诉人们只要将刻苦勤奋、合乎逻辑的思维、幽默感和自信心等品质集于一身,他便可以真正地生活。书中第一章的标题也是主宰自己,主宰自己从主宰自己的思想开始,而所有的情绪是思想的生理反应,思想是可以选择的,也就得出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情感。后面陆续的章节就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去具体分析和阐述: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在一个个这样那样的误区里丢失了自己而让别人来支配着自己。对于这些误区,因为东西方的差异,作者的分析不一定妥当。但是他向我们所传递的:帮助自己建立起为自己的感情负责的能力,面对生活懂得思考与分析,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
作为职业习惯,在看时,自然会去思考一个问题,精神愉快,本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只要看一看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幼儿,谁都可以知道。人的误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有多少误区,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不自觉获得的,是什么使得,来到这世界,本一脸无畏样、天真烂漫的孩童,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不再自信,做什么都开始瞻前顾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 在我们的教育中,能否注意些什么,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经历的成长过程,不会在误区里走得太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说话,是个很有技巧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司空见怪的行为,都在不知不觉地向孩子传递着错误的信息,将他引入心里的误区。下面我就简单地讲上几点。
一、与孩子交流,注重孩子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我们成年后,为何会那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使得自己常常陷入违心去讨好他人的境地?“他人对你的评价,比你自己给予自己的更重要。”这样的观点,在孩子幼小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向他们传递。比如,我们对孩子常说,“你要是那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而不说“妈妈不喜欢你那样做事。”因此话,孩子得出的结论是:“妈妈不喜欢我,这下我可完了,”而不是“妈妈不喜欢我这样做事。那是她的决定,但我仍是有价值的。”这使得孩子从小就开始根据他人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且孩童时代的思维习惯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只会强化自己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的观念。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导致人陷入自我嫌恶的境地。自我嫌恶与自爱相比,无论如何不是一种让人更为健康的情绪。因为一个人只有自爱自己,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美丽而有价值的,这样他才能够去爱别人,并通过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来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只有自己接受自己、承认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他才能够确立起信心,去爱别人。如果他认为自己的价值要由别人去评判,那么他将失去对自己的信息,而对一个连自己是否有价值都没有信心的人来说,他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即使去爱,他的爱又有什么价值呢?
虽然,我们的言语和社会信息的微妙暗示,都在束缚着孩子的个人意识,都是为了很好的规范了孩子的种种行为。但这些信息很多都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评价来确定自我意识、降低自我价值。而这对成年后的孩子来说,则可能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很大的阻力。所以,在我们的言语中,请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多些他们的自我评价啊。而不应过于强调我们的评价。
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尽可能多的赞许
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他总是花费大把的时间去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而这很大程度上是与孩童时代所受到的影响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孩子去依赖大人,而不应过于信赖自己的判断。每件事最好都先问问爸爸妈妈,从“我吃什么呢”到“我穿什么呢”。
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的确需要得到其右影响的成年人(父母、老师)的赞许。然后,这赞许不应该以孩子规规矩矩为条件,也不应要求孩子每句话、每个想法、每种情感都征得父母的同意。自孩子开始懂事起,就该培养其自我依靠的意识。为使孩子长大后摆脱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一开始所应做的是从多方面给他以大量的赞许。这样的赞许不应该附带任何条件,不应该将其作为对孩子规矩行为的奖励。
三、谈论孩子的行为,少用标签性语言。
当他人让我们描述一下自己时,我们很可能去查一下自己的过往。然后开始对自己进行描述“我胆子小”、“我很害羞”、“我没有音乐细胞”等等。当然也可能有很多积极的自我描述。这些自我描述词语本身没什么不好,但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人曾经说“你用标签描述我,便是否定我。”这些标签从何而来呢。有一部分就来自他人,一种来自自己。来自他人的那部分,很多事孩提时代被他人所带上的。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比如,一个小孩子很喜欢画画,可是她的老师告诉她,你画得并不好。听了这话,孩子当然不高兴,从此没了兴趣。没多久,她便开始进行一种自我描述:“我美术不行。”由于她一直回避画画这件事,她便更加相信“我美术不行”这一观点。等她长大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画画,她便答道:“唉,我美术部行。一直就是这样。”
类似这样的评价性语言,让人从孩提时代就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带上了许多标签。使得自己心安理得地保持现状,即可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找到辩护,又可避免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使得本来发展的可能性,受得了很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