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

时间:2019-05-12 03:0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

第一篇: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

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许多人对这个话不赞同,认为做家长的没有错,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孩子需要,吃太多的苦也心甘情愿。特别有些从农村出来的人到了城里,为了给孩子以后一个好的环境,不惜身体,拼命挣钱。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更别说陪孩子一起成长了。和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听话,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不然你这一辈子就会象你老子一样出苦力了。

还有的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就行了,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有,别人学画画,钢琴,也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学,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认为我给你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你就有义务给我们搞好学习。如果孩子学习好,就唯学习是从,不注意品德方面的培养。结果造就了特别自私的孩子。如果学习不好,要么打骂,要么就放弃努力,心里想反正我们给你挣了这么多钱,够你花一辈子了,我也不需要你学习好,只要你不给我惹事就行了。采取听之任之的做法。

还有父母很关心孩子,从孩子一出生就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生怕孩子受一点苦。在学习上也每天要过问,做作业要陪,孩子每天做什么都由大人安排。这样的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权。没有主见,思维能力也差。尢其在做要思考的题时就不会做,不会思考了。

还有父母因为感情或金钱上出现问题,两人争吵,都想让孩子觉得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让孩子的是非观产生混乱,更有家长用孩子做筹码,和对方讲条件。

还有许多许多,真是举不胜举。其实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他们都以他们认为正确实际是错误的方式去爱孩子。结果造成孩子并不领情,反而认为没有家庭的温暖,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有了问题只会想到去找同学,朋友,根本不会去向大人求助。这样造成了许多孩子在青春期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人生也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那么说了这么多,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孩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商智商都发展良好的人呢?这要从孩子的生长的自然规律来找答案了。我为什么说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呢?因为孩子一出生就象一张白纸,怎么画出好画全靠画画的人了。这个人如果不具备好的画功,画出来的自然不是好画。好画需要好画师,孩子自然也需要好父母了。孩子生下来后成长,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官来吸收大量的知识。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感觉,等等。所以孩子的学习是要通过具体的东西才能学会的,而不是让孩子坐在那里看书来学会的。当然看书也能学不少知识。但是要想让幼儿学得快,必须通过感官去学习。何况只有通感官学习的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们要记住了:幼儿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去学习的。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变得爱学习,就必须提起他的兴趣。如果强迫学习,短期内也许有成效,但长期无疑是拔苗助长。可以平时在屋里给孩子布置好的学习环境,这包括孩子房间的布置,学习用品的充足,各种的幼儿读物。晚上的诵读儿童读物等。不要强迫他去学习,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会自己注意这些东西,会自己看,自己接触。孩子画了画,读了书,写了好的作文,要真心的欣赏,给予赞扬,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再有告诉孩子学习的用处,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让他知道不仅孩子要学习,大人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许多孩子不想学习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天天去上学,有什么用处他们不知道。所以想长大想成为大人,那样就可以自由了。那样的孩子就是家长平时管得太紧,孩子没有一点自由造成的。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光是坐在那儿听老师讲或做作业那才是学习。凡是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学习。

在这里我想大声的说:我们中国现在的孩子是最苦的孩子!他们太可怜了,他们需要爱,需要友谊,需要玩耍,需要理解,需要。。。。,需要太多的东西。他们就象是一个个小老头,小老太,从生下来就要学习,有写不完的作业,抄不完的题。玩对他们来说是太奢华的东西。就这还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们会说:“他们现在是多好的条件,我们原来是很差的条件,条件好了就应该比我们强!”他们只想让孩子在幼年就出人头地。可是他们忘了他们的童年是在河边玩水,在和伙伴们嬉戏中度过的。这就象是奴隶一旦成了主子,会比新主子坏许多一样。请原谅我的不恰当的比喻,但是我实在是为中国的孩子难过。

我来告诉你们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他们首先需要一个很稳定的家庭,有相爱的爸爸妈妈。请注意,父母不和的家庭孩子的性格是有缺陷的。第二,他们需要父母能和他们一起成长,能在爱的关注下成长。第三,他们象我们大人一样需要朋友,朋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第四,他们需要父母能真正尊重孩子,能听取他们的意见,还有他们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些家庭的决定他们也有权参与。每五,父母不要去给他们设计人生,他们需要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希望父母能成为他们永远的精神依靠。我相信如果家给了他们这么多以后,他们打死也不会去学坏,不会去犯罪,不会让父母伤心的。正是因为家庭没有给他们爱,他们才去外面寻找爱,哪怕是错误的爱他们也会抓住不放。今天看了当代中学生的种种行为以后,我的心很疼。孩子有什么错,他们只是一群孩子。如果家长放弃了教育的权利,那么家长就会后悔一辈子。不管家长将来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只要你的孩子成了社会弃儿,你都会感到痛苦,你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去全力教育孩子,现在想哪怕放弃自己的事业也要去教育孩子。但是您的孩子不会重去成长一次,所以我们只有一次机会,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拼了全力我们也要当个好父亲,好母亲。这样当你的孩子成为参天大树时,你会觉得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多么的值得!

梅子于2008年3月8日23:29勉县家中

第二篇:没有不对的孩子 读后感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是知心姐姐卢勤所著的一本涉及学校、社会、主要是家庭教育的书。作者近距离地接触孩子,近距离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呼声,探索分析他们的心理形成和变化过程,书里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在惊讶感慨之余也有一些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对自己家庭教育的思索,还有对人生对教育的意义的重新认识。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最新的图画。每一个健健康康降临到人世,天真无邪可爱活泼的孩子何曾不是一张白纸呢?然而,遗憾的是,家长、老师在这张白纸上描绘了什么呢?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的时候,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时,太多的家长和老师给予孩子的不是帮助,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责难和失望,这些孩子早早被刻上“呆,笨,傻”的红字,早早被划入另册,早早被判为失败者,早早开始承受失败的痛苦和由此而来的歧视,早早地成为被老师和家长抛弃的最孤独最痛苦的人。

遇到李老师的这些问题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真正理解孩子,真正理解教育的睿智的李老师,然而还有太多的孩子仍然生活在痛苦中,每天战战兢兢的生活在自卑和成人的责难中。

这里摘录李老师的两段话: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心灵雕琢的过程,如果孩子的心灵雕琢得丑陋不堪,那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却不是孩子的过错。”

“在学校里,老师不只是授业者,不是学生精神和肉体的驾驭者,他们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真诚,是平等是信心和希望。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

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长

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某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惨剧已经不可挽回,这桩悲剧产生的根源却值得人们深思。

知心姐姐卢勤采访了徐力,通过孩子的叙述,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声音,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因果。从小一直到案发前,徐力时时生活在父母的监视之下,感觉十分压抑。母亲与孩子的交流之限于学习,儿子只能进步稍有退步便会招来母亲的辱骂和毒打。在“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下,徐母对儿子的爱扭曲成了监视

和压迫,使儿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在同学面前没了面子,人格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高压之下,孩子没了被尊重的感觉,极度的压抑和愤恨在突发的事件中失去理智地爆发了出来,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爱你没商量”地把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超重”的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过早过多地品尝生活的负重和竞争的惨烈。

虽然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但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渴望独立地去体验生活,所以聪明的家长要理解尊重和相信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独立健康的发展,父母的任务是在孩子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鼓励给予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心底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德国诗人海涅说:“。。。即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到的可能是跳蚤。”不切合实际地逼着孩子成为“人上人”,也许落得的就是收获“跳蚤”的下场。

教育真的不是一位老师,一对家长,一户家庭的事情,书中列举的那些令人痛心的悲剧,是整个社会所导演的。可喜的是极少部分的孩子得到了书中专家的特殊教育和培养,给予了一般人所没有的环境和条件,他们改变了,进步了,专家们也就成功了。但是这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了的。我们的老师需要提高。我们的家长需要提高,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

第三篇:聪明妈妈不对孩子说的9句话

本文由www.xiexiebang.com提供

聪明妈妈不对孩子说的9句话

生活中,父母与孩子几乎每天都在沟通,可令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时候是频繁地进行“沟”,但实际效果却往往是没“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些错误,很多父母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屡屡犯之。有些话,聪明的妈妈绝不会说,你知道是什么吗?

1、“宝贝,你太聪明了!”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2、“傻瓜,没有用的东西!”

本文由www.xiexiebang.com提供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为“笨蛋”,在平常之中赏识你的孩子,翘起你的大拇指,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压。

3、“住嘴!我说不行就不行!”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

4、“别的本事没有,玩起来可以当世界冠军!”

父母切忌说一些嘲笑讽刺的话,这样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而且会损害亲子关系。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渐渐疏远父母。要知道,最大的惩罚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您一句讽刺嘲弄的话,比打在孩子身上还更让他难过!

5、“宝贝,没关系,不疼的。”

本文由www.xiexiebang.com提供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有时候善意的欺骗,不如直接说出后果,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6、“我是大人,我可以做,但是你不可以!”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态度会使孩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么还打人?”一边不让孩子说脏话,一边却满口粗话的教训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身教胜于言传,教训孩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吧!

7、“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

本文由www.xiexiebang.com提供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

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8、“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停止空洞的说教 尊重是最好的办法 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 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9、“人家小丽怎么就能考满分,你怎么就只考这么几分?”

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不可以用一把标尺衡量。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可随意涂抹。别让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言语,正面积极的去教育孩子。

本文由www.xiexiebang.com提供

网址:www.xiexiebang.com,QQ:2234490584,QQ群号:90316559

第四篇:聪明妈妈决不对孩子做的10件事情

聪明妈妈决不对孩子做的10件事情

1.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2.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3.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4.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5.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6.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有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7.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8.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9.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10.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第五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但是,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追悔莫急的失误。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实践。

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院落中、楼道里,见到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训子”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训”是为人之父的特权,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训”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身教胜于言教” “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所以,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

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

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3个博士,而是其在贫困中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缺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

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做人,往往只看重如何使之做所谓“有用”的人这一点点内容,就像军阀混战年月里的那些大权在握的老粗,唯在如何网络和造就好使的炮灰上下功夫,从来不懂得去关心一下下属的其它更重要的方面与需求,这种家长仅仅在知识和技能上促使子女使劲用功,根本不会在品质和性格方面主动施加影响和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实在跟战场上的炮灰没什么两样,对谁日后也都无足轻重,根本配不上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翁。

须知: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备终生不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自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连其自身生命将来都要去任人随意摆布的炮灰或缺乏灵魂的机械人。那种背离现代文明被成批生产出来的“螺丝钉”,事实上等同于毫无独立思想、没有创造才能的行尸走肉,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自身的家庭美满幸福十分不利,只对准备不负责任使用和拧紧他们的“螺丝刀”有利。而且这样的反面不幸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例存在着,重智轻德害死人了。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小记者马宇歌,是一名网上一搜,不见重名的品学兼优小学生,名扬四海,享誉国内外。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她的爸爸马弘毅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马弘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无论分内分外之事,凡是对社会有益的,马弘毅都很关心,兢兢业业忘我无私。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朝这方面努力。有一次,宇歌在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受了重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连5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来看她。她多么希望同学来看她,和自己说说话呀。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告诉女儿:“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而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父亲的谆谆教诲,那意境、那胸怀多么宽广啊!

马弘毅的“德”的教育,在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看来,是“中看不中吃”的,实则不然。不少人都以为21世纪面临的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可是恰在此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了21世纪人们面临的“首先是道德和伦理的挑战”。这个提法是以在全球的广泛调查结果为依据的,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一流专家总结分析为结论。并且现代西方教育家,还从另一角度,也已发现美德对人事业成功的直接影响:

1、你为别人有所奉献,别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你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使你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2、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豁达乐观。因为他们考虑自己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比较少,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很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3、乐于助人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们从帮助别人得到的回报中,也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成就感是人生努力的重要推进剂。像马弘毅那样,真正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并非是舍近求远的成才之道,而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马宇歌的情况后来如何呢?有心的家长不妨到网上去搜搜这个学生的名字,看看有关她的一系列特别是最近的成长实况介绍,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顿然有悟的。网上只有一个人叫“马宇歌”,没有重名者,非常好找。建议同时也搜搜“马弘毅”,顺便了解一下他的系统教育思想。千万不要忽视马弘毅的德育教育,他里面不含一丝当前种种时髦的腐败性的政治说教成份。可以说,马弘毅创造了我们时代家庭教育,情商培养不次于智商培养的最成功案例,且资料完整,亲切感人如在身旁。他的教育理念跨越了意识形态的愚昧藩篱,远离开任何害人的政治偏见,显得很平实、很可靠、很伟大、很成功、很难得、很有生命力。

三、促孩子素质全面发展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生长中既需要水分,也需要土壤、阳光、和养料。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都应依据教育方针,全面培养青少年一代,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正处于21世纪,孩子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全的人格,更健壮的体魄。更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需要从小就加以培养。

张弛,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国籍博士生,年仅22岁。他的成长和培养,是普通人可望且可及的。他的父亲张明山谈到对儿子的家庭教育时,一连说了几个“要”和“不要”:“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就不管了。要配合培养,不要让孩子一味依赖父母的指导,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

因此,他在实践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A、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B、孩子学习情感的培养

C、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及爱心的培养D、独立意识的培养 E、与孩子平等沟通、“面与面”的交流F、对孩子实行积极暗示

G、适时适度夸奖和欣赏孩子H、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I、培养自信;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吃苦精神、刻苦学习

J、家校实施教育一致

该家庭的实践经验和结果证明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一句话:“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而情商等因素占80%”

四、还自由和空间给孩子

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保护这种求知欲并培养其创造力。就需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和选择的空间。

教育家认为,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干预,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求知欲,而且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他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响。

一位成功的家长说得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小小的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广阔的天地里去。

(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独立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的家庭教育观念颇具特色。“我让他自由”这是蔡志忠父亲的“家教之道”他15岁那年,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只是一句“那就去吧”将蔡志忠终身前途的大事就决定了。当别人问他怎么放心儿子弃学离家时,他说:“对儿子的行为其实一直都很注意,知道他的兴趣和天分,所以,我给他自由。” 蔡志忠父亲言行,促进了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试看众多孩子到了入大学时,还要父母陪同,甚至铺床叠被,也要父母代劳,家教优劣的差异,岂不明显可见?

(二)创设宽松的家庭氛围

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著名作家石湾,她认为:子女成才关键在自己。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培养女儿的自立、自尊意识上,把女儿当作朋友来看待,在同等地位上与女儿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和选择,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的要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诗外”的功夫营造了宽松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许多时候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和支持,从而坚定了对自己选择的自信,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钻研,并能创造性的把它做好。兴趣能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生活,使他们对世界、对明天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许多孩子借助个人爱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起很强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送智慧和耐心给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的天赋、兴趣和个性,人类的多种能力中,他总有一种或几种较强,也会有一种或几种较弱。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其长处是能施以“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教育,但这种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细心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发现其特长和特短,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许多家长正是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结果使孩子走上了成才之路。

六、造快乐和自信给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单亲家庭的教育无疑比正常家庭有着更大的难度。因为家庭的破裂往往会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带来程度不同的冲击和伤害。但是,这样的家庭中也有许多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这靠的是父(母)非凡的理性、克制和对孩子的爱。他(她)把痛苦和难堪留给了自己,努力把更多的快乐和自信送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正常的生活空间,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1999年的南京市“十佳家长”陆剑瑾,她的家教就是一个值得单亲家庭进行成功家教学习的例子。家庭的破裂给4岁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块不易抹去的阴影。在儿子幼稚的脸上流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和忧郁。于是,她下定决心转变儿子,使儿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充满信心的学习和生活。她首先从转变自己开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收起了脆弱和悲伤,只让儿子感受到灿烂的笑脸和鼓励的目光。针对孩子在校情况,和老师一起及时对孩子鼓励,及时纠正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多多参与各项活动,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了肯定,赢得了自信(我不比其他小朋友差),得到了胜利的喜悦的成功,她成功了。

陆剑瑾家教成功的事实告诉每一个单亲家庭:当家庭解体的事实到来时,大人不管有何种感受,都不能忘记做父母的责任,要帮助孩子尽快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要以良好的心态去感染、教育孩子,使他能够自信地生活、学习,去灿烂的迎接明天。

家庭教育如何取得成功,不能靠简单的模仿,因为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台机器,他们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兴趣、爱好,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素质、具有不同条件的家长,要因地制宜、因才(子女)施教,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走弯路,才不会出现了追悔莫急的偏差与失误,才能够令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下载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得有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孩子没有自信心?家长要这样培养!

    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可见自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孩子没有自信心,家长知道要怎么培养吗?下面小编来和大家一起探讨~1、接受自己家长可以通......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看图写话5篇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看图写话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长期以来让学生最感头疼的事。小学低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看图写话是......

    0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0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今天我选择了读郭红梅老师的《教育孩子》这本书,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放下成人的架子,给......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精选多篇)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次成功的毕业典礼启示 湖北省秭归县就畹溪镇幼儿园 王 琼 人们都说老师难当,幼儿教师更是如此,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更难了。......

    家长陪孩子上画课记心得

    上画画课记照照已经快4岁了,到现在只是上着创意宝贝的课,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以手工为主,基本就是玩。照照挺喜欢,尤其是最近开始上沙雕课,自己动手做城堡,非常投入。爷爷送过几......

    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市编教材讲座2:不能忽略对孩子责任心等重要品德的培养 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当今时代,做父母的都希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60、70后都在当心85、90、 00后的孩子没有责任心。......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只有不会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只有不会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是我第二次读《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了,记得第一次是在2007年,刚参加工作,那时,并不能读懂其精髓。直至今日,重新翻......

    如何让家长高兴的给孩子报名-----专业话术

    如何让家长高兴的给孩子报名-----专业话术 拒绝一、孩子太小不想学,或太小了。 1、 小孩子不想吃饭,爸妈就真的听从小孩子不用吃饭了,好了,让他饿吧!小孩子不吃东西怎么会快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