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孩子交流的心得体会
与孩子交流的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初三
(四)班王思凡的家长,我叫李文清,非常感谢七中校领导和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培养,孩子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在此,我提议各位家长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深深的谢意和衷心的感谢!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进入了青春期,孩子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对各种事件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和见解,对家长的言行举止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像小时候言听计从,一味的被动接受指教,逆反心理逐步形成,与家长不时发生各种冲突,家长觉得孩子经常顶嘴,感到与孩子交流越来越困难,交流也经常不欢而散,双方也感到郁闷,相信各位家长与我们有同感。那如何与孩子们交流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孩子们也能接受呢,下面我就将与孩子交流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家长交流,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在日常与孩子生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欢迎指教。
一、与孩子交流时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朋友式交流
初中阶段的孩子,已到青春期阶段,生理心理也发生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逐步有了自己的主见,不管是否正确合理,对各种事件有了自己的判断,不一味听从家长的指教,特别是以长辈自居,高高在上的说教式、命令式的交流,如你应该如何如何*****、你必须做到怎样怎样*******等,孩子往往以顶嘴来还击,甚至甩手而去或把自
己关在屋里,交流自然无法进行,效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做法是日常就与孩子以朋友相待,家里有事情特别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把孩子叫来商议,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再作决定,这样孩子感到自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得到家长的重视,得出来的决定相对能接受一些,也容易配合把事情做好,如是否要参加补习班或课外补课等。
二、肯定孩子的进步,减轻孩子的压力
初中的孩子学习比较繁重,特别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一周六天上课,只有一天的休息,还要完成作业,学习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每个孩子都渴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但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学校成绩有差异,短时间内想全面提升存在不小困难,因此,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存在的不足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孩子制订可行的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达到预期目标,期望值不要过高,以免给孩子压力过大。特别是学习成绩,不要定得过高,或拿学习好的学生来简单对比,对学习成绩有差距的现状,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言语训斥。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孩子时非常在意的,家长也很关心,孩子考得好,大家自然欢喜,但如考得不理想,家长首先要肯定考得好的科目和比上次考试有进步的科目,对考得不理想或发挥失常的科目要寻找合适的时机交流,不要当场评判,等待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再与孩子交谈,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学习建议,这样可避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三、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幸福感
第二篇: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
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以及交流方式,那么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1 一、营造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以及交流方式,那么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1
一、营造平等平和的双向沟通气氛,别给孩子一种步步追问,坦白从宽,干涉有理的感觉。
家长也要谈谈自己今天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感受,介绍一些新闻或者趣闻给孩子,然后再顺理成章问他有关学校的事情。这样有来有往,你问我答,你答我和,谈话就比较丰富。同时得理解孩子有的想法留给自己,特别是对中学以上的孩子,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愿意说,是想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信心,给他们留有空间。
二、问题分为几类:
关于学校总体情况的,关于孩子学业,能力和感受的,关于孩子和朋友交往的等等,家长可以就你需要集中关注的方面去重点提问。
三、不要光抱着打听和掌握动态的心理去对待孩子
真诚倾听和接纳他们和我们不同的思想,向他们学习我们未知的新鲜事
物。这会让孩子热情地滔滔不绝,有时候想喊停都停不住,而且有时候还会拉你一起上网或者用其他渠道找更多的信息。
从 HR 经验角度出发,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提问方式是这样的:
一、多问开放式的问题而非封闭式的问题。比如“今天学校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就会比“今天在学校过得有趣吗”有更多的潜力可以继续发问,了解更多。
二、多请对方举例,比如我在上述和 Alex 沟通中所提到的,“今天在集中注意力(管理时间/深度思考)方面做得如何?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三、使用一些小问题继续跟进,如 Liz 提到的:“如果你当老师,你想教哪一门?最惨是教哪一门?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是一个跟进问题,很多 W 开头的问题都可以用来跟进了解孩子深层的想法,和第二点的举例结合更有效。比如:“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
所有的技巧都仅仅是技巧,作为家长,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初心:从爱出发,做一片营养丰富的土壤,支持稚嫩的新芽健康成长。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02
一、多鼓励少责备
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因此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尽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不要用责备的办法使幼儿承认自己的错误,应该督促幼儿改正错误,多给予他一些鼓励,以期待他的下一次进步。
二、多尊重少强迫
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孩子当然
也不例外。我们大人欢用自己的方式与立场去强迫小孩与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对方的想法。要知道小孩子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仅用自己的方式去与幼儿沟通,而不考虑他们的想法,我想这样的沟通方式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
尊重小孩的基础上再与小孩沟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大人往往不准小孩看电视,但是父母在强迫小孩子离开电视机以后自己却死守着电视台的各种节目,这样做幼儿会感觉到不公平,是极不正确的沟通方法。
三、多期望少比较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期望过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虽然父母对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欢将自己的小孩与别人的小孩做比较,甚至于父母对子的期望多少参杂着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会直接影响自己和子女的沟通。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责骂。这样做对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幼儿在以后的与人沟通中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换一种方式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会使孩子思想上产生无限的动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事半功倍。
四、多建议少命令
当与小孩进行沟通时,务必要多用建议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几项不同的建议来供幼儿参考,并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从旁边协助和指导幼儿,诱导孩子去。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小孩子也会骂人,但是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小孩子所说的话全部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小孩子的思维系统发展
特点决定了模仿是们学习的最佳方法。我们的父母如果用多建议少命令的话,比较容易让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多倾听少唠叨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当小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时,做父母的往往就唠叨个不停,成人一般总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情,那就是不应该。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要进行沟通之前我们首先要倾听对方的意见与看法,认真地倾听和了解孩子心中的真正想法,多方面综合地观察各种不同的见解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但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小孩子也容易对你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印象,接受你所说的话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六、多守信少敷衍
诚信是一种美德与小孩子之间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能有敷衍了事现象。小孩子很容易将父母的言行牢记在心中,经过几次对小孩子的敷衍之后小孩也学会用同样的办法应付父母提出的要求,而根本未改正不良习惯。因此,与小孩沟通之后所约定的事情也一定要如期达成。
七、多提醒少限制
对小孩的限制不但不能够阻止孩子的继续犯错误较多的限制还容易使小孩 产生极端的心理。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情来提醒和教育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用提醒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沟通更加容易让小孩子对成人产生信赖感。例如小孩子不吃饭到底为了什么?父母应该详细去了解可能造成小孩子不吃饭的原因,尽量不要因为小孩子不吃饭就限制小孩子做各种事情,如:不吃饭就不能看电视、不吃饭就不带你出去玩、不吃饭就不能吃巧克力)应该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告知孩子不吃饭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且诱导小孩养成喜欢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
第三篇:真诚地与孩子交流
我的教育故事
真诚地与孩子交流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要和这群孩子打交道。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我们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他们不仅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责,更是把握教与学的关键。
我在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动态。比如我们班上有个女孩叫黄小玉,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也爱回答问题,但是做作业特别能偷懒。作业不认真,敷衍了事,作业中能少些一个字是一个字,很怕动手,因此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课下我找她谈话,首先肯定了她在课堂思维与发言方面的优点,并且大加赞扬,接着与她探讨了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她自己也说自己有点懒,总是不愿意动手写。虽然理解了,但是不及时巩固练习,遗忘得很快。这时我中肯地给她提了意见:“光说不写可不行,只有手脑并用让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学练结合,才能让自己的学习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达成了共识,先给她一个月“特权”,做应用题可以不抄字,但要多读,准确率必须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我严格监督了她一个月后,这个孩子的作业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了她,她特别高兴,主动表示以后她要和其他同学一样该写的字一个都不少写,而且保证作业要认真完成。我终于舒了口气,功夫总算没白费。看来一棵棵小树苗不仅需要及时浇水、施肥,更需要精心修剪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第四篇:家长会后 如何与孩子交流(推荐)
家长会后 如何与孩子交流
一到开家长会,很多孩子都战战兢兢的,内心充满了焦虑。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身心是个伤害,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不如不开。
家长不要让家长会的热度只持续三分钟。
“每次妈妈去开家长会的时候,我都提心吊胆的。”初三的文文说,“我的学习成绩一般,每次我妈妈开完家长会脸色都不好,她总是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批评我,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耀华中学高一年级组组长王健伟老师对记者说:“每当家长会结束,转天上课的时候,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就能反映出家长的态度。有的同学灰心丧气,有的若无其事,有的则备受鼓励。一些学生告诉我,他们不喜欢开家长会,常常提心吊胆揣测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而一些学生对是否开家长会表现出无所谓,„爸爸妈妈习惯于把他们对我的看法与老师的意见相结合,夸大我的问题,很让人烦……‟学生们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家长过于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不是用分数堆积而成的,他们的成长应该有喜悦、激情、幸福,也应该有挑战、困难和坚持。”
心理咨询师霍体清说,每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都会教训孩子,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指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也高度重视,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过不了几天就没事了。所以一到开家长会,很多孩子都战战兢兢的,内心充满了焦虑。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身心是个伤害,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不如不开。
三种类型家长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
霍体清认为,现在家庭的教育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民主型、严厉型、溺爱型,有的互相渗透,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决定了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单后的不同表现,可以分为理智型、粗暴型、叹气型。
理智型的家长,面对孩子好的成绩不会喜形于色,而是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并提出希望,给孩子进步的动力。当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会与孩子分析不足并找出问题,确定以后努力的目标。这样会让孩子有被信任、重视和关爱的感觉,也容易接受家长的监督。
粗暴型的家长受中国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极大,父母无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如果孩子没有考好,回到家后不是被辱骂就是一顿臭揍,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对学习失去信心。
叹气型的家长往往表现得郁郁寡欢,认为自己的心血白费了,虽然对孩子没有打骂,但家长这种精神状态对孩子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让孩子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
作为家长,不应该只在家长会后关注孩子,平时应该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再逐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会后应该这样与孩子交流。
在同家长接触的过程中,王老师将一些优秀家长的做法进行了如下总结。
第一,积极肯定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大力表扬。让学生看到老师、家长与他们分享着努力过程中的幸福与快乐。
第二,面对老师提出的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们不应立即否定孩子过去的良好表现,而应该与孩子站在同一立场上去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改正。
第三,努力做一名受孩子和老师欢迎的家长。平常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情况要非常了解,而且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经常思考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会后要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等方面是否做得很好。鼓励孩子及时与老师交流,向老师请教,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第四,要求孩子用书面形式列出需巩固和改进的地方,并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第五,提高家长管理的持续性,这也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毅力的一个基本方法。与孩子一起将学习计划记在家长会记录本上,以提醒孩子按计划行事,并阶段性地检查孩子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文/小棉
家长会现状调查
如果您在教育孩子中遇到了问题,渴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如果您读了一本好的育子书籍希望与人分享;如果您对教育孩子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感悟,请您将它们发至:
第五篇:与青春期孩子交流几个建议
与青春期孩子交流的几个建议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与青春期孩子交流的几个建议》的内容,具体内容: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下面...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下面我整理了,供你阅读参考。
1、多反省,少唠叨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出现和以往不同的举动,就认为这是青春期逆反行为。先要观察、了解一下原因,若是孩子有正当理由或事出有因,则另当别论。若确是逆反行为也不要盲目压制。首先,家长自己要反思:自己是否个性太过强对孩子的控制欲是否太强了;自己是否忘了“孩子越大越不属于娘”的规律了;或者想想孩子是否什么地方对自己有意见等,然后针对孩子对自己反感的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其次,不要对孩子每个小错误都横加指责,为了一点小事把争吵升级为全面战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心理的私人空间,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超过“度”,如女儿只是想尝试一下妈妈的化妆品或买了一本新潮的杂志;儿子想换一种不出格的新潮发型或对某一件事提出的不同观点等,这类小事不
用管、也不该管,最多过问一下而已,也不需表什么态。因为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管得太多、太细,干涉过多。
2、多沟通、少粗暴
孩子到了该年龄段出现一些逆反言行是必然的,若不出现反而不正常。若要和孩子相处得好,做工作有效,并非是到了这个年龄段才和孩子处好关系,而是从小就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眼里,家长应该是个既可敬又可亲的长辈,同时还是个“良师益友”。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的都有唯我独尊的心理,期望孩子的认同。有的父母说:“孩子是我生的,当然都得听我的。”“孩子还小应当服从家长,孩子的事应当父母决定。”因此,有的家长常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事实上,孩子的发展不是父母一厢情愿的事情,不管父母有多好的期望,只有取得孩子的认同后,父母美好的期望才能转化为孩子的行动,才能有效果。
所以有事要和孩子多沟通,选择时机,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再做出决定。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家长拿出权威、居高临下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有时表面上孩子似乎是接受了,实际上口服心不服,导致下一次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3、坚持原则,不能迁就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这个逆反阶段,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应加以区分。有些要求家长是不能接受的,比如: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物质要求,崇尚名牌、追求奢侈、相互攀比等。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采取“硬”和“软”的两手。
“硬”的一手是: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应明确表态,不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不能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一味满足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容易助长虚荣心,孩子的注意力有可能就不放在学习上,成绩大多会下降;还有怕孩子反抗、一味迁就孩子,那么孩子今后会以此为“起点”,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来迫使家长就范。但家长在坚持原则、不迁就孩子时也应讲究方式方法,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讲道理、摆事实。不能简单地以没钱为由,甚至态度简单化和以打骂等粗暴的行为来回绝孩子的要求。
“软”的一手是: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里确有不少同伴都有的东西,那么适当满足他一、二样也可以,比如手表、名牌衣服等,但最好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某个目标(目标设置要合理),一旦目标达到,作为奖品奖励给他。
4、实在没辙,另寻办法。
有少数家长说,以上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但还是不见效,就像有句俗语叫“四季豆不进油盐”,他犟头拐脑你拿他就是没辙。若孩子真的和家长作对打了如此地步,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需要反省;另一方面就需要有第三方介入才能处理好关系,可以与孩子信任的其他长辈或信任的老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