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4.用自信取代自卑。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建议永久保存)教育专家给家长的100条建议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
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和勇气
【實用指南系列1】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身為父母親,我們能有幾年的時間為孩子預備,在重視責任感與成熟抉擇的世界生存,單這個想法就可能足以粉碎我們當父母的勇氣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是時時刻刻繞著孩子轉,確保他們不會犯錯?還是訓練他們,讓他們在孤獨無助時能記得重要的原則?擔心害怕,不知道教他們責任感會不會根本只是意志之戰?
愛與邏輯的父母,願意給小孩一項任務並讓他們自己做抉擇,然後讓小孩嘗到失敗的經驗,儘管失敗的代價還很小,卻可以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教訓。
如果你想教出自信、積極,為真實世界作好準備的小孩,那麼就要善加利用這套雙贏的手法來教養小孩。這是一套雙贏的教養建議,由於你的孩子可以從解決自己的問題中學得責任感與人生的邏輯,因此會是個贏家;而你可以樹立健康的掌控──在毋須訴諸發怒、威脅、嘮叨,或令人精疲力盡的權力對抗的情況下──同樣當個贏家。
【實用指南系列2】培養小孩正確的價值觀
擔心孩子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步、被混亂的社會現象淹沒,不如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德國教養專家布麗吉特.拜勒博士提出二十二個新世紀人類必備的價值觀,並針對父母常遇到的教養問題,提出正確實際的方法,讓孩子猶如吃了二十二種心靈維他命,對生命充滿熱情與希望。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社會規範,不知道要尊重別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以理智的態度和別人相處,那麼在他遇到問題時,他只會動手打人,不會據理力爭。在和別人相處時,也只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只曉得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孩子需要大人教導他們各種標準,行為時才能有所依循,並且知道,哪些界限是他不可以跨越的。
我們自以為已經將某種價值觀傳授給子女,在某些情形下,依然可能發生嚴重的價值衝突。例如,如果鄰居生病了,應該老實告訴她面有菜色,形容憔悴,還是該編個小謊言,為她打氣?價值衝突不可避免。有鑑於此,第二篇每章末尾都有一則為孩子設想的小故事,做為範例。當然這些範例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行為守則,只是提供遇到類似兩難情況時的參考。
【實用指南系列3】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
平心靜氣想想,許多父母的教育其實都將重點放在導正小孩的缺點,陷於「缺陷模式」的教養方式,而非擴充他們的心性資產,更別說藉由辯識及協助孩童善用與發揮其長處,改善他們的未來。
十五年來,本書兩位作者暨知名心理學家,協助無數經歷醫療、發展、情緒和行為等諸多問題與障礙的孩童與青少年,及其憂心的父母。從這些臨床經驗中,他們了解到,培養小孩有能力處理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壓力與挫折,遠比處心積慮率造就他們比別人成績優異、成就比別人高要重要許多。他們解釋,為何某些小孩有能力克服無比艱難的困境,有些卻成為早年經驗及環境的受害者。他們同時肯定,抵抗挫折的能力,不但是一種適應及克服困境的能力,也是真正改變每個人未來的關鍵所在;它是每個小孩都擁有的基本特質,並非少數天賦異秉的小孩獨享的奢侈待遇。
作者在書中特別研究出家長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的十個方法與原則,除了亟欲協助父母提振子女內在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責任感、同理心等正向的人格成就外,更希望導正家長一貫的「負面腳本」的教養方式,發揮高度同理心與耐心幫助小孩發掘本性原貌與特長,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與目標,學習操控生命之舟。尤其家長本身,更應在教育子女培養挫折忍受力的同時,端正自己身教與言教上的正確態度。
培养孩子勇气的八种方法孩子的勇气并非与生俱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后天的培养。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踢开“缺乏勇气”的绊脚石呢?
对于孩子种种的冒险想法和行为都会让父母联想到非常糟糕的结果。但那其实是孩子探寻勇气的一种方式。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这种勇气去应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化。当宝宝第一次伸出小手抓握东西,当宝宝第一次迈开脚步学走路,当宝宝第一次承认自己做错事情,都是他们内心充满勇气的表现。所以,帮助孩子获得勇气会令他们更好地面对世界。你不可不知的“勇气”
勇气是孩子外在表现,也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认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勇气去调整每一次成功的转变,比如孩子试吃大片的菠菜叶,学习走路迈开第一步,还有主动向妈妈坦白自己闯祸。
勇气是一种多种因素混杂而成的感情。它足以让你面对不熟悉的事情,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有勇气的孩子通常胆大却又谨慎。例如他们会在接近狗狗之前就勇敢地向狗狗的主人询问狗狗是否友好。
孩子的勇气会因各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孩子遇见陌生人的时候会躲在父母的身后,可是却不会畏惧学习自行车时的危险。不管怎样,值得高兴地是,孩子渴望探索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那就是父母要鼓励孩子拥有冒险精神,充满自信、勇气的原因。
八种培养孩子充满勇气的聪明方法
孩子害怕时,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
有些孩子对于尝试新鲜事物十分热切,而有些孩子则会退缩。他们可能会感到害羞或者还不想尝试任何他们不确定的事情,至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改变你对孩子期望,尝试接受并包容孩子的胆小。例如,不要因为孩子在亲子课上缠着你而感到懊恼,让他坐在你的腿部,直到他不在紧张,即使需要有一段时间。你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去熟、习惯那些新鲜的事情。而父母只需等待孩子做好准备。当时机合适的时候,他会充满自信地去尝试。以毒攻毒,让丰富联想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对黑暗或是怪物感到害怕,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层次。而父母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帮助他们战胜恐惧。比如,询问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你觉得哪种颜色代表害怕的感觉,哪种颜色代表勇敢的感觉呢?”然后,告诉他们,无论何时,当他们感到害怕时,可以深呼吸,让代表勇敢的颜色充满整个身体。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脑海里想象得颜色就会变成抵抗恐惧的盾牌。而深呼吸则减小了孩子的压力,释放出一种令大脑产生自信的化学元素,血清素。孩子将会逐渐变得勇敢起来。
树立是非观,为正确的事情而坚持
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在学习分辨事情对与错的不同,并明白其他人是如何受到伤害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学会用勇气来维护正确的事情。而父母可以通过夸奖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勇气。例如,当孩子发觉伙伴被取笑时挺身而出,你可以赞赏“你真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或者他将捡来的玩具还给它的主人时,你可表扬他说“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睡中暗示法
睡中暗示法听起来的确有些古怪,但在国外,众多父母都会参与这个课程的培训,并应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信。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对两岁和两岁以上的孩子的确起到了作用。当孩子躺在床上,即将入睡时,你悄悄走进他的房间,在他的而变轻声地说“我相信你”。第二天早晨,愉快地跟孩子打招呼。每周使用三到四次,可以令孩子接受你传递的信息。研究表明,大脑接受积极信息的最佳时刻正是进入睡眠的时刻。
让孩子对害怕的事情慢慢熟悉起来
当孩子进入到一个新环境感到不适时,不要让他独自经历考验,应该让他慢慢地适应。如果孩子对于新朋友的出现感到紧张,为他营造一个既有老朋友又有新朋友的环境。如果孩子无法接受新食物,那么将新食物放在孩子最喜欢的食物的旁边。逐渐熟悉的感觉会令谨慎的孩子获得安全感。
第三篇:怎样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
怎样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
几千年孔孟之道的浸染,形成了我们含蓄、内敛、宽厚、谦卑的民族性格。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要求人们面对机会能勇敢、大声地说我行。因此,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习惯,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该从何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这种勇气却困扰着不少家长。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想买个橱柜,找到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国木匠,问:听说你的手艺很好?中国木匠回答道:哪里,哪里,和别人相比差多了,实在拿不出手。那人一听愣了,便转身去找了个美国木匠。美国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艺好,于是那人最终向美国木匠买了橱柜。数天后,当他再次经过中国木匠的小店,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橱柜比美国木匠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木匠要说自己手艺不好?
在孔孟之道的浸染下形成的含蓄、内敛、宽厚、谦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而且往往因为太过谦虚而与很多好机会失之交臂,因此,培养孩子自我表现的勇气和习惯,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内向、胆怯的孩子尤为如此。
扩大交际和接触面
一般来说,怯于表现的孩子面对众多目光只是觉得不安,并非讨厌赞美和掌声,您只要看看他们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带孩子和邻居聊上几句,帮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购物时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付钱;经常到同事、亲戚家串门;节假日,一家三口背上行囊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潮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
对特长加以鼓励
孩子怯于表现的原因还可能是缺乏自信,担心无法获得赞赏。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长并由此树立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通过唱歌、跳舞、数数、背诵古诗、讲故事、画画、模仿等形式挖掘和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先创造机会让他在家人面前展示,加以热情鼓励,树立信心。当孩子为得到赞赏兴奋不已时,家长可以趁机说:宝宝唱得这么好,小朋友们肯定喜欢听!邻居还以为我们家有一只百灵鸟呢,下次唱给大家听吧!即使孩子一时还不能痛快接受提议也不要紧,至少心里会留下相应的印象。
创造机会尝试表演
有了家长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外人广泛的认可,孩子的自信心会得到强化。带孩子走出小家,鼓励他迎着外人的目光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个过程可能较长,孩子的表现也会有反复,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妨先从孩子较为熟悉的环境入手,亲友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熟识的人孩子会比较放松。比如家长可以看准时机,轻声对孩子说: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如果为外婆唱首歌,她一定特别高兴。甚至可以来点儿物质刺激:如果今天宝宝为大家唱一首歌,商店里的毛毛熊也一定愿意到我们家来跟你学唱歌。要注意的是,此时家长的声音一定要小,不一定非得当众大声宣布,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众人期盼的目光或是善意的笑声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家长不要再施加压力,给孩子个台阶下:是不是今天没有准备好呀?那下次准备好时再唱吧。同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给他一个微笑或拥抱,或找出别的理由对孩子进行肯定:今天来的小朋友中,宝宝的吃相最好!
保持耐心和关怀
在此过程中,最忌讳的是家长缺乏耐心。当别家孩子又唱又跳,聪明伶俐似小明星时,看到自家孩子畏缩地躲在一旁,难免恨铁不成钢。没出息的东西,见不得人之类的话便脱口而出。也许家长很快能恢复理性,认识到对孩子发脾气是不对的。
可对孩子来说,所造成的伤害又岂是家长几句宽慰的话能轻易抚平。当孩子与自己做斗争时,家长的鼓励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推动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当孩子通过自我表现获得赞美,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时,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使孩子勇于表现自己。也许孩子一时并不能像那些天性外向、开朗的孩子那样乐于表现,但只要他能学会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机会,积极进步。
第四篇:直面问题更需要勇气
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忙于交际应酬,对具体工作不管不问,出现问题时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状况。有的面对问题时“打乒乓球”,互相推诿、躲躲藏藏,把新问题推成了“老大难”。有的则“和稀泥”、“纸包火”,能拖则拖,把小问题淤积成了大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导致领导干部乃至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丧失。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矛盾和问题有所增多。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矛盾的出现反而是解决前进障碍、推动发展进步的重要契机,历史正是在问题和矛盾的不断产生与解决的循环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出现问题就怕得不得了,不敢正视,不敢直面,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和心胸。
是否敢于直面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能力问题,有时候能力甚至决定态度。因而,在端正面对问题的态度时,着眼于建树直面问题的能力很有必要。
敢于直面问题,首先就要有面对质疑的承受能力。承受能力源于面对问题时的底气,而底气则取决于对待工作“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作为领导干部,在任何名利的诱惑下都要身正影直、清正廉洁、拒腐防变,确保不做问题的“典型”和“源头”。在复杂紧急的情况下,都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确保头脑清醒、不自乱阵脚。而在祥和安宁的环境下,应当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敢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大方方站出来”,才敢于承受各种可能的质疑,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充足”。
直面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有没有准确到位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就像大夫看病一样,前提是要对“顽疾”有正确的判断,知道病症出在什么地方,缘于什么诱因。这种能力的基础,在于平时工作中对权力责任清楚于脑,对办事方法和手段烂熟于心,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走向“把好脉”。而在抓重大工作、处理重点难点问题时,对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太起眼但事关全局的“关节点”不放过,更多着眼于制度机制的建树,做好预防和准备。如此,当问题出现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症结所在”,保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直面问题,不能没有掌控大局的谋划能力。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棘手问题时,往往“拆东墙补西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慌不择路”。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全局意识,找到了“点”但顾不了“面”,以致顾此失彼,使工作陷入被动。只有站在全局高度,冷静分析问题性质和来源,弄清问题是否有倾向性、普遍性,准确评估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防止问题“蔓延开来”,同时杜绝“早完早了事”的想法,着眼于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问题,才不会“按下葫芦起了瓢”,才有问题“攻克一个、解决一片”之效。
第五篇: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
摘要: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莹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用故事、诗歌中的人物事迹做榜样,学习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孩子受到挫折失败后,用积极、乐观、正面、温情,去支持鼓励孩子,让孩子有自信获得成功,有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和目标。
关键词:勇气、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接受挫折教育、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认同感、归属感、榜样、积极、乐观、正面、自信等。
勇气是什么,勇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勇气是什么?勇气是一种胆识。在面对挫折时,怯懦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气才是唯一的出路!勇气是什么? 勇气是一种美德。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有勇气克服和战胜了种种困难,才会有自信,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才是精彩的亮点!勇气是什么?勇气是胆量,是智慧,是自信。对于孩子来说勇气是外在表现,是被尊重、被认可,被肯定和表扬,从而获得自信,感到自豪的表现,也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勇气去调整每一次成功的转变,而且孩子的勇气会因各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挫折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有勇气的人,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幼儿教师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有权利和义务陪孩子经历各种成功的快乐,失败的痛楚,遇到挫折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牵着孩子的手鼓励和支持孩子面对挫折不惧怕,通过各种干预,多渠道进行教育培养,可以设置障碍,帮助幼儿面对挫折和困难,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并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做事认真、执着,有毅力的品质。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有胆量。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我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家庭教育应和幼儿园教育同,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自信来源于社会生活,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可见,家园同步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我会告诉家长身教重于言教。从进入小班开始,我会通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知道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
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顾问”和他们学习的榜样。比如,向孩子讲一讲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自己又是怎样解决的。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在孩子面前持有抱怨、消极、颓废的言语和情绪。
其次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创设难度适中的挫折情境,既让孩子获得挫折的适应能力,又让孩子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体验。如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完成后父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错的要严肃批评,该“狠”的时候,还要决不心慈手软。
第三要及时疏导,正确面对挫折,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或者指责、挖苦、讽刺、谩骂孩子,而应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如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老师批评、或向你诉说种种委屈和失败时,父母就要同孩子认真沟通,帮助分析,给予鼓励、指导或批评,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难和挫折的抵抗力,并且能正视挫折,有勇气面对失败,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从而下决心去克服困难。
二、用故事、诗歌中的人物事迹做榜样,教育孩子学习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选择励志的故事,帮助孩子挖掘故事人物有勇气的个人品质,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如小班时我选择了一首儿歌《小豆芽钻泥巴》,通过理解儿歌我让孩子用身体动作表现种子从地里破土而出的艰难挣扎,接受出土后适应风雨的洗礼那种无助,还是战胜了重重更困难勇敢的活下来的那种喜悦,让小班孩子明白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有勇气获得成功。中班时我选择了身边的人物杨善洲,挖掘他小时候的故事,长大后为人处事的各种勇气的品质,让他们从中感悟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和杨善洲爷爷比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是小之又小,不值一提,如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了要不退缩,积极面对,战胜困难,不断进步。再如:中班故事《老鼠和钟》是一个很能激励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小老鼠紧张害怕的心理,然后自己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勇敢的走出洞觅食,变成了一只有勇气的老鼠。通过理解与学习勇气的种种表现,我班孩子学会了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会坚持,通过努力一天天有勇气了。比如用游戏活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孩子进入大班了,需要孩子自己面对很多的问题,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我通过社会活动《胆小的小鸭子》、《做个勇敢的孩子》等主题活动激励孩子做个勇敢自信的人,一日生活中当孩子有求于我时,我会判断他们的求助经过努力能否自己独立完成,适当给予指点和帮助,坚决不包办代替,坚持了一段时间后
他们不再随便求救了,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了。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我认为,游戏活动有这样的好处,它既有挑战性,能培养孩子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并努力地去弄清楚问题。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锻炼意志,发现和体验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胜任感与成就感。如用积木搭建筑物,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经历倒塌,再建,最后搭建成功。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带孩子跨栏时孩子怕摔跤、跨不过时时,我会牵着孩子的手给予鼓励:"别怕,老师带你一起跨,你真勇敢!这样孩子就会在一次次摔打中树立起信心,战胜困难。利用接力赛的游戏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并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完成任务的特点,让孩子在体验接力赛的胜负中,同时抗挫折力、意志力、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
四、在孩子受到挫折失败后,用积极、乐观、正面、温情,去支持鼓励孩子,让孩子有自信获得成功,有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和目标。
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生活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但是孩子小,他们不明白,需要家长和老师去引导和陪伴,和他们一起去面对和战胜,帮助他们一起成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会用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勇气。比如:每届中班的冬运会拍皮球比赛,要让一
个个连球都抱不稳的孩子去比赛拍皮球,起初训练时孩子都会抱着皮球不知所措,有的孩子皮球拍下去一次次满地滚时就会信心全无,我会仔细观察,只要能坚持一次次捡起球继续练习的孩子,我会说“你真棒,加油!坚持练习拍皮球就会乖乖的跳起来了!”再教给孩子一些控制住球的技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后孩子能坚持了,会拍了;对于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的孩子我会把孩子抱在自己前面握住她的手,大手带小手一次次和他们一起练习帮助孩子找到方法,每天坚持,会拍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时,我加大难度开始用拍铃鼓控制速度的方法训练拍球的速度,让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培养孩子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拍球比赛时我班的孩子个个信心十足,沉着冷静的拍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班时,我们幼儿园冬运会都要有个人跳绳比赛,这是一项全身肢体协调配合的运动项目,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连贯地跳绳,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除了动作协调性较好的幼儿能一下一下跳外,多数幼儿都不会跳,越来越没有自信,我会带着孩子分解动作练习,掌握甩绳过头顶,双脚何时跨过绳,如何连贯跳的技巧,带幼儿一步一步克服困难,树立自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他们不经意间能连贯跳绳时,就会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的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会跳绳了,我会连起来跳绳了。”这时,我都会给他们一个拥抱,在集体面前宣布又有一个小朋友会连贯跳绳了,和他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给了孩子最大的肯定和满足,就这样每天都有孩子
挑战新的跳绳记录,在冬运会比赛是取得了好成绩,突然你会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一个个自信满满,有自信和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和目标,比如:花样跳绳、双人跳绳。
五、培养幼儿勇敢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讲故事是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最好途径。
语言是孩子获得信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工具,一个人有胆量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见解时,你才有勇气去获得信息,完成任务。所以我很注重培养孩子语言交往和表达的能力。从小班开始我就鼓励家长每天睡前给孩子讲故事,从几句话的简短故事开始讲,让孩子获得大量的故事信息;中班开始配合幼儿园的校园的校园小广播讲故事,每期我都会在班里开展小小故事会选拔讲故事小能手,代表班级去校园广播讲故事,我会亲自为孩子选故事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家长如何辅导孩子讲完整的故事,先让孩子给父母讲,再面对全班讲,再面对全园讲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帮孩子树立讲故事的胆量,有勇气面对团体讲故事。我总是这样告诉孩子:你有勇气讲一次,胆量就会越来越大,接下来就什么都不怕了。所以当同伴在台下磨磨蹭蹭不敢上台讲故事时,彼此都会像老师一样互相鼓励,孩子的经历传递比教师的鼓励更有效,我每天餐前,睡前都会开展故事会,轮流讲故事。到大班时,班里从小班时没有一个人有勇气上台讲故事,到敢大胆、自信、自觉主动要求给大家分享故事。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从老师的陪伴、肯定中成长,有勇气面对众多的人讲故事,与人交往,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全园开展的各种大型活动中,我班孩子都会有勇气大胆举手抢答,表现出色,我真的很欣慰。
六、通过批评、忽视等方式,使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优生优育,自然是聪明伶俐,并且在各种活动中父母总是让孩子胜利,做事情总是表扬孩子做得最好,结果使孩子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偶尔接受批评,便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问题,分析原因,一视同仁,在幼儿园只要发现孩子有错我会作出批评或适当的惩罚,指出其缺点和不足。还要要求家长和教师配合,利用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的过错进行严肃批评,给以适度的惩罚,取得一些进步时也不要过多的表扬,让孩子体会受挫折、坦然的感觉,树立是非观,为正确的事情而坚持。
总之: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它们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自强自立。是我们幼儿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正确引导,给予肯定,真情陪伴孩子成长,他们一定会坚强、自信、勇敢的面对挫折,有勇气迎接一次次挑战,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幼儿园工作规程》,《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育》等。
作者简介;杨德梅,女,1969年2月10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在施甸县幼儿园做一名幼儿教师,曾担任幼儿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长工作。现担任大四班教师,承担语言、社会领域教育教学工作和游戏,生活等保育工作。
联系电话;***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
施甸县幼儿园 杨德梅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