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3: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

第一篇: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

家长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

颍州区三合中心学校谢云峰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孩子不用功读书怎么办?”不少家长整天为这些问题而忧心忡忡。其实,孩子大多数是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新东西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的确会变得厌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而由于家庭因素所致的却占了大多数。孩子厌学问题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有的是学习困难的孩子,有的却是以前学习很优秀的孩子,由于某个原因,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那么孩子厌恶学习都有哪些原因呢?

最多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孩子承受不了,选择逃避。有些孩子以前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某次考试失误,心理上不能承受挫折,以后便开始厌学。这些孩子往往是从小一帆风顺,在家里、学校一直受到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和呵护,没有经历任何挫折,所以,一遇到困难就承受不了。

其次是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什么学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直迷迷糊糊。由于许多家庭给孩子提供了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孩子在家里从不做家务,从不担心经济上的困难,孩子当然没有要通过学习而改变现状的愿望,他认为家里的钱好像都花不完,为什么要学习?而那些家庭条件很艰苦的孩子,反而学习目的很明确。

有些孩子则是由于生病或某种原因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受到了家长过于周到的照顾,复学后再去学校的时候,学业有些跟不上,又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愿意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家长一方面给孩子提供安乐窝,一方面又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而学习又是那么单调乏味,孩子当然不会选择学习了。

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先不要着急,因为每一个行为背后,总有一定的原因。要先找到原因,调整教育方法,多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作为家长,平时不能只忙于自己的事业,一味地把孩子推给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只看学习成绩,不看过程。这样对待孩子的培养,就像一架马车缺了一个轮子一样,是不会走稳走远的。那么,作为孩子父母,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方面,为人父母者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首先要改变那种只为考大学、找工作而让孩子上学的观念,确立为孩子成长发展、为社会作贡献教育的观念,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精神支柱,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 1

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

二、引导孩子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引导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更如此。例如小勇和小英两位小朋友,他们同住一个院子,有一天在一起做作业,两位年轻的妈妈正坐在一旁织毛衣。几乎同时两个孩子都向妈妈求教“纷纷扬扬”一词该怎么造句。小勇妈不加思索地说:“你就写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谢谢妈妈。”小勇边说边把妈妈造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而小英妈妈则耐心向孩子讲解有关“纷纷扬扬”的意思,然后让小英避开“大雪”想想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上“纷纷扬扬”这个词,结果小英说出柳絮、碎纸片、小毛、肥皂泡等物体,最后她在妈妈的启发下,归纳出“纷纷扬扬”一词的要领。小勇和小英的妈妈都是在辅导孩子学习,但仔细分析一下,两人辅导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在“辅”,只让孩子知其然,给孩子的是现成的“金子”;而后者侧重点在“导”,不仅让孩子知其然,更让孩子知其所以然,给孩子的是“点石成金”的“指头。自主学习的关键是突出孩子在学习中的主动意识,即在培养孩子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孩子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习惯,使他们既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又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时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观念

自主学习主要是诱发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孩子的兴趣、态度和求知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来自外部的表扬、奖励为主的动机强度逐步减弱,而与认知兴趣有关的内部动机逐步占主导地位。如果孩子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不断地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又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这种动机才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孩子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即使出现失误,家长也应宽容大度,肯定孩子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态度,对其获得成功的那一部分,哪怕是极微小的创造性,也需要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孩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家长应抓住孩子自我学习的主动意识、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培养自己的个性。家长要教育孩子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培养问题意识,即学习为了解决什

么问题,从而真正调动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自己探究并建构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求家长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质疑,真正让孩子学会“于无疑处生疑”的本领。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

四、运用有效的辅导方法

辅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需要了解自主学习的基本过程及其形成规律。当孩子自主学习处于初期时,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能力不及的时候,就应多扶持,多教方法,多示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当孩子已经具备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后,逐渐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当孩子能力较强时,应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辅导孩子自主学习,就要使孩子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真正的动力源泉和真切的知识品味。再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不会做作业,就大声训斥孩子:“你上课干什么了,老师没讲过吗?……”有时家长还会揪住孩子的耳朵,疼得孩子“喔唷”叫。所以,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目标应在于指导、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学习,引导他们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只是从旁启发,而不是代替孩子学习,为孩子完成具体的作业,或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检查作业直接指出错误让孩子订正。这样做是省时、省事,孩子也高兴,但其结果却养成了孩子依赖家长的思想和习惯,养成了被动应付学习和作业的不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家长当作“拐棍”和“代理人”,使家长成了“陪读”。不少家长叫苦不迭,感到吃力不讨好,埋怨孩子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或不稳定,原因就是孩子是依靠家长做作业,而不是通过孩子自己思考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一到考试有些题目就做不好了,即使能做出来也因为没有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便出现的错误不能得到订正。所以,家长必须坚决纠正代替孩子学习的“保姆式”、“拐棍式”做法,必须采取指导式,指导孩子读书,引导孩子思考,启发孩子探索创新。这样,不仅使孩子真正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发展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符合家庭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不要让失误和挫折,毁了孩子的自信;不要让自以为是的错误教育方式,误了孩子的一生;不要让无度的溺爱,成为孩子一生的绊脚石。用你的热情触动孩子的心弦,用你的爱感动孩子的内心,这才是心领神会的教育,才是使孩子真正优秀的教育方法。

第二篇: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

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

内容摘要: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孩子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相互合作,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展,而相互合作所产生的结果又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优势。

关键词:自主学习、相互合作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不懂得与其他国家合作将无法发展本国经济;对一个企业来说,没有学会合作将无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对一个人来说,没有学会合作便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了’。可见,学会求知和合作是多么重要。因此,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教法。“两个苹果”的教学模式,让人印象深刻。一个采用‘填鸭式’教学,一个是自主性地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显著不同。前者,施教者不顾个人意愿,强硬浇灌,教育的结果却易使人忘却。后者,让学习者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操作,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自学性,反而使人易于接受,并且印象深刻。另外,《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提到了:教育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不管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主动感受、观察、操作,从而主动发现事物,建立对该事物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将成为推动孩子不断去发现问题、探索事物的动力。

二、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多提问,在活动中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保护孩子的异想天开。在教学的时候,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一个教学内容,老师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来突出内容,然后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们去回答这些问题。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把孩子的思维按照特定的设计的方向去发展,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创新。因此,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提问,把孩子提问的权力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而不是纯粹为了教学的内容而提问,应该让问题的产生成为孩子真正的问题。另外,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他们的思维不受现实和空间的限制,天马行空,常常异想天开,往往会有一些很奇特的‘创想’,并乐于把

他的这些‘创想’跟同伴、老师一起分享。对于他们的‘创想’,我们要给予支持和保护,虽然他们的‘创想’与目前的社会没有多大的关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荒诞,但是,说不定到将来的某一天,他们的‘荒诞’会成为现实。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讥笑他们,不是去打击他们,告诉他们这些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创设良好环境,多为他们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给他们鼓励和信心,让他们学会去主动观察、去发现问题,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多动手、多动脑,成为真正寓意上的活动的主人。

三、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孩子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同样,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具有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就应尽量避免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的内容,强硬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步骤来进行学习。在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给孩子在活动中有自由支配活动的权力和空间。可以让孩子自由的进行选择,自由地观察,自由的进行创作。同时,教师本身自然融入到孩子活动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同时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可以引导孩子相互之间对自己从事的活动进行经验及发现交流,可以提倡他们进行自由组合,共同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必要时适当地给予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使孩子们从活动中学会互相合作,从成功中体会喜悦。

四、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不仅使幼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还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孩子在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的矛盾和冲突,个性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幼儿,往往易被孤立,从而出现交往障碍,长大以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与他人合作,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是很重要的。相互的合作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创建和谐的交往与合作的环境,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在环境的影响下,能够逐渐学会宽容。教给孩子分清是非和正确处理发生的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知道,遇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能够做到宽宏大量,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不怕吃点亏。对待那些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使孩子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而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发展。

五、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并不是孤立的矛盾的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让孩子能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它指的是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去探知,获取经验。它侧重的是尊重并发展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在各个不同阶段都能获得进步、发展。相互合作,则能集思广益,提高效益,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活动中要重视幼儿之间的相

互合作,培养相互合作的意识,使他们知道,人在社会中,不能做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与他人合作、和睦共处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打下基础。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相互合作,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发展,而相互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又成为推动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良性循环,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优势。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教法,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多提问,不要在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让幼儿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活动中提供并创设机会,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愉悦,鼓励他们去主动探知,获取经验。

参考文献:《新课标下我们怎样当老师》 林华民著

李季湄 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三篇:暑期自主学习,家长辅导孩子注意四点

暑期学习存在着四个误区:

暑期的孩子要学会自主学习,而家长的从旁辅助必不可少,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孩子自主学习是以家长为主导,那么,家长会容易进入哪些误区影响孩子学习?以下四个误区,在还是暑期学习中,家长要尽量避免。

不教孩子学习方法

“四个误区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家长只重视如何让孩子掌握知识,但却轻视了教他们学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40%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反映家长只是一味地让自己做题,但很少教自己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有些学生甚至反映家长天天坐在身边看着自己学习,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可以趁暑假采用让孩子自己总结错题率、鼓励其自己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随时总结计划完成情况等方式培养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对其现在和以后的学习都有好处。”

催促孩子学新课本

在教师进行学习指导时,发现25%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暑假里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争取掌握更多新知识。“实际上,这种方式只对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有效。对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最好让其多复习以前学过的课程,如采用上述方式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孩子做题越多越好

另一个较严重的学习误区,30%的家长仍旧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其实做题的关键在精而不在多。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例,一个知识点一般选择不同角度的6至8道题即可。而语文除名著外,其他文章也要精读,不能一味贪多。”

孩子学习越久越好

此外,不能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也是家长们“控制”孩子暑期生活的一个误区。“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整天坐在写字台前才觉得放心,其实这样孩子反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放假期间,孩子的学习时间一般保持在每天4个小时左右即可,其余时间应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其保持精力及学习兴趣。”

第四篇: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了,才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据了解,当前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半的人不能全部理解。原因是教学内容太难、太多或是教师的教法不好。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但是依然不寄与希望。因为老师工作太忙,每个班级人数太多,教学设备不足,制度和行政管理依然如旧。此外,还有一个根本性原因,那就是家长的教学观、儿童观、教育观以及人生观等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携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促进孩子的自我理解。支持自主学习的总体性因素是加深自我理解。这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现在的情况,有什么长处和短处等应该有个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而且应该认真考虑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现在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以加深自我理解,这样就会为自发性的学习铺平道路。做父母的就应该找机会积极地与孩子交换想法,促进孩子的自我理解,启发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和判断,认识自己的现在,也就能认识自己的未来。

其次,让孩子理解所学内容。支持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对所学内容能够理解。现在有些学生不想去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没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欲望,那就越发不懂。因此,设法让孩子理解所学内容是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现在有些家长请家教,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和动机,但都应该让孩子把理解所学内容方在第一位。家长的注意力应放在孩子对哪些内容能理解、哪些内容不能理解上,而不应该放在考试的分数和列榜的名次上。对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能理解多少,这关系到孩子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否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问题。

再次,让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应该重要方面,为了使孩子尝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作为父母的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催促学习,但不要做得太过分。不仅学习,做什么事都一样,只有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学习才能产生乐趣。在别人强制下学习,即便是学了也不会长久。特别是在孩子自我发育时期,非常讨厌受别人的命令。孩子看着催促学习的父母的不快表情,学习是不可能愉快的。如果父母一而在,再而三的坚持那样做,可以说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每个做父母的必须主动地、深刻地反省自己平时对子女的态度。

第二,与其对结果进行评价,不如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不要一看到孩子得到的分数,就开始评价是好是坏,而应该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付出了某些努力,煞费苦心,甚至对其结果感到无可奈何,需要在孩子的学习之中找到并承认孩子积极的心情。

第三,承认孩子的长处,增进孩子的自信。无论谁都有长处和短处,或者说都有擅长或不擅长的事。就学习而言,父母希望孩子每门功课都好,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擅长的功课上。其实,与其让孩子尝到对不擅长功课的失败感,不如让孩子尝到对擅长功课的成功感,这样就让孩子有成功感而产生自信,然后让这种自信波及其他的科目,最终是会带来好处的。推而广之,不光学习,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如此。无论哪个孩子,一定都有长处。虽然和别人相比有些差距,但从孩子自己的情况上肯定有其长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中注意其短处之前,一定要先看到长处。

第四,让孩子自己负责。孩子毕竟还不是大人,孩子的事大人推开不管,一切都让孩子负责,这有些勉强,弄不好会成为放任主义。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给予充分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应该尊重孩子的立场,给予某种程度的自由,让孩子感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创造。在这点上,不能实行过火保护,不能永远把孩子当幼儿。有时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需要看着他去尝试失败,让他们在失败中得到锻炼。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如果自己认真负责去做,做完之后都会产生喜悦和自信。

第五,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父母要不断学习。父母向着人生的真正目标,踏踏实实不间断地努力学习的精神一定会打动孩子的心。孩子心中最尊敬的就是父母,把父母看着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密切,一生都分不开。即使孩子离开父母,父母在孩子心中总是俨然存在。和孩子相比,父母的责任大,使命也多。为了孩子,为了社会,为了工作,必须努力学习,如果父母能把努力中的喜悦和兴奋,常常给孩子讲讲,那对孩子的学习乐趣是有益的。

总之,新课改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性的变革,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学习革命,它改变了沿袭已久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做老师的都要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同时更应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

孩子小学毕业 家长“三多一少”

有人把小学毕业喻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驿站。面对孩子升学考试的临近,家长们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迎战状态:陪学型——家长亲自上阵,帮孩子找错题、抄题、背题、讲题;填鸭型——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周六、日忙赶场,上多个补习班;催逼型——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牛不喝水强按头;唠叨型——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学习不停地说教、指责、埋怨;焦虑型——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焦急万分甚至彻夜难眠。

家长们企盼自己孩子能进入理想中学的愿望无可非议,但很多家长在这种企盼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走向过分关注孩子升学考试结果的误区。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通过小学六年级全过程的学习,不仅要完成学习六年级阶段相应的知识任务,还要对小学阶段应知应会的知识进行全面地梳理、复习、查缺补漏。这些都能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应考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而且由于六年级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孩子的情绪和意志品质随之都会得到积极的锻炼和提高。而知、情、意的统一恰恰是孩子成长走向成功的法宝。第二,家长过分追求升学考试结果,就会过于担心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会传染给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造成其过重的心理压力。第三,家长过分追求升学考试结果,还会对孩子的学习动机产生误导。曾有一个孩子就在考试之前发过毒誓:“我考不上某某中学就自杀。”这种扭曲的学习动机是很害人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领教育。作为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此时应做些什么?怎样做好孩子的力量支持?

第一,和谐亲子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家长要尽量做到三多一少,即:多听、多看、多想、少说。这三多一少做到了,才会和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平台。第二,家长要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尽量不要把个人的担心和焦躁带给孩子。备考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厌烦情绪,家长还要积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和调试,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稳定的心态。第三,家长不盲目攀比,不要一看到孩子丢分数就恐慌。要客观分析孩子的学习现状,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提升计划并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第四,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孩子的学习遇到阻力,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找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五,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休息和玩的关系。孩子休息不好,会直接影响课堂吸收率。太多剥夺孩子玩儿的时间,就会增加孩子学习疲劳感,进而会滋生厌学情绪。具体做法是:要把学习、休息和玩儿这三项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要形成表格化,并且要抓好落实。第六,要多鼓励、少批评,做好孩子的心理支持。孩子取得了点滴进步,家长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家长要做到不急躁、不斥责,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孩子信心不足,家长要给孩子打气、鼓劲。

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只须做好两点

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很多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孩子依然不想学习,成绩依然很差?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孩子的学习?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案例。

北京科迪实验中学初一的张贺鑫同学,在没有参加学习班前,学习浮躁,不踏实,做作业总是一点都不着急,时间耽误很多,但学习不见效果。上初中后,成绩一路下滑。家长特别着急,但由于沟通不得法,父母和孩子关系非常紧张。

来参加我们的“学会”辅导班,他的学习效率的确很低,很多同学通过一天的时间都将一个题目做了很多遍,差不多都做对了,而他居然只做了一道几何题的图形出来!我们的助教老师没碰上过这种情况,都快急哭了!我告诉她们,给他做限时训练。终于,他的学习效率开始提升了。……

通过两天的学习张贺鑫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他学得慢,但学得很投入!学习上他懂得要求自己一次性地把题目做对、得满分;心理上开始明白并试着不让外界的事情干扰自己的学习。

回校后参加月考,在这次考试中他进步特别大:在全班进步了7名,全年级进步了106名!他父母反映,孩子开始知道体谅父母了。

张贺鑫的父母和我沟通后,也知道自身的问题,所以,他们特别配合:一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提高成绩;二是从自身做起,培养和实践认真的能力,回家后,他们不论做什么事,全家都按我们的“认真”的要求,做家务、做饭、切菜都认认真真地做,给他作一个榜样。家庭关系也明显改善。

下面是张贺鑫同学学习后的感想: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明白了,不会做的题也是基础题,只要认真思考,反复读题,就可以做出来。会做的题就要一次性把它做对,不可以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力求一次性做完美。我希望改善跟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对张贺鑫同学的建议:继续踏踏实实学习,严格执行限时训练,进一步提高悟性。相信成绩会有更大的提高!

张贺鑫同学的父亲起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鼓励,二是以身作则。

这两点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实不然。就拿鼓励来说,很多家长都在试着鼓励孩子,但孩子根本不听,因为长久以来,父母的话已经变得太没有分量,孩子听了根本起不到鼓励的作用。鼓励需要权威的力量。而且,鼓励背后如果没有能力的支撑,因鼓励而起的热情就会像肥皂泡,美丽但无法长久!以身作则就更加不容易了!很多家长更愿意置身于事外,说别人容易,自己早就放弃进步了。这样的状态只会给孩子坏的影响。

希望所有的父母做好两点:一是鼓励,二是以身作则。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得知识的主人。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以往那各学生在学习中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以优化的方法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技能,做学习的主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的意思就说: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不能占用,以便给学生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成为研讨者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状态,将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如果学生没兴趣,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研讨,因此,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中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如:讲《死海不死》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先让同学们说一说,死海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有的说:死海是死的,没有生物的。有的说:死海是活的,人在里面是不会淹死的。老师不急于纠正,启发学生从课文里得到正确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课文读下去。

二、充分保证学生有自学,发现问题的时间,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研究学习的机会。

自学是基础,是让学生成为研讨的重要形式。自学,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别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当代教育家叶陶先生说过“学生先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唯有入学而取得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由此可见,自学这种形式对一个人的成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校许多教师也要求学生自学,但就是时间得不到保证,是一种形式,根本达不到自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消除这一弊端。我认为,自学,首先要目标明确,看什么?怎样看?看后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喜欢什么?接着叫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汇报,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最后谈收获,提出探讨性的意见。这样一来,基本上就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学者,发现者。

三、改变提问方式,调动积极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必要手段。传统的教法,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虽然,老师力求提高问题的质量,但仍有一种过于严密“监护”学生的感觉。学生也产生了听从老师指令的依赖感。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破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观念,改变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这两年,我试着以“自问自答”的提问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已提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教学《骆驼寻宝记》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文章层次,提出相应问题:文中一共写了多少种动物参与寻宝?最后是谁寻到了宝?等等。在他们对文章有了整体了概念和层次的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就课文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质疑,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大问题“你怎样看待骆驼寻到的宝/在你的眼中,什么是宝?”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由发表问题。他们有的说:“这个骆驼真苯,寻到宝不会自己用。”有的则说:“这个骆驼不是苯,他只不过是为大众服务。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们围着这个问题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也深刻的多了。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问自答,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他们,自行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评价,着眼创造性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优秀的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从不轻易使用“不对”、“错”这些字眼。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积极性,滋长怯懦畏惧的心理。心理学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判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离开了勇敢,实际上就陷进了平庸,就取消了求异思维,取消了想象,取消了独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科学性。另外,要鼓励学生勇敢地争论,不但对同学,对老师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建议。对学生的独立见解,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提出来的,哪怕有几百分之一的正确成分,教师都应抱百分之百的欢迎态度,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增强他们信心,使他们勇敢地去探索知识。

五、改革练习方式,培养自主性

要在教学中真正形成“人自为学”的生动局面,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跟随老师的主导而登堂入室,进而自身“修行”进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会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培养这种自主性,就要改革练习方式。“布置练习”这是一句常用的教学用语。这个“布置”,带有指令性质,能不能来点儿“弹性”,让学生有自主的余地呢?比如造句,采用“自由造句”,即用教材的某些规定的词语造句,也鼓励学生另造,学会什么词语,就用什么词语造句。句式不限,数量不限。再如,“抄写词语”,可以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去决定抄什么,抄多少,不搞一刀切。这种做法是让学生体现自主意志,给他们松绑,让他们自已去研究,自己去创造,学生也会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主动地学习。

六、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以讨论,交流、合作、研究的机会

改变教师一言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合作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问题的难易度,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交流、研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说套话,点点滴滴都可以。说错了,切忌挖苦、讽刺,否则就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研讨时,限制不要太多,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任何问题学生只要找到自己的理由就算进了一大步。同时,也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重点放在后进生上。总而言之,让学生交流讨论,时间要给足,不要把学生的手脚捆得太死,否则就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谈不上去研究了。

七、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课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是课改后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结什么呢?小结收获,小结学法,小结发现等;质疑什么呢?质疑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方法;评价什么呢?评价教材,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社会等。一句话,凡属于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就要提出来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评价。在班上,我设计了许多统计调查表册,主要是记录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多少。使学生养成了勤于观察,发现问题,不懂就问,有问就去研究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发言权和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班内同学人人喜欢,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化静为动,强化感受性

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做法,可是长期以来,“动手操作”多出现于数学或其他技能课堂,语文课堂上学生动手机会少。其实语文课让学生动手也是相当必要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二是“做”。至于“写”,老师们大都重视起来了,而“做”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语文课上让学生动手“做”,可把语文课本中的抽象事物、概念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使他们摆脱感性知识材料一束缚。将感性活动与操作活动相结合,顺利形成概念。

比如教学〈风筝〉这课时,可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筝,来体验一下弟弟做风筝的乐趣。这样操作可以使学生亲身感知。强化感受,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培养学生动脑又动手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共同研究的氛围,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大海中自由畅游,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下载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如何做到让孩子自主学习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点摘要:1.要想真正在课堂上授之以渔,教师就要首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不追求课上的热闹,而要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2.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其实也不能忽......

    家长该不该让孩子上网

    近两年,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可以让我们纵观世界、了解全球,可以使我们能够轻松地查阅所需资料,也能很廉价地使我们和......

    如何让孩子听进家长的话

    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听进家长的话? 太听话的孩子可能因为过于服从而丧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但是孩子完全不听话就意味着父母失去影响力。那么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听从又信服家长......

    如何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如何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修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孩子是影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要想孩子改......

    如何当好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当好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一直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并认识、体会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当突出“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以德为先,让孩子充满爱心。首先,要给予孩子点点滴滴、无微......

    浅谈家长如何帮孩子通过自主招生范文

    浅谈家长如何帮孩子顺利通过自主招生 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拉开了序幕,各高校陆续发布了招生简章,此时相信有很多的高三学生家长与我当年一样跃跃欲试,又很茫然,一定在考虑:自己的......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家长写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家长写 周六上午,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怎么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也感触很多。 正如王老师所......

    小学生家长:让孩子告别学习压力[五篇范文]

    小学生家长:让孩子告别学习压力虽然今天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理念深深影响家长,很多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