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学会洗手了吗
“你学会洗手了吗?” 三
(七)班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懂得勤洗手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洗手的好处。
3、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07日
三、活动准备:
细菌挂图、正确洗手步骤挂图、《洗手歌》童谣、《洗手歌》音像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我们为何要洗手?
1、给学生看细菌挂图。
师:小朋友看看这图片是什么? 学生 :好多小虫子……
师:不是小虫子,是我们不爱洗手的小朋友手上沾的细菌; 再看这张(细菌如何被小朋友食进肚子的挂图)
师:大家看,这些象小虫子的细菌爬到肚子里去了……它们在干嘛呢? 学生:咬肠子……
师:“细菌如果跑到我们的肚子里,会怎么样呢?” 生:“肚子就会疼,就生病了。”其他学生都表示相同看法。师:“那我们想个什么办法把手上的细菌赶走呢? 生:洗手就没有细菌了,水冲跑了细菌。”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是否脏了。
看了细菌的图片,他们得到了答案,很兴奋,我问他们现在要不要洗手,学生都说要洗。
(二)我们该怎样洗手?
1、展示洗手步骤挂图
师:同学们都知道要洗手了,可怎么洗才干净了,请小朋友看图。(解说洗手步骤挂图)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师:小朋友听清楚了吗?
(让小朋友根据解说演示,然后纠正,强调正确步骤)
2、教师用水和洗手液洗手,慢洗,逐步示范步骤。生随着干搓。
3、指名一生上讲台前演示,师用舀子流水给该生冲手,自备毛巾揩干。
4、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轻轻抓手心,五指张开洗干净……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5、座位上演练。学生先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学生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进行辅导。
6、带孩子实际体验学习洗手
我请学生一边听《洗手歌》,一边自己作洗手的动作,我则做正确的洗手动作,学生看见我的动作很新奇,开始模仿老师,我边念儿歌边作示范。在洗手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
(三)实际体验,巩固学习洗手方法步骤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盆里洗手,播放音乐《洗手歌》。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会了认真清洗手腕、手尖和手指缝的方法,枯燥的洗手环节成了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时光。(四)教《洗手歌》童谣 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
小肥皂,擦擦手;
自来水,冲冲手;
小毛巾,揩揩手。
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
第二篇:饭前你正确洗手了吗 食品安全教案
饭前你正确洗手了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洗洗使学生掌握洗手的方法,知道洗手的好处,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让学生了解洗手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难点:知道洗手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洗手歌
五、教学过程: 1.给学生看细菌挂图 2.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展示洗手步骤挂图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3.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4.教《洗手歌》
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轻轻抓手心,五指张开洗干净„„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5.座位上演练。6.实际体验学习
六、课堂延伸:
一般来说,人们的一只手上沾附着大约40万个细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手洗不干净,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此时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致使健康的身体受到侵袭。这里给你列举出做这十件事后一定要洗手:
1.饭前饭后; 2.便前便后; 3.吃药之前;
4.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5.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 6.接触别人之后;
7.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8.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 9.抱孩子之前;
10.接触过传染物品,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健康TIPS:
如果是在郊游等户外的环境中,香皂或洗手液是肯定没有的,而你又恰好没带消毒纸巾或是免洗的洗手液,那么也可以就地取材,只要用流动的水,再加上细沙砾、黏土或燃烧完全的木灰烬涂抹清洗,一样也可以达到清洁双手的目的。还有,最重要的,随身携带护手霜,保证随时随地对洗完后手的呵护。
七、教学体会:
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正确洗手的方法,值此第二个世界洗手日之际,教育孩子勤洗手,讲卫生,并当一回宣传员,向家长及身边亲人宣传洗手节的意义,传授科学洗手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将洗手与健康卫生、防甲流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愉快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篇:你学会泡茶了吗?
武夷山茶城网买茶卖茶好选择!
你学会泡茶了吗?
沸水泡茶5分钟左右可将咖啡碱、芳香挥发油全部溶解出,饮时可起到促进胃肠消化分泌作用。如果泡茶过久,茶多酚溶出增多,反而会妨碍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高血压:不宜饮头道泡的茶,因茶液中的较多咖啡碱,咖啡碱有升提血压的作用。饮第二、三次泡的茶却有益,此时茶水中有较多的茶china tea多酚,有助于茶商网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肥胖症:白天宜喝浸泡较久的浓茶,尤其是白天胖人睡觉较多时,喝浓茶可提神减睡,从而增加体能消耗。浓茶中的茶多酚,又可减少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溃疡及胃酸过多:可喝适量淡茶,要严禁饮浓茶。最好头道茶不喝,因为在最初浸出的茶中芳香油及咖啡碱较多,它们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
神经衰弱及失眠:失眠不算太严重者,可适量在白天饮淡茶,但别饮浓茶,也不要喝头道茶,因为茶中咖啡碱溶出较多,有兴奋提神作用,会加重失眠。
武夷山茶城网http://本地化经营,品牌直销,值得信任。
第四篇:教案:学会正确洗手
教学对象: 一、二年级周末住校听障学生 教学内容: 学会正确洗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要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尤其吃东西之前更要洗手。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教学准备:
1、有关学生的手以及接触食物的特写照片、图片等(多媒体展示)。
2、有关吃了“病从口入”导致身体不适的图片或视频。
3、(水龙头)洗手盆、肥皂或洗手液、毛巾等。
4、(健康洗手六步法)大字帖 教学重点: 教学生学会正确洗手 教学时间: 大约两课时 活动过程:
1、师导入: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过自己或其他同学的手吗?
2、要求学生都展开自己的手,大家互相观察并议论,教师点评。
3、提问几个同学:如果一个很脏的手拿给你食物吃,你愿意吃吗?
4、生:„„
5、师:同学们看我随机拍的几张照片-------(示照片)看看这些同学的手可真脏,自己有这种(不洗手随便拿东西吃的)情况吗?
6、生:„„
7、师:同学们要知道许多东西看上去不脏,其实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我们是看不见的,如果借助仪器就能看到有很多的病菌在上面,尤其是公用的东西。
8、师生一起举例:生活中的物品如文具,玩具。健身器材,公交车设施„„,9、师:接触过这些物品后,不洗手就随便拿东西吃,会容易生病的
10、举例“病从口入”加深学生印象------(多媒体示照片或视频)
11、师;同学们看了这些以后,你们喜欢和干净的朋友在一起还是和脏兮兮的朋友在一起呢?大家以后应该怎样做呢?
12、生:„„。
13、师:“洗手很重要,要想健康不生病,不让细菌进到身体里去搞破坏,一定要勤洗手,尤其在吃东西以前。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4、师引导并小结---吃东西前、吃饭前、吃饭后、上厕所后、(拿)玩东西以后、晚上到宿舍后、睡觉前、起床后„„,这些时候都要洗手。
15、师:现在我带大家去洗手,看看同学们会不会洗手,怎样洗的更干净。
16、带领同学到水龙头前或者洗手盆内洗手,先让同学洗手示范,师生一起观看。
17、教给同学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示范学生一起练习):把手浸湿,→打上肥皂或抹上少许洗手液,→双手合十搓5下,双手手背各5下,指缝交叉搓5下,指背掌心搓5下,双手指尖各5下,双手拇指各5下。老师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洗手------(健康洗手六步法)→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在有条件的公共场所可烘干或晾干),18、师::
1、请同学们相互比比,看谁的手洗的最干净。
2、请几个同学再演示一下洗手的步骤。
老师总结:同学们做的很好,请大家互相监督,看看以后谁的手总是脏乎乎的,谁不洗手就吃东西,以后我们要评选最会洗手,最讲卫生的好学生,让大家学习。(活动结束)。教学反思: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中你整合了吗 教学学会
信息技术——教学中你“整合”了吗? 摘要: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有了多媒体硬件就是“整合”,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整合”,教学中必须用多媒体课件才是“整合”„„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从理念上来把握好“整合”的内涵,教学中做到“人、机、教、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手段上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的有效互补。其次,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因需而用,从而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整合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关注的热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中你有机整合了信息技术吗?你又是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于学科教学呢?这里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解读“整合”误区。1.有了多媒体硬件就是“整合”。
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现状,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建起了校园网络,可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用这些设备的只有少数教师,或者迫于上公开课需要,或为运筹教研活动。先进的设备仅成了面子工程,甚至有些校园网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出现设备闲置及老化等问题。原因在于懂信息技术、会用信息技术的太少。必要的硬件设备是物质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教师素质是能否发挥现代教育设备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灵魂。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能仅理解为“先进设备”,其灵魂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在于高水平的人才。只重视新设备,轻视软件和忽视人才培养,“第一生产力”就会成为空话。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培养出跨世纪的高水平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教育的现代化,依赖于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素质。不重视造就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向学校投入的任何现代化设备都只会是浪费投资,只会犯“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信息手段再新,总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需要有人做开发和应用;在整合教学过程中,有诸多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各种关系去处理,许多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需要教师去引导,只有利用信息技术为载体、组织好教育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顺利展开;只有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改革的作用„„
2.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整合”。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延续,多媒体教学或大部分网络教学课仅侧重于媒体的辅助作用,即考虑强化和促进某一个知识点的教与学,仍以讲授型为主,并没有改变教学的模式。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它考虑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甚至是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强调的是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整合方略,激活感知效应,调动主动精神,否则徒劳无益。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一种“红花热闹”,在课件中展示大量图片歌曲录像文字,占用不少教学时间,而对教材深入分析的却少,冲淡了教学主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很愉悦,然而却不知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些教师出示一段文字材料,偏要配上鲜艳的闪烁的动作按钮,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那上面,忘记静心来分析、欣赏文字材料。笔者认为: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潜心挖掘适合于学生的各科探究素材,并进行恰当地加工整合,设计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预设情景别开生面、疑窦丛生、诱而有法,以达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缺少现代教育理念地,不加分辨、筛选和优化地“堆积”信息,把什么东西都往课件里装,也不研究怎么正确、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就不大,甚至会将“传统”教育里存在的弊病扩大。
3.必须用多媒体课件才是“整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是新课标下的趋势,它的优势并非绝对,要择善而用之。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更不可由此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即不顾学生主体感应效果而广涉课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想把课本丢开,整堂课无论什么内容都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成了“空白板”,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整个课堂变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也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这是一种错误。并不是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不顾教学和学生需要的用会恰得其反,背离教学主题。相反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的朴素的教学方法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那种为了赶时髦,在教学中生搬课件、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久而久之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二、内化“整合”理念。
1.“人、机、教、学”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无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也应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具体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首先是: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使用、选择和控制信息技术内容、方式、时机、限度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这过程中应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其三是:
体现师与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处理好人机关系,做到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体,机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永远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手段不可脱离教师和学生,更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肢体语言、教态、表情、甚至是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给学生留下的回味比教师给他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其四是:在整合中强化生与机的交流、培养生与生的合作以及信息的共享、开发意识。在生与生的协作学习中,共同探索、发现,共享知识信息,共同商讨、论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分工协作等,共同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
2、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有效互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手段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补,而不是排斥,教学中要扬弃传统教学手段、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和兼用。部分教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传统手段的运用。不少多媒体课件从上课一直用到下课,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屏幕主宰课堂,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殊不知,这些做法是与“整合”理念相违背的。
三、因需合理“整合”。
1.当教师教学的内在智慧、传统手段的功效远胜于信息技术手段时则不使用信息技术。如语文诗歌教学为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绝对不是可以等同的;又如板书,传统的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课件虽也具备“板书”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因而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
2.当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抽象、虚拟、复杂时可选择信息技术,实现用“生动的形
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过程”,而且在科学动态模拟基础上,让实际看不到的分析性信息和某些思考过程以形象方式呈现,“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了桥”,解决了学生思考、理解的难点,教育过程也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3.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因此,需适时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法浑然一体,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总之,发展信息技术,并不能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应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