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读后感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读后感
本学期,我在闲暇之时,阅读了张妙娟老师主编的《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感触颇深。本书从“有了爱,就有了教育”、“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教死书”等十大误区详细阐述教育容易走入误区的认知和操作途径,尤其对我们有指导意义的是引导我们,如果走入误区后如何矫正方向并尽快地走出误区。结合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对照该书所阐述的十大误区,我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张妙娟老师在文中指出“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刚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特别的纳闷,这不是和许多名家的观点完全相悖的“谬论”吗?记得有个著名教育家说“爱是教育的终极法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妙娟老师在里却说“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呢?到底是我的理解有误,还是教育家的观点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决然相反的观点呢?当我带着疑惑读完这一章节的时候,心中才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爱和任何事情一样都是有度的,如果超出了“度”就会泛滥成灾。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学期我所带的班级,在学期中间转来的一个插班生,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母亲过早的离开了孩子,爸爸为了好好抚养孩子,一直未娶,把对逝去妻子的爱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千般疼爱;爷爷奶奶更是对唯一的孙子的百依百顺,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摔了„„使这个孩子自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摘星星绝对不会要月亮的习惯。在学校也是一样,不管是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肆意妄为,无组织无纪律,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自私刻薄不合群。学习上也不刻苦努力,做小动作,干扰他人,不做作业,成绩自然一塌糊涂。考虑他的特殊出身,我感觉他由于缺乏母爱,就尽量对他关怀,给到他更多的“爱”。以为“爱”能抚平他的伤口,能使他积极起来,与大家和睦相处,能变得刻苦勤奋,感恩爷爷奶奶和父亲。对待他的缺点和错误,我只是小心翼翼地说几句而已,不敢对他板起脸来说话或者批评,生怕哪句话说重了,伤了他的自尊。可是,在这样的“关爱”和“呵护”下,他的表现仍是为所欲为,不见任何好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以致其他学生都以为我对他偏袒或者是惧怕的说法。我细思“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句话,才明白对他来说,“不是爱的缺失而是爱的泛滥”。后来我一反过去对他的态度,反而发现起到了相当明显的转化作用。现在的孩子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责任心。所以我们要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二、爱是一种负责,也是一种惩罚
《爱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的作者,著名班主任、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说:“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于对教育中的“爱“做出了及其到位而精准的阐释:一是教育必须有爱;二是爱必须宽严有度;三是合理而必要的惩罚也是爱的体现。同时又说“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
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
这段话使我获益良多,感受颇深。我真正明白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一味地以“爱”为借口,一味地“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这样做不是爱而是在爱的名义下对孩子残暴的屠杀。“爱是教育的终极手段”,这话绝对没有错,错的是没有理解或者把握好“爱的尺度”。实施爱的教育,是指教师一定要在“爱”的前提下,不迁就不姑息,鼓励与批评结合,肯定和惩戒并举,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区别对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快乐教育的“快乐”与“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快乐教育”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流行话语而受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青睐。那么,什么是“快乐教育”?“教育中如何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被教育的快乐呢?”
文章指出快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学生快乐学习,即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也就是说,重心在强调快乐地学习。要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这里的不仅仅是指学习,而是指整个的受教育过程。当然在现阶段应试教育体制下,还是要把快乐教育的重心放在“学习”上,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带着极高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以极高的学习能力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书中总结了对快乐教育的认识,辑录于此,也许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第一,快乐教育不等于教育。
第二,快乐教育不等于放低要求、放纵学生。
上述两点告诉我们:快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爱是教育的终极手段,但有度的爱才是有效的,才能有效的教育好学生。
第二篇:市场调查十大误区
市场调查十大误区(叶茂中)
企业数据化地解读市场与消费者不外乎有两种途径,或者自己去了解,或者借助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
很多企业在与市场调查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觉得好像做不做市调结论都是一样的,没有显著的成效感。
事实上市场调查这个行业是20 世纪80 年代才进入中国,整个模式从西方输入,行业思维、方法、手段并不完全适合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迅猛的中国企业,于是屡屡造成这样的尴尬:市场调查公司觉得自己提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而企业却感觉像是花钱听了一场几个小时的“市调秀”,没有实际作战的指导意义。
误区一:研究消费者,却远离消费者
项目确定----研究员设计研究方案----设计问卷----访问部收集数据----数据处理----数据报告----研究员做研究报告----提案。这是正常一家市场调查公司按照正规的方法和手段操作项目的流程。一切都很正规。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首先由研究员设计方案和问卷,然后由访问部收集数据,等数据库好了之后再由研究员开始分析数据写作报告。这样的好处就是一个研究员可以同时负责好几个研究项目,因为研究员可以利用访问部收集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这段时间设计其他项目的方案、问卷。研究员整天坐在办公室写方案、问卷、报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费者,而实际却在远离消费者。
我们很反对坐在办公室里做研究,尤其是做这一行的。想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家,甚至超越专家高度提出问题,“资料速成法”是行不通的。不深入市场进行了解,对数据怎能有感觉?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只能是对市场的敏感度越来越低,离消费者越来越远。我们提倡泡市场,研究员与消费者进行“亲密接触”与“零距离沟通”。
不管是坐出租车,还是去旅游,我们都喜欢跟身边的陌生人交谈:问他们的爱好、平时喜欢去哪里、抽什么牌子的烟、业余时间如何安排等等。
研究员要长泡市场才有感觉,要和消费者过日子。研究员做任何一个项目,必须要到市场上亲自走访,和消费者面对面接触。拒绝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误区二:和营销脱节
我们在对圣象地板进行研究时发现,消费者选择复合地板时经常会问:地板能不能承受得住重重的家具?椅子拖来拖去会不会有痕迹?万一漏水地板会不会鼓起来?能用多久?地板是不是很平整?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平常,但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些细节为圣象广告篇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后我们发展出了圣象地板的产品系列广告:
《钢球篇》、《踢踏舞篇》、《小狗篇》、《时钟篇》、《无缝篇》,很好地解答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立体展现了圣象地板的产品特点。
奔着营销的目的,从策略的角度去做研究,我们提出“营销调研”:调研要与营销紧密结合,衡量调研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为营销带来多少实用价值。
乡谣牛奶,在我们策划前叫武帝台牛奶,河北沧州的一个地方品牌。在当地市场上,娃哈哈、乐百氏两巨头称霸。怎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突出重围呢?我们对当地市场情况展开了详尽的研究。
在大量资料中,我们发现河北沧州是我国最严重的高氟区之一,其水源中含有过量的氟,严重危害了该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沧州人普遍都知道这个事实。这个发现引发了我们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的脑海里立即诞生了“乡谣降氟牛奶”这个崭新的产品概念。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降氟”这一独特卖点使乡谣在当地市场上迅速崛起,并带动了系列产品的销售。现在在河北,乡谣已经是十分畅销的品牌了。
如果调研不能为营销服务,我们认为您的调研肯定是浪费了,不能是为了调研而调研,结果全是一些百分比之类的数据,我们认为调研必须与市场战略紧密结合,与营销策划环环相扣,而且我们相信调研同样需要策略与创意。
误区三:热衷研究模型
“你好,我们是XXX 公司的,我们想做一次市场调查..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研究模型呢,据我们了解好多调研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模型..”这是我们最近接到一个客户电话,这种情况以前也遇到过。
一些研究公司热衷于开发各种各样的研究模型,一些客户往往评价一个研究公司也看这家公司有没有自己的模型,认为有模型就是专业的,这也是一些研究公司宣传有什么模型的原因所在,希望用模型来吸引客户。但为了比模型而开发一种无意义的框框和模式无异于走火入魔。
我们坚信,仅有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围绕营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实效营销这惟一使命!这才是使调研更具蓬勃生命力的惟一出路。
误区四:机械化式的调研程序
我们曾经做过空调的普及率调查,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入户研究,但现在一些高档小区越来越难进入,导致抽样误差加大。那怎样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呢?我们派出访问员,带个望远镜。只要看看外墙上挂着的小方块就可以了。家里有没有空调?是什么牌子?一目了然。
调研要跳出程式化的框框,不要总是戴着镣铐跳舞。
第一次使用“量表”,第一次运用投射技术,垃圾调研法的诞生,这些都是调研的大创意。编个小程序提高搜索资料的效率,打破RD、DP、FW采用项目小组制,通过一支烟、一顿饭顺利实施了访问,等等,这些也都非常有创意。
即使表述同样的数据,有创意的研究员能将其表述得非常生动,使数据有了生命,成为活生生的市场剖面图和消费形态图;而在没有创意的研究员笔下,这些数据却是僵硬的、干巴巴的、没有呼吸的。
有一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卡车司机的生活状态。常规的方法是采用深访,询问卡车司机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性等。但我们觉得这样做太肤浅了,经过一番准备,我们的研究员和卡车司机同吃同住同行了五天,深入了解卡车司机的日常生活,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市场调研虽然有科学的程式化的步骤,但在这个动态化的过程中,任何环节都需要创意的帮助。有创意思维的调研人员,总是能十分敏感地抓住那些有价值的信息,从不让它们失
之交臂。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个很有创意的假设,然后运用各种调研方法进一步证明这种假设是否确实存在。
我们为一个车载诊断仪器作消费者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仪器本身非常感兴趣,但购买仪器的要求却并不强烈。当然,我们通过产品测试很快掌握其原因所在。此时任务已经完成,但我们在调研中,又创造性地探求了消费者对租用这套仪器的需求,在得到消费者积极反应之后,我们又及时地调研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租用方式和价格。整个调研工作可谓超额完成原来的计划,令客户非常满意。
而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研究公司在项目开始后,会很快地根据项目计划书做出项目预算。这样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基本上要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和预算来进行。但是这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研究员在项目过程中发现了既定研究内容之外的问题,但由于是计划之外的问题和费用预算的关系,研究员一般也就不多此一举,这样不仅敏感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也扼杀了研究员的创意积极性,对调研的实效性和实用价值就会造成较大的折损。
调研不是机械化的程式,否则发明一个可执行程式的机器人就可以了。
误区五:研究员不懂品牌,广告和策略
“看上去很专业,图表很漂亮,但是客户不需要这样的报告,要深入分析、挖掘数据,平时多看品牌、广告和营销方面的书..”这是叶总经常教导我们的话。
多年以前,我们也曾经与其他公司的研究员进行过业务合作,结果不是很理想。论市场研究,没有问题,但研究框框以外的知识却很薄弱,分析问题总象漂在水上,深入不下去。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光懂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懂营销,懂品牌,懂广告,更要懂策略。这样我们的报告才能真正做到务实和营销紧密结合,为企业解决问题。
误区六:未看清真相和本质
“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看,假如你现在是策略决策人员,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想了解的内容是什么?对照一下原来的研究内容,把那些华而不实的问题大刀阔斧砍掉吧,不要心疼,那样只能增加报告厚度。除了在调研方案设计之前就开始进行这样的思考外,还要对一些处于萌芽状的策略进行测试和研究,让策略少犯错误。
“策略性思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相和本质总是在和你捉迷藏。我们曾在圆明园的迷宫里转来转去,云里雾里的。后来爬上附近的石头一看,里面的曲曲弯弯一目了然。做分析也一样,必须上升到策略的高度。“这个结论对企业有什么帮助?”“这个数据如何支持策略的制定?”..从策略的高度多问几个为什么,肯定大有收获。
误区七:中看不中用
有一客户讲,他们已经找了国内的多家调研公司进行过合作,总的感觉是“中看不中用”。光是数据就把人给砸晕了,哪还能理出个头绪呢?
调研报告一般有两种结局:要不一是被遗忘后渐渐放得发霉;要不一是被高效利用传来传去翻得破破烂烂。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问企业一个问题:在提案结束后研究公司有没有对调研报告进行“产品满意度”研究?或者事隔半年后他们能否再次询问企业的意见和看法?
有的企业讲,我们也请研究公司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但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运做作市场,该往哪个方向走。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箩筐的数据砖头对企业有什么用?无数的事件表象对企业有什么用?我们的分析能不能更高一点,更深一点,更透一点,更实效一点?能不能提供特别针对企业的“中看更中用”的报告呢?我们认为抛给客户一堆僵硬的数据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误区八:只做常规数据分析
不要迷失在数据里,真正有用的数据需要仔细挖掘,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是否能通过交叉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探索出各种变量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综合其他条件看,这种关系还存在吗?这种关系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吗?与自己的策略课题有关系吗?炼就一双睛睛火眼,深入挖掘数据,洞察本质。
误区九:一次性调研
有的企业讲:我们也很重视调研啊,可为什么总觉得把握不住消费者呢?回过来我们也要问一句:您对消费者进行了几次研究?是不是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过一次或多次调研呢?
要想摸透消费者的心,必须不停地与其沟通,长期接触。过去相差十年才形成代沟,现在一两年就产生代沟。用两年前的数据怎么能解读今天的消费者呢?
我们经常看到McDonald、KFC、P&G等国际公司总是不断地进行调研,日积月累便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库。而国内有些企业在跟踪研究上不太肯投入,总认为做了一次调研就对市场、消费者了解了。当然越来越把握不住消费者了。
误区十:调研是万能的有的企业往往会把市场调研想像成无所不能的。市场策略、广告创意、活动方案等等都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来解决,其实不然。市场研究只是辅助决策,使决策更有把握,增加胜算的机会,我们做研究的在和客户接洽时,也不要做任何超出市场研究范围的承诺,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市场调查公司利用西方输入的模式,行业思维、方法、手段来做市场调查,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是,不能完全用这种思维模式来对待中国的企业。我们要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做市场调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适合中国企业的思维方式。
第三篇:3--10 读《教学十大误区》心得体会
读《教学十大误区》心得体会
3---10
郭珍珍
走出大学校园的大门,我被老师上课讲的那些铺天盖地的教育理念彻彻底底地 “洗脑”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教师要关爱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切忌用任何方法、手段体罚学生”“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减负’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们要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理念,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当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重新走进校园时,我牢记老师所教,也尽可能学以致用,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曾一度抱怨:不让体罚学生还要学生听话,不让给学生布置太多作业还要他们成绩好,只重视“语数英”还要求得让学生全面发展……我只想说一句:“我不是神!”在我迷茫之际张娟妙老师主编的《教师教学十大误区》这本书为我拨开了层层迷雾。这本书主要从“师爱泛滥”、“只求快乐,不重教育”、“甘当教书匠”、“误解新课程理念”等十大误区详细阐述教育容易走入误区的认知和操作途径,尤其对我们新教师有指导意义。当我们走入误区时它引导我们如何矫正方向并尽快地走出误区结合我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的所作所为,对照该书的十大误区,我主要有以下的收获:
一、“贿赂”学生要不得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之风吹遍华夏大地,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一系列《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我们便开始对学生进行各种变相的“贿赂”。最常用的“贿赂”就是“虚假表扬”。我们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人文性,惩罚、批评,特别是体罚被我们深深地鄙弃,逐渐淡出教育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激励性的表扬。由于实事求是的表扬,不仅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进取,而且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起到导向作用。于是表扬之火愈演愈烈,一夜间,老师们似乎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滥施表扬,虚假表扬,过誉之辞比比皆是。明明很平常的一个发言,却被冠之“你太棒了,我为你自豪!”“你读得真好,比老师读得都好”孩子欣欣然不知所以。其实棒什么?自豪什么?不就说了一句流利的话么?老师的水平就那么低?俗话说:过犹不及,孩子“被”表扬了,同时也迷失了自我。这种“贿赂”真的可取么?
除了一般课堂上的“虚假表扬”,在公开课上大家常用的“贿赂”就是“过度奖励和不当许愿”。在公开课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通常会准备一些精美的礼品作为课堂上回答问题同学的奖赏,孩子们为了得到自己心目中的那份“礼物”便会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效果着实令人满意,但这是孩子们真正的内在学习兴趣么?很明显这是在物质的刺激下肤浅的,低级的得到欲望而已,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我们这么做,不是在从小培养着孩子的物欲吗?那么他们长大后,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会怎么选择?还有些老师会对学生承诺,如果大家课堂上表现得好就带大家去旅游,作业布置少一点等等,但事后这些都成为空头支票,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慢慢对老师不信任,甚至因为老师的说话不算数而讨厌这个老师。这样的“贿赂”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当然,这些是对整个班级的“贿赂”还有对个别同学的“贿赂”
我们接手的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老师们对他们则采用了“招安式封官”和“无迁就原则”的“贿赂”方法。给那些调皮的孩子封个小“官”当当,对于某些孩子可能会起到激励作用,但还有些同学可能会适得其反,他们会认为“正不压邪”,对于有些好同学可能会心里不平衡,认为老实人就会吃亏,这对于班风的形成很不利。还有一些难缠的学生,屡教不改,老师有时则会不得不牺牲制度和规则以求得暂时的安宁这就是不讲原则的迁就。例如有些学生做作业不爱独立思考,总喜欢抄袭,老师为求得整体作业的整齐划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容忍的态度。有些学生考试作弊,老师不敢按章处理,因为怕学生对处理难以接受,正如一位老师聊天时说:“现在的学生哪敢处理呀,搞不好就跳楼,谁能负的起这责任呀,随他去啦……”话语中充满无奈,于是乎为了减少矛盾,规避风险,模糊了原则。
“贿赂”与激励有着本质的区别,别让善意的激励在无意间成为“贿赂”,我们应该以自己丰富的教育智慧去取代“贿赂”学生的行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富艺术性和创造性。
二、只求快乐,不注重教育
对于刚刚踏上教育道路的我们,首先想要做到的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想要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因此,在备课上都会煞费苦心,想要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开心快乐的学习。在课堂上我们会绞尽脑汁为学生提供一些游戏,力争让每节课都能非常的快乐。的确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特别的喜欢,但是却有点喧宾夺主。孩子们整节课积极性的确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是他们是否有真正学到知识我们便不得而知。我教学的前半年的确走进了这个误区,其他老师总是说我上课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时间久了,我在迷茫,这是积极性高还是课堂纪律混乱呢?并且在课堂上我只是一味的拓展课外知识,对课本内的东西却分析的少之又少,孩子们一节课也只是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我讲的内容他们也选择性的过滤掉了。所以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事倍功半!
让学生快乐固然重要,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但一味追求快乐而忽略了教育教学的目标,那样只会让学生学无所成,所以教育要审时、审势、更要审度。
三、误解新课程的理念
1.“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于是“金口”不开
现在好多老师为了踏上新课程理念道路,便强硬的施加在学生身上,为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们在课堂上“金口”不开。课堂上一味的让学生自己说,无论对错任凭学生“随意发挥”,一节课下来什么重点也没有,学生也是一团乱麻。因此老师应该作为学生的一条主线,主导着整个大的方向,当学生偏离主题时要适时给予引导,使其回归正题。
2.“合作学习”就是“分组学习”
“合作学习”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上课时让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每节课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小组讨论”。但是我们常见的就是,“前后两组为一组”“周围一圈六个或八个一组”。这些小组有没有经过精心的分配呢?通常都是很随意的,这样的小组讨论有意义么?程度好的同学聚集在一块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而那些程度稍差的便“凄惨一片”,要么就在一块趁机说闲话。我们也不难发现,小组讨论过后让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总是那些成绩好、性格开朗的学生回答问题。他所回答的问题是他个人想法还是讨论之后大家的想法,我们无从得知!因此,在分组合作时,一定得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特点,爱好等方面来进行分组,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3.集体备课成了思维抄袭
现在为了让教师们之间取长补短,现在很多学校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法。但是很多老师将这一方法误解,在集体备课时并没有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只是人云亦云。一般都是由组长写出一份详案,然后在组内通读之后便定下来,其他组员照抄或随便更改几处即完成“集体备课”。这些难道就是“集体备课”所要取得的成效么?在课堂上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想他们所想,尽量想到课堂上孩子们可能会问的问题,讲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争取不在课堂上出现尴尬的现象。
四、师生交往的“度”把握不当
在学校里,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师生关系。如果走得过近,在孩子们面前难以树立威信,对他们的管理工作也难以开展;如果走得过远,孩子们则会有畏惧感,会使师生关系日渐僵硬。因此师生交往如何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新教师需要学会的第一节重要的课。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因“时”而异。在开学初或开始某节课时,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课堂规范。这个时候在学生面前表现得严厉一些,有利于课堂纪律的形成。如果和学生表现过于亲密,将不利于后面的严格管理。而在期末来临,考试压力增大时,我们则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多给他们一些学业和情绪上的关心和支持。
2.因“事”而异。批评学生时,我们应尽量选择较远的物理距离。因为当学生受到批评时,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会增强,会需要一个较大的自我空间,相对较远的物理距离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反之,赞扬或鼓励学生时,则应选择较近的距离,必要时辅之以动作语言。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心理交流,使赞扬和鼓励对他们的心理触动更大。
3.因“人”而异。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有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我们则可以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言语上的关心和问候,课堂中关注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被拉近。对于性格比较冲动活泼的学生,我们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宽容,不必对他们管得太多。
4.及时调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随时会发生变化,如教学中的某个意外、学生自身的心理波动、学生家庭环境的变化等。我们要学会敏锐地捕捉师生心理距离的变化,及时反思和调整。在学生过度依赖我们时,有意地对其疏远,使他们能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当觉察到师生感情变淡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适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所谓“物极必反”,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与学生过度亲密的接触,既让他们产生压迫感,使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犯,而且容易破坏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我们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注意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不必面面俱到。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训斥;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唯我独尊的心态。师生交往就如同朋友交往,给彼此都留下一些空间,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轻松自如。
五、滥用多媒体,丢失基本功
去年,我很荣幸加入教师这个庞大的团队。因为我们在学校上学时模拟讲课多以多媒体进行教学,实习期间带我学习的老师也是用的多媒体,原本还担心到农村会没有多媒体自己会很不适应,当我刚刚走进校园,我得知我校刚刚在暑假假期安装了多媒体,我非常高兴,这一切担心都随之烟消云散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多媒体教学并不适合每一节课,不可滥用。
首先我们得肯定,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我们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多媒体信息量大,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同时,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过多过滥、不恰当的使用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文字总结,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只是一张一张出示文字,速度比较快,学生只是机械的看一看,读一读还没有记忆就过去了,整节课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这些都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我想估计很多新教师都和我一样,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孩子们只是被那些美丽的背景图或者丰富的课件内容所吸引,偶尔还对课件图片加以“点评”,这些内容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不能全身心在听讲。而我感觉整节课自己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有时候由于意外停电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我便无法进行教学实践。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3.我感觉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我们与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我们只是在为学生讲解图片,多媒体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难以发挥我们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使用、使用多少、用到哪种程度,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而定。
4.由于多媒体可以将我们所讲的内容都一一呈现,因此我们不用在课堂上写太多的字,有时一节课下来我黑板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出现。板书设计也是最后在课件上直接呈现,讲课期间的思想性并不能完全呈现,孩子们对课文的脉络也没有清晰的了解。除此之外,身为一名教师,“板书”这个基本功也随着课件的展示慢慢衰退。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慎重使用,使它发挥它最有利的一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教师之旅才刚刚开始,未知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岔路口,我们极有可能会走入“误区”。这一路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的学习,借助外力争取可以从“误区”中尽快走出来!
3----10 郭珍珍
郇封镇大位村中心小学。
第四篇:销售员的十大误区
销售员的十大误区
人生不在于你多有才华,而在于是否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人生不在于你的脚步有多快,而在于你是否走对了方向;人生不在于你有多成功,而在于你能帮助多少人成功。
“先做人后做事”是新时代的经营理念之一。正确的观念决定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带来正确的结果。做对人,才能做对事。一个良性发展的集体,必须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时才能体现出平等,这样才能永续经营。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陌生的行业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不要触犯游戏规则。当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时,剩下的就是正确的做事了,那如何做呢?只有知其难才能行其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谈一谈销售员的十大误区。
一、打工者的心态
1.认为自己是给主管干的。
2.总认为主管为自己付出是应该的。
3.主管应该为自己投资。
(1)应该为我买交通工具,为我投资学费、路费等等。
(2)这是合作的生意,你也会成为主管,是你自己的生意。
4.主管应该主动给自己打电话。
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更是合作的基础。有问题应及时打电话给主管,并问对方有座机吗?否则主管有可能从早至晚都有打不完的电话。
二、耍小聪明、自私综合症
1.人为炒作。
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会影响市场正常发展,会给市场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更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2.斤斤计较。
凡事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
只看眼前能走得远吗?有句古话:“算来算去算自己。”其实个人的最大利益是集体的利益。
3.只需向负责人提供客户名单,他就该帮自己做业务。
你的路他可以替你走吗?你的饭他可以替你吃吗?他可以替你,也可以帮助你,但你必须懂得帮助你自己,帮助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快速地掌握如何运作。
4.不懂得与集体配合,单打独斗,只顾自己。
这是个合作的事业,个人是无法成大事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
5.随便占用负责人的时间,认为对方应该随叫随到。
大多数人刚开始销售时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是陌生的,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主管教的,应该有感恩的心态,懂得尊重主管,要提前与主管预约时间。
三、对发展前景与魅力认识不足
1.认为是小生意,不值得做。
健康事业是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事业,人人都需要健康,这份事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2.死缠烂打,强行推销。
狗皮膏药,让人害怕,见人就谈产品,俨然成了产品代言人。甚至过年连问好的话也不会说,见面就问,你怎么还没吃产品?
3.没有投资的心态。
(1)投资健康
(2)投资学习
(3)投资时间
4.学好再干,不用急,慢慢来。
学好了也不会干,这是边学、边做、边教的生意,在学中做,在做中教。总想等都学会了再干,其实根本不可能。
5.夸夸其谈。
只说不做,经常口若悬河,却从不行动,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6.处处找借口。
借口或许能让心理暂时平衡,但却可能失去永远的平衡。例如:我没时间,没口才,没人际关系,没钱,没知识……其实关键是没看懂,才不会有自信。
四、没有端正姿态
1.做出求人的姿态:请客、送货、送票、送资料等。
求人难,难求人,不求人反而倒容易被人重视,大家是平等的,如果求人做的话,那就不会有人再愿意跟随自己的脚步,因为求人痛苦,没面子。
2.不善于倾听,爱争论。
赢得争议,失去生意,你改变不了顾客,只能影响。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可建立信任,同时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从对方的谈话中找到对方所关心的地方。
3.形象不专业。
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将决定着顾客对你的看法,顾客第一眼看到你时,露出智慧额头的短发,一套深色的西装显得很稳重,白色衬衣显得很真诚,红色领带显得很热情,一双黑色皮鞋,给人很踏实、很协调的感觉。这样的专业形象很容易建立信任感。如果你留一头长发,打着耳眼,穿件牛仔,裤子有几个洞,一双旅游鞋,顾客会怎么看你?如果你是顾客看到这样的销售员又会怎么想呢?
4.自卑,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也许别人拥有的是财富,而你拥有的是健康,但财富却换不来健康;也许别人有地位,但你有时间,地位换不来时间;也许别人拥有知识,而你拥有能力,但知识换不来能力……不管怎样,人人平等,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5.不敢去拜访比自己能力高的人。
能力高那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一点,也许在某些领域你还可以当他的老师,因为他不可能什么都懂,更关键的是你还有更多富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请教。
6.总是依赖主管。
这是懒惰的真实表现,总是靠别人扶着走路是不可能学会走路的。
五、想得多、做得少
1.这个事业到底行不行?
跟着行动走,感觉自然来,行业本身并不能决定你的成败,关键看你是否有意愿一定要做成。
2.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自己做是不是有点晚?
开饭店的、卖菜的、卖衣服的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今天照样有刚开始做的。
3.万一顾客不认可,该怎么办?
万一这个顾客不认可,还有9999个顾客可能会认可,而且这一次真的不认可也是暂时的,不等于永远他都不认可,可以等一等再说。
4.推销产品被熟人看到怎么办?
实在讲,自己推销的产品一定要是自己信赖的产品,被人看见很好啊,谁不需要好产品呢?他或许就是你的下一个客户。
5.如果做不好怎么办?
(1)如果还没开始,那先做了再说,还没做你怎么知道是否能做好。
(2)会有人教你做并不是你一个人在做。
6.考虑考虑。
得失只在一念间,其实人生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选择。选择对了,剩下的只是行动。
六、信心不足
1.在拜访客户前就想象了很多困难。
想象比困难更可怕,其实很多想象根本就不会发生。比如说,当你走夜路时,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你,你走得快,他走得也快,你心里就越想越怕,然后就加快脚步,这时你感觉他就在你身后,你忍不住猛然回头,啥都没有,但你还是撒腿就跑。想象比现实更可怕。
2.不敢开口,害怕拒绝,感到没面子。
如果只为了自己,当然会有恐惧,怕对方不接受自己,没面子。如果换个角度,帮助别人解脱痛苦,你忍心见到别人痛苦而无动于衷吗?
3.自己没有别人口才好、人际关系多、资金实力强,恐怕自己不行。
在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者是白手起家的。关键看你是否有决心一定要做这个生意。
4.还没有做就想到会失败。
不做就更失败,做了还会长经验,不做连经验都没有。不要再想了,再想就累出毛病了,去行动!
七、心态不归零,盲目自大
1.刚起步就想去改革。
(1)还没学会写文章就去修改别人的作品。
(2)首先学习那些实践检验过的经验。
(3)深入了解并充分发挥这些经验。
2.自己还没学会,就想要给负责人当教练。
没有做过衣服的人却教会做衣服的人怎么做,结果会怎样?
3.当着众人的面指责负责人。
有一天别人也会指责你,你不尊重主管,你的合作伙伴也不会尊重你。
4.炫耀自己的收入和成绩。
收入和成绩与人品不一定成正比,只有帮助足够多的人成功,那才是值得骄傲的。
5.自己做不好,还拒绝主管的帮助。
这是逞能的具体表现,最终会导致失败。
6.提前享受自由生活,不再销售和开发市场。
看看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伙伴们的生活,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资格。
7.提前进入管理阶段。
开车要有驾照,上班要培训上岗,做保险要考代理证,做管理,学过吗?恐怕连三口之家都很难管理吧。
八、脱离环境、远离集体
1.不学习、不交流。
没有人天生能干,人很难自律,必须在一个环境中才能很好的自律和成长。一定要经常学习,人是环境的产物。
2.总是按自己的方法想当然地做事。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做,那就无法组成集体,也就无法感受集体的力量了。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这是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事业根本不可能做大,即使做大了也会伤痕累累。
3.不推祟,不咨询,不相信集体的力量。
经验是学来的,没有人愿意走弯路,没有经验自然会走弯路,一个陌生的城市你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吗?如果问路,对方是否告诉你取决于你的态度。
九、急于求成1.销售时,希望对方马上就购买。
饭吃急了要噎着,汤喝急了会烫着,车开快了会撞车。凡事都有个过程,要给顾客一个了解的过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下了解透彻,慢慢来,事缓则圆。
2.条件不成熟就孤注一掷去做。
这样做很危险,当你孤注一掷后,心会很急,越急心就越不稳定,越不稳定就很难了解顾客,导致越急越难以成功销售,越销售不了越急,形成恶性循环。
3.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压力过大。
量力而行,欲速则不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适的目标,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否则会打击自信心。不怕慢,只要稳,再做强,最终做大。
十、缺乏持久的心态,放弃成为一种习惯
1.急于求回报,否则便抱怨,后悔自己的决定。
就像婴儿,婴儿在饿了吃不上奶的时候立即就哭。销售呢?付出暂时没有回报,马上就抱怨,这和婴儿没有区别。付出自有回报,只是付出的不够多,所以没有回报,如果付出足够多还没回报,那是因为为别人付出的不够多,所以没有回报,为人则是为己。
2.常下决心,常放弃,做做停停,时断时续。
任何事做成都必须有耐心,坚持其实是一种毅力,就像跑马拉松要一鼓作气跑下来,如果跑跑停停是很难在有限时间内跑完全程的。
3.不能自律。
喜欢拿镜子到处照人,随时都能发现别人的问题,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要作镜子里的人,去完善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创业成功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勇于改进的过程;就是一个放下自我的过程。
第五篇:毕业生职业规划十大误区
1、错把理想当目标
理想是什么?这在大学生眼里是个很陌生的字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们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显得越来越成熟,已经把已经把理想当作了儿童的专利而远离自己的头脑。即使有一部分人有理想,也把理想错当成了目标。
理想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结果的最终表现,在职业上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表现为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如你的职业理想是人力资源总监,那你要干的人力专员,人事主管等职位就是实现你职业理想的职业目标了,而很多大学生却只是着眼于职业理想,而不去实现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那职业理想也就无从实现了。这就好比你要盖十层楼,但在真正的执行时你却不想盖前九层,你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在你么梦想十层时你的梦也就从而落空了。
所以说,在大学生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如有的人希望成为明星,成为科学家,成为世界首富,成为国家主席……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理想,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是世界首富的,国家主席的。(除极少数的外。如英国,即使是继承的,那他的先辈也是白手起家的,而其后代只不是幸运罢了。)所以,在职业发展上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我们的大学生却把职业理想仅仅当作了理想,甚至很多人将理想转化为目标。目标是我们可以实现的,是我们在实现职业理想过程中的阶段划分。只有把宏大的职业理想转化为无数的可实现目标,我们的职业理想才会最终得以实现。但悲哀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整天喊着要实现职业理想时,却没有把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更没有去把转化的职业目标实现,最终,宏大的职业理想转为职业空想了。
2、错把手段当目的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决定要去饭店吃饭已款待光临我们的朋友,所以,你会煞费苦心的想着去和朋友吃什么,你想啊想,算啊算,想了一个又否定一个,你会为此而付出许多想法,但你却忘了,你款待朋友的目的是什么了,当初你不就是为了交流友情吗?而吃饭只是表达友情的一个手段而已,但你却在手段上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
我们大学生在这个方面也会犯下这看似简单但却事实在在的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错误。
在我们把职业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后,我们要看看有哪些手段可以实现职业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当作了做事的目的。当我们抱着实现目标的心理去选择不同的操作手段时,很多人已经是在为选择操作手段而选择操作手段了。他忘了我们选择操作手段是为了什么了,从而导致做了事却没有实现目标,或者为了做事而做事。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把我们专业知识的不足弥补,但往往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在学习,或是在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上下很大的功夫,还要不断的激励自己要学习不要玩等,这些统统都已经偏离了他学习的目标了,而在这些无关因素的考虑上已经不是他要学习的目的了。
3、错把途径当结果
实现职业目标会有很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实现职业理想的职业通路,在实现职业理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想上会有多个职业通路,每个职业通路都是不同的职业因素的组合,这些职业通路虽然都可以实现职业理想,但在时间、时机、难易等方面有不同的区别,这就如,你知道有多少条道路可以通达到职业理想,这是知识;而你可以选择一条捷径来向职业理想奋进时这就是智慧。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时,重要的是在综合分析自己的情况下总结出不同的道路,在结合职业环境及可用资源等因素来做出最优的职业通路选择,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综合因素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途径,选择最佳途径是为了更快的实现我们的职业目标,从而最终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
只有实现了我们的职业理想才是我们最终需要的结果,只要这个最终结果一天没有实现,我们就不能懈怠。如有的同学的职业理想是销售总监,他选择这个晋升轨迹:销售代表、业务员-》销售主管—》区域销售经理-》销售部经理-》销售总监。这个途径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为实现销售总监这个结果而服务的。但有些大学生在做了销售主管后,就没有向区域销售经理的意识和冲劲了,最终销售主管就成了他追求的职业结果了,那他的销售总监梦就自然落空了。
在实现职业理想的追求上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要找一条最近的道路去罗马!
4、错把行业当岗位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许多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上这样写着,求职意向: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市政工程公司,与建筑相关的公司,其实他求职的是建筑这个行业。
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不能做建筑行业的所有工作?其实他根本不能,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最擅长做什么。而最终录用他的是具体的企业和具体的岗位。没有企业目标还可以,但若没有岗位目标,他又可以做什么呢?又能做好什么呢?要知道企业录用的是能够胜任具体岗位的员工,如果你不具备岗位的任职资格,那企业又怎么会录用你呢?当大学生把行业当作要应聘的岗位时,暴露更多的是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更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所以他们在求职时把希望更多放在了“广撒网,捞大鱼”,以为机会会更多,实则别人都不知道他能做什么,又怎么给他机会呢?
从这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是他根本不了解职业世界的知识,甚至是职业世界的常识。行业和岗位是不同的,行业是最大的国民经济因素,而岗位是大学生你要效力的具体职位,具体位置,其实大学生的就业是就具体的岗位的,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在工作时其实要搞定的是具体一个应聘岗位,只要大学生掌握了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胜任了工作要求,那就是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的。当然了,如果你想要在这个圈子获得更大的发展,那你就要更加了解这个行业的动态和这个行业中一流的企业的动态,这样你就可以在圈子中得到稳定的发展的了。
5、错把就业当择业
校园中广泛流行宣传的“先就业后择业”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念,我们都知道人的职业生涯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选择职业上,而耽误了在适合职业上的奋斗时间。简单的说,如果我们把人的职业生涯的成功归纳为是选择适合的职业和在职业上有所作为的话,那这两个因素的总和就是人的总的职业生涯的时间,而大学生呢?在这个问题上就是,大学生没有把选择适合的职业更多的放到大学时代,而是转移到了毕业后,而大学时代也是可以并完全可以解决这个职业选择的问题,这就无形中延长了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时间了。
其实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在于你没有做什么。只有你把所有精力、时间、资源都放在职业理想上,那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就是说,在职业发展上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
大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后,就必然会涉及到具体的行业、职业,而我们的发展更多的是从具体的职业上入手,那不可躲避的问题是,当我们大四毕业时,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从实现职业理想的角度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与职业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所做的工作将不会对职业理想产生支持,那实现职业理想的日期就遥遥无期了。
所以,我们要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关的岗位工作。但相当多的大学生把就业当作了择业,他们以为 做着工作总会学到些东西;其实不然,在职业发展这个层次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都错了,那走的路越远不是离目标越远吗?
6、错把择业当专业
在大学生就业时我们会看到一个误区,那就是在选择职业时会拘泥于所学的专业。其实在专业相关性的角度上来说,选择与专业比较相关的职业当然对职业前程有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但出现的问题是,大学生在一开始选择的专业就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等内在适应性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所读的专业很可能不是最适合其本人的,如果这第一个选择就是错误的,那就没有必要再坚持接下来的第二个选择,否则就是错上加错。
其实,只有当我们的职业理想及由职业理想转化的职业目标与我们所学的专业高度相关时,专业才是影响我们择业的关键因素,否则,就不必被所学专业所限。我们没有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职业理想上所指的专业是你日后要从事职业的知识,所以它可能是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也可能是你喜欢的专业,你改学的专业等,总之,是能够实现你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所以当我们的职业理想并不是我们所学的专业时,我们就不必被其所约束。要知道,在职业理想的角度上,我们所做的就是我们所愿的,我们所愿的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所谓的专业对不对口,只有在和职业理想相联系时才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问题,而非按所学专业的职业前途去选择自己要做的工作。
如果说高考时我们因不了解自己不懂得规则而错选了专业,那在大学毕业时的选职业就是我们第二次给自己新生发现自己的一个机会。所以说,如果我们当初所学的专业不能够满足我们的理想和追求,那我们完全可以在毕业选择职业时再次给自己与理想接近的选择。
7、错把专业当能力
在大学生求职时,他们的简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能力或特长栏上会把所学专业及课
程写上,这体现的一个很明显的误区是他们把所学的专业当作了自身的一种能力。
其实,我们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高考时所填报的志愿,这其中蕴涵着我们的追求和兴趣,但更多的却是盲目和无奈。专业只是一种知识,一个社会分工的特定领域的系统集成的理论知识及方法,但它却不是能力,更不能够代表什么,当然,在理论的学习会有一些解决实际操作的方法,但这并不是你专业的全部,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再加上教材的落后教法的死板都给实际不多的能力部分达了折扣。所以大学生在制作简历时,不要说你的专业学了什么,更不要说你在大学中真正的学到了什么,而是要先看看你所学的专业是不是你喜欢的,是不是你日后要从事的。
能力,是你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智慧,但并不是说,你具备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就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了理论知识,最多是个储藏库的作用,但可以拿出多少,运用多少就看能力了。打个比喻来说,没有人比百科全书知道的更多了,但你却没有看到它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吧!
如果你所的专业并非是你要从事的,那无论你的专业知识学的多么好,它都不是你的能力,因为它对减少你的岗位差距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更不要指望用你的专业来打造你职业理想的核心竞争力了。所以当你在求职简历写上你专业所学的课程是要慎重的。因为并不是你所学的专业就是对你所求职的任何岗位工作都有支持的,所以不要泛泛的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当作我们求职时的砝码,更何况你对专业的学习还不是那么精通。
8、错把知识当技能
这个误区在于大学生把掌握的外语、计算机理论水平当成了操作的技能,或是混淆了两者间的区别。
其实,你具备了外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只能说明你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下的级别更是要一定的不同。而企业在招聘更注重的是你的实际技能,而不是你所获得的证书,当然了,没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你也不会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我们这里有袄强调的是,在简历中你最好把级别的理论认证用实际的数字或事例来说明,如:你可以把外语水平描述为翻译了一些外文文章,或是曾与外国游客对过话等,把计算机水平换算为每分钟打字80个,可以操作并可以制作一些办公文档这样更具说服和直白的表述。
所以在我们应聘目标岗位时,就不要再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当作岗位要求的操作技能了。其实做任何的一个岗位工作,除了要求你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而只有当知识转化为技能时我们才可以安身立命,才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
知识更多表现为你知道什么?你理解了什么?而技能则表现为你会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一技之长,我们就可以存活于世,但只拥有知识却做不到,除非你把知识当作你向学术领域发展的砝码。但目前的许多大学生缺少岗位所要求的必要操作技能,而且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所以当企业询问他有何技能时,他就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上来了,结果自然就被淘汰了。
9、错把兴趣当工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一些得以娱乐放松的方式,但现实中却有些大学生却把这种兴趣爱好作为选择职业的关键因素,或者被兴趣爱好所左右,在找工作时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关就不找或是以此为借口来推脱自己不想做的工作,这种误区在十分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其实,兴趣爱好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方式,在兴起爱好中我们找到了事业、爱情、休闲三者间的平衡,才不会由此产生人生的不快。而一旦当把兴趣爱好作为工作后,我们人生的三角平衡就被打破了,由此你就会感到一定的烦躁,通常当你把兴趣定位于工作时都是很辛苦的,因为你已经把休闲转变为工作了,没有休闲的情况下会加速你对所从事的各工作的厌倦和讨厌的。这个世界,能真正的把兴趣爱好当作工作的职业或许只有这样三种人:科学家、艺术家和妓女。从中可见能把兴趣和爱好作为职业的人是很少的,也是很难的。
其实兴趣、爱好真的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职业。在职业发展上,我们要知道,喜欢是一回事,胜任是一回事,选择又是一回事,可以说,按照自己的兴趣所选择的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和发展的程度,但其也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所以说,影响我们选择职业与胜任工作的不是兴趣、爱好或者性格,这些内在因素最多是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但却不能决定我们是否能做及能否做成,只不过你要付出的更多而已。但如果你把兴趣爱好与工作职业合一了,你就忍受工作中的更多寂寞和孤独,而你也要找到另外一种平衡的方式,否则你的心理将不堪重负产生一定的职业心理问题。
10、错把经历当能力
一些大学生确实也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如做过家教,促销员,服务员等,但在毕业之际他们将其当为自己的能力去写。其实这些实践经历可以给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但这些实践经历却并不一定就是大学生的能力。因为在职业发展的问题上,经历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力。
经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是过去你所做事情的综合,经历只能说明你曾做过什么事,搞过什么活动,是一种过程性分散性的实践活动的时间上的总结。能力则是在你的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核心优势,你是把事情做的怎么样,做的有什么成果的一种结果性总结。由经历到能力是需要一个转变的,也就是说经历仅仅提供了一个增长能力的平台,但至于能否转化为能力就是个未知数了。
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经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此形成能力。其原因要么是你没有相对专注的做事情,分散的实践事件难以在一个领域得到专一的发展;要么是你在所做的事情中没有注意去培养核心能力的意识。总之,经历并不一定就是能力。所以,给我们大学生的一个教训就是,没有方向的盲目去做许多不相关的社会实践并不能形成你所期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