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粗心习惯的改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是“小马虎”,做作业或考试时,经常出现诸如抄错题目、看错要求、漏答试题等低层次错误。的确,孩子粗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让家长感到十分头疼。
那么,这样的“小马虎”是否无药可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就克服孩子粗心的话题给家长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引导孩子做事、做作业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要通过孩子过去的实例来分析“马虎”造成的危害。让孩子学会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方法,家长可以在孩子做题前先让其说出题目要求,从而提高其审题的准确率。此外,家长不要事事包办,要让孩子做完作业后先自己检查一遍,然后再帮其检查。
其次,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警醒和自我监督。家长可让孩子抄录诸如“坚决消灭错别字”之类自我提醒的句子,并且放在孩子常见的地方或贴在作业本首页上,这对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颇为有效。
其三,家长不要动辄批评孩子。家长常常以粗心为由责备孩子,容易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令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不能粗心”之类的心理要求上,这样反而更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出现更多“粗心”的错误。
其四,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建议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房间等,以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品质。
其五,注意从生活细节上抓起。家长大多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因而往往只关注孩子学习上的粗心现象。其实,粗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过程中往往也是很粗心的。所以,家长要对孩子在各个方面的粗心现象进行全面监督,及时予以提醒和教育。此外,也可以辅之家庭比赛等方式进行引导,比如“谁的饭碗洗得最干净”等。通过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的教育与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作风后,学习上的粗心现象也会随之克服。
最后,家长要注意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长常常指责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因此,帮助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评论 | 32
第二篇:如何改正学生粗心的坏毛病
如何改正学生粗心的坏毛病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 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 许 霖)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 王雅宜)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11岁男孩母亲 刘颖)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13岁女孩母亲 沈 菁)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7岁男孩母亲 金晓华)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最近有网友问自己的孩子太过粗心大意,打也不起作用,问怎么办。
其实粗心大意的孩子很多的,但是又各有不同。比如有的是写作业时粗心,考试时反而不粗心了。还有的孩子是带东西粗心,学习不粗心。也有的孩子是在学习上粗心,在自己喜欢的玩具上不粗心,当然也有什么事情都粗心的。
不管是那种情况,家长都会很着急,我非常理解当父母的心情。网友说为了这个也打过孩子,还有的网友说,在14岁以后不要打,14岁以前应该打,呵呵,把打当成是严格管教。其实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大有人在啊。
在心理学中有一门课程叫行为矫正。其实打,是行为矫正中的一个方法。既是惩罚中的一个具体的做法。且是一个有负面效应的做法。
许多家长都打过孩子,尤其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以棍头出孝子为教育方法的。可是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打孩子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挨打的孩子一般是当时就告饶:“我不敢了!我改!……”
可是结果呢?正像网友写的那样,过了两天还是那样子。
那么怎么才能根治孩子的粗心大意呢?
我想我们还是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但是不是运用惩罚,而是运用正强化的方法。因为正强化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强化什么是关键,我们为了孩子粗心打孩子,我们一遍一遍地说他粗心……,其实是在强化他的粗心啊(等于在提醒他要粗心,因为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说:“以后不要在这样粗心大意了!”潜意识接受了粗心大意,而那些以后不要……潜意识是不会接受的。这个问题我在培训课讲过,听过的家长会明白。)。如果我们反过来做,在他粗心的时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你信不信?希望你试试看!
这是正强化的做法。
另外还有一点是家长要注意的,那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说,总说,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人还有一个求证的心理,自己常常犯,刚好证明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来,孩子的粗心真的就会越来越严重。
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慢慢就好了。
亲爱的网友,你说对吗?
有的网友说,不能都用赞美,有时候也得用批评……,呵呵!我在家长培训时和家长强调赞美不等于纵容!民主不等于没有权威!这个度怎么把握才是真工夫呢。
你还有什么想法,尽管敞开你的心扉和我们倾诉好了,我们非常愿意和大家共同交流。
祝你的孩子越来越细心
粗心是令多数家长头痛的毛病,不少家长想尽办法也纠正不了孩子的粗心,怎么办呢?
孩子粗心表现要重视
据了解,“粗心”在学习方面比较突出,例如:在数学方面,孩子容易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数错了数等。“粗心”往往也会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譬如:上学时忘了带做好的作业本,开门进屋后忘了把钥匙拔下来,自己的东西总是丢三落四,到用的时候满世界找也找不到等。据介绍,孩子马虎、粗心的毛病,多半是家长没有使其从小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所导致的。粗心的毛病不但要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考试,还有可能在他以后的发展上产生严重的影响。
家长引导三误区
某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提出,看待孩子粗心,家长的认知上尚有误区。
误区一:孩子学习主观上不认真。
其实,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他学习不努力,而是他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孩子的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影响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这部分孩子说他们粗心,他们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没达到。
误区二: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与生活习惯不可分,那些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粗心。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
误区三:家长任意惩罚。
比如:抄十遍书、每天做50道口算题等,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达。
孩子学习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在学习成绩出现差异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经常误解孩子,认为他贪玩,心思不在学习上等。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学习的信心,虽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学习,其实心早就飞了。
培养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名老师在搜狐教育社区介绍了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他说,由于很多家庭都是“四二一”式的,孩子的生活能力很差,责任心不强,导致其做事粗心马虎,对此可采用两种方式。首先,培养其生活有序。不少孩子做完作业后不整理,东西乱丢,所以应要求孩子学会有序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要多做。可以设置记事本,记下每月家长对其在家自立能力的评价,并时常在班内开展评比活动,比比谁整理东西最快,谁一个月没有一次丢三落四的现象。
其次,训练其多做细活,培养其耐心、责任心。老师和家长可以一起训练学生写相近字,看谁能完全写对,比如“日”与“曰”、“斑”与“班”、“已”与“己”等,引导孩子注意笔画的区别,点与捺的区别等等;鼓励家长多让孩子做洗碗、整理衣柜等细活。对孩子要鼓励,有进步时就表扬,让他看到希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不要什么事都是家长大包大揽。家长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
第三篇:如何改掉粗心的习惯
1、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恨
在做练习的时候,一道题没有做出正确的结果,通常会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完全是由于不会。
另外一种情况是,经常有的孩子在做题时多个0;或者少写单位了;或者小数点的位置错了;或者上边一行是23,换了行以后就32;或者把一个字写错了„„总之,不是由于不会而导致的错误(您和孩子要想想到底有多少类这种粗心的现象)。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在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看到一道题目不会做,往往批评和指责更严厉一些,“你是怎么搞的,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来?!”
而要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丢分现象,则常会用相对缓和的口气说:“唉,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这样这样,你不就做对了吗?”“下回要注意啊!”
殊不知,在对待这两种不同的现象上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孩子放松了对“粗心”的警惕,忽视了对“粗心”的分析,削弱了对“粗心”危害的认识。卢梭有句话很精辟:“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
一个概念,从无知到有知的改变是很容易的,而一种“粗心”的现象却是可以经常不断重复发生的。从这个对比可以很好地看出,哪一个危害更大。列宁曾说过:“无知比偏见离真理更近一些。”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套用这句话说:“无知比粗心更容易获得真理。”不怕“无知”,因为不会的可以学会,不懂的可以学懂,而“粗心”就可怕了,因为孩子们以为“粗心”不是“无知”,所以就一次再一次毫无顾忌地草率地“粗心”,也就一次再一次痛苦地做错,从而浪费许多时间,丧失了许多可能的机会。
所以粗心比无知还可怕,更糟糕。粗心是由于对粗心的无知造成的。
2、粗心会养成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好改变了由于对“粗心”的忽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惯性,而自己还是不能清醒地认识。
许多同学都曾经经历这样的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自以为这次考试成绩应该不错,可结果又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问题,虽然只是“粗心”而已,但不理想的结果往往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会认为自己再用功,学习成绩也不可能得到提高。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会逐渐遭到了打击,对学习就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试想,“缺乏斗志”怎么可能成功?所以“粗心”一旦形成惯性,变成习惯,就再也不好改变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大家都太熟悉了。为什么有的人从小到大,还总爱丢钥匙、钱包。只要仔细留意,但凡事业有成的人,哪个做事不是严谨细致,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人,也是“粗中有细”。
古希腊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那么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是习惯!那么“习惯”又是如何养成的呢?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
这就是教育家为什么会强调的一点——“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这句话的原因!
所以“粗心”很容易成长为一种习惯,如果不幸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3、粗心不是缺点,是错误!!
家长在聊起或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说:我的孩子最大缺点就是粗心„„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每件事情都会有不足,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因为有不足,这个世界才会进步,人也一样。有时候,人的缺点在某些时候是缺陷,有时候可能就是优点,所以我们常说:个性无好坏。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爱发脾气,这应该算是缺点,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忍受,甚至可以原谅这个缺点的,但发了脾气就去打人,这就是错误了。而这样的错误是应该被追究的,是需要被改正的。
大家可以容易发现“缺点”和“错误”的区别,但由于它们常常很相似,我们往往会把它们混淆,经常把“错误”当“缺点”。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我们思想里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粗心”的属性认识不清,才会造成了我们对“粗心”的忽视,对“粗心”的宽容,甚至对“粗心”的放纵。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粗心”这个问题,如果在思想上没有足够、正确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粗心”的问题是解决不好的,它会像幽灵一样随时出现,会销蚀本已拥有的成就,更会妨碍将可能获得的成就。
当然,解决“粗心”的主要办法是在检查,据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20天。看了这句话,我想您一定有信心也有决心来根除坏习惯,建立好习惯吧!对于您和孩子来说,只有没有经过启发和提高的认识,但没有什么习惯是克服不了的。
改掉粗心的毛病
1、做题的时候要冷静,切记浮躁
2、检查的时候尽量用不同的方法去做题
3、自己每犯一次马虎毛病,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毛病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常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并不是自己不会,如果连自己会的都要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认真、不负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业的,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克服它,让我学习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要战胜它。
4、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克服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
5、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每一道题,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要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的毛病。
粗心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不搬掉这块顽石,孩子就不能前进,更谈不上成才,而且是孩子今后做事失败的导火线。因此,从孩子小时候抓起,从小事做起,使孩子远离粗心,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
态度篇:正确对待孩子粗心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我的孩子很聪明,可就是考试的时候容易粗心丢分”或者“孩子平时总是丢三落四,粗心马虎,什么事情我都不放心让他自己做”等等。由此可见,粗心是个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犯过粗心马虎的错误。对待粗心,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有客观正确的态度。
1.孩子粗心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并非罪不可赦。
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粗心,千万不要急躁。与其一味责备、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倒不如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很多时候的粗心是基础不牢固造成的,家长要认识到并帮助孩子牢固掌握知识,最好不要拿马虎作为借口帮孩子开脱。
对于相当数量的学生而言,粗心的根本原因是基础不扎实。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做起题来往往不对或不完全对。但是家长和孩子有时候意识不到这一点,学生觉得,这点我也明白、理解、听懂了,可考试还是做错了,这就是马虎。家长也会以此为原因,忽视挖掘粗心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不然,听懂不等于掌握,看似会不等于会做,只有真正掌握知识了,粗心就会避免。家长和孩子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孩子平时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不是浮于表面,这样能有效的减少粗心犯错的几率。
炉中煤老师在他的一篇博文中很严肃的指出——做粗心不是理由,马虎就是不会!口气似乎有些绝对,但是也犀利的指出了一些问题:
我认为,马虎就是不会。没有人会给你找借口。考试不只是看你的结果,还有过程。而这个结果就是体现学习过程的最好方式。平时学习不认真,不努力的学生,他的考试结果,必然是不理想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告诉他说,因为马虎而错。马虎就是不会!
“粗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表现的虽然不是很大,但无论如何我们对“粗心”的关注都应该非常警惕和严肃。因为“粗心就是错误”,是错误就要纠正而不是给以解释!所以,我们对待“粗心”的态度应该——宁左勿右!
4、“粗心”的现象绝不是“写错字”,“抄错行”这么简单
我们前面谈到,一道题目做错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不会,二是粗心。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想了好半天没有想出来,这时候别人给了一个小小的暗示,好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还有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了考场,得,想起来了!这样的现象该算什么呢?算孩子不会吧,还有点委屈他!算会吗?可又不是!所以很多学生就对自己宽慰地说,没有好好琢磨,“粗心”了一下,所以就没有做出来。而实际上,由于对概念掌握不够精通,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不能正确解决题目,而这实际上就是不会!是学习上的“盲点”,在学习上有多少这样关键的漏洞往往会被“粗心”这个词给掩盖了。
在经历了上述的这种情况后,孩子们的反应更多的是无所谓,过去就过去了!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把“无知”当“粗心”,想想有多可怕!
5、怎么解决“粗心”?
谈了这么多关于“粗心”的危害,该想想解决的办法了!我们首先应该对“粗心”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再想对策来解决。
先看看题中的案例,如何对“粗心”的现象进行分析!
题目:10个人每小时可以栽5棵树,问10个小时可以栽多少树?
错解:设栽了X棵树。
第一种:X=10×5×10=500
第二种:X=10×5=50(棵)
第三种:X=5×10=50
正解:
解:设栽了X棵树。
X=5×10=50(棵)
答:10人10小时可以栽50棵树。
分析:
错解一:盲目地把数字都乘了起来,有时候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有时是因为根本不理解题意。
错解二:不是“10×5”而应该是“5×10”,这看起来有点挑剔,但这说明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一种良好的素质,做题不只是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是准确的思想完美的表达。
错解三:很显然,忘了写单位,这是不完整的。(网友:不是错解,因为在设的时候已经有单位,如果再加上单位,那么x=50(棵),答案就是:10人10小时可以栽50(棵)棵树。足可见作者的粗心,大家引以为戒哈)
前两种错误其实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粗心”,但也经常以“粗心”的面孔被评价(家长和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出现在这种简单的题目,似乎无碍大局,一句话似乎就纠正了,但到了学习的高级阶段后,思路可能因为这点偏差而造成失误。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同学在做题目时,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原因,虽然别人只要轻轻点拨就明白了,原因就是细节抓得不够。
但久而久之,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缺乏自信,越来越感到束手无策。关键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其实对基本的概念没有真正地深刻理解和掌握。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我曾经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学生拿到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题目时,没有多想就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做。我便说到:你再审审题吧。可学生还是会说:老师,我一看就不会啊。实际上题目并不难,但是这个学生缺乏自信去解决。而我们的家长和那些家教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做出一副很得意顺手的样子,详详细细地给学生讲解。殊不知,这样却是害了学生。
而第三种就是典型的“粗心”了,但人们往往不在意。像这样的粗心有很多种,但是这类粗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形式都比较简单,且经常会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意义的“粗心”,对于不属于“粗心”的错误我们在另外章节讨论。
关于对“粗心”现象的分析方法已经比较清楚了,接着我们该做什么呢?首先,对自己所有发生的“粗心”现象做一个总结,当然要很具体,很详细。
针对学生经常写错别字这样的“粗心”现象,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没有一个被认为是“错字大王”的学生最常出现的错别字会超过20个,再多的错字往往也是由于不熟悉导致的。
有个五年级的小孩,在他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家长对此很灰心,孩子自己也感到很没有信心。我和孩子便一起整理和统计他本子里所有的错别字,孩子本人及父母发现,总是写错的字原来才这么几个,感觉很意外,真是从来没有想到!经过对错别字做了整理,并对其中一些字做了详解,比如把“以为”会写成“已为”这种典型的粗心归类,而经常导致用错“的”、“地”、“得”的原因,更多是由于对“的”、“地”、“得”的用法并没有本质掌握造成的。在对错字进行详细耐心的罗列和分析后,一周以后,这个学生作文里的错别字就减少到只有三个,这令他和父母都很惊讶、开心,因为出现三个错别字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得和不容易!
只要对“粗心”进行完整详细地整理,这些现象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强化,学生在以后类似环境中,只要遇到这种现象,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扼制。打个比方,人人都知道在冰面上走路要很小心,因为冰上很滑。同样,遇到类似可能粗心的境遇时,就如同走路到了冰面上,也会变得小心翼翼。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许多。
其实,解决“粗心”,就像在冰上走路一样,小心即可,因为在冰上摔过跤,所以你会记得,除非冰上摔过的那一跤对你没有什么印象!只要用心一点面对“粗心”,“粗心”很快就会从你的视野消失,虽然这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出低级的错误,但是可以很好地降低由于“粗心”而产生的错误率,做题质量和学习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3.粗心不是“毛病”,而是“错误”,要立即改正,不能姑息。
虽然前面说到,很多人都会粗心,家长和老师不必过于急躁和责备。但是还须防止出现另外一种误区:有些人认为“粗心”是人人都会犯的小毛病,从而放纵和宽容这个“小毛病”。要明白,粗心就是错误,要立即纠正和改正。“毛病”和“错误”的区别就在于,“毛病”是错误的根源,这种根源往往容易被忽略,而“错误”是已导致的结果,无法改变。
所以一旦出现“粗心”的错误,就要及时总结、纠正。这样才会避免在重要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例如高考],抱憾终生。
大家可以容易发现“缺点”和“错误”的区别,但由于它们常常很相似,我们往往会把它们混淆,经常把“错误”当“缺点”。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我们思想里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粗心”的属性认识不清,才会造成了我们对“粗心”的忽视,对“粗心”的宽容,甚至对“粗心”的放纵。
“粗心就是错误”的论点或许有些偏激,但是有道理的。至于“粗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表现的不是很大,但无论如何我们对“粗心”的关注都应该非常警惕和严肃。所以,我们对待“粗心”的态度应该——宁左勿右!
4.孩子的粗心还有可能跟先天的一些身体因素有关。
先天性因素的几率虽然比较小,但也应引起家长的注意。这样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了解孩子,更科学的帮助他来解决问题。
前不久,我了解到上述马虎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马虎,而是孩子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失调造成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是大脑将感觉器官传入大脑的信息进行正确处理,再指挥行动。如果这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行动一定会出差错,看到的、听到的与做到的事两码事。
究因篇:分析粗心原因,对症下药
要帮助孩子改掉粗心,我们需要分析深层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排除前面说的一个天生的身体状况差异的因素,孩子粗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因基础知识差而出现粗心现象。
例如当孩子一看到数学文字题中有“多”字或“少”字时,就会不加思索地想到减法。而这在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要提高孩子的能力,就应要求孩子紧扣课本,反复读,读概念、读定理、读例题,在读中想,在想中悟。家长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读后感,写出读后发现的“新大陆”,这样用心去读,脑中不断储存信息,日积月累就可避免粗心。
2.因做事不专心而出现粗心现象。
平时,孩子做作业并不难,只要你告诉他错了,他不需指点就能轻而易举地改正过来,这说明他不是不懂,而是因为做作业时不专心。如果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想着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情景,或已到播放动画片时间,“人在曹营心在汉”,岂有不错之理?这时,家长应适时地讲一些历史或现实中的勤奋好学者的感人故事,以期对孩子有所启发。
3.因没有好习惯而出现粗心现象。
许多粗心的孩子,完成作业后都没有检查的习惯,只是做完了就应付了事,难见“回头望”。其实要改掉粗心的毛病,除了做事要认真外,“错题集”也是医治粗心的良药,让孩子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隔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是不是逐渐远离了粗心,另外,看看孩子的衣食住行有没有东拉西扯、不计后果的现象,这些家长都应不断督促、引导,当孩子好的习惯变成自然时,孩子就与粗心告别了。
首先,孩子的粗心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
有些同学在写作业时发觉尺子忘带了,橡皮没有了,又有点想喝水,所以总是不能安下心来,不专心造成作业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这样:
1.在写作业前把该准备的用品准备好,如笔、涂改液、尺子、演草纸等。把该做的事做完,如喝水、洗手、吃点心等,坐下写作业时就集中精力写。
2.做题时要求他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读题时,不要放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这样就可以防止做错题和漏题现象的发生。做完后要求其认真检查。当其检查后,完全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
3.家长“护犊深”孩子易粗心
孩子粗心,家长也有责任。很多家长嘴里说自己孩子依赖性强,但实际生活中却过分地保护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事都要过问。他们包揽了孩子的很多事情,让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孩子粗心,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所以大人平时不要太溺爱孩子,事事包办。要给孩子独立和自我成长的机会,比如平时,让他自己负责收拾好自己上学要带的文具、书籍、用品,如果忘带的话自己承担责任,这样,他就会养成细心有条理的习惯。
案例篇:对付粗心,妙招集锦
生活中如何应对孩子的粗心,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方法是多种多样,而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妙招1: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就要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长一再地说孩子粗心,做事慢,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习惯,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家长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上,在孩子心理就有一种自己“细心”的心理暗示。孩子小,自我意识薄弱,很在意周围的眼光,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优点上。
我们有一位博友就是通过鼓励、肯定的方法,让孩子找到自信,慢慢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我思忖再三想了个办法:降低出题的难度,有意识的“送”他全对的机会。我想让他尝到战胜粗心的喜悦之后,再一点点的增加出题的难度,孩子可能会找到自信,觉得自己也能很细心。之后几天我实施了这个计划,效果还真不错,儿子终于做到了连续五次全对,我们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妙招2:跟孩子一起找出解决方法
真正合格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粗心时,不会一味责备,而是耐心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比如这位妈妈,她在通过“侦探抓小偷”的方式让孩子找出错误后,还帮助孩子一起找解决办法,这让孩子印象深刻--
今天妈妈在我的作业里发现了两个错别字,她没有指出来,却喊我:“小侦探,快把小偷找出来吧!”我只好一个字挨一个字的找,结果发现密写成蜜,搭写成塔了。我赶快拿橡皮擦掉改了过来。
妈妈走过来问我出错的原因,我说:“太粗心了!”妈妈想了想,忽然说:“我来教你做区分卡吧!”她找了一张硬纸片,用剪刀剪成许多正方形。然后在其中一张卡片上写密—秘密,蜜—甜蜜。又在反面写下搭—搭起,塔—铁塔。
妙招3:适当装傻,巧医孩子“粗心”
大人装“傻”,亲自示范经历粗心的“恶果”,以此来引起孩子的抱怨、重视和“教育”,真是用心良苦啊,不过收效还不错呢!
早晨,为在女儿准备早餐时,我不是忘了加盐就是多搁了很多胡椒粉;周末出去游玩时,把准备好的点心落在家里,等到肚子饿时要到处找小卖部买东西;和女儿上街,故意不带钱,等她选好心爱的东西,最后不得不“忍痛”放下。
这样的事情发生数次后,女儿终于开始抱怨了,其父也在一旁帮腔:“你最近怎么这么粗心?”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粗心一两次有什么关系?”女儿一听可急了,气愤地列数我粗心的种种“恶果”„„
等女儿发泄不满后,她逐渐平静了下来,这时,我拿出她的作业,要她看看她的“粗心”。女儿一边看一边说:“我中计了,原来妈妈的‘傻’是装出来的!”
“装傻”的案例还不止一个呢!天使妈妈在跟女儿一起包饺子的时候,故意擀了个不规则的皮儿,还一再狡辩,想偷懒耍赖,结果被女儿非常认真的进行指正——“能做好就不要凑合!”是啊,很多时候,粗心就是因为“想偷懒”、“凑乎”、“不认真对待”造成的,不是吗?
“妈,看您擀的是啥呀?不合格,返工!”这是平常作业字迹不工整我常说的话,看看,言传身教体现出来了吧。
“怎么了,这也能包呀,你能说这不是一个皮儿吗?凑乎着包呗!”我赶紧像女儿作业返工时一样狡辩。
“这怎么能行啊!您能擀好呀,又不是不会,为什么要凑乎呢?重新擀!”女儿的主意正着呢。
怎么样,上面这几位家长的方法都不错吧?对您有一些启发吗?
应对孩子的粗心,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既宽容鼓励,又要认真严谨,不姑息放纵,陪伴孩子一起认真的去解决这个问题。您的用心,一定会改正孩子的粗心~
第四篇:帮三年级的孩子改正在数学上的粗心问题
帮三年级的孩子改正在数学上的粗心问题
怎样帮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杭州读者小任问儿子很粗心,比如考试时难题做对,简单的题目反而做错。我提醒他细心些,但没用。怎样才能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玻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
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玻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怎样对待磨磨蹭蹭的孩子
主持 胡 嫣
郑州读者徐雨晨问我的孩子7岁,自理能力还行,但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慢吞吞的,你急他不急。据老师反映,他在学校做作业也比别人慢。该怎样纠正呢?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们来听听家长代表的观点。
观点一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上学前,女儿做事也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我和她妈妈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观点二 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我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我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
首先我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我与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我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我们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
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儿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看到女儿的进步,我也由衷地感到了教育成功的喜悦。
观点三 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自然感受不到紧张气息。但是,孩子要长大,一个作风拖拉的人是无法在竞争社会立足的。对此,从小训练孩子主动把握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启发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他们的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家,我们也常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通过胜负交替,锻炼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灵敏度。现在,儿子适应了这种节奏和习惯,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况。我觉得适当增加些生活的紧张气息,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和独立精神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观点四 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
我家三代同堂,女儿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没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我们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这才使我痛下决心,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
锻炼才干同时我们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我们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观点五 反话正说,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激励和打动孩子。儿子好磨蹭,我的办法是反话正说。比如,有段时间,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总是磨磨蹭蹭的,到很迟才入睡,睡得晚就影响第二天的早起我急得每天骂他一顿也没用。我想到儿子很爱听好话,就试着反话正说晓明大了1岁,懂事不少用不着妈妈提醒,就上床睡觉了。话音未落,儿子立马上床钻进被窝。第二天,又是表扬将他催上床。后来,在其他事情上,我也试了几次,效果都不错,为此,我还给儿子买小玩具和自制的奖状,他非常惊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现象越来越少,做什么事情都信心十足。
观点六 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儿子由爷爷、奶奶带大,也许是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的缘故,他们对孙子没有什么动作敏捷、做事爽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磨磨蹭蹭的习惯,现在每天上学前最紧张的时候,他也快不起来,与老师取得联系后,我决定让他品尝磨蹭的后果。
早晨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催促他,由着他慢吞吞地整书包、擦皮鞋,还忙里偷闲地看奥特曼图书结果当然是迟到挨批评,回家后他很难过,我告诉他平时不迟到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在替你着急,催着你加油,现在你长大了要学会做事加快节奏。
安排好时间,如果磨蹭习惯不改,还会造成更严重后果,现在我还是不催促,任由后果教育他,他吃了苦头,也尝到了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快多了。
主持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坏习惯。
帮小学生克服粗心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玻要想克服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到粗心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C 其一,态度决定一切
有个女孩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无论家长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通过观察发现,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
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当我们建议她的妈妈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
这下我们找到了纠正这个孩子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玻。
其二,行动更重。
另外一个例子,是个很粗心的男孩,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是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们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孩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这个时候教给方法并让他付之运动比其它理论都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
其三,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另一个孩子的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心理学上有个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那我们把这个孩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孩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最近几年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
其四,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某个小学女生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那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孩子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粗心问题,连她的视力也有好转。
其五,不要暗示孩子粗心的问题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
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
其六,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苗苗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老师问她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接着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
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玻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
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其四粗心跟不熟练有关,老师讲到的知识,听懂了、理解了,但没有经过认真和一定量的练习,没有这种反复训练,遇到类似题目或变形就感觉模棱两可,那做起题来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第五篇:浅析如何帮助学生改正不做作业的习惯
浅析如何帮助学生改正不做作业的习惯
笔者认为要想帮助学生改正不做作业的习惯,首先应该了解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有哪些?只有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才好采取措施去帮学生改正?
根据我多年教书的经验,以及和其他老师们的交流,我想学生不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方面原因:1、懒惰性在作祟。由于儿童天性爱玩,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业再玩”。做作业时常左顾右盼,爱打岔。作业一多就完成不了。2、不会做。由于智力或其它一些原因,造成学习障碍。可是又不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3、教师布置作业一味从自身需要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造成学生敷衍了事。
4、家庭缺乏应有的监督。不少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爷爷奶奶围着转,管教不力。或因父母是双职工,下班迟。放学后无人管束。
针对学生以上几种不做作业的情况,我想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说服教育。当学生出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时,要耐心给学生讲解不做作业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独立去完成,从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2、对于那些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可以先不忙处理,先观察、了解一番,旁敲侧击,给他们一点警示。让他们能从教师的言行中悟出自己的失误,进行反省自纠。而对于自我意识比较差的学生。他们一般还未认识到不做作业的害处。或是明明知道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对这样的同学,就应进行严厉批评,督促其改正,天天督促,一段时间好就会将其习惯改正过来。
3、家校合一。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无处藏身”。因此,老师与家长应经常联系,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家长和老师建立统一战线,天天督促学生,一个好的习惯很快便会养成了。
最后,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同时,要多方改革作业,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上就是我对改正学生不做作业习惯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关于如何帮学生改正一些不好的习惯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