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找回失去的
找回失去的“爱心树”
——幼儿园品德教育随笔
天津市北辰区瑞景幼儿园
2013年9月
找回失去的“爱心树”
——幼儿园品德教育随笔
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都会告诉孩子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夸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到了中班的时候,我还会给孩子讲这个美丽的故事,但是我会告诉孩子,如何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如何学会自己“照顾”这个家,培养孩子对于“家庭”的责任心,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到了大班我依然会和孩子一起谈起这个歌谣,同时我也会语重心长的对孩子们说,老师会怀念和你们一起三年的时光,幼儿园已经习惯有你们的存在,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还记得这个“家”。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一个楼里的邻居住了很多年可能都不知道对方的全名,孩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生活,智商与情商成了反比,与人沟通与人交往的能力变得很差,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不会分享,同时好胜心也越来越强,缺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洞察力。《弟子规》的第一则中写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所希望的就是孩子长大以后可以勇敢的离开妈妈爸爸独立成长,这样的含辛茹苦也许换来的是长久的分离。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我爸爸》这本绘本,孩子们听的时候全神贯注,讨论地也津津乐道,似乎都迫不及待的和我分享他们有一个怎样伟大神奇的超人爸爸,于是我留给孩子们一个小任务:每一
个人为爸爸做一件小事。有的小朋友说:“我想为爸爸拿拖鞋”;有的说:“我想哄爸爸睡觉”;有的说:“我想给爸爸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儿低着头说:“爸爸今天不在家”,于是旁边小朋友提醒到:“你可以给他打电话啊”。那个男孩儿马上高兴起来。最后我总结到,无论你做什么,最后都要用力的亲亲爸爸,因为爸爸真的很辛苦。第二天我收到了孩子们和爸爸制作的感谢卡,其中有一张里面写到:谢谢老师让儿子给我一个特别的吻。通过这次的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爸爸的钦崇是多么想要表达,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家长因为孩子们小小的举动,却无比的感动,相信这次活动后,家长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唱唱歌,带孩子去许诺很久的海洋馆,或者只是陪孩子坐一会儿,而孩子也会经常抱抱爸爸,亲亲爸爸,把爱这样传下去。
妈妈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位教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选择性的模仿,而模仿最多的就是妈妈,我从孩子的话语和表情中,能够看到妈妈的辛苦,有的孩子经常学着妈妈的语气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先歇会儿”;有一个女孩儿抱着另一女孩儿说:“让我抱抱你沉了么,好久没抱你了。”有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爱心树》这本绘本,每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动,讲到“有一棵大树,春天依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大树就是妈妈。”这一段的时候,我便开始哽咽,妈妈的爱是这样的无私,像雄鹰拔掉自己的羽翼,忍住剧烈的疼痛只为能长出更丰满的翅膀。正直母亲节前夕,我开展了一个“我给妈妈做新衣”的活动,请妈妈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为妈妈装饰一番,然后再好好赞美自己的妈妈,最后和妈妈合影留念,妈妈们在听到孩子真心的赞美时,都抱起孩子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流了下来,这些珍贵的照片被布置到家长园地中,每每孩子们从门前经过,都大声说着,我的妈妈最漂亮!我的妈妈最漂亮!
新学期,崭新的教室充满了各种可能,第一天区域活动结束后,屋里一片狼藉,我对孩子们说:还记得《我爱我的幼儿园》这首歌谣么,孩子们大声朗诵起来。我对孩子们说,你觉得幼儿园是你的家么?你家里现在这样,你开心么?今天玩坏了,明天怎么办呢?你回到家看到这样的情形,你是怎么想的?老师希望你们能爱护自己的东西,学会帮助自己班级的小朋友,并提醒那些做错事的孩子,即使有人故意打了你一下,你也要原谅他,因为你们是一个班的小朋友,你们是一家人,看到咱们的家变成这样,老师妈妈很伤心,谁愿意帮助老师妈妈?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的帮助老师收拾教室,从那天以后,孩子们自发的选出“小卫士”看管自己的区域,同时还帮助老师打扫卫生,如果有的小朋友没有来,还会关切的问我,老师,我的好朋友没有来,我能不能给他打一个电话,我想他了。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马上就会有人过去扶起她,问她:没事吧!我还提醒孩子们要经常正使用礼貌用语。
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是最有礼貌的,最有感情的,他们会经常说出“我爱你”,“我喜欢你”这样的话,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自信健康的成长,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能够发自内心的说出:老师,我们爱你!
瑞景幼儿园 韩莹莹2013-9-25
第二篇:找回失去的“信心”
找回失去的”信心”
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班集体中,经常有这样一些学生,相貌平平,总爱沉默寡言,回答问题反应较慢,所以不太讨人喜欢。平时,他们也较努力地学习,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又没什么可以让人赏识的特长。这样的一些学生,被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在班中一直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上课时都不敢举手,当老师用眼光鼓励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们都会胆怯地低下头,脸上写满了“别叫我”、“我不会”等字眼,即使请他们起来回答,也是声音像蚊子“哼哼”,或干脆保持沉默,以免被同学耻笑。面对此情此景,作为我们教师应关注他们,给他们真挚的关怀,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方式或策略:
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几个优秀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怎样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把失去的信心找回来呢?
一、摸清底细,心中有数。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教师要多进行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弄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状况,然后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倾心呵护;相信,教师的爱,是鼓起学生扬起理想风帆的“催化剂”。爱可以改变一切。
二、多赞美,少批评,抛弃“心罚”。有一句话说得好, “好语一句寒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就说明了赞赏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表扬的力量就更显得明显了,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会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苗,促使他们奋马扬鞭,不断进步。要记住“扬学生所长,越扬越长,指学生之短,越指越短”。所以对于学困生要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如果在必要的时候在批评时要尽量“委婉”,只要不是大错,点到为止即可,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在表扬学困生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度,不要把他们的长处过分的夸张了。如果过分的夸大了,反而会形成对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跟不上你的节拍,又会让他们在努力一阵后选择放弃的。要抛弃“心罚”。“心罚”表面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骂学生,挖苦学生,讽刺学生,揭学生的短,殊不知,这些恶言恶语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多么深,一些孩子正因为教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学生的“心罚”是教师教育的失败,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
三、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该是新世纪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应以同一眼光真诚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坚决抛弃“以分待人,以分取人”的评价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教师可以造就人才,平淡教师可能压抑人才,而低劣教师可能毁灭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四、热情鼓励,激发上进心,让学困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们经常是只奖励优等生,比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百名优生等。让学困生们感到自己距离领奖台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渺茫。从而缺乏了上进的动力,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与希望,一些学生慢慢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反正比不上别人,自暴自弃。
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学校、班级以及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多给学困生提供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小组,使之在活动中“人尽其才”。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会掀起积极向上的新动力。
五、开展“一帮一”的爱心活动。通过自主合作,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把班里的优等生与学困生按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合作学习小组,要求组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坦诚相待,民主平等。让他们认识到小组的胜利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的合作内容。这样,才能创设给学困生有兴趣的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在合作中,要引导学困生学会倾听分工要求,别人发言。训练学困生善于表达自己心中的话语;再慢慢激发他们敢于辨论。一步步引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取得的成效:
“学习好的学生人人都喜欢,而喜欢学习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母不嫌儿丑,师不嫌生钝。作为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困生,以真情去感化学困生,在思想上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行为上注意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把失去的信心找回来,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想,我们的班级就不会再有学困生,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同一片阳光下成人成才。
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摆正态度。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学困生的后进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不只是学生主观不努力的结果。其次,作为一名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今天的后进生,未必不是明日的佼佼者。学生如同正在成长的幼苗,给予合理的阳光水分,就能茁壮成长。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困生的转化决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多。同时,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比较脆弱,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如果努力后成绩没有比较明显的进步,很可能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打退堂鼓。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开导与鼓励,积极帮助他们分析成绩的成因,制定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要认识到转化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消极放弃有思想准备。
第三篇:找回失去的快乐
找回失去的快乐
有一个人,因为钥匙掉了而在路上寻找,此时他的一个朋友正巧路过,也一起加入寻找的行列,两人找了许久就是遍找不着,于是朋友问道:“你记得钥匙是在哪里掉的吗?”“我是在家里掉的。”“奇怪!你的钥匙掉在屋里,怎么会在外边路上找呢?”正当朋友丈二金刚摸不着头时,此人回答:“因为外边比较亮、比较好找啊!”这一则故事寓意甚深,很值得我们去反复省思。
我们都会说:“从哪边跌倒,就从哪边站起来”。同理,东西在哪里遗失,就从哪里去寻找,这是三岁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而且在生活中大家也都是以此自然法则在重复做着。然而,有一件事情,当我们失去它的时候,我们却往往找错地方,而自己却一直没有发现方向弄错了。寻找的方向错了,当然就不可能找到,更不可能把它时时带在身边,它就是“快乐”。
每一个人都曾经失去快乐,也有过不快乐的经验,可能此时此刻也正在忙着追寻快乐。有些人可能已经暂时找到,可是快乐之中仍夹杂着苦恼,因此这种“乐”很“快”就没有了。有些人一直没有找到,生活中当然是一直很不快乐。没有快乐的人不可能把快乐带给周遭的人。而失去快乐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尝试到不同的地方去寻找,有些人游山玩水,有些人饮酒作乐,有些人唱歌跳舞,有的则大肆采购,花钱享乐……等等,人人寻找快乐的方法百千万种,无所不及,如此刻意地追求快乐,最终快乐反而变成我们的负担,此为“快乐之中仍掺杂着苦恼”之故。
快乐是来自内心,所以一旦快乐不见了,就要从内心去找,而不是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地方去寻找。“心外求法”是外道,外道即“偏离中道而失去正道”,它会让我们身心失去平衡,就有如飞机之双翼摇摆不定,如此的生活当然险象环生、危机重重,“快乐”当然更是遥不可及。
“快乐”不是靠追求就能得到,也不是用名利财富能够换取,它是来自一个人内心的主观意识状态,不是借着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而达到亢奋的结果。因此,碰到任何的横逆或不如意,不必怨天尤人,更不可自怨自艾,惟有反求诸己,在自己的心念上用工夫,这才是正确的生命态度,如此我们也才有力量去主导自己的快乐。快乐既然是操之在我,则我们更需明察秋毫,找出快乐的根源,查出遗失快乐的源头。
“钥匙掉在屋里,却努力在屋外寻找”虽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但类似如此颠倒的事却不可否认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它警惕我们,这是昏庸愚昧所造成的一种迷思,令人深省。同理,快乐既不是遗失在外面,但却一心一意往外寻觅,这是认贼为父,不但迷失方向也找错对象,这就是人生目标的盲点,令人警惕。
如果我们正面临不快乐,或身处迷惑的十字路口,只要能彻悟快乐是源自内心深处,则就如证严上人静思语所言:“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目标用智能去定位,再勇敢的坚定的走下去,哪怕是千里万里,快乐就在那里。
如果我们正处快乐,则更要反观自省,快乐是否找对方向。找错方向的快乐,最后终归“乐极生悲”,人生空欢喜一场,更是白忙一场。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分分秒秒顾好心念,则不论身处何地,依然可以轻易“找回失去的快乐”。
第四篇:找回我们失去的“哲学自我”
哲学观念变革丛论[五篇]
找回我们失去的哲学自我【作 者】高清海
【作者简介】高清海 吉林大学哲学系
时间,决非仅仅一个容器、一种流程,对人而言尤其如此。人在时间中成长,在时间中成熟,也在时间中衰老,应该说,它实属人的内在性质。时间给人的变异,在平日感觉不甚明显,每逢年节便会产生强烈意识。年节是时间的节奏,往往构成人生进程的转折点,人都愿望新的一年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希望,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对年节怀有特殊期盼乃是情理中事。
然而话说回来,时间毕竟是个自在的常数,而人则是赋有理性的自为存在。人们常说的让时间去解决问题,决不意味人世的事务会在时间延伸中自然促成、人间的问题能在时间流逝中自然地消解。人有理性这点表明,人是自主性的存在,人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人的生活是自我营造的理智生活。年节之具有生活转折作用,其实还是人赋予它的,那是因为人们在这个时节最能发挥反思理性功能,从检点和反省往日的脚印中去调整前进方向、规划未来道路。人们喜欢在年关清理盈亏、了结帐目就体现了这点。
我们有幸身临世纪乃至千年的转折,这是难得的机遇。在这转折的关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哲学走过的道路,筹划我们哲学发展的未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毫无疑问,我们在哲学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革,理论上也有许多突破,如果列举条条,可以摆出许多的成果来,这点已有许多文章论及。我们必须重视已经取得的成就。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对于未来发展更有教益的则是:应当清醒地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们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一贯的反思-批判理性的精神。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时曾经说过,他奉行的原则既不是那种永恒正义的要求,也不是什么终极的道德命令,他只是希望从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就是马克思创立并倡导的反映人类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精神的哲学原则。
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这20年,我们究竟完成了什么、实现了什么,还有什么未做到的?20年的哲学探讨、论争,从总体上估量,我以为我们主要做了两件大事:前10年主要是围绕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论争,后10年进行的主要是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哲学观念的论争;通过前十年的讨论我们挣脱了苏联(前)教科书哲学框架的束缚,后十年又进一步走出了传统哲学理论模式的限制。这就是20年中哲学理论的主要进展。
多年来我们深受先验教条主义之害,解除思想禁锢求得精神解放这一步,对我们是绝对不可少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在哲学理论上才可能从抽象虚幻的人转到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从关注彼岸的非人世界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一句话,从哲学古代来到哲学现代。就这一意义说,我们的工作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应当肯定。但不能不承认,仅就这一工作而言我们也并没有做到底,我们讨论的问题虽然不少,许多问题(比如关于实践唯物论的讨论)都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多年来理论反反复复,思想若明若暗,以致人们对基础理论不仅失去信念、兴趣日渐淡漠,中心观念也随之被边缘化。
其实,这还不是我们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我们在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很难谈到有什么建树,特别是原创思想的建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眼睛一直盯着别人,只是围着别人转、为别人的事情忙乎,解释他人思想,注解他人著作,运用他人哲学,引用他人语言,演绎他人观点,我们刚刚脱出一种框框,又被套进另种模式,我们几乎丢掉了自己,忘记我们还有自我,包括哲学工作者的自我、我们民族的自我和时代的自我。我认为这才是值得我们重视并需要认真反思的根本问题。
哲学面对的虽是人类、自然、世界的大对象,哲学思维却是属于个体的生命活动,哲学理论也只能由哲学家个人去创造。我们看历史上的发展,哲学从来都是赋有个性的(尽管作为意识形态它可以表征时代、代表社会或集团),它只能通过哲学家个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命领会去表达人类的要求;后代人对前人和他人创造的哲学理论能够学习、借鉴,却少有简单模仿和直接搬用的,即使有派别继承关系也必须加上时代的特征和个人的创造。所以近代西欧的英、法、德各国,尽管它们面临的社会变革任务相同,哲学理论却不能彼此代替、相互移植,各国只能通过自己哲学家创造的哲学去反映、推动、解决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问题。哲学的人类性、世界性、历史性、民族性、集团性和哲学家的个性集结一身,这就是哲学的本性。哲学如果丢掉自我失去个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哲学的创造性,理论失去创造性其他那些性质也不可能再存在。
我们的哲学失却自我并非自近年始,应当说是盖有年矣;造成失落的原因也有诸多方面,不能仅仅责备哲学工作者。我们有过百家争鸣的光辉历史时期,曾几何时哲学便走上了颂经、解经、注经的路子,遏制自我在我国是有历史传统的,我们习惯于引经据典、照本宣科、以他人是非为是非应该说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人们说中国几十年没有出过真正的哲学家,这话并非没有根据。对我们来说,哲学本身就没有自己的家,哲学家没有自己的自我,怎么能出真正的哲学家?
话说回来,历史有责任,我们自己也有责任。历史本来是可以改变的,这首先决定于我们必须改变我们自己从历史承袭下来的某些过时观念。在我看来,我们是搞哲学的,我们关于哲学的某些观念往往就直接影响并限制了我们对待哲学理论、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不能不承认,这也是构成原因之一。
比如,哲学究竟属于怎样一种学问,应当怎样去搞这门学问?这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也看成同其他理论一样,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无处不适用的那种普遍原理、公式、原则的绝对知识的学问,那就很难去谈什么个性。再如,怎样理解哲学的功能,人类创造出哲学这种理论究竟要用它去干什么,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还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把它当作同法、道德一样的思维规范去用?还有,科学追求真,哲学当然也要追求真,哲学追求的和科学追求的是否同样的一种真,能不能用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哲学、规范哲学?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去重新思考,因为它们都直接关联着能否保持哲学自我的问题。
我提出的问题,明显进入了理解的分歧域。关于哲学性质、功能和作用这类问题,从来就没有一种统一的看法,过去是如此,恐怕今后还会是如此。应该说这正是哲学的性格,它体现了哲学与其他一切学科都相关而又不能归属于任一学科的特有性质。我提出的问题,决不是要把认识固定在一种看法上面。正相反,在我看来我们的问题正是出在哲学性质的固定化。
多年来我们把世界观理解为关于世界整体知识的理论,我们追求科学性质的世界观,也就是要为人们提供适用整个世界范围的绝对可靠的真理知识。哲学成了如此神圣化的理论,普通的哲学工作者要去搞什么创造,谈何容易,那只能属于特选人物的权力。这就是我们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多年以来只知重述别人思想、不讲创造理论,甚至对此连想也不敢去想的原因。这种对哲学的看法其实只是无数种看法中间的一种,而且是早被人们抛弃了的一种。古代人称哲学为智慧,且是最高智慧;中世纪哲学依傍宗教,变成神学的侍女;到了近代,由于科技理性取得重大成就,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占据统治并成了理论的楷模,使得其他理论都要模仿它、向它看齐,在这时哲学才被划归科学变成知识,被称为科学之科学。至于把哲学变成纯粹的科学知识,然后又赋予它以绝对化的神学性质的这种看法,完全是苏联(前)40年
代一些学者搞出来强加给马克思哲学的,后来我们未加分辨便接受了这种看法。过去没有辩识清楚,在吃过它扼杀哲学创造性的苦头之后,现在总该清醒了。#p#分页标题#e#
哲学作为一种学问,当然要包括知识,这是无疑问的。知识分为许多种,并且有性质之别。学问包括知识,知识却不等于学问,这也应该没有疑问。古希腊哲学家称哲学为智慧,为了避免人们误解智慧就是知道得多,特意称自己为爱智者,并明确申明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哲学家不掌握实验手段,他们使用的工具只有头脑。从这一意义说,哲学之知,并非通常的认知,而是觉知、悟知、解知,哲学的任务并不在于提供知识,而在于提供思想。知识与思想彼此相通,但并不相同。知识是对对象的认知和把握,思想是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人的本性不是给予的,是自为本性;人的生存活动不是适应性的,属于创造性活动。按照人的这个本性,人既需要知识,也需要思想,而且思想对人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人是由于思想的引导,才可能不断提升自我,超越现存生活,进入更高生存境界的。自为本性需要在领悟自身存在中去创造自我的本质。人创造出来哲学,人需要哲学,就是为了通过它来不断唤醒、开发、提升人性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哲学的本职,也是哲学的基本功能。我们看历史上的哲学体系,一个出来打倒另一个、接着它又被另一个推翻,有哪一个论断能够作为知识被保留下来?但我们却又不能否认它们对于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重要作用。很明显,这个作用决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思想性的。
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哲学,怎样搞好这门学问,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另种态度和方法了。思想的本性就在于超越、出新,也就是要去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不如此它就不能把人带入更高境界、发挥对人的启迪作用和引导作用。这显然与科学纯客观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因为人们需要哲学、赋予哲学的任务不同于科学,如果让哲学丢掉人的维度也去搞实证性的客观研究,在有了各门实证科学之后,还要哲学干什么?
我们这样说,不等于搞哲学便可以随意去胡思乱想。哲学之思也有它的准绳、有它的标尺,它的目标也在追求真,在这点上它决不比科学的要求低,相反,应该说更高。哲学之思的依据是人、人的存在本性、人的历史发展、人的生活世界、人的未来命运。哲学要做到既符合于人的存在本性、历史的生存状态,而又能够超越人的现存、引导人进入更高境界,这是一种高难度的学问。哲学本身虽然不提供知识,要搞好这门学问却要求必须以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乃至文化的全部优秀成果做为基础;不仅如此,还得要求从事哲学的人具有关怀人类生存命运的高度热情、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这一意义说,哲学作为一门思想性质的学问,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境界、一种人品、一种人格。古希腊哲学家称之为最高智慧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我看来,这应该就是哲学的性格。哲学对我们来说,说难很难,说易也易,因为它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属于人的自觉生活。凡是自觉为人,开始要去追问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这
类问题,就是已经进入哲学思考了。但要作为学问去研究,那就需要花费精力,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功夫才会有所成就,因为哲学还有学术性的一面,包含理论和历史的纯粹学术性的内容。有些人把哲学研究看得很轻易,有了一点想法,靠一知半解就想去创造理论、建立体系,这是对哲学尚未深入堂奥的一种肤浅理解。有些人把哲学看得很神秘,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或者把哲学神圣化,变成常人不可企及的艰涩理论、书本学术,完全忽略它的思想性格,这也不合于哲学的本性。
所谓哲学的自我,其实就是人的自我,它是化育为哲学家自我视阈的人类视阈。在这里我想引用费尔巴哈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尽管费尔巴哈的思想和理论有许多可以挑剔的地方,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说得很有启发和教益,值得我们深思的。这句话就是:
真正的哲学不是创作书而是创作人。(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北京版,第250页。)
第五篇:帮学困生找回失去的“信心”
帮学困生找回失去的“信心”
寿光市羊口镇寇家坞小学
于效礼
2012-1-29
帮学困生找回失去的“信心”
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班集体中,经常有这样一些学生,相貌平平,总爱沉默寡言,回答问题反应较慢,所以不太讨人喜欢。平时,他们也较努力地学习,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又没什么可以让人赏识的特长。这样的一些学生,被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在班中一直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上课时都不敢举手,当老师用眼光鼓励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们都会胆怯地低下头,脸上写满了“别叫我”、“我不会”等字眼,即使请他们起来回答,也是声音像蚊子“哼哼”,或干脆保持沉默,以免被同学耻笑。面对此情此景,作为我们教师应关注他们,给他们真挚的关怀,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方式或策略:
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几个优秀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怎样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把失去的信心找回来呢?
一、摸清底细,心中有数。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教师要多进行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弄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状况,然后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倾心呵护;相信,教师的爱,是鼓起学生扬起理想风帆的“催化剂”。爱可以改变一切。
二、多赞美,少批评,抛弃“心罚”。有一句话说得好, “好语一句寒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就说明了赞赏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表扬的力量就更显得明显了,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会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苗,促使他们奋马扬鞭,不断进步。要记住“扬学生所长,越扬越长,指学生之短,越指越短”。所以对于学困生要尽量多表
扬少批评。如果在必要的时候在批评时要尽量“委婉”,只要不是大错,点到为止即可,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在表扬学困生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度,不要把他们的长处过分的夸张了。如果过分的夸大了,反而会形成对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跟不上你的节拍,又会让他们在努力一阵后选择放弃的。要抛弃“心罚”。“心罚”表面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骂学生,挖苦学生,讽刺学生,揭学生的短,殊不知,这些恶言恶语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多么深,一些孩子正因为教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学生的“心罚”是教师教育的失败,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
三、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该是新世纪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应以同一眼光真诚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坚决抛弃“以分待人,以分取人”的评价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教师可以造就人才,平淡教师可能压抑人才,而低劣教师可能毁灭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四、热情鼓励,激发上进心,让学困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们经常是只奖励优等生,比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百名优生等。让学困生们感到自己距离领奖台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渺茫。从而缺乏了上进的动力,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与希望,一些学生慢慢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反正比不上别人,自暴自弃。
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学校、班级以及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多给学困生提供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小组,使之在活动中“人尽其才”。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会掀起积极向上的新动力。
五、开展“一帮一”的爱心活动。通过自主合作,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把班里的优等生与学困生按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合作学习小组,要求组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坦诚相待,民主平等。让他们认识到小组的胜利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的合作内容。这样,才能创设给学困生有兴趣的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在合作中,要引导学困生学会倾听分工要求,别人发言。训练学困生善于表达自己心中的话语;再慢慢激发他们敢于辨论。一步步引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取得的成效:
“学习好的学生人人都喜欢,而喜欢学习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母不嫌儿丑,师不嫌生钝。作为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困生,以真情去感化学困生,在思想上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行为上注意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把失去的信心找回来,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想,我们的班级就不会再有学困生,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同一片阳光下成人成才。
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摆正态度。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学困生的后进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不只是学生主观不努力的结果。其次,作为一名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今天的后进生,未必不是明日的佼佼者。学生如同正在成长的幼苗,给予合理的阳光水分,就能茁壮成长。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困生的转化决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多。同时,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比较脆弱,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如果努力后成绩没有比较明显的进步,很可能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打退堂鼓。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开导与鼓励,积极帮助他们分析成绩的成因,制定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要认识到转化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消极放弃有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