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上幼儿园哭闹家长应该怎样做?
致初上幼儿园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首先,欢迎您成为新蒙幼儿园家长中的一员!希望从今天起,我们成为新的朋友,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转折期,他们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有的幼儿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现象。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一看见孩子这样就心疼、打退堂鼓。孩子是很会看大人脸色的,他们小小的心其实非常聪明,你一心软他就表现得更加可怜。家长应该很坚决地告诉他一定要上幼儿园,妈妈四点来接你。送到园后赶紧离开,但是下午可以早点去接他。不要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样子,而且中途不要去看,他只要一看见你,老师、家长和孩子所作出的努力就会白费。三岁半的孩子很快就会适应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家长:一是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交往的技巧。
三是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我们结合多年来的幼教经验,建议家长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 “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喜欢你吗?”、“阿姨吓唬你了吗?”、“老师打你了吗”、“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这会让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如果你家孩子是刚入园不久,无论是接她回家还是早上准备要送他,都不提幼儿园的任何事宜,你穿衣服和准备她的东西,不说去幼儿园,他也非常明白,乖乖的走,如果他提出不去,你则要坚决的回答,必须去切忌在孩子去幼儿园的 初期,不要问他幼儿园好不好,老师说你了吗,之类的话。等他熟悉了,自然就会主动说了。
此外,家长必须做到的就是要端正入园观。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逗留时间不易过长,应及早离开;父母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孩子的缺点,如孤僻、沉默等;家长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不能舍不得,停停送送反而会增加孩子重新适应的负担。
您应将孩子在家的身体状况、饮食、睡眠、情绪、爱好等情况与老师进行交流,并了解班级的教育目标、内容、常规等,以便配合。
适当了解孩子在园一天做些什么,老师怎样护理和教学等情况,每班的具体安排您将在以后孩子班级门口的公开本中看到,欢迎您直接和教师交流。
孩子入园到班后,最好尽早离开。孩子数分钟内在老师耐心的安慰下,一般都可逐渐适应环境。您应调整心态,您的不安和忧虑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和哭闹,影响孩子的情绪。
年龄小的孩子入园时,可为孩子准备更换的衣裤一套、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一件和少量的食品,用小书包装好,在书包外写清姓名后交给老师。并在开学初期早上入园时,让孩子先吃一点早餐,防止少量倔强的孩子有饥饿感。
本园每天早上在幼儿入园时要进行晨检,如果孩子患有非传染性疾病并需要服药,请在早上入园时将药品交给班主任,您须在药盒上写明孩子的姓名、服药时间、服药剂量,老师会按时给孩子喂药。
开学初离园时,您接孩子时不必着急回家,可带孩子在园内玩一玩,帮助孩子建立与新环境的感情。
我们教师从心里真诚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有时也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家长多多包涵。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以直接向我们提出,我们会虚心接受你的宝贵意见,尽量做好我们的工作,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明天共同努力!
任丘市新蒙幼儿园
第二篇:孩子高考落榜 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高考落榜 家长应该怎样做
一、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创造宽松而温馨的家庭氛围
孩子落榜后,心情十分痛苦和复杂,负疚感、自卑感、失败感甚至绝望感都可能一齐袭来。对孩子来说,这是个关键而又危险的时期,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创造宽松而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果再能放下“架子”多多与之交流,孩子也就敢于敞开心扉和解开思想疙瘩了。
二、家长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小圈子
孩子落榜后,家长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小圈子。可以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去改变一下环境,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或是参加体育、文娱等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开阔视野,还可以找一些名人传记,让孩子看看一些有成就的人是如何对待挫折的,从而受到启发和鼓舞
三、家长要悉心帮助孩子分析此次失败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差距
孩子落榜后,家长还要悉心帮助孩子分析此次失败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差距。对于潜力比较大的,要鼓励孩子不轻易言败,坚定信心做好复读再战的准备;对于潜力不大又主观厌学的,也不要硬逼着去复习,以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陡增内心痛苦甚至走上绝路。
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学历+技能考证这一新模式也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相对于拥有迥异文化背景、生活成本昂贵的国外留学,同样具有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的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为高考落榜生提供了一条更合适的成才之路。
张江专修学院其国际化的资深师资团队、丰富的学院文化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已培养了大批像包禹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希望高考落榜的学子们尽快走出阴霾,与其身陷高考失利的痛苦中,不如摆正心态,走出一条同样会带你走向成功的成才之路。
第三篇:孩子面临高考_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面临高考,家长应该怎样做?
高考已经过去,之前我们对高考的相关情况了解甚少,但是通过这一年的学习,还是有些心得体会想跟15届的家长分享,衷心希望你们的孩子能顺利地考入心仪的大学。如果你的孩子将要参加国内的高考,我必须告诉你,在孩子参加高考这件事上,家长的努力会对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每一个考取心仪大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他们家长们辛勤付出的身影”。关于补习
1.课堂学习与补习班的关系:
无论再好的补习,也不能替代课堂的学习,要让孩子提高听课效率,再提高听课效率,这一点非常重要!跟着老师走,好好利用上课时间,是节省体力和时间的妙方!有些家长和同学有一些本末倒置的安排,认为我找了名师补习,可以把问题和精力留给补习,其实,这是最浪费的选择,而且结果未必好。特别是今年减负降难度以后,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变得更为重要,课堂学习绝对不能放松!!2.学生和补习班的关系 您的孩子,1)课堂学习效果好吗?
2)作业是否都保质保量地完成?
3)错题改吗?改过的错题是否认真复习?
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恭喜您,您孩子的学习态度是过关的,他目前学习上的漏洞应当主要属于历史遗留或学习方法问题。
4)如果是属于学习方法问题,我们还是建议孩子先跟任课老师沟通,向身边的优秀同学请教,如果这些都不起作用,可以尝试补一个阶段试试效果。但是,如果是学习态度问题,补习班是帮不了你的,这方面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那些课堂效果不好的孩子,应当从解决听课和吸收效果找突破点,而不是指望靠补课解决问题,这样的补课,往往是花冤枉钱。3.时间安排:
补习计划要个性化定制,必须针对孩子的情况,找薄弱环节,提分幅度相对大的项目,重点突出,不要广撒网,孩子时间宝贵,精力有限,一定要打歼灭战。个人认为,1-2科足以!4.补习学校和老师的选择: 首先,家长和孩子必须想好补习的目的,提分目标,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校和老师,建议家长参与试听,并作出判断,这个老师是否符合你孩子的需求,并明确提分目标(我们曾在某著名补习学校换了3位老师,最后,高考英语提分10-20分),家长不要怕麻烦,因为你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前期准备工作会使后期补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要强调的是,补课实际上就是服用“营养品”,“营养品”决不能替代一日三餐,课堂学习才是正根!
有的家长说,我们上的是普通校,师资力量有限,我孩子的成绩上不去,是不是靠补课可以提高?这就要评估一下,你的孩子在他的学校,成绩能否进入实验班?在实验班是否是排名靠前的?如果是,可以试试补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参见第二条。关于家长的角色定位:
1.职业规划导师,而不是职业规划师;(越早开始越好,起码高一就应该开始了)1)为什么要规划?
有的家长会认为我这个标题太夸张了,为一个16-18岁的孩子做职业规划?是不是太早了?其实不然。我反而认为,现在许多家长思考最多的,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请各位想一下,我们送孩子上大学、读研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他们能通过大学以及以后的教育获得一技之长,将来能从事一个有发展前景、稳定、收入好的工作,从而拥有一份真正高水准的生活,这才是我们送他们年复一年地学习的目的!
大学教育其实就是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大学只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个起点。
帮助和指导孩子树立他们未来人生的目标,设定清晰和可实现的努力方向是您作为家长不能推卸的非常重要的职责。这也是最容易被家长有意无意地忽略的,但却是最重要的角色(职责),也是在孩子未来人生中回想您和家人,最会感恩或产生遗憾的关键点。这项工作要是完成的圆满,孩子人生的起点就有可能比较高,这往往是他们在后期虽然付出成倍的努力,也很难完成的任务。
举一个我们身边的案例,一个朋友的孩子,是北京×中的,在高一学校组织的参观北大开放日的活动中,听了北大老师介绍各个院系的学习内容和毕业去向以后,当时就立志考上光华管理学院,自此三年,动力十足,家长根本不用操心,最后心想事成。
如果盲目追逐名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的未来定位时,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就拿清北来举例,是的,可能您的孩子在全北京可以排到前500-600名,具有了冲击清北的实力,但是,要是您的孩子想考他们的清华经管和光华管理学院,这样的排名是不行的!而且,您要考虑到,以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进入同一所学校的同学,在选专业、以及未来在学校生活中,境遇往往存在很大不同,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目标设定得低一点,让孩子以靠前的名次进入高校,这对于孩子备考时的心态,进入大学以后的专业选择,都会有更大的余地。以冲击清北的实力,报考人大、复旦的王牌专业,又会是什么情况?(仅是举例,没有贬低任何高校的意思)2)如何成为规划导师,而不是规划师?
孩子有可能成为他(她)想要成为的一切,必要条件之一是他(她)真心想成为。
有些懒惰的家长会说,我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决定吧。请原谅我这么说,是的,这样的家长是懒惰的,因为,除去极个别能力超强的孩子,一个16-18岁的孩子,在选择职业方向上,显然能力是不足够的,而对比他们,您差不多有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了,加上您对社会的了解程度,您的能力显然高过孩子,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当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在对孩子那么多年的教育中,您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孩子的性格、擅长的领域有所了解,知己知彼,导师的角色,您责无旁贷。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当目标成为你自己的目标以后,动力才会更强更持久。您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而学习,他们是在为他们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学习!
您应当如何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完成对自己的定位,选择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心智和精力的工作。
有些家长说,我不知道怎么选专业?我自己的工作很普通,我不了解,在这方面,只要您真心想做,应该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您!您可以:
1.借鉴他山之石,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入手,进行了解;
2.从各种渠道,了解比我们领先二三十年的国家,例如美国,在他们那里什么行业的前景较好,结合我们的国情,作出您的判断;同时参考日韩,港澳的发展,应该八九不离十。3.在您帮助他选择了一些专业方向以后,您要花时间多与孩子沟通,让他自己从中选择一二,再进一步了解,最终达成共识。可以带他们参观目标大学,同老师和同学做面对面沟通,大学的校园与中学完全不同,气氛也不一样,很容易进行正向刺激。当孩子拥有了他心中的目标以后,他才会拥有自觉学习的源动力。3)辩证分析 有些家长会说,你这是重专业轻学校的选择方法,但是,很多社会上的招聘主要是看学校呀? 我认为,这是一个片面的理解。首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投简历?作为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你基本是不可能来一家公司应聘软件工程师的,因为你完全没有专业背景,无法胜任工作。可能一个其他学校的学软件工程的孩子,就正合适。而当你把简历送到一些教育机构,应聘中文老师,他们才会在同类应聘者中,关注你的学校,因为能考上北大的孩子,大多错不了。
也就是说,你在应聘之前,自己就已经根据你的专业,做出了选择,看起来像是招聘单位更看重学校,其实,他们只是可能会在同类人员中选择出身名校的,这需要辩证的分析。2.学习态度(状态)督导师,而不是学习方法指导师;
1)有的家长热衷于购买各种复习资料,帮孩子找名师补习---往轻了说,这就是瞎忙活;往重里讲,这样做往往会干扰学生与学校的正常学习安排,占用孩子的宝贵的精力。
2)有的家长关心过度,不放心孩子是否认真读书,经常借口送水、送水果进孩子房间查看,这样往往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坏习惯。3)家长真正要做的是紧盯他(她)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内紧外松,一旦发现态度出现问题,及时指出,予以纠正。(关于学习态度的判定,请参见前文)。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是顶尖的好学生,不存在态度问题,其实也有些片面了。举例说明,我家孩子每次大考成绩不错以后,总有几天飘飘然,这时您就要纠偏了。
4)请把改进学习方法这个战术问题交给老师们,您只负责做好随时校正他们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战略指挥家就好了!特别是要让孩子树立读书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能拥有更美好未来的理念。(此处适合使用案例教学)3.孩子的营养师,而不是保姆;
明确的战略,配合有效的战术:加分、自招、志愿填报,希望并且相信各位家长和未来的考生们都会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中心仪的大学!
第四篇: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
宝宝才上幼儿园不久,每次送孩子上幼儿园他都哭着闹着不愿意,那个眼泪啊就跟潮水一样。狠下心丢下来,想老师哄哄和小盆友玩玩应该就好了吧。可有时候下班去接他,看眼圈还是红红的,跟小兔子似的„„好心疼啊!不会哭了一天吧!
虽然孩子上幼儿园会哭似乎是普遍现象(每次送进小班都是一片哭声,说小班老师最累了)但是我想,孩子上幼儿园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既然是原因,肯定就是生理原因、心理原因两方面了,是不习惯生活习惯被改变了?不想离开妈妈?和老师小盆友相处得不好?还是其它原因?我找的这张图上都有说明:
另外,针对不同的哭闹情况的宝宝,也需要不同对待哦!
不停哭闹:这类宝宝多半是因为离开的爸爸妈妈,觉得不安全觉得害怕导致的哭泣
老师对待办法:
1、用玩具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停止哭泣;
2、多抱抱孩子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3、告诉宝宝妈妈会在什么时间来接他回家,在那之前和老师小盆友玩就可以了
家长对待方法:
1、告诉孩子自己会在什么时间来接她回家;
2、白天哭太多的话晚上要喝点盐水体力;
3、早睡早起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又哭又闹:这类宝宝比较外向,喜欢把不高兴的情绪都发泄出来。不仅哭,还会打滚、往外跑、扔玩具甚至欺负别的小盆友
老师对待办法:
1、讲道理,进行安抚,让他冷静下来;
2、在孩子冷静下来不闹了后给朵小红花等进行奖励
家长对待办法:
1、平时给孩子的生活建立一些规则,改掉他会胡闹的小毛病;
2、给宝宝听一些音乐,帮助他们舒缓情绪
几天后才哭:这类宝宝好奇心重,一开始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不会哭,几天后探索完毕开始对幼儿园不满了,才会哭闹。
老师对待办法:
1、利用宝宝的好奇心,带宝宝去他没接触过的班级等看看,让他发现一些新的可以探索的事物;
2、在宝宝继续探索的过程中,努力让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长对待办法:可以给宝宝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去幼儿园,让他在探索失望后有一个感情的寄托。默默流泪:这类宝宝在家的时候很活泼,到了幼儿园虽然不哭闹,但是明显沉默寡言了。那是因为他把陌生感、恐惧感等都藏在了心里。
老师对待办法:多和他聊天玩要建立感情,让他消除恐惧感,慢慢熟悉幼儿园生活,从心底尽快信任老师。
家长对待办法:在老师试图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家长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亲切场面,帮助老师和孩子尽快建立起感情。
受人影响:有的小朋友本来在玩玩具,但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不一会儿,他也会眼泪汪汪,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也正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老师对待办法:
1、把他和哭闹的小朋友分开,带他出去走走,等他心情平静后,慢慢告诉她幼儿园是很美好的地方哦。
2、用一些游戏让她爱上幼儿园。
家长对待办法:可以根据孩子会哭的情况编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来诱导孩子。
第五篇:孩子要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孩子要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关键一步。由于幼儿自身的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幼儿新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轻声地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和种种不适,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则上述症状马上消失。孩子这些不适应幼儿 园生活的表现,如不及时地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尽快帮助孩子适应的环境,家长应分析造成孩子入园不适应新的环境,家长应分析造成孩子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及早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行为科学认为,适应是指个体以各种心理活动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以便使自己能够顺应环境的过程。幼儿年龄小,身体机能的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使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幼儿园和家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幼儿已适应了家庭那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进入幼儿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和教师以及幼儿园的一套常规,孩子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愿上幼儿园,想回家也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
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建立了依恋情感,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孩子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担心父母是否不喜欢自己了,是不是不来接自己了而不安心在幼儿园生活。有的孩子由于在家庭中处于中心位置,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缺乏独立交往能力,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产生恐惧,因而来到群体生活的幼儿园这一新的环境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有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要喂,走路要抱,这使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畏惧心理,到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就会想家、想妈妈,孩子那本来就不够稳定的情绪又会波动起来。
除了孩子这些本身的原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幼儿园入园时的表现。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刚刚进入新环境的人都有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幼儿园是个集体的生活环境,集体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某种约束,孩子不可能像家里那么自由。一个刚刚3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有约束的新环境,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对幼儿园产生逃避的心理。而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一些误导,如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拿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用“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叫老师把你关起来,不接你回家”之类的话来教训孩子,使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认为幼儿园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这也是孩子人园后不适应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入园的适应,说到底是个家园衔接的问题,家园过渡自然了,幼儿入园困难就容易克服,幼儿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1.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孩子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玩,使他逐渐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如果家长本人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请邻居中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了解幼儿园的一些常规。另外,家长事先可以去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利用故事和儿歌,使孩子向往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讲有关幼儿园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他们学习本领的地方,使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3.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4.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5.主动和老师接触,使孩子在入园前能认识老师,并帮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进入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只要引导有方,相信孩子是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