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儿童教育小文章
美国儿童教育文章
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特殊营养--尊重
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也不吃”、“也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重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协和尚音国际部
2014-5-5
第二篇:美国博物馆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及启示
美国博物馆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及启示
儿童博物馆是专为孩子设计,让他们通过玩耍和探索进行学习的地方。在儿童博物馆,你能看到婴儿和学步儿在专门的展厅里爬行、玩积木或吹泡泡,大一点的孩子学习怎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上幼儿园的孩子在玩拼图过家家、学习搭配科学营养餐,学龄儿童可以接触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了解地球历史、完成生物实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培养社会责任感,等等。
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Museums)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有儿童博物馆341家,分布在22个国家,其中有23%处于新建设阶段。2007年,有超过3000万儿童及家长参观了儿童博物馆。儿童博物馆收集藏品不在于藏品的稀缺性,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在阐释或教育中发挥作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简称TCM)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印第安纳州州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创建于1925年,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它占地面积117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0多平方米,以其丰富多元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被广泛赞誉为最好的儿童博物馆。TCM拥有藏品12万多件,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共11个,每年向公众提供超过4000场次教育活动,财政预算2700万美元,博物馆基金2.75亿美元。印第安纳波利斯这座城市没有大自然留下的丰厚遗产,历史上也没有祖先留下的大量文物,城市周边亦没有一流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2015年州生产总值位居全美50个州的第16位,属于中等水平,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人口84万多人,TCM的年观众量超过120万人次。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栏目相继报道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称其为全美最好的儿童博物馆,推荐家长带孩子前去参观和体验。笔者在该馆研究和工作了3个月,发现游乐园展厅和幼儿园是该馆早期教育实践的最突出体现。
一、游乐园展厅
美国每家博物馆都有“建馆宗旨”,很多博物馆还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使命和目标。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秉承“家庭学习”的教育理念,即人在孩童时期会为将来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家庭成员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乐趣和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J.H.Falk & L.D.Dierking,2002)。TCM的教育使命与“家庭学习”息息相关即创造艺术、科学、人文等领域卓越的学习体验改变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此外,他们认为家庭学习既关乎知识和应用等感知能力,也与关系和态度等情感能力相呼应,当家庭成员间在动作或语言上产生互动的时候,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TCM总结了45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并将其归纳到“家庭学习”的三个范畴――参与、合作与解决问题和提高,从而在展览设计、教育体验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评估,使得“家庭学习”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在全馆贯彻,并体现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比如,参与类行为包括用手指向展品、使用互动装置、遵循教育员指示等;合作与解决问题类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线索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等;提高类行为包括描述家庭记忆或传统、家庭成员问开放式的问题等。当评估员在展厅中计时或跟踪一个家庭收集他们利用展品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数据时,他(她)会用到相关的一些代码进行记录,这些代码的来源是可量化和观察的家庭行为。基于数据基础的评估报告可以评量展览和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在普通的博物馆,6岁以下的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观体验项目,那些陈列展览对他们来说可能艰涩难懂,博物馆也没有针对他们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专门设计合适的阐释讲解方式。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除了在馆内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外,还于2013年8月推出了游乐园展厅,用于向0~5岁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育特点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耍和亲子互动。儿童在这个安全的游玩场地可以发展运动技能,学习社交技能,提高动作敏捷度和平衡感,接受音乐和美术的启蒙教育。游乐园展厅秉承当下美国博物馆界推崇的儿童教育理念,如约翰?杜威的“经验是所有学习的中心,知识是通过人与环境互动而获得的”,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学习开始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经验”,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孩子们具有‘吸收性的心灵’,因此早期对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并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方法(Reggio Emilia)认为的“孩子们是社会性的、有能力且积极的学习者,他们有无尽的方式和机会表达他们自己”。
孩子们在展厅内玩各种动手动脑的游戏,他们在小溪里捞“鱼”,开模型船,玩机械装置与积木,触摸沙子,爬攀登塔。音乐室每天有2场音乐启蒙课,当上课时间到,教师用歌唱的方式召集孩子和家长一同体验音乐的乐趣。在艺术室,父母与孩子可以共同创作蜡笔拓片,用蜡条做出可爱的兔子。据TCM的评估报告,相比其他展厅,游乐园展厅观众有更长的停留时间,达到了37分钟;家庭成员参与、合作和对话等学习行为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展厅,达到了35:17;家庭重复参观率高,达到了48%,有37%的观众年参观6次以上;家长对展厅的设计评价积极,认为适合孩子体验,满意度达到98%。
二、博物馆幼儿园
目前全美有35家博物馆幼儿园,它们主要建立在历史、艺术、科学类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博物馆幼儿园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在早期教育方面的另一项有益的实践。TCM的幼儿园于2009年开园,它不同于一般的公立幼儿园,它借助博物馆向孩子和家长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有大、中、小三个年级6个班,每个年级分别有一周2天或3天班,大班为全天,中班和小班为半天,目前共有学生108名,为收费制。师资包括有教师执照的教师、助教和志愿者等,幼儿园园长是有着近30年执教和管理经验的老师。TCM幼儿园秉承蒙特梭利和瑞吉欧教学方法,遵循印第安纳州幼儿教学课程标准,并以史密森尼早教中心的“博物馆魔法课程”(the Museum Magic Curriculum)为蓝本结合馆藏陈列与特色进行改编,以实物为基础开展教学。博物馆幼儿园最值得称道的是小朋友可以每天接触不同的展览和实物,接受自然、科学、历史与人文等方面的熏陶。TCM幼儿园的孩子在博物馆10点钟向观众开放前可以在展厅里触摸展品、体验各种动手动脑活动、观察展品的形状、色彩和功用,他们甚至在展厅里玩过家家游戏。教师借助展厅环境、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从而成长。
TCM有11个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幼儿园的展厅学习内容每周不重样,幼儿可以在“带我去中国”展厅的中餐馆展区体验当厨师和服务员,学习使用筷子,认识中国不同的房屋和家居,体验怎么用毛笔和学习书法。他们也可以在“地球宝藏”展厅像考古学家一样尝试进行挖掘体验,或者在《恐龙星球》展厅触摸恐龙化石,向古生物学家提感兴趣的问题。在展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当天的新词汇贯穿其中,并通过一些实践和动作帮助孩子们理解。
幼儿天生富于好奇心,并且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充满了兴趣,通过动手动脑的体验,他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听讲和阅读等被动学习只能保存5%~10%的学习内容,而实践和教授给他人可以让学习者记住75%~90%。TCM幼儿园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认为知识要从“做中学”中获取。他们运用瑞吉欧教学法,认同在孩童的世界里,模仿与感知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只有学会了观察、模仿,才能够使用、创作,成为孩子认识世界而积累的感性经验。同时在幼儿园教室,重视环境与教育者的作用,他们运用蒙氏教学法,注重社会、文化对幼儿的影响,馆藏的艺术、自然和文化藏品被教师用来做艺术课程临摹的对象和科学课程实验的教具,棉、麻、毛、丝等不同质地的材料被作为触摸与感知的教具。通过教具和师生互动、家庭学习日等,幼儿园鼓励学生发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增强自信,变得更自立,并从同伴和成人那里获得“社会化”的能力。
根据TCM通过对父母的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教案检索等形式完成的幼儿园评估报告,不管哪一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在TCM幼儿园的学习,其社会、情感、身体和知识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通过幼儿园主导的“家庭学习日”等活动,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和家庭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家长对TCM幼儿园的教学满意度高达98%,家长理解并认可TCM幼儿园的教学理念、资源和教学安排。可以说,TCM幼儿园与社区实现了双赢,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有助于孩子提高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而以实物为基础,充满丰富语汇且具有多样性的社会环境情境的博物馆幼儿园正是高质量早期教育的模范。
博物馆拥有大量的馆藏品和陈列展览,是非正式教育的集大成者。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家庭都将博物馆作为他们自愿和自主学习的机构(Falk & Dierking,1998,2001,2002)。通过在博物馆对父母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均认为博物馆是“带孩子来学习的好地方”,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家庭将博物馆作为“间接的学习场所”(Chase,1975)。另一项研究表明,孩子们更愿意同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而不是由学校组织前往博物馆,因为和家人在一起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看更多的东西,并且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参观体验(Jensen,1994)。无独有偶,四川博物院曾于2014年6月21日至7月10开展了一项针对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需求调查与分析。在受访的184位家长中,高达98.1%的家长认为博物馆是“为市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构”,51.3%的家长认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有较大影响”,42.3%的家长认为“博物馆对青少年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的公立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免费参观,但是在我们的博物馆中,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占比例极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博物馆没有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专门设计与研发适合他们的展览和学习项目。在博物馆教育领域,早期儿童教育长期被忽视,孩子们面对那些摆放得比他们个子高得多的展品和晦涩难懂的说明牌,身处于缺乏生机与活力的陈列布置中,没有参与式和体验式项目的融入,很难获得丰富和有趣的体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尝试通过专门设计和打造婴幼儿展厅,向社区学龄前儿童提供早教服务获得了博物馆与社区的“双赢”。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我们的博物馆应该加强早期儿童教育研究,了解不同阶段大脑对视觉的反应,以及最前沿的大脑研究成果和早期教育理论,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博物馆学习项目,只有小时候具有愉快的博物馆体验记忆的人,长大后才会更加亲近博物馆,从而获得惠及一生的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1] Falk J H,Dierking L D.Lessons without limit: How free-choice learning i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M].Rowman Altamira,2002.[2] Falk J H,Dierking L D.Free-choice learning: An alternative term to informal learning [J].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newsletter,1998,2(1): 2.[3] Falk J H,Dierking L D.Learning from museums: 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M].Altamira Press,2000.[4] Chase,Richard A.“Museums as learning environments.” Museum News 54.1(1975): 37-43.[5] Jensen N.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museum experiences: A contextual perspective [J].Children’s Environments,1994: 300-324.
第三篇:儿童教育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小脑瓜“转”起来
提高幼儿智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刺激大脑,让它“转”起来。
一般,孩子都会在大约2岁时面临智力的飞速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性情大变。他变得对周围的一切大有兴趣,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或者是尝到的,他都愿意亲自尝试。此时父母们应该特别注意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新鲜事物”。总之一句话——千万别让小家伙闲着。
有些父母此时会开始考虑带孩子上一些正规的课程培训,比如:音乐、绘画等等。但专家表示:在这个阶段,进行上述正规教育并不是必须的。假日里全家出趟门,看看城市里看不到的景色,呼吸些新鲜空气,这些都能很好地激发小家伙的求知欲望,足以令他们的大脑飞快地转起来。宝宝脑力就这么简单
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刺激孩子大脑,有助于开拓孩子的智力:
低级刺激 让孩子观赏花草、听音乐、逛公园、学做家务,有利于开启孩子的心智。
中等刺激 看电视大奖赛、戏曲或智力比赛、浏览报刊、集体旅游、参加演唱会、演讲会及辩论会等,可培养孩子观察、欣赏、鉴别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度刺激 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鼓励开动脑筋。
更高度刺激 吟诗、作画、木刻、石雕、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及航模等,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应急能力和创造精神。
让孩子身体强壮的10种食物
2013-07-28 10:37:12 来源:
分享到
蔬菜、果汁、甜点„„面对种类繁多的食品,究竟给孩子吃哪种更有益健康呢?如何让挑剔宝宝喜欢上这些最有营养的食物呢?
你不妨参考一下营养专家推荐的适合宝宝的十佳营养食物,然后试试我们总结的小妙招,让你的宝宝爱上它们吧。
1、最好的主食:全麦食品
全麦食品含有铁、维生素、镁、锌和粗纤维素等多种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在西方的国家里,全麦面粉被称作最棒的主食原料,很多家庭把烤全麦面包作为宝宝的主食,如果在上面抹一些宝宝专用的奶酪,营养就更丰富了。虽然各国的饮食习惯不同,但营养是无国界的。我们可以把粗粮和面粉混合制作主食(比如发糕),同样能给宝宝带来丰富的营养。
给挑剔的小朋友:用巧克力酱和全麦面包做一个可爱的三明治,再摆一个有创意的甲壳虫造型,当他的兴趣被可爱的造型吸引时,就不会在意面包怎么不是白色的了。
2、最好的水果:猕猴桃
猕猴桃被称为营养的金矿,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据分析,每百克猕猴桃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是100-420毫克,堪称水果中的“VC之王”,此外,它还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而且它含有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起到清热降火、润燥通便的作用。但要注意,猕猴桃中间带籽的部分尽量不要给宝宝多吃,因为这部分不容易被消化。
给挑剔的小朋友:如果宝宝不喜欢吃生的猕猴桃,还可以把它做成果汁,或者猕猴桃酱,效果一样好。
3、最好的蔬菜:菠菜
菠菜为宝宝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A和叶酸,另外还有一些维生素C和铁。因为它没有杂味,宝宝通常都很喜欢吃。而且菠菜的用处很多,你可以把它作为盘边的装饰,也可以在它上面放一些番茄酱,还可以用它代替生菜放在宝宝的三明治里。但是要记住,不能把它和豆腐一起吃,否则会影响钙的吸收。
给挑剔的小朋友:让宝宝吃蔬菜一直是妈妈比较头疼的事,如果你多花点心思,做一道有创意的蔬菜饭,比如一个菠菜寿司、菠菜拌饭,宝宝决不会想到这个既有趣又好吃的东西原来是菠菜做成的。
4、最好的早餐:谷物
即使从超市买来的宝宝谷物早餐,也同样非常健康。它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在购买时要选择宝宝专用的,含盐低的。自己家制作的小米粥、玉米粥也很有营养。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谷物早餐配合牛奶一起吃时,牛奶的选择很重要,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用脱脂牛奶,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用母乳或配方奶。
给挑剔的小朋友:早餐对宝宝很重要。做一顿有趣的早餐宝宝肯定会喜欢,一个香蕉小人(含有丰富的钾),一杯牛奶(含丰富的钙)再把谷物早餐撒在上面,摆成一个有趣的造型。
5、最好的快餐:披萨
和其他的快餐食品相比,披萨里混合了蛋白质(干酪)、糖分和蔬菜(西红柿丁)等多种营养,更适合宝宝食用,而且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在烤箱里烤几分钟就可以了。
给挑剔的小朋友:有哪个宝宝不喜欢披萨吗?你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是,宝宝会不断要求你再给他一份。需要注意的是做披萨或是买披萨时,要尽量选择蔬菜比较多的。
6、最好的坚果:杏仁
杏仁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营养效果:它不仅可以预防心脏疾病,而且含有维生素E和其他的微量元素,比如铁、钙和镁等对宝宝的健康都非常有益。另外,未加工过的生杏仁是一种低脂食物,宝宝吃了,可以预防高血压。但是要记住,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给他整个的杏仁,否则容易卡住宝宝的气管。杏仁还有很多吃法,比如把它和蔬菜、奶酪一起做个披萨,或者直接给宝宝准备一些杏仁干碎块。
给挑剔的小朋友:把杏仁、花生、腰果弄碎,和酸奶混合在一起,做一杯令宝宝喜欢的坚果酸奶吧。
7、最好的肉类:瘦牛肉
瘦牛肉里含有的丰富的铁和蛋白质,能为活泼好动、正在长身体的宝宝补充血细胞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医生都建议在10月以上的宝宝的辅食里加一些瘦牛肉,牛肉的吃法很多,可以给宝宝做成牛肉汉堡包,牛肉小包子,牛肉酱细面条等。
给挑剔的小朋友:如果宝宝不喜欢牛肉的味道,可以把牛肉做成肉馅和切碎的青豆混合,用可食用的薄纸包上(可以在超市买到),放在烤箱里烤一个纸包牛肉,沾着番茄酱吃,牛肉的膻味就一点也没有了。
8、最好的甜点:酸奶
酸奶是钙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它的热量很低,很适合宝宝。如果你自己制作酸奶,最好用配方奶做原料,这样不仅营养丰富,宝宝也比较容易消化。吃酸奶的时候给宝宝在里面加一小勺自己做的果酱,味道会更好。
给挑剔的小朋友:如果宝宝觉得酸奶太乏味,不妨给他做个酸奶果冻,切成长宽高一厘米左右的小块,再点上一点草莓酱。
9、最好的果汁:橙汁
橙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酸,而且孩子们都很喜欢它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橙汁不能和牛奶或其他含钙量比较高的果汁混合,这样很容易形成沉淀,宝宝不容易消化。而且每天宝宝喝橙汁的量要有一定的限度,大约30~50毫升比较合适,过多的橙汁会增加宝宝摄入的热量。
给挑剔的小朋友:给宝宝来一杯果汁“鸡尾酒”:橙汁里加一些矿泉水和一个红樱桃,再插上一个颜色鲜艳的吸管。
10、最好的沙拉原料:西红柿
无论从外观还是味道,西红柿都是大多数宝宝的挚爱。西红柿的主要成分是番茄红素,它是一种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天然抗氧化剂。另外,西红柿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大量的纤维素,这些成分能够帮助宝宝预防感冒,防止便秘。如果宝宝不喜欢吃单调的西红柿,可以把它切成小丁或薄片,伴上沙拉酱做成美味的沙拉,宝宝就会爱吃了。或者直接压成番茄汁,鲜艳的颜色再配上一个可爱的杯子,连大人都会被它吸引的。另外,不要以为生的西红柿更有营养,其实煮熟的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更容易被吸收。
给挑剔的小朋友:有一种像樱桃一样大的小西红柿,可以给你那个爱挑食的宝宝准备一些(为了防止小西红柿造成窒息,只能给会咀嚼的大宝宝食用)。再介绍一个创意食谱:把小西红柿摆成可爱的毛毛虫造型,相信孩子就不会拒绝了。
第四篇: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1)孩子与父母。农村流动人口是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农民,却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孩子也是不同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一群,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的经历了“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绝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他们比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经历得更多,也更早熟。通过他们笔下的家庭生活,可以更近距离地看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原貌。家庭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最普遍、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父母的辛劳。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累得他们还没40岁,就满脸皱纹,皮肤黑黝黝的,看着像50多岁。我们生活得虽然是苦了点,但是生活得特别幸福。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包水饺,妈妈就买了点油条包水饺,没有钱买月饼,爸爸就用给他买鞋的钱买了点苹果给我们吃。虽然我们没有吃到肉水饺,没有吃到月饼,但是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也许越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越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因而也越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感激家庭的责任感。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报答他们”,“我想,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养爸爸和妈妈”,“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去送烧饼,送完了烧饼就要做,手不停脚不住。每当我爸爸妈妈做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真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想说了,我想把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一天做的事太多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你们的养育之恩一点不漏地报答你们。
(2)孩子与学校。
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流动农民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流动生活便也反映在孩子的思想中,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为了赚钱才来北京的”,“由于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收入太低,总共不到200元,便来到北京打工,我也被迫转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学校。”家庭的流动使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具有了流动性,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教育上做更多的选择,许多孩子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缀学经历,而至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徘徊在城市的校门之外,从下面这篇作文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曲折的就学过程:
“……我姑姑在北京,后来我家就到北京打工。北京找工作很难,后来就卖盒饭、卖水果、烙大饼。父母整完了他们的事,又为我的事操心,因为我在北京不上学,找不着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太贵了,差不多得二、三万。后来我们听人说有一个打工子弟小学,我们就到学校去跟校长说,校长不同意,我妈把我送到了老家上学。……过了一个学期,该上六年级了,我又来了北京,到打工子弟小学跟校长说,后来校长说考试能考上就能念,最后我考上了就在这念书了。我妈妈和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好好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得来不易的,他们的天然受教育权利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取决于社会能不能允许和提供给他们机会。
(3)孩子与社会。
流动农民是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缺乏规则,也没有稳定感,对成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忍耐和拼搏。而孩子们首先要摆脱的是被歧视感和漂泊感,他们的人生观中有着极强的个人奋斗色彩。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认识不同于那些处于优越地位的人们,在他们这里,粉饰的太平黯然失色。处于这种生存环境中的孩子,自小就形成了对社会的独特体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已经浮出水面。90年代初中期,有的调查已经涉及到“浙江村”里的幼儿园,有些南方报刊也有关于深圳郊区的“铁皮房”识字班的报道。但是,那时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重视,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中,突出而具有标志性的现象是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著名的流动儿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个社会问题的象征。国内多家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若干海外媒体如《纽约时报》等也有长篇报道。可以说,对于这个学校的最初报道,启动了大众传媒对于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循此线索我们联想到在北京肯定还有一些这样的学校,于是便有了后来课题组关于这1百多所学校的寻访调查和组织的一系列援助活动。近两年,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吸引的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介入援助活动的海内外慈善机构也越来越多。当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方面重视的时候,问题的解决也就越来越临近了。我们由此而感到振奋。
在研究者来说,流动儿童问题是现实生活本身提出来的新课题。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也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憧憬与的冲动,而他们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将决定他们努力的方向。儿童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或者说,在儿童面前,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面前,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流动儿童问题,不仅呼唤义务教育体制调整,而且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打工子弟教育研究课题组于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调查,总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xx年6月,课题组在北京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丰台、海淀、朝阳抽样调查了619名有学龄子女的农民工,了解其子女教育问题。在xx年大部分时间,课题组组织了一系列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和其它援助活动。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上调查和援助活动。
一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教育状况
在北京的居民区、到处可见农民开的卖菜的摊子,卖菜的大人的身后,经常可以看见有5、6个3-5岁的儿童;他们是中国的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目前尚未消除的城乡壁垒下,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的民工潮,他们出生成长,并面临着充满变化的未来,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城市繁荣的诱惑与拒斥,在他们眼里是如何反映的,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她们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受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报告试图回答的。
1北京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规模
北京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地位,导致城市服务业的不发达,所以北京的流动农民的进入是独特的,比较典型的有浙江村那样的产业-社区型进入,即把家乡的一种成熟的小工业生产体系平移到北京,在此基础上形成社区;另外一种是城市服务功能补偿型的进入,在北京人不爱从事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餐饮业、日常菜品供应业、零售业,农民迅速进入并且填充了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这两种进入方式在流动形态上有别于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大量需求所产生的农民流动,也有别于另一种规模较大的进入方式:建制式流入—如建筑工人、保安人员等。产业社区型流动和城市功能补偿型的流动在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北京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就特别的突出。根据课题组在xx年6月针对有学龄子女的打工者所做的调查,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共有903个子女。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为1.41:1。在北京出生的占11.4%。在老家出生的占88.0%。现在在北京的比例为31.7%,(其中家乡出生,带到北京来的比例为20%左右),打工者的子女大多数仍然在家乡。初步估计北京的流动儿童群体总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学龄的儿童大约有10万人左右。如果以在城市出生在城市长大为二代移民的定义,这一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10%左右,如果不论出生地,以现在在城市计,则二代移民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30%。考虑只有真正的在城市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可以称作二代移民。由于缺少长期跟踪监测的过程,二代移民仍然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群体。
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上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外来人口已达387.11万人,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的有305.74万人,以家庭形式在沪居住的占总量的61.8%。这里面也一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最受瞩目的首先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受教育问题,其次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的融合问题。
2流动儿童的内心世界
对于流动儿童—边缘人的第二代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心理轨迹的变迁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代人价值系统、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在这里存在着两种观点:
其一,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可能会趋于激进,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其二,与主流社会成功融合。(据秦晖先生、蒋达勇先生在南方周末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两种情况都还是基于异域理论基础上的一些探讨。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边界和主导心态尚不明朗。
在课题组1999年的打工子弟学校调查中,我们翻阅并收集了大量学生作文。在这些作文中,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认识。他们对家庭、对父母、对流动生活、对社会、对自己、对学习、对打工子弟学校等等的态度和认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我们把这些作文分类整理,记录在下面:认,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知道爸爸挣钱不容易,我知道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孩子甚至说:“我恨我们那里的领导。”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批判认识直接出自于他们所实际感受的社会生活,这比任何宣传教育都更有力地影响着他们的头脑,在这些孩子的作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的家是很贫穷的,前几年穷的连饭吃都没有,这几年还能吃上一碗饭,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来到了北京。”“我爸爸在老家是个种田人,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越来越艰难,就来到了北京。”
“随着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我们的学费越来越多。”
正由于此,流动农民怀有改变自身社会处境的强烈愿望,他们通常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休息的时候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不要和我一样,做这么苦的事。”目睹当前的社会现实,有的流动农民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我当个什么官,既有权,又有钱……”。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习是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一种出路,“穷则学,学则变”,对于一切出身下层社会的有志向的孩子,恐怕都是如此,我们从以下一组作文片段中不难认识这一点。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陈 晓 红
辽宁省凌源市三家子中心校 辽宁凌源 12251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早已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抛家弃子”大量涌入城市,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为了“淘金”,多数农民工,常年出门在外,甚至多年不回家。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戚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几亿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打破了长期稳定不变的农村家庭结构,导致父母与子女分离,出现了高达几千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父母远离,亲情残缺;隔代监护,溺爱有加;性格孤僻,道德欠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教育他们,十分棘手。
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管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罪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滋生。
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从家庭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班主任手册。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并及时做好记录,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
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我校建立起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机构。建立起了“爱心图书室”,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给家长写一封书信,弥补这些孩子“亲情上的缺失”。并给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寄去《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信里我们着重强调了联系和沟通的问题,要求他们平时多给孩子写写信打打电话,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在家中的情况,关心他们心灵上的感受。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对自己父母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二、多与管护人交流。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一些爷爷奶奶找到学校反映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不做作业,管不住,让老师在学校多管管。这些同学往往由于其爷爷奶奶忙于农事或与孩子很少交流,不知孩子之所想和所需,因此老师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与管护人交流,从而使老师、管护人相互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合力效应。
三、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四、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探索多种渠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大力营造关爱的社会氛围。除电视台反复播放公益广告外,我们的政府还要积极向社会宣传“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积极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关心家庭,关心下一代”的理念。同时不定期举行公益活动,突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影响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造声势。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各级政府等积极运作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共同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心呵护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总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改革和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环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法、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美的教育。确保他们和同龄人一道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老师有尽起“留守学生”临时父母的责任,与“留守学生”建立起在课堂上是老师,心灵上是朋友,在生活上是“父母”的关系。让农村劳务大军安心在外挣钱,为民致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各级各部门还要把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村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农村学校开展各种情亲关怀活动。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广大“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家庭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下,留守儿童将和所有少年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
本人联系电话:*** 邮寄主题:留守儿童教育 本人姓名:陈晓红 增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