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十二中李环的教学案例
李环的教学案例:不爱学习的学生啊,怎样让你的眼睛亮起来?
记得学校上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结束后,有一位学生家长找到我:李老师,我听孩子说很喜欢你,我孩子的学习不好可怎么办?说着家长掉下了眼泪.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看着学生家长简朴的衣着,粗糙的大手,我好像看到自己的父兄.是呀,一个班总有那么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上课时他们无精打采,下课铃一响他们马上就生龙活虎.我一个个找他们谈话,可好个一两节,很快就恢复了原样.孩子基础太差,有些功课实在是跟不上啊.可是这些孩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我也在思考.学习不好的同学学习习惯都不好,上课不爱动手,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他陷入人生的挫败感中时老师的苦口婆心,父母的唠叨担忧已经在他们心中泛不起涟漪了.我总在想:怎么才能帮助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基础差,正是活跃的年龄,能坐在教室不影响其他同学已经是最大的克制,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也许是没有根据的安慰,望着学生黯淡的眼神,我的心在发紧,我怎么才能帮助他们?
我试着鼓励这些孩子找自己的优势,哪些学科你感些兴趣,就把它作为根据地,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跟上同学们的步伐后,再尝试着超过别人.根据地牢固了,然后咱们再扩大,毛泽东不就是这样解放全中国的吗?
我最多谈话的是这些孩子,他们最需要肯定,最需要鼓励,也许他们并不能最终走进大学,可是能在美好的花季让他们有信心开放是一种多么开心的事情啊.不功利,不势利,你的心地的平等和平和学生感觉得到,这是学校这块净土唯一能打动这些孩子的东西.再艰难的处境,我不忍心看到这些孩子的眼睛不发亮.学生不爱学习,责任不全在孩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很多在家庭,孩子有孩子的困难,设身处地帮孩子分析,一起振作,这样的父母不太多,因为不理解孩子,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心里.家长只功利地要成绩,也许把孩子刚鼓起的一点信心又给打消了.还有些家长娇宠孩子,没有给孩子可以奋进的哪怕一点空间,一切都给孩子安排好了,孩子只等着坐享其成,上学其实是在混日子,这样的父母是很不明智的,他们可能还会为自己的权势而志得意满,丝毫感觉不到是在伤害自己的孩子,这样家庭的学生思想工作最难做,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把孩子的心已经熏染得有些世故,已经不容易或者他自己感觉已经不需要被理想激励了.教育是个综合工程,一个孩子成材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能够在他人生的一个阶段让他对生活有激情,对将来有希望,对自己有信心,也许就可以成就一个孩子快乐踏实幸福的一生,这种良好的心态比成绩更重要,更能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怎么才能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眼睛亮起来,光有爱心耐心也许是不够的,我还需要看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学生家长的眼睛注视着我,那些迷茫的眼神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让我不敢懈怠.
第二篇:教学案例李菁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在柔缓的《鸟语花香》轻音乐声中,孩子们走进《鸟的天堂》,恍若欣赏大榕树蓬勃旺盛的风姿,又若观赏群鸟雀跃的热闹盛会。尽管是想象中的,但大榕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千姿百态的鸟儿飞翔时欢愉的情景,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召唤着孩子们再次诵读课文,寻求更真切的心灵体验。当既往经验与当前学习一次又一次联系并撞击,于是孩子们开始疑惑“这棵大榕树真的是鸟的天堂吗”。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引领下,孩子们经历着师生、生生、生本等之间多元多向的学习、交流活动。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
“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耀眼,绿得逼人,墨绿、深绿、青绿、淡绿、新绿交织在一起,把全部生命展示给了我们。”
“瞧,叶儿们,有的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好象在舞蹈;有的左摇右曳,好象在甩动自己绿色的衣裙;有的沙沙的,好象在说着悄悄话;有的相互簇拥着,亲密无间,好象要把大榕树的每一空隙都填足绿色。”
孩子们就这样或投入地说着,或用心地听着,那惟妙惟肖的描述让我脱口而出:“真是独木成林哪!”孩子们一听意犹未尽,抢过话题:
“我愿是鸟的天堂的一只小鸟,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我,唤醒我酣睡中的伙伴。”
“我们站着、飞着,扑翅膀,谁都想把最美的姿态献给自然,用最美的歌声感动人心。”
“我们中有的朝出暮归,有的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飞舞,嘎嘎而鸣,乐哉乐哉。”
“假如我是鸟的天堂的一只小鸟,我愿做天堂卫士守护着它,让他永葆青春,绿意永恒。”
点评“大榕树绿得发亮,把全部生命展示给了我们。”孩子们用精美的语言表述着自己对宇宙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从更广博的视野进入到“一物一世界”的境界,是文本唤醒他们最基本的生命意识。领悟到大榕树的生命存在后,孩子们渐渐地自发拥有生命的责任和义务,以他们最纯稚的童心和所有智慧,去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已有的生命意识得到了提升。
此时的孩子们虽身处有限的空间,但“阅读”已使他们披文入境,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不断喷涌。
可以说,正是学生的“阅读”给予学生主体体验生命成长意义,培养友善人格的机会,也正是“阅读”使阅读充满生命活力、创造潜能。课堂只有这样真切的“阅读”,教师和学生才不是在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他们可以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也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由此,从“人”的基点出发,在回归人的生命本体上思索,“阅读”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是主体心智、主体情感、主体体验和个性品格的涵融和凝结。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真谛,追求学生主体“阅读”活动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成为欣赏的过程,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从而使学生获得愉悦,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课堂真阅读。
第三篇:李长荣教学案例
《1—5的认识》教学案例 C类
贾郢小学
李长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
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数量。
3、培养学生初步了解1—5的数序。并能正确读写1—5各数字。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认识每个数的实际数量及正确规范地书写1—5各数。教学难点:
认识数字的实际数量表示的意义。教具与学具:
电脑,各种动物图片、及小棒、计算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
教学构思: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动物园?喜不喜欢?(喜欢)
(接着电脑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
生: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学生去游动物园。
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
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
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
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
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
生:图上有1头大象,有2头牛,有3只长颈鹿,有3匹马,有4只小鸟。
师:图上1头大象,2头牛,3匹马,3只长颈鹿,4只小鸟各用什么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生:1头大象用1个手指,2头牛用2个手指。3匹马用3个手指,4只小鸟用4个手指。
师:图上除了动物园里面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
生:天空上飘着4朵白云,挂着一个太阳。地面上有2棵树、5朵红花、4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一共5个人。
4、结合学生不同回答,教师逐步提问题:
师:刚才图上所出现动物的只数,天空上白云,地上花朵及人,各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各用“1、2、3、4、5这些数学表示的。
5、引导学生结合图选出与图片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发现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及数字卡片是否有杂乱,需用什么方法整
理,根据整理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6、分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生:从小到大排:1、2、3、4、5。5前面有1、2、3、4 4个数。
从大到小排:5、4、3、2、1 和3相邻两个数是2和4等等。
1后面有2、3、4、5、4个数
师:打好、大家回答真棒,很有想象力,都是聪明的孩子。
7、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概括数字卡片多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例如:卡片是4,让学生摆出4根小棒)进一步了解各数字表示的意义。
(教师巡视,摆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8、指导书写:
设置好田字格,指导学生写数字。
(教师及时表扬会写的同学,对于格式错的进行指导。)
9、总结过程:
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指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①今天我们学习1、2、3、4、5 5个数字。②也学习它们的顺序和5个数字的表示意义。③学习5个数字书写。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棒极了!
二:巩固训练:
教学构思:通过设置数字迷宫,游戏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听、说、动的训练。
1、设置数字迷宫,进行学习巩固。(出示打乱卡片)
①提问题:你们看到什么?请你们找出本课学习的数字。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请同学们在排列好数字下面,相应拨出计数器上珠子各几颗。
③同学们进行比较总结。
2、设置游戏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①老师报数,学生摆出数字卡片,再让他们进行不同顺序排列。
②进行说、摆、看的训练。
例如:一个同学说数字3,另一个同学摆出表示3的物体,同时拿出3的数字卡片。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1-5的认识》这节课中,主要是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本节课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学生们一开始便情绪高涨。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愿望。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的情景和摆圆片的操作过程,巩固了学生认识数1--5这一知识点。
新授知识中,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摆一摆,采用同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或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并且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拨一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知道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写一写,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最后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游戏,使学生加深了对1—5各数的认识,把数学与活动密切联系。例如:设置进行“说、摆、看”的训练这一题,充分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上过于死板、不灵活。
比如,讲1—5各数的认识时,采取的是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动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1—5各数表示。学生都很容易地能从图中找到,并能说出,然后再到现实生活中找一找这些数,这一过程1、2、3都教完了,到4、5时就没必要再重复了,可以直接写出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使孩子产生厌烦的感觉。
2、在教学形式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学生探究合作意识,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气氛。
比如,让学生拿小棒表示1—5各数的数量,由于把时间都浪费在从现实生活中找可以用1—5各数表示物体数的活动上,所以学生动手摆小棒时所用的时间就显得很紧,学生摆得不成功,教师也没有时间去指导,这样就导致学生探究合作的过程很失败。
3、我个人在授课时,教态过于严肃,语速过快。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步入校门,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老师的教态要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要尽量用接近他们的生活的语言、行动来传授知识,这样他们就会乐于接受你,接受你的同时,也就接受了你教授的内容,这样他们就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他们就会学的快,学得通,学得懂。如果教师过于严肃,孩子就会感到紧张、害怕,那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大多数记不住、记不清、学不会,这样就会导致这节课上的不足。
由于孩子年龄太小,组织教学方面应下大力度,多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幼儿会更加喜爱,在认识的前提下,应加深对1-5五个数字的组成,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数字的组成很成问题,很多孩子很难将形象的实物抽象成数字,在头脑中建立数感,对于有的孩子不成问题,但少数反映慢的孩子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训练。
第四篇:李雯 教学案例
及时反馈,让课堂高质高效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 李雯
内容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一次评课反馈,回顾两个教学片断,归纳了语文课堂做好及时反馈的四点建议:一是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二是给予充足的探究时间;三是优化多样的反馈方式;四是反馈要贯穿课堂的始终。从而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让学生妙语生花,让课堂精彩纷呈,让语文课堂更加高质高效!
关键词:反馈 及时 课堂
一、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农村小校,这是一个活跃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准备的公开课,这是一名只有六年教龄的老师。
《天火之谜》一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中进行“风筝实验”,揭开雷暴秘密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评课时,一位前辈说道,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及时反馈,积极引导,例如在教授生字词,探究文本主要内容等部分。
那么,反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努力地学习,从而 提高学习效率。“及时”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解和提高学生间的学习效果而选择的反馈评价时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就要给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若不及时反馈,会导致学生长期出现错误而没能及时改正,久而久之,这些错误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不轻易改变的顽固性知识。所以“及时反馈”是教学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这种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明白对错及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热情。
二、教学片断: 【片段一】: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交流词语意思。(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生1:“欣喜若狂”中,“若”就是好像。“狂”就是失去控制,发狂,疯了。
生2(抢着说):我知道,就是高兴地好像疯了。师(追问):真的是高兴地疯了吗?
生3:不是真的失去控制,是比喻性。指高兴到了极点。【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几分钟后)
生1:我觉得本文主要讲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师:奥,富兰克林是谁? 生1:他是美国科学家。师:他什么时候做的? 生1:在雷电交加的时候。师:那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1:揭开了雷暴的秘密。
师:原来是这样啊,那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1:本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中进行“风筝实验”,揭开了雷暴秘密的事。
三、案例反思:
可见,反馈就是课堂教学中双向或多向信息的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信息;学生要了解教师指导的信息;存在差异的学生之间要传递互助的信息。“及时反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学生后将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中,为了解和提高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选择的反馈评价时机。教师通过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状态,了解了学生学习效果后,对其作出恰当的分析与判断,对学生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矫正。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有关自己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及时修正与调整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保持积极的状态。至此,对于在语文课堂中做好及时反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赞可夫说:课堂上应该创造出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新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确,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关心他们的身心,善于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如果课堂中学生受到压抑,思维就会僵化呆板,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堂上老师每一次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从而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教学得以良好的的开展,也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老师了解学生真实信息,从而及时反馈的一大保证。
2、给予充足的探究时间。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学科就其性质而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就其内容而言,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高质高效呢?因此,语文课堂,就要给学生留足情感体味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 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让问题源自学生,让解决问题的权利回归学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保证课堂上反馈信息的真实有效及时。
3、优化多样的反馈方式。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借助一些反馈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贯穿教学活动之后,教学中出现的反馈方式很多。经常运用的有口头反馈、书面反馈,体态反馈、活动反馈、小组反馈、个人反馈、集体反馈等多种反馈方式。但是,这些反馈的方式要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合理地运用这些反馈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是单一使用,有时是兼而有之的,这样有效运用课堂反馈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使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的过程,优化信息反馈方式是提高课堂实效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4、反馈要贯穿课堂的始终。
课堂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动态交流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一些信息给学生,同时学生也会反馈给教师一些信息,利用好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 与技能的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所以,及时反馈就应贯穿在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评价,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学生,或赞同,或共鸣,或引导其他学生再思考;学生有疑难问题提出,其他学生解答不够完美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补充;学生不能正确答题,偏离题意时,教师要及时示范引导;学生自学或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时,对一些没必要争执或争论不休的问题,老师要参与发表意见等等。总之,教师应及时把握来自学生方面的各种信息,灵活调控课堂,让及时反馈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总之,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借助倾听、应对、交流、对话等来实现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优化教学,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多渠道的获取反馈信息,正确使用及时反馈的方法,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循环式的信息反馈,让学生妙语生花,让课堂精彩纷呈,让语文课堂更加高质高效!
第五篇:环评-案例分析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0分 共5小题)
二、选择题(20分 共10小题)
三、简答题(30分 共5小题)
四、计算题(15分 共2小题)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15分 共1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废气污染型:火电厂扩建项目
废水污染型:制糖厂技改项目
固废污染型: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
噪声和生态污染型:高速公路项目
火电厂扩建项目
题目:西北某坑口电厂现有2×135 MW燃煤发电机组,燃煤含硫率0.8%,配备电除尘器,未配脱硫和脱氮设施,烟囱高度120m,生产用水取自自备水井。燃煤由皮带输送机运输到厂内露天煤场,煤场未设置抑尘设施。电厂采用水力除灰,灰场设在煤矿沉陷区,灰水处理后排入距厂区1.5km的纳河(III类)。
拟在现有厂区预留工业用地内建设2×600 MW超临界凝气式发电机组,采用循环流化床以及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5%),低氮燃煤技术,采用SCR脱氮,烟囱高度240m。燃煤来源和成分与现有机组相同。扩建工程小时燃煤量480t,吨煤燃烧产生烟气量6500Nm3,新建机组供水水源为纳河。
烟囱出口SO2排放浓度100mg/Nm3,NOx排放浓度168mg/Nm3。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NO2小时地面浓度和距离列于下表中。距离烟囱30km有一国家自然保护区。
灰渣属一般工业废物II类,新建干灰场位于电场西北方向25公里,灰场长1.2公里、宽0.25公里,为山谷型灰场。灰场所在的沟谷沟长为5公里,两侧为荒坡,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水文地质调查表明,岩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5厘米/秒。
本地区主导风向为ENE(东北偏东风),该区域属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环境功能区为II类,现有监测资料表明:在其主导风下风向的3个环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略为超过标准值。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2类功能区。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均靠近北厂界,北厂界外50m有一村庄甲(人口约500人)。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结果表明:北厂界夜间54.7dB(A),村庄甲夜间48.5dB(A)。经预测结果表明: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对北厂界和村庄甲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42.8dB(A)、48.8dB(A)和42.4dB(A)、48.5dB(A)。(注: 2类功能区夜间限值为50dB(A))
(注:A-S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0mg/m3,B-N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
(火电厂扩建项目参考答案)
1.指出现有工程应采取的“以新带老”环保措施。答:(1)安装烟气脱硫脱硫设施;
(2)生产用水应将地下水改为地表水或其它水源;
(3)煤场应设置抑尘设施,加强喷水管理;
(4)煤矿沉陷区的灰场应封闭并复垦;
(5)灰水经处理后回用。
2.按导则确定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答 :(1)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
Pmax=0.36/0.5×100%=72%;
(2)SO2小时地面浓度D10% >5500米;
(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
Pmax=0.21/0.24×100%=87.5%;
(4)NO2小时地面浓度D10% >5500米;
(5)按照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应取 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作为判据。其Pmax>80%,且D10% >5km,故大气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6)大气评价范围应为:以240米高烟囱为中心,3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应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评价范围内。
3.计算燃煤中硫生成SO2的份额。
答:(1)SO2的排放量为:
480×6500×100×10-9=0.312(t/h);
(2)硫生成SO2 的份额为:
0.312/〔480×0.8%×2×(1-95%)〕=81.3%。
4.提出防止新建灰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地下水监测布点。
答:(1)防治措施:在设计中要有防渗系统、集排水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以及对场周边地下水的监控;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2)地下水监测布点:应根据地下水流向,至少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第一口设在灰场上游(对照井),第二口设在灰场下游(监视监测井),第三口设在灰场下游周边(污染扩散监测井)。
5.分析北厂界噪声和村庄甲达标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答:(1)北厂界噪声达标: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对北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叠加值为49.8dB(A)小于50dB(A),但接近标准值,建议采用有效的消声、减振、隔声、吸声等措施。
(2)村庄甲噪声超标:新建冷却塔对村庄甲的噪声贡献值叠加背景监测值为51.5dB(A)大于50dB(A),但程度不大,建议采用远离敏感目标,有效的消声、减振、隔声、吸声措施,设置绿化带等。6.列出该工程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答: SO2、NO2、烟尘。
7.为进一步预测大气环境影响,应采用何种预测模式?需要什么气象观测资料?
答: 应采用烟团扩散型系统模式。需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近五年 内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资料。
8.根据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火力发电锅炉NOx排放限值为100mg/Nm3。拟定SCR脱氮效率80%),需要提高到多少才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答:(1)SCR脱氮前的NOx 浓度为:
167÷(1-80%)=835(mg/Nm3);
(2)做到达标排放的SCR脱氮效率为:
(835-100)÷835×100%=88%。
9.本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是否可行?如不可行,说明理由并请提出有关措施与建议。
答: 不可行。由于NOx不能做到达标排放,而且3个环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略为超过标准值,最终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关措施与建议如下:
(1)提出具体可行的NOx区域平衡方案或削减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和总量控制管理要求;
(2)优化调整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高度;
(3)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优化调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NOx达标排放,使最终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4)提出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明确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
10.本项目大气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ENE,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至少应布设几个点?给出具体点位。
答:至少应布设12个点。具体点位是:以主导风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共8个),3个环境敏感点,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
11.说明现有工程可采取的NOx污染控制措施。答:(1)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CFB);
(2)低NOx燃烧技术:空气及燃料分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技术(低氮燃烧器);(3)炉内喷射脱除NOx技术:喷水、喷射二次燃料和喷氨;(4)烟气脱除NOx:SCR,SNCR,SCR-SNCR;(5)烟囱高空稀释法:增加烟囱高度。
12.提出对本项目烟囱的环境监控措施。
答:应配备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测装置,并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联网。
13.指出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问题。
答:脱氮设施所用还原剂氨泄漏对大气环境(尤其是环境敏感点)的污染风险。
(制糖厂技改项目)
题目:某制糖企业位于规划的工业区(周围为农田),拟通过技改项目使现有日榨甘蔗6000t规模扩建到10000t规模。利用企业现有厂址进行技改、扩建。技改后增加1台75t/h锅炉,废气及烟尘、二氧化硫将有所增加;结合“以新带老”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消除洗滤布水的产生,废水及水污染物将减少,技改后的全厂水平衡图如下。废水污染物主要是COD、BOD5、NH3-N、SS。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现状空气质量达标;A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5m3/s。水环境功能执行III类水质标准。
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不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DO、BOD5、COD。企业废水排放口下游10km有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由取水口至上游5km河段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上边界距取水口550m)。
(制糖厂技改项目参考答案)
1.根据给出的水平衡图,计算技改后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的循环利用率、污水回用率。答:(1)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10374+10)/(10374+10+691)=93.76%。
(2)全厂水的循环利用率为:
10374/(10374+691)=93.75%。
(3)全厂污水回用率为:
10/(10+522+100)=1.58%。
2.在水平衡图中,污水处理厂排水的COD 浓度限值为100mg/L,清净下水COD浓度为50mg/L,年操作小时为8000小时,计算COD排放总量。答:COD排放总量为:(100×100+522×50)×8000×10-6=288.8(t/a)。
3.在“工程分析”中,对现有工程应分析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应分析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4.鉴于河流A的环境敏感性,提出本项目污水及污染物减排的措施或方案。答:(1)清净下水(循环排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设备冲洗和现有装置,或回用于卫生间冲洗、绿化用水、景观用水;
(2)污水处理厂排水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循环冷却补充水,或用于农田灌溉;
(3)污水处理厂排水应考虑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5.确定评价范围为排放口上游100m至排放口下游15km,为评价该项目实施前后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在评价范围内至少应在什么位置布设几个监测断面? 答:在评价范围内以下位置至少应布设5个监测断面:
(1)排污口上游100m;
(2)排污口处;
(3)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各1个断面(共2个
断面);
(4)排污口下游15km(出境断面)。
6.已知河流充分混合过渡段长度为8km,预测废水排放对二级水源保护区以及取水口的影响应选择哪种水质模型(不要求写出具体公式)? 答:(1)预测废水排放对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应选择河流二维稳态衰减水质模型;
(2)预测废水排放对取水口的影响应选择河流一维稳态衰减水质模型和S-P模型。
7.在水质影响预测时,应给出哪些预测关心点处的水质预测结果? 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和取水口。
(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
题目:某市现有一座处理能力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l0km处的一条自然冲沟内,场址及防渗措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组成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等。渗滤液产生量约85m3/d,直接由密闭罐车送距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0×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待其运行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后即封场。
(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参考答案)
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答:(1)释放气体未被利用,也未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2)未设污水处理装置,渗滤液直接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敞开式调节池易产生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4)少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将对其产生水质污染影响。
该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座焚烧炉、2×22t/h余热锅炉和2×6MW发电机组。拟掺烧一部分常规燃料。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暂存等单元,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和事故收集池。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厂址约1km内有若干村庄和新建房地产项目,其下风向有大片农田和蔬菜地,并处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附近部分村民和群众表示强烈反对。
2、简述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应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答:(1)编制封场计划报请当地环保管理部门批准;
(2)封场后对渣场固废固结状况、抗压性进行检测;
(3)建立封场标识,封场后对地表维护,继续收集和处理填埋气体和渗滤液,检查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
(4)对渣场下游地下水继续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垃圾焚烧发电厂的2座焚烧炉如何选型,如何控制掺烧燃料?
答:应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并且其掺烧常规燃料质量应控制在入炉总量的20%以下;如采用其他焚烧炉不得掺烧煤炭。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给料记录装置。
4.给出垃圾焚烧发电厂恶臭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答:(1)恶臭防治措施:垃圾卸料、垃圾输送系统及垃圾贮存池等采用密闭设计,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采用负压运行方式,垃圾渗滤液处理构筑物须加盖密封处理。在非正常工况下,须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垃圾贮存坑和事故收集池底部及四壁采取防止垃圾渗滤液渗漏的措施。
5.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
答:(1)常规污染物: SO2、NO2、TSP、PM10、CO;
(2)特征污染物:二噁英、HCL、硫化氢、氨、臭气浓度、Hg、Cd、Pb。
6、给出公众参与的对象和方式。答:(1)公众参与的对象应包括受影响的公众代表、专家、技术人员、基层政府组织及相关受益公众的代表。
(2)应增加公众参与的透明度,适当组织座谈会、交流会使公众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应对公众意见进行归纳分析,对持不同意见的公众进行及时的沟通,反馈建设单位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对公众意见的采纳与否提出意见。
7.简要说明全过程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措施。答:(1)分选减量化:选出含氯的危险废物和塑料等,从源头尽量减少二噁英的生成物质。
(2)焚烧工况控制:烟气温度保证达85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达2s以上,尽量避免二噁英的生成。
(3)烟气处理:用活性炭捕获烟气中的二噁英,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4)烟气自动连续监测:对二噁英的辅助判别措施提出要求,监控二噁英的最终排放。
8.指出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风险问题。答:(1)二噁英和恶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影响;
(2)防渗层破裂后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影响。
9.如何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安全距离? 答: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高速公路项目)
题干:某省拟建设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全长19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线共设计特大与大桥35座,其中跨河桥多处并多处伴行河流,隧道22座,互通式立交5处,服务区1处。永久占用林地130km2。全线土石方总量220×104m3。拆迁建筑物1.8×104m2,全线设置取土场8处,弃土(渣)场22处,项目总投资66亿元。
该公路经过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平均降雨量550mm。公路沿线多数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300-1000m。拟建公路沿线经过2个林场,林地植被覆盖率50-60%,且以人工林为主。沿线经过多个农田灌溉设施。
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58个;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39个;声环境敏感点类型有集镇、村庄、学校、医院。
道路红线距A中学围墙120m,距B小学围墙30m,两学校均有3层教学楼面向公路,其声环境现状达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预测A中学教学楼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dB(A)、56dB(A),B小学教学楼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 dB(A)、63 dB(A)。
(高速公路项目参考答案)
1.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答:一级评价。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A中学和B小学噪声级增高量 5~10dB以上,不能满足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且沿线村庄较多涉及人口多,按照声影响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评价等级应确定为一级。
2.分别说明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噪声评价范围。答: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噪声评价范围应分别取道路路中心线两侧300m、200m范围。由于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施工期为流动声源,对敏感点有显著影响,评价范围应延伸至环境敏感点;而运营期为固定线源且随距离衰减,仅对距离近的敏感点有一定影响。
3.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对各声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1)工程技术资料:路段、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桥数量。
(2)车流情况:分段给出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
(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形高差等。
(4)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及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层数、现状噪声,采用的评价标准。
4.给出对B小学的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1)针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预测评价B小学按标准要求预测声级的达标及超标状况;
(2)针对B小学影响范围绘制噪声等声级线图,明确合理的噪声控制距离和规划控制要求;
(3)结合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布局,评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4)对提出的各种噪声防治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在多方案比选后规定应采取的措施并说明措施降噪效果。
5.提出对B小学可行的噪声防治措施。答:(1)合理规划布局:尽可能避绕;或明确B小学与高速公路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或采取整体搬迁。
(2)噪声源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低路堑等道路形式,并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
(3)传声途径噪声削减:考虑设置绿化带等作为隔声屏障。
(4)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采取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
(5)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限鸣(含禁鸣)、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道路交通参数(车流量、车速)。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评价)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和范围并说明理由。
答:二级评价,评价范围一般为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2个林场以其可能影响区域作为评价范围。
由于生态影响区域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20km2,长度>100km,按导则判据为二级。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是直接影响,一般情况影响区域为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具体生态因子以其可能影响区域作为评价范围。
2.说明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突出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答:(1)本项目施工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问题;
2)生态环境的林地植被影响及可能对重要物种的影响问题; 3)取土场、弃渣场等非永久占地的复垦与生态恢复(植被重建); 4)水土流失问题;
5)扬尘和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