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结束后家长应该做什么
高考结束后家长应该做什么
不管你的孩子是考上还是考上大学,都没有了高考前那紧张的压力,没有了题山文海的重担。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学生都将开始新的生活,要么上大学,要么重读,要么走向社会,那么如何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个良好的预备?作为家长,你们想过了吗?
高考结束,意味着是另一段重要人生开始的起点!无论面对的是大学生活,还是重新预备来年的高考,或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孩子们后面的道路会更长、更艰苦,竞争依然会激烈,压力依然会很大,需要更好的心理预备!
那么当孩子尽情和同学叙旧,和老师离别之余,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的建议是和孩子做一次成人谈话。选择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地点,比如一个环境很好的茶馆,或是饭店的一个雅间。在包间里,父母和孩子做一次深刻的交流。作为家长应该坐下来与您的孩子好好地安排和规划一下。不妨找一个安静、肃雅的场所,请一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与您的孩子平等融洽地坐在一起,举行一个小小的成人仪式。首先郑重地向孩子宣告:“你已经长大成人了!”,并让他们为养育他们的父母亲敬酒、献花,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那我们就简单地说说吧!
第一类,荣幸考上大学。
首先祝贺您的孩子上了大学,也许这个大学不一定让他特殊满足,但你们还是选择了上大学。因为孩子要离开家门到远处上学,和孩子之间的接触不仅在时间上,在地点上的接触势必减少,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好好道别,而且也要在孩子进入大学这个“半社会”之前,给孩子一点您的建议和看法,谈谈您自身的体会,个性的感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给孩子一点点拨。比如如何和同学相处,丢了东西该怎么办,和同学发生口角怎么办?等等。
假如您上过大学,那就告诉孩子如何充分利用好大学的这个个最好的学习资源,即使您没有上过大学,也可以告诉他,大学是最好的求知的地方。也可以告诉他,大学里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了(虽然我们的许多大学其实就是大高中),但至少可以自己组织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想的事情。
假如孩子是女孩,那么做母亲的就应该告诉她一些女人的秘密和情愫,告诉她如何对待来自异性的追求,因为当母亲的也似乎不再太害怕孩子的早恋问题了,其实你也管不了了,还不如告诉孩子一点秘诀呢,谁没有年轻过啊。生理上应该留意什么问题,发生意外该如何解决等很现实的问题,开诚布公往往比扭扭捏捏的好。
假如孩子是男孩子,做父亲的可以把他当成一个男人,因为孩子将代表您和您的家族出门了,不要丢脸,如何象一个男人一样,我想做父亲的最有资格谈了。可以把您受过的屈辱
和坎坷和孩子谈谈,也可以把您的聪明和辉煌和孩子聊聊。总之,让他知道,作为一个男人不仅是生理上是男性,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也是男性。敢负责,能担待,这才是男人,这也才是女孩子喜欢的对象。当然,男人并不是不懂温柔和体贴,不是粗心和马虎是男人的标签。其实,想说的好多,也许这也是我将来要对自己的儿子说的话。
在这个小房间里,父母和孩子隆重举杯,共同祝贺孩子新生活的开始,总结一下以前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足,展望一下对未来的期望,也做一次人生的规划和设计,让父母对自人生的经典感悟给孩子做一次完整的传承。
第二类,预备复读的。
首先祝贺你的孩子做出一个有勇气的选择。同时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过去一年的生活的重复,但如何让这次重复的生活而不再重蹈覆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谈谈关于过去十年学习的不足,在学习态度上,学习方法上,学习能力上有什么欠缺,如何在补习班里做的更好。失败不可怕也不可耻,可耻可笑可悲的是重复失败。同样,在补习班里,我们可能碰到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比如环境是生疏的,同学也是生疏的,而且可能什么样的心态的人都有,那么如何适应和面对,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做及时和善意的提醒,而且孩子也是成人了,如何真正学会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那么在下一年里的所作所为是很重要的。同样,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正式的地点,用鲜花和美酒欢迎新生活的到来。因为孩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学生,而是创造自己生活的战士。应该懂得自己去迎接挑战,勇敢地解决生活给他带来的第一个问题。
第三类,预备进入社会的。
首先祝贺你的孩子虽然暂时离别了校园,直接进入了社会,马上就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了。也许他在学习上暂时的困难让他无法进入高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因为社会大学的学习量是那么大,是那么难,恐怕一时间还难能体会。
从不要轻言失败,学习上的失利让我们自己尝到了一些苦头,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创新的生活。其实说是进入社会,但没有技能是无法马上进入工作的。所以,往往还是要选择一些技能学校来进修的。通过必要的学习和实习,才可能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将是家庭的财富创造者,而不再是消费者了。如何尽快实现这个转变,让孩子知道父母曾有的艰辛,我以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很多事实证实,况且政策也容许,在几年的社会生活后,再进入校园的也很多,往往在社会上经历很多后,才能深深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所以,有很多家长在更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这会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一些平常说的那些看起来是大话的空话。
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家长都要和孩子谈谈,18岁的孩子应该和以前有大不同。应该学会承担一份责任。
第二篇:面试结束后应该做的五件事
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求职者只留意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面试后的善后工作。以下是五点建议,仅供求职者参考。
一、写信感谢
为了加深招聘人员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求职者最好给招聘人员写封信表示感谢。感谢信要简洁,最好不超过一页纸。感谢信的开头应提及自己的姓名及简单情况以及面试的时间,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信的中间部分要重申对公司、应聘职位的兴趣,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感谢信的结尾可以表示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贡献的决心。
二、不打听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每次面试结束后,招聘主管人员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三、收拾心情
如果同时向几家公司求职,在一次面试结束后,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应付第二家单位的面试。因为,在接到聘用通知之前,面试结果还是个未知数,求职者不应该放弃其他机会。
四、查询结果
一般来说,如果求职者在面试的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就应该写信或打电话给招聘单位,询问面试结果。
五、做好再冲刺的准备
应聘中不可能个个都是成功者,万一在竞争中失败了,千万不要气馁,这一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就业机会不只一个,关键是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针对这些不足重新做准备,以谋求“东山再起”。
第三篇: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做的工作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做的工作
1、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走进新华书店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争相翻阅“哈佛女孩、北大清华状元 ”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往往会照着这些书本象菜谱烧菜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家长对孩子要有个正确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优势,食客反问自己希望还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是我,我会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善良正直的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心理定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法就不会变得非理性。
2、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
3、社会适应的准备
(1)交际能力:
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认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闷声不响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在入学前,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人们责无旁贷。
(2)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被动的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直到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
树立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上小学的孩子有时要自己上学,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这将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生活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成人,入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变化。所以,平常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逐步建立科学、方便、习惯的生物钟,几点睡、几点起等。
4、学习上的准备
(1)思考的能力
(2)阅读的能力:阅读能使孩子掌握大量的词汇,提高其分析能力。所以,有必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来帮助孩子学习。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重要方法就是
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狮子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能看更多的书。
(3)倾听能力
听的习惯和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录音、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到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4)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给孩子适当的布置一些小任务,为理解任务性、指令性语言打好基础。
(5)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幼小衔接中孩子面临的变化:
1、师生关系的变化
孩子入学后,就要离开像妈妈一样的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如: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乐意与老师讲。另外,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宽松,他注重的是能力情感的培养,不需要大量的写呀、抄呀,孩
子的学习活动非常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教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2、课堂教学的变化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提倡的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即使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也是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去安排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而小学已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时难免感觉枯燥,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而且由于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性、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很多时候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另外,课堂学习的人数和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幼儿园里一般是三十来个小朋友一个班集体,一个老师上课,另外配了一个助教来组织课堂纪律和突发事件。而在小学一般有五十来个人一个班集体,只有一个老师授课,老师既要讲课,还要组织课堂纪律及突发事件,任务艰巨。
3、人际关系的变化
孩子入小学后与在幼儿园朝夕相处的同伴分离,来到一个新环境,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4、家长和教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学习好,与同伴相处好,期望的是孩子活泼、快乐、健康。而一旦入了小学,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而减少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5、学习环境的变化
幼儿期的自由、活泼的学习环金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
春夏季幼儿怎样防疾病
1.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常坚持户外活动的儿童患感冒的机会显著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经常带孩子到公园、田野跑跑步、爬爬山多参加有氧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2.衣着要适当
衣服切勿骤增骤减。春夏季气候变化无常,温差大,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要避免孩子任性挑拣穿,早晚适当多穿一件。
3、合理营养 要吃早餐
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抵抗力,要吃好早餐,使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可增加御寒能力。
4、饭前、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大人给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严防经食物传播疾病。
5、勤开窗,多喝水
经常开窗,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喝足水份不仅有利除燥,还可减少病毒的数量。
6、尽量保持室内外温度相对恒定
室内外温度变化大可增加儿童患感冒的机会。
7、感冒多发或疾病流行时少外出
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也不要到别人家串门,以防传染。
8、家人有感冒尽量隔离
家人有感冒,应不准与孩子直接接触,特别不能面对面坐着,不可同床睡觉。孩子患感冒,不要继续入园,防互相感染。
第四篇:高三家长该做什么
高三家长该做什么?
我是该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每天回到家爸妈只允许我吃饭睡觉,不准我碰电脑,连跟我姐姐聊天都不行,说是影响休息。还总是说只让我学习,连现代诗歌都不让看,请问我父母这样做对吗?他们该怎么做?我又该如何应对?
我是一名“高四”学生!去年我没考上理想的学校,选择了复读!父母很支持我,我也很努力!
高考这事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最后考的却是一个人,我们自己首先要对这件事有一定的认知!不是稀里糊涂考了就算了!我们要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要有目标,这样就不用别人教你怎么做,而是你自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父母养我们已经很不容易,还供我们读书,他们不图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闭眼后能有口饭吃,不用为了讨口饭而奔走!
在中国家境不是怎么殷实的,读书是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不知道你是否能体会到目前社会的现状!?
你目前的问题不是想父母应该怎么做,你应该怎么面对,而是想想6月7、8号,想想以后的人生!世界是美好的,但她只对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微笑,她不会同情弱者!理想和抱负,你可以说自己已经有了,但能力.....至于父母的态度是过激了,应概说是心切了,如果你工作过(我曾经打过一年工)你会明白这不算什么!只要你在努力,他们会看见的!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当然会有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的应该体谅的。不知道说了这些你是否明白,我是一名理科生,表达能力有限,呵呵!~
你自己努力吧,祝你成功,也祝我自己成功!
第五篇:孩子进入初中 家长应该做的几件事
孩子进入初中 家长应该做的几件事
1、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尤其是直升高中部的方式。及早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尤其是有些初中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这些家长更要及早的了解学校有关直升高中部的规定,到底要求哪些条件?是要进行三年的成绩排名?还是要进行统一的选拔考试?数学或英语在考试中有无特殊要求?等等。
2、及早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好沟通。这一点是很多家长能够做到的,但小学家长一般只会与班主任老师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与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交流更重要,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是否良好,还存在哪些问题。
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在初中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3、与孩子认真的谈一下初中的问题(对学习的重视、如何面对压力等)。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经过暑假的休息,心思还不能集中的放到学习上。这种心态不利于及早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另外一种是对初中学习的过度担心,这些同学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可以百度找李晓鹏新浪博客,里面有赠送的学习方法正版DVD,应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指导。
4、父母双方要想好如何应对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自立倾向,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孩子进入初中,学习方法要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味的呵护或训斥都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初中以后,不像小时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讲出道理,举出事例。而且语言的作用永远没有行为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小学时父母会采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对间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5、及早的了解近年来的中考形势,帮助孩子设立自己的目标(想考入的高中)。中考的形势每年都有相应的变化,每个高中当年的高考成绩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关心到这样的事。但家长却要了解这些。家长若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这些,及早的确立目标,会为孩子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
初一新生如何成功跨过小升初的“台阶”?
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可以说是一级一级台阶走上来的,小学毕业了,在暑假里摇身一变,成了中学生了,有的称初中一年级为七年级,不过从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这 1
一级台阶比起前面的台阶要高多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将经历学习生活的一次大跨越,初中相比较小学,在学习生活的环境到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面对这许多变化,会有许多不适应,作为家长应该了解从小学到初中的这许多变化,帮助孩子顺利跨上这个有点高的“台阶”.1从环境变化看学生到了初中立即会感觉到的是校园环境变了,天天接触的同学和老师一下子变了,特别是教师不仅都是陌生的,而且不像小学里只有几个教师给自己上课,中学里一门课一个老师,加上课程门类又多,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真让学生有点应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陌生感。学生活动的范围比小学大,与社会接触的时间也多了。2从管理方法看小学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采用教师评价方式指导学生,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基本上都在教师的视线下;中学的管理则逐步向自我管理、制度管理过渡,要求学生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这样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中学管得松,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3从教学内容看从小学到初中,课程门类突然增加,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就拿语文来说,小学六年级的一册书约五万字,而初一的一册书就达十四万字,初二更达到十八万字(课本比小学的厚,课本里的字比小学的小),而且初中的篇目多、篇幅长,文体种类多,在小学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往往要上两到三节课;而中学老师面对一篇篇幅比小学长许多的课文常常一两节课就结束了。学生进入初一后,往往会因为骤然增多的学习科目、内容和较长的学习时间而感到学习任务加重,产生紧张、惧怕心理。
4从教学方法看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示范和重复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模仿和记忆,以听讲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除记忆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进入初中,自习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握自习的时间学会自我学习很重要。
5初中和小学的评价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小学考试得了80多分是比较差的,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初中考试的班级平均分一般只有70多分(初一时会高一点),90分以上的往往只是凤毛麟角。学生往往会觉得我比小学化的功夫多,成绩反而比小学差,如果不及时给与指导,有的就会丧失信心。
6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小学到初中不仅在生理上处于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并不呈直线上升,一般以12-18岁为青春发育期,青春期的特点是生长的速度突增,是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青少年时期的身高、体重逐渐接近成人,机体各系统、器官也渐渐发育成熟,思维能力活跃,记忆力最强,从初中开始了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和心理发育最主要的时期。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时期,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危险时期。它是人从幼稚、朦胧走向成熟的时期,必然带来心理的动荡,必然面临着新的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许多走向歧途的人初次罪错的年龄就是在青春期。所以对青春期的关注,就是对人生关键期的关注。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考生必读:为考北大清华请从初一开始
从小学到初中,对同学们来说,知识上有跨越,从算术到代数;环境上,心理上也有跨越。在初一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在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备借鉴。
1.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的学习。
一进入初中,同学们会惊奇的发现,与小学老师们事事关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师管的很松,作业留的不多,或者即使很多,也不检查。上自习也没有老师看着,随便说话,也没人管。
在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一是,要自觉的学习:有些同学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觉的找课外题做,预习,复习。这样的同学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长此以往,与那些能够自觉学习的同学,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等你发现差距的时候,一般就很难赶上了,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的时候,你都不能让自己努力自觉的学习,看到差距,就更困难了。
二是,要有计划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学的好的部分,学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的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最好能够早点找一本中考考纲,了解将来考试的范围和难度,好对症下药,有所侧重。
2.思想上不能松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队。
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初中后,以为考入重点中学,考入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反正中考还早着呢!这就大错特错了!中考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成绩不如普通班的。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
一、初
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的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同学们从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3.要摒弃小学毛躁,不安的学习心态,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原因是,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会做,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一是,似懂非懂。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同学们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有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就是考试不会)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这样的同学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
二是,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做错题目。这是马虎。小学时,大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小学,班级里面优秀的同学不多,马虎一点,还是不能影响到你在班里的排名。而到了重点中学,尤其是实验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4.千万不要以为多做题,题目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最经常犯的错误了。到了初中以后,随着知识的不断加深,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成绩,都会做大量的题目。这个时候,同学们千万要记住: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一定量的题目当然是必须的,同学们只有通过做题目,才能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消化,理解透彻。但如果,撇开知识点,只做题,到最后就是舍本逐末。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天天做题,从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头来,不但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也不会了。为什么呢?他只追求题目的数量,忽略知识点跟题目的结合,以至后来把原来熟悉的知识也忘记了。
那到底应该怎样做题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说,做题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两点:一是,要在做题目同时将题目和知识点结合,两者不断结合,达到深化知识点,锻炼技巧的目的。二是,找出自己还不会的题目,弄懂它。如果你只做自己会做的题目,那是一点收获都没有的。
5.“不会就问”不一定就是个好习惯。
不会当然要向老师同学请教,这是对的。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一道题目,一个技巧,只有自己亲自弄懂,独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请教得到的知识,我们只是得到了知识本身,但并不一定了解如何运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还是很难解的出。所以,这里我鼓励大家:
面对一道难题,首先,要刻苦地独立思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半天,争取自己解出来。这是最好的,最有收获的。但如果实在解不出,看不懂,再向别人请教,请教时要注意别人是怎样思考,运用技巧的,而不是仅仅关心答案。并且,一定要在听懂之后,找一道类似的题目,练习一下,熟练所学来的知识和技巧。
6.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成绩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或是与同学、老师之间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问题,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其次,也要多跟父母,老师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一些同学为了自尊心,逃避问题,不愿意把问题拿出来与别人沟通。这样做并不能保护你的自尊心。要想保护自尊心,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成绩提高了,作为学生,才会真正获得认可和尊重。怎样更有把握考入北大或者清华?
不是进入好的初中就足够,而是能进入一个好的高中!
像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实验中学的高中部都是北大和清华学子的摇篮(考入比例非常高),是所有初中同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总之,初中的三年是关键的三年,是刻苦努力的三年,只有一步一步努力,才能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考入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