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拥有的品质
培养孩子拥有的品质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然而这种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虚拟计划。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我觉得如今对孩子应该进行如下的教育。
我们应该从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解放自己的思想。学习成绩好固然可喜,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生存是第一位的。开放的中国每天都在接受新思想,当我们从舆论中知道,在德国,产业技术工人的工资比白领和蓝领高几倍时,你还会觉得学习成绩好就是优势吗?这种信息变化,给中国的政策带来借鉴,如今的技校学生以后也会有一番天地的。所以只要我们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拥有一颗探索进取的心,就是最好的引导。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孩子的爱玩心理,经常导致成绩不稳定,我们不应该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的肯定和否定。从孩子的心理考虑,针对问题,分析原因,耐心的说服他们,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要记得多表扬少批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更有信心,才能不断的激发学习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挖掘孩子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这个事物。古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不同角度,不同思维,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同时又增加了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象数学中的简便方法,一道繁琐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出答案,但乐趣不同。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智慧是开发不尽的,只要正确引导,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孩子的。
三,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当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时,也想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许多爱好,该是多好的事情。虽然人的智力不分上下,但天赋和喜欢决定了孩子的选择,当他不喜欢弹琴时,你却让他学钢琴,适得其反。结果是挫伤了孩子的爱好,过多的负担会使孩子产生厌学逆反心理。就是去学了,也是没有意思的,被动的爱好是可悲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点,适当的选择一种专长培养。是的,孩子以后的生活是多彩的,我们不希望他永远是别人的观众。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适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过分的溺爱会丧失他的独立自理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过分的依赖大人,这是很可悲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的考验,帮助他们提高坚强的毅力,和遇事不惊的精神。只有这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波澜不惊的处理好,对以后的发展有益处。还记得报纸上曾经报道过,中日小朋友的夏令营,中国的孩子是家长在遭罪,而日本的孩子,却是自己在实践,他们的背包里有各种生活用品,试想多年以后,他们的人生会是怎样的不同?五,培养孩子的爱心,在理解中学会沟通协调。没有爱心的世界是黑暗的,没有爱的孩子是孤独的。拥有爱心的孩子,心底无私,气质迷人,与人沟通容易,会拥有许多朋友的。这样的人无论在那里,都是强者。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会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也会赢得尊重,赢得信任,赢得一切。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俗话说:“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为孩子的发展做个榜样。无论我们在公开的场合还是在家里,我们的言谈举止,处事态度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只有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那才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能够有美好的前景。可以说我们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来使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我们是否这样想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吗?还是我们怎样做才能做的更好?孩子教育:我认为是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孩子最终的成长都是为了更好的进入社会,成长为一个有用之才。我们在家庭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在如何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但我们都知道一点,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往往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越过这些困难,那就是另一片天空。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的吗?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虽然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都比较优越,但我们还是应该从小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降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也!”
但我们都做到了吗?都做好了吗?至少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就拿每次接孩子回家来说,每次我都是主动的把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为什么?担心孩子累坏了,但仔细想想,自己真还不能这样做,我们不能24小时在他们身边,我们不能一直给他们背书包,书包是很沉,但如果他们连自己的书包都不能背,那以后更困难的事情他们能承担吗?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现象,我们现在都是 独生子女,孩子除了父母的关爱之外,还有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的疼爱,他们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真有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记得中学时代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教我们找论据,就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美国的资本家洛克菲勒对待自己孙子的故事,他的孙子摔倒在地上了,洛克菲勒也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叫他爬起来,这也反映了国外教育孩子的一些理念,虽然我们现在也在这样做,但我们感觉还是做得不够好,国外的对孩子的培养的一些好的理念我们还是应该好好接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我们已经在行动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离开父母就是对孩子的锻炼,训练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专家告诉我们:吃苦耐劳精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去解决自己应该和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就必须强调道德品质的教育,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就很难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身就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应主要关心哪些方面?专家强调,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尊重。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对父母、伙伴等要有礼貌,心中装有他人,随时为他人着想。第二,助人为乐。让孩子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善待他人。第三,和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和沃土。
我们应该怎样做?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表白和解释的机会,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二是要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给孩子做的机会。要求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个人卫生的处理到家务的责任分担,锻炼其劳动技能。在家里我们就要求孩子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铺,自己上兴趣班时自己准备东西,但还是有2 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总是觉得她太小,很多方面都替她代劳,这方面还应该向其他家长请教。三是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坚持不断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以下是我收集的收集的一些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孩子和大家交流。
一、重视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孩子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协同活动的过程,即兴趣、注意、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综合地构成孩子学习的求知欲、积极性、主动性和倾向性,不难看见,不少孩子低年级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缺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奥,难度增大,孩子渐渐不能适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少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是否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对个体的多方面发展乃至个人成就,都有直接正相关,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他们将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这就需要具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人,特别是吃苦耐劳、勇于拼搏、顽强不息的精神,它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才能使之健康成长。
二、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品质要从小培养,培养不单纯是家庭或学校某方面的义务,它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从而达到一致性的教育效果。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入手,教给基本技能。
生活贯穿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也伴随整个人生。孩子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从孩子的生活入手,教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 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
(二)让孩子做他喜欢做和能做的事,尽量不要包办,不愿意做而该她做的,也要让孩子去做。遇到困难要鼓励她,这方面我们至少有些做得不太好,孩子以前一直在学跳舞,但后来她就是因为觉得太苦,不愿再跳,我们也没有在坚持,就放弃了,现在想来还是太过迁就孩子。
(三)从环境入手,提供练习机会。
孩子的良好品质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些事包括自我服务,也包括为他人服务,如搬椅子、送报纸、倒垃圾、抹桌椅等。
(四)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方面要和他们慢慢沟通交流。我觉得这是我们主要要注意的方面,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可能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假期时间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这得让我们的长辈不能什么都给孩子代劳。
(五)家长要主动和孩子一起吃苦。比如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爬山,家长得参与进来,做孩子的表率。
(六)在集体的帮助下克服困难。这就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团队的力量更容易让孩子克服困难。
意志是打开大门的钥匙。我们的前辈很多故事 “愚公移山”、“棒磨成针”、“卧薪尝胆”都讲的是吃苦耐劳、刻苦勤奋的意志品质。现实生活中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学习最好的人,也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能吃苦耐劳,有坚强毅力的人。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我们除了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之外,还应该关注其他方面,比如说吃苦耐劳的品质。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父母都把孩子当心肝宝贝,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个人主义强烈。这样性格的孩子日后与他人相处会容易发生碰撞,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好品质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会谦让,学会关心照顾他人,能够得到其他家长的认同,学习老师的喜爱,在同伴交往中受其他同伴的欢迎。
家长希望孩子拥有谦让的品质是好的,但是怎样的孩子才是谦让,什么时候需要谦让,这是关键所在。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谦让,就会不懂得去争取,变得懦弱,什么都无所谓,所以不太能把握好孩子该如何谦让。
其实,谦让的品质是孩子融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的表现。父母要培育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必须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教导孩子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能够进行换位思。
如果孩子是心甘情愿去做一件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要孩子学会谦让,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兑现你对孩子的承诺,让孩子觉得他做到谦让他人,就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
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时,家长要切忌强迫的态度。有时候孩子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东西谦让给他人,是威逼所谓。这种谦让只是表面的,其内心并没有做到真正谦让,容易适得其反。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质呢?
1、消除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
个人主义通常来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就要杜绝他们有个人中心意识。
因此,有个人中心意识的孩子,通常难与他人相处,不懂得分享,自我意识强,给他高傲和自大的感觉。这样的孩子会少人与其交往,导致他们缺少同年朋友。
教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消除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教导好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感恩和感受感恩。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恩,而表达感恩应该学会说“谢谢”开始。
我们要时刻教育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一个人给他递一杯水或者当别人送给他一件礼物的时候,孩子要主动说“谢谢”。如果孩子学会了说“谢谢”,那在他心里起码有了感恩的种子。
2、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相信很多父母都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种品质。
但是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小皇帝,小公主,都比较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人和事情都希望围绕着自己转,所以,家长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学会谦让。例如,你带小朋友去公园玩的时候,公园里面只有一个千秋,你的小孩已经玩了一阵子,这时另外一个小朋友想玩,你可以鼓励孩子让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人玩10分钟,这样大家都开心。
3、给孩子释放的机会
孩子喜欢跟父母分享在学校的事情,每天放学回来看到父母总是很希望对他们倾述自己在学校一天的经历。而有时候,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家务,家长通常会说:“走开,别烦我,我这忙着做饭呢,哪这么废多话,赶紧写作业去。”
相信很多父母都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种品质。
如果孩子察觉父母不想听自己倾诉,孩子的心里就会感觉十分受刺激、非常落寞,慢慢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都向父母倾诉了,进而逐渐养成将所有事情压抑在心里。
如果孩子有压力,家长要教会孩子自我调整,给孩子释放的机会。要教导孩子学会与周围相关的人保持沟通状态,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学会当自己情绪积累比较多的时候,适当地倾诉一下。当然,父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或者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被其他小朋友抢去,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或者可以寻找机会出外郊游,在郊游途中灌输孩子学会谦让,让孩子释放一下,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4、父母要言传身教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绪来体会生活,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因此,家长切记,自已要做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学会礼让。例如,你带小朋友坐公交车时,你可以主动给其他小朋友、、老人或者孕妇让座,让小朋亲身感受给人让座,形成礼让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谦让的良好行为和品质,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经常身体力行,用行动证明,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谦让的好处。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精选)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步云山乡中心园 滕桂莲
一、教孩子做个自理自立的人
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宝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这里的独立性是指遇事有主见,有正确的是非观,可以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任务的良好心理品质。在孩子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自己收拾书包,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他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等。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干预过多,培养出来的孩子将会有极强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
但是做这些的前提是“尊重”。是的,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作为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而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园里是一份子,是受到尊重与肯定的。
二、教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
我的思想观念中,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我也是这样跟我的孩子说的。老师可以帮助他,引导他,但是不能替代他。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正如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才能学会学习,实际上我们要找到“两个老师”。
(1)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动机,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有了兴趣,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有动力,才能满怀激情不厌烦。然而如何引导孩子找到兴趣就是父母的任务了,这也就说到了第二个老师。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不是立刻可以显现的,它像涓涓细流一样,在时刻滋润着孩子的幼小心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和他一起快乐成长;在孩子每进步一点的时候不吝赞美,帮他建立自信;在孩子失败伤心的时候抚慰陪伴,帮他分析原因,鼓励支持„„每一个孩子性格、习惯和行为的形成都和他的家庭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我深深认同这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总之,我们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前行;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学会规划人生;要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学会寻找答案;要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学会挑战自我;要给孩子一些对手,让他们懂得奋起竞争;要给孩子一些矛盾,让他们学会选择解决;要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学会协调运用;要给孩子一些主题,让他们学会思考创造。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引领,懂得放手,才能培养出有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地行为习惯,勇敢、乐观、自信的孩子。
第五篇: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
性格是天生的,习惯是养成的。性格表现在人的内向和外向,习惯决定人的细节,而我们于要说的品质决定人的境界。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呢,三点:善良,坚韧,乐观。
一善良
人们总是善良会吃亏。那是因为我们把善良和回报等同在一起,善良是品质。他不是以回报为目的,他是以价值作为支撑点,当别人因为我们的善良获得幸福,我们的善良就是有价值的。当我们感受到别人因为我们而获得幸福,我们就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范畴。
二是坚韧
我有一个表哥特别的跟我说他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能力,把孩子送到清水河一个贫穷的人家住了20天,回来后孩子一下长大了,懂得了现在生活得来之不易。我听完以后,笑了笑,点了点头,表哥跟我说,无非就是要证明他很会教育孩子。其实磨练不是一时或一段时间,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表哥是把孩子送到想下了,但孩子很清楚,这就是几天的事情,他你不会长期再,他这马上就会回去。这回总锻炼有感受,但不会成为品质,坚韧是随时随地能培养的,比如每天上学要早起,早起都是很困难的,但我们要要求鼓励孩子每天做到早起,这就是坚韧的品质养成。比如说孩子每天坚持不出去玩耍而是要写一篇日记。这也是坚韧的培养。
让孩子坚持做他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坚韧。< >然孩子不做他想做但不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坚韧
坚韧是对自己长期性的约束。坚韧往往是与天性在抗争,能够抑制天性,做自己理性决定的事情,这是非常搞得一个境界。
三是乐观
善良会受到重伤,坚韧会常常迷惘,那么这时候,乐观就是疗伤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