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的教育过犹不及了吗?
你的教育“过犹不及”了吗
又一个漫长的暑假来临了。这对于刚刚从考场中走出的中小学孩子们来说,不啻是一件爽之又爽的大喜事。远离了老师的管教,学校的约束,没有了沉重的课业压力,父母们都在忙于生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该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时候了。但是,如今的暑假生活,似乎从来都不以孩子们的意志为转移,暑假内容的真正安排者是父母,而孩子充其量也只是那个被动的执行者。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作为决定者的父母又该如何做到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给孩子们一个他们所渴望的快乐暑假?在家庭教育中,又该如何把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这些问题,是每个年轻家长眼下急需了解和解决的。
过度教育和抑制,让孩子失去童真
齐齐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每年暑假,他最大的娱乐就是电脑游戏。齐齐的父母都是高学历的白领阶层,平时对于齐齐不仅学习抓得紧,连儿子的娱乐项目也有明确规定。受父亲的影响,齐齐对电脑游戏从小就比较偏爱,虽然才十岁,但玩游戏的经历已经不短,他已经能用自己玩的游戏与同伴做交换,来赚取数额不大的“外快”。
齐齐的父母在教育齐齐的方式上并不传统,但规则明确。他们知道齐齐是个喜欢安静的孩子,对于儿子留恋电脑游戏的偏好,只要是在可接受范围内,也很少去干涉。齐齐的家境不错,幽静的花园别墅环境是养成他好静不喜动的关键原因。小区内有各种娱乐场所,绿化覆盖率也很高,但这里的树再高大,似乎也只具备观赏功能,很少有孩子去攀爬,因为这在大部分家长看来是不文明的举动。所以,当齐齐的爸爸偶尔用那种得意的语气告诉齐齐,自己小时候爬树机灵得像只小猴时,齐齐无法理解,这种不“文明”的举动居然让其父亲如此津津乐道。虽然齐齐的父亲对于自己的曾经颇为得意,但在齐齐的童年教育中,这样的游戏方式从来都是被长辈们否认的,有时甚至是不屑的。曾经齐齐也对这样的玩乐方式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但都被父母的严厉呵斥所阻止。偶然有这么几次,背着父母的小心尝试,也因为怕摔伤或弄脏衣服引来父母的责骂而不能尽兴。
渐渐地,齐齐在电脑游戏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对这些不“文明”的玩乐方式也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英国国际游戏协会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如今孩子们的生活中,很多曾经给他们父母童年带来无限美好回忆的传统游戏已经消失了。如今的孩子,看电视,玩网络电脑游戏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对于爬树、堆沙堡或是在草地上打滚的乐趣,却一无所知。有英国专家提出了10岁以下孩童应该做的32件事,计算机游戏并不在其列。过高期望,让女儿不堪重负
于嘉今年刚读完初二,但暑假还未开始,她的妈妈已经帮她报名去读英语高级口译班。每周一到五白天都有课,两个月后,还要参加考试。今年暑假,于嘉应该没有太多的娱乐时间了。
于嘉的妈妈从小就对她在学习上要求严格,从上小学至今,于嘉的成绩几乎一直保持在学校年级前五名内。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于嘉因为疏忽成绩跌出年级前十名,后来几乎整整一个学期,于嘉都没有过娱乐活动。难得周末,也被妈妈拖去参加各种补课班。在妈妈严厉并近乎苛刻的教育下,于嘉再没让自己的名次跌出过前五名。于嘉一直文科好于理科,英语更是她的强项。去年,才读初一的她已经考出了中级口译证书。
每年的寒暑假,是学生们身心放松的时候,但于嘉却很少有享受的机会。或许是习惯了妈妈一直以来的严格管束,于嘉对于假期到来反应平淡,更无兴奋可言。曾经,于嘉面对自己的假期时间被强行侵占提出过抗议,但在妈妈的一整套理论和育儿经面前,只是学生的于嘉根本没有争辩的余地和能力。逐渐地,于嘉学会了接受。在学校里,于嘉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也是个孤独寂寞的孩子,她几乎没有好朋友,下课后连可以交流的对象都没有。于嘉也曾把自己这种尴尬的现状告诉妈妈,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抚和宽解。可是,等来的只是妈妈一句:不交流更好,可以专心读书。妈妈的话尽管让她心里觉得很别扭,但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妈妈安排一切的于嘉,最终还是只能选择接受。可是,近来妈妈对于嘉的要求不断加码,虽然她并不讨厌学习,尤其是自己喜欢的英语,但面对无止境的要求,于嘉还是产生了小小的厌倦和抵触。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如不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而无止尽地不断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水准,并让孩子丧失信心。家长的这种期望,也就会变成失望。
过分呵护,使女儿感到深深愧疚
刚刚经历了高考,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思宇感到身心轻松。思宇今年就要上大学了,但在家里,这个大姑娘依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思宇的父母都是极普通的工薪阶层,照顾思宇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做饭是爸爸的拿手活,而妈妈,整个就是思宇的贴身保姆。
作为独女,思宇一直以来,享受着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和呵护,至今还未洗过一件衣服,更别提做其他家务了。高中时,思宇就读的重点中学出了名的严格,学业繁重,每天回家后,除了吃饭就只能闷头做作业,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做到十一、二点。看到女儿如此辛苦,妈妈心痛不已。每天早上,思宇爸妈总是六点准时起床,为思宇准备早餐。等到他们忙得差不多了,才把睡眼惺忪的女儿拖到盥洗室,并把早已准备好的牙刷牙膏送到女儿手里。女儿刷牙的时候,思宇妈妈赶紧为她放好洗脸水。母女忙得差不多时,爸爸也已做好早餐等女儿来吃了。趁思宇吃饭时间,妈妈抓紧给她整理书包,然后是帮思宇穿袜穿鞋,吃完早饭的思宇拿着书包走人即可。每天放学回家,思宇妈妈早就已为她准备好了换洗衣服,并放好洗澡水,洗完以后,妈妈赶紧为她收拾浴室,而爸爸则将可口的饭菜摆上桌,等思宇穿戴好后全家人才开始吃饭。思宇的家境并不富裕,爸爸单位效益差,工资微薄,妈妈也只是公司的普通会计,但是,无论是吃喝还是穿戴,思宇父母总是尽一切所能来满足女儿的要求,就怕一个疏忽,委屈了女儿。
如今,父母终于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养大成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即将成为大学生的思宇,至今依然是个家务“白痴”,在这方面对父母的依赖已经让她自己都感觉到了不妥。她想改变,想从头学起,所以,她想利用眼前的这个暑假进行家务“扫盲”,但她的计划并未得到父母的赞同。为此,思宇与妈妈起了争执,但妈妈却这样对女儿说:爸妈没其他的本事,让你过上舒适富裕的生活,也就只有在这方面为你多分担点,让你过得比别人轻松、惬意,也让我们自己心里觉得好过点,亏欠少点。听了妈妈的话,思宇心里觉得酸酸的,同时还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和压迫感。
对孩子的照顾应随其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过多的替代,就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剥夺,促使孩子向退缩心理发展,同时也让孩子的内心产生莫名的压力。
家长的“爱”也要适可而止
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龙成凤,这种善意的愿望本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在严苛地教育孩子,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设计未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真正需要和感受。爱孩子、呵护孩子当然没错,但这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拿捏,却是一门学问。中国有句俗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再苦不能苦孩子”,自从孩子生下来,其父母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都对孩子呵护备至,从吃喝拉撒到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父母包办代替。所以,中国的父母或许是最好的父母,中国的子女也可能是最“幸福”的子女了„„
相反,和中国的父母比起来,国外的父母似乎显得更 “狠心”一些,只要子女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就会把他们从身边坚定地推开,让他们自由去闯荡和发展,他们信奉的一句名言是:最早让孩子独立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多一些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从成功和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对我们现有的家长应该会有所启迪。
家长是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的,也无法照顾他们一辈子。该让孩子独立去完成的事情,坚决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否则所培养的孩子只是永也长不大的嫩苗、幼苗,经不起风浪,经不住考验,又如何去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第二篇:过犹不及(范文)
过犹不及
荫营中学教师 王雅莉
有一天,一个平时学习很勤奋表现很不错的学生的家长急匆匆的找到我,告诉我说很担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因为最近孩子老是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她担心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同时也担心与学生的矛盾或是早恋对孩子的干扰。我先和其他和他要好的学生了解他的状况,排除了与学生矛盾或是早恋的可能性。又通过他的舍友了解到他的作息状况:他中午不休息,晚上点灯熬夜到很晚,早上不到五点起床,我知道他最近精神倦怠,状况不佳的原因了:不合理的作息,过度地努力,让他走近了危险。鉴于他这种情况在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的普遍性,我借着自习时间给同学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班会。
在班会上我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近代历史上博古通今、造诣精深的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魏源,一个是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石昌化。曾经比魏小一岁的石被主考官 “拔置前茅,赞为双璧”,魏和石曾经同时参加府试,分别获得冠亚军。说到这里,我引导学生思索一个问题:“魏源出名了,而且很有成就,可是石昌化却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成为一个无名小卒。大家知道其中的缘由吗?”说到这里,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他们七嘴八舌,充分发挥想象力,希冀着自己能答出正确答案。
躁动过后是平静,同学们一脸茫然而又迫不及待的等着我的“宣判”,见时机成熟,我终于开口:“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待的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步出来了。石昌化在认识了魏源之后,感到自己的学识和魏源还有一段差距。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于是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到三更,那我就到五更。魏源独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没有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身体垮了,学业也无从继续,这位早年和魏源并驾齐驱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最终‘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听到此处同学们感叹唏嘘,有的学生的表情很沉重,他们陷入沉思。
最后,我让同学们来谈谈他们听完这个小故事的感受,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很是有哲理,有警醒作用。他说:“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需要十分努力,却不可以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逼不出成功,却逼苦了自己。”
此所谓,过犹不及。
第三篇:你微笑了吗?(精选)
这世上或许心的距离是最遥远的,这样的距离缩短了,还有什么距离不能缩短呢!
你微笑了吗?
亲切的微笑你有没有?带着微笑出门,会有一种成就感。笑容是鲜花,但这样的花朵需要真情的雨露来滋润。只有融入真情的笑,才会使鲜花更美丽。这可是至理名言。
笑,按新华字典上解释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笑可以愉悦人心,笑是人生中最廉价的保健品。笑一笑,十年少;一笑眠恩愁。笑可以把冰雪化春瑶,笑可以把风雨变彩虹。笑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可是,随着企业的竞争,行业的垄断,工作节奏的加快,有些人面部表情却变得僵硬起来,变得冷漠。好像有的人是难得一笑,有时偶尔一笑,也显得十分勉强。那张脸不像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应有的脸,倒像个开棺材铺的人。尤其是那些服务人员,认为别人找他办事,是有求于他,好像是别人欠他二斗大麦似的,板着面孔,脸拉得好长。让人见了有种不寒而粟的感觉。你捧着笑脸到他办公室找他处理事情,他不可能主动搭理你,更没有微笑,甚至连理也不想理一种居高临下的样子,让人感到十分不舒服。如果不是党和人民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给予你为民办事的权力,你天天坐在家里头,你叫别人去找你,别人也不想去,更不会管你会笑不会笑。别以为自己手中有了一点权力,别人就离不开你。其实当今的社会离开谁,地球也照样转!中国有的是人,离开一两个不尽责的人,一点儿也不会显得少,反而能使工作更协谐。人何必在工作岗上,要学那个了不得的样子。人在工作岗位上的有效时间,也就那么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何不兢兢业业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个好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做官不可能做一辈子。
现在是和谐社会,每个人应该友好相处。家和万事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这个社会谁需不着谁呢!大写的一个人字,还需要一撇一捺支撑。工作中何必要板着面孔,心情压抑地工作,你不快乐,说话生硬,搞得别人也不愉快。事情即使给人办妥了,也叫人心里不舒畅。丰厚的生活条件,优美的工作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苦着脸?在这个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丧失自己最醉人的笑容?
把工作看成是快乐,把生活看成是享受,我们就不会是这种生活态度,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前来办事的人笑一笑,让他感到亲切和蔼,没有距离感,自动搭好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发挥好纽带的作用。让前来办事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呢!换句话说:工作是你应该做的事,拿着共产党发给你的薪水,为老百姓办点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高兴得办,不高兴也得办。何不对前来办事的人露出自己的笑颜。给别人一点阳光,让自己灿烂。
朋友啊!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快乐;感到满足,才能露出甜蜜的微笑。笑对生活,快乐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让我们每个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从感谢生活开始,笑对每一个人,笑对工作,笑对家人,笑对朋友,笑对陌生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和谐、温馨。
第四篇:今天你激情了吗?
今天你激情了吗?
有幸拜读倪安东先生《拿出你的激情》一书感慨颇多:原来我们拥有展现激情的氛围,原来我们并不缺乏激情,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激情……
激情,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情。那此情为何物呢?相信每个人的表术方式都不一样:有说是一种心灵的磨砺的,有说是乐观对待生活的态度的,也有说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的……
但我认为,通俗地讲,激情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世界并愿意为之去创造、去奉献甚至为之牺牲生命的精神。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也说“没有革命精神,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指出“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没有人认为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是燃烧的一种精神吧?
好啦,我们还是就激情说事吧:
当年,由充满激情的学生及其他爱国人士发起的“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满怀激情,克服千难万险,赶跑了外敌,推翻了反动政权,使新中国得以屹立于世界;
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怀着满腔的激情,全身心奉献,把祖国建设
成了繁荣富强的国家……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激情,完成以上历史壮举的可能性有多大。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还需要激情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仅需要,而且较之以前更甚。无论我们的国家,还是我们的国航,都给我们创造和提供了尽情燃烧、尽情释放自己激情的氛围和平台,但我们该怎样拿出自己的激情呢?
第一,我们必须要拥有激情。生活充满激情,才能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工作充满激情,才是尽职尽责的责任的体现,是乐观自信的态度的体现,是积极进取的行动的体现。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激情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虚无的噱头,而是能够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细节上,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没有激情,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只能是等待而不能去争取和出击,从而失去机遇,只好在暮年时候如祥林嫂般重复“如果当初我那样做就……”的空话,或者如阿Q般不时冒出“以前我要这样的话,他现在最多只配给我端洗脚水”只类的屁话。所以,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我现在有激情吗?如果没有或激情不够,就问问“谁动了我的激情?”并试图将它找回来。
第二,要一如既往满怀激情。一个人拥有激情不难,但难的是要长久地保有激情,激情不是三分钟热血沸腾。现实的沧桑,逆境的磨砺,会圆滑我们许多人的棱角,当逐渐适应了平稳安定的生活时,当年的热情也随之远去。我们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可能许多人都有诸如考研等的打算,但工作几年之后,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事的消磨,一种不可名状的疲倦懈怠,会渐渐弥漫我们的心灵,甚至个别人似乎
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对工作缺乏激情,不热心和投入,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了事,甚至害怕工作,就这样,曾经的勃勃生气和血气方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几近麻木的疲倦懈怠和苍苍暮气。显然,这种情况下,激情就是那种不管逆境、顺境都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始终保持如一的热情。
第三,要人人都充满激情。一个人的激情、力量是渺小的,当一群人的激情汇集到一起并被引导到相同方向时,就会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威力,也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团队精神。“众人划桨开大船”、“人心齐,泰山移”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团队激情的力量由此可见。确实,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技术分工不断细化,特别在我们航空领域,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民航人拿出自己的激情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平凡工作。又比如我们目前正在推行的6S精益化管理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参与和保持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激情是一种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心情,激情也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精神,激情更是每一个民航人需要具备的精神。我们需要并且必须拥有这种精神。
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工作,所以保持工作激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爱上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不断地去体味工作中的美,不断地发掘工作的魅力,不断地去征服它,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成色不足,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它本身的美好。
让我们珍爱生命,热爱工作,倾情生活,并用心感悟生活,学会感动,去认真体会平凡工作的快乐,体会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快活,做一个富有激情的人。让激情奔涌而来,一波波涌动,一浪浪澎湃……
哦,如果你遇到了人生暂时的挫折或者不如意,请别灰心,我朋友,勇敢地问问自己:“今天你激情了吗?”
第五篇:今天,你读了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今天,你读了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就像雨露浸润着华夏大地。春秋战国,秦汉王朝,各领风骚,唐诗宋词,精妙绝伦,元代戏曲,明清章回,美不胜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吧!
世界上有三大文字体系,拉丁文、梵文和汉文。经过历史的洗礼,战争的摧毁,拉丁文和梵文已经在世界上消失了。唯有我中华汉文字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依然绽放光彩。
梦中的熊罴啊,你是蛮荒时代主宰者;大禹治水,天下四方;伏羲占卜,预知未来;涿鹿之战,黄帝登场,黄河文明已初见曙光。《春秋》问世,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老子》《庄子》《孟子》《墨子》的出现,铸就了春秋“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大秦帝国,一统河山,勾勒出了我悠悠中华的轮廓。南面的天空有一颗被乌云遮住了得明星,若隐若现。纵身一跃,跃进了汨罗江的漩涡之中,跃向永不回头的诅咒。留给我们的《离骚》,是旷世的经典。
大汉王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高压文化政策,但挡不住《史记》的横空出世,列缺霹雳,訇然中开。我们的精神帝王由此产生,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三国的狼烟,赤壁的烈火,似乎就在远方。烈火烧不掉桃园的三结义,烧不掉关羽的义薄云天,烧不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他们的义,他们的忠,可与日月同辉!
司马氏集团的高压与怀柔,让“竹林七贤”分崩离析。权势与俸禄魅惑不了嵇康的灵魂。流觞曲水,引出兰亭集会,中华文学自此走向一个自觉的时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何等的怡然!
大唐魅力,千年古韵,诗坛流芳。初唐四杰,拉开了唐诗大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气度恢宏,壮美绝伦。诗仙李白,豪放飘逸;诗圣杜甫,沉郁顿挫。他们把中国推向了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文学进入了鼎盛时代。
大宋王朝,风雨飘摇。梅花怒放,傲雪耐寒,独入清香。婉约豪放,光芒万丈。“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婉约之阴柔,“西北望,射天狼”,彰显豪放之阳刚。
成吉思汗,金戈铁马,荡平寰宇。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守仁心学,分庭抗礼。元曲诞生,石破天惊。《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冤报冤赵氏孤儿》展现了杀身成仁、忍辱负重的人格力量。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炎黄子孙,英雄辈出。明清时代,四大名著,把中华文学推向了巅峰时代。
回顾我中华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学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在这个昌盛的时代,品读经典,更能让我们抵制外物的魅惑,守住灵魂,守住自我。而今,中华文明流布四海,声闻遐迩。请看:莘莘学子,等下苦读;孔子学院,遍布四方。
同学们,请漫步在经典的丛林中吧。在那里,你会联通祖先的血脉,汲取丰富的营养,感受精神的升华!
同学们,我希望每天见面时,我们互相的问候语就是:“今天,你读了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