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

时间:2019-05-12 03:4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

第一篇: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

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

画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的一种可独自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当孩子画画的时候,家长会不会常说以下5句话,让孩子渐渐失去绘画兴趣了呢?

对于儿童来说,画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他不用依靠父母帮助,可以独立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孩子的画是他情绪的反应和创造力的体现。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但偏偏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轻易地就用几句话扼杀了孩子画画的天分和兴趣。

一句话能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一句话也能泯灭一个画画天才,关键看你怎么说。

墙上贴满了孩子画的树、房子和他最喜欢的猫,你惊叹他如此灵性十足。但是光有感叹还远远不够。如果运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 爱,他还会拥有一些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即使在入学后也十分需要。正如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说:“艺术能够帮孩子学习阅读、写作和恰如其分地自我表现。” 其实,学艺术不仅是技能的提高,画画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情。抓住迸发火花的关键期,孩子将受益终生。

比如:孩子的画与众不同,显露出创造力的苗头,你可以让他说说画里的故事。这样,他还增进了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是,如果你采取以下的态度对待天生的“画家”,那么,上面所说的一切可能不复存在了。

绘画对孩子的好处。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

人们不难观察到画画好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那是由于他在绘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积累的感性知识丰富,并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凭借具体形象甚至通过自己的动作进行思维。

你给他一个娃娃,他就用手抱娃娃玩,把娃娃拿走了,他抱娃娃的思维就停止了。以后逐步脱离动作、实物进行思维,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性相对减少,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成分逐步增加,这就是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要让孩子通过画画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动脑筋的习惯。

到了儿童绘画晚期,只凭直觉的观察、记忆就不够了,还需要相应的理解力。绘画艺术不只靠形象思维,还要伴以相应的抽象思维(分析、比较、概括、取舍的能力),才会有绘画作品的质的提高,才会使儿童绘画向成人绘画顺利过渡。

第二篇:培养孩子的绘画天分

培养孩子的绘画天分

我们家孩子很喜欢看绘本,但是我旁边好多朋友都说买绘本没什么太大必要。现在iPad特别多,觉得电子产品是不是能够取代绘本?

取代不了,就像电脑永远取代不了人脑一样。因为艺术,特别是绘画,是心、灵、眼睛、手合一之后的产物。

我的小孩是五岁多的男孩,你刚才介绍的那些绘本很多是宁静的、美好的。男孩和女孩的对绘本的需求有差别吗?

他现在有自己的性格,比如他看到动画片,他自己就会去选择那样的书,虽然我也会引导他读绘本,但是没有他自如的选择大。

实际上男孩女孩差别很大,性别的差异在儿童的绘画中会有体现。比如女孩子爱好娃娃,男孩子喜欢恐龙、飞机大炮。孩子的视觉需求也是有性别差异的,但是这些经典绘本是超越这些差异之上的,因为它们不局限于某一类题材或偏向于哪种性别。

超越这些差异以后我们就离开了一种喧闹,进入到一种不同的精神境界里面。经典绘本往往具有这样的特质,你可以在这里面进行选择。比如《疯狂星期二》那个作者的很多作品男孩子很喜欢看,因为他的创意角度非常大,构图也非常奇特。

爱心树中的无条件的不止息的爱在人是做不到的,但是作者坚信上帝那里有这样的爱,谢尔是信奉创造万物的上帝之人,才能创作出这样没有局限性的经典,把一个完全的爱的形象通过树和成长的孩子表达出来了。

《100万只猫》里,那个小猫不说我是最漂亮的,不争竞、不嫉妒、不抱怨、不论断、它很诚实、很谦卑,反而得到了最大的祝福,也述说了类似的道理。绘本对于大孩子,比如9岁、10岁的大孩子还适合不适合?

适合。比如《爱心树》就非常经典,寓意也很深刻,又是9岁、10岁的孩子所能够理解的,经典绘本甚至是成人需要的。

从审美角度来说大孩子也需要看绘本吗?

需要。我们成人翻开一本绘本是一种很美好的感受?这种感受从小到大,人人都需要的。这种感受就像是说饿了要吃饭,我们的眼睛也会饿、精神也会饿,看一本好书,能体会到已经和精神的饱足。

孩子从小看到那么漂亮的绘本,看到超越世俗的一种生活的场景,就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周围平凡的生活和人,这个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未来也许跟不看绘本的孩子不一样。

开始讲了“绘”,那么“本”是什么?这不是我今天的主题,那就只花一分钟,和大家简单地说几句

艺术家有了一个创意,然后就要想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就像音乐的语言是用音符、旋律组成一个曲子;绘画是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这就是它的语言。他要选择最适合他创意的语言来表达,达到文本和图像的完美结合。

这里鱼群的表现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可以让我们的视觉有无限的可能去探索寻觅。视觉自由了、开放了,头脑也会开放了,想象也开放了。《黑兔和白兔》

这本书有一种东方水墨画的意境,但又是用水彩,因为水彩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有好多版画拓印的纸,非常好的渲染效果都可以达到。我们看看这些色彩美丽的、朦胧、温柔的石头,在中国孩子身边的世界里很难找到这样的温柔。假如把黑兔想象成爸爸,把白兔想象成妈妈,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有没有这么温柔呢?这里给孩子的视觉没有刺激,非常柔和,直到给心灵带来抚慰。

《黑兔和白兔》这本书我推荐给一个家长看,他看完说,这么大一本书,就讲黑兔喜欢白兔,然后就结婚了,就完了。我说那你还要什么?他说总得告诉我们点什么道理吧?我说,就是告诉你 在婚姻里面,是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一男一女二人合为一体,不可分离,而且彼此是唯一的归属,婚姻是美好圣洁的,忠诚的婚姻是蒙了祝福,并且能祝福后代。在这样一个柔美的意境里面表达了婚姻的正确观念。这样的收获的还少吗?还要收获什么?我们的家长希望每本书都要知识化,却淡忘了最朴素的人生道理。

有些家长也问过这个问题 胡老师你不是说过让孩子感受丰富的色彩吗?可是这里没有漂亮的色彩啊。颜色不是鲜艳漂亮了才丰富,而是要有细腻的变化,这本书里的色彩简单,但是却充满了变化,正是孩子和我们都们更需要去细心体会的。

当他大一些再走到美术馆里的时候他才不会惊讶。这样的颜色、这样的表现,他的眼睛都有过这种经验,他不会觉得陌生,他再看到一些原作作品的时候会很好的吸收。

就好像看夜空一样,看水面一样。这种安静的色彩,是我们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所需要的。

很多人认为这是漫画风格,但我觉得把它们说成是漫画太可惜了。它绝对不是漫画,它比漫画要高级多了,它就是绘画。或者我们把它叫做钢笔绘画或者是素描都可以,其实素描的定义就是用硬笔进行单色的绘画。现在大家一说漫画,就会想到卡通或者动漫。这本书里速写的成分非常多,因为非常快速的抓住人物,用墨、用钢笔进行快速的描绘。但是表达了最精要的东西,动态、场景全部都有了,这个笔触是很犀利的。

这个画的创作过程非常复杂,要很多功夫,先画、再印好多次,一个颜色印一次。这个效果不是简单就能画出来的,是一次次印出来的。最终产生了这种透明、重叠、留痕的效果。

在给孩子看绘本的时候用不用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还是让孩子自己发现? 不用刻意的给孩子讲那些大的道理,经典绘本往往把深刻的道理通过画面表达出来了,越看越有体会,有的是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体会。就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但是你可以把一些问题提给他,他会带着一些问题思考。

现在很多欧美年轻的绘本作家也是用电脑来画,但是他是用电脑刻意的达到一种手绘效果,当软件不能支持的时候他会采用很多综合的技术。

第三篇: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目前家长对孩子的绘画作品存在两极化的评判,要么鼓励过度,要么打击过度,家长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呢?

1、当孩子捧着他的作品让你欣赏的时候,请不要用夸张的语言表扬,如“你画的真好,真像”“你就是个小天才”等。也许你的赞美和表扬将会让孩子误认为画画是为了博得大人的赞美和关注,时间久了孩子会带着目的为你打工,艺术将成为一件很累的工作,他会变成小大人,画画不再那么快乐了。绘画工作完成之后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尽量营造一个氛围让孩子体验当下的艺术就够了。

2、“哦!你很努力!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作品”这样评价比较更好一些,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很舒服的颜色,你把我带到了一个很美的色彩世界,这么美的颜色你是怎么调出来的”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说“在你的作品中我也学到了新的东西,谢谢你的创作”等等,因情况客观的评价,但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敷衍。这样同时在帮助孩子学习独立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然后在孩子作品的背后写上日期帮他收起来。

3、如果孩子追问,我画的好吗?说明孩子已经很在乎别人看法,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画的和昨天很不同,都很有意思,我都喜欢”“你能告诉我你画里的秘密吗?”

4、当孩子给你滔滔不绝的讲他画的是什么的时候 需要一个良好的姿态,认真欣赏和聆听 不要追问和完善他讲述的内容 也不询问他的作画思想,孩子是个纯纯的艺术大师,而真正艺术大师的创作过程是不会思考太多的。

5、一般孩子都会拿着他的画子编造一些离奇的故事,如果我们指手画脚的给予指点完善,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便会在你一次次的干预中流失。也许当时他画的是“大山”但过后他却说是“生日蛋糕” 或者“一大堆好吃的糖果”已经忘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因为孩子本来就是多血质的。

6、不要质问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怎么看不懂”在中国大多老师和父母受之前学院派物质主义艺术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眼睛看到具象的作品,就满意,看不到就批判。当然解读孩子涂鸦的途径很多,如果你还不清楚儿童整体的发展,最好不要说太多。意识、情感层面的东西,则是无形的,接受过奴化教育的人已经失去了那颗童心,是很难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

7、着急让孩子画出一副漂亮的画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帮助孩子修改作品更是蠢上加蠢的行为,会堵上孩子的心门,切断了孩子与画面、与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果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还不如不要给孩子提供画笔和材料。

8、攀比最伤孩子的心。最后导致他焦虑仇恨,嫉妒,抑郁,成年以后会和自己,和这个社会较劲。儿童绘画作品呈现着不同孩子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状态,如气质、个性、情绪。如果总是与同龄孩子平行对比,美好的艺术就会变成侵蚀心灵的毒药。

第四篇:小学家长是如何一步步毁掉孩子的写作天赋的专题

小学家长是如何一步步毁掉孩子的写作天赋的?

编者按: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孩子作文总写不好?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又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天啊,关于小学生写作这事儿真的有谈论不完的话题。但是编者相信,今天为大家推送的这篇文章几乎可以解决你所有的疑惑!

一、为什么孩子们对作文一筹莫展?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作文,究竟是什么? 作文,其实就跟说话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孩子不爱写作文,那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之下,作文早已脱离了它的本质。对孩子来说,它只是一项任务。试问,你喜欢这样的作文吗?

说起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大致如下:“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观察日记”、“记一件有趣的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趣的课余生活”、“童话故事”、“未来的世界”„„ 这些题目都需要孩子从过往的经验中搜索素材,这就要求孩子必须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低年级的孩子尚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到了高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才能达到强化巩固的阶段。

作文教学,本应当遵循孩子的思维发育特点。

一、二年级的孩子,应从实物出发,大量训练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二年级的教材并没有强调作文教学,许多老师也根本不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一到三年级,一接触作文,就遭受严重打击。所以,这也就是大部分孩子谈作文色变的原因。

二、作文引导应当遵循的正确规律

现在的作文教学,真的搞错了顺序。很多孩子还未来得及好好练习表达,练习把文字写通写顺,就被要求把文章写详细,写精彩。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啊。

当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就容易急躁。一旦看到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高要求,就开始催促、抱怨,甚至责骂。这就强化了孩子对作文的印象:作文真难,我不行。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他就从此不写作文了。你越教他,越逼他,他越不会。有的孩子,面对作文,直接三个字,我不会。

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前提是敢做、想做。所以对于作文教学,我们必须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只有激发起孩子的表达欲望,他才有动力写作。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孩子爱上写作的正确步骤。一 学龄前

练习口头表达

在孩子学会写字前,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其实,3、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词汇,足够她完成简单的自我表达。然而这些词汇,最初就像一盘散落的珠子,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孩子的大脑中。只有经过不断地练习,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他才会主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以支持他不断地对外输出内容。因此,孩子表达越多,越会表达。二 一、二年级

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

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们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从最初的口头表达,逐步转化为书面表达。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一阶段的孩子,仍然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借助能够直观看到、听到或者触到的实质性物体,来进行写作练习。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常带孩子到野外,亲身体验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然后再将观察到的东西写成文字。所以,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进行相应的练习。另外,家长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练习。比如,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只能用纸条交流,不能出声音。再比如,让孩子帮忙写购物清单,写物品使用说明书,写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等等。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乐此不彼。写着写着,就能找到乐趣。三 三、四年级

开始搭建简单的逻辑框架

如果前面一、二步都能训练到位的话,第三步做起来就简单了。三、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还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最终稳定下来。所以,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形象作文和抽象作文相结合。形象作文的训练,主要是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练习表达。而抽象作文的训练,主要是让孩子写回忆或畅想性质的文章。三年级是孩子写长文的开端。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无法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因此,我们不能一开篇就要求孩子写出条理清晰、细致入微的文章,千万不要在此时批评孩子写文章像记流水账。对他们来说,能够记流水账,就已经是很好的开端。只有经历了这样的开端,他的表达才会自然流畅。倘若,你在此时不断地打断孩子,孩子的表达就会受阻。最后,他很可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因此,不要用你成人的经验,去切断孩子自主输出的路径。四 五、六年级

真正开始关注文章细节与遣词造句

当孩子能够顺畅写作,不再纠结于组织语言时,我们就可以进行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完善细节,为文章添枝加叶。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能够对文字表达做到轻门熟路,他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而在此之前,他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基础训练,完成前三步的积累。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忽视了一二三阶段的积累,直接要求孩子跳到第四阶段。这样的跳跃,造就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焦虑和不安。

三、孩子的写作天赋是如何被你抹杀的? 1.总觉得自己写得比孩子好

作为成年人,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经验和习惯去要求孩子。

好好回想一下,当孩子初尝文字表达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写得毫无逻辑,狗屁不通呢?你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来,妈妈教你。可是,你何曾想过,一句“妈妈教你”立马浇灭了孩子欣喜的火花。孩子心想,原来我写得不好,原来妈妈很厉害。

后来,孩子又勇敢地尝试了第二次,他同样满怀期待地来到你的面前。结果,你开心地说:“嗯,比上次有进步了。这个地方可以改得更好。”这时,孩子生气了,为什么总是让我修改?难道我又没写好吗?

第三次,孩子开始气馁,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好呢?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还想再努力一把。第四次,算了吧,反正我写不好,干脆不写了。就让妈妈来写吧。反正妈妈比我厉害,妈妈说的都是对的。反正我写了,妈妈还要让我修改。我干脆不写,直接让妈妈教,按照妈妈的意思写,这样我就不用修改了。

不少家长对我说,孩子根本不愿动笔写,你让他写,他就只有三个字“我不会”。如果你家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希望上述文字能给你一点启发。

我们总自以为自己写的比孩子好,真的如此吗?现在给你一个标题,一件有趣的事,你能保证,你写的一定比孩子好吗? 孩子写的东西真不如大人好吗?其实不是,只是我们习惯了使用成人语言和成人的思维模式。因此,会看孩子的表达不顺眼。2.总替孩子焦虑

因为不懂得孩子学习的规律,不能站在孩子立场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于是,每当孩子写出的东西不如你意时,你便开始焦虑不安。天啦,这怎么交差啊。天啦,怎么写成这样。孩子的感受能力比大人要强许多倍,他能感受到母亲的每一丝焦虑和担忧。当你为他焦虑时,孩子会有两种不同的回应。要么,他自己也变得焦虑无比,要么,他回避。既然,我写不好作文,有妈妈替我着急,她会帮我想法办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孩子,最后懒得动笔,妈妈说一句,他写一句。长此以往,到后面,孩子根本就不愿自己思考,因为,他早已放弃挣扎。

四、为什么越教他,作文写得越不好?

相信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不管她,她反倒还能写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到了三四年级,我一字一句的教,天天给他分析,他反倒什么都不会了,越写越差。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说,过多的指导,只会让孩子丧失主动的思考能力,丧失内在的写作驱动力。

试想一下,你在一旁写工作报告,你老公坐在旁边,一下告诉你,这个字写错了,那句话语句不通顺,某个地方表达有误。想想,这样的体验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想甩开手,你厉害,你来写。是的,可能孩子的心中也无数次这样呐喊过,但,你是强者,他是弱者,他不能。

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会遇到几种家庭,几种孩子。

一种是很独立的,妈妈从来不教他,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最开始,这些孩子的基础比别的孩子要弱,但是,他保留着对作文的兴趣,对表达的内在动力。坚持着,坚持着,这种孩子在作文上慢慢地就上道了,完全不需家长操心了。

还有一种家长很操心,从小就希望孩子能在作文上有所突破。从孩子拿起笔,从孩子皱眉的第一刻开始,就守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生怕孩子哪一点写得不好。

这样的孩子,在最初半年,会在语言上有一点点优势。因为,他记住了很多妈妈教给他的语言,看清楚,是“记住”。家长们,切记,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的别人的东西越多,留给自己的创造的空间就越小。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他形成了背诵的思维模式,他就会依赖这种模式,以后,无论做什么,他都只是去背诵,去记忆。因为,他懒得动脑去思考。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灵活组织语言的能力。

五、孩子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家长该注意些什么? 1.了解孩子写作的规律,解除自己的焦虑。

2.别代替孩子焦虑和着急。你焦虑,你着急了,孩子就不着急了。你帮他把本应该由他来承担的东西都自己承担了,最后,他还是学不会写作文。

3.永远不要对孩子写的东西指指点点。你并不比孩子写得更好。因为,孩子至少在写作上真实。不会像大人,通篇都是技巧,都是假大空的话。

4.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告知老师。很多家长会说,我也想让孩子轻松点,但学校老师会给孩子压力,给家长压力。是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地沟通。老师不是不近人情,但他不可能比你还了解孩子,你要把你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老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

六、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是培养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助于写作的方法,比如:积累生活素材、借鉴优秀范文、培养构思能力以及合理组织材料。与其简单地灌输孩子写作技巧,不如巧妙开拓孩子的思路,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A、生活和词句积累一个都不能少

教孩子善于观察,带着问题、充满情感地观察周围一切人、事、物,这是生活积累;培养孩子多读多背多写的习惯,这是词句积累。前者教会孩子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后者帮助孩子更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小学阶段的大量积累对今后写作相当关键。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小学生普遍纯真,你若是让他描述一件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结果只有一个———说假话。因此,孩子精彩纷呈的日常生活为写好作文提供了最好素材。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一般相差不大,每个人从其中所能捕捉到的素材却有很大区别。要最大程度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简单一句话,教孩子做个有心人。以“闯红灯”为例,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都可能遇到。不巧哪天自己闯了红灯,孩子要有意识地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闯红灯,再看看马路上是什么情况,周围行人对自己闯红灯有什么反应,是不是还有其他人跟着闯红灯,当时自己又怎么想。寻常一幕,随即就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多读多背好文章。一件再有趣的事情,用干巴巴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不够吸引人。小学生普遍词语积累少,或者以生活中听来的口语化词汇居多,不利于书面写作,一旦遇到人物描写、游记,词汇积累不够丰富的结果就是根本不知如何下手。

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定时朗读。有经验的老师为孩子选定一批好文章,早晚各安排20分钟的朗读时间,而且要放开嗓子读。放声朗读利于孩子体会文字的美感,也更容易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地。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自然能明白一篇文章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平时写作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B、充分调动孩子的日常积累

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发现他能把每一天的经历都讲得鲜活生动,可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了,孩子却不知道该写些啥内容,或者写得根本没有他心中所想的那么生动有趣。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可能是题目出得不好,没有调动起孩子的日常积累;也可能是没有引导孩子恰当地组织材料。

1.作文题目要让孩子感到“有话要说” 作文题目出得不好,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写作欲望和文章好坏。比如老师出个题目叫“钓鱼”,事实是很多小学生根本没有去钓过鱼,就算老师肯留出一个周末,有些家长也不一定有空陪孩子去体验钓鱼。结果就是不少学生“无话可说”,又怎么能写出好作文。一个好作文题目,首先要适合所有的学生去写,比如“一件„„的事”,让每个孩子感到“有话可说”甚至是“有话要说”;其次,老师不能布置完题目就走人,还要用一定时间启发孩子的构思能力,鼓励孩子从这个题目充分联想起以往丰富的素材积累。比如“一件尴尬的事”,不同孩子就会想起以前说错话、去别人家做客甚至是捉迷藏时误捉老师所带来的不同尴尬经历;再比如“闯红灯”,有的孩子是自己闯过,有的是看别人闯过,有的因此引发严重交通事故,有的给自己带来深刻教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内容可发掘。2.“把事情说清楚”是基本要求

也有孩子的确有话要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小编的建议是,小学生写作文不提倡过多技巧,也不应制定过高的要求,“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一般说来,要求写明白时间、地点、详细经过;重点是事件发生的过程,最好还要加一点个人心理活动,比如当时怎么想的;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加一点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

一个好办法就是鼓励小学生写日记,篇幅不要求大,一句两句也没关系,关键是鼓励孩子养成流畅表达自己的习惯。此外,写日记还能起到帮助孩子练习当天新学到的写作手法,或者让他有机会运用当天发现的某个优美句子或者词汇,从而起到巩固词句积累的效果。C、恰当借鉴优秀例文

现在家长都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为了让孩子写好作文,书店的作文辅导书一捆捆地往家搬,优秀作文之类杂志也不间断订阅,甚至看着孩子一篇篇地阅读。这一举动往往很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全篇照抄;要么看了也白看。正确的做法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恰当借鉴优秀例文,对孩子益处多多。

家长一股脑地给孩子塞作文书,岂不知最好的作文书就是语文课本。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称得上是小学生最好的例文。

此外,评价一篇例文优秀与否有两个标准:一,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它好,而且小学生要能看懂;二,老师把关,确保这篇例文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或者表达意境有长处可借鉴。小学生也许并不完全理解“借鉴”的意思,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套用例文中的句子,不能把作者身上发生的事强加到自己头上。具体借鉴的过程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重点放在注意文章结构要完整,包括什么事情,经过如何,作者有什么认识等;文笔上要关注作者哪些词用得好,哪个比方形象生动;还有开头结尾怎么处理,段落之间的转承等。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强,只要老师在最初的借鉴过程中做好引导,例文的闪光点最终就都能变成孩子自己的智慧,并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加上平常充分的生活积累,小学生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并非难事。

亲爱的家长们,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您为自己的孩子的培优补差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吗?最近,全中国无数家长都认可的作文导师团的科学指导孩子写作的寒春精品作文课程,已经在作文导师团商城陆续上架,部分专家班已报满,您还犹豫吗?您还舍不得吗?在您犹豫的时候,也许就错过了一个孩子成长的春天。

第五篇: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A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细节决定着成败。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加加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原来只是个替补。在几位候选宇航员参观飞船时,只有加加林在走进飞船时脱去了鞋子。飞船的总工程师认为他最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细节,使他获得了成功。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妨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一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B

先哲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现在快一岁半了。我从他出生开始就很注重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睡觉。一开始他喜欢含着奶嘴入睡,拿出奶嘴就会哭闹。我觉得这样不好,决定帮他纠正过来。我先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然后放一些轻快的音乐,用手轻轻地安抚他。等他情绪安定下来了,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催眠曲之类的。这样前几次会比较累,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安静下来,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这样入睡。等孩子大点了,我就陪他念唐诗,讲童话故事,唱儿歌,说说白天的见闻,让他在安静的状态下静静地入睡。现在,孩子困了,就会要求“睡小床”,然后只要我跟他说说话,就会慢慢入睡了。还有吃饭。我看到很多大人为了哄孩子吃饭,吃几口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跑到街上去吃。我觉得这样很不雅观。我特意为他买了一个儿童椅,告诉他吃饭时就要坐到饭桌边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现在我一说吃饭了,他就会要求妈妈把他抱到宝宝椅上去。C

我是这样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的:

1、故事熏陶

由于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为此我经常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她进行教育。如《手捧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七色花》等等经典故事,还教她一些儿歌、歌曲,如《互相帮助》、《有玩具大家玩》、《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2、身体力行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品质的形成、行为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们3口人去动物园。坐车的时候,我抱着孩子坐一个座位,她爸爸坐一个座位。车到了某站上来一位老人,她爸爸马上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利用这个好时机给孩子讲:“要照顾老人,因为她年岁大了,站着累,车晃也容易摔倒。你今后看到有老人没有座位也要象爸爸一样啊!”后

来在我们又出去的时候,她会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和抱小孩子的人。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我都会及时表扬她是最棒的!

3、从点滴小事做起

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对孩子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不放松。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孩子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置之不理。孩子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教师说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其他的两位老师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他人有需要协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户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后,有的幼儿进教室时总是跑跳打闹,我就会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对他说:“请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得多好!他们安静地等待吃饭呢!”吃饭的时候,第3组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第1、2组的小朋友吃饭安静,是文明小餐桌。”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角区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互相说说,他们认为哪些小朋友做得好。总之,用幼儿良好的行为榜样去影响、鼓励其他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我发现班里有几名幼儿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任务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比如卿卿上课时小动作太多,做值日时贪玩。龙龙倾听习惯不好,做事不认真,午睡时影响别人。班级中这些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老师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的方法,其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龙龙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早操龙龙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那天上课时,龙龙也格外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要更加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卿卿有一段时间特别散漫,各项活动总落在别人后面,经常与同伴争抢玩具、打闹。老师总说这不好,那不对,时间长了,他好像也充耳不闻

了。有一次午睡,卿卿很快就脱完衣服躺好了。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起床穿衣服时,我又到他跟前悄悄说:“今天午睡真棒,我相信你今天穿衣服也会很快的!”这次,卿卿没有故意在寝室里磨蹭。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更加耐心,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以幼儿的某一“闪光点”,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逐步改正。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问题。如,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尧尧对老师讲话有时会不加称呼,经常是“你帮我看看我的画”,“你要带小朋友出去玩了”等。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对尧尧的话不予理睬,使他没有礼貌的话得不到老师的回应,让他得到不讲礼貌的“惩罚”,以此提醒他改正。阳阳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再快一点,那就更好了。”

此外,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开始于父母,养成开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是在银行里存入了一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象欠了别人的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是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吴 剀 [北京教育科学院]

下载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孩子的绘画天赋,家长要注意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位家长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位家长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 谈到教育小孩,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我们大人的心血与爱。我家小孩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一个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小孩。......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我的小孩胆量太小了”,这是目前不少家长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环境因素......

    怎么引导孩子绘画

    怎么引导孩子绘画? 从小孩3、4岁开始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忧,总是很纠结不知道给孩子报一些,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话题就成了一个热门。那么怎么样引......

    智慧的家长培养聪明的孩子

    智慧的家长培养聪明的孩子 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意思是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让你言辞增加光彩,可以增加才干。我再补充一句,读书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指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一种需要。当个人实现自动化动作,需要获得满足,就感到愉快;违背习惯行动则感到......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良好的引导非常重要。孩子模仿家长的兴趣和能力都非常强,很多时候在孩子的言行当中都能看到家长......

    家长会后关于孩子培养的几点感想

    家长会后关于孩子培养的几点感想 新学期伊始,幼儿园老师专门召开中班家长会。这次会议根据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育指南》,向家长们介绍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每日生......

    家长必读-孩子专注力培养大全

    家长必读-孩子专注力培养大全(2013-04-10 21:38:43)转载▼标签: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转载原文地址:家长必读-孩子专注力培养大全作者:广大教育案例篇不要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当......