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家庭暑假活动指导方案
幼儿家庭暑假活动指导方案
学前教育班
20115155032
蔡晗
一、指导活动的主持者
本活动由园长发起,策划,具体由院长助理、教师代表、家长来主持与把握。
二、指导活动的对象
对幼儿的暑假活动十分感兴趣、有想法并想参与的所有家长。
三、指导活动的时间
2012年暑假期间。
四、指导活动的地点
幼儿的家里或世界上任何地方。
五、指导活动的目标
1,使家长觉得孩子的暑期生活应该过的丰富多彩,五颜六色。
2,使家长意识到暑假不仅仅是孩子休息,玩耍的时间,而且也要为下一年的学习打基础,丰富知识的时间。
3,使家长知道应该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积极的陪他们一起商量讨论并决定暑假活动的计划。
4,使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暑假期间不能只玩耍,还要参与许多户外活动,学习知识,并且家长要主动邀请孩子来参与制定计划。
六、指导活动的准备
1,各班的教师了解幼儿家庭暑假活动的情况,选择好的典型。
2,幼儿园汇总各班的情况,选出好的典型。尤其注意为大、中、小班幼儿家庭提供各种不
同类型的暑假活动范例。
3,请被选出的家庭做出一些反映暑假活动的文字材料或试听材料。
4,各班老师应当与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给予一定的意见。
七、指导活动的内容
如何科学而又艺术地安排幼儿的暑假活动。
八、指导活动的形式
1,观看照片及录像
2,座谈,讨论
3,评价及总结
九、指导活动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一)主持人引导家长观看照片、录像
1,观看“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照片、录像。
家长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如玩儿角色扮演,爸爸演病人,孩子演医生),孩子模仿青蛙跳,听听儿歌并学着唱,跳舞,看电视,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儿童会感到特别快乐。
2,观看“家长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儿”的照片、录像。
家长带领孩子去海洋馆、动物园、绿博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可爱的小动物,使他们从小学会热爱动物。去科技馆,书店,文化宫参观,体会一下学习的氛围。去游乐场,电影院,公园玩耍,满足孩子的爱玩儿心理,同时活跃孩子的激情。去田野里看看,捉蝴蝶,昆虫,采野花野果,让孩子体验自然的美丽,认识身边的小动物,同时教育孩子保护环境。3,观看“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的照片及录像。
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体会一下爸爸妈妈的辛苦,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平时父母对孩子的爱。
4,观看“家长带孩子到敬老院参观”的照片及录像。
家长带领孩子去当地敬老院,陪老人谈谈天,做做游戏,让幼儿尊敬长辈同时学会孝顺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5,现场展示幼儿在暑假学会的技能
如幼儿暑期内学会了唱一首歌,跳一支舞,弹一直钢琴曲,溜冰等等。锻炼孩子的身体,丰富平时生活,同时带动其他孩子的积极性。
(二)主持人启发家长对照片及录像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1,你对以上几种安排的做法有何感想?
2,你是如何安排孩子暑期活动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活动?
4,主持人对照片、录像的内容进行讲评。
(1)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
能力,开发智力,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对感官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在游戏的同时也能使孩子学会团结互助,共渡难关以及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2)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孩子学习,享受生活的最好教材。
(3)“世界是属于劳动人民的”马克思曾这样说过。让孩子们意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对以后生活有很大帮助。
(4)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懂得孝敬老人,同时学会尊敬自己的其他
长辈,成为有文明,有礼貌的小公民。
(5)一定的兴趣爱好才构成了完美的生活,孩子要有一定的兴趣,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
格。
(三)主持人总结,引导家长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论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活动,都要注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十、指导活动的效果及评价
活动结束后,教师、家长对活动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评价。观察家长和幼儿的变化,以便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
幼儿园制定暑期活动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健康的成长,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灵活性。
第二篇: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家庭游戏的种类
3—6岁孩子玩的游戏是丰富多样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性游戏,另一类是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指那些按孩子们的意愿,由他们自编、自玩、自由发挥、自己创造、自由结伴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孩子们处于主动而积极的状态,游戏就是他们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因而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那么,创造性游戏一般有哪几种呢? 1.角色游戏
所谓角色游戏,就是让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某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主题有情节的游戏。如孩子扮演解放军、拿根竹棒玩打仗游戏;扮演医生看病,玩小医院的游戏,扮演司机、警察,玩交通方面的游戏;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玩娃娃家的游戏等等。(还有邮局、理发店、超市、工厂、电视台„„)这种游戏是3—6岁孩子所特有的。这是由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从3岁开始出现,5岁得到发展,6岁进入高潮,7岁以后,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假的不感兴趣,而转入到真正的学习兴趣中,所以,7岁开始入小学是最佳年龄。
角色游戏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劳动、学习。在游戏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人们行为规范的知识,学习与人交往。角色游戏使他们的品德、智力、体力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2.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
它是指运用结构玩具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如:搭积木、插塑、拼图、穿珠、螺丝构造等等。这类游戏对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有特殊的效用。因为孩子在搭建构造的过程中,可以任意想象,自由建构,他们通过手、眼、脑一致协调操作会变得更聪明、灵活。结构游戏活动也将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关于物体结构的知识和艺术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耐心、仔细、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好品德、好习惯,为他们今后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表演游戏
这是孩子通过扮演自己所熟悉的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电视、电影等文艺作品中的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有“故事表演”,如“白雪公主”,孩子们按故事中的人物,扮演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并按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还有观看电视节目后的“即兴表演”、“时装表演”等,又如一部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孩子们会扮演剧中的人物,按剧中情节进行表演;还有木偶表演、影子戏表演等等。这一类游戏,不仅对孩子的创造力有促进作用,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水平。那么,有规则的游戏又有哪些呢? 1.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是通过让孩子们看看、听听、闻闻、尝尝、摆摆、放放、找找、猜猜、讲讲等过程中进行的。智力游戏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1)利用专门的玩具、自然材料、日常生活用品等来进行的游戏。如:插塑、结构玩具、茶具、量杯等等,根据不同的材料制订不同的规则,开展不同的玩法,由简单向复杂过渡。(出示部分玩具,演示介绍玩法)
(2)利用各种图片拼图进行的游戏。如地图拼板、六面图、及各种拼图(出示介绍玩法)还有日常用品及工具车辆等图片进行游戏。最简单的拼图是利用家里的废旧盒子,把它剪成几块也可以玩拼图游戏,这些拼图的内容,可随孩子年龄增长,知识的丰富而不断加深内容。(演示)(3)利用语言来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猜谜、接词、说相反话、听录音故事等等。这种游戏对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4)各种竞赛性智力游戏。如棋类(有五子棋、象棋、陆战棋、跳棋等)牌类游戏,按颜色、图形、数字排队,比大小、接小龙、算24等等,还有配对卡、接龙卡等。这种游戏不但能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孩子从小敢于拼搏,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意志品质。2.体育游戏 这是以发展幼儿体力和基本动作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游戏。如以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动作为内容编排的游戏。这种游戏一般都具有竞赛性,有胜负之分,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如“猫捉老鼠”、“滚球入门”等,在玩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亲子之情。3.音乐游戏
这是一种在音乐或歌曲的伴奏下,以音乐活动为主的游戏。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又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如“捕鱼”、“乒乒乓”等,孩子们可以边唱边玩。以上游戏每一家庭都能创造条件让孩子玩耍,但在家庭中孩子更喜欢玩创造性游戏。家长们一定要给予支持,切不可横加指责。
那么,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玩具、材料,进行怎样的指导呢? 1.给孩子选配玩具时要三看:
一看孩子的年龄,(如1岁左右的孩子,可买些摇铃之类的、有声响的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玩具;2—3岁的孩子可买些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和操作简单的拼图等;4—5岁的孩子可买些有一定操作难度的结构类积木和角色游戏的所需物品等;6岁的孩子可提供些需要化费一定时间,集中精力去完成的,富有挑战性的玩具,如智力拼图、探索性玩具等等。)二看各种玩具的功能、特点和教育作用。
玩具要有可玩性,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它的经久耐用,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三看孩子的兴趣、需要。
买玩具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要和孩子商量、讨论,尽量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2.怎样向孩子提供玩具
每当买一种新玩具,先要告诉孩子玩具的名称、元件、材料。和孩子一起讨论玩法,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想出新的玩法。如果当这件玩具孩子不要玩的时候,父母要把这件玩具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玩,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提供自制玩具和材料 那时一种很好的玩具,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如旧挂历、旧包装盒、牙膏壳、瓶盖等等经过孩子们自己制作,玩起来更有劲。
出示自制玩具介绍:A、流星火箭(夹子、布条制成),B、用糖果盒做成的汽车,C、用易拉罐、铁丝、石子做成的小响车,D、串珠、纽扣、陀螺、扇子,E、沙球(包装带制成)F、废盒剪成的简易拼图。
4.帮孩子寻找游戏同伴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交往,家长应该鼓励、帮助孩子找居住在同楼的同伴一起玩,允许孩子相互串门,这对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交往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多一份细心,保留一份童心,投入到孩子们的世界中,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在纯洁的孩童世界里,你或许会忘却工作中的不快,去除家务事的劳累,还给你一份童真,添给你一份快乐。
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共同的关爱中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都能在游戏中变得更加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成功教育所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每周周末两天双休,父母应该放下工作放下应酬,与宝宝尽享亲子活动的“盛宴”,20个方案让你和孩子的每个周末都意义非常。安静蜗居篇
亲子共读
做法:选一些宝宝平时感兴趣的书,用夸张的语气给宝宝大声朗读,并适时地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宝宝回答正确了,就狠狠地表扬一下。
温馨提醒:书中自有黄金屋,培养宝宝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永远不变的硬道理。等到孩子大了,你就会发现读书的好习惯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看碟片
做法:为宝宝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DVD或者VCD,比如《海绵宝宝》、《彼得兔的世界》等,陪同宝宝一起看片,遇到片中需要互动的地方,可以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温馨提醒:丰富宝宝的储备量,同时从影碟故事中学习技巧及常识,但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别让宝宝的视力受伤害。
画画
做法:父母向宝宝谈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准备若干画笔和纸张,适当的时候用笔在纸上画,画完了让宝宝告诉父母画的是什么。温馨提醒:不要介意宝宝画了什么,只当这是一个锻炼宝宝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小游戏。
捏面团
做法:准备一些彩泥(也可以用面粉代替),父母示范着给宝宝捏些小动物、小水果,让宝宝模仿着捏。
温馨提醒:虽说玩面团是有些浪费粮食,但的确让宝宝在增强小手灵活性的同时,锻炼了想象力。如果让宝宝洗干净小手,再玩面团,那玩好的面团完全是可以食用的。
做家务
做法: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宝宝参与进来,剥毛豆、理韭菜等,同时不要忘了适时地给予宝宝夸张的表扬。
温馨提醒:唯一让你感觉有些难受的是,原来自己真的老了,身边那个小小的儿女居然已经会帮你做事了。这样既让宝宝认识了很多蔬菜,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增进宝宝的食欲也有很大帮助。
社区活动篇 跳呼啦圈
做法:把几个呼啦圈一字排开,父母先顺次从一个呼啦圈跳到另一个,然后引导宝宝也来调。如果只有一个呼啦圈,父母也可以示范着把呼啦圈从自己的头顶套进去,放在地上,再跳出来。
温馨提醒:一个简单的玩具变换出多种,全方位地增强宝宝身体地协调性。当然,这也是父母自己减肥的好办法。踢皮球
做法:父母和宝宝相距三五米面对面站立,先由父母把球踢给宝宝,让宝宝用同样的方式把球踢给父母。随着宝宝“技艺”的提高,和宝宝的距离可逐渐拉大,难度可适当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
温馨提醒:能锻炼宝宝“击中”目标的准确性,锻炼快速反应能力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运动。
坐轿子
做法:父母俩分别双手交叉搭在一起做一个轿子,宝宝脚伸进爸爸妈妈手臂环成的圆圈里,坐在手腕上就像坐在轿子里面。
温馨提醒:首先锻炼宝宝的空间感和平衡能力。再则,手拉手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有一丝久违的甜蜜呢。
抓小鱼
做法:父母面对面双手对握成拱桥状,让宝宝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一起列队从拱桥下经过,一边走一边唱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快快抓住他,父母立即把拱桥放平,抓住正在经过拱桥的“小鱼”。如此反复。
温馨提醒:天伦之乐当然不能忘记长辈,同时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
放风筝
做法:带上风筝,找一片篮球场大小的空旷之地,父母示范宝宝放飞风筝,如果宝宝会跑了,也可以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小风筝,让他体会下放风筝的感觉。
温馨提醒:一只高高在上的风筝可以让你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对于宝宝,则有助于锻炼手、腕、肘、臀、腰、腿等各部位的互相配合,使全身得到锻炼。
走进社会篇
闲逛商场、超市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到商场超市去走走,记得随时给宝宝介绍商品和特殊的标志,也可以在购物的时候有意识的锻炼宝宝数数和简单的计算。
温馨提醒:帮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品,培养宝宝的数字观念,但是一定要记得,不要因此买回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友情串门
做法:在同一个社会,找些年龄相仿的宝宝,提前打过招呼后,父母就可以带着宝宝到小朋友家去串门,当然,一定要记得带些小玩具和小礼品。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通过分享玩具和互赠小礼品了解一些简单的社交尝试和技巧。
体验农家生活
做法:父母带宝宝去城郊的一些农家,陪同宝宝一起采摘水果,蔬菜,参观水车等农具。稍大些的宝宝,也可以去军营,参观打靶场等。
温馨提醒: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一定会喜欢上农家的氛围,这有助于拓宽宝宝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给宝宝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看一场儿童剧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或者去剧场看一场儿童剧。内容题材要适合宝宝年龄。
温馨提醒:宝宝不一定能够完全看懂、听懂,但是经常感受剧场气氛,对培养宝宝的耐性和沉静气质很有帮助。另外要提醒的是,电影院并不适合太小的宝宝。
亲近自然篇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做法:带宝宝去远离都市的自然空间里,让宝宝听听自然界鸟的声音,风的声音、甚至雨的声音……也可模仿这些声音,并让宝宝学,比比谁学的更逼真。
温馨提醒:自然界声音纯净、自然而且真实,对净化宝宝的听力很有好处,而且在模仿发声比赛中激发了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
去植物园
做法:可以去植物园或是郊外观察动植物,父母要在陪同宝宝观摩的同时,注意为宝宝讲解动植物的特点,也可以预先参考有关资料或者现场听解说员讲解。
温馨提醒:观察真实的动物比平时看画册形象很多,也有助于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建立素材库。
饲养小动物
做法:选择些比较容易养活而且温驯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蚕宝宝、小蝌蚪等,父母要记得提醒宝宝给小动物喂食了,并观察小动物每天有什么新的变化。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宝宝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性格,建立良好的责任感。最后不要忘记把养大的蝌蚪放生。
种植花草
做法:父母不妨在院子或阳台上种些简单的植物,如:绿豆芽;每天带宝宝观察豆芽生长的情形,并把市场上买来的豆芽拿来比较,告诉宝宝有哪些不同。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培养耐心,更因此感受生命成长的独特魅力。
观察云的变化
做法:云有各种不同变换的造型,父母可以引导宝宝这朵云又像什么,也可以告诉宝宝云的来由等。同样的内容还可以是沙的变化,水的变化……
温馨提醒:最佳的姿势就是和宝宝躺在草坪上,发挥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口语表达的能力。
寻找小蚂蚁
做法:带宝宝去公园里,如果看到蚂蚁,父母可以引导宝宝看蚂蚁的走路线路,在蚂蚁洞口放个米粒,引导宝宝观察观察蚂蚁运米粒的场景,并适时地介绍给宝宝蚂蚁的生活情形。
温馨提醒:不错,即使是小小的蚂蚁也是一种生命,不能随意践踏,帮助宝宝建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右脑的储存量是左脑的1万倍,而右脑的记忆潜能是左脑的100万倍。但是现实生活中95%的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5%,其余的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而右脑在3岁以前就极其发达了。
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知道,宝宝的右脑潜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而0~6岁正是开发宝宝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及时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宝宝右脑的发育,那您的宝宝将会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为您介绍促进0~6岁宝宝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0~3岁的宝宝:右脑开发启蒙期
游戏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缓的古典音乐,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做身体的动觉训练:头颈运动(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环),腿部运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爸爸妈妈边为宝宝做操,边看着宝宝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1岁的宝宝。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由右脑指挥,右侧部位的活动由左脑指挥。所以,爸爸妈妈经常帮助宝宝做运动,不仅能提高宝宝身体机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宝宝空间的概念,促进右脑的发育。
游戏二:跳跳舞
玩法:在古典音乐的背景中,爸爸妈妈带领宝宝根据音乐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这个游戏适合任何年龄的宝宝,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当听到某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时,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模仿弹奏该乐器的动作。如:听小提琴曲时模仿拉琴的样子,听到钢琴曲时,左、右手模仿按琴键的姿势。也可以让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提示: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开发有很大作用,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宝宝能做出许多优美和谐的动作,起到了促进右脑思维及活跃右脑功能的作用。
游戏三:像什么
玩法:让宝宝面对一面没有过多视觉刺激的墙。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图画卡片或积木等,从宝宝的左耳后方进入他的左眼视野。问宝宝:“你看这个像什么呀?”让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回答问题。注意:一定不要问“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得到单一答案,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半至3岁的宝宝玩。想象力训练可以给右脑细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宝宝不厌烦,就可以经常和他玩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如:在晴朗的天气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躺在草地上观察天上的云朵,启发他将不同形状的云朵看成动物、仙女、天使等。千万不要小看宝宝充满好奇的探究活动,或是傻气十足“胡思乱想”,因为这些正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
游戏四:找朋友
玩法:摊开几张字母卡片,让宝宝将两张相同的字母卡配对。如果宝宝把外形相近的两个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妈妈可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形象地指出它们的区别。如:在解释字母B时可将其描绘成宝宝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释为爷爷的一根手杖。
提示:这个配对游戏适合1岁半左右的宝宝。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逐渐将配对游戏发展为“归类游戏”。如:请2岁左右的宝宝将不同姿势的同一种动物的图片配成一对;请2岁半的宝宝将图片或实物中的水果、饼干等分类。
游戏五: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运动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需要宝宝控制自己小手的动作,对空间距离做出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宝宝的右脑开发。
游戏六: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宝宝,您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训练感官的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这是一则通过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的游戏,可以促进右脑的发展。
游戏七:猜一猜我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八:石头、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宝宝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全过程都用左手完成。谁赢得多,玩具就归谁。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至3岁的宝宝玩。多用左手可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因此可让宝宝多用左手来画画、抓玩具、搭积木、串木珠…… 3~6岁的宝宝:右脑开发黄金期
游戏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妈妈双脚分开当球门,爸爸、宝宝轮流左脚来射门,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宝宝高出10~20厘米处,请宝宝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积累到一定的数字奖励一张贴纸。
玩法四:宝宝按照指令左右脚配合拨动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保龄球,地上摆好4~8个绒毛玩具,爸爸、妈妈和宝宝比赛,左手对准目标滚动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为胜。
提示:这种球类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四肢运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
游戏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宝宝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宝宝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宝宝,爸爸妈妈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给宝宝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宝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宝贝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
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而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记忆训练游戏。游戏五: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幅虚线图,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也可以让宝贝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宝贝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游戏六: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宝宝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宝宝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宝宝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七: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宝宝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宝宝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宝宝的右脑很有帮助。
游戏八:左右不一样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励宝宝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
玩法三: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提示:这种不对称动作的游戏适合5岁以上的宝宝玩。宝宝在按指令做不对称动作的时候,左右大脑会不断地受刺激,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温馨小贴士:
游戏刺激游戏是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宝宝特别喜欢。只有在游戏中宝宝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采用各类游戏的形式对宝宝进行开发右脑的训练。
综合刺激视觉、听觉和语言的“综合刺激”特别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爸爸妈妈可以在1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给宝宝看恐龙、鲜花等图案,其间穿插儿歌、外语、故事等语言刺激。因为宝宝难以对长时间的相同刺激保持兴趣,所以“综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单元,如每次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
新鲜刺激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让宝宝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宝宝上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为宝宝选择的书本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因为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绘画刺激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绘画也是提高宝贝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右脑对曲线的感受更明显,可以和宝贝多做这方面的游戏。曲线拓描和联想,是比较有趣和容易实行的绘画方式。
第三篇: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幼儿家庭游戏的指导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孩子以游戏为生命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娱乐活动,可是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是他们的真正生活。因为他们不象成人那样有工作,他们整天在玩。甚至吃饭、睡觉时也在玩。游戏就是他们的王国。
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为什么呢?因为游戏开心。学前期儿童能走会说,因此好奇好动是他们的主要特征。许多新鲜事他们都想试一试,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只有在游戏中他们的好奇心各种欲望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如:在角色游戏中,抱个娃娃可以当妈妈,拿只小勺喂孩子吃饭;拿张椅子当汽车,自己可以是司机;拿把玩具枪可以玩好人坏人的游戏;办个小超市,自己可以当总经理。尽管游戏是假的,但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却又是真的。现实生活中他不可能做到的,在游戏中却都能办到。游戏能带给孩子们极大的欢乐。所以,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同成人的工作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2.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孩子爱玩对他们的成长是好还是不好?应该支持还是制止?不少家长轻视孩子的游戏。认为游戏是“瞎白相”、“没出息”、“不求上进”,还说好孩子是不玩的。经常以功课压孩子,这些看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他们把孩子的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不明白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因为游戏无压力,没有负担,孩子是在进行他最高兴、最感兴趣的活动,因而学习效果最好。例如:玩计算游戏,孩子学会了数数、运算;玩娃娃家,孩子学会了交往,学到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游戏锻炼了孩子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并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孩子在游戏中成长的事例很多。19世纪德国天才儿童卡尔威特。他出生时先天条件比一般孩子差,人们都认为他呆、傻、是个没有希望的孩子。然而威特的父亲没有放弃对他的早期教育,而是设计了许多开发智力的游戏,让他尽情地在游戏中接受早期教育,使他9岁就成了大学生。美国的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学习威特的教学法来教育自己的女儿维尼,也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小维尼3岁就会写诗,4岁会写剧本,5岁出诗集。这位教授后来写了一本书,书中说:“我对女儿的教育都是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如:为了训练孩子五官的功能,设计了“七音钟”(听觉)、“颜色竞赛”(视觉)、“留神看”(注意)、“蒙眼猜物”(触觉)等游戏。为了培养维尼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数,她常和女儿玩数豆、数纽扣、数吃完的瓜子壳等游戏,玩“商店游戏”学习计量,这些游戏使维尼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使维尼顺利地从算术一直学习到几何、代数,维尼玩的语言游戏就更多了。斯特娜夫人认为对孩子的游戏不能放任不管。“父母应高兴地跟孩子一起玩,以便通过游戏促进他们身体发育和智力品德的发展。”因此,家长们要尽可能地去充当孩子的伙伴,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们提供、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语言、动手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等幼年时期的游戏,可以发现游戏中闪烁着幼儿智慧的火花。在游戏中孕育着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如航天科学家斯姆兰格力,小时候喜欢玩飞鸟的游戏,在游戏中他希望自己像鸟一样在蓝天飞翔,他长大后进行航天研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喜欢玩各种机械玩具,生物学家达尔文,他从小喜欢玩狗、玩昆虫,校长曾训斥他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玩意儿上,他后来说:“不!那时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创造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的著名动画片艺术家万鸣从小喜欢和母亲玩手影游戏,他常被墙上晃动耳朵的兔子、汪汪叫的小狗迷住了,形态逼真的手影游戏培养了他对动画艺术的兴趣。由于他们童年时代所萌发的兴趣爱好得到了父母成人的发掘和合理的引导,才使他们成了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
以上事例都说明了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说:“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游戏作为教育手段引起世界上各国的关注。如美国的“游戏班”、澳大利亚电视节目中的“游戏学校”、美国的一所“超常儿童幼儿园”是以幼儿智力需要而建立的各种游戏室的活动为教育的基本形式。我国也非常重视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我们的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都有许多幼儿游戏的节目如:《开心娃娃》、《欢乐蹦蹦跳》、《三七二十一》等,都有各类的智力游戏、亲子游戏等,充分显示了大家对幼儿游戏的重视。在国家教委制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规程》中要求幼儿园保证孩子游戏时间,创设游戏条件,开设各种游戏室,如图书室、科学实验室、文体室、美工室、结构室等等。希望家长们也来重视幼儿的游戏,为孩子购买必要的玩具,带孩子去公园、运动场游玩,和孩子一起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使你的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幸福地成长。
二、家庭游戏的种类
3—6岁孩子玩的游戏是丰富多样的,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性游戏,另一类是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指那些按孩子们的意愿,由他们自编、自玩、自由发挥、自己创造、自由结伴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孩子们处于主动而积极的状态,游戏就是他们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因而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那么,创造性游戏一般有哪几种呢? 1.角色游戏
所谓角色游戏,就是让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某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主题有情节的游戏。如孩子扮演解放军、拿根竹棒玩打仗游戏;扮演医生看病,玩小医院的游戏,扮演司机、警察,玩交通方面的游戏;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玩娃娃家的游戏等等。(还有邮局、理发店、超市、工厂、电视台„„)这种游戏是3—6岁孩子所特有的。这是由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从3岁开始出现,5岁得到发展,6岁进入高潮,7岁以后,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假的不感兴趣,而转入到真正的学习兴趣中,所以,7岁开始入小学是最佳年龄。
角色游戏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劳动、学习。在游戏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人们行为规范的知识,学习与人交往。角色游戏使他们的品德、智力、体力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2.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
它是指运用结构玩具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如:搭积木、插塑、拼图、穿珠、螺丝构造等等。这类游戏对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有特殊的效用。因为孩子在搭建构造的过程中,可以任意想象,自由建构,他们通过手、眼、脑一致协调操作会变得更聪明、灵活。结构游戏活动也将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关于物体结构的知识和艺术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耐心、仔细、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好品德、好习惯,为他们今后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表演游戏
这是孩子通过扮演自己所熟悉的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电视、电影等文艺作品中的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有“故事表演”,如“白雪公主”,孩子们按故事中的人物,扮演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并按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还有观看电视节目后的“即兴表演”、“时装表演”等,又如一部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孩子们会扮演剧中的人物,按剧中情节进行表演;还有木偶表演、影子戏表演等等。这一类游戏,不仅对孩子的创造力有促进作用,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水平。那么,有规则的游戏又有哪些呢? 1.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是通过让孩子们看看、听听、闻闻、尝尝、摆摆、放放、找找、猜猜、讲讲等过程中进行的。智力游戏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1)利用专门的玩具、自然材料、日常生活用品等来进行的游戏。如:插塑、结构玩具、茶具、量杯等等,根据不同的材料制订不同的规则,开展不同的玩法,由简单向复杂过渡。(出示部分玩具,演示介绍玩法)
(2)利用各种图片拼图进行的游戏。如地图拼板、六面图、及各种拼图(出示介绍玩法)还有日常用品及工具车辆等图片进行游戏。最简单的拼图是利用家里的废旧盒子,把它剪成几块也可以玩拼图游戏,这些拼图的内容,可随孩子年龄增长,知识的丰富而不断加深内容。(演示)(3)利用语言来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猜谜、接词、说相反话、听录音故事等等。这种游戏对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4)各种竞赛性智力游戏。如棋类(有五子棋、象棋、陆战棋、跳棋等)牌类游戏,按颜色、图形、数字排队,比大小、接小龙、算24等等,还有配对卡、接龙卡等。这种游戏不但能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孩子从小敢于拼搏,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意志品质。2.体育游戏 这是以发展幼儿体力和基本动作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游戏。如以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动作为内容编排的游戏。这种游戏一般都具有竞赛性,有胜负之分,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如“猫捉老鼠”、“滚球入门”等,在玩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亲子之情。3.音乐游戏
这是一种在音乐或歌曲的伴奏下,以音乐活动为主的游戏。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又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如“捕鱼”、“乒乒乓”等,孩子们可以边唱边玩。以上游戏每一家庭都能创造条件让孩子玩耍,但在家庭中孩子更喜欢玩创造性游戏。家长们一定要给予支持,切不可横加指责。
三、家庭游戏的指导
不少家长认为,玩耍又不是上课,让孩子自己去玩,还要什么一本正经的指导。因此,在家庭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游戏并不关注。但是要知道,活动量过大的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危险的玩法会威胁孩子的生命与安全,内容不好的游戏会造成错误的观念和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孩子一直玩同一种游戏也会影响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孩子的游戏活动需要成人的关注和指导。指导孩子游戏也是一门教育艺术,各位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孩子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
游戏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是指给孩子游戏的时间、地点、玩具、材料和游戏的同伴。
每个父母都应该允许孩子有自由游戏的时间,放手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玩他们喜欢的游戏,使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人。目前,孩子回到家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任不管,让他去或电视一开,万事大结;另一种是要求孩子画画、弹琴、写字、做算术,写不好重写,画不好重画,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这样的孩子到了小学也会表现出被动的学习,社会交往能力极差。所以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自由游戏的时间。放学后、晚饭后都是孩子极好的游戏时间,还应充分利用好节假日,父母要尽量抽空和孩子们一起玩。
孩子游戏总要占有一定的地方,如果不给安排好,就会出现房间里到处乱跑、乱翻,弄得乱七八糟,受到父母责怪。其实,这不能怪孩子,他不懂,就认为整个房间都是游戏的场所,而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玩,哪些地方不可以去玩。如电视机旁、热水瓶、灶头旁、有电线插头的地方,不宜作为游戏的环境。孩子们最好的游戏的地方是阳台(封闭的),其次是孩子的小房间,或在大厅里用凳子围个地方,提醒孩子玩好了要把玩具等物品整理好。开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家庭游戏的开展还必须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材料。因为玩具是孩子游戏的工具,也是孩子学习的启蒙教科书。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对玩具的依赖性越强烈,因此,家长们要舍得为孩子买些必要的玩具。
那么,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玩具、材料,进行怎样的指导呢? 1.给孩子选配玩具时要三看:
一看孩子的年龄,(如1岁左右的孩子,可买些摇铃之类的、有声响的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玩具;2—3岁的孩子可买些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和操作简单的拼图等;4—5岁的孩子可买些有一定操作难度的结构类积木和角色游戏的所需物品等;6岁的孩子可提供些需要化费一定时间,集中精力去完成的,富有挑战性的玩具,如智力拼图、探索性玩具等等。)二看各种玩具的功能、特点和教育作用。
玩具要有可玩性,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它的经久耐用,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三看孩子的兴趣、需要。
买玩具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要和孩子商量、讨论,尽量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2.怎样向孩子提供玩具
每当买一种新玩具,先要告诉孩子玩具的名称、元件、材料。和孩子一起讨论玩法,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想出新的玩法。如果当这件玩具孩子不要玩的时候,父母要把这件玩具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玩,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提供自制玩具和材料
那时一种很好的玩具,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如旧挂历、旧包装盒、牙膏壳、瓶盖等等经过孩子们自己制作,玩起来更有劲。
出示自制玩具介绍:A、流星火箭(夹子、布条制成),B、用糖果盒做成的汽车,C、用易拉罐、铁丝、石子做成的小响车,D、串珠、纽扣、陀螺、扇子,E、沙球(包装带制成)F、废盒剪成的简易拼图。4.帮孩子寻找游戏同伴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交往,家长应该鼓励、帮助孩子找居住在同楼的同伴一起玩,允许孩子相互串门,这对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交往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多一份细心,保留一份童心,投入到孩子们的世界中,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在纯洁的孩童世界里,你或许会忘却工作中的不快,去除家务事的劳累,还给你一份童真,添给你一份快乐。
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共同的关爱中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都能在游戏中变得更加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成功教育所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每周周末两天双休,父母应该放下工作放下应酬,与宝宝尽享亲子活动的“盛宴”,20个方案让你和孩子的每个周末都意义非常。安静蜗居篇
亲子共读
做法:选一些宝宝平时感兴趣的书,用夸张的语气给宝宝大声朗读,并适时地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宝宝回答正确了,就狠狠地表扬一下。
温馨提醒:书中自有黄金屋,培养宝宝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永远不变的硬道理。等到孩子大了,你就会发现读书的好习惯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看碟片
做法:为宝宝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DVD或者VCD,比如《海绵宝宝》、《彼得兔的世界》等,陪同宝宝一起看片,遇到片中需要互动的地方,可以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温馨提醒:丰富宝宝的储备量,同时从影碟故事中学习技巧及常识,但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别让宝宝的视力受伤害。
画画
做法:父母向宝宝谈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准备若干画笔和纸张,适当的时候用笔在纸上画,画完了让宝宝告诉父母画的是什么。
温馨提醒:不要介意宝宝画了什么,只当这是一个锻炼宝宝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小游戏。
捏面团
做法:准备一些彩泥(也可以用面粉代替),父母示范着给宝宝捏些小动物、小水果,让宝宝模仿着捏。
温馨提醒:虽说玩面团是有些浪费粮食,但的确让宝宝在增强小手灵活性的同时,锻炼了想象力。如果让宝宝洗干净小手,再玩面团,那玩好的面团完全是可以食用的。
做家务 做法: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宝宝参与进来,剥毛豆、理韭菜等,同时不要忘了适时地给予宝宝夸张的表扬。
温馨提醒:唯一让你感觉有些难受的是,原来自己真的老了,身边那个小小的儿女居然已经会帮你做事了。这样既让宝宝认识了很多蔬菜,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增进宝宝的食欲也有很大帮助。
社区活动篇 跳呼啦圈
做法:把几个呼啦圈一字排开,父母先顺次从一个呼啦圈跳到另一个,然后引导宝宝也来调。如果只有一个呼啦圈,父母也可以示范着把呼啦圈从自己的头顶套进去,放在地上,再跳出来。
温馨提醒:一个简单的玩具变换出多种,全方位地增强宝宝身体地协调性。当然,这也是父母自己减肥的好办法。踢皮球
做法:父母和宝宝相距三五米面对面站立,先由父母把球踢给宝宝,让宝宝用同样的方式把球踢给父母。随着宝宝“技艺”的提高,和宝宝的距离可逐渐拉大,难度可适当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
温馨提醒:能锻炼宝宝“击中”目标的准确性,锻炼快速反应能力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运动。
坐轿子
做法:父母俩分别双手交叉搭在一起做一个轿子,宝宝脚伸进爸爸妈妈手臂环成的圆圈里,坐在手腕上就像坐在轿子里面。
温馨提醒:首先锻炼宝宝的空间感和平衡能力。再则,手拉手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有一丝久违的甜蜜呢。
抓小鱼
做法:父母面对面双手对握成拱桥状,让宝宝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一起列队从拱桥下经过,一边走一边唱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快快抓住他,父母立即把拱桥放平,抓住正在经过拱桥的“小鱼”。如此反复。
温馨提醒:天伦之乐当然不能忘记长辈,同时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
放风筝
做法:带上风筝,找一片篮球场大小的空旷之地,父母示范宝宝放飞风筝,如果宝宝会跑了,也可以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小风筝,让他体会下放风筝的感觉。
温馨提醒:一只高高在上的风筝可以让你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对于宝宝,则有助于锻炼手、腕、肘、臀、腰、腿等各部位的互相配合,使全身得到锻炼。
走进社会篇
闲逛商场、超市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到商场超市去走走,记得随时给宝宝介绍商品和特殊的标志,也可以在购物的时候有意识的锻炼宝宝数数和简单的计算。
温馨提醒:帮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品,培养宝宝的数字观念,但是一定要记得,不要因此买回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友情串门
做法:在同一个社会,找些年龄相仿的宝宝,提前打过招呼后,父母就可以带着宝宝到小朋友家去串门,当然,一定要记得带些小玩具和小礼品。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通过分享玩具和互赠小礼品了解一些简单的社交尝试和技巧。
体验农家生活
做法:父母带宝宝去城郊的一些农家,陪同宝宝一起采摘水果,蔬菜,参观水车等农具。稍大些的宝宝,也可以去军营,参观打靶场等。
温馨提醒: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一定会喜欢上农家的氛围,这有助于拓宽宝宝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给宝宝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看一场儿童剧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或者去剧场看一场儿童剧。内容题材要适合宝宝年龄。
温馨提醒:宝宝不一定能够完全看懂、听懂,但是经常感受剧场气氛,对培养宝宝的耐性和沉静气质很有帮助。另外要提醒的是,电影院并不适合太小的宝宝。
亲近自然篇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做法:带宝宝去远离都市的自然空间里,让宝宝听听自然界鸟的声音,风的声音、甚至雨的声音……也可模仿这些声音,并让宝宝学,比比谁学的更逼真。
温馨提醒:自然界声音纯净、自然而且真实,对净化宝宝的听力很有好处,而且在模仿发声比赛中激发了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
去植物园
做法:可以去植物园或是郊外观察动植物,父母要在陪同宝宝观摩的同时,注意为宝宝讲解动植物的特点,也可以预先参考有关资料或者现场听解说员讲解。
温馨提醒:观察真实的动物比平时看画册形象很多,也有助于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建立素材库。
饲养小动物
做法:选择些比较容易养活而且温驯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蚕宝宝、小蝌蚪等,父母要记得提醒宝宝给小动物喂食了,并观察小动物每天有什么新的变化。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宝宝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性格,建立良好的责任感。最后不要忘记把养大的蝌蚪放生。
种植花草
做法:父母不妨在院子或阳台上种些简单的植物,如:绿豆芽;每天带宝宝观察豆芽生长的情形,并把市场上买来的豆芽拿来比较,告诉宝宝有哪些不同。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培养耐心,更因此感受生命成长的独特魅力。
观察云的变化
做法:云有各种不同变换的造型,父母可以引导宝宝这朵云又像什么,也可以告诉宝宝云的来由等。同样的内容还可以是沙的变化,水的变化……
温馨提醒:最佳的姿势就是和宝宝躺在草坪上,发挥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口语表达的能力。
寻找小蚂蚁
做法:带宝宝去公园里,如果看到蚂蚁,父母可以引导宝宝看蚂蚁的走路线路,在蚂蚁洞口放个米粒,引导宝宝观察观察蚂蚁运米粒的场景,并适时地介绍给宝宝蚂蚁的生活情形。
温馨提醒:不错,即使是小小的蚂蚁也是一种生命,不能随意践踏,帮助宝宝建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右脑的储存量是左脑的1万倍,而右脑的记忆潜能是左脑的100万倍。但是现实生活中95%的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5%,其余的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而右脑在3岁以前就极其发达了。
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知道,宝宝的右脑潜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而0~6岁正是开发宝宝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及时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宝宝右脑的发育,那您的宝宝将会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为您介绍促进0~6岁宝宝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0~3岁的宝宝:右脑开发启蒙期
游戏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缓的古典音乐,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做身体的动觉训练:头颈运动(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环),腿部运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爸爸妈妈边为宝宝做操,边看着宝宝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1岁的宝宝。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由右脑指挥,右侧部位的活动由左脑指挥。所以,爸爸妈妈经常帮助宝宝做运动,不仅能提高宝宝身体机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宝宝空间的概念,促进右脑的发育。
游戏二:跳跳舞
玩法:在古典音乐的背景中,爸爸妈妈带领宝宝根据音乐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这个游戏适合任何年龄的宝宝,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当听到某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时,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模仿弹奏该乐器的动作。如:听小提琴曲时模仿拉琴的样子,听到钢琴曲时,左、右手模仿按琴键的姿势。也可以让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提示: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开发有很大作用,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宝宝能做出许多优美和谐的动作,起到了促进右脑思维及活跃右脑功能的作用。
游戏三:像什么
玩法:让宝宝面对一面没有过多视觉刺激的墙。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图画卡片或积木等,从宝宝的左耳后方进入他的左眼视野。问宝宝:“你看这个像什么呀?”让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回答问题。注意:一定不要问“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得到单一答案,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半至3岁的宝宝玩。想象力训练可以给右脑细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宝宝不厌烦,就可以经常和他玩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如:在晴朗的天气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躺在草地上观察天上的云朵,启发他将不同形状的云朵看成动物、仙女、天使等。千万不要小看宝宝充满好奇的探究活动,或是傻气十足“胡思乱想”,因为这些正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
游戏四:找朋友
玩法:摊开几张字母卡片,让宝宝将两张相同的字母卡配对。如果宝宝把外形相近的两个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妈妈可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形象地指出它们的区别。如:在解释字母B时可将其描绘成宝宝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释为爷爷的一根手杖。
提示:这个配对游戏适合1岁半左右的宝宝。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逐渐将配对游戏发展为“归类游戏”。如:请2岁左右的宝宝将不同姿势的同一种动物的图片配成一对;请2岁半的宝宝将图片或实物中的水果、饼干等分类。
游戏五: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运动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需要宝宝控制自己小手的动作,对空间距离做出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宝宝的右脑开发。
游戏六: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宝宝,您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训练感官的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这是一则通过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的游戏,可以促进右脑的发展。
游戏七:猜一猜我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八:石头、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宝宝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全过程都用左手完成。谁赢得多,玩具就归谁。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至3岁的宝宝玩。多用左手可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因此可让宝宝多用左手来画画、抓玩具、搭积木、串木珠…… 3~6岁的宝宝:右脑开发黄金期
游戏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妈妈双脚分开当球门,爸爸、宝宝轮流左脚来射门,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宝宝高出10~20厘米处,请宝宝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积累到一定的数字奖励一张贴纸。
玩法四:宝宝按照指令左右脚配合拨动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摆好4~8个绒毛玩具,爸爸、妈妈和宝宝比赛,左手对准目标滚动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为胜。
提示:这种球类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四肢运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
游戏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宝宝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宝宝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宝宝,爸爸妈妈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给宝宝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宝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宝贝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
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而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记忆训练游戏。游戏五: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幅虚线图,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也可以让宝贝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宝贝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游戏六: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宝宝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宝宝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宝宝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七: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宝宝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宝宝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宝宝的右脑很有帮助。
游戏八:左右不一样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励宝宝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
玩法三: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提示:这种不对称动作的游戏适合5岁以上的宝宝玩。宝宝在按指令做不对称动作的时候,左右大脑会不断地受刺激,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温馨小贴士:
游戏刺激游戏是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宝宝特别喜欢。只有在游戏中宝宝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采用各类游戏的形式对宝宝进行开发右脑的训练。
综合刺激视觉、听觉和语言的“综合刺激”特别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爸爸妈妈可以在1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给宝宝看恐龙、鲜花等图案,其间穿插儿歌、外语、故事等语言刺激。因为宝宝难以对长时间的相同刺激保持兴趣,所以“综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单元,如每次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
新鲜刺激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让宝宝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宝宝上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为宝宝选择的书本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因为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绘画刺激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绘画也是提高宝贝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右脑对曲线的感受更明显,可以和宝贝多做这方面的游戏。曲线拓描和联想,是比较有趣和容易实行的绘画方式。
第四篇:试析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家庭指导策略
试析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家庭指导策略
何呈祥
内容提要:面对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面对严峻的教育现状本文从幼儿的早期教育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提出幼儿期以语言为符号系统的阅读活动对孩子的语言、智力、心理、个性更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错过良机会对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的习惯养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幼儿早期以阅读绘本为主、家长如何选购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倡导亲子共阅读四个方面阐明了如何进行幼儿早期家庭阅读的实践活动。关键词:早期阅读;家庭指导;阅读绘本;亲子阅读。
一、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而“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学会阅读,就会练就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可见,早期阅读不仅能较早地发展幼儿的智能,更能丰富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也即高尔基所言的“鼓舞智慧和心灵”,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如果忽视孩子掌握语言的意义,我们就失去了对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基本侧面的认识。如果我们把学龄前时期仅仅看作是身体和情感的发展时期,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语言之谜呢?正是这种对语言能力发展的忽视和对情感发展的过分强调,决定了过去40年教育理论的主调。在3-6岁之间,所有正常的幼儿没有明显的努力,也不需要正式的帮助,就完成了对符号系统的掌握;而我们的教育理论家却认为这些孩子只能用手指画画和玩音乐游戏。由于未能理解幼儿发育的智力方面,教育理论家不自觉地阻碍了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步。由于未能意识到幼儿具有寻求知识的动力和能力,教育家们也延误了新的改进了的教育方法的发展。这种教育哲学危害最大的后果,就 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251.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2.是认为对幼儿不该教授阅读这一观点。在所有教育院校里,都在宣扬这一概念,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这是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
然而由于我们家、园开展幼儿阅读活动认识深度不够,重视高度不强,这块“高地”也很容易就被抢占,很多错误观念很有市场,由于国情、教育体制等多重因素家长普遍以“有用”为上,在各省市陆续出台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政策通知后,以往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带有严重小学化倾向的学前班相继被取消。随后,小学教育开始向幼儿园渗透。家长将认识多少字、学会什么技能、掌握多少知识等认知的东西作为评价孩子学习好与坏,幼儿园质量高与低的标准,使幼儿园为适应社会市场生存需求,而提前进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因而带有了较浓厚的功利色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引语。然而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给幼儿增添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还有一种错误观点:家长认为孩子不认字,等上了小学再开展阅读活动也不迟。这里首先我们要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概念问题进行澄清,教育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认知活动。
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小孩是在野地里长大的,其中20个为猛兽所抚育:5个是熊、1个是豹、14个是狼哺育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狼孩”。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 颈 长嚎。一个狼孩叫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 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随后大量科学家实验证明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言语的发展可能有一个关键期(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要重新改变,非常困难)。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 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津格对野生儿的研究证明:“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儿童大脑结构、机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习语言、发展智力、形成个性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家庭社会的培养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儿童后来的心理的发展前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错失良机,对儿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野生儿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不会讲话,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们进一步说,幼儿期以语言为符号系统的阅读活动对孩子的语言、智力、心理、个性更好的发展可以算是最佳的途径和重要手段。而我们的幼儿园、学校教育在孩子阅读方面还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在面对严峻现状与现实的压力,特别是科学育儿的规律时,幼儿早期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 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郭淑琴,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们必须抢占这个“先机”,抢占这个“高地”,我们必须做好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有了兴趣与习惯,就不怕现在中小学生出现的“无需可读”、“无书可读”、“无时可读”了,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就享受惯了精神大餐,自然不会因挤不出时间和身边书少而受到影响。因此当然我们也很乐观的看到一些教育人、教育机构做的努力与实践,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深受我国幼教界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家庭教育、幼儿园工作乃至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历史使命。
以上大费笔墨,无非是提高共识,认清严峻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早期阅读有一个应有的高度,高度决定执行力,我们相信以下论述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才更有意义。
幼儿早期家庭阅读的实践活动
(一)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始终认为,阅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途径。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家庭的阅读环境是不能缺少的。这种阅读环境包括:一是家庭的藏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儿童的家庭,必须有藏书。“为了教育儿童,书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的帮助,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二是读书的氛围。家长的读书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家里的藏书,不是摆设,“我们希望父母在把这些著作反复阅读之后,再转交到儿子和女的手里”。苏霍姆林斯基的结论是:“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同上)因此他非常重视家庭藏书和家长读书的示范作用。他说:“一个家庭没有书,没有图书角,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任何影响,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样的家庭环境却会使孩子变蠢,并限制他的智力发展,这样学校就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采取某种措施来弥补家庭精神兴趣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建立和丰富家庭图书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之所以必要,不仅因为孩子们应有可读之书,而且因为家长们也需要读书。须知,对于孩子们来说,家长们的精神兴趣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儿童的阅读。”
(二)幼儿早期阅读以绘本为主。人的脑细胞有140亿个之多,刚出生的婴儿却犹如白纸状态,一些科研报告证明,0——3岁脑细胞将互相缠结,而外部的色彩、形状、颜色、语言是很好的刺激源。所以对于婴幼儿(0——3岁)在早期阅读来说,不是阅读的内容本身而是在于图书所展示的颜色、状态、文字的音韵、节 教育部基教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27.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34.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1.奏等,给予宝宝脑部的良性刺激。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不少专业人士都认为,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国内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等多年来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经典绘本,认为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绘本:主要是指儿童图画故事书—— 一种专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图书。其大致可区分成故事性、知识性、无字书、玩具书、自制书、立体书、歌谣类等。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它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要求是按照不同阶段儿童的特质和需要而形成的。我们选购的幼儿读物要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是否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显得十分关键。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促进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英国BookStart阅读研究中心2005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1—3岁婴儿期的语言习得机会有近50%出现在图画书阅读中。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而图画书的图画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画面连贯,非常适于幼儿学习。通过绘本阅读还可以有效地扩大幼儿生活领域,丰富学习经验,提供美感教育,培养积极的态度和情绪情感,发展想像思维能力等。
(三)家长如何选购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呢?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幼儿园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善于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最为合适的绘本,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首先我们建议是利用网络了解此方面信息更便捷更全面。如当当网、卓越网等图书网站都有很专业的幼儿读物推荐,特别是已成为经典获得国际大奖的幼儿绘本读物可以说是璀璨繁星,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选购幼儿绘本。其次向家长们推荐一些国内外儿童阅读推广人的项目:首先是《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不是写给孩子的书,是写给大人的书,写给父母、老师、图书管理员等关心孩子阅读品质的大人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安妮塔·西尔维也是专家,一位童书专家。她读过12.5万种童书,从中遴选出来100本最好的书,推荐给大人,希望大人也能读读,然后推荐给孩子,因为她觉得“如果我们在小时候错过了这些书,或许我们就永远地错过了这些书”。其次如还有联合国科教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国内知名阅读推广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他参与了建设读书社会,推广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的《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小书房创始人漪然的《小书房五年精选集 幼儿卷》及网站小书房儿童文学网;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南方分级阅读专家、有台湾“花婆婆”之称的方素珍,她有“花婆婆方素珍绘本学苑”博客等一批幼儿阅读推广人都可以在网路上搜索找到。他们的项目既有著名儿童绘本的推荐,又有对家长指导孩子阅读的理念、方法的指导。总之我们家长不可忽视网络媒体的此方面资源。
(四)我们力推亲子共阅读。亲子之情是世界任何情感所不能比拟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任何爱不可代替的,心理学家主张孩子在幼儿期间是不能离开亲情的关爱的,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精神要素,情感不是说教,是一种体验,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或忙于事业或怕麻烦,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送,休息日去看一看,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失去情感的满足,会使孩子变得人性焦虑。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死亡的教育,所以父母必须舍得花时间,陪孩子游戏、陪孩子读书,为孩子建立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而亲子阅读活动不仅是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的一把钥匙,更是促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在幼儿阅读的启蒙阶段,念书给孩子听,听、看结合,整体感知绘本故事内容是我们家长的重要职责与功课。松居直说:“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透过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说完了。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这就是书。书里清楚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亲子之间交换的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在亲子阅读中,需要再次强调培养孩子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满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带来一生的幸福。松居直说: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且一本图画书愈有趣,它的内容愈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或是长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家长的急功近利都是有“根据”的,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地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结果,图画书反而变成了虐待孩子的刑具。请父母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图画书的真正用途,和孩子一同发觉图画书的趣味”。同时,大人应该顺着孩子的思绪,不要企图左右他或对他说教,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发现乐趣。我们认为这是幼儿体会图画书乐趣的最好方法。孩子如果打心里喜欢,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睡前阅读是最佳时机,幼儿在睡前的浅睡眠最容易进行无意识的记忆,睡前的阅读时机一定要把握。
在幼儿阅读的启蒙阶段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延伸阅读活动。在亲子交流游戏中父母家庭成员扮演绘本故事里的角色参与故事的表演,使孩子与父母的情感牵连在一起,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博大的爱以及阅读的快乐。
随着幼儿亲子阅读的开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在已读过的绘本书中慢慢转向字与图的独立阅读,在独立阅读中幼儿就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自共读图画书[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3.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自共读图画书[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8.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自共读图画书[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73.会逐渐形成自己探知阅读绘本的快乐体验,为不久的将来打开人类浩瀚灿烂的精神文化宝库锻造了一把金钥匙。终身的阅读生活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和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2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郭淑琴 ,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6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自共读图画书[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7.
第五篇: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指导幼儿家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研究
安星幼儿园 王懿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能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又是终身性的内容。对学龄前儿童实施音乐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推崇。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了学习各种乐器,带领孩子参加唱歌、舞蹈技能的比赛,以为这才是真正培养了孩子音乐素质,但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音乐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盲目随意的。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因此,学会欣赏音乐便是培养这一切音乐素质的基础。因为欣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为各年龄段的、终生性的、广泛的、社会性的最为方便普及可行的形式。然而,在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充斥人们生活的今天,经常听到孩子们哼唱的也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很难听到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小调,地方戏剧,而孩子们更是对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长此下去,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将濒临流失的危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便是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们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是具有民族意义。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我们与家长配合,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收集、欣赏等活动,旨在拓宽幼儿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理解力,培养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有力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幼儿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二.研究中主要问题的研究:
(一)主要的概念界定: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民间音乐:指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本课题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族器乐。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家庭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在家庭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民族民间音乐,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对幼儿开展音乐欣赏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明,都有保护并发扬本民族文明的趋向。匈
牙利音乐家柯达伊也在上世纪初提出立足于发展匈牙利本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只有在民间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音乐传统。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歌唱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一说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承认。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圆满地构建了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已有部分幼儿园开始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活动,如北京秀园幼儿园致力于幼儿民族音乐艺术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上海浦东新区东沟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展的“京剧国粹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接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等,然而在家长方面却有所欠缺,现在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民间乐器增多了,然而在培养孩子对民乐的欣赏能力方法不够重视,且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也缺乏相关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无法开展指导。因此,我们打算通过对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研究,来发动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从民间收集一些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地方小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家园互动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进而达到家园一致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收集整理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及开展情况,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便于寻找相应的指导策略。
2.注重家庭为教育个体的主体作用,突出幼儿园作为指导客体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开展各种家园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3.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家长进行远程家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手段,对家长亲子音乐欣赏活动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家长对民族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活动意义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活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2.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对概念进行界定,了解国内外家庭民族音乐欣赏的研究现状,加以研究分析使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采用实践指导、个案分析、网络互动等一系列指导策略,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并通过各种活动调整指导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家庭音乐教育质量的目的。
4.经验总结法:通过座谈会、家园报等形式,了解并总结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指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获得的经验,并通过报告的形式给予展示。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必然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领域中,家长更重视的是对幼儿音乐技能培养,而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特别是民族音乐欣赏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空白。然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音乐文化是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的,就象母语总能最直接地表达思想,贴近感情一样,对于华夏子孙来说,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的民族音乐在增强民族感情是最贴切最直接的。因此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便成为培养孩子音乐素质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呢,成为了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探讨的问题。
因此,此研究的开展,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时空界限,并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研究,了解需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家长从理论上还是赞成对孩子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熏陶,认为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流失,甚至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学习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等。然而,在实践操作上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培养孩子民乐欣赏能力方面。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家长其本身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民乐相关知识了解,而生活的环境中也没有民乐欣赏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无法找到相关的系统性、权威性的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和教材。因此,家长迫切需要在教育理论上去武装自己,同时希望能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民乐欣赏能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及特征,寻找适合的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方法。家长对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上的需求,促使我们教师首先要在这两方面学习与提高,通过翻阅文献、查找资料,我们了解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与特征,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从中筛选了一些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民乐欣赏的氛围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此外,亲子民乐欣赏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效果的,因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家长主动、创造性的参与亲子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家园互动,来促进幼儿民乐欣赏能力提高的目的。五.分析与讨论:
(一)家园互动,创设良好民乐欣赏的环境,为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需要用耳朵听,用心灵去感受,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音乐欣赏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组织、指导、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我园在园领导的支持、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配合下,共同创设适合民乐欣赏环境的活动。首先,由园方提供了一间教室作为民乐欣赏室,定期向家长开放。在民乐欣赏室里,分类放置了各种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唢呐、大鼓等等,供幼儿在吹、弹、拉、唱的操作过程中了解这些乐器的特点、感受它所发出的声音,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感受这些乐器在民乐曲中所起的作用、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收集适合幼儿欣赏的相关的民乐磁带、DVD碟片、软件、童谣歌词等等,通过电视、电脑、DVD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幼儿欣赏,借助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画面形象来帮助孩子理解这些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由于这些环境创设活动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的,使得家长在创设家庭中的民乐欣赏环境的过程中有了模仿对象,也保障了家庭民乐欣赏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技能。
然而,一切活动是为了提高孩子民乐欣赏能力这一最终目的上,因此,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成为我们这个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志愿者,结合社区力量,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民乐欣赏活动。
1.讲座、家长会: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知道音乐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素质教育,因此也极为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则将歌舞、乐器等技能性训练当作音乐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音乐知识讲座,帮助家长科学的认识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了解到只有当孩子学会认识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御音乐,进入音乐天地,而欣赏音乐则是一切音乐素质培养活动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民间音乐就象母语一样最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贴进我们的情感,因此民乐欣赏对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半日活动开放: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认为音乐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方法和模式可以借鉴,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则虚无缥缈,无从入手。为此,我们通过半日活动开放来帮助家长了解并掌握一些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如区域活动中音乐角的设置、早操律动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展示等等,使家长在活动中观察并了解教师是如何指导孩子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并尝试运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3.家园联系栏与星愿报: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要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有具体操作的技能,仅仅靠家长和教师来园离园这短短的交流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家园互动的效果,我们将家园联系栏和星愿报作为亲子民乐欣赏双向互动的载体,通过他们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交流先进的教育经验。在这里,我们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向家长约稿,请家长志愿者做报纸主编,共同探讨在民乐欣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使大家在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的参与教育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由家长中来,也更能吸引家长的目光、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
4.亲子活动:幼儿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得以实施的。因此,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如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器乐演奏会、亲子民间歌舞表演等等,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体会教育效果,提高自身音乐欣赏的能力。
六.调整与反思: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民间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极其包含的内容,并且开始运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从而使家园互动、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薄弱之处,如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些家长讲起理论知识与教育方法上来是头头是道,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其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却与其所说的并不相同,又如在指导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问题,对家长提出的有关民乐知识不能很好的给予应答,能供家长选择并且模仿实施的案例还不够多,致使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因此如何帮助家长重视幼儿民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做到言行一致,如何提高教师音乐素养和指导能力,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是我们今后将要继续进行研究的工作。
总之,家园互动,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需要,它帮助家长在自身音乐素养提高的基础上,了解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了各种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将幼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加强了家园教育之间合作性,更好的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