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推荐]
道德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正所谓题好文一半,这本书的书名紧紧抓住家长,教师的心理,让人很有想看的冲动。怎样让孩子有幸福感、怎么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是每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所孜孜已求的。暑假里既是母亲又是教师的我,带着“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心情阅读本书。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教育学院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创建了自己的心理干预机构,更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书中作者通过对三所学校进行长期的观察、访谈的案例及自己家庭教育的实践体验,引导人们追本溯源,揭示问题的本质,告诉我们: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回顾近两年的新闻事件:13岁女生因嫉妒同学比自己漂亮,将同学杀害并肢解该同学;钢琴杀手药家鑫;复旦大学的投毒等无不触目惊心。这些事件归根结底在于道德观念的丧失,可见道德的重要性。有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阅读完本书,有几个观点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只要有可能,都应该私下责备或管教孩子(学生)——因为当众惩罚或令他们难看均易让他们深感羞耻。
研究羞耻情感的专家罗伯特·卡伦指出:人们通常不会因为某件事或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而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尤其是感到自己的缺点被曝光,被人看见或以为被人看见时。当孩子或学
生缺乏应对策略时,羞耻感就极可能削弱欣赏他人的能力、破坏道德动机,并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羞耻感极为敏感。因此我们在教育问题学生,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在私下进行,以免让他们深感羞耻,进而做出更为极端的事情来。世界上最危险的正是那些害怕被人视为懦夫的人,所有暴力罪行都是由羞耻和屈辱引发的。而适时给予关爱和慰籍是拨除羞辱这根毒刺的最佳方法。
二、让孩子在言传身教中获得道德幸福
《格林童话》中有一则故事:爷爷老了,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破口大骂,说以后要改用大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米沙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便问为什么。米沙答:“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您和妈老了的时候,我好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十分惭愧。从那以后,他们又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
这故事说的是,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做好榜样,传递正能量。记得在上《绿洲》一课时,我先在课前播放了一幅图片,一只伤痕累累的环卫工的手,一只因为垃圾时没有分类而被铁钉、玻璃碴等利器割伤的手。并告诉学生我在处理这类垃圾的做法,只要我们多点心就能让别人免受伤害,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心。当我讲完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眼眶都有点红。也许这样的小故事不足以改变什么,但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具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为人师者,为人父母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
三、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因为追求成绩而让孩子失去了幸福感,孩子的人生就会充满阴霾。有些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殊不知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也威胁了孩子的品格成长。当然并不是说要停止激励孩子争取优异成绩。孩子完全有可能在争取成绩的同时,在生活中保持正直感和同情心。我们要让孩子理解成绩并非是衡量自我价值的首要方式,而只是生活这一更大背景中的一个主题。
四、建立强大的家长——教师联盟
韦斯伯德指出:“尽管对于任何教师或管理人员来说,与偏执或令人讨厌的父母打交道都非易事,但只要学校真正重视道德发展,就不可能将这些父母拒之门外,因为正是他们的孩子存在着更大的道德风险。”他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刻意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父母,但校方可以为教师提供不间断的支持和指导来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包括避免教师动辄受到指责或代人受过,以及帮助处理班级偏见。教师必须认识到,在表面的傲慢和权利之下,父母往往忍受着内心的担忧与孤立,他们可能害怕将孩子交付给一个陌
生人,或是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教师与家长的问题存在许多层面,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若教师和父母能够协力合作,那将大有裨益;反之则存在巨大风险。
幸福感源于道德,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阅读的书籍。最后引用作者的一段话共勉:“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孩子培养成情感丰富并负责任的人,培养成正直守诺的人。并不是说要让孩子过伪善的、自命清高的、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人后能够感受到对道德问题进行质疑、与人们共建合乎道德规范的世界观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这一过程的奇妙和生动,让他们成为关注、追求道德复杂性的人,成为探究、追寻自己最高人性标准的人,成为能与亲友建立活跃的爱的关系的人。
第二篇: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夏彬妹
我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八周岁,读二年级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力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得非常满,甚至连晚上的时间也排满了,孩子不但没有自己游戏运动的时间,而且连睡眠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孩子的成绩是上去了,但不太懂得体谅、关心和尊重他人,自私、脾气暴躁„„许多问题出现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成长,让他们将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呢?当学校领导发下《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时,我看到书名就非常喜欢。我如饥似渴,认认真真地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从中找到了答案。
美国作家理查德·韦斯伯德写的《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话题述评的方式,通过对成长案例的分析,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此书虽然是译本,其内容对中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起了我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比较和思考。此书案例丰富,观察细致,视野开阔,尤其是对案例表象背后的心理动机的透视与分析,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睿智与人文关怀,给我富有教育哲理的启发。
一、让孩子、学生在言传身教中获得道德幸福。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中的一则故事:爷爷老了,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说以后要用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父亲问儿子米沙在做什么,儿子回答说:“我在做木盆呢,等你和妈老了的时候,我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十分惭愧,他们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显然,米沙父母是幸运的,年幼的米沙俨然成了父母的道德导师;而米沙也是幸运的,他的父母善于反省,及时纠正过失。故事的喻意很明显: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告诉我们: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而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成人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关爱他人、富有责任感等美好品格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实践,以免继续妨碍孩子的品格发展却不自知。
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后,周末有空就带孩子去看望我一百岁的外婆(外婆在我妈妈家住。),给 1
她和妈妈买点礼物,给外婆洗洗脚,剪剪指甲,最重要的是陪外婆说说话。每逢过节或老人生日,都带孩子去买礼物,并送去祝福„„
作为教育56位学生的老师,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讲给学生听,还让他们看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给妈妈洗脚》。我更积极地站在学生之间认真做广播体操,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和学生一起扫地、捡垃圾„„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生们主动捡垃圾的多了,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更多了„„
二、幸福感比学习更重要。
当今社会,有些家长将孩子的优秀成绩视为自己养育的主要任务,这一行为可能令孩子深感痛苦,孩子敏感地意识到好成绩是获得父母关爱和好工作、好生活的唯一手段,这严重威胁了孩子某些品质的发展,而这些品质正是诚实待人、欣赏和关爱他人的基础。很多事例表明,承受家长巨大压力的孩子,表现并不强于其它孩子。大量证据表明,过分强调优异成绩将使人变得脆弱,容易感到拟郁和焦虑。如果因为追求成绩而让孩子失去幸福感,孩子的人生就会充满阴霾。孩子的幸福感非常重要,比学习成绩还重要。
因此,我更重视对孩子和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快乐教育是孩子幸福的保障。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快乐。因此,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会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好效果。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是守护孩子幸福的保障。
快乐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做到快乐教育的寥寥无几。因为要快乐教育必须自己快乐,做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工作紧张、身体不适,孩子和学生感觉不到我幸福快乐。因此,读了《守护孩子的幸福感》后,我努力使自己快乐地站在教室里,课余的时候和孩子们唱唱歌、跳跳舞、说说笑„„把快乐传递给孩子和学生。真希望国家大大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们无经济负担,天天笑哈哈,轻松愉快地去上课;以后招收教师,先看家庭情况,再看档案,最后看才艺,确定身心是否健康,实行试教二年,身心确实快乐健康的老师才给予正式资格。
《守护孩子的幸福感》这本书,我认为很有必要读。对于孩子的幼小心灵,我们必须去读懂他,必须去点拨和引导他,让孩子满足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求,潜移默化道德教育,并自觉成为文明精神的火种传递者,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法公民。
第三篇:读《教师的幸福感》有感
塘市小学金惠芬
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或生活。幸福,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十分向往的最美境界。没有哪个人不渴望得到幸福,拥有幸福,享受幸福。也只有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才会得到生命的活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能给人以幸福。尤其是教师,能否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教师从事着既消耗脑力、消耗体力的工作,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由此带来的健康隐患是多方面的。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达到教师群体的34.5%,长期站立授课,伏案批改作业等工作使颈肩腰椎病,静脉曲张等成了教师的常见病。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徐燕、王芳撰文指出,教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据权威统计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教师目前也是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教师总是时刻面对几十名的学生,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随着班级人数的膨胀,加上过多的考试压力与授课数量,教师的工作负荷量正逐年增长。同时教师职业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甚高,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然而教师收入虽有改善,付出和回报也不成比例。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教师的幸福在于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教师的幸福表现在执教过程中的舒畅;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精神的投入和工作的境界。教师的幸福感可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即当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满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标准时,就会得到一种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多时候是无形的、偶然的或过程性的。那么该如何追寻教师的幸福感?一、要研究教学。只有在富有创造性的合作性劳动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多地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二、要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三、要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四、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仅要善于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而且要善于与同事、与学生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从多方面吸取教育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五、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体现了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第四篇:读《孩子》有感
渐行渐远
——读《孩子》有感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张璟宜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这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深刻见解。的确,父母可以给孩子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父母可以荫庇孩子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父母可以努力去模仿孩子,却不能使孩子像他们。父母是弓,孩子是箭。总有一天,箭会脱离了弓,飞向遥远的前方。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
这首诗让我感触良多。我想起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们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心总会剧烈地颤动一下。这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想象一下,当我们步入中年,得到了年轻时所追求的生活。我们平静下来才发现父母已经远去,子女们要远行,朋友们也渐渐散去。但我们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
记得那一天,母亲与我出门散步。我们等在马路口。在起步的一瞬间,母亲习惯的握住我的手。我却有些不适,皱着眉慢慢地将手从母亲手中抽离。我明显感到身边的母亲一愣,有片刻的尴尬。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受了委屈跑到父母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的孩子。我们慢慢长大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一个人承受困难。我们总是无视父母的关注。但是,真的有一天不管我们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我们留恋,为我们挂牵,为我们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也不会有人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从前,我们很少回头张望。因为我们笃定,我们知道有一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我想,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去陪伴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最后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慰藉和支持。让孩子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第五篇: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好文章须有真性情。可是看看当下孩子的作文,有真性情的文章又有多少呢?翻开孩子的习作,满篇充斥着假、大、空的成人腔。怎样才能让孩子把生活中鬼灵精怪的童言童语转化为书面文字自由流淌呢?特级教师潘文彬在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在《守护儿童的天性》一书中提出了对儿童习作的独到见解。
一、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真谛。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同样经历一件事情,有的学生能从中发现、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而有的学生却视而不见;同样一个习作内容,有的学生能妙笔生花,写出新颖别致的作文来,而有的学生却拉拉杂杂,不知所云。这种强烈的反差,与他们感悟能力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要弥合这种差异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还得要培育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拥有一定悟性和灵性。当学生一旦拥有了这种感悟能力,他们就能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丽芬芳:路边的一株柔嫩的小草,东方的一缕晨曦,雨后荷叶上的一滴晶莹的水珠,或许都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鲜活的灵动,默然相对时,会有着一种怦然心动的顿悟和倾吐心灵颤动的欲望。于是,一篇篇习作就会从他们稚嫩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出来。从他们的笔端流出来的这些文字,其实就是他们一种真实生活的自然再现.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泻,一种真实思想的自然表达。
学生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已经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了,可是不知为什么还是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来。这往往是由于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观察、积累,而没有用心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体味生活,也就是缺乏真切的感悟。习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发现。没有用心感悟生活,何以发现生活的真谛呢?感悟,顾名思义,就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它是一种敏感而细腻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满怀兴趣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求自得的生活境界。……作家曹文轩的孩子曾写过一篇关于公鸽子与母鸽子恋爱的故事,描写生动有趣。然而语文老师认为这种故事没有意义,给了孩子一个很低的分数。于是曹文轩自己给了孩子一个高分表示鼓励。曹文轩觉得,写东西不一定非要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
潘文彬认为“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习作“有意思”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习作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生活无处不在,儿童眼里的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如果他们能观察到“有意思”的事,主动把事情记录下来,那么“有意思”也就变得“有意义”了。教师应当“蹲下来”,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把习作的着眼点也放在“有意思”上,那么习作范围就会变得宽广,内容也会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觉得“有意思”,有写的欲望,那么习作想要“没意思”也难了。
潘文彬指出,“有意思”与“有意义”并不矛盾。提倡“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只是说不应当把“有意义”提得过早、过多、过急。不舍弃“有意思”,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感受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写出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这样一来,怎么会怕学生习作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呢?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意愿,都有被欣赏、被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可是作文讲评中唱主角的往往是优等生,教师也以优等生的作文为衡量、评判学
生习作的标准。这势必会扼杀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
儿童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宽容、信任、引导和激励。潘文彬认为,当学生写成习作之后,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此时应当顺应儿童心理,为其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他十分欣赏“小小作家笔会”的讲评形式,认为让学生以“小小作家”的身份参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发表文章是写作成功的一个标志,也是习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潘文彬认为,应当放大习作成果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表习作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要能和许多学生形成对话的,都是发表,比如在广播站朗读,在班内和校内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登载,把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装订成册,建立班级博客,等等。
三、命题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这本书中,作者正视“习作难写,难写习作”“习作难教,难教习作”的现实,追问“习作是什么”“习作为了什么”,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习作的本然。他认为习作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是流淌着儿童智慧的溪流;他认为模仿可以汲取表达的智慧,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文”也可以逐步走向创作;他提出应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孩子手不释卷、腹有诗书、胸藏万汇的时候,习作就会变得简单容易起来;他强调习作要唤醒童心、呵护童趣,要放飞想象,让童心飞扬;同时,他还鼓吹命题作文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教材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命题作文。读罢书稿,可以清晰感受到书中表达的核心意思是自由与安全。
潘文彬认为把命题作文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立起来是一种误区。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让学生习得一种写作方法,正体现了命题作文的优越性。正如学习绘画、音乐和书法一样,命题作文可以看作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得到提高。命题作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主体逐步获得自主命题的能力,获得表达的自由。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不断改进命题作文的方法、方式,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命题。
写好命题作文,需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责任之所在,潘文彬认为备课首先要把握课标要求,将其有效落实到作文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再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发展状况,把握训练重点;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诱发学生写作动机,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无论何事都追求速成,而潘文彬却把习作看作是“慢的艺术”,从守护儿童的天性出发,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贯穿于习作教学始终,拒绝将儿童扼杀在作文模板中。守护儿童天性,不仅给作文教学以启示,更给教书育人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