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1优秀家长学习体会
优秀家长学习体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八一 张本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长经常提出不知道怎么去教育辅导孩子,尤其在英语方面,很多家长都很焦虑,“我们自己不懂英语,如何辅导孩子英语呢?”作为教师可能我的优势更在于课堂教学,想来想去唯有向优秀学生的家长取经,我认为这些优秀的父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而难得的教育实践家。
李珊珊同学家长的家庭辅导建议:
在老师同学的眼中,姗姗很聪明,很机灵,会背唐诗、运算也特别厉害,会唱歌、画画也画的很好,更了不起的是会说简单的日常英语。在采访姗姗父母时,他们总结了以下教育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重视早教。0—6岁是小孩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学习。我们觉得,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个天性让她学习语言。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买了妈咪语宝宝英语,注重孩子的胎教,更是把握住胎教黄金期,培养宝宝的英语语感。这也是孩子从一出生就特别喜欢英语的很重要原因吧。后来我们发现,姗姗学英语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她也很喜欢说英语。
(二)寓教于乐。由于小孩子爱动好玩,谈不上学习意识。若强迫他们枯燥的学习,效果肯定适得其反的。因此我们给姗姗选择早教产品时十分注重这一点,一定都是集游戏、娱乐、学习于一体的。这样姗姗在游戏中、在玩耍中能够学习,不会引起她的反感,学习效果也相当不错。比如问学堂点读笔、童话英语、学伴熊等等,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
三)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因为孩子还小,我们都无法知道她兴趣爱好,也无法预料她将有哪方面天赋,因此,我们只能培养她多方面兴趣爱好,包括国文、音乐、美术等等,通过一些游戏、智力开发挖掘她的潜能。
(四)注重与孩子沟通。孩子尽管很小,但她也有自己得感情、喜好、有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与孩子多进行亲子互动的活动,从中我们学到了如何读懂孩子的语言,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通过正面的评价鼓励姗姗,这样在了解姗姗爱好需求的同时给予教育辅导,孩子学习更有效果,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
温馨提示:孩子早教学习是不容忽略的,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接触英语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为终身学习服务的,因此一定要让孩子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这一点也是和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相一致。
我认为珊珊同学家长的建议不仅强调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提出了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还要有正确心态,以及评价标准。目前,在问学
堂我们也正在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语言的终身学习,而不是为应试而学习。
第二篇:家长学习体会
为了孩子,相互沟通,共同教育
通过在学校这几期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们家长知道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与学校老师配合进行教育,如何培养与锻炼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谓重中之重的关键,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
学校——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校长给我们讲解了学校的成长历史和现在的办学情况。赢得了我们这些家长的阵阵掌声,使我了解到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老师的师资力量,孩子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学习情况。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一定会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
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领,通过几个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们能及时避开家庭教育的误区。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及时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 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家庭教育之间,家长和老师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家长和老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存在,达成共识,可谓事半功倍。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只有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有用之人。学习不可能一蹉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孩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家庭教育也是,家长学校可以说是抛砖引玉,引导家长如何更好的掌握教育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学习成长。
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爱,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能有出息,能造福人类。但是对于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显得力不从心。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校方开办了家长学校。通过几次家长学校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在点滴上影响孩子。
一、通过学习,我发现在教孩子方面,着实存在着一些误区
1.管孩子吃喝就行,读书学习是学校老师负责的事,忽略家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2.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任意打骂,殊不知,孩子并非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人。
3.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身心特点,有时把孩子当成年人那样对待要求。4.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懂得按素质教育要求将孩子培养成五好的全面发展新人。
上面的一些错误观念,或多或少在我身上也存在着,太盲目,盲从,虽然出发点是对的,但往往结果偏离,弄得自己身心疲惫,还得不到孩子的谅解,殊不知科学教育孩子,才是正道。
二、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孩子的教育不光不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会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去,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努力做一名称职的家长。以下就我的一些看法和自身要改正的。
1. 在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他在做作业也好,在做别的事也好,不能老是陪着他,这样反而会使得他更有依懒感,不会做反正爸妈会告诉我的这种心理肯定会存在着。“不陪”才能培养他的好习惯。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孩子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孩子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2.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持一个想法,他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
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顿,要求他做出保证,或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失掉。
3.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精神,阅读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物传记,对小孩的音响很大。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就是在和一些优秀的人、优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怀。
4.很多孩子都会说谎,这说谎不外乎二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实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有些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就是个信号,说明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在孩子在潜意识中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作为主动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要进行反思,必须改变自己,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麻烦。
5.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现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 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
6.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的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我们也有责任通过改变我们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
孩子在长大,在学习,我们自身何尝不是在“长大”,在学习,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和优秀的学生而共同努力。
教育孩子 家长有责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收获很多,受益非浅。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老师所做的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辅导的讲座,对如何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辅导中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听了之后,让人感觉受益非浅。
二、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听了老师的讲座,对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何入手,有好多收获。
比如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要多鼓励孩子读书,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图书,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带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淮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要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找机会让孩子讲书中精彩的内容,讲他的感想,参与孩子讨论读后感。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
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产生了感想,提高了能力,获得了进步,要
及时给予肯定。在阅读过程中好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而不是孤立的去识字。正确的引导,孩子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抓住时机,对良好阅读行为进行强化。
最后,为孩子读书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老师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孩子读书的外因,父母的素质、住房的条件、家庭生活习惯、住地环境的氛围等诸多方面均是影响孩子读书的因素。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对孩子读书的干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小天地,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实用的书柜,有这样一个适宜放松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三、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了上风,真让我们为未来捏一把汗。老师告戒我们家长不要片面看待孩子的分数,只抓分数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敌对情绪、心理负担重、脾气古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等。因此,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第三篇:家长学习体会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
孩子是父母的珍宝,是祖国的未来,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愉快、幸福的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描绘更加美好的人生蓝图,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关注焦点和热切期待;同时,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目标也始终困扰着每一位家长。前一段时间经过幼儿园老师的推荐,我详细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觉受益匪浅,在此将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写下来与家长朋友共同分享。
《指南》是我国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3-6岁儿童成长教育规范,从健康、语言、社会、学和艺术等方面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了很全面的建议,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这样家长了解清楚后,可以在学习和游戏中给予支持,更好的配合老师开展更加高效的教育引导。
通过学习《指南》我从中有所领悟,明白了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知道了做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教育观,遵循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学习、成长特点,有针对性的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攀比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唱多少歌,更不是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己的孩子不足。
通过学习《指南》,我感到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将以《指南》里面的标准为依据,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达到家园教育一致化,使孩子发展的更好。
2013年6月6日
第四篇:家长学校教育讲座学习体会
家长学校教育讲座学习体会
2016年10月12日,我参加了xx市东站小学组织的“让孩子脱颖而出”的学习教育。通过专家的讲解,使我对如何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不一定能按我们大人的思维行事,不可能按家长的框架成长。比如,同样是伟人,毛泽东在闹市也能读书,说明他学习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不太大;而圣人孟子,却经历了“三迁”。这就说明,个体存在差异,教育也有区别。不是每一个孩子长大都能成为毛泽东,也不是每一个孩子以后都可以成为孟子,但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期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也会经受各种的诱惑和磨练。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就需要家长的教育,老师的辅导,还有亲戚朋友的影响,环境的熏陶。有的孩子,小时就表现超越别人的一面,有的孩子,却是必须历经时光的洗礼。这也是我们所说,有的“小时了了”,而有的“大器晚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要贯穿到他成长的全过程中去,直到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二、让孩子充满活力和激情更重要。教育家说,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姜教授说,要给孩子梦想,让孩子的心飞翔。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中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清朝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要谨慎小心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的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正直的老师的形象,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也会喜欢听好话,更何况孩子?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独生子女多,一放学就被家庭作业压住了,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到了双休日,家长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影响,安排了很多的课外学习任务,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倒在了起跑线上。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又聪明,又听话,讨人喜爱。到了青春期,有了个人的意识和想法后,突然象变了一个人,非常的叛逆,让人很不理解。家长更是伤心生气。其实,都是弹簧式的压力过后的反弹,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在重压过后,失去了学习的激情,甚至对家庭的关爱都产生了反感。学习有压力,我们就要跟他们排解,给他们疏导,让他们充满活力。舒袖在背乘法表时,他妈妈叫他全部背下来,他说背不了。他妈妈告诉他,背不了就不准睡觉。当时他就耍赖了。我听了后问他怎么了,然后告诉他:你背书一直很厉害,现在是不是背不了呢?他说是。我说,那好,现在我们一起背,你背单,我背双,看哪个背得好些,然后再交换一遍。结果,他很自然的就背完了。其实不是他不会背,而是感到到量大了,有了压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巧妙的方法给他注入活力,让他学习起来,压力减到最低。有人说,给孩子一个梦想,鼓励他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不断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太切合实际。试想,我们哪一个人,从小只有一个梦想呢?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不断的变化。我小的时候,有人问我,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我的回答是,外交部长。又问,为什么想当外交部长?我说,因为他每天都有好吃的,接待外国人。当时的日子,是因为很穷,一周连吃一次肉都吃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觉得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太小,知道了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梦想就慢慢的变得现实,想有一个工作,能够拿到“购粮证”。所以,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个梦想,也不要让他为一个梦想而苦苦拼搏。给他鼓励,让他轻松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朗的个性,才是我们最应该做而且必须去做好的。
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很重要。姜教授说,有一个父亲,在孩子学习的那些年里,总是陪着孩子学习。孩子做作业时,他会在旁边陪着,要不就是看报纸杂志之类,总之不离开孩子。后来孩子成才,很感激父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好,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方法,也给了我们家长一个消极的暗示,那就是: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在旁边守着,最好是跟着学习。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生活压力大的家庭,成天周旋于生活的重压之下,怎么能保证有时间陪着学习?二是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每顿吃饭的时候,都有人把你盯着看,时间长了,不知这个饭你吃不吃得下?同样的道理,孩子学习,也要给他一个学习的空间,物理的空间,心理的空间。参加报告会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家长说:我那个儿子呀,好烦人,写一个字,东动一下,西摸一下,我在旁边看着,又气又急,总想打人。这就是方法的问题。舒袖上一年级回来,做作业时,他妈妈要求我看着,就是因为他好动。我看了一次过后,觉得还是不看的好,因为我在他旁边,他心理压力大,即使做好了,但一旦我不在旁边,又怎么办?此后,我只是时不时的看一下,做好了作业,表扬他做得不错。同时,我不会给他检查作业,我问他:如果你做错了,老师是批评你,还是批评我?他说:是我!这给他一个心理上的暗示:只有你自己才能为你的行为负责。慢慢的,舒袖在做作业上,我们已经不用去看,他会很自觉的完成,也改掉了拖拉懒散的习惯。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信奉“棍棒主义”。孩子不是不能用棍棒教育,适当的时间,还是可以使用一下,但要尽量避免,为此我总结了一个问题:假设,今天我们打断一根棍子,明天打断两根棍子,后天呢?再以后呢?这就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兵法。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近三年,每一年的暑假,我都把舒袖送回了老家,非常偏僻的一个大山上。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
有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在那里和他玩。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认识农村的东西,我认为,一个孩子只认识汽车和互联网,懂得象一个人精一样的应酬,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会认识农村的东西,包括我们吃的饭是从哪里长出来,鸡蛋是怎么从鸡肚子里生出来的。二是要能够适应农村的生活并能和农民相处。我们都知道,农村农民的穿着打扮,不可能和城市一样的看起来干净整洁。他要学会和他们相处,学会忍受并接受和自己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东西。这对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很有好处,每一次从老家回来,都能感受到他的不同的成长。
四是要让孩子接受挫折,在挫折中找到平衡并成长。近年来,我们很多人都在说挫折教育,就是说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慢慢的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挫折教育不是要刻意的去批评孩子,打击他的自信心,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人生当中有很多的无奈和不如意,要能够正确的去对待和处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己的孩子和比他们年龄小的朋友玩的时候,心爱玩具可能被抢了,或者被小朋友打了一下,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少出现的事,都是一种挫折。因为平常,他们都是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更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被打一下。我们家长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因为自己是哥哥或姐姐,就要忍让,要宽容。很多孩子从小在家里有求必应,甚至家长不停的想着办法去满足他们的要求,不会对孩子“say no”。孩子长大后,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相当的低,受不了一点挫折,还会变得很叛逆。家长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你要什么有什么,还是不会满意?这就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经受过挫折,所有的都认为理所当然,也就是姜教授在讲台上所讲的,不会感恩。我们平常和舒袖外出游玩,他想要买个什么东西,我觉得意义不大的,我就会告诉他,买来没有什么用,或者直接说,我没有钱了,你自己想想办法吧。中国有句古话,“宠子不发”,就是说,从小宠爱过甚的孩子,长大了反而没有什么出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在少数。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让孩子接受挫折,才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孩子的教育,或许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教育的方法,专家的讲解,体系更完整,概括更准确,方法更适当。听了过后,更让人感悟。舒袖在现阶段,各方面的表现还不够突出,我们也从没有想过在起跑线上去怎么竞争,国际田径比赛的长跑短跑,起跑固然重要,冲刺阶段还有余力才是关键。从小养成健康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激情,才是最重要的。《汉史演义》记载了一个故事:汉代有个叫司马光的人有两个儿子,这个司马光,不是宋代砸缸的那一个。司马光因为正直,惹恼了皇帝被满门抄斩,他的两个儿子才七八岁,兄弟俩正在家里下棋。有人来通风报信,叫他们兄弟快逃命去,他俩面不改色的继续下棋,只说了一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结果双双被害。小小年纪,已经能懂得很多大人也不能明白的道理,这样的孩子虽然可以称为神童,但先贤的教育和我们如今的教育比起来,已不是我们所能望其项背,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和挖掘。
第五篇:家长必读的四点学习体会
家长必读四点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曹新国
我是两个男孩的父亲。我小儿子在上小学五年级,大儿子正读高一。作为一位资深家长,通读《小学五年级家长必读》后,感触多多。我有以下四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孩子
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前提。身为父母,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通过观察、倾听及不断学习,他们对很多事情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判断。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最初的受尊重的感觉。
在我们家,在家庭相关事情上,特别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上,我们都会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与看法,尊重并理解他们的不同想法,并鼓励他们参与到相关活动中。
二、教会孩子分清是非
教会孩子明是非,知美丑,识善恶,这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身心成长发展的摇篮。孩子往往会以父母的言行为依据判断、衡量自己的行为,以父母的判断、态度作为是非评价的标准,模仿、套用进行自己的判断衡量,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在我们家,我在孩子很小时,就有针对性给他们讲一些故事,讲完之后,还会让他们分析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人的举止行为是善意的,哪些人的言谈举止是加害自己的。通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引导两个孩子进行分析,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
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好的习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孩子的自制力较弱,但可塑性很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可从小事做起,及时鼓励并耐心辅导,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习惯。
在我们家,我们通过以身作则及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逐步让两个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睡前阅读、不浪费粮食等良好的习惯。
四、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情商
良好的情商,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成功的基本保障。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这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放手让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在孩于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中,家长要引导得当及时调控,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教育他,和孩子同步成长。
我们家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5岁,他们在一起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他们很小的时侯,双方冲突后,一方或双方会大哭并将自己关到一个房间不出来,要哄好久才会开门。通过我和孩子的妈妈多次的引导,让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两个孩子虽也经常有矛盾冲突,但不会再出现上述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多年共同培养,我的两个儿子一直在健康成长,也越来越懂事。虽然他们各自还有一些小缺点,但我相信他们自己会逐渐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我。他们永远是我和他们妈妈的骄傲。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