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心灵教育
幼儿心灵教育
竹山得胜幼儿园刘凤舞学前教育,对我们成人来说都是“小儿科”的事,但要知道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从这里起步。许许多多的教育,需要的是关爱与呵护,幼儿老师应有一颗孩儿般的心,而这颗孩儿般的心会永远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那么,在这个“小儿科”里如何充当好孩子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呢?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幼教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能够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幼儿开心。其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细腻而富有内涵的心。
一、教育中要有爱心。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莫过于是利用我们的爱。希望获得教师的爱是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爱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教育力量,能够发挥任何教育手段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记得在我的班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反斗淘气、错误常犯、是非不断。对他的反叛我曾经一筹莫展,可是自从有一次,在我发糖果的时候,将多出的一颗送给他,还微笑地说:“老师爱你,所以多送你一粒”。他出乎意料地接过糖,高兴地对同伴说:“老师爱我哦!”从那以后,他变得乖巧伶俐,还时常引以自豪地说:“老师爱我的!”在那一刻我才发现,老师的爱对小朋友是如此重要。一个成功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在教育中利用爱。这种爱是一种广泛的无选择性的爱,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要爱丑陋的孩子;不仅要爱聪明的孩子,也要爱迟钝的孩子;不仅要爱听话的孩子,也要爱淘气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的爱。
二、玩乐中要有童心,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
一个失去了童心的教师不可能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一位好的幼儿园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也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看一个人是否有童心,我认为不是光看她能否和孩子打成一片,是不是成功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待一件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如新小班的孩子,他们连吃饭都不会,这就需要你的童心,需要老师带着“童心”去鼓励孩子。
三、生活中要有尊重幼儿的心,每个人都有尊严,幼儿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年龄尚幼,可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
作为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每一个幼儿。如小班的幼儿经常会尿湿裤子。教师发现这类情况后,不仅应该立刻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而且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自尊心,不要当众斥责,要避开众人换洗衣裤,并找原因。从而为孩子树立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又例如老师在写家园联系册的时候,不应直接给孩子套上这样那样的头衔,应用婉转的鼓励的语气让家长知道孩子的近况,这样做不仅孩子幼小的心灵不会被打击到,而且家长的心里也不会难受。我认为在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中要细心处理点滴小事,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应用真诚去打动每个孩子。
当今社会,只能单纯传授知识已不再算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只有在保护和培育孩子的心灵上做得出色;只有将“为人——真诚、为师——博爱、为学——广识”作为自己师德建设实施方案过程中的励志铭,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亲爱的幼教工作者,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颗真诚、博爱、广识的心,对我们的幼教事业作出承诺:在新时代里,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获得最大的快乐和进步,让每个家长向我们报以最满意的微笑。
第二篇: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泰兴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刘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健康的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凡事以他们为中心,对其物质生活百依百顺,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惜自己的财力、精力,但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极少关注,从而导致幼儿出现自我意识过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随着对《纲要》的学习和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及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深知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用爱心与耐心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跨越心理鸿沟,真正用爱去探索幼儿,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这正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
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营造充满爱心的健康心理氛围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
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一位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幼儿一定会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就会感到恐惧、紧张,其心理随之被扭曲。实践证明,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的。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对他们付出的爱和关心太少。他想利用“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
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童心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增设了“说出你的心里话”、“亲子区”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使幼儿感到在充满爱心的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积极、稳定的情绪参与幼儿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除了在家,其余大多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一直是与老师一起生活和活动,于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情绪状态便显得十分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教师的情绪与幼儿心理健康始终成正比发展,两者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使孩子们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教师首先要学会随时调整自身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以积极的热情和兴趣去参与幼儿各项活动。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永远是微笑和爱意。事实也说明了这点。例如:今天由于心中有些不高兴的事,情绪难免会显得低落,这时你带孩子们一起活动,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甚至会忽略对某些幼儿关爱,孩子们能以高涨、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吗?自己也会感到开展的活动索然无味,更不用说是幼儿。孩子们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很多,在很大程度上,你的许多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不难发现,在各项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总是很沉闷,而另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很活跃,这正是与教师的情绪有密切联系。的确,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便会使幼儿讨厌集体生活,性格孤僻;如果教师整日忙着处理各种繁琐的事情,从而产生厌烦、喜怒无常的情绪,后果又是怎样呢?某班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从小班下学期开始,喜欢随意下位,自控能力较差。一次,老师在课堂正绘声绘色讲课,孩子都很投入地听着,突然,她发现了这个一贯调皮的小男孩这次竟趴到桌子下面,从后爬到前摸小朋友们的脚。于是,这位老师非常气愤,开始严厉训斥这个小男孩,情绪马上激动起来,声音马上高了八度,脸也气红了,孩子的注意全部转移到那个小男孩身上了,此时的他们惊慌失措。几分钟的“狂风暴雨”后,你又开始讲课,可想孩子们还能好先前那样投入,关注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他们会害怕下一个“暴风雨”的到来。有的老师也许认为这是教育有方,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殊不知,长期如此,会使幼儿产生畏惧﹑不安心理,增加了焦虑感,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不利。所以,教师本身要拥有一个健康
的心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在老师与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我们要用愉快让孩子跟着一起快乐起来!三﹑用爱束缚自身的态度行为,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关系
要让幼儿在心理上真正接纳我们,就要让他们懂得我们的爱。为此我们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好关切地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
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态度﹑行为,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起来,如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将会让幼儿心理抹上一层灰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课上总喜欢捣乱,吃饭那时又喜欢嚷嚷,等到游戏活动时总是乱窜乱跳,欺负别的小朋友。对于这些行为,我们总是进行及时教育,可效果不明显。后来我们用自己的态度﹑行为改变了他,当他课上坐不住时,总是及时赶到这位小朋友面前,竖起大拇指,投来赞许的目光,说:“瞧,**小朋友今天坐课多棒呀!”等到吃饭﹑游戏时,我们及时参与到他的行列中去,和他一起吃饭﹑游戏,渐渐的地,这位小朋友走近了我们,变为了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如果当初作为老师的我们说:“你这小孩真烦!”这样子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也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个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我们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不仅仅是注意我们自身的态度﹑言行,而且,还要与孩子们保持平等的关系。我们总会在孩子们发生“矛盾”的时候,认真倾听孩子们的争论。学会倾听幼儿,通过讨论,让他们认清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引导幼儿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会友好交往和团结友爱,不断培养孩子们优秀的性格。有一次中午,在盛汤给孩子们的时候,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孩子的头,我连忙摸摸这个孩子的头说:“对不起,老师不是有意的,弄疼你了吗?”一句“对不起”,让这孩子高兴了一整天,到处跟伙伴们说,老师还跟我说对不起呢!等到晚上妈妈来接她时,她又兴奋地把这事告诉了妈妈。老师的一句“对不起”,就让孩子有了这么愉快的情绪,足以证明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人权,建立相互平等关系。
四﹑以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游戏是
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始终贯穿与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其倡导的就是要给幼儿一些自主的机会,与同伴之间有一种爱的交流,培养他们合作﹑谦让的精神。游戏中,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他们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施以爱的教育,使他们与教师融为一体,慢慢消除幼儿的心理阴影。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道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参与幼儿中,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戏中以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加入到同伴的集体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自制蛋糕为娃娃过生日,并邀请客人到家里一起开生日会,边唱生日歌,在游戏中他们充分感受了分享的快乐情感,体验到集体祝贺生日活动的情趣,使游戏过程充满和谐,在和谐中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情感教育,如班上有个小朋友生病两天没来幼儿园,第二天来园时,我便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鼓励幼儿主动上前询问他为什么两天没入园,并与他交谈,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要怎样关心别人,在生活中谁关心你?你关心谁?怎样关心的?这样既满足了
幼儿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孩子关爱别人的感情,使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朋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爱护的意义。所以,在这种自主﹑开放的教育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除此以外,教师应注重家园合作,增强教育合力。《纲要》同时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发展同时也有着巨大影响,但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强化孩子爱的教育行为。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在幼儿园爱老师﹑关心同伴;到了家却对父母﹑长辈乱发脾气。
所以,我们应及时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做简短交流沟通,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总之,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又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建设;既要注重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少数幼儿;既要幼儿园高度重视,又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参与,但这些的先导前提就出于我们教师的爱,只有爱才能索入幼儿的心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第三篇: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
泰兴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刘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健康的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凡事以他们为中心,对其物质生活百依百顺,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惜自己的财力、精力,但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极少关注,从而导致幼儿出现自我意识过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随着对《纲要》的学习和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及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深知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用爱心与耐心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跨越心理鸿沟,真正用爱去探索幼儿,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这正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营造充满爱心的健康心理氛围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
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一位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幼儿一定会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就会感到恐惧、紧张,其心理随之被扭曲。实践证明,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的。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对他们付出的爱和关心太少。他想利用“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
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童心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增设了“说出你的心里话”、“亲子区”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使幼儿感到在充满爱心的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积极、稳定的情绪参与幼儿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除了在家,其余大多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一直是与老师一起生活和活动,于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情绪状态便显得十分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教师的情绪与幼儿心理健康始终成正比发展,两者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使孩子们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教师首先要学会随时调整自身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以积极的热情和兴趣去参与幼儿各项活动。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永远是微笑和爱意。事实也说明了这点。例如:今天由于心中有些不高兴的事,情绪难免会显得低落,这时你带孩子们一起活动,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甚至会忽略对某些幼儿关爱,孩子们能以高涨、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吗?自己也会感到开展的活动索然无味,更不用说是幼儿。孩子们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很多,在很大程度上,你的许多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不难发现,在各项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总是很沉闷,而另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很活跃,这正是与教师的情绪有密切联系。
第四篇:让幼儿的心灵在
让幼儿的心灵在“体验、探究、交往”中成长
自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学课程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真实体验,不仅是教育者尊重幼儿,相信和理解幼儿的具体体现,也是将幼儿培养成身心自由,人格完善的健康个体的必要保证。如何增进幼儿体验?怎样使幼儿的体验更加深刻?在参与“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的课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幼儿的体验更加丰富。
在幼儿的世界里,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充满了生命的意蕴和兴趣。因此,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去,是丰富幼儿体验的最佳途径。
初春,我们和幼儿来到户外草坪,一起在茸茸的草地上自由的走一走,跑一跑,打几个滚儿,然后在温暖的阳光下,舒展四肢,仰看燕滑过树梢,聆听花与小草的对话,呼吸泥土中散发出的春的气息,感受春的勃勃生机;盛夏,我们一同走在阳光下采几朵路边的野花,到林中捕捉鸣蝉,在树下观赏蚂蚁的聚会,漫步雨中和小雨尽情嬉戏,体验夏的热情……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教学活动与自然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如在“软”和“硬”的主题中,为了引发幼儿对“软”和“硬”这一对立而又统一的物体属性的关注和探究,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材料,让幼儿在“玩泥巴”“制陶”“烤山芋”“砸核桃”“以及用蜡烛烫画”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与自然物互动。幼儿不仅拓展了视野,而且获得了丰富的体验。
二、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主题内容,使幼儿的体验更加真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主题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们特别注重将活动主题和内容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注重调动和挖掘幼儿的已有经验,使幼儿的感受更加深刻,体验更加真切。
在主题“我的故事”中,为了引导幼儿关注自我,一段温馨而又有趣的故事《我从哪里来》不仅拉开了整个主题的帷幕,也巧妙的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到了亲切而又“陌生”的出生之处,孩子们很自然的沿着故事线索体味着亲人的呵护与关爱,这是多么幸福,神奇而又不令人向往啊!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亲人付出关爱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的深情和殷切期望,各种各样的成长纪念物就是生动的见证。于是“活动”成长的纪念物的搜集,使家长对活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纪念物的准备过程就是亲情交流的过程。各种生动别致的纪念物包含着家长的爱,同时引发了幼儿对自由已成长过程的美好回忆,谈话的内容和主题也由此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使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更加真切。
三、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使幼儿的体验更加深刻。
1、融合多种教育方式,拓展幼儿的体验
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削弱了幼儿的感受,而且长此以往将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将各类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使幼儿获得的体验深刻而具体。比如在进行有关“旋风”的活动中,我们先发动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各种有关台风和龙卷风的图片资料。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搜集的信息与同伴分享和探讨。在幼儿对旋风现象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又引导幼儿观看录象《大旋风》。直观,形象的画面给幼儿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使幼儿对旋风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组织幼儿深入探讨“旋风的形成“旋风对人们生活、对大自然的影响等问题后,我们选择了具有旋风与起伏特点的音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旋风的理解和认识进行表现。音乐响起,孩子们很快投入到了音乐游戏中,有的在人群中急速穿越,动作时缓时急,恰似威力无比的龙卷风;有的则左右摇摆,遥遥欲坠,犹如被旋风掠过的小树……动与静的交替,探究与表现的结合。使幼儿对旋风有了深刻的认识。体验也随之丰富起来。
2、创设游戏情境,增进幼儿的体验。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中幼儿最和谐,最真实、最自然,获得的体验更深刻。在主题“小兔乖乖“的系列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我们不仅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而且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增进幼儿对兔子特征的认识。如,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兔子可爱机灵的特点,我们将幼儿和兔子一起带到草地上和兔子一起奔跑,一起蹦跳,一起趴在草地上“吃青草”。再如,游戏“我是长耳朵”的角色特点,通过倾听,辨别声音,传话接龙等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获得更多的体验,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作为“长耳朵”的自豪感,更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与意义。
3、借助师幼对话,将幼儿的体验活动引向深入 首先,活动中有效的师幼对话不仅能激活幼儿的体验,更能将幼儿的体验引向深入。教育活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幼共同探究,共同成长的过程。其次,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灵活,问题要紧扣幼儿当下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敏锐的心,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利用一个又一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将他们的体验活动引向深入。
此外,幼儿的经验分享过程也十分重要。他不仅使幼儿较好地拓展了自己的经验,也使幼儿领悟到集体中尊重与被尊重,欣赏与被欣赏的重要意义。
四、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体验中的支持者
体验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如果说幼儿只有在体验中才有可能获得知识经验,那么教师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带着自己的体验走进课程中,他们既是课程的体验者,也是幼儿体验的支持者。如,在小班下学期“妈妈宝宝”主题的第三阶段—“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活动中,有的幼儿由于粗心打碎了鸡蛋,情绪低落,大哭不止。这时教师不仅要及时进行随即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做“父母”的艰难和责任,还要疏导幼儿的消极体验,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通过讨论决定由三个幼儿组成新的“蛋宝宝家庭”—一个做爸爸,一个做妈妈,还有一个做姐姐或哥哥,大家分时段照顾“蛋宝宝”。他们还成立了“蛋宝宝医院”,由教师当“医生”,以便及时救护受伤的“蛋宝宝”。在这样的安排下,大家共同完成了“护蛋任务。教师通过鼓励,帮助解难,疏导消极情绪等支持方式,使幼儿获得了新的体验。
2、探究中的引导者
在课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探究需要,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师及时答应幼儿的探究需要,既能让幼儿在求知中获得成功体验,也能帮助幼儿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如在大班上学期的主题“旋转王国”中,“轮子大集合”的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轮子的形状、质地、构造等分析各种轮子的特点。在这之前,教师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咨询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并发动家长,幼儿和同事搜集各种不同的轮子实物和图片。在活动中,幼儿有了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则通过提问,个别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从轮子的滚动,轮子上的花纹,轮子的构造等方面感受不同轮子的特点和作用。前期积累的经验让幼儿在交流,讨论中获得了相关知识和信息,感受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而教师也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幼儿探究学习的引导者,自己首先成为一名探究者。
3、交往中的合作者
交往是人类信息(知识、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他能让我们的视域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博大,也能让幼儿的人格获得完整的发展。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充分运用同伴分享,成果展示,亲子活动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幼儿、教师、课程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互动。每个主题都安排一个亲子活动,教师都要精心策划,以幼儿的实际需要,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如中班主题活动“爬呀爬”安排了“爬山亲子节”活动。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教师首先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制定计划,到实地踩点,确定爬山路线。然后大家分配任务确定各自职责并了解活动内容。同时,家长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讨论爬山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等等,让孩子发挥主动性,成为活动的积极策划者,准备者,在爬山的过程中,幼儿、家长,教师成为一个合作共同体,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
应该说,“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为教师落实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三条策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验”,“探究”,“交往”并不是分裂的三个方面,而是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它为教师找到了与幼儿对话的多元方式,体现了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责任和义务。
五、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体验课程
有人说,课程是一种经历,一种充满智慧创生的过程,在实践“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去体验课程,由此我深深感悟到了课程的这一内涵。
1、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走进课程
“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首先强调课程应该反映幼儿自然、真实的活动过程,要富有生活气息。它同时强调教师应该具有研究、实践、体验课程的态度,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去搜集信息、提炼素材、诠释理念、编写方案,用质朴、真实、充满童趣的语言去说明主题设计与实施的思路,说明每个活动所要关注与把握的要点。以这样的笔触引领教师亲近课程,走进课程,是本课程的特色。它让教师动情和动容,激发出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和理解,唤起了教师的内心体验,帮助教师克服思维惰性现象,从而促使教师自然,主动地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实施课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班“我的故事”的主题说明:自从有了“我”,这个世界上便又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我”有独特的名字、独特的容貌、独特的想法,“我”还有独特的密码……哈哈!这些都是“我”的秘密。当“我”看见小时侯穿过的衣服、鞋子,用过的奶嘴、摇车……“我”明白了,“我”真的长大了!可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和鸡宝宝一样从蛋壳里跳出来的吗……这样的描述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可帮助教师自然的感受幼儿的心理特征,引发教师产生关注幼儿成长的冲动和热情。它充分体现了一种开放的观念,其核心是平等、多元的态度。作为编者,不再以权威者自居,不再用生硬、理性的词汇要求教师如何去做,而是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方式表达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信息,引领教师对幼儿内心世界进行探究,反思和追问。这种编写思路使编者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换,使编者和教师、幼儿、课程内容之间建立了一种富有情感与智慧的生态关系。
2、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拓展课程
课程是从一次次实践活动过程中分析和提升出来的蓝本,因此,活动过程就成了课程编写的重要内容。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一次次快乐的“旅程”每个主题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并交织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旅行者”都会在这里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在“城市风景”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始了行走在城市的愉快“旅程”:看到了城市里繁华的“街道风景”“闪烁的霓虹灯”“美丽的橱窗”,听到了“百老汇爵士乐”“流动的人群故事”,等等。又如,“花木兰”主题活动以女英雄花木兰为主角,引领着我们共赴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快乐之旅,从“木兰从军”故事到“木兰学艺”,它们给予我们亲近戏剧、亲近传统文化、表现体验与感受的机会,成为我们尽情探索、想象和创造的世界。如果我们力图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去领略、体验这些熟悉的内容,就会不断发现令人惊喜与感动的细节,不断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不断获得独特的内心体验。
3、以幼儿的方式和心情享受课程
幼儿的活动方式是直接的、单纯的,也是可爱的。当我们聚焦于这样的活动方式时,我们可以享受到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趣味。幼儿的活动需要宽松、自由的空间,以便他们能充分地体验、探究、交往;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活动过程是师幼双方智慧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比如,主题“旋转总动员”让幼儿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俯拾皆是的资源,从直接、简单的操作活动开始享受到自主探究、主动发现所带来的乐趣:与幼儿手牵着手一同走进旋转乐园,操作旋转器械,体验旋转的感觉,用幼儿的眼光搜索旋转的故事;蹲下来倾听幼儿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各种旋转的现象,如“身体转转转”“气球伞转转转”“风车转转转”,等等;俯下身去与幼儿一同探索、发现、记录其中的奥秘;坐下来欣赏音乐、舞蹈的旋律和美术作品的笔触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如“圆圈舞”“美丽的旋涡”“旋转的陀螺”“轮子的花外衣”,等等。这一系列过程是一个个充满生机、闪动灵性、碰撞智慧、创生乐趣的过程,它超越了文本,不断拓展着课程的空间。
对幼儿而言,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 感受和认识才是“真知”才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痕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所言:“生活唯一的意义既是对生活本身全面而彻底的体验,全面地感知、深刻地认识生活中真挚的爱、关心、理解、创造、发现、渴求和希望的真正含义这种体验和认识是生活至高无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中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2、朱家雄,变化的社会文化,变化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2004(1)。
3、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周兢,张杏如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和课程指导》大班(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5、周兢,张杏如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和课程指导》大班(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6、张文新,儿童社会社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0。
第五篇:如何教育幼儿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 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之,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