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谈如何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
专家谈如何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小时候,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夸我们孩子聪明,夸我们孩子漂亮了——这正是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强烈的需求。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常在干什么呢?
一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好消息,好消息,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的东西!小男孩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女孩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告诉爸爸,好消息,我得了一百分。爸爸说,隔壁的明明得了双百,你才一门一百就骄傲成这样。孩子顿时眼泪汪汪。
资料显示,我国有6000万对父母坦言:自己是失败的家长。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父母身上,出在一种陈旧的家教观念上。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如果孩子发烧达到40℃,你会怎么做?”家长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去医院治疗。”
董进宇博士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同发烧一个道理,一个孩子成绩不好,是他客观上无法控制的原因决定的,并不是孩子主观上不愿意学习好。归结下来,董博士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有以下七大原因。
自我观念的局限
是第一原因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综合评价的总和。如果一个孩子在有关自己学习或个人成长上有错误的观念,那么他的潜能就没办法释放出来。举例来讲,如果孩子自己认为数学很难,数学很无趣,我没有数学天赋,我学不好数学,那么他的大脑就处于停滞状态,他就放弃了努力。
究其原因,很多家长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让孩子产生了自卑感,潜能就无法释放出来。董博士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人的自我观念就像“煤气罐”的阀门,它需要释放。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难学什么不难学,找到方法你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会任何学科。孩子要想学习好首先要转变观念: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学科是困难的,只是没有找到方法或是你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是你
笨你没有天赋。要知道你的观念在牢牢地束缚你,要想改变现状,你必须学会反省,从而认识到这个错误观念,然后再把它彻底改正过来。
学习方法不得当
孩子学习必须找到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董博士在今年5月份的中学生潜能训练营上做了一个现场调查:“文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在座的所有同学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一个字——背!”“理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俩字儿——做题!”董博士说,现在很多同学都错误地认为理科学习方法就是做题,文科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字“背”,如果孩子采取这种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他断然考不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如果靠死记硬背,他肯定学不到真知。如果单靠题海战术,孩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达到融会贯通,他付出10倍的努力可能连3分的收获也没有,因为理科和文科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基础知识不牢
如果孩子旧知识不会,他就会把不会的新知识变成了旧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欠账过多,包袱过重,这样就压垮了孩子,再讲新课他就听不进去,最后太痛苦了,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学习的知识不是孤立的,我们刚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当基础知识记得越来越牢,学习的难度系数会递减。当我们的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他就没有办法往下学了,他在课堂上根本就听不进去,产生了巨大的挫折感,自我否定感。所以孩子想继续学习,脱颖而出,就必须把基础知识补回来。
没有学习兴趣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他背后必须有不断的鼓励、表扬和欣赏。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是三分钟的热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只有在后面不断激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热度。人是一种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动物。快乐使人坚持,痛苦使人逃避。学习的规律不是学不进去便咬牙硬挺,而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如果孩子怀着痛苦的心情去学习,他的大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当他处于兴奋状态时,大脑细胞被激活,分泌大量的记忆物质,大脑的能量会被迅速地释放出来。孩子学习时候,家长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把学习变成一件
快乐的事。所以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快乐的时候,你越对他进行批评打骂,越会加深他学习的痛苦。
缺乏激励因素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是三分钟的热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这样。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在他背后就必须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他,那就是父母的不断鼓励、表扬和欣赏,只有在后面不断激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热度。但遗憾的是有85%到90%的家长都没有这样做,他们还埋怨孩子,说孩子只有三分钟热度。
6情绪问题的困扰
一个人要去做一件事是由他的情感来控制的。当人遇到外界的刺激时,都会有“不愉快”或者“愉快”的心理体验。在孩子情绪“愉快”的情况下,能够采取乐观、大度、向前看的态度泰然处之。现在中小学生与老师、男女同学、朋友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的自我情绪的爆发点。无论哪件事都可能引发他的消极情绪或者快乐情绪。消极情绪产生时,他会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当中,如果被这种情绪主宰,他就没有办法去学习。当孩子受到这种情绪控制的时候,是需要家长来帮助他,鼓励他并把他拉出这种状态。这就相当于他发烧,需要我们帮助他一样。遗憾的是有的家长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去批评他,使他的情绪“雪上加霜”。
7用功程度不够
用功的程度是学业成功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习确实要用一定的功,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但是这里强调的努力用功是快乐地用功,不是痛苦地用功。大多数孩子用功程度不够,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学习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观念的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原因。我们要告诉孩子“用功努力的程度是学业成功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才可以使自己飞速进步,最后才能取得人生与事业的大成就”。
如需要培养孩子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建议看看这套光盘《CVC状元高分学习法》,里面融会了400多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汇聚了16位特级教师及教育
专家的精髓,套用其中的方法,短期内即可迅速提高学习成绩,是中国孩子不应错过的一套光盘,值得推荐。
内容如下:
1、学习质量管理:
为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都提供了方法、制定了标准,用了以后孩子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最好的学习质量,记忆、解题、写作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巨大提高。
2、各学科学习方法及考试技巧:
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题型都提出了相应学习技巧和解决思路。如数学 方面的规定法、平移法、变换法,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法、1秒钟记忆法、硬盘式记忆法……
3、各科重点知识解析:
明确指出每一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思路点拨,让孩子对的各科知识形成整体体系……
第二篇: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不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不都是生动有趣的,有许多“枯燥”而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每节课的时间是35或40分钟,也就是说孩子的注意力要在35分钟内高度集中,上课时能不做小动作,注意听讲,记住讲课内容并能回忆出来,按老师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等。因此,家长必须教育孩子,要努力调整情绪,坚定意志,使孩子逐步学会自控和专心。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和努力的活动,如下棋、画画等,让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任务,锻炼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持久性,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排除外界干扰,并督促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生活工作要认真、严谨、专心致志。一个做事总是丢三拉四的家长是培养不出一个认真、严谨的孩子的。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
《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
课题实施方案
诸城实验小学王勤玲
一、问题的背景提出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可是,低年级的孩子并不喜欢听同学的发言,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地摇晃,手里不断摆弄着铅笔、尺子等东西。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其实如果点名回答,他却回答不到点子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和班额大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反映了低年级的孩子没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十分重要。其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从而缩短学生间倾听水平的差距,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倾听能力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两部分。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静心地听;二是边听边思考:主要包括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倾听能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经过训练的。学生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本课题着眼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联结理论,立足于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力求对学习联结理论与认知理论中关于学生倾听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由此拓展的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理论作尝试性的探索。学会倾听并养成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的一项重要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倾听的课堂氛围,组织有吸引力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2.准确把握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同时,照顾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只要因材施教,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让“听”的习惯养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低年级学生倾听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究一、二年级学生倾听能力水平的差异以及发展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培养的针对性。
2、对一年级小学生听知能力和习惯特征的研究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听课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创新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通过计划、调查、分析与研究反思等环节,具体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2.5-2013.3)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3.4-2013.6)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调查了解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通过对倾听的差异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
3、总结、结题阶段(2013.7-2013.10)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论文《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案例、结题报告等。使学生最终达到能在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四篇:谈学习态度
谈学习态度、习惯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2012-06-10 08:18:11)转载▼ 标签: 分类: 好文转载
杂谈
一、态度
数学学习态度也是尤为重要的,态度很多情况下由心情决定,可是人不能想学就学,如果你的学习态度不好,厌学,干脆先别学,去放松一下自己,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让自己放松,使自己的愉悦起来,于是,什么在眼中都变得可爱了。
二、习惯
如果说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外在的,那么数学学习习惯就要靠自己的培养了,看过一些教育活人生立志之类的书籍的人都知道“习惯可以决定的命运”。所以说习惯是不可忽视的。本人在习惯方面就做得不够好。我主要说说如下几点: 1.草稿
在打草稿的时候,字总是很大,并且很不整洁,这可以导致计算时的错误和后期检验的问题,本人“受益匪浅”啊!2.审题
读题时候的认真也是很重要的,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做题的时候,做了半天都没做出来,也许是不经意的瞥了一下题目,或者是老师同学的提醒,突然发现出现了某某条件或者某某关系。于是题目很快就轻易解决,审题不清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或者浪费时间,特别是在考试中,浪费了时间就很可能做不完题目,导致丢分。3.效率
这一点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以前我也有过,不仅在数学这个科目上,其他的科目也有,比如,你做着做着,突然觉得很厌倦,于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也许看到一个题目,很长很长,顿时就不想做了,发发呆,转转笔,于是今天又要“奋战”到很晚了。如果久而久之成了习惯,那就很难摆脱了。4.书写
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书写包括了格式,大家都知道,答案在试卷中只占有很少的分量,错了结果,扣一分,错了过程,也许就要扣得多了。而过程与格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书写。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习惯的培养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平时注意有效学习,才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看看一些培养习惯的资料,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1).坚持“先复习,再作业”和“边作业,边复习”的练习模式,养成阅读习惯。不少同学考试前比较注意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但平时做作业就不注意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进行归纳,感觉学习效率较差。做题前先整理一下课堂学到的内容,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多注意阅读,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而且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2).力戒“浮躁”作风,踏踏实实地进行学习。做作业不要图“快”,要在提高正确率的基础上再追求解题的速度。只有平时就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避免犯“低级性错误”。
(3).加强学习反思,提高学习的效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常规活动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上的变化,而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考试、练习中发生的错误不时进行反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并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5点学习习惯改变数学成绩
2009-04-14 13:23:56 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智康张老师
高中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1、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2、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能力品质、教学观念、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的特点,从适应教的目的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4、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5、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6、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也叫课前自学,预习的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7、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8、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9、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10、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11、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要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不自卑的心理品质,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12、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他的思想方法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13、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14、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5、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补充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笔记,一旦遗忘,无从复习巩固,何况在做笔记和整理过程中,自己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
16、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记载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结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自己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总之,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影响数学成绩的原因〖收藏到: QQ书签 百度书签 雅虎书签〗〖在线留言〗
推荐:高中六科巨无霸套餐!——高中六科目一个都不少!名师一对一!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进入高中阶段,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从学生学习状态为切入点谈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而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则急剧下降,根据其普遍的学习状态表明,导致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如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而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等。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着写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而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二、掌握主动,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比较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已经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
4.加强辅导,化解分化点
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们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本文出自:
第五篇:家长会—培养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家长学校培训稿
六年一班 郑丽娜
同一个班级中的孩子接受着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有的孩子却一听到学习两个字就头痛,有的孩子用如饥似渴的态度对待学习,而有的孩子却想永远摆脱学习.
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业说,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往往决定他今后整个学习生涯中对待学习的态度.
一、让孩子时刻都保持新鲜感---快乐与好成绩之间的平衡点
很多时候,家长希望孩子能用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既希望孩子快乐学习,又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往往家长错误地认为,只有玩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其实不然,学习也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玩与学并不冲突,如果家长能够帮孩子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孩子就会觉得学习就像玩一样有意思,孩子也会像喜欢玩一样喜欢上学习。
这要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态度说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不满意。大多数家长总是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坏习惯上,而忽视了孩子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孩子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这些进步,他们忽视了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继尔还在苛求孩子要继续努力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学习本身的乐趣。家长要让孩子一直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
1、保持平常心,永远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
每一天,孩子都是在进步的,但家长们之所以常常发现不了孩子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了。家长适当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但期望过高,孩子就会视学习为压力,在充满压力的状态下,孩子永远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虽然你的成绩比别人差,但妈妈相信,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对比其他的孩子多。我知道你有学习的潜能,看,当你把自己潜能一点点释放出来时,成绩就会“嗖嗖”地提高。
家长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就等于是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以使孩子能用轻松的、快乐的态度面对学习。
2、帮孩子去发现学习中的新鲜感
计算机虽然算数算得快,但除了算数之外,它对人几乎没有其他方面的帮助。但算盘就不同了,它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能使人越来越聪明,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
在孩子学习生涯中,好多情况是这样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孩子也许会莫明其妙地讨厌上某种题型、某个学科等,但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绪,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这些题型和学科缺乏了解。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以及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们需要具备一种先知先觉的意识。向孩子灌输神秘感和神圣感。这样不仅可以把孩子那种莫明其妙地厌烦感驱除掉,还可以促使孩子带着新鲜感去学习。
当孩子将要接触应用题时,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明天老师可能给你讲一种好玩的题型,做这种题就像做游戏
当孩子将要接触作文时,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知道二年级的学生最伟大的能力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吧,那就是作文能力,其实写作文很简单。。
二、给孩子创造积极的学习舆论环境
由于目光的短浅,由于理性思维能力有限,只要在学习方面稍微遇到一点困难,这些孩子就会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这时,小男孩们可能会这样想,我将来要自己做生意,做生意根本用不着太高的文化。而小女孩们则会产生嫁个好老公的想法。
孩子的这种思想很可怕,如何避免呢?给孩子创造一个正确的学习舆论环境就可以了。
1、避免消极的学习观念
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消极舆论环境的影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和思想,只有家长时刻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习,孩子才能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下这些话语家长闲聊时一定要注意,被这些判断力不是很强的孩子听到就会总结出学习无用的结论。
XX做生意赚了一大笔,听说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中学都没有读完,人家是赶对好时机了
XX家的女儿嫁人了,人家命好,嫁了个有钱的老公
XX家的孩子还没找到工作呢,还是大学生呢,现在的大学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2、营造积极的学习舆论环境
在你们爷爷辈的那个年代,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再加上勤奋,人们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知识的人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力生存,就算给他们资金,他们也没有开办公司的能力。
你看电视上的杨谰阿姨,她现在的成就如此之大,都是通过她的刻苦努力所得来的。
你最喜欢的主持人白岩松,你去看看他的自传,你就知道他小时候学习有多刻苦。
那些演艺界、文艺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他们之所以不停地进修,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继续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榜样,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就能极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
家长如果总是拿他们与周围的孩子对比,他们会从心底里讨厌那个孩子。还会激发孩子的仇视心理。不要拿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到那些名人的成长经历中,去寻找成功的真谛。
三、学习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
孩子喜欢学习并不等于他们的学习态度正确。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正确或科学,往往决定着他们能否通过学习取得成就。
为了检验孩子是否真正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家长不妨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测试,给孩子听写生字,出几道数学题让孩子来做,这样,家长才能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有全面的把握。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